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新课预习
1、 ,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 ,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3、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决定北伐,以推翻 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4、1928年底,张作霖的儿子 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黄埔军校建立的基本情况。
2、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3、知道国民党叛变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三、本课重点
1、北伐战争。
2、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3、国民革命的失败。
四、情景导入
黄埔军校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额: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秉持“培养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革命者”的宗旨,为后来的北伐战争输送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
我们今天来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段悲壮的历史。
五、新课讲授
国共合作的实现
京汉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孙中山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1、中共三大召开为国共合作做了哪些决定?
总结: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阅读教材,归纳出国民党一大召开的相关内容。
时空 1924年,广州
参会 人员 孙中山主持,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参加了大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内容 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3、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进行的明确,因此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黄埔军校
4、阅读教材,总结归纳黄埔军校的相关信息。
总结:
(1)是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
(2)1924年5月在广州创办。
(3)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后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4)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北伐胜利进军
1、阅读教材,总结归纳北伐胜利进军的相关信息。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总指挥 蒋介石
主战场 湖南、湖北
重要战役 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
北伐路线 ①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 ②福建——浙江——上海
想一想:为什么叶挺领导的独立团被称之为“铁军”?
这支“铁军”在北伐战争中取得了哪些战役的胜利?
总结:
(1)叶挺所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因此被称之为“铁军”。
(2)主要有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打败吴佩孚主力。
北伐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先后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
2、想一想,北伐军为什么在短期内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
原因:
(1)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
(2)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3)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3、请讨论,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总结归纳:
农民协会组织会员大量增加,农民运动发展急速;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重大发展。北伐战争的进行有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工农运动的发展又在更大程度上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由此来看,工农群众的支持应是北伐胜利进军的一个原因。
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时,统一战线却破裂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通过阅读教材,找出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及原因?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总结: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原因:
(1)蒋介石与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叛变革命;
(2)中国共产党只掌握有一小部分武装,还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力量弱小。
2、想一想,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3、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一边“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一边继续北伐。1928年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六、课堂总结
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虽写下了辉煌壮烈的篇章,却终因国民党右派的叛变没有完成统一全国的任务。
而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国共的破裂也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中国共产党吸取教训,拿起武器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十年内战的枪声最终浩然打响。
七、随堂练习
1.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国民革命的熊熊烈火。这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黄埔军校的创办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中共二大的召开
D.中共三大的召开
2.(2020广东)1927年2—3月,全国工会会员由此前的120万人迅速发展到200万人,许多城市组织了工人武装纠察队,上海工人甚至从北洋军阀手中解放了上海。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
A.统一战线破裂  
B.国民革命失败
C.工农武装割据  
D.北伐战争进行
3.(2018山东青岛)《毛泽东选集》写道:“由于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巨大的成就”是指 (  )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胜利进军
C.成立南京国民政府  
D.实现全国统一
4. (2021河北唐山期末)毛泽东曾回忆道:“在1927年的革命刚刚由于无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力量而得到胜利之际,他们(大资产阶级)就一脚踹开了这些人民大众,独占革命的果实,而和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结成了反革命联盟。”毛泽东回忆的事件是关于(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D.张学良东北易帜
5.(2019河北行唐一中等多校联考)20世纪20年代,共产国际在一份有关中国革命的“决议”中提出:“只要国民党在客观上实行正确的政策,中国共产党就应当在民族革命战线的一切运动中支持它。”共产国际的这份决议推动了中国 (  )
A.国民革命  
B.土地革命
C.全面抗战  
D.解放战争
答案
随堂练习:
1.B
2.D
3.B
4.C
5.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