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授课教师班级 七年级3、4班 人数 40人 类型 新授课教材内容 1、篮球—行进间运球重点 手触球的正确部位 难点 按拍球的力量及身体的协调配合,跑动时的脚步与运球的协调配合,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85%的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与灵敏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协作互助的快乐,提高团结协作的意识。结构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组织 练习时间 次数准 备 部 分 课堂常规 宣布本节课内容 篮球—行进间运球 课课练 队列、队形练习 原地队列队形练习 “反口令”练习 行进间队列练习 裂并分合,左右 错肩,内外错肩 四队变两队→两队“s”型跑→两队变一队→一队“s”型跑 一队螺旋行进→一队变两队 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服装,报告人数。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及要求。 安排见习生。 分“AB”组进行正反口令练习,学生口令快速反应,要求注意力集中。 出错或反应慢的学生做纵跳起三次。 教师口令清晰,声音洪亮。 学生注意力集中,反应迅速准确。 要求:步伐整齐,精神饱满 成四列横队 *———————— *———————— *———————— *———————— 要求:快、静、齐 a------------ b------------ a------------ b------------ a------------ b------------ a------------ b------------ 1分 1分 2分 1次 5 次 | 6 次 1次结构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组织 练习时间 次数球操、球性练习 球操(七节) 球性练习 拨球练习 高抛击掌接球 颈、腰、膝绕环 胯下“8”字绕环 原地运球练习 原地低运球 原地高运球 教师语言引导,师生共同练习。 教师提示动作要求。 要求:尽全力练习,不放弃 教师提示动作要领,学生积极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错提高。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组织: 同上 3 | 5 分 2 分 1 次 | 3次 5次 | 8次基 本 部 分 原地运球至行进间运球的过渡练习 “大风吹” “喊数组团” “小斗牛” 学习行进间运球 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的: 向前运球时,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手按拍球的后上方,后腿蹬地使球落在同侧前方,球的反弹高度在腰胸之间,手脚协调配合,跑动步伐与球弹起的节奏一致。 教师讲解练习方法,学生配合教师手势和要求积极练习。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 慢走运球,体会手触球的正确位置的重要性。 慢跑运球,体会球的落点以及球的速度是要和运球者的速度保持一致。 通过练习对比,总结手触球部位及球的落点对行进间运球的影响。 组织: 同上 1、2练习中学生要看教师手势、听声音后快速反应,集体练习。 3、两人一组互抢球。 要求:在运球移动中要注意抬头看老师的手势。所有练习都应保持运球状态 组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分 8 | 10 分 5 次 | 10 次 2 次 4 次结构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教学组织 练习时间 次数课课练 和球跳跳跳 2、俯撑360度旋转 学生根据总结的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结合自身情况自主分组,选择不同的形式和距离进行尝试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运球接力赛 教师高抛球后,学生根据球弹动的节奏做纵跳起和深蹲纵跳起。 老师示范讲解。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集体练习。 要求: 1、小组间进行练习时应左转变向,练习中注意安全。 2 练习、比赛中注意动作要领,抬头观察场上情况,不要随意停球、抱球。 组织: 四列横队成一臂半距离散开 8 | 10 分 3 | 5分 2 次 | 3 次 10个 /组 * 2 组结 束 部 分 放松 “同心圆” 教师总结 收还器材、下课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积极练习。 组织: 要求: 互相帮助 互相配合 5 分 1 次 | 2 次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 篮球40个 练习密度: 25%—— 35% 平均心率:120—125次/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