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教材分析本课题里对水的认识进入分子层面。结合化学史上人类对水分子组成的认识是从水的生成和分解两方面进行的,首先介绍了氢气及相关的性质,这既是后续学习的必要知识基础,也模拟水组成的研究开端。经过水生成和水分解两部分的实验与分析,认识水的组成已是水到渠成。整个过程将知识的获取、科学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融为一体,教育内涵丰富,学习情景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认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结合前面所学的元素、氧气等知识,从它们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学情分析通过学习以及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不仅知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对水的物理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水的组成,学生并不是完全了解。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可以了解到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源于水,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检验的方法是本课题学习的基础之一。情感方面: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目标知识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过程方法:学习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情感态度: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教学难点:单质、化合物的区别;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视频、锌、稀硫酸、广口瓶、分液漏斗、酒精灯、火柴、电源、水电解器、试管、木条、导学案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媒体设计意图【引入】结合十九大习书记讲话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明确水的重要性。 【思考】水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视频】播放一段关于化学史中水的组成“擦肩而过的真相” 倾听 思考 观看 明确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开门见山 明确学习内容 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通过图片说明水非常重要,更加直观 通过视频播放化学史中科学家探究水的组成的过程,涉及的内容容量大,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讲述】认识水的组成,必须先认识氢气,并且认识其相关性质。 【知识回顾】在白板上罗列出许多条性质,让同学找出对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制取氢气 教师先介绍制取氢气的实验装置 【思考】如何收集氢气?氢气的密度大小? 【视频】氢气吹肥皂泡 【思考】节假日常常用到氢气球,为什么会发生爆炸? 【视频】氢气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 【讲述】通过实验,说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点燃前需要检验纯度。 【实验探究】氢气纯度的检验并且点燃氢气,在氢气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 【练习】发现氢气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练习】实验现象 【思考】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这个变化,是否可以推断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你的依据是什么?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实验探究】水的电解,教师先介绍实验装置 【视频】水的电解 【提问】通电后,两个电极有什么变化?体积比?如何验证产生的气体?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 【结论】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讲述】经过精确测定,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思考并完成练习 观察 思考并回答 观看得出结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思考 观看 观察实验现象 分享探究成果并描述氢气的颜色、气味 结论:氢气燃烧放热,产生水雾。 思考并回答 倾听与分析 观察 观看实验 思考并回答 通过实验得出: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为氧气,负极气体能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为氢气。 倾听 温习旧知 明确制气装置 通过实验验证性质 结合生活实际,认识氢气的性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巩固所学知识 利用化合的方法验证水的组成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由宏观到微观认识水 通过白板练习,更直观、更方便, 并且归类练习,为氢气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视频更加形象直观 由于实验现象不明显,耗费时间较长。利用媒体播放视频更加清晰,节省时间。 白板清晰、直观、方便。 该实验时间较长,以视频的形式,不仅节省时间,而且学生观看更加清晰。【提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请同学们思考在水电解的过程中,水分子是如何变化的? 【分析】通过水电解实验,分析氧气、氢气和水的组成元素不同,可根据物质组成元素不同,可将物质进行分类。 【视频】关于物质分类介绍 【总结】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强调】化合物与单质的区别 思考并讨论 分别请两位同学画出水分子的化学变化过程并且描述,其他同学纠错。 比较观察,归纳 观看并讨论 回答并举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初步认识物质的分类 结合实例突破考试中易错点 通过白板的功能,表示化学变化中水分子分解的过程,更加直观、清晰。 涉及的内容容量大,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课堂练习】课堂反馈 【视频播放】氢气的未来发展 【布置作业】课后相关习题及记忆本节相关知识要点 练习,反馈纠错 观看视频 完成相关练习 巩固练习 检验所学知识 让学生认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巩固练习直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识到化学能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七、板书设计课题3 水的组成一、氢气的燃烧(点燃)氢气 +氧气 水二、水的电解(通电)水 氢气 +氧气三、物质的分类八、教学反思本节课以水的组成知识为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本节课采用的是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引导,进而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在介绍氢气时,主要采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并辅以生动的影音及趣味实验,目的是使知识活动化、游戏化,给学生营造自由、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困此要加强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实验的结论不能直接,牵强地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他们根据实验的现象去分析总结。在讲解物质分类时,要注意单质和化合概念的理解,有个前提,都必须是纯净物,要强调化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讲课的过程中加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练习,可以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为氢气的学习做好铺垫。以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入,让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并对水的组成感到好奇,有力地激发兴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激发学生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热爱。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载体,通过探究实验、图片展示、实物出示和视频播放等方式,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巧妙结合,同时将合作探究、分析推理、观察思考、交流讨论、归纳应用的学习活动融入其中,使学生不仅学到相应的知识,学会了方法,还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初步形成化学思想观念,提升学科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