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课件(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三课 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
新闻链接:空中俯瞰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知做法
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探究余村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在“浙”里看见美丽中国
2020年4月6日 -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期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
  15年来,浙江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美丽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从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到美好生活,一个山川秀丽、景美人和的全域大花园,正成为映射未来中国样貌的鲜活样板。
青山绿水指什么?
金山银山指什么?
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自古就有
史前社会——洪水、猛兽、林火、风暴、地震等
一、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
农业社会——火山、地震、泥石流、台风、 海啸、暴雨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及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






生活垃圾
你知道人类在工业文明时代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
冰雪融化的南极
沙尘暴
气候变暖
工业社会,环境问题层出不穷。
①温室效应(气候变暖) ②臭氧层破坏
③酸雨④物种灭绝⑤土地荒漠化 ⑥森林锐减 ⑦ 固体废弃物污染
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
工业社会 :自然资源的大量损耗 和破坏,以及“三废”污染。
图8-26 加拿大关于酸雨危害的警示牌
美国北部边境地区燃煤发电厂排放出的大量污染物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越境漂移到加拿大,形成远距离的跨界酸雨。酸雨严重污染了加拿大的森林、湖泊和农作物,引起两国长达30多年的争执。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这些环境问题影响的范围有什么特点,会造成哪些危害?
对人体健康
对经济发展
对生态环境
使人们患皮肤癌、白内障的概率增大;使疾病的传播速度加快等
影响农业生产,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毁坏森林,污染水体;使一些生物丧失生存环境,部分地区干旱加剧,容易导致荒漠化。容易引起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纷等
《巴黎协定》是国际上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二氧化碳减排文件,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它不仅是世界各国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承诺与责任,更体现了各国在全球性环境问题上的合作。
目前,已经有170多国家签署了《巴黎协定》。这说明了什么?
图8-27《巴黎协定》签署仪式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今天,发达国家都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是美国却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某个国家或地区很难解决,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各国在密切关注本国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应对区域性和全球性环境问题予以充分重视。
《巴黎协定》凝聚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广泛的共识,各方应共同珍惜和维护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
二、加快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
看到这样,你有什么感慨?
如果母亲河断“奶” 了怎么办?
1.你还知道哪些环境问题?
2.把这些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如何分?
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环境问日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我国的环境形式不容乐观,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还不得得到充分满足。
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问题篇
水土流失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荒漠化
生态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一、知表现
你知道我国还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并说说其危害
土壤次生盐碱化
森林锐减
物种灭绝
噪(音)声污染、农药污染、辐射污染……
你生活的地区是否也存在环境问题,说说其给当地环境和发展带来的危害
一、知表现
水土流失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荒漠化
生态环境
问题
环境污染
问题
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二、追根究底看影响
固体废弃物污染
资料一:北京附近就有7,000座垃圾山,有8,000亩耕地被垃圾侵占。投资1亿元,工期近两年、占地60公顷的阿苏卫填埋场不过只解决了北京市1/5的垃圾,其他4/5的垃圾仍在露天堆放。
资料二:
在广东省东莞市远丰村,自1995年起,村后有座高出海拔多米的垃圾山。剧毒的腐烂物和脏水渗透地下,污染了人们生活饮用的水源。于是,这个仅有400人的村庄,10年间许多村民因患癌症死亡,被包括央视在内的众多媒体冠以——“癌症村”。
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危害人们的健康
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方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并把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 ;
另一方面,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因地制宜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为了保护环境,国家已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阅读教材,找一找我国环境治理取得典型成效的例子。
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的典范?
环境污染问题的典范?
治理篇
图8-31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
图8-32今日“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塞罕坝
生态环境问题
治理的典范
1.塞罕坝建设者为什么能获得“地球卫士奖”?
2.“塞罕坝精神”对我国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有什么意义?
塞罕坝建设者筑起的“绿色长城”,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人远离空气污染,并保障了清洁水供应。
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国家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因地制宜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美丽中国揭开新的篇章。
图8-33 1998年的滇池
图8-34 2018年的滇池
环境污染问题的典范
材料二:1998年,滇池水质为超V类,蓝藻频繁爆发,国家高度重视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十二五期间共投入资金420亿元,并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治理,近年,滇池污染持续减轻,水质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
我们当地有类似的环境改善的例子吗?请列举。
从滇池的治理,我们可以看出,在环境污染治理 过程中离不开
各方面的支持。
①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
②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可以从政府、企业、公民等角度分析
滇池的彻底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活动讨论
国家: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2)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国方略;
(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企业:
(1)严格遵守有关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法律法规;
(2)依靠科技,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公民:
(3)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做到垃圾分类等
(1)积极宣传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宣传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
(2)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4)依靠科技,提高垃圾利用率,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去年第一次听说这件事,就感觉你们(浙江)抓到了点子上,投了你们一票,我现在还要给你们点赞,这个事一定要一抓到底。这一年多来,你们治水的效果很显著,真不错!”
——张德江 2015年两会
在新闻媒体上,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字眼,如“蓝天保卫战”
“清水进行时”
“净土在行动”
“五水共治”
百富兜
舍北村
朱家漾
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18年的滇池
上述案例共同说明了我国坚持了怎么样的发展理念,为什么?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9年9月19日在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总部宣布,中国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推出的“蚂蚁森林”项目自2016年8月推出以来,“蚂蚁森林”及其非政府组织合作伙伴已经在内蒙古、甘肃、青海、山西等干旱地区种下1.22亿棵树。这些树覆盖了11.2万公顷的土地,而该项目也成为中国最大的民间植树项目,带动了5亿人参与环保。因而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2019地球卫士奖”。
哪些行为可以获得蚂蚁森林能量?
蚂蚁森林这一行为对我们保护环境有何启示?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迈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
保护环境,我能行,我须性,我必行!
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除塞罕坝、“蚂蚁森林”获得“地球卫士奖”,为世界提供了可借鉴的环境治理的方案外, 中国为推进能源转型而大力促进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清洁能源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成本逐渐下降,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得以迅速推广太阳能和风能产品。
另外,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带头落实温室气体减排承诺、推动缔结和率先履行《巴黎协定》、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上述资料说明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
人类发展十字路口前的中国主张
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中国拿出了方案,更做出了成绩。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上呼吁:“我们应该继承本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感,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提供政治推动力”峰会期间,习主席还向世界昭告了人类历史发展路口的中国主张:“中国始终相信,多边主义是最符合各国人民利益的必由之路。面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各国除了加强多边合作,没有更好的选择。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就是在反复思考世界各国应如何在千差万别的利益和诉求中实现共商共享、和而不同、合作共赢。”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赢得了峰会绝大多数与会方的支持及赞赏,这番发言展现了中国为世界贡献的新智慧、新力量。
说 一说中国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全球性问题上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实践篇
垃圾分类后……
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
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无能为力的妈妈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死去
这只海豹一直到死
都没能把嘴上的塑料环取下来
随意丢弃垃圾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会产生怎样的环境问题?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水污染
土壤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态破坏
今天的中国
环境问题
日益突出
工业化快速发展
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较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人口持续增长
思索对策?
(3)材料三中柯桥区的做法对绍兴打造生态城市具有怎么的借鉴意义?(6分)
中考实战1
深化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依靠科技,倡导清洁生产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打违法行为
1.据史书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长城沿线“守备日固,田野日辟……边民始知有生之乐”;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菜,“种种俱全”。
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可能带来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臭氧层破坏 B.水体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 森林锐减
C
2020中考题
中考实战2
1.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们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会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这种影响在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内,人类就能与自然环境保持相对协调的关系;当这种影响超出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产生矛盾,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
2.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
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则是我国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
3.环境问题的危害
危害人们的健康,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影响社会安定,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4.我国坚持了怎么样的发展理念,为什么?
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
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5.从自己做起,当环境卫士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每个人的一小步,都是迈向美丽中国的一大步!例如:爱护花草树木;植树种草;多乘公交车;自行车出行;拒绝在街头烧烤;不焚烧废气物。使用节能灯照明;节能减排;节电、节气、节水、节油;废物回收利用。
读读背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