资源简介 (共22张PPT)20.雾在哪里第二课时本篇课文范读音频(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课文品读1课文赏析2课文拓展3目录1课文品读课文回顾听录音回顾课文雾究竟把什么给藏了起来?边听边想课文理解1.“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作用?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把雾比作是一个孩子。“又淘气又调皮”写出了雾的性格特点。这也是本文的中心句,它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课文理解2.品析句子:“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黑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这是一个拟人句。“霎时”表示时间很短,说明雾变化很快。“把天空和太阳一块藏起来”表现雾浓度大。课文理解3.品析句子:他躲在城市的上空,说道:“现在,我该把谁藏起来呢?”看来,再也没有可藏的了。雾把所有的东西都藏起来了。他自己觉得没有什么东西可藏了,为下文写产生把自己藏起来的想法做好了铺垫。课文理解4.“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思考:雾到哪里去了呢?当太阳出来后,地面的温度逐渐升高,雾滴就会蒸发掉。雾就消失了。阅读方法解密:认识把字句概念: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用来强调行为结果或行为方式。作用:把字句用来强调主语。判读方法:把字句的基本结构是主语+“把”+宾语+动作。2课文赏析核心问题雾把大海、天空、太阳、海岸、城市、自己藏起了起来。雾究竟把什么给藏了起来?延伸问题1.雾飞到海上时把什么藏起来了?出现了什么景象?把大海藏起来了。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延伸问题2.雾来到岸边时把什么藏起来了?出现了什么景象?雾把海岸和城市藏起来了。房屋、街道、树木、桥梁,甚至行人和小黑猫,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延伸问题3.雾把自己藏起来后,出现了什么景象?雾把自己藏起来以后,很短的时间内,所有的事物都出来了。延伸问题4.从雾的变化和活动可以看出,雾有什么特点?雾具有覆盖范围大,变化快,浓度大的特点。课文结构自己海岸 城市海水 船只 远方天空 太阳天空 太阳大海一切都露出来了房屋 街道 树木 桥梁 行人 黑猫淘气又调皮雾在哪里浓 大 快课文主旨本文写了雾藏住大海、天空、海岸、城市和自己后出现的景象,说明了雾很大、很浓,变化很快的特点,突出了它的淘气又调皮,表现了大自然的奇妙。3课文拓展推荐阅读庐山的云雾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推荐阅读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国学诵读日照澄(dèng)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wēi)。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浪淘沙》刘禹锡江雾秋楼白,灯花夜雨青。九天无一梦,此道付晨星。《江楼夜话》白玉蟾(chán)20.雾在哪里 教案提示:本篇课文配套范读音频可微信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免费获取(发现-课文朗读-选择年级)【教学要求】1.正确认读“淘、雾”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于、论”等8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海岸”等词语;正确书写“不论、散步、消失”等词语。2.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3.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习新偏旁同字框。2.正确书写“于、论”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况。【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课时一、 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课件出示1)关于雾的谚语(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3. 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雾在哪里)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各自拼读,读好前鼻音“论、岸、散”,整体认读音节“于、屋”。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出示新词淘气 顽皮 于是 变暗 海岸 散步 甚至 桥梁 街道 房屋 消失 不久 不论 小老师领读指导,齐读。理解、记忆。“甚至、消失”,重点指导正音。②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3)读好长句子:不久,大海/连同/船只和远方,天空/连同/太阳,海岸/连同/城市,街道/连同/房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②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默读课文,想一想淘气的雾都把什么藏了起来。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获取信息的方法:雾说的几句话,分别说出了他依次藏起的东西。教师出示句式,指导整体把握:“雾,是个又淘气有顽皮的孩子,它把 藏了起来。” 要求学生用连接词把雾藏起了什么说完整。三、朗读感悟“雾的自言自语”1.学生自由练读雾说的几句话。2.教师示范指导,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加一加:“讠”加“仑”是“论”;“山”加“厂”加“干”是“岸”,“氵” 加“肖”是“消”。(2)换一换:“到”减“刂”换“尸”就是“屋”。(3)减一减:“宇”减“宀”是“于”。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3.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久、步”并讲述:(板书:久 步)(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四.总结交流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学了“雾”,还学了雾的淘气,它藏起了很多东西。下节课我们接着学。板书设计雾在哪里淘气、顽皮 藏起了久 步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1.认读词语:躲藏、海岸、淘气、悠闲、应该、甚至、桥梁。2. 雾把整体世界藏起来,世界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朗读感悟第2~5自然段1.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联练习说话。出示:淘气的雾把 藏了起来,无论 、 还是 都 。2.学习第2自然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教师引读课文,相机指导:“无论 、 还是 都 。”要连读,并适当强调,读出一切都不见了的景象。3.同桌互读课文第3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画面。4.朗读第4、5、6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停顿,理解和体会“甚至”的含义。(板书:甚至)5.学习8、9自然段。过渡:它又把自己藏了起来,于是,什么都露出来了。(1)为什么这些景物都露出来了?(2)(课件出示13)用“……连同……连同……”造句。三、练习说话1.想象说话:淘气的雾朦朦胧胧,像一层纱笼罩着大地,它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出现什么情况?出示图片,开拓思路:出示云雾弥漫的山川、树林、学校等图片,图片下方辅以句式:雾,是个淘气的孩子,把 藏了起来,无论 、 还是 都 。3.同桌练说,说出景物的特点和情趣。四、拓展延伸积累词句。1. (课件出示)了解雾的形成,观看课件。2. (课件出示)朗读《庐山的云雾》(让我们再去读读这篇文章,去感受一下云遮雾罩的庐山的美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庐山的云雾。板书设计雾在哪里淘气 顽皮 笼罩山川、树林、学校扫码布置本篇课文朗读任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 雾在哪里 第2课时【优质课件】.pptx 20 雾在哪里【优质教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