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投掷: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的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二、教材分析 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又是锻炼身体增强力量的锻炼手段,投掷的特点必须是手持投掷物向一定目标投去,其中包括向远处或一定目标投掷。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四章田径中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是投掷中最基本的动作,也是测验项目。难点是两腿用力蹬地,送髋展胸,两臂用力掷球。主要能够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和腰腹背力量,以及全身协调用力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冷静、果断等心理品质的形成。由于投掷项目比较危险,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对加强场地、器材的管理,严密组织教学,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我校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是掌握运动技能的有利时期,他们活泼、好动、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强烈的表现欲,喜欢比较激烈的运动项目,对于投掷这样的运动项目,他们一般不给予太多的关注,如果要学习,也是应付了事。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采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运动中去。四、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点及用力顺序。2、通过投掷实心球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和腰背力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3、通过学习与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团结协作精神和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刻苦锻炼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4.负荷目标:预计练习密度30%左右,平均心率110-120次每分钟。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自下而上、协调和爆发用力教学难点:前抛实心球的出手角度、高度六、说教法1.直观法⑴示范与讲解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的功能,更好地感知动作,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2.分解法:降低难度,简化教授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掌握动作困难环节。3.预防与纠正方法:⑴降低难度方法:降低练习难度,以促使学生比较容易完成动作。4.启发诱导法、合作练习法:拓展思维,激发创新,培养合作意识。七、说学法1.观察与模仿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体验运动感觉形成运动技能方法。2.强化练习法:进一步巩固运动技能。3.自评与互评结合法:通过学生自我展示、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八、教学流程1.开始部分课堂常规2. 准备部分⑴慢跑⑵韵律操⑶专门性练习3. 主体部分⑴投掷基本动作⑵游戏4.结束部分⑴集合整队⑵放松整理⑶总结本次课⑷布置课下作业⑸值日生收还器械,师生再见。九、效果预计:学习效果:学生能够理解动作方法并巩固、提高动作技术。运动生理负荷:平均心率:110-120次/分左右 练习密度:30%左右 十、场地器材场地:体育馆 器材:实心球课时计划本课 教材 1.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 2.运球接力 课的 类型 综合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点及用力顺序。 2、通过投掷实心球练习,发展学生上下肢和腰背力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通过学习与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体会感知,增强自信,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团结协作精神重点 基础知识 投掷: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重点与 难 点 教学重点:体会自下而上、协调和爆发用力 教学难点:前抛实心球的出手角度、高度课的 顺序 时间 分配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开 始 环 节 2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合集整队,核对人数,报告出勤等项。 2 .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次课教学内容、目的及要求。 3.安全教育。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 教法: 1.教师宣布课的内容、目的及要求。 2.要求学生遵守体育课堂纪律,注意安全问题。 学法: 认真听讲,做好身心准备。 要求: 服装整齐,精神饱满,队形整齐,严肃认真。课的顺序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准 备 环 节 8~10 二、准备活动 1.慢跑 400-800m 2.定位徒手操 (1)一般性准备活动 韵律操 (2)专门性准备活动 ①、双人压肩练习 ②、拉背弓练习 组织: 全班学生采取二路纵队进行慢跑。 教法: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慢跑。 2.观察学生慢跑情况,进行适时指导。 组织: 教法: 1.教师口令提示,动作引导 2.进行观察,适时指导。 组织: 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 教法: 1.教师示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2.组织练习,巡回指导。 学法: 认真慢跑,队形整齐,匀速前进。 要求: 队形整齐,精神饱满。 学法: 1.认真做准备活动。 2.错误动作进行及时纠正。 要求: 动作协调,幅度大,充分活动各关节。 学法: 1.认真听讲。 2.认真练习,听口令做徒手练习 要求: 动作正确,思路清晰。课的顺序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主 体 环 节 20~24 三、主体部分 1. 双手向前掷实心球 (1)徒手模仿练习 4-5次 (2)两人一组合作拉肩,体验最后用力练习 3-4次 (3)持球练习 2-3组 3-4次每组 (4)针对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 (5)集体练习。 3-4次 组织1: 教法: 1.教师讲解示范完整动作并提问。 2.组织学生友伴结组互相帮助。 3.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适时反馈,同学间互鉴互评。 4.请同学示范并指出优缺点。 5.教师再次示范,强调要点。 6.组织集体练习。 组织2: 学法: 1.仔细观察教师示范,理解方法。 2.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学生按要求练习 4.互帮互学,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5.选学生示范,分析动作,纠正错误 6.巩固、提高练习 要求: 两腿用力蹬地,送髋展胸,两臂用力掷球,注意安全。课的顺序 时间分配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学法与要求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主 体 环 节 结 束 环 节 7~9 4 2.运球接力 方法:第一位同学拿一只球,跑到指定位置后,将球放下,做蹲起3个,然后跑回,与第二个同学击掌,第二个同学跑到指定位置后,做蹲起三个,将球抱回,以此类推。 1.各小组长带队到指定的位置集合。 2.做全身放松活动 3. 总结本次课的优缺点 4.布置课下作业 5.收还器材,师生再见。 组织: 教法: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以及游戏规则。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注意安全事宜。 3.组织学生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4.点评学生表现。 组织: 教法: 1.带领学生放松整理。 2.总结、点评学生的成果,布置作业。 3.安排收还器材。 4.师生道别。 学法: 1.学生认真听讲,学会技术动作方法。 2.认真练习,积极参与游戏。 3.学生自评与互评。 要求: 气氛活跃,主动思考 遵守纪律,注意安全。 学法: 1.学生理解放松操的动作方法,听口令做放松操。 2.积极评价。 3.协助教师,收拾器材。 要求: 1.认真放松。 2.客观评价。教具准备 实心球24个 、口哨 预计生 理负荷 预计练习密度30%左右,平均 心率110-120次每分钟课后记载 基本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对技术的掌握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强对学生腰腹肌力量的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