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试卷语文答题纸 s姓 名: 班 级: 座位号: 贴条形码区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右面的缺考标记考生禁填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2.考生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填 涂 样 例注 意 事 项正确填涂第一站:行吟山水之间(35分)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zhù( ) 邈( ) nì( ) qiàn( )2. 古诗文名句默写。(11分)(1) ; ,(2) ,(3) 。(4) “ ”(5) , 。(6) , 。(7)“ , ”3.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4.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东 阳 时 始 总 角 新 病 起 体 未 堪 劳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6分)(1)( ) (2)( ) (3)( )(4)( ) (5)( ) (6)(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7.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文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孩子们的聪明伶俐 (4分)8. (1) (1 分)(2) 的特点。(1 分)(3)选择 ,因为 。(2分)第二站:感受人世百态(6分)9. (篇目),又名 ,作者是 。(3分)10.(3分)第三站:品味夏日父亲( 26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12.作者的语言极具表现力,请为划线句进行朗读设计。(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分)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分)15.(3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6.(3分)⑴⑵⑶17.(4分)。18. (3分)19.(3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EMBED CorelDRAW.Graphic.9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第四站:抒发真情实感20写作(30+3)此区域不答题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人教版七年级(上) 语文期中试题卷亲爱的同学:诗和远方是我们浪漫的追求,今天,我们就来一次与山水和不同人物对话,感受一路的风情吧。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沿途有4大站,20小站。满分100分(含书写3分),时间120分钟。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祝你成功!第一站:行吟山水之间(35分)准备出发。这是你进入初中后第一次在试卷上与山水、人物对话,让我们从脚下出发吧: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松阳,她将自己的美丽zhù( ▲ )蓄在山峦之中;她将自己的邈( ▲ )远展示在沃土之上;她将自己的静谧藏nì( ▲ )在老屋之间。她就是我的家乡,一颗镶qiàn( ▲ )在浙西南的明珠。按照提示填空。(11分)山水有情,君子有志,请你也像古人一样吟诵一番,抒发抒发不同情感哦。(1)日月之行, ▲ ; ▲ ,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2) ▲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3)夜发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4)《咏雪》一文中,谢太傅的晚辈们用“ ”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巧妙回答了“白雪纷纷何所似”这个问题,让我们领悟到了什么是文学的审美特征。(5)《次北固山下》诗人赋予景物以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绘景物、节令之中,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 ▲ , ▲ 。(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中,寄托着作者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句子是: ▲ , ▲ 。(7)七(1)班在年级篮球比赛中输掉了首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子罕》中的“ ▲ , ▲ ”鼓励队友,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比赛。你还要完成不同的任务才能进入下一站。3.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 )(2分)A.成诚写了一篇作文准备参加学校的征文比赛,他虚心地向老师垂问道:“您看看我的文章还有哪里需要修改?”B.《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东汉时被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时与《诗经》《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C.古人关于朋友的称呼很多: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叫患难之交,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叫贫贱之交,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叫莫逆之交。D.从词性上来说,“精神”“传统”“早晨”“铃铛”“能够”“愿意”,它们是同一类词。这里有几个朋友想和你一起畅游,认识一下吧: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林道人①诣谢公②。东阳③时始总角④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选自《世说新语》)【注】①林道人:晋代和尚支道林 ②谢公:谢安,东晋名相,死后追封太傅,世称谢太傅,谢公 ③东阳:谢郎,谢安的侄子,曾任东阳太守。其父谢据早逝,下文“家难”指此事 ④总角:古时儿童头结成小髻,指代小孩。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东 阳 时 始 总 角 新 病 起 体 未 堪 劳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6分)(1)林道人诣谢公 ( ▲ ) (2)因流涕抱儿以归( ▲ )(3)下车引之( ▲ ) (4)水何澹澹( ▲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7.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两文运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孩子们的聪明伶俐 (4分)▲8.忙里偷闲,来到池边,拍个视频,请你加入完成剧本的设计。(4分)池上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上》微剧本设计人物 诗人白居易、小娃 表演要求地点 池塘边 演出要到位。 ②镜头 2 要关注“偷”字,要演出小娃(2) 的特点。(1 分)镜头 1.小娃独自撑船 2.小娃偷采白莲 3.(1) (1 分)剧情 白居易在池塘边游玩。他看见划着小船的小娃“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着急):孩子,快快把小船冲开的浮萍拨回原样! 小娃(表情(3) ) 表情要恰当。 A.困惑 B.发怒 C.得意 (3)选择 ,因为 。(2分)第二站:感受人世百态(6分)与人物进行对话是最好的旅游,下面是根据名著整理的素材。(6分)他出诊原来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了,因为他其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便非一百元不去。他们只得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钱,第二天又来请了。他一到门,只见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药,好得多了,所以再请你来复诊一回。”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唔,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先生,这病看来很不轻了,用药怕还得重一点罢。”主人在背后说。“可以,”他说。于是另开了一张方:“凭票付英洋贰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画押。这样,主人就收了药方,很客气地送他出来了。9.以上语段选自《朝花夕拾》中的 ▲ (篇目),《朝花夕拾》又名 ▲ ,作者是 ▲ 。(3分)10. 现代文学史家王瑶:《朝花夕拾》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来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是怎么理解“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这句话的。▲ (3分)第三站:品味夏日父亲(26分)逗留了很久的夏天过去了,但一定有许多景致和故事让你难以忘怀,再回顾一下。夏梁衡夏天到了。②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③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梁、玉米和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冲刺。④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⑤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秋波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选自梁衡《夏感与秋思》,有删改)1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笔下的“夏”有哪些特点 (2 分)12.作者的语言极具表现力,请为划线句进行朗读设计。(2分)13.文中说“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 分)14.元方想给语文教材主编提建议,把这篇文章编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联系单元目录和导语,并结合文章说说看法和依据。(4分)第一单元阅读 1 春/朱自清 2 济南的冬天/老舍 3 雨的四季/刘湛秋 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还要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父亲(节选)16分刘鸿伏①一双赤脚在山地的大雪中跋涉,那是父亲;一把斧头舞出清寒的月色,在猫头鹰的啼叫里荷薪而归,那是父亲;一支青篙逼开一条莽阔大江,那是父亲;一犁风雨阵阵野谣披蓑戴笠的,那是父亲;一盏红薯酒就可以解脱一切愁苦的,那是父亲。父亲哦,即使我手中的笔使得如你手中那根肉红的扁担一样得心应手,面对故乡苍凉的山影里渐渐凋谢的白发,我又能写些什么呢?②父亲说过,人是土物,离不开泥土的。而我却离开了土地,那是十年前。当时一个算命的瞎子预言我将来一定会客死他乡。父亲便凄然,说:“鸿儿,有朝一日你也像父亲这般老时,就回乡下住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了,就会想念故乡呢。”③我黯然。那时我十六岁。④记得是一个炎热的夏日中午,那是我和父亲最后一次顶牛犟嘴,也是最后一次参与务农并从此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的时刻。⑤当那位赶了十几里山路送录取通知书的李老师站在绿森森的苞谷林里大声叫着我的名字时,我正扛着沉重的禾桶牛一样喘息着踉跄前行,父亲黑红着脸在背后气咻咻的数落我对于农事的愚笨,并大发感慨:“将来弄得不文不武,只怕讨米都没有人给留啰!”我便由委屈而痛苦而愤怒,开始和父亲顶牛。也在这时,李老师却笑呵呵的将薄薄的一张纸递过来,那是大学录取通知书。扔了禾桶,接了通知书,泪便不知不觉地涌了出来。一时无语,只是望着远处黛绿的山色和清凉的河水发痴。鹧鸪在深山里叫着,半是凄惶半是欣喜。发怒的父亲依然黑着脸,没有一句表示高兴或者祝福的话,只说:“崽,你命好。”转过身扛了禾桶匆匆远去,独我在无言的田野,感受一种无法言喻的别样的滋味。⑥山里的暮色升起来,村庄里传来亲切的犬吠声,还有晚风里斜飘漫逸的山歌子,还有河水和捣土筑屋的声音。我忽然感到这种声音的另一种韵致,它们不再有从前的沉重忧郁。那个夜晚,我的闻讯而来的众多乡亲,将祝福、羡慕、夸奖的话语连同爆响的鞭炮一古脑儿倾在我洋溢吉祥和喜气的老屋。那一夜,父亲喝得大醉,看我的时候,一脸的愧色。其实那时我早原谅了父亲中午的斥骂,并且在心里一次次说:父亲,请你原谅儿子的顶撞,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呵。⑦人生的偶然就是命运,但命运绝不仅仅只是偶然,崇拜泥土或崇拜书本,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样的,但泥土与书本所涵括的内容却往往若我与父亲命运的内容,迥然不同又有许多相同,这也是偶然么?⑧那一夜,我失眠了。⑨从未出过远门,在泥土里劳作了一生的父亲决定送我去千里之外的高等学府。平时父亲很严厉,很劳累,脾气很大,我几乎很少感受过别人有过的那种父子深情。我受了很大的感动,我终于体味到父亲心中那份深藏的爱意。父亲要送我,并不因为我是那个山乡解放后几十年来第一名大学生,仅仅因为我是他的儿子,仅仅因为16岁的我连县城也没有去过。父亲离土地很近而离繁杂的都市很远,他只想再做一次保护神,为着那份殷殷的父爱,为着那份饱经沧桑的心情。当时父亲什么也没有说,我却感觉到了。⑩临行的那天,母亲、弟妹、乡邻以及我的那些好伙伴都来送行。父亲头上裹着青头巾,腰间围着黑色包袱,一身只有走亲戚才穿的灰布衣,肩上挑着我的一只古旧的木箱和一卷铺盖走在前面。母亲伤心地哭了,我也哭了,我的弟妹和那些好伙伴都哭了。最后一次嗅着故乡的泥土、牛粪和稻草混和的气息,走下清凉的雾气弥漫的河岸,我和父亲坐了一只小小的乌篷船,开始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旅程。 别了,我的曾经患难与共的亲人和伙伴;别了,我的贫瘠却慷慨的黑土地以及土地上那些金黄的麦穗和草垛,我只是你永远的莽苍里最孤独也是最野性的那一株,我只是你浑厚博大的血管里最炽热也最痛苦的那一滴。那些忠厚的牛群,那些河岸上的风车和美丽苍凉的木屋;别了,我的多梦多歌谣的童年和少年岁月呵。泪眼朦胧中,我向故乡挥一挥手,在越来越远的滩声中离去。15.第一段划线句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16. 诵读全文,找出作者在文中选取了哪三个生活片段(中心事件)来写自己的父亲 (3分)⑴ ▲⑵ ▲⑶ ▲17.父亲见“我”拿到录取通知书。为什么不欣喜若狂,反而“黑着脸,没有一句表示高兴或者祝福的话”?(4分)▲18.第⑩段划线句属于哪种人物描写方法,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3分)▲19.父亲数落“我”农事的愚笨,我开始和父亲顶牛,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列举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的这种的经历,并尝试列举沟通的方法。(3分)▲第四站:抒发真情实感(33分)20.写作33分(30分+书写3分)恭喜同学们走完了今天的行程,你可能有许多话要说,根据下面提示,完成最后一项任务,记得一定要把字写清楚哦。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我说:生活是一列火车,自信是它的动力,使它不断向前,生活因自信而丰富。上述三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抒发感想,还可以阐述观点。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1七年级期中监测语文答案第一站:35分1.(4分)贮 miǎo 匿 嵌2.(11分)(1)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2)不义而富且贵(3)思君不见下渝州 (4)撒盐空中差可拟(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2分)C4.东 阳 时 始 总 角/ 新 病 起/ 体 未 堪 劳(2分)5. (1)拜访 (2)眼泪 (3))拉,牵引(4)水波荡漾的样子(5)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6)以……为快乐(6分)6. 我年轻时家门就遭不幸,一生的寄托都在这个孩子身上。(2分)7.甲:如: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分))直接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元方的聪明伶俐。(正面描写)(1分)乙:如:“太傅留之”“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1 分)通过谢安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东阳的聪明伶俐。(间接描写)(1分)(4分)8. (1)小娃不懂得藏踪迹或水面上划开一道浮萍;(1 分)(2)天真、顽皮、可爱(意思相近即可);(1 分)(3)示例1:选A,小娃是独自一人偷采摘白莲,自认为无人发现,心想:那个大人怎么发现的?所以小娃的表情应该是倍感困惑,这样更能体现孩子的天真可爱。示例2:选C,小娃是独自一人偷采摘白莲,就是享受“偷”的乐趣,不料想还是被别人发现,想想真是有趣。所以孩子的表情应该是得意,这样更能体现小娃顽皮。(评分:选项1分,理由2分。选A并能说明理由,得3分;选C并能说明理由,能说出顽皮,得3分,只是说得意,得2分;选B不得分。此外,对小娃能形成个性化理解,且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第二站:(6分)9.(3分)《父亲的病》 《旧事重提》 鲁迅10.(3分)示例:作者在批判封建旧制度、旧道德时,多用反讽手法。(1分)在选文中,城外人家的闺女“冷冰冰的,也没有脉”,其实已死,而“名医”却还开药方,收了钱。作者对庸医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字里行间却蕴含着激愤的批判和讽刺,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3分)(结合选文中的其他语句言之有理也可)第三站(26分)11.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1分)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1分)12. (2分)“扑打”,动词,拍打的意思,连用两个“扑打”重读,语速加快,两句之间连读,生动形象地写出麦浪翻滚的气势;(1分)“涌”本指水浪翻涌,读重音,语速放缓,体现麦浪翻滚的动态美,表达出丰收的喜悦。(1分)(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亦可)13.夏天的农民是忙碌而辛劳的。(1分)他们既要忙于收割,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所以说,夏,“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1分)(意思相近即可)14.(4分)示例:适合。单元导语中提示本单元主要写四时景物。推荐的文章《夏》和课文《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甚至是《古代诗歌四首》都和四时景物有关。导语中提示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可以认识不同季节不同风景——《春》写的是广泛意义上的春日景物;《济南的冬天》书写了济南的冬日情貌;《雨的四季》呈现了雨在四季的不同情态,《古代诗歌四首》也有不少内容涉及四时风景。而《夏》刚好补充了夏日的独特面貌。它丰富了第一单元的内容,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四季之景,从而更好地激发我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2分)在“揣摩和品味语言”的方法指导方面,《夏》一文作者梁衡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同时又富有哲思,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品鉴、揣摩体会。(2分)所以我认为适合推荐。(思维全面,能结合目录和导读,从内容和写法方面阐述推荐理由,并形成关联。若学生选择“不合适,且言之有理者,酌情给分,至多2分。)15.运用排比的修辞,渲染了一种凄美的氛围,交代了父亲的出身,赞美了父亲的勤劳和质朴,同时包含着苦涩和艰辛,赋予了劳动美的内涵。(3分)16.⑴苞谷林里劳作时,收到录取通知书。⑵充满喜气的夜晚,父亲喝醉,一脸愧色。⑶未出过远门的父亲送我上学。(3分)17.父亲刚刚才数落“我”“不文不武”,录取通知书的突然降临无疑证明父亲的担忧是多余的,父亲感到很尴尬,但又碍于情面不肯承认自己错了,于是只能“依然黑着脸”,以保持做父亲的尊严,其实父亲的“数落”也是对“我”前途的担忧。(4分)18.外貌描写,(1分)表现了父亲的朴素和父亲的自尊。(2分)19.⑴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差异。(1分)⑵经历、方法略(2分)20.第四站(30+3=33分)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期中监测语文答案.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 语文期中答题卷.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 语文期中试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