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浣东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法治【试卷+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诸暨市浣东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社会法治【试卷+答案】

资源简介

浣东初中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
八年级 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全卷分为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试卷共8页,有两大题,25小题。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4.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卷Ⅰ(选择题 共40分)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发生在岁末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其汹汹袭来之势,深刻改变了2020年的春天。读图回答第1-2题。
1. 读右图,从四大地理区域角度看来,疫情最轻的省区位于 ▲
A.西北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北方地区
2. 下列关于右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方地理情况描述正确的有 ▲
A.①是红松之乡,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是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有“九省通衢”之称
C.③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D.④自然特征是高寒,划龙舟比赛是当地最盛大的娱乐活动
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设施,于2019年12月30日正式运营。读图回答第3-4题。
3.京张高铁所衔接的两个省级行政区是 ▲
A.京、津 B.京、晋 C.京、豫 D.京、冀
4.张家口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的主要优势在于 ▲
①冬季寒冷而漫长,多积雪 ②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③毗邻北京,交通出行便利 ④物产丰富,后勤保障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贺兰山下,观察了位于宁夏平原的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了解当地特色农业的情况。读图1和图2,完成5-6题。
5.贺兰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分界线
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分界线
D.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
6.此地发展稻渔空间,所需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高山冰雪融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大气降水
7.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 ▲
A.“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冷”说的是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冬季风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措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8.绍兴山水旖旎秀丽。从以下图表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②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
③环境优美、人才辈出 ④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河湖众多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选项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藏族——西藏——梯田文化 B.维吾尔族——新疆——绿洲农业
C.蒙古族——广西——四季放牧 D.哈尼族——宁夏——那达慕大会
10.2021年8月,年仅14岁的跳水天才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上斩获10米跳台冠军,并创造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赛后记者对全红婵进行采访,运用的社会调查方法是 ▲
A.实地调查法 B.问卷调查法 C.访问调查法 D.文献调查法
11.1901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强迫中国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外国侵略势力从东南沿海深入内地
12.1842年,魏源撰写《圣武记》,历述清王朝过去武功上的胜利,用意在与当时军事上的颓势相对照。这一“颓势”出现于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符合20世纪初中国觉醒的条件是 ▲
A.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义和团运动 D.《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14.比较法是学习历史常用的方法。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两次著名的农民运动,二者的共同点包括 ▲
①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爆发 ②都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组织
③都把救国救民的希望寄托于清王朝 ④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1911年《申报》报道:“鄂省城内新军全行叛变,……于轰攻督署时倒戈而起,与署内防兵力战,旋将防兵击逃,署亦焚毁。”从中得到的信息有 ▲
①该报道反映了广州黄花岗起义 ②该起义发生地点位于江西南昌
③新军部队成为起义的重要力量 ④起义军击溃守军取得初步胜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19世纪60年代初,曾国藩提出大购船炮的主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以为内可“平乱”,外可御侮。下列人物的活动体现了这一宗旨的是 ▲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康有为领导戊戌变法
C.孙中山创立中国同盟会 D.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
17.洋务派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吸收私人资本。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这些商办企业成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端。这表明洋务运动 ▲
A.开启了中国政治领域的近代化 B.维护和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C.使中国走上了国富民强的道路 D.客观上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8.面对亡国灭种的危局,中华民族一面英勇反抗外国侵略,一面开始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下列对这期间历史事件之间关系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有 ▲
A.鸦片战争的爆发是虎门销烟的导火线 B.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发生
C.《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了公车上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掀起了洋务运动
19.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程中出现的主张或口号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 ▲
A.民主共和一一变法图强一一“自强”“求富”
B.“自强”“求富”一一变法图强一一民主共和
C.变法图强一一民主共和一一“自强”“求富”
D.“自强”“求富”一一民主共和——变法图强
20.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开展“中国近代化”研究性学习时拟定的汇报提纲。如果要为这个提纲确立一个主题,最贴切的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地主阶级的抗争
C.救亡图存的探索
D.民主制度的实践
卷Ⅱ(综合题 共60分)
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宁夏地形图 图2:宁夏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
(1)根据图1判断,宁夏平原是黄河_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的景观,位于___________(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它素有“__________”之美誉。(3分)
(2)根据图2,描述宁夏回族自治区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并结合图1分析其原因。(4分)
(3)水稻是宁夏平原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根据图1、图2,描述宁夏平原种植水稻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
22.(14分)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实施发展规划纲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两大城市群示意图

(1)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面相应的空格内。(4分)
A:________(海域) B:________(湖泊)
C:________(经济特区) D: ________(经济特区)
甲、乙两区域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请分析两地农业发达的共同自然因素。(4分)
材料二:香港TVB电视台曾采访了一些香港普通市民,他们讲述了自己从香港移居佛山的原因:“……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出门左转就是菜市场,什么菜都有,三五块一斤,比香港便宜了不少……我先生身体不好,需要定期回香港复查,高铁或者大巴,一个多小时就到香港……这边我们也碰到很多同乡人,我爷爷以前就是佛山过去香港的,语言也没有障碍,所以也很有亲切感。”
乙区域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23.(11分)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奋斗的一生留给我们宝贵的财富。
(1)结合年代尺梳理孙中山奋斗的一生。请在年代尺上的①②③处补充孙中山的革命事迹(3分)
材料二: 凤凰网对“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2)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人们认为武汉和南京可以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4分)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4分)
24.(10分)走进历史深处,回应现实关切,倾听未来呼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西文明相互碰撞的历史。在文明的碰撞中,“冲击——反应”是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正是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中国近代盛开了进步之花。
(1)“冲击——反应”是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请列举19世纪末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
材料二:
(2)有观点认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 请联系资料①、②,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说明。(6分)
25.(14分)黄浦江,无声地诉说着百年上海滩的风云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鸟瞰长三角】
(1)试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交通运输等因素,简析30年前国家作出开发开放浦东战略决策的原因。(6分)
【昔日忆国耻】有一种记忆叫耻辱。位于黄浦江西 岸的万国建筑群,曾是上海滩十里洋场的重要象征。它们的存在,不仅见证了上海沦于异族之手的那段岁月,也见证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年代。
(2)“万国建筑群”出现于黄浦江边源于哪一历史事件?指出其消极影响。(4分)
【救国出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3)仿照示例,任选一个历史人物在表格中填上相应的内容。(4分)
林则徐 曾国藩 梁启超
英雄人物 历史功绩
示例:林则徐 主持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
实验初中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A B D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A C B A D C B C
二、综合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11分)
(1)上游 季风区 塞上江南(3分)
(2)特点:气温北高南低 原因:地势南高北低(4分)
(3)有利:地势平坦;水源稳定,灌溉便利;(黄河流经,灌溉渠道纵横交错,水利设施完善)(2分) 不利:年降水量少(2分)
22.(14分)
(1)东海;太湖;珠海;深圳(每空1分,共4分)
(2)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沛;②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③临近水源(水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每点2分,共6分)
(3)①乙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②农业发达,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大量农产品;③发达的水陆空交通;④著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华侨回国投资。 (四选二,每点2分)
23.(11分)
(1)1894年创立兴中会 ;1905年创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3分)
(2)武汉:辛亥革命爆发地(武昌起义或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爆发武昌起义)(2分);南京: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2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2分)
24.(10分)
(1)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谋求制度变革的戊戌变法。(4分)
(2)本小题回答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答出以下任一答案即可。(6分)
答案一:这是民族之痛。(1分)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5分)
答案二:这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1分)因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但同时也唤起了中国有识之士的觉醒,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路。(5分)
25.(14分)
(1)上海地处东海之滨,以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依托。(2分)这里地势坦荡低平,河湖众多;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湿宜人。(2分)海陆空交通便捷。(2分)
(2)源于: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获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2分)
消极影响:严重践踏中国国家主权,突显半殖民地社会特征。(2分,学生若按课本“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等给分)
中小学教育用资源及组卷应平台
(3)曾国藩:主持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御作用。 梁启超:领导维新变法(戊戌变法),在思想为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人物、事件各1分,影响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