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14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9科9份,语文、政治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14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试题(9科9份,语文、政治无答案)

资源简介

衡水14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60分)
1、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 B.1901~1911
C.1912~1927 D.1928~1937
2、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
3、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
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
4、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5、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 B. 拨乱反正 C.经济建设 D. 对外开放
6、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也是“民族”“民权”“民生”
B.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新三民主义是改造和发展了旧三民主义而来的
D.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
7、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开的崭新一步是
A.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领导二次革命
C.主张召开过国民会议   D.提出新民主主义
8、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9、歌曲 《 走进新时代 》 唱道:“ … …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我们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第一、二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
10、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1、“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文艺事业惨遭摧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许多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
B.无数文艺界知名人士遭到迫害
C.“八亿人口八个戏”
D.“文革”十年,文化艺术工作完全停滞
12、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曾强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列主义的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今天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是
A.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
C.发动南昌起义,占领中心城市 D.运用“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大业
13、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新”在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④ 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4、孙中山说:“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有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有鉴于此,孙中山主张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 ②平均地权 ③焚毁刑具,文明执法 ④节制资本
A. ①②③④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④
15、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 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16、《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
A.五四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救亡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7、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 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 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 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
D. 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19、有位名人曾放言“90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大跃进”时期的口号 B.这种说法说明了社会上形成严重地浮夸风气
C.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 D.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之一
20、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21、“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定、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哦独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作出这一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22、“……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 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23、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4、宣传“不在乎《圣经》之外设计的律礼”,并导致“权力由教会向政府转移”的历史事件是
A、14世纪的文艺复兴 B、16世纪的宗教改革
C、1688年的“光荣革命” D、18世纪的启蒙运动
25、德国歌德指出:“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而俄国赫尔岑则坦率地指出:“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依据上述内容和所学知识判断,正确的一组应是
A.伏尔泰提倡三权分立,卢梭提倡平等自由
B.伏尔泰提倡开明专制,卢梭提倡人民主权
C.伏尔泰提倡社会契约,卢梭提倡科学民主
D.伏尔泰提倡人民主权,卢梭提倡开明专制
26、“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主张的主要意义在于
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B.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代表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7、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规律
28、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引起全球关注。反思近代科技发展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面临的核威胁最初源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原子弹的使用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科技发明是近百年间众多人为灾难的主要原因
D.第三次科技革命诸多技术源于二战中的军事发明
29、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念是
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
30、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31、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32、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33、打破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为人们辩证地看待世界提供途径的科学成就是
A.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理论的提出 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34、“这一发现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并且使极遥远的水利的利用成为可能”。下列叙述与“这一发现”相符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自然规律进行理论性概括和总结
B.使工厂开始摆脱自然条件限制,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C.使人类的经济活动由传统农业经济过渡到近代工业经济
D.可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并引起了世界交通和通讯领域的革命
35、据统计,美国在18世纪的后半期,农业人口占40%以上……到19世纪末,农业人口减到5%左右,工业人口已经超过了农业人口……到20世纪50年代,大概1954年的前后,从事信息行业的人口已经超过了工业人口。这组数据直接说明
A.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B.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C.美国将更多的第一、二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型国家
D.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36、19世纪上半叶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管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应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37、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8、“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39、评论家沃塞尔认为法国画家乔治 布拉克的作品“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以下作品,风格与之最为相近的是
A. 日出 印象 B. 亚威农少女 C. 向日葵 D.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40、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右图的名画,它所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A.夸张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B.叛逆和反传统的精神危机
C.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D.对人文主义和理性的追求
二、材料解析题(40分)
41、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江泽民指出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分别是什么变化 它们对中国人民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6分)
(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4分)
(3)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析并举例说明。(10分)
42、材料一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的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二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指出材料一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
(2)阅读材料二,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10分)
历史答案
16、【答案】:C
【解析】:《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词、聂耳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
25、【答案】:B
【解析】:识记课本中有关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B项不仅说准确表述了两人的主张,也说明了卢梭比伏尔泰更为进步。
26、【答案】:C
【解析】:题中的这一命题主要意义是指对人类意识发展的指导作用,即C项。A项是苏格拉底的贡献;B项是进一步解释这一命题的含义,不属指导作用范畴;D项指文艺复兴。
27、【答案】:B
【解析】:相对论未得到科学实验验证,A项不适合爱因斯坦;“日心说”未推动技术的重大突破,C项不适合哥白尼;哥白尼的“日心说”有缺限,不能算科学地概括出物质的规律,排除D项;B项强调这三人的天文学和物理学贡献对人类认知的推动作用,应选。
32、【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可知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被誉为“生物学界的牛顿”。
33、【答案】:B
36、【答案】:B
【解析】:结合题中时间(19世纪上半叶)和诗人的主张(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强调作家的主观想像力),这正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时代与特点吻合。衡水14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60分)
1.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兴奋以电信号的方式通过突触而传递
B.反射活动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
C.体温调节与神经系统无关
D.反馈调节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2.动物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据此科学家得出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
B.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
C.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惟一中枢
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
3.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
A.抗体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B.合成血浆蛋白中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
C.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D.食物中淀粉经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
4.汶川大地震,使被困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处于高度紧张和“饥寒交迫”之中。此时,在人的体温调节和血糖平衡调节及应激反应中,分泌活动都增强的内分泌腺是
A.胰岛 B.垂体 C.肾上腺 D.性腺
5.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生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释放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6.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现象,都说明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往往表现为食量大,身体消瘦,容易激动
C.切除动物的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
D.某农民种的小麦在扬花期受到大风袭击,影响了传粉,该农民给小麦田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他认为这样能避免小麦减产
7.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
A.HCO3-   B.HPO42- C.K+和Ca2+ D.Na+和Cl
8.下图表示细胞之间信息的传递方式,其中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9.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具有“二重性”,即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的这种特性( )
A.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塔型
B.被风刮倒后的树木,其茎总是背地生长
C.把番茄植株摘心处理后能提高产量
D.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或其类似物作除草剂去除稻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10.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B.该图若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
C.若图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D.若图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B细胞,c代表抗体
11.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兴奋一般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至另一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的恒定,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吞噬细胞参与的阶段有两次
A.5项 B.4项 C.3项 D.2项
12.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是由垂体分泌,幼年时缺乏,会患有侏儒症
B.水平放置的幼苗,其根的向重力性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水平衡的调节中枢是大脑皮层
D.人和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
13.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临床发现损伤人大脑中央前回底部的S区,病人能说话,但不能听懂别人的谈话
B.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
C.寒冷时,人体发生骨骼肌不自觉的战栗,这时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强
D.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体温的恒定,血糖稳态的调节都与下丘脑有关
14.用下图曲线表示下列选项中相关量的关系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大于a温度该酶的空间结构可能受到破坏
B.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b时刻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生长素对芽的促进作用与浓度的关系:b浓度生长素对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D.人感染天花病毒后,血液中抗体含量与时间的关系:b时刻后机体仍具有相应的免疫力
15..如图是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局部图解。据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温调节中,效应器①只能指骨骼肌、皮肤血管、皮肤汗腺
B.图中垂体的作用是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或抗利尿激素
C.③结构合成分泌的物质作用的靶细胞只能是全身细胞
D.下丘脑细胞既能合成递质又能合成分泌激素
16.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在体液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B.稳态主要是机体内的细胞通过复杂、有序的酶促反应来维持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静止状态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17.3.下列关于生物体稳态调节的描述,符合图1曲线走势的是( )
A.若横轴代表甲状腺激素浓度,则纵轴代表促甲状腺激素浓度
B.若横轴代表血糖浓度,则纵轴代表胰岛素浓度
C.若横轴代表注射疫苗后的时间,则纵轴代表短时间内相应抗体的浓度
D.若横轴代表环境温度,则纵轴代表恒温动物体内细胞中酶活性的变化
18.下列各曲线图中有错误的是( )
19.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人体生理活动,对于同一生理效应( )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B.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C.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两者间表现为拮抗作用
D.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两者间表现为协同作用
20.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B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其分泌量仅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
B.若A为浆细胞, B为抗体,则C为病毒入侵的细胞
C.若A为神经细胞轴突, B为神经递质,则C只能是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
D.若A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B为抗利尿激素,则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21.“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
A.食物(养料)充足 B.没有敌害
C.没有竞争 D.资源、空间有限
22.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种群数量最大
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23..下列各项属于种群描述的是
A.某草原上全部的山羊 B.一块草地上各种毒蛇
C.草原上所有的杂草 D.一片森林中全部的树木
24.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
B.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C.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是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算值
D.动物的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25.在下列生物种群中,不需用重捕标志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的是
A.田鼠 B.野兔 C.狼 D.蚜虫
26.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种群的特征 B.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C.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D.年龄组成的规律
27.右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接近O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最有利的时机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以后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28.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出生率和死亡率与年龄结构有关
C.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
D.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29.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酵母菌的
数量变化可用曲线Y表示
30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右图中的曲线是( )
31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
B.标志重捕法不适于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D.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鼠类数量
32.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 (1hm2=10000m2) ,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只)、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 标记数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A.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B.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C.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33.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人工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则b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天敌的减少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维持资源种群数量在K/2左右
3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B.自然状态下群体的增长可以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
C.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和迁出
D.种群数量的变化是增长和减少
35.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和b分别属于 ( )
A.个体,种群 B.个体,个体
C.种群,种群 D.种群,个体
36.动物科学家考察某牧区后,认为当地鹿群处于增长高峰期,今后还能增长十几年才会停止。预测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鹿群的年龄结构
C.种群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37.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 )
A. 越来越大 B.相对稳定 C.越来越小 D.绝对不变
38.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若要控制害虫的数量,选择K/2时控制最有效
B.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的最大净补充量
C.种群密度为K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也达到最大值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39. 现有A、B、C、D四个种群,其年龄组成分别如图所示,其中最可能灭绝的种群是
A. B. C. D.
40.在一块地里,建造了A、B、C三个鱼塘,鱼塘中全部养的是鲤鱼,其中A和B两个池塘之间有涵洞,鲤鱼能够自由通过,则这三个鱼塘中的鲤鱼是
A. 一个种群 B. 两个种群 C. 三个种群 D. 无法判断
第II卷
41.(8分)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
(1)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甲 ;乙 ;丙 ;
①直立生长 ②向右生长 ③向左生长 ④不生长,也不弯曲
(2)通过以上实验可知:
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 。(3分)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向光弯曲的部位是 。
42(8分)将某植物幼苗的胚根及芽尖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l0mm的胚根及胚芽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天,均保持在25℃。结果如下表:
生长素溶液的浓度(mol·L-1) 2天后的平均长度(mm)
胚芽 胚根
10-1310-1210-1110-1010-910-810-710-610-510-4 12.312.312.713.514.716.015.112.210.810.0 11.312.112.713.612.612.010.910.010.010.0
回答下列问题:
(1)切去胚根及胚芽的尖端部分的目的是 (3分)。
(2)为什么要以10条一组而不是l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3分)
(3)从表中可知,胚根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多少       。(2分)
43(1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I.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II.计数与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III.根据教材实验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必要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 。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计数方法 。
(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是: 。
44. (10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到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
(3) 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
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核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 免疫。
衡水市第十四中学
高二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衡水14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
B.M与N是同素异形体,由M=N;△H=+119KJ/mol可知,M比N稳定
C.l mol H2SO4与1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
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l) △H=+890kJ/mol
B.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C.CH4(g)+2O2(g)=CO2(g)+2H2O(l) △H=-890kJ/mol
D.1/2 CH4(g)+ O2(g)=1/2CO2(g)+ H2O(g) △H=-890kJ/mol
3.下列变化一定是吸热反应的是:
A.凡需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 B.所有的分解反应
C.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反应 D.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反应
4.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 B.ΔH1<ΔH3<ΔH2
C.ΔH1=ΔH2=ΔH3 D.ΔH2<ΔH3<ΔH1
5.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v(正)>v(逆)
6.在N2+3H22NH3反应中,自反应开始至2 s末,氨的浓度由0变为0.4 mol·L-1,则以氢气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在2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0.3 mol·L-1·s-1 B.0.4 mol·L-1·s-1
C.0.6 mol·L-1·s-1 D.0.8 mol·L-1·s-1
7.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及说法正确的是 ( )
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已知I2(g)+H2(g)=2HI(g),△H1;
I2(s)+H2(g)=2HI(g),△H2; 则△H1<△H2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
中和热△H=2×(-57.3)kJ/mol
D.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则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和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
8.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水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的变化的是:
A.溶液的pH增大 B.CH3COOH的电离程度变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中c(OH-)减小
9.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的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H和K, 则相同温度时反应4NH3(g) 2N2(g)+6H2(g)反应热和化学平衡常数为( )
A.2△H和2K B.-2△H和 K2
C.-2△H和 K-2 D.2△H和-2K
10.水的电离过程H2O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W(25 ℃)=1.0×10-14,KW(35 ℃)=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 ℃时,C(H+)>C(OH-)
C.水的电离常数K(25 ℃)>K(35 ℃) D.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11.在0.2mol/L的CH3COOH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后,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适当升高温度,CH3COOH的电离程度减小
B. 加少量NaOH固体,CH3COOH 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C. 加少量0.1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增大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D. 加少量CH3COONa固体,CH3COOH 的电离平衡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12.下列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溶液中c(OH-)>c(H+) B.溶液中含有OH 离子
 C.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红色 D.滴加甲基橙后溶液显黄色
13.25℃时,0.01 mol/L的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 )
A.1×10-7mol·L-1 B.1×10-12mol·L-1
C.1×10-2mol·L-1 D.1×10-14mol·L-1
14.在2A+B3C+4D的反应中,下列用不同物质的变化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1·min-1     B.v(B)=0.3mol·L-1·min-1
C.v(C)=0.8mol·L-1·min-1     D.v(D)=1mol·L-1·min-1
15.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将水加热到120℃,pH=6:c(OH—)< c(H+)
B.醋酸与醋酸钠的pH=7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 c(Na+)
C.0.lmoI·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 c(SO2-4)> c(H+)
D.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c(OH—)= c(H+)
16.下列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铝和盐酸反应 B.焦炭和二氧化碳共热
C.石灰石的分解 D.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
17.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pH=7的溶液21世纪教育网
B.c(NH4+)=c(Cl-)的NH4Cl和氨水的混合溶液21世纪教育网
C.PH=2的CH3COOH和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1世纪教育网
D.CH3COONa溶液21世纪教育网
18.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
A.向H2S水溶液中加入NaOH有利于S2-增多
B.鼓入过量空气有利于SO2转化为SO3
C.高压对合成氨有利
D.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
19.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
B.反应进行的前3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3mol/(L·min)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20.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下列有关t1时刻改变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SO2(g)+O2(g) 2SO3(g)  ΔH<0,t1时刻升高
温度
B.4NH3(g)+5O2(g) 4NO(g)+6H2O(g) ΔH<0,t1
时刻增大O2浓度
C.H2O(g)+CO(g) H2(g)+CO2(g) ΔH>0, t1时
刻增大压强
D.C(s)+H2O(g) CO(g)+H2(g) ΔH>0,t1时刻升
高温度
2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 (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同时生成n mol AB
B.容器内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的同时生成n mol B2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2的同时生成n mol B2
22.酸碱完全中和时
A.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酸所提供的H+与碱提供的 EMBED Equation.DSMT4 的物质的量相等
C.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溶液一定呈中性
23.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等①NH4HSO4、②(NH4)2SO4、③(NH4)2CO3三种溶液中
c(NH4+) ①<②<③
B.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或硫酸铵,均可抑制水的电离
C.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D.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的pH大
24.下列溶液中c(Cl-)与50 mL 1mol/L 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mol/L NaCl溶液 B.75 mL 2mol/L NH4Cl溶液
C.75 mL 1mol/L FeCl3溶液 D.150 mL 2mol/L MgCl2溶液
25.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气)+B(气)2C(气)若经 2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 用物质 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3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1.4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6.(6分)对于溶液中进行的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当其他条件一定时:
(1)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Cl固体,溶液的颜色_______
(2)向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固体,溶液的颜色_______
(3)加水稀释时,化学平衡向_______移动
27.(4分)50 mL 1.0 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大小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___ 。
⑵ (填“能”或“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环
形铜棒。其原因是 。
⑶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
(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
28. (8分)已知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A和1mol B,保持恒温恒压下反应:A(g) + B(g) C(g) △H<0。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40%。试回答有关问题:
(1)升温时,C的反应速率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2)若平衡时,保持容器容积不变,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则平衡_______
A. 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一定不移动 D. 不一定移动
(3)若平衡时,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在密闭容器中再充入2mol A,则反应达到平衡时, A
的转化率_______ (填“无影响”、“增大”、“减小”),B的转化率_______ (填“无影响”、 “增大”、“减小”),
29.(8分)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4 α 1×10-12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或“=”)1×10-14,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 ℃下,某Na2SO4溶液中c(SO)=5×10-4 mol·L-1,取该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Na+)∶c(SO)=________;
c(Na+)∶c(OH-)=________。
30.(8分)
(1)向Na2CO3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CO2气体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的c(HCO)变化趋势可能是:①逐渐减小;②逐渐增大;③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④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4种趋势中可能的是________。
(2)pH相同的HCl溶液、H2SO4溶液、CH3COOH溶液各100 mL。
①3种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
②分别用0.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其中消耗NaOH溶液最多的是________。
③与等量的锌粉反应,反应开始时,反应速率________。
A.HCl最快 B.H2SO4最快
C.CH3COOH最快 D.一样快
31.(8分)某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
应),现用中和滴定测定其浓度。
(1)滴定
用______式滴定管盛装0.1000 mol/L盐酸标准
液,锥形瓶中装有25.00mL待测烧碱溶液。上图
表示某次滴定时50 mL滴定管中前后液面的位置。请
将用去的标准盐酸的体积填入②表空格中。
②有关数据记录如下:
滴定序号 待测液体积(mL) 所消耗盐酸标准液的体积(mL)
滴定前 滴定后 消耗的体积
1 25.00 0.50 25.95 25.45
2 25.00 0.30、
3 25.00 6.00 31.55 25.55
(2)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出烧碱样品的物质的量浓度(注意保留合适的有效数字)。
c(NaOH) = _____________ 。
(3)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会使最终测定结果_________。(填“无影响”、“偏高”、“偏低”)
32.(8分)现有S2-、SO32-、NH4+、Al3+、HPO42-、Na+、SO42-、AlO2-、Fe3+、HCO3-、Cl-等离子,请按要求填空:
(1)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碱性的是 。
(2)在水溶液中,该离子水解呈酸性的是 。
(3)既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又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
(4)既不能在酸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又不能在碱性较强的溶液里大量存在的离子
有 。
2012-2013学年度衡水市第十四中学9月月考卷
高二化学答案
1-5 BCDDA 6-10 ABACD 11-15 BABBC 16-20 ABDAD 21-25 CBDCB
32.(8分)(1)S2-、SO32-、HPO42-、AlO2-、HCO3- (2)NH4+、Al3+、Fe3+
(3)Na+、SO42-、Cl- (4)HPO42-、HCO3-衡水14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试题
1. 提起节日,中国人想到的是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而大多数西方人想到的却是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节日,这是因为(  )
①不同的民族节日蕴涵着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节日包含着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全部内涵 ③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国项目,申遗成功。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  )
①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②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③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3.电影《刮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许姓老人到美国探亲,他发现孙子发高烧,因不认识药瓶上的英文,无法给孙子吃药,只能采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刮痧。当其孙子不慎摔伤被送往医院救治时,美国医生发现孩子背部有刮痕,认为是受家庭暴力虐待所致。许家因此被告到了法庭,于是引发了一场“虐待儿童”的官司。最后,这种治疗方法得到法庭的理解,消除了误会。根据这则故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中西医乃至中西文化存在差异
B.不同的国家,不但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管理机制,还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
C.文化交流就是要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D.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4. 2010年8月1-3日,首届中国剪纸艺术节在著名剪纸艺术之乡河北蔚县举办。国务院公布的41个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的剪纸传承人悉数到场,国内数十流派的顶尖剪纸艺术大师,齐聚古“幽云十六州”小城,在国内首条“剪纸一条街”开街仪式上各显其能,精心展出风格各异的剪纸艺术精品,演绎了国内一流剪纸荟萃的视觉盛宴,也引来众多游人关注。举办剪纸艺术节有利于(  )
①使剪纸文化成为世界性文化 ②促进剪纸文化多样性发展 ③更好地传承传统剪纸文化 ④推动剪纸文化艺术的交流借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 如今,依托电子、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  )
①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限制,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②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较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 ④消除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差别和冲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国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些几岁的孩童开始诵读包括《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中庸》《论语》《大学》《老子》等在内的古文(书)。有人认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是应该的,但是笼统地提倡学习传统文化是很危险的。这一观点表明
①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儿童成长的消极作用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7.“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不正确的理解是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加以继承和发展
C.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8.教育部专门发文要求把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作为中小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主要是因为(  )
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特定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重要作用
B.创新的文化传播形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和教育相结合
C.在社会主义中国,中小学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主体
D.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必须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加以继承和传播
9.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通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把汉字带进了信息时代,让中华汉字文化源远流长。这说明(  )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10.以富春江两岸秋色为主题的《富春山居图》系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所作,清初被焚为两段,2011年6月1日,《剩山图》(由浙江博物馆收藏)与《无用师卷》(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终于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聚首。一卷曾经充满悲情的绘画,在此成就一段文化佳话。这幅600多年前的古作,在断为两半300多年之后,双卷合璧,山水梦圆。这表明(  )
A.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促进作用
B.传统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被人们世代沿袭
C.传统文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已经对我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流行歌曲、欣赏交响音乐会和芭蕾舞及拳击争霸赛或职业篮球赛……这一切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国际化的文化空间。回答11~12题,
11.文化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新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为此必须(  )
A.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B.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
C.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倾向
D.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2.在学习借鉴其他外来文化优秀成果时,我们要(  )
A.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一味推崇、否定传统
C.全部拿来、尽情吸收D.拒绝接受、全面复古
“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青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回答13~14题。
13.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4.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
①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教育年青一代 ②加大向年青一代灌输传统文化的力度 ③形式上加以创新,提高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④大力抵制外来文化的传播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
15. 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艺精品。《沂蒙》从唯物史观和民族大义的高度,创新思维,将发生在沂蒙老区的真人真事,通过原汁原味、质朴真实的拍摄手法和场景设置以及平实的方言和朴实的表演,彰显了沂蒙人民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这启示我们(  )
①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旋律作品创作的源泉 ③艺术来源于客观,灵感来自于主观 ④要积极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 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
这便是汉字的“字”(见图)。“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
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
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  )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 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
 ③ 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 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7. 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
①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 ②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 ③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 ④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1/15。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  )
①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④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 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拘,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这说明(  )
①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②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 ④多彩多姿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④
20.在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之际,修复的150件富有悠久历史底蕴的圆明园文物在园里展出,熠熠生辉,使人百感交集。这些修复的文物能够使人感受到(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国家衰落不会伴随着文化衰落 ③国家富强往往伴随着文化兴盛 ④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1. 歌曲《走向复兴》唱道:“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谱写时代的新篇章。我们迎着风雨向前走,万众一心挽起臂膀,我们要把亲爱的祖国,变得更加美丽富强。前进,前进,向前进,挺起胸膛,何惧风浪;前进,前进,向前进,肩负民族的希望。”这体现了(  )
①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精神 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爱国主义是抽象的不是具体的 ④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 詹天佑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这一名言(  )
①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要求青年人努力学习,提高报效国家的能力
③激励中国人自强不息,努力壮大国家实力
④启示我们要牢记历史,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重任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下列能够表述爱国情怀的有(  )
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位卑未敢忘忧国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24. 电视连续剧《沂蒙》是临沂继大型红色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电影《沂蒙六姐妹》后推出的一部文艺精品,其播出掀起收视热潮,获第四届CCTV电视剧“最佳热播剧奖”和“最高收视率奖”。《沂蒙》用“红嫂”式的质朴表现“红嫂”的崇高,真实地展示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壮歌。这表明(  )
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对于民族精神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内涵是相同的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迪有(  )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决定了社会发展方向 ②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④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6.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发展文化不能单纯搞商业运作
B.发展文化应更多地注重多样的传媒工具
C.文化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
D.要把大力发展经典作品作为重点
27.2011年3月1日,重庆卫视全面改版。此次改版以建设“主流媒体、公益频道”为目标,着力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着力打造自办精品文化栏目,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公益电视服务和良好的收视体验。重庆卫视这样做是基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 ②大众传媒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多元的文化生活需要主流媒体正确引导 ④流行娱乐的文化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2012年4月,某地干洗店店主全家不幸罹难,店主姐夫含泪通知顾客前来取衣退卡还钱,被人们誉为“信义姐夫”。他的行为感动了许多市民,欠账的顾客也赶来还钱,商户们还自发挂出了“崇尚诚信,传递温暖”的横幅。这件事情表明诚信
A.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B.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C.能够引领社会主义良好风尚建设 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础
29.据一项调查显示,“有点相信”、“很相信”网络算命的中学生,分别达41%和5%。此外,还有11%的中学生表示遇见某些难以决定的事,会以网上算命为决定依据。对于网络算命,正确的认识是(  )
A.它是一种腐朽文化,应该坚决抵制
B.它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应该给予包容
C.它是一种加以现代包装的落后文化,不应提倡
D.它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应大力提倡
30.2011年6月18日,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披露了部分网站因为大量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损害公众利益。对此我们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  )
A.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B.批评教育,改造剔除
C.崇尚多元,理性选择 D.远离网络,洁身自好
31.江苏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强调,文化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江苏之所以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基于(  )
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先进文化、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2011年2月,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全面启动所有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免费开放工作。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单位(  )
①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②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3、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
A.满足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 B.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
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D.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4.“要富口袋,先富脑袋”,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深切体会;“科教兴省”、“文化强市”、“城市为体、文化为魂”,成为许多地方的发展思路;“充电”、“考本”、“学习型”、“知识型”,成为社会时尚;“三下乡”、“村村通”、“手拉手”、“心连心”、“西部开发助学工程”、“百县千乡文化工程”,进一步深入展开。上述情况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呼唤着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 ③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推动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④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5.文艺评论家李准评价《闯关东》说,《闯关东》是对民生品德的发现,正是对民生百态的描摹,对肥沃黑土地生活的挖掘,才使《闯关东》谱写了一曲民族悲壮而奋进的史诗。这说明
A.先进文化在大众文化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B.大众文化风格多样、类型多种
C.大众文化具有导向、示范功能
D.人民群众是文化创作的主体
36.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博大精深、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告诉我们(  )
A.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B.读书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修养
C.要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加强自身修养必须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37.中学生假期阅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从中受益匪浅。中学生从古典名著中学到了许多文史知识,说明中学生提高了(  )
A.科学文化修养 B.思想道德认识
C.思想道德情感 D.思想道德修养
38.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是非不明、荣辱颠倒的现象。如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诚实守信被看成“老古板”,遵纪守法被当作“不开窍”。再如,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这启示我们(  )
A.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
B.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应该面向大众
C.只有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才能弘扬科学精神
D.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要
39.“无德无才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这一说法表明(  )
A.文化知识比思想品德更重要
B.思想品德比文化知识更重要
C.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有机统一的
D.有德无才与有才无德都是部分意义上的人才
40.“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①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④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10分)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6分)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4分)
42.(10分)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作品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43.(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
44.(10分)2012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纪念日。91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为什么说上述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衡水14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0*1.5=60分)
右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回答第1~2题。
1.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 C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若某直升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
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C )
A.向正西方向 B.向正东方向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下面为“某岛屿的示意图”,该岛约有280万人口,岛上主峰蓝山峰海拔为2256米。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下列地点位于图中主峰对跖点附近的是( B )
A.(18° S,76°40′W)  B.(18°S,103°20′E)
C.(18°N,76°40′W) D.(18°N,103°20′W)
4.根据信息判断,该岛的人口密度约为(D  )
A.728人/平方千米 B.650人/平方千米C.510人/平方千米 D.255人/平方千米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5~7题
5.图中河流L的流向( D)A从东流向西 B.从西南流向东北C.从西流向东 D从东北流向西南
6.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C )
7.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Y和A的数值可能是(C )
A.600 550 B.600 450 C.400 550 D.400 450
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四分之三。读图回答8~9题。
8.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D )
A.2∶N 3∶N  B.1∶2N 1∶3NC.2∶N 4∶N D.1∶2N 1∶4N
9.①②③图均缺少的地图三要素为( C ) ①比例尺 ②方向 ③图例
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
读“四岛的经纬网图”,回答10~11题。
10.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对四岛的描述正确的是((1)A (2)C  )
A.③岛位于②岛的西南方 B.①岛的实际面积最大
C.③岛西北向邻国甘蔗产量较大 D.④岛全年温和多雨  
下图为同一地区等高线、水系分布、聚落分布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甲乙丙丁四个河段中流速最快的是( A)A.甲  B.乙  C.丙  D.丁
13.该区域为加快经济发展,拟建设由A城市到B城市的交通线路,如上图所示,除了以上的图外,最需要利用该区域的( A )
A.土地利用图 B.人口分布图 C.降水分布图 D.城市道路分布图
下图是“某区域板块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字母与板块对应正确的是( )
A.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太平洋板块
B.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印度洋板块
C.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a—美洲板块 b—非洲板块 c—大西洋板块
15.图中区域的产品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是( 10.A 11.B  )
A.铁矿、锡矿 B.天然橡胶、油棕C.石油、铁矿 D.玉米、水稻
读“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回答16~18题。
16.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B )
A.纬度越高,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B.纬度越低,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C.纬度越低,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 D.纬度越高,海陆比例趋于平衡
17.由图可判断,陆地上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B  )
A.热带草原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18.与60°N附近相比,60°S附近不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A )
A.气压更高 B.年降水量更加丰富 C.等温线更加平直 D.风速更大
过去的一年,地球似乎得了重症感冒,喷嚏不止,火山接二连三地喷发。读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世界主要火山喷发地位置示意图,回答第19~20题。
19.图中火山喷发地多位于( B )
A.太平洋东岸 B.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C.欧洲西部 D.地中海沿岸
20.图中( C )
A.甲地火山喷发致使欧洲多国机场被迫关闭B.乙地火山喷发对其西北部地区的危害大于东北部地区
C.丙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丁地东侧海沟的形成与板块张裂有关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21~22题。
21.比较甲图与乙图的地理信息可知(  )
A.甲图比例尺较小,范围较大B.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C.A、B所在区域的河流分别是密西西比河和印度河
D.两区域中海域洋流都是在盛行风吹拂下形成
22.乙图中的国家是世界上洪涝灾害多发区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自然原因是(  )
①受印度洋暖流影响 ②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④植被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③④
如图所示为世界著名的运河、海峡、港口所在地的经纬度,甲、乙、丙为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图中A运河连接的海域是(A)
A.北海和波罗的海 B.北海和大西洋C.地中海和黑海 D.红海和亚丁湾
24.有关B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 B.表层洋流从西向东流
C.既是两大洲分界线又是两大洋分界线 D.沿岸气候类型与丙图相同
25.有关C港口及其所在国家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是太平洋沿岸的终年不冻港口 B.所在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
C.所在国农业主要分布在大河的下游平原地区 D.该港口有极昼现象
读下图,回答26~27题。
26.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大
A.欧洲和非洲 B.欧洲和南美洲C.大洋洲和非洲 D.亚洲和北美洲
27.造成上述两个比例差异的主要原因是(D  )
A.海陆分布与交通 B.自然条件与历史
C.经济水平与交通 D.自然条件与经济水平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28~29题。
项目地区 垦殖指数(%)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
1950年 2000年 1950年 2000年
亚洲 14.7 17.5 0.31 0.14
欧洲 31.3 28.8 0.38 0.27
北美洲 12.0 12.4 1.31 0.81
非洲 5.8 6.3 0.87 0.27
大洋洲 2.0 6.0 1.21 1.84
世界 9.7 11.0 0.51 0.26
28.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D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最多
29.2000年与1950年相比(C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0~32题。 (1)B (2)A (3)B
30.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31.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B.德干高原北部C.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32.该地属于亚洲地理分区中的(  )A.中亚 B.南亚 C.西亚 D.东南亚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在10米以上,最深11.5米;最小面积是2700~3000平方千米,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据此回答33~34题。
33.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影响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降水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C.洞里萨湖终年补给洞里萨河 D.洞里萨河终年流向大致是自西北向东南
34.湄公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D)
A.产品商品率高 B.机械化水平高C.科技水平高 D.劳动生产率低
读图,完成35~36题。
35.班加罗尔是印度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其主要的工业类型和分布组合正确的是(4.A   )
A.技术导向型工业—c B.技术导向型工业—b
C.市场导向型—c D.原料导向型工业—b
36.下列关于该区域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南部海域处于繁忙的海运线上B.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小
C.印度教、佛教的发源地 D.甲地分布有黑色人种
左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 mm增至500 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 mm左右。据此完成37~38题。
37.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a  )
a.50 m b.150 mm c.200 mm d.250 mm
38.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性措施有( b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9~40题。
39.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40.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渍化 D.洪涝灾害
卷Ⅱ(40分)
41.(20分)( 2012·河南洛阳模拟)读“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与a地相比,b地冬季降水的特点有哪些?并简述其原因。
(2)简述甲、乙两地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
(3)试分析乙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4)乙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简述其主要原因。
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源、能源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⑴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江,最终流入_____海。
⑵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分布,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⑶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我国下列各省区中,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关系最为密切的是__。(单项选择)
A.贵州省 B.云南省 c.青海省 D.西藏自治区
⑸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源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____。
⑹我国与流域内其他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

高二地理9月份月考参考答案衡水14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一遍。
1. What is the woman
A. A teacher. B. A nurse. C. A saleswoman.
2. How did the man find the talk
A. He thought it was useful for nobody. B. He thought it was interesting. C. He did not enjoy it at all.
3. How many eggs did the woman buy
A. 20. B. 24. C. 12.
4. Why is Mary calling Allen
A. Allen is asking Mary a problem in his lesson.
B. Mary is asking Allen to see a film.
C. Mary wants to know what Allen is doing.
5. What happened when the man called Charley last night
A. The line was always busy. B. Charley was calling someone else.
C. Charley got another lin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y does the girl want to work at the gas station
A. She likes the work. B. She’s too busy. C. She worked there last summer.
7. Why can’t the boy get jobs as easily as the girl
A. Because he is lazy. B. Because he’s too young. C. Because he’s a foreigner.
8. How much do they pay at college per hour
A. About$15. B. About$5. C. About$10.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ere is the man going
A. To the railway station. B. To the Spring Hotel. C. To People’s University.
10. Where should the man change the bus
A. At the Spring Hotel. B. At People’s University. C. At the railway station.
11. Which buses should the man take
A. First Bus137, and then Bus 301. B. First Bus301, and then Bus 137.
C. First Bus 37, and then Bus 30.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hire some bikes
A. To go travelling abroad. B. To visit the island. C. To visit the bike rental shop.
13. 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A. Hire motorbikes. B. Go to the beach. C. See her tomorrow.
14. Where is Burt’s Bike Rental Shop
A. At No.100 Beckman Street. B. At No. 1203 Beckman Street
C. At No. 100 Ted Street.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exams. B. At the end of the term.
C. During the summer vacation.
16.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on Friday night
A. Go on a journey. B. Work as a writer. C. Go to a concert.
17. Why is the woman going to buy the tickets
A. She lost a bet and owes the man money. B. She’s got a part-time job.
C. The man left his wallet at hom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y did Miss Jenkins get fatter
A. 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her. B. She liked fat and sugar very much. C. She never did any sports.
19. What made Miss Jenkins unhappy
A. Being poorer than her workmates. B. Being fatter than any of her workmates..
C. Being laughed at by her workmates.
20.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Miss Jenkins from the passage
A. She was born in a poor family. B. She was more than thirty.
C. It was easy for her to lose weight.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小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Can those________at the back of the classroom hear me
—No problem.
A.seat    B.sit
C.seated    D.sat
22. Every one of us must know:________we live can we save the earth.
A.by changing the way only
B.only by changing the way
C.by only changing the way
D.by changing only the way
23.“Things________never come again!” I couldn’t help talking to myself.
A.lost    B.losing
C.to lose    D.have lost
24.In April,thousands of holidaymakers remained________abroad due to the volcanic ash cloud.
A.sticking    B.stuck
C.to be stuck    D.to have stuck
25. Jane’s pale face suggested that she______ill,and her parents suggested that she________a medical examination.
A.be;should have    B.was;have
C.should be;had    D.was;has
26.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________a film in the cinema together as a family.
A.see    B.had seen
C.saw    D.have seen
27.—What’s the central idea of the passage,Bob
—Sorry,I can’t make________of it.It’s beyond my ability.
A.judgement    B.understanding
C.idea    D.sense
28.She knows nothing about her new neighbor________he moved into the building last Sunday.
A.except that    B.except
C.apart from    D.besides
29.Don’t always_______your own failure_______others.Sometimes you yourself________.
A.blame;on;are to be blamed   
B.blame;for;are to blame
C.blame;on;are to blame
D.blame;for;are to be blamed
30.Come and see me whenever________.
A.you are convenient    B.you will be convenient
C.it is convenient to you    D.it will be convenient to you
31.________China has successfully launched its Shenzhou Ⅵ with two astronauts in it has shocked the world.
A.What    B.As
C.It    D.That
32. After he retired from office,Royers________painting for a while,but soon lost interest.
A.took up    B.saved up
C.kept up    D.drew up
33. 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they had to________production.
A.fasten up    B.rise up
C.speed up    D.go up
34.When it was his turn to deliver his speech,________,he walked towards the microphone.
A.nervously and embarrassingly
B.nervous and embarrassedly
C.nervously and embarrassing
D.nervous and embarrassed
35.________with so much trouble,we failed to complete the task on time.
A.Faced    B.Face
C.Facing    D.To face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的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从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I became a gardener when I was twelve. My early__36___of gardening may not have originated from my love for nature. It was to ___37____my parents.
At that time, we had a big yard in which a beautiful maple tree stood. But my mother often looked with __38___at this work of natural art. Those golden leaves seemed like tons of rubbish to her, “something else to ___39___!”Seeing the neighbors busy with gardening, my father even thought it a waste of time.
At that age, I always did something___40_____to whatever my parents did! If gardening were something they found____41___, I would plant a garden!
I planted some lily(百合花)seeds in the yard. But they failed to ___42___.I continued to plant sunflower seeds and roses. Wild ____43_____joy,I found the first rose bloom(开花).One by one, the flowers bloomed their heads off.__44___, I was touched by this land of wonder.
___45___, my parents showed no interest in my garden. My father even___46_____at me because he found it was ___47____to move around my garden to the driveway. To my mother’s ___48__,I put in her vase my real roses which, in her eyes, were simply weeds____49___flowers.
Regardless of their ____50___, I kept on planting my garden and ____51___to enjoy the pleasure of gardening. Plants make such good companions: they breathe, they bloom, they____52____to care and love.
It has been many years since I made my first garden out of my desire to ____53___my parents .Today I become known as Mrs. Greenthumbs, teaching gardening and hosting a gardening show, which makes my parents feel very____54_.And now I could say it is my affection for____55___that makes me a real gardener.
36.A. memory B. dream C.intention D. design
37.A. please B. change C. help D. annoy
38.A.doubt B.appreciation C. surprise D. excitement
39.A.collect up B care about C. clean up D. come in
40.A.equal B. similar C. superior D. opposite
41.A.painful B. valuable C. upsetting D. interesting
42.A.come up B. break out C. hold on D. get through
43.A.to B. with C. in D. by
44.A.Luckily B. Cheerfully C. Regularly D. Eventually
45.A.Instead B. However C. Therefore D. Besides
46.A.shouted B. laughed C. glanced D. jumped
47.A.convenient B. troublesome C. enjoyable D. dangerous
48.A.sadness B. displeasure C. delight D. relief
49.A.other than B. more than C. rather than D. less than
50.A.disklike B. encouragement C. threat D. suggestion
51.A.decided B. stopped C. continued D. struggled
52.A.devote B. turn C. respond D. lead
53.A.defeat B. satisfy C. respect D. challenge
54.A.proud B. comfortable C. strange D. disappointed
55.A.freedom B. life C. growth D. nature
A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毎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四篇短文,从每小题后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題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A
What brings a nation together Of the four choices — shared values, language, history, and religion, it’s shared values. In our latest poll (民意调査), seven out of 16 countries chose values as the greatest factor (因素)bringing a nation together, and six preferred language. Both choices scored high in the poll, suggesting that our values and how we express them are closely linked .Still, history was not forgotten in some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Mexico and Russia. Eve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ose national histories as the second-most important factor uniting their people. The biggest surprise Not one country picked religion as its top choice.
Respect your eldersIn most countries, the oldest generation considered values more important to a nation than did those who are under 45 years old. Do you speak Canadian Language scored lower in Canada than in all other countries polled, perhaps because the country speaks two official languages, French and English. Church and stateMost people polled do not connect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to their national pride. Religion ranked last in 13 countries — with France scoring it at 1%, the lowest of all.
56. According to the poll, wha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bringing a nation together
A. Language. B. Values. C. History. D. Religion.
57.In which country did language score the lowest in their national pride
A. Canada. B. Mexico. C. France. D. America.
58.According to the charts, shared values and language were considered equally important in .
A. Australia B. Brazil C. China D. India
B
Three Boys and a Dad
Brad closed the door slowly as Sue left home to visit her mother. Expecting a whole day to relax, he was thinking whether to read the newspaper or watch his favorite TV talk show on his first day off in months. “This will be like a walk in the park,” he’d told his wife. “I’ll look after the kids, and you can go visit your mom.”
Things started well, but just after eight o’clock, his three little “good kids”—Mike, Randy, and Alex—came down the stairs in their night clothes and shouted “breakfast, daddy.” When food had not appeared within thirty seconds, Randy began using his spoon on Alex’s head as if it were a drum. Alex started to shout loudly in time to the beat(节拍). Mike chanted “Where’s my toast, where’s my toast” in the background. Brad realized his newspaper would have to wait for a few seconds.
Life became worse after breakfast. Mike wore Randy’s underwear on his head. Randy locked himself in the bathroom, while Alex shouted again because he was going to wet his pants. Nobody could find clean socks, although they were before their very eyes. Someone named “Not Me” had spilled a whole glass of orange juice into the basket of clean clothes. Brad knew the talk show had already started.
By ten o’clock, things were out of control. Alex was wondering why the fish in the jar refused his bread and butter. Mike was trying to show off his talent by decorating the kitchen wall with his color pencils. Randy, thankfully, appeared to be reading quietly in the family room,but closer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he was eating apple jam straight from the bottle with his hands. Brad realized that the talk show was over and reading would be impossible.
At exactly 11:17, Brad called the daycare centre (日托所).“I suddenly have to go into work and my wife’s away. Can I bring the boys over in a few minutes ” The answer was obviously “yes” because Brad was smiling.
59. When his wife left home. Brad expected to .
A. go out for a walk in the park
B. watch TV talk show with his children
C. enjoy his first day off work
D. read the newspaper to his children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d Randy do
A. Drawing on the wall B. Eating apple jam
C. Feeding the fish. D. Reading in a room
61.Why did Brad ask the daycare centre for help
A. Because he wanted to clean up his house.
B. Because he suddenly had to go to his office
C. Because he found it hard to manage his boys home.
D. Because he had to take his wife back
62. This text is developed .
A. by space B. by comparison C. by process D. by time
C
One of the greatest contributors to the firs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was also one of its most unusual. In 1879, Oxford University in England asked Prof. James Murray to serve as editor for what was to be the most ambitious dictionary in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It would include every English word possible and would give not only the definition but also the history of the word and quotations(引文) showing how it was used.
This was a huge task, so Murray had to find volunteers from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British colonies to search every newspaper, magazine, and book ever written in English. Hundreds of volunteers responded, including William Chester Minor. Dr. Minor was an American surgeon who had served in the Civil War and was now living in England. He gave his address as “Broadmoor, Crowthorne, Berkshire,” 50 miles from Oxford.
Minor joined the army of volunteers sending words and quotations to Murray. Over the next 17 years, he became one of the staff’s most valued contributors.
But he was also a mystery. In spite of many invitations, he would always decline to visit Oxford. So in 1897, Murray finally decided to travel to Crowthorne himself. When he arrived, he found Minor locked in a book-lined cell at the Broadmoor Asylum(精神病院) for the Criminally Insane.
Murray and Minor became friends, sharing their love of words. Minor continued contributing to the dictionary, sending in more than 10,000 submissions in 20 years. Murray continued to visit Minor regularly, sometimes taking walks with him around the asylum grounds.
In 1910, Minor left Broadmoor for an asylum in his native America. Murray was at the port to wave goodbye to his remarkable friend.
Minor died in 1920, seven years before the first edition of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was completed. The 12 volunteers defined 414,825 words, and thousands of them were contributions from a very scholarly and devoted asylum patient.
63.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e firs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____.
A. came out before Minor died
B. was edited by an American volunteer
C. included the English words invented by Murray
D. was intended to be the most ambitious English dictionary
64. How did Dr. Minor contribute to the dictionary
A. He helped Murray to find hundreds of volunteers.
B. He sent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books to Murray.
C. He provided a great number of words and quotations.
D. He went to England to work with Murray.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Dr. Minor
A. Brave and determined. B. Cautious and friendly.
C. Considerate and optimistic. D. Unusual and scholarly.
66. What does the text mainly talk about
A. Th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B. The friendship between Murray and Minor.
C. Minor and the firs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D. Broadmoor Asylum and its patients.
D.
Parents are a child’s first teachers. But some parents never learned from good examples. In New York City, a nonprofit agency called Covenant House tries to help homeless young mothers become good parents.
The twelve or so teenagers who live at the shelter attend parenting classes four days a week. The class is called Mommy and Me. Teacher Delores Clemens is a mother of five and a grandmother. She teaches basic skills, like how to give a baby a bath and how to dress a baby depending on the season.
She remembers one student who learned from her mother not to pick up a crying baby. The mother said that would only make the child needy and overly demanding. Delores Clemens says, “that's not true. You have to hold your baby! He is crying for a reason. If you never pick him up, he's going to keep crying. Pick your baby up. Cuddle your baby. Hug him! And she started to do that. They just want a little cuddling and a little love. And it works!”
Delores Clemens says her students also learn how to be good mothers by letting themselves be mothered. Around three hundred fifty teenage mothers graduate from Covenant House's Mommy and Me class every year.
In class, with her baby son is Natasha. She lived on the streets. She is glad not only for the warmth and shelter of Covenant House. As she told reporter Adam Phillips, she is also glad for the help they offer in seeking a more secure life.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says the United States has forty-one births for every one thousand girls age fifteen to nineteen. That is higher than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as well as some developing ones. By comparison, northern neighbor Canada has fourteen births and southern neighbor Mexico has eighty-two.
67. 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A. Parents who are a child’s first teachers.
B. A class where teens learn mothering and are mothered.
C. A nonprofit agency that offers a more secure life.
D. A kind teacher who help homeless young mothers.
68. Covenant Houses’ Mommy and Me class is intended to _____.
A. help homeless young mothers become good parents
B. provide homeless young mothers with a warm shelter
C. help mothers in New York be good parents
D. teach some parents how to love their children
69. What can we know about Delores Clemens from the text
A. She has a mother of five and a grandmother.
B. She thinks a crying baby should be picked up and hugged.
C. She teaches advanced skills on how to be good mothers.
D. She is very glad for the warmth and shelter of Covenant House.
70.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ich country has the highest births for girls age fifteen to nineteen
A. Canada
B.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 Mexico
D. Britain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How to Make Friends
Friendship is a very important human relationship and everyone needs good friends. Good friendship has many benefits. It offers companionship, improves self-worth and promotes good health. There are times in our lives such as when we have recently moved into a new town, or changed our jobs or schools. Such changes often leaves us without a friend 71 . But for many of us the process is difficult and requires courage. Below are some helpful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and keep friends.
1. Associate with others.
The first step to making friends is associating with other people. You can go to public places to meet new people. Besides, you will need to make yourself known by becoming an active member of such places.
Start a conversation
Starting a conversation is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step in making new friends. 72 You can always start the conversation. Being able to make small talk is a very useful skill in relating with other people.
73
Choosing friends with common interests is important in building friendship as these interests would always bring you and your friend together, Hanging out will always be a pleasant experience.
Let it grow.
It is a good thing to stay in touch. However, try not to press your new friend with calls, messages or visits as this would likely wear him or her out and finally you may lose your friend. 74 . The best friendships are the ones that grow naturally.
Enjoy your friendship
The best way to enjoy your friendship is to allow your friends to be themselves. 75 Try not to change them from who they are to what you want them to be. Become the kind of friend you will want your friend to be to you.
A. Be cheerful.
B. Do things together.
C. Do not wait to be spoken to.
D. Try not to find fault with your friends.
E. Making new friends comes easy for some people.
F. For a friendship to develop you need to stay in touch.
G. So you will need to give your friend time to react to you.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 (共10分,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该文中共有十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 \)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 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十处, 多者(从第11处起) 不计分。
Attention please, everyone. We have accepted the weather forecast on the radio this
morning that there will have a heavy rain tonight. Be sure shut the windows and
doors until you leave your classrooms. The sports meet that we planned to hold on
tomorrow will be put off. After it becomes fine, we’ll make other announcement.
We will have classes on Wednesday as usually. Since it is colder tomorrow ,please
dress on more clothes in time. Those who comes to school by bike ,don’t keep your
umbrella open while riding.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定你是某中学的学生李华。请用英语给出版社的编辑写封信,表达你对现在使用的英语材料的看法,内容主要包括:
优点:
1.话题广泛;
2图片丰富;
3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建议“适当降低词汇难度。
注意:
词数100左右;
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文章连贯;
开头语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英语答题纸
注意: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第四部分: 写作(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 (共10分,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该文中共有十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 \)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 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十处, 多者(从第11处起) 不计分。
Attention please, everyone. We have accepted the weather forecast on the radio this
morning that there will have a heavy rain tonight. Be sure shut the windows and
doors until you leave your classrooms. The sports meet that we planned to hold on
tomorrow will be put off. After it becomes fine, we’ll make other announcement.
We will have classes on Wednesday as usually. Since it is colder tomorrow ,please
dress on more clothes in time. Those who comes to school by bike ,don’t keep your
umbrella open while riding.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定你是某中学的学生李华。请用英语给出版社的编辑写封信,表达你对现在使用的英语材料的看法,内容主要包括:
优点:1. 话题广泛;
2图片丰富;
3有助于提高 学习兴趣。
建议“适当降低词汇难度。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文章连贯;
3.开头语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Editor,
As a student reader, I’m writing to talk about the English textbooks published by your house.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Attention please, everyone. We have accepted the weather forecast on the radio this morning
received
that there will have a heavy rain tonight. Be sure ∧ shut the windows and doors until
be to before/when
you leave your classrooms. The sports meet that we planned to hold on tomorrow will be put
off. After it becomes fine, we’ll make other announcement. We will have classes on
another
Wednesday as usually. Since it is colder tomorrow ,please dress on more clothes in time.
usual put
Those who comes to school by bike ,don’t keep your umbrella open while riding
come umbrellas衡水14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物理试题
一. 选择题(共16题48分。每题3分,漏选得2分)
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B.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D.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
2.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金属电阻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若将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
B.常温下,若将电阻丝从中点对折,电阻变为R/4
C.加在电阻丝上的电压从0逐渐加大到U,则在任意状态下的U/I的值不变
D.若把温度降到绝对零度附近,电阻丝的电阻突然变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
3.有三个用电器,分别为日光灯、电烙铁和电风扇,它们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均为“220 V,60 W”.现让它们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时间,产生的热量( )
A.日光灯最多 B.电烙铁最多
C.电风扇最多 D.一样多
4.如图所示是云层之间闪电的模拟图,图中A、B是位于东、西方向带有电荷的两块阴雨云,在放电的过程中,在两云的尖端之间形成了一个放电通道,发现位于通道正上方的小磁针N极转向纸里,S极转向纸外,则关于A、B带电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带同种电荷 B.带异种电荷
C.B带正电 D.A带正电
5.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两条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电阻丝的伏安特性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电阻丝的阻值小于b电阻丝的阻值
B.a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C.b代表的电阻丝较粗
D.图线表示的电阻丝的阻值与电压成正比
6.在如图电路中,E、r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R1 和 R3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I1减小,I2增大,U减小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I1减小,I2不变,U减小
7.分别对两个电源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其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应有( )
A.当时,电源的总功率
B.当时,外电阻
C.当时,电源输出功率
D.当时,电源内部消耗的电功率
8.一个微型吸尘器的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U,额定电流为I,线圈电阻为R,将它接在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直流电源的两极间,电动机恰好能正常工作,则
电动机消耗的总功率为UI
B.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为U2/R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EI
D.电源的效率为
9.关于磁感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
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曲线
C.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终止于磁体的S极
D.沿着磁感线方向,磁场越来越弱
10.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
11.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  )
A.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a>Bb
B.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a<Bb
C.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大
D.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小
12.如图所示,用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折成平面梯形框架,ab、cd边均与ad边成60°角,ab=bc=cd=L,长度为L的电阻丝电阻为r,框架与一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相连接,垂直于框架平面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则框架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大小为(  )
A.0 B.
C. D.
13.如图,在匀强磁场B的区域中有一光滑斜面体,在斜面体上放了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导线,当通以如图方向的电流I后,导线恰能保持静止,则磁感应强度B必须满足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方向水平向左
C.,方向竖直向下
D.,方向水平向左
14.有一小段通电导线,长为1 cm,电流强度5 A,把它置于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为0.1 N,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B一定是( )
A.B=2T B.B≤2 T
C.B≥2T D.以上情况均可能
15.某电解池,如果在1s钟内共有5×1018个二价正离子和1.0×1019个一价负离子通过某截面,那么通过这个截面的电流是 [ ]
A.0A B.0.8A C.1.6A D.3.2A
16.为了保障行驶安全,一种新型双门电动公交车安装了如下控制装置:只要有一扇门没有关紧,汽车就不能启动。如果规定:车门关紧时为“1”,未关紧时为“0”;当输出信号为“1”时,汽车可以正常启动行驶,当输出信号为“0”时,汽车不能启动。能正确表示该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的逻辑门是www.
A.与门 B.或门 C.非门 D.与非门
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7.如图所示,放在蹄形磁铁两极间的导体棒ab,当通有由b向a的电流时,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右,则磁铁的上端是 极;如果磁铁上端是S极,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由a向b,则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为 .(选填“向左”、“向右”)
18、一微型吸尘器的直流电动机加0.3V电压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3A,电动机不转,加2V电压时,电动机正常运转,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8A,此时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 (电动机机械损耗不计)
19.如图所示为某型号国产电池外壳上的说明文字:
SHAPE \* MERGEFORMAT
(1)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 的装置,电动势是描述电源这种本领的物理量。由右图可知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V;
(2)该电池最多可放出 mA·h的电荷量。或电池的平均工作电流为0.05A,则它最多可使用 h。
三.计算题(20题12分,21题16分 共28分)
20.如图所示,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上,一倾角为α=600的光滑斜面上,静止一根长为L=1m,重G=3N,通有电流I=3A的金属棒。求:
(1)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导体棒对斜面的压力大小。
21.如图所示,M为一线圈电阻r = 0.4Ω的电动机, R = 24Ω,电源电动势E=40V.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I1 = 1.6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 4.0A求:
(1)电源内阻;
(2)开关S闭合时电动机发热消耗的功率和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
(3)开关S闭合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动机的机械效率
衡水市十四中学高二年级9月月考
物理试卷答案
1、C
2.BD
5.C
6.B
【解析】总电阻R=+r=r,总电流I==,梯形框架受的安培力可等效为I通过ad边时受到的安培力,F=BI=BI2L=,所以C选项正确.
13.CD
【解析】略
14.C
【解析】设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 EMBED Equation.DSMT4 ,故,所以,又因为,所以,故C正确。
15. D
20.(1) T (2) 6N;
21.(1
(2)
(3)
科健 BL-528M
KEJIAN 700mA·h
标准3.7V锂离子电池
充电限制电压:4.2V
执行标准:GB/T18287-2000
制造厂商: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蛇口工业六路科健大厦衡水14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文言之现代生命
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让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
1.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
B 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它体匿而性存。
C 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D 信息时代,学习文文言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尤其对中小学生现代汉语表达水平的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主要是文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 文言以它特有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程度。
C 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所以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
D 现代社会,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
B 中华大家庭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因而文言跨越的时间、空间缺少相对的规范性和稳固性。
C 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D 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可以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亢,字公寿,少豪迈有奇节。为应天府推官,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通判镇戎军,上言:“元昊喜诛杀,势必难制,宜亟防边。”因论西北攻守之计,仁宗欲用之,会丁母忧。元昊反,为泾原路兵马钤辖,累迁知廓州。初,亢请乘驿入对,诏令手疏上之,后多施用。会元昊益炽,以兵围河外,纵游骑钞麟、府间,二州闭壁不出。民乏饮,黄金一两易水一杯。徙亢管勾麟、府军马事。单骑叩城,出所授敕示城上,门启。既入,即纵民出采薪刍汲涧谷。然夏人犹时出钞掠,亢为筑堡置兵守之。其时禁兵皆败北,无斗志,乃募役兵敢战者,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比明,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禁兵始惭奋日:“我顾不若彼乎?”咸愿一战。亢知可用,始谋击琉璃堡,夜引兵袭击,大破之。战于兔毛川,亢自抗以大阵,而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亢以万胜军皆京师新募市井无赖子弟,罢软不能战,敌目曰“东军”,素易之,而怯虎翼军勇悍。亢阴易其旗以误敌,敌果趣“东军”,而值虎翼卒。搏战良久,伏发,敌大溃,斩首二千级。范仲淹宣抚河东,复奏亢前所增广堡砦,宜使就总其事。诏既下,明镐以为不可,屡牒止之。亢日:“受诏置堡砦,岂可得经略牒而止耶?坐违节度,死所甘心,堡砦必为也。”每得牒,置案上,督役愈急。及堡成,乃发封自劾,朝廷置不问。蕃汉归者数千户,岁减戍兵万人,河外遂为并、汾屏蔽。亢好施轻财,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至遣人贸易助其费,犹不足。以此人乐为之用。驭军严明,所至有风迹,民图像祠之。
(节选自《宋史·张亢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徙亢管勾麟、府军马事 徙:调任。
B.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 邀:堵截。
C.敌目日“东军”,素易之 易:轻率。
D.及堡成,乃发封自劾 发:打开。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亢有智谋的一组是(3分)
①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 ②势必难制,宜亟防边
③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 ④夜引兵袭击,大破之
⑤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 ⑥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亢有政治远见。他预见到元昊反叛,及时提出西北攻守策略;元昊反叛后,他手写奏章,建议大多被仁宗采纳。
B.张亢胆魄过人。他单骑入城,解除州民忧患;后来为增建堡砦,搁置停修公文,朝廷问罪也不惧怕。
C.张亢善于用兵。琉璃堡之战,他先赏赐勇士,激起禁兵斗志后夜袭破敌;兔毛川之战,他巧诱敌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D.张亢政绩突出。在他守边期间,蕃汉回归的人很多,戍边士兵人数大为减少,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劳,百姓非常爱戴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元昊益炽,以兵围河外,纵游骑钞麟、府间,二州闭壁不出。
(2)亢阴易其旗以误敌,敌果趣“东军”,而值虎翼卒。
(二)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一9题。
过融上人兰若①
茶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8.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①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
②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 。(《滕王阁序》
③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④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晚有儿息。(《陈情表》)
⑤帝子降兮北渚,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爹欠老四一斗米
李德霞
谷子黄了的时候,村里的老四死了。爹一下子傻了眼。
开春,我家的口粮接不上,爹就向老四借了一斗米。当时说好了的,等我家自留地收了谷子,碾成米,就还给老四。可是,谷子还长在谷穗上,眼瞅着由青变黄,老四却死了。爹不知道,他欠老四的一斗米该怎么还。
那些日子,爹拧着眉头,出出进进就是那几句话,老四他咋就走了呢?他咋就一声不吭地走了呢?我欠他的一斗米可咋还啊!
邻居三秋说,许是老四上辈子欠过你一斗米,这辈子来还你的。
爹说,瞎扯。谁知道上辈子咱是驴还是马?
三秋说,人死债清,你就别跟自个儿较真儿了。
爹摇摇头说,人死债不死。我欠老四一斗米,那是钉在石板上的事,咋能说清就清了?
三秋讪笑,那你……看着还吧。
爹说,我一定得还!
爹又说,老四他明明小我两岁,他咋就走在了我的前头哩?
爹还说,早知这样,我就是饿死,也不该借老四那一斗米……
老四是光棍儿汉,无亲无故。人死了,丧事就得由村里来办。村支书喊来几个壮劳力,先在南山坡上挖个坑,然后抬着那口白茬棺材悄没声息地出了村。我们这里有讲究,给死人下葬是见不得阳光的。
棺材顺着滚木入了坑。村支书一摆手,七八张铁锹一齐舞动起来,一时尘土飞扬。
这时,天刚刚大亮。
山道上跑来一个人,边跑边喊,等一等!
那人正是爹。
众人停下,回头看时,爹已跌跌撞撞跑过来,背上一只打了补丁的布口袋,手里握着几张白麻纸。
村支书说,老海哥,难得你来送老四上路,这份情……不易呀!
爹把布口袋搁在脚边,扑通跪在老四的墓坑边,点了手里那几张白麻纸,扭转脸对村支书说,支书,我欠老四一斗米,说好秋后还的,谷子还没收下,刮空了屋里的米缸,只刮出一斗红高粱。俺得给老四还上,活人不能赖死人的账!
说完,爹抓起布口袋,顺着坑道出溜下去。爹双手刨开浮土,把那一斗红高粱端端正正摆放在老四的棺材上。
村支书下了墓坑,不由分说把爹推出坑外,同时被推出坑外的,还有那一斗红高梁。
那时候,粮食金贵。那一斗红高粱,够我们家吃上十几顿呢。
村支书虎着脸说,人死如灯灭。别说一斗红高粱,就是一屉笼大白馍,老四他也吃不到一口。老海哥,你糟蹋粮食哩!老四他在天有灵,会骂你八辈祖宗!
爹涕泪长流,可我……欠老四一斗米呀!
村支书爬出墓坑,拍拍手上的土说,有心拜佛,还愁抱不到佛脚?老海哥,你总有见老四那一天吧?到时候,你带上一斗米还给他,不就成了?
村支书把玩笑说得跟真话似的,爹背起那一斗红高粱,木木地下山。
几年后,还不到六十的爹病倒在床,吃啥吐啥。爹得的是要命的病,
爹时而清醒,时而迷糊。
弥留之际,趁着清醒的时候,爹对守在身边的娘说,去,装一斗米来。米……要好,斗……要满。
娘知道爹的心事,含泪装来一斗米,放在爹的床头。
爹伸出两只干瘦的大手,紧紧攥着白布袋口,吃力地说,扶上我肩……老四……我还米来了……
说罢,爹安详地离去。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1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第二段运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老四死后“爹”强烈反应的原因,照应了题目。
B.三秋的话从侧面烘托出爹的性格,也表现了三秋的格外圆滑。
C.“老四是光棍儿汉,无亲无故”是为了交代老四死了,丧事得由村里来办,别无他意。
D.小说借助“一斗米”的故事,集中刻画了爹、村支书和三秋等人物形象,是当时社会的缩影。
E.小说的内容是关于旧时代农村生活的,语言朴实,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2)小说一开始写“谷子黄了的时候,村里的老四死了,爹一下子傻了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爹”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方面各有特色,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王烈:甘做乡野一画贤
文/罗先哲
王烈学画之初,就对竹兰情有独钟。四十余年来,他对宋代文同至清郑燮、蒲华等一百五十余位兰竹大家的作品,逐一反复研究,探索其神韵,得其精髓,力创新意,建造着属于自己的艺术殿堂。20 世纪70 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烈得知山东艺术学院院长于希宁教授家中有一部日文版的《支那书画大成兰竹集》。这部书在山东已是孤本,于先生视为家宝,从不外借。一个深秋飘雨的季节,王烈从淄博赴济南于先生家登门求借。他首先做了自我介绍,又当场作画。于先生被王烈的真诚和执著所感动,破例将画集借给王烈,但与其约法三章:一是只能自己看;二是必须亲自送还,不准邮寄,不准托人捎送;三是限期七天。王烈抱起画集,如获至宝地急速赶回淄博。他买了几大包饼干,提了几暖瓶开水,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整整五天六夜,他未走出房门,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看,又临摹了二百八十六张兰竹画。第七天中午,王烈赶往济南,推开于先生的家门。当于老得知他在五六天内竟然临摹了那么多兰竹画时,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王烈异常疲惫地赶回淄博,回到宿舍怎么也脱不下鞋子——脚背肿得撑破了皮,小腿肿得像牛腿。正是凭着这种执著精神,他的绘画技法越来越精。
“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是王烈从事国画创作以来坚定不移的信念。20 世纪70 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王烈九下江南写生。其间,同去的画友都忙里偷闲逛城市,买东西,他则一头扎进竹林里,细细观察体会,找素材、写生,一画就是几个小时。风雨雾露、春夏秋冬,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季节竹子的变化,历历在目,颇有心得。每次从江南返回淄博后,几百张写生素材摆满了床上地下,王烈一张一张地回想着翠竹的长势与变化。一时兴起,挥毫即作,江南幽篁,亭亭立于纸上。每一张画中,都融入了他的心血和才智,韵味无穷。
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经过多年的思索,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坚定不移地实践着。一是探索画竹的构图,大胆创新,不拘泥于古人,亦不蹈今人,精、简、奇、崛;二是在题款上,善于用简洁的文字,通俗易懂的词语,使题款与画作和谐一体,珠联璧合。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席在一篇散文里写道:“王烈先生的兰竹,按其功力来说,已经可以进入大师之境界,但先生的闲云野鹤孤傲不群却影响了作品的传播。”
“闲云野鹤,孤傲不群”。王烈的身上始终保持着传统文化人的这种品格。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已届不惑之年的王烈,远离闹市,在颜山城南山顶一间小屋里住了下来——那原是看林人的山房,这座小山房,不足二十平方米,四周无路,全是碎石,路滑难行。他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年。除非有紧急的事情他才下山到单位去,平常就在此专心致志地创作,生活非常艰苦,他却十分舒心。
1993 年内退后,王烈毅然离开城市,回到老家利津县台子庄的老宅子里。干干净净的农家院落,低矮的院墙,简陋的木门,门上方镶着“兰竹苑”的牌匾,院里栽种着翠竹和兰草,满院滴翠。屋前有供来访朋友喝茶、聊天、下棋用的石桌石鼓。堂屋门口贴着他书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泥舍久居心自乐,下联为:篱院长守身更舒。横批:老屋隐士。
有媒体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何避居乡间,王烈坦诚地说:“我作为一个画家,在什么情况下才觉得遗憾和愧疚?决不是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是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没有把内在的感情倾泻出来。艺术需要孤独,艺术家需要静心。”
王烈对自己的绘画要求非常严格。每次画好一幅画,总是要挂在画室的墙上自己先看。看上几天后觉得不足,心中萌生出新的章法和构思,就铺纸挥墨另画。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每作一幅画他都认为不完美。“画,愈画愈难。”这是王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时常对人们说:“我画画永远从零开始,永远在起跑线上。”
王烈在艺术创造上一贯主张求真,鄙视哗众取宠,不愿包装与炒作, 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进行国画艺术的探索。不逐名利,务实自励,默默耕耘。“退掉官方协会茧,甘做乡野一画贤。写兰写竹写自我,自由自在天地间。”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传记开头详细记述王烈向于希宁教授真诚求借孤本的情形突出了王烈对绘画艺术的真诚热爱和执着追求。
B在传承与变革的问题上,王烈认为艺术家应更多地师从古人,但不能拘泥于古人,更不必借鉴今人。
C.王烈远离闹市、避居乡间的主要原因是要避开官场俗务,获得自由的创作空间,找到创作激情和灵感。
D.“画,愈画愈难”在文中的意思是当画艺达到极高境界后,再想有所突破、提升十分困难的。
E.王烈认为画家不应因为没有得到地位、金钱和荣誉而遗憾和愧疚,而应因作品缺少激情和灵感而感到遗憾和愧疚。
(2)王烈“师从古人,师从造化,师从我心”的具体表现分别有哪些? (6分)
(3)文章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展现王烈的大师风范?结合文本任选两种简要赏析。(6分)
(4)王烈“闲云野鹤,孤傲不群”的文化品格,得到了人们的尊重,但也“影响了作品的传播”,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有媒体在近日表示了对欧洲经济状况的担忧,欧元区积重难返,何时才能走出债务泥潭。
B.温州高铁事故,受到了各界人士关注。国人纷纷为遇难者祈福,对酿成这场悲剧的主因提出看法。然而网络红人“凤姐”今天中午更新微博大放厥词,大肆调侃动车事故中的死难者,引起网友围观和怒骂。
C.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唯独留下一座简朴的小屋。
D.2012年春晚上,萨顶顶演唱的《万物生》受到了观众的极大关注。她的歌声如空谷足音般美妙动听,让人如痴如醉。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全省新闻战线将开展专项教育活动,坚决治理虚假报道问题,教育引导新闻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B.库布其沙漠完成了4000多平方公里地段治理,已经为中国北疆建设了一道长达240多公里的 “绿色长城”。一度被认为是不可治理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日前高度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可。
C.记者从市投资促进局获悉,今年全市至少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5个,明确了重点面向机械、汽车、电子信息及生物制品等四大优势产业的招商主攻方向。
D.为迎接伟大祖国的63周年华诞,《华商报》将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围绕“我与祖国的故事”为主题展开大型征文活动。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铅色水鸫的行为最具代表性。它常守候在溪面浮凸不动的岩石上,然后沿着岩石群逐一跳跃,捉捕溪岸附近肉眼难见的蜉蝣与蚊蚋科小虫。溪涧的天地小,溪鸟的领域感自然十分强烈,铅色水鸫更是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山不容二鸟,两者之间势必起冲突。我却未看见小剪尾打赢过铅色水鸫。
①它的体积约莫麻雀大,攻击性却勇猛凶悍 ②究其原因,原来它的习性类似铅色水鸫
③日后我也发现只有小剪尾独独会遭受铅色水鸫的排斥 ④不但觅寻的主食来源一样,体积也相似,而且活动的位置都是岩石滩 ⑤在溪涧王国里,这种场面算是最激烈的争斗
⑥我经常看见大它半倍的小剪尾遭到驱逐,落荒而飞
A.①⑥②④⑤③ B.①⑥⑤③②④ C.⑥①②④③⑤ D.⑥①③⑤②④
16.结合个人的感情对汉字进行新的理解,可以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请依照示例,从所给的四个汉字中任选两个进行别解,要求紧扣字形,有积极意义,表述简练。(5分)
示例:骗:一旦被人看穿,“马”上就会被人看“扁”
超: 赶:
值: 起:
17.仿照下面句式的特点另写两句话,使其与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态度。(6分)
我喜欢呐喊的生命,宁做沥血歌唱的鸟,不做沉默无声的鱼;


六、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从前有两个仙人,常到山上的一棵大树旁下围棋。一只猴子长年累月躲在树上观看,学到了一手高超的棋艺。后来,这只猴子下山找人挑战,结果没有一个人是它的对手。
这个国家的国王知道后,他想:全国这么多围棋高手,竟然战胜不了一只猴子。于是召集专门会议,研究战胜猴子的办法。此时,一位大臣自告奋勇,要求与猴子对弈。国王问他:“你有把握吗?”他说,绝对有把握,但是,比赛桌上一定要放一盘水蜜桃。
比赛开始了,猴子与大臣执棋对弈,猴子总是盯着那盘鲜美诱人的水蜜桃,结果大臣赢得了比赛。
请揣摩故事内涵,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衡水14中2012-2013学年高二9月月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命题“若α=,则tanα=1”的逆否命题是(C )
A.若α≠,则tanα≠1 B. 若α=,则tanα≠1
C. 若tanα≠1,则α≠HYPERLINK "http://www./" D. 若tanα≠1,则α=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  )
A.当x>0且x≠1时,lgx+≥2 B.当x≥2时,x+的最小值为2
C.当x>0时,+≥2 D.当03.不等式(-2)2+2(-2) -4<0,对一切∈R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B)
A.(-∞,2] B.(-2,2] C.(-2,2) D.(-∞,2)
4.对任意实数a、b、c,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B)
A.“ac>bc”是“a>b”的必要条件
B.“ac=bc”是“a=b”的必要条件
C.“ac>bc”是“a>b”的充分条件
D.“ac=bc”是“a=b”的充分条件
5. 不等式≤x-1的解集是(B  )
A.(-∞,-1]∪[3,+∞) B.[-1,1)∪[3,+∞)
C.[-1,3] D.(-∞,-3)∪(1,+∞)
6.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C )
A. B.
C. D.
7.已知ab≠0,那么>1是<1的(A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命题“若x2-4x+3=0,则x=3”的逆否命题是:“若x≠3,则x2-4x+3≠0”
B.“x>1”是“|x|>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p且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D.命题p:“ x0∈R使得x+x0+1<0”,则 p:“ x∈R,均有
x2+x+1≥0”
9.已知函数与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C )
A. B. C. D.
10.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为 (B)
①已知,则的范围是;
②若不等式对满足的所有m都成立,则x的范围是;
③如果正数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
④大小关系是
A.1 B.2 C.3 D.4
11。对于使f(x)≤M恒成立的所有常数M中,我们把M的最小值叫做f(x)的上确界.若a>0,b>0且a+b=1,则--的上确界为( B )
A. B.- C. D.-4
12. 已知p:存在x∈R,mx2+1≤0;q:对任意x∈R,x2+mx+1>0,若p或q为假,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B )
A.m≤-2 B.m≥2
C.m≥2或m≤-2 D.-2≤m≤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3.命题p:x2+2x-3>0,命题q:>1,若 q且p为真,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3)∪(1,2]∪[3,+∞)___.
14.已知f(x)=则不等式f(x)≤2的解集是___
(-∞,-2]∪[1,2]∪_____.
15.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ax+a2-a+=0的两个实根,那么的最小值为___0_____,最大值为________.
16. 给出下列命题:①a>b与bb且b>c等价于a>c;③a>b>0,d>c>0,则>;④a>b ac2>bc2;⑤> a>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③⑤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17题10分,其余每题1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10n-n2,(n∈N*).
(1)求a1和an;
(2)记bn=|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
18.解不等式
(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b)x+(2a-3b)<0的解集为,求关于x的不等式(a-3b)x+(b-2a)>0的解集.
(2)
(2)
19.解关于的不等式:   
20. 已知命题p:f (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命题q:不等式(x-1)2>m的解集为R.若命题“p∨q”为真,命题“p∧q”为假,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20、由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得1-2m>0,即m<,由不等式(x-1)2>m的解集为R,得m<0.要保证命题“p∨q”为真,命题“p∧q”为假,则需要两个命题中只有一个正确,而另一个不正确,
故0≤m<.
21.设是一个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
(1)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 数列满足,设的前n项和为,求.
21.解:(Ⅰ)由a1,a2,a4成等比数列得:(a1+2)2=a1(a1+6). -------------------- 2分
解得a1=2…4分  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2n(n∈N*) ------------------6分
(Ⅱ)=n·22n?=n·4n(n∈N*)Sn=1·4+2·42+…+n·4n ①4Sn=1·42+…+(n-1)4n+n4n+1②, ①-②得-3Sn=-n·4n+1?,即Sn= -----------12分
22. 设数列{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Sn.
已知a1=1,d=2,
①求当n∈N*时,的最小值;
②证明:由①知Sn=n2,
当n∈N*时,==,
++…+
=++…+
=++…+-++…++
=,
∵+>0,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