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案课型:授新课 课时:一课时 年级:高一政治经济生活 【教材分析】 本框题所处位置是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本单元的基本任务是回答“怎样生产”这个问题,本框题在全书知识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重要作用。上承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用第一框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将两个单元紧密相连,阐述我国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下启我国生产、投资、创业的基本制度背景,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了解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学情分析】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到经济四个环节中的交换和消费环节,这一框所在的第二单元涉及生产环节,是四个环节中的前提和基础,是经济活动的起点,起决定性作用。学生对经济活动的认识由消费开始,自然就过渡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学生在初中就已经简单接触过国家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本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重视人才和创新、坚持改革等观点,因此本框第二个知识点“大力发展生产”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难事。【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对交通工具变迁的材料分析,使学生理解并识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通过教师讲授分析使学生简单了解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对我国GDP和人均GDP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意义;通过学生讨论及教师总结掌握如何发展生产力。 ②能力目标:本框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材料分析能力、辩证地看待事物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发展生产的重要意义,进而深刻理解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本路线。 【教学重点】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教学难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板书 【教学方法与学法建议】 讨论法、自主探究法、讲授分析法【教学过程】 课前:1.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上网搜集有关“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的例子。 导入新课:(2分钟) 在新课开始之前播放歌曲《越来越好》,并展示一些反映生活越来越好的图片,让学生也带着美好的心情进入课堂。一曲《越来越好》把我们带入了美好的心境,我们就在这样美好的心境中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吧。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一单元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商品与消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消费各种各样的商品来满足日常所需,那商品是怎么来的呢?(学生答:生产出来的。)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通过劳动生产得来的。那么,第二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就是生产。大家看到,通过商品我们把生产与消费联系在一起,生产和消费还具有怎样更为密切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讲授新课: (板书)一、生产与消费 (一)生产决定消费 重点(板书)(7分钟) 环节1:屏幕播放图片:改革开放30年交通工具的变迁。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交通工具会发生如此的大变化?(是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交通工具发生巨大变化,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生产决定消费。)然后通过课件用图片的方式展示交通工具变化的相关情况并设计探究题。通过问与答的对话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两者的关系。 师:(1)为什么70年代的人要骑自行车,而不选择乘坐地铁或轻轨出行呢?生:地铁还没建造出来 师:是的,这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是“源”,只有商品生产出来了我们才能购买到它,消费它。 师:(2)从过去买一辆单车到现在买一辆汽车,人们是怎样购物的,购物方式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生:从钱货两清消费到贷款消费和信用卡刷卡消费。师:那为什么过去是钱货两清消费而不进行贷款消费和用信用卡刷卡消费呢?生:因为社会是不断向前进的。师:没错,这也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了,金融业等业务逐渐多样化。推之现在流行的网上购物,刷卡消费等也得益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生产的发展使得消费方式随之多样化。这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师:(3)交通工具变化的趋势如何,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交通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交通工具种类更多,选择性更强,而且更方便快捷,舒适安全,变化会如此之大,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汽车很多。师:是的,这说明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大大提高了。最主要的就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及高铁技术、动车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科技创新的运用。因此,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反之,如果在生产环节不严把质量关,以次充好,粗制滥造,则可能生产出假冒伪劣产品,最终无法保障消费的安全和质量,更别说提高水平了。师:(4)70年代时红旗牌汽车只有干部坐得起,而现在寻常百姓人家都可以坐得上宝马,丰田等品牌汽车,为什么变化如此大呢 生: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强烈,也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可以生产很多品牌汽车了。 师:是的,随着各种名牌轿车不断推出,汽车产业规模扩大,产量增加,许多人把购买高档汽车定为自己消费的目标,“有房有车”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追求,人们想要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另外,一些新产品的上市,功能更齐全,性价比更高,则人们会争相购买,因此生产为消费就创造了动力。没有汽车生产的大发展,就没有人们对家庭轿车的强烈向往。 总结: 消费的对象决定 消费的方式生 产 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教师总结得出: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人类历史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过渡:是不是只有生产对消费起作用,消费对生产起不起作用呢?那同学们有没有搜集到一些事例说明我们的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难点(板书) (12分钟)环节2:小组1:之前全国在搞“家电下乡活动”,农民到商场购买家电(冰箱,彩电,洗衣机)可以享受13%的补贴。这一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家电的积极性。各大家电生产商纷纷扩大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这说明消费的增加带动了生产的扩大。小组2: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特别快,例如手机,原先稍微手机主要功能就是接打电话,并且体积特别大,随着人们对手机功能需求的增加,生产厂家逐步开发了“能上网的手机”“能看电视的手机”......这说明消费的需求引导着生产厂家的生产活动。小组3:近年来人们的消费结构在逐渐的优化和改善,越来越多的家庭在节假日选择出游,每当节假日来临,随着出游的队伍越来越壮大,给各大旅游城市和景点的餐饮业,娱乐业等各类服务性行业及文化产业等带来了无限商机,也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通过自学已经初步认识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老师想通过一则案例,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这一经济学原理。先读一下大屏幕的案例(博客介绍),看完后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第29页最后两段,分析消费对生产有哪些反作用,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作用的?5分钟后每组选出一名代表陈述本组的观点。(屏幕展示)“博客”市场迅速发展,博客用户群从社会精英向社会大众延伸,由于人们对明星的追捧,各大网站纷纷邀请名人开设博客,以满足读者需求。其实博客作为网络日志,提供的服务是免费的,为什么能让那么多商家追捧呢?庞大的用户群为博客赢利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因为它可以招揽不菲的广告收入。很多博客用户有了随时更新博客内容的需求,与手机相结合的移动博客便商机无限,通过移动博客,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博客,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方式阅读到其他博友的日志,进行实时的沟通和交流。移动博客的推广能够同时促进博客服务行业,电信运营行业,手机生产商,广告业,通讯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从而拉动网络经济的发展。联合国最新为“文盲”下的定义是:不识字,不会看地图,不会用计算机。如果你对网络还一无所知,你应该不断学习网络技术充实自己,成为新世纪的人才。结合以上材料,根据教材分析:消费对生产有哪些反作用?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合作。学生代表发言小组1:我们组认为,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第一段中各大网站纷纷邀请名人开设博客以满足读者需要就体现了这一点;消费所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第二段中博客用户新的需求,引导着博客来发商的生产,这使得移动博客商机无限就体现了这一点。小组2:我们组还发现,移动博客的推广能够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说明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小组3:我们想补充一下,消费还是生产发展的动力,材料中博客用户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拉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就体现了这一点。师:是的,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很到位。但是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还有一个就是: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在材料中有没有体现呢?我们说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是一个人在慢慢成长为合格的劳动者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消费,它能够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材料最后一段中不断学习网络知识充实自己,成长为新世纪的人才,体现的就在这一道理。(大屏幕展示)总结: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师总结提升:2008年时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如:“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这正是国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三)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及相互关系 (板书) (3分钟)环节3:师:刚刚我们已经明白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就是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是生产最终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那么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是否直接进入消费呢?生:不是的师:为什么这么说呢?生: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还有两个中间环节,那就是分配和交换。师:那么在社会中,当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掉以后,生产是否就会停止了?生:不会。师:是的,这时新的一轮生产又开始了,这就是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么四个环节不断地重复和更新。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过渡:生产决定消费,那为了提高我们的消费水平,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就应该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板书) (一)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板书) (4分钟) 环节4:根据前半节课生产的重要性,决定作用等知识点并结合以下事例找出原因,教师补充总结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以及意义。 (屏幕展示) 2011年世界各国GDP排名及人均GDP排名 排名 国家和地区 GDP (亿美元) 人均GDP美元(位次) 1 美国 150648 47284 (9) 2 中国 69885 4382 (92) 3 日本 58554 42820 (16) 4 德国 36286 40631 (19) 5 法国 28083 41019 (18) 6 巴西 25179 10816 (53) 7 英国 24810 36120 (22) 8 意大利 22457 34059 (23) 9 俄罗斯 18849 10437 (56) 10 印度 18434 1265 (134)为什么我国的GDP 能排在世界的第二,而人均GDP却排在了世界的第92位?结合教材P30页分析。生1:我国人口多,城乡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导致了我国人均GDP排名低。生2:这也说明了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实力还不如外国。但是我国的GDP能排在世界第二,说明我国的经济实力还是很大的。 师:是的,同学们分析得很好很正确,我国GDP总量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绩卓越。但第二大经济体并不代表第二大经济强国,人均GDP仅位于92位,且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很多问题存在。要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均GDP,那么我们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现在我们就来总的归纳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的原因有哪些: 1.理论原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生产的决定作用;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现实原因: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 3.意义:只有大力发展生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超发达国家;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二)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重点(板书)(5分钟)环节5:在同学们充分理解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之后,引导同学们思考应该如何发展生产力。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发展经济,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的同学将来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了使我们的国家更好的发展,那我们应该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呢?生1:要牢牢扭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生2: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因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生3: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师:同学们走的道路都很正确,将来肯定能让祖国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忘了人才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键还是要靠人才。所以,总的来说就有:(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2)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因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科技为先、以人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科技关键靠人才,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人为本。 课堂小结:(2分钟)巩固练习:(5分钟)建帝王是最高统治者,但是他们也享受不到这些东西,为什么( A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像B.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C.消费反作用于生产D.消费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2、市场研究公司IE Market Research调查显示:到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从2007年的5.40亿增长到7.38亿,移动电话的巨大需求带动电信行业的蓬勃发展。这说明(B)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热点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C.消费结构决定生产结构D.消费水平决定生产水平3、材料:危机中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谈及非典的影响时是这样总结的——在旅游、餐饮、交通等行业遭受打击的同时,却刺激了传媒、电信、医药、汽车等行业的市场需求,出现了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趋向。面对“SARS”疫情,为什么说我国经济是“危机中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参考答案:(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调节生产;是生产的动力;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原理)(2)非典时期的旅游、餐饮、等行业受到冲击,不利于内需的扩大,从而不利于经济发展;但同时,它却刺激了传媒、电信等行业的市场需求,出现了新的消费热点和消费趋向,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分析)(3)正是因为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所以说危机中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总结)4、辨析观点一: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观点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技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以上两种观点矛盾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不矛盾。科技的创新需要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所以我们要重视科技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板书设计: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一)生产决定消费(二)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三)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及相互关系二、大力发展生产力(一)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理论原因2.现实原因3.意义(二)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教学反思:本课结合接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使本课的知识浅入深出,学生思考的空间大,学习效果好。我在处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时,运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把握的逻辑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回答主观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学效果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时间掌控不好,不能按原定计划完成,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中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巩固练习的时间比较少;第二,课堂掌控得不够好,学生活跃的时候太活跃,安静的时候太安静,我还不能掌控好课堂的氛围;第三,没有留一定的时间给学生们进行提问,不能确定学生掌握知识的大体情况。是生产的目的对生产起导向作用是生产的动力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动力生产决定消费目的导向作用动力创造新劳动力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生产与消费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理论原因现实原因意义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科技为先、以人为本怎么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