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9月份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021八上·浙江月考)沪昆高铁是中国东西向线路中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1中昆明位于上海的( )方向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2.下列省会城市与所在省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①南昌市——湘 ②长沙市——赣③贵阳市——黔 ④昆明市——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从上海出发一路到昆明,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①茫茫戈壁 ②稻田成片 ③石林广布 ④草原广袤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1.D2.D3.B【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方向【解析】【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23个省:河北省(冀 石家庄)、山西省(晋 太原)、吉林省(吉 长春)、辽宁省(辽 沈阳)、黑龙江省(黑 哈尔滨)、陕西省(陕或秦 西安)。甘肃省(甘或陇 兰州)、青海省(青)、山东省(鲁 济南)、福建省(闽 福州)、浙江省(浙 杭州)、台湾省(台 台北)、河南省(豫 郑州)。湖北省(鄂 武汉)、湖南省(湘 长沙)、江西省(赣 南昌)、江苏省(苏 南京)、安徽省(皖 合肥)、广东省(粤 广州)、海南省 (琼 海口)、四川省(川或蜀 成都)、贵州省(贵或黔 贵阳)、云南省(云或滇 昆明)。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重庆市(渝)。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银川)、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南宁)、西藏自治区(藏 拉萨)。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1.据图分析,采用一般定向法,以上海建立方向坐标,图1中昆明位于上海的西南方向。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南昌市——湘,错误,应该是赣, ②长沙市——赣,错误,应该是湘,③贵阳市——黔 ,正确, ④昆明市——滇,正确,③④,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3.从上海出发一路到昆明,途经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有成片稻田,云贵高原有典型的景观是石林广布。荒漠、戈壁、草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特色 ②稻田成片 ③石林广布 ,②③,正确。①茫茫戈壁 ④草原广袤,不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4.(2021八上·浙江月考)“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风因素【答案】A【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解析】【分析】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根据大致的城市位置可知,五原的纬度高于长安(现西安),所以五原的春天来得较长安迟,当五原河畔冰开,气温回升时,长安春天已近尾声。这说明两地热量的差异,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5.一次小丽看到一副对联。上联是“长夏无冬海南岛”,下联是“冬长夏短黑龙江”。请你给这副对联加一个合适的横批( )A.四季如春 B.历史悠久 C.幅员辽阔 D.源远流长【答案】C【知识点】我国的疆域;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对我国气候分布的影响。“长夏无冬海南岛”指海南岛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冬长夏短黑龙江”为温带季风气候,且冬季漫长,这是受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影响,故最合适横批为幅员辽阔。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气候分布特点原因的理解。6.(2021八上·浙江月考)下图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省南临南海,是少数民族聚居区B.B省地处西南边陲,以种植小麦为主C.C省人口分布密集,省级行政中心长沙D.D省孕育了华夏文明,其简称是冀【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各省轮廓可知,A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正确。B省是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以种植小麦为主,错误。C省是浙江省,人口分布密集,省级行政中心长沙,错误,应该是杭州。D省是河南省,孕育了华夏文明,其简称是冀,错误,简称是豫。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7.(2019七下·温州期中)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一个有55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B.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东南的边疆地区C.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比较稀少D.各民族在地区的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各民族在地区的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该线以西地区人口分布稀少。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8.(2021八上·浙江月考)下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表述正确的是(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东北平原C.③为小兴安岭 D.④河被誉为“黄金水道”【答案】A【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为黄土高原,②为华北平原,③为大兴安岭,④河是黄河,是地上河。但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是长江。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运大动脉,素有“黄金水道”之称。9.(2019七下·温州期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表明长江自古以来就具有( )价值。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灌溉【答案】C【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诗句内容,表明长江自古以来就具有航运价值。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上游地区,峡谷多,城镇稀疏,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城镇密度高。10.(2021八上·浙江月考)下图为地势变化示意图,其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上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2021八上·浙江月考)复杂的自然环境,使我国不同地域的差异十分显著。读下图,回答问题。11.图4中①、②两地夏季气温相差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因素12.图4中③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引进良种,积极鼓励天然放牧B.采取植树种草与建梯田等措施相结合C.全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D.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把陡坡开垦为耕地【答案】11.D12.B【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黄土高原【解析】【点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破坏植被;气候干燥,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千沟万壑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11.根据给出的图中信息可知,①是青藏高原,②是四川盆地。虽然纬度相差不大,但图4中①、②两地夏季气温相差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2.图4中③区域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植树种草与建梯田等措施相结合,重点是保持水土,治理水土流失。全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太绝对。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把陡坡开垦为耕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3.(2020七下·吴兴期中)造成《凉州词》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原因是( )A.西北风弱,吹不到玉门关B.冬季风离玉门关遥远,且受大山阻挡C.玉门关地势高,东南风影响不到D.夏季风离玉门关遥远 ,且受大山阻挡【答案】D【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 古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玉门以西的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受大山阻挡,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影响我国的季风既有冬季风,也有夏季风.根据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其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玉门关位于甘肃省境内,属于非季风区,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但是由于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较明显.14.(2021八上·浙江月考)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出现在北方的是( )①一月均温低于 0℃,年降水量大于 800 毫米②以旱地为主,内河航运发达③以种植小麦为主,河流有结冰期④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①一月均温低于 0℃,年降水量大于 800 毫米,错误,一般小于800毫米;②以旱地为主,内河航运发达,错误,河流内河航运不发达;③以种植小麦为主,河流有结冰期;④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③④ ,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2021八上·浙江月考)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问题:15.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有( )①耕地减少 ②草地减少 ③林地增加 ④耕地增加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水土流失面积增大 ③自然灾害减少 ④生态环境好转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15.D16.A【知识点】黄土高原【解析】【点评】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15.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有 ②草地减少 ,④耕地增加,②④,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人口增加,人们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大多开垦为耕地,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①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水土流失面积增大 ③自然灾害减少 ,错误,应该是增加了。 ④生态环境好转,错误。①② ,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17.(2021八上·浙江月考)图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a和b B.c和d C.b和c D.a和d【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太行山脉,b是武夷山,c是昆仑山,d是巫山。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18.(2020七下·温州期中)读下列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大兴安岭,②是天山B.③是横断山脉,⑧是秦岭C.④是四川盆地,⑤是长江中下游平原D.⑥是柴达木盆地,⑦是华北平原【答案】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大兴安岭,②是昆仑山, ③是横断山脉, ④是四川盆地,⑤是长江中下游平原,⑥是黄土高原,⑦是华北平原 ,⑧是天山;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山脉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9.(2021八上·浙江月考)关于宝岛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暖湿②东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③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天然植物园”美称④台北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岛内第一大城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C【知识点】台湾【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地形以山地为主,故①错误;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故②错误;台湾岛上约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故③正确;台北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台湾岛的第一大城市,故④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省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20.(2020七下·吴兴期中)下列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东岸B.北临北冰洋,西部深入内陆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D.南临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答案】C【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北没有和北冰洋相邻,南没有和印度洋相邻。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间的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2021八上·浙江月考)读图,完成相关题目。(1)陆上邻国:A 、B (2)隔海相望的国家:C 、D (3)海域:E ;大洋:F (4)高原:G 、H (5)图中① -- ② 是我国 地理分界线【答案】(1)蒙古;朝鲜(2)韩国;菲律宾(3)南海;太平洋(4)青藏高原;云贵高原(5)黑河;腾冲;人口【知识点】我国的疆域;我国的人口特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陆上邻国:A是蒙古、B朝鲜。(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隔海相望的国家:C是韩国、D是菲律宾(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海域:E是南海;大洋:F是太平洋。(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高原:G是青藏高原、H是云贵高原(5)、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①是黑河 -- ②腾冲,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点评】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14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22.(2021八上·浙江月考)2022年的中国将先后迎来两场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与杭州亚运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北京所在地形区名称为 ,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2)杭州是 省的行政中心,图2中与杭州气候类型对应的图是 (填字母),判断依据是 。(3)北京和杭州分别位于我国的 和 (填地理区域),这两大区域的分界线为 ,请举例分析北京、杭州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答案】(1)华北平原;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浙江;B;B图一月均温在0℃以上(3)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例:杭州所在地区比北京所在地区降水多,所以杭州所在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北京所在的北方地区以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京【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京所在地形区名称为华北平原,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北京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杭州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图2中与杭州气候类型对应的图是B(填字母),判断依据是B图一月均温在0℃以上。(3)、北京和杭州分别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填地理区域),这两大区域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 例:杭州所在地区比北京所在地区降水多,所以杭州所在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北京所在的北方地区以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点评】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23.(2021八上·浙江月考)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4月下旬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将再次以开放的怀抱,欢迎八方来客,共商国际合作与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1)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位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经过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2)图13中四座城市是“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他们的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列依次是: ;这主要是因为: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更是标志着它发展到极盛时期。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年郑和船队欲从江苏出发,前往西洋(今东南亚和印度沿岸),他应该选择哪个季节出发最好(夏季或冬季)?请说明理由。(4)“一带一路”构想是我国近年来发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最重要的政策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与地区间加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答案】(1)非季风区;季风区(2)福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原因是:自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3)冬季;因为冬季盛行偏北风,船队前往西洋可以顺风而行。(4)有利于国家和地区间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交流与互补【解析】【分析】(1)、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经过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季风区。(2)、图13中四座城市是“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他们的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列依次是:福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这主要原因是:自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3)、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年郑和船队欲从江苏出发,前往西洋(今东南亚和印度沿岸),他应该选择冬季出发最好(夏季或冬季);因为冬季盛行偏北风,船队前往西洋可以顺风而行。(4)、“国家与地区间加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有利于国家和地区间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点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在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因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所以西北内陆受季风影响不明显,降雨较少(年降水量小于400mm),气候干旱。 24.(2021八上·浙江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1黄河、长江概况比较表黄河 长江长度(千米) 5 400 6 300入海水量(亿立方米) 592 10 000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75 180(1)下列关于长江、黄河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下游都有结冰期 ②水能资源都集中在在上游③都自东向西流 ④都发源于青藏高原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2)从图6中可以看出,黄河、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 。(填简称)(3)图6的A、B两条河流中,下游有“地上河”之称的是 (填字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 (4)结合图6和表1可以看出,黄河与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大,但流量相差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答案】(1)B(2)川或蜀;青(3)A;原因: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4)①长江流域面积大于黄河流域面积;②长江流经我国降水丰富的南方地区(或长江流域降水较多),黄河流经我国降水较少的北方(或黄河流域降水少):③长江的支流多于黄河。【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和黄河的共同点的叙述,①河流下游都有结冰期,错误,长江没有。②水能资源都集中在在上游,正确。③都自东向西流,错误,都是自西向东流。④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正确。②④(2)、从图6中可以看出,黄河、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是四川省,其简称是川或蜀。还有青海省,其简称是青。(3)、图6的A、B两条河流中,下游有“地上河”之称的是A,其原因: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4)、结合图6和表1可以看出,黄河与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大,但流量相差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长江流域面积大于黄河流域面积;②长江流经我国降水丰富的南方地区(或长江流域降水较多),黄河流经我国降水较少的北方(或黄河流域降水少):③长江的支流多于黄河。【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25.(2021八上·浙江月考)白洋淀是我国某省的著名湖泊。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链接1 :芦苇是湿地野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湖 等低湿地或浅水中。芦苇的生长期需要相对较高的水位,收割期需要相对晴朗的天气、较低的水位。(白洋淀地区的芦苇生长期在4月上旬至9月上旬,成熟收割期在10月上旬。)链接2 : 芦苇生命力顽强,全身都是宝。春天萌芽的幼小芦笋是人们饭桌上的美味而营养的佳肴,碧绿的叶子包起来的粽子清香柔软; 成片的芦苇荡是净化水质的原生态植物;河水清清,微风过处,芦苇随风摇曳,给夏日炎炎带来几份清凉和灵动,宁静而神秘的芦苇荡吸引了众多游客。芦苇成了白洋淀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1)根据上图7信息判断白洋淀流域主要位于哪一地形区,并据图7分析该区域的地势特征。(2)根据上图9分析1990年以来大约哪一年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说说你的判断依据。(3)结合上图8及以上 “链接1”,分析气候对白洋淀芦苇生长及收获的影响。(4)从“链接2”分析芦苇带给白洋淀人们哪些好处?从中你又能得出什么感悟?【答案】(1)华北平原、西高东低(2)2000年左右,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且差值最大(或这一年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3)夏季高温多雨,湖泊水位较高,利于芦苇生长;秋冬季节降水少,湖泊水位降低,多晴朗天气,利于芦苇收割。(4)为人们提供健康美味的食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启示: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区域经济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感受区域的发展【解析】【分析】(1)、根据上图7信息判断白洋淀流域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并据图7水系的流向分析该区域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2)、根据上图9分析,1990年以来大约是2000年左右,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且差值最大(或这一年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3)、结合上图8及以上 “链接1”,白洋淀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湖泊水位较高,利于芦苇生长;秋冬季节降水少,湖泊水位降低,多晴朗天气,利于芦苇收割。(4)、从“链接2”分析芦苇带给白洋淀人们提供健康美味的食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启示: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区域经济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点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影响巨大,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 / 1浙江省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9月份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2021八上·浙江月考)沪昆高铁是中国东西向线路中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1中昆明位于上海的( )方向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2.下列省会城市与所在省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①南昌市——湘 ②长沙市——赣③贵阳市——黔 ④昆明市——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从上海出发一路到昆明,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观有( )①茫茫戈壁 ②稻田成片 ③石林广布 ④草原广袤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2021八上·浙江月考)“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季风因素5.一次小丽看到一副对联。上联是“长夏无冬海南岛”,下联是“冬长夏短黑龙江”。请你给这副对联加一个合适的横批( )A.四季如春 B.历史悠久 C.幅员辽阔 D.源远流长6.(2021八上·浙江月考)下图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省南临南海,是少数民族聚居区B.B省地处西南边陲,以种植小麦为主C.C省人口分布密集,省级行政中心长沙D.D省孕育了华夏文明,其简称是冀7.(2019七下·温州期中)我国人口众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一个有55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B.我国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东南的边疆地区C.中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比较稀少D.各民族在地区的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8.(2021八上·浙江月考)下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表述正确的是( )A.①为黄土高原 B.②为东北平原C.③为小兴安岭 D.④河被誉为“黄金水道”9.(2019七下·温州期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表明长江自古以来就具有( )价值。A.防洪 B.发电 C.航运 D.灌溉10.(2021八上·浙江月考)下图为地势变化示意图,其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 )A. B.C. D.(2021八上·浙江月考)复杂的自然环境,使我国不同地域的差异十分显著。读下图,回答问题。11.图4中①、②两地夏季气温相差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人类活动 D.地形因素12.图4中③区域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引进良种,积极鼓励天然放牧B.采取植树种草与建梯田等措施相结合C.全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D.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把陡坡开垦为耕地13.(2020七下·吴兴期中)造成《凉州词》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原因是( )A.西北风弱,吹不到玉门关B.冬季风离玉门关遥远,且受大山阻挡C.玉门关地势高,东南风影响不到D.夏季风离玉门关遥远 ,且受大山阻挡14.(2021八上·浙江月考)下列地理现象主要出现在北方的是( )①一月均温低于 0℃,年降水量大于 800 毫米②以旱地为主,内河航运发达③以种植小麦为主,河流有结冰期④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1八上·浙江月考)下面两图分别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问题:15.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有( )①耕地减少 ②草地减少 ③林地增加 ④耕地增加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水土流失面积增大 ③自然灾害减少 ④生态环境好转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2021八上·浙江月考)图中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a和b B.c和d C.b和c D.a和d18.(2020七下·温州期中)读下列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大兴安岭,②是天山B.③是横断山脉,⑧是秦岭C.④是四川盆地,⑤是长江中下游平原D.⑥是柴达木盆地,⑦是华北平原19.(2021八上·浙江月考)关于宝岛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气候暖湿②东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③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天然植物园”美称④台北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岛内第一大城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020七下·吴兴期中)下列关于我国海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东岸B.北临北冰洋,西部深入内陆C.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D.南临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2021八上·浙江月考)读图,完成相关题目。(1)陆上邻国:A 、B (2)隔海相望的国家:C 、D (3)海域:E ;大洋:F (4)高原:G 、H (5)图中① -- ② 是我国 地理分界线22.(2021八上·浙江月考)2022年的中国将先后迎来两场体育盛会——北京冬奥会与杭州亚运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北京所在地形区名称为 ,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2)杭州是 省的行政中心,图2中与杭州气候类型对应的图是 (填字母),判断依据是 。(3)北京和杭州分别位于我国的 和 (填地理区域),这两大区域的分界线为 ,请举例分析北京、杭州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23.(2021八上·浙江月考)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2019年4月下旬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将再次以开放的怀抱,欢迎八方来客,共商国际合作与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1)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位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经过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2)图13中四座城市是“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他们的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列依次是: ;这主要是因为: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更是标志着它发展到极盛时期。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年郑和船队欲从江苏出发,前往西洋(今东南亚和印度沿岸),他应该选择哪个季节出发最好(夏季或冬季)?请说明理由。(4)“一带一路”构想是我国近年来发展对外合作与交流最重要的政策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与地区间加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24.(2021八上·浙江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表1黄河、长江概况比较表黄河 长江长度(千米) 5 400 6 300入海水量(亿立方米) 592 10 000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75 180(1)下列关于长江、黄河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河流下游都有结冰期 ②水能资源都集中在在上游③都自东向西流 ④都发源于青藏高原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2)从图6中可以看出,黄河、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 。(填简称)(3)图6的A、B两条河流中,下游有“地上河”之称的是 (填字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上河”形成的主要原因。 (4)结合图6和表1可以看出,黄河与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大,但流量相差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25.(2021八上·浙江月考)白洋淀是我国某省的著名湖泊。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链接1 :芦苇是湿地野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湖 等低湿地或浅水中。芦苇的生长期需要相对较高的水位,收割期需要相对晴朗的天气、较低的水位。(白洋淀地区的芦苇生长期在4月上旬至9月上旬,成熟收割期在10月上旬。)链接2 : 芦苇生命力顽强,全身都是宝。春天萌芽的幼小芦笋是人们饭桌上的美味而营养的佳肴,碧绿的叶子包起来的粽子清香柔软; 成片的芦苇荡是净化水质的原生态植物;河水清清,微风过处,芦苇随风摇曳,给夏日炎炎带来几份清凉和灵动,宁静而神秘的芦苇荡吸引了众多游客。芦苇成了白洋淀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1)根据上图7信息判断白洋淀流域主要位于哪一地形区,并据图7分析该区域的地势特征。(2)根据上图9分析1990年以来大约哪一年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说说你的判断依据。(3)结合上图8及以上 “链接1”,分析气候对白洋淀芦苇生长及收获的影响。(4)从“链接2”分析芦苇带给白洋淀人们哪些好处?从中你又能得出什么感悟?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D2.D3.B【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方向【解析】【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23个省:河北省(冀 石家庄)、山西省(晋 太原)、吉林省(吉 长春)、辽宁省(辽 沈阳)、黑龙江省(黑 哈尔滨)、陕西省(陕或秦 西安)。甘肃省(甘或陇 兰州)、青海省(青)、山东省(鲁 济南)、福建省(闽 福州)、浙江省(浙 杭州)、台湾省(台 台北)、河南省(豫 郑州)。湖北省(鄂 武汉)、湖南省(湘 长沙)、江西省(赣 南昌)、江苏省(苏 南京)、安徽省(皖 合肥)、广东省(粤 广州)、海南省 (琼 海口)、四川省(川或蜀 成都)、贵州省(贵或黔 贵阳)、云南省(云或滇 昆明)。4个直辖市:北京市(京)、天津市(津)、上海市(沪)、重庆市(渝)。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乌鲁木齐)、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银川)、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南宁)、西藏自治区(藏 拉萨)。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澳)。1.据图分析,采用一般定向法,以上海建立方向坐标,图1中昆明位于上海的西南方向。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南昌市——湘,错误,应该是赣, ②长沙市——赣,错误,应该是湘,③贵阳市——黔 ,正确, ④昆明市——滇,正确,③④,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3.从上海出发一路到昆明,途经我国的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有成片稻田,云贵高原有典型的景观是石林广布。荒漠、戈壁、草原是我国西北地区的景观特色 ②稻田成片 ③石林广布 ,②③,正确。①茫茫戈壁 ④草原广袤,不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4.【答案】A【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解析】【分析】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 根据大致的城市位置可知,五原的纬度高于长安(现西安),所以五原的春天来得较长安迟,当五原河畔冰开,气温回升时,长安春天已近尾声。这说明两地热量的差异,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5.【答案】C【知识点】我国的疆域;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对我国气候分布的影响。“长夏无冬海南岛”指海南岛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冬长夏短黑龙江”为温带季风气候,且冬季漫长,这是受我国幅员辽阔的国土面积影响,故最合适横批为幅员辽阔。故选择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气候分布特点原因的理解。6.【答案】A【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解析】【分析】根据给出的各省轮廓可知,A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临南海,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正确。B省是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以种植小麦为主,错误。C省是浙江省,人口分布密集,省级行政中心长沙,错误,应该是杭州。D省是河南省,孕育了华夏文明,其简称是冀,错误,简称是豫。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7.【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解析】【分析】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各民族在地区的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该线以西地区人口分布稀少。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8.【答案】A【知识点】地势和地形;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为黄土高原,②为华北平原,③为大兴安岭,④河是黄河,是地上河。但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是长江。 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是横贯我国东西的水运大动脉,素有“黄金水道”之称。9.【答案】C【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根据诗句内容,表明长江自古以来就具有航运价值。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上游地区,峡谷多,城镇稀疏,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城镇密度高。10.【答案】B【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是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上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答案】11.D12.B【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黄土高原【解析】【点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破坏植被;气候干燥,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千沟万壑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11.根据给出的图中信息可知,①是青藏高原,②是四川盆地。虽然纬度相差不大,但图4中①、②两地夏季气温相差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2.图4中③区域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植树种草与建梯田等措施相结合,重点是保持水土,治理水土流失。全部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太绝对。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把陡坡开垦为耕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13.【答案】D【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解析】【分析】 古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玉门以西的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且受大山阻挡,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影响我国的季风既有冬季风,也有夏季风.根据受夏季风影响的程度,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其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玉门关位于甘肃省境内,属于非季风区,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但是由于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较明显.14.【答案】B【知识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方地区,①一月均温低于 0℃,年降水量大于 800 毫米,错误,一般小于800毫米;②以旱地为主,内河航运发达,错误,河流内河航运不发达;③以种植小麦为主,河流有结冰期;④农作物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③④ ,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答案】15.D16.A【知识点】黄土高原【解析】【点评】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15.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有 ②草地减少 ,④耕地增加,②④,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1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人口增加,人们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大多开垦为耕地,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①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水土流失面积增大 ③自然灾害减少 ,错误,应该是增加了。 ④生态环境好转,错误。①② ,正确。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17.【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太行山脉,b是武夷山,c是昆仑山,d是巫山。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18.【答案】C【知识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是大兴安岭,②是昆仑山, ③是横断山脉, ④是四川盆地,⑤是长江中下游平原,⑥是黄土高原,⑦是华北平原 ,⑧是天山;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 山脉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19.【答案】C【知识点】台湾【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地形以山地为主,故①错误;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故②错误;台湾岛上约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故③正确;台北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台湾岛的第一大城市,故④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省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20.【答案】C【知识点】我国的疆域【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部濒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北没有和北冰洋相邻,南没有和印度洋相邻。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领土大部分位于23.5°N-66.5°N之间的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陆地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1.【答案】(1)蒙古;朝鲜(2)韩国;菲律宾(3)南海;太平洋(4)青藏高原;云贵高原(5)黑河;腾冲;人口【知识点】我国的疆域;我国的人口特点;地势和地形【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陆上邻国:A是蒙古、B朝鲜。(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隔海相望的国家:C是韩国、D是菲律宾(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海域:E是南海;大洋:F是太平洋。(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高原:G是青藏高原、H是云贵高原(5)、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①是黑河 -- ②腾冲,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点评】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陆上边界2万多千米。与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14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朝鲜、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巴基斯坦、阿富汗。22.【答案】(1)华北平原;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浙江;B;B图一月均温在0℃以上(3)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例:杭州所在地区比北京所在地区降水多,所以杭州所在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北京所在的北方地区以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京【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北京所在地形区名称为华北平原,它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北京的气候是温带季风气候,其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杭州是浙江省的行政中心,图2中与杭州气候类型对应的图是B(填字母),判断依据是B图一月均温在0℃以上。(3)、北京和杭州分别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填地理区域),这两大区域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 例:杭州所在地区比北京所在地区降水多,所以杭州所在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以水稻为主,北京所在的北方地区以小麦等旱地作物为主。【点评】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23.【答案】(1)非季风区;季风区(2)福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原因是:自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3)冬季;因为冬季盛行偏北风,船队前往西洋可以顺风而行。(4)有利于国家和地区间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知识点】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交流与互补【解析】【分析】(1)、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分位于非季风区;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经过的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季风区。(2)、图13中四座城市是“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城市,他们的年降水量由多到少排列依次是:福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这主要原因是:自东向西,离海洋越来越远,受夏季风(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少。(3)、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年郑和船队欲从江苏出发,前往西洋(今东南亚和印度沿岸),他应该选择冬季出发最好(夏季或冬季);因为冬季盛行偏北风,船队前往西洋可以顺风而行。(4)、“国家与地区间加强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是有利于国家和地区间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点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在我国,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其他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因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影响,所以西北内陆受季风影响不明显,降雨较少(年降水量小于400mm),气候干旱。 24.【答案】(1)B(2)川或蜀;青(3)A;原因: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4)①长江流域面积大于黄河流域面积;②长江流经我国降水丰富的南方地区(或长江流域降水较多),黄河流经我国降水较少的北方(或黄河流域降水少):③长江的支流多于黄河。【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和黄河的共同点的叙述,①河流下游都有结冰期,错误,长江没有。②水能资源都集中在在上游,正确。③都自东向西流,错误,都是自西向东流。④都发源于青藏高原,正确。②④(2)、从图6中可以看出,黄河、长江共同流经的省区是四川省,其简称是川或蜀。还有青海省,其简称是青。(3)、图6的A、B两条河流中,下游有“地上河”之称的是A,其原因:①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河床坡度变缓,水流速度减慢,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地上河。(4)、结合图6和表1可以看出,黄河与长江的长度相差不大,但流量相差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①长江流域面积大于黄河流域面积;②长江流经我国降水丰富的南方地区(或长江流域降水较多),黄河流经我国降水较少的北方(或黄河流域降水少):③长江的支流多于黄河。【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25.【答案】(1)华北平原、西高东低(2)2000年左右,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且差值最大(或这一年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3)夏季高温多雨,湖泊水位较高,利于芦苇生长;秋冬季节降水少,湖泊水位降低,多晴朗天气,利于芦苇收割。(4)为人们提供健康美味的食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启示: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区域经济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知识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感受区域的发展【解析】【分析】(1)、根据上图7信息判断白洋淀流域主要位于华北平原,并据图7水系的流向分析该区域的地势特征西高东低。(2)、根据上图9分析,1990年以来大约是2000年左右,白洋淀湖面面积最小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年蒸发量大于年降水量且差值最大(或这一年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3)、结合上图8及以上 “链接1”,白洋淀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湖泊水位较高,利于芦苇生长;秋冬季节降水少,湖泊水位降低,多晴朗天气,利于芦苇收割。(4)、从“链接2”分析芦苇带给白洋淀人们提供健康美味的食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启示: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自然环境影响人文环境);区域经济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经济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点评】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影响巨大,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9月份月考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文地理9月份月考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