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国民革命与军旗飘扬袁世凯死后,中国面临哪些问题?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是什么?①一战之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政治经济的控制和侵略。②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愈演愈烈,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阻,百姓痛不欲生。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大革命背景之内忧外患国民党共产党思考:谁能打倒列强除军阀?一战后,“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内和平与统一,成为人们的普遍愿望大革命背景之内忧外患工人运动的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推翻军阀统治,取得革命成功,不能只靠工人阶级力量,应该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维护共和的道路上也屡遭挫折。他逐渐认识到要完成革命事业,不仅需要新的力量的支持,而且需要将国民党建设成为一个有力的政党。在共产国际的促成下,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大革命可能之国共需要共产党的需要国民党的需求共产党方面:国民党方面:打倒列强消灭军阀在共产国际促成下国共第一次合作联合其他革命党派,寻求新的力量支持目标共同认识大革命可能之国共需要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建立中国国民党一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1924年1月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广州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大革命可能之国共需要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拉开了国民大革命的序幕。大革命可能之国共需要创建黄埔军校----黄埔精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时间地点领导历史功绩1924年5月广州黄埔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大革命高潮之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广州浙江福建郑县北京南昌桂林南京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徽山东黑吉辽武昌安徽湖南江西福建湖北浙江安徽河南江苏上海时间 1926~1927年目的 打倒列强,消灭军阀,统一中国北伐路线 一路向两湖进攻,一路取闽浙,一路直趋江西北伐成果 在湖北贺胜桥等地,国民革命军击溃了军阀吴佩孚的主力,迅速占领武汉三镇;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攻占了南京,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英勇部队 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铁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最大成果)。大革命高潮之北伐战争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可从战争性质、各方面配合、官兵作战情况、战略方针等方面分析)重视政治工作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群众的支持苏联的援助擅于宣传失民心初期的骄傲轻敌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宣传战的效果不如北伐军北伐军北洋军阀大革命高潮之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之背叛革命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失败革命政变的原因:阶级利益不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时间地点性质统一大革命失败之背叛革命材料: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敢问路在何方?大批共产党员及其领袖被杀害。一些党内的动摇分子公开退党甚至叛变自首,党员由大革命时期的6万多人减至1万人,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各地农民协会910万会员大部分散落。——摘自《中国共产党战略策略》大革命教训之南昌起义思考:大革命失败给共产党人什么教训?1. 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2. 必须建立革命的军队3. 必须开展武装斗争大革命教训之南昌起义南昌起义1. 时间2. 地点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3. 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大革命教训之南昌起义4. 起义过程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激战起义军攻下南昌城。根据规定,起义后的部队立即南下占领广东,取得海口,以取得国际援助,再举行第二次北伐。5. 起义影响(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2)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大革命教训之南昌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949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1949年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意义重整旗鼓之南昌起义1923.06中共三大1924.01国民党一大1926.07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1927.04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927.07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1927.8南昌起义大革命历程之年代尺巩固练习:1.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打响了( B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抗日战争2. 据右图所示内容,归纳本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A.侵略与反抗 B.近代化探索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这个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 B.时务学堂 C.黄埔军校 D.京师同文馆4. “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经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誓词中的“本军”是指(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和新四军 D.解放军5.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这场战争(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C.实现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6.从1926 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 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 昌、南京和上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D.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7.右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请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北伐胜利进军 B.抗日战争的胜利C.国共两党合作 D.国民党的革命历程8.在北伐的江西战场上,人民群众处处与孙传芳的军队为难,造成其运输粮食等困难,而给予国民革命军种种便利,包括引路、 刺探军情、组织运输队等。这表明( )A.人民群众是北伐的主力 B.北伐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C.江西是北伐的主战场 D.北伐战争取得最终胜利9. 从1926 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 时间,北伐军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 昌、南京和上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部队战斗力弱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D.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发挥了积极作用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材料二: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福州而雄踞祖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到达新的高峰。材料三:……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1)材料一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的“黄埔军校”建立于何地?根据材料分析,它的创建有何重要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请你分析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1. B 2. C 3. C 4.A 5. B 6. A 7. C 8. B 9.D10. (1)湖南、湖北。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广州。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3)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和政治骨干;北伐军官兵英勇善战;共产党员在战斗中的模范作用;广大工人、农民和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国际援助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国民革命与军旗飘扬.avi 国民革命与军旗飘扬.ppt 巩固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