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挺身式跳远(教案)学 习内 容 1、学习挺身式跳远,“腾空步”技术 2、迎面接力跑目标及重难点 1、进一步加深对挺身式跳远助跑和起跳腾空步相技术员里的理解; 2、通过组织,腾空步,练习发展跳跃能力;(重点) 3、培养积极思维,刻苦锻炼、合作学习的能力;(难点)部 分 时间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个 体自 主活 动 5分 1、热身运动(1)慢跑400—500米 (2)关节活动操1—6节 2、专项准备活动(1)30米快速跑练习 (2)单脚跳练习 1、布置本课任务,提出热身练习的要求巡回知道学生练习 2、检查学生练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师 生互 动 18分 1、教师示范下的模仿练习 (1)原地做“腾空步”练习 (2)上一步做腾空步练习 2、教师知道下的自主练习 (1)走5—7步做腾空步练习 (2)助跑3—5做腾空步练习 (3)短距离助跑起跳做腾空步练习 1、示范讲解 2、提出练习要求,指导学生练习小 组合 作练 习 18分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并相互进行观摩,讨论练习效果 2、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与交流 3、30米迎面接力跑比赛 1、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并要求学生之间互相指导 2、组织学生组与组之间的比赛 3、组织接力跑比赛 评 价总 结 4分 1、以班为单位进行放松 2、听教师总结,思考学习中的问题 1、放松提出要求 2、总结全课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并宣布下课 我说课的题目是《挺身式跳远》下面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过程四个方面阐述如下:一、教材分析 蹲踞式跳远是课改实验教材必修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运动技能,着重学习跳跃基本动作,掌握跳跃基本原理,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发展弹跳力,使下肢肌肉富有弹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和战胜自我,获得成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二、学情分析 任课班级初三年级,本班学生在初一学习的基础上,跳跃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身体素质较好,接受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强烈集体荣誉感,而且好胜不服输。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体验式,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爱好。 运动技能目标:学习蹲踞式跳远基本动作,学生能够安全地进行体育课活动。 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跳跃能力和弹跳能力。 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获得自尊和自信。 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勇于克服困难。 2、教学方式:探究式。 课型:新授课 3、重点:助跑与起跳的衔接 难点:发展学生弹跳能力四、教学过程 分以下几个部分 1、学跳兔子舞: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手拉手跳兔子舞,目的在于振奋精神,陶冶情操。 2、体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编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弹跳能力,并且在体验、探究中,培养创造能力、合作能力。教师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大胆创编,自由想象,只要能够发展跳跃能力就是好方法。 3、立定跳远:在学习蹲踞式跳远之前,问学生如果你前面有一条不很宽的沟,想过去你怎么办?让学生做尝试性练习,用各种姿势跳过沙坑,并让学生说出感受,学生会说“不会动作”“踏跳时捣小步”等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练习,一是体验简单的确定助跑距离方法,用走步法或跑法试一试,经过调整后能大致跑准步点,助跑时轻松自然,逐渐加速,最后几步加快步频,步点准确。学生在反复尝试中充分体现了自主性学习的原则,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起跳时编顺中溜“蹬伸用力起跳快,摆臂摆腿配合快。”在整个练习中,小组交流探讨,在不断设疑---探疑---解疑的过程中学到技术,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教师给予正确引导,当好学生的参谋,合作者,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评价。使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二是自定跳远成绩目标,与同组同学比一比,看谁跳得远,谁的进步大?在此项活动中,学生很好地进行了自评,并在比赛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获得了自尊和自信。 4、游戏:为了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和快速奔跑能力,同时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进行了跳球接力跑游戏,学生自由分成四组,第一名同学依次跳过球,然后快速奔跑返回,把接力棒交给下一名同学,自已站到排尾,依此类推,先跑完的队获胜,教师为学生加油鼓劲。其它同学为本组加油,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5、听音乐跳民族舞: 为了使学生不但锻炼身体,还要愉悦身心进行了听音乐跳民族舞放松活动,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当中陶冶情操,增添了学生对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6、学生自评:学生简单说出本次课收获与不足等等,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教师解疑。 7、作业:(1)常规性作业:2—3种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2)体验作业:现实生活中遇到坑坑坎坎你是怎样度过的(从身体,心理两方面思考)目的在于联系生活,引发思索。 8、师生再见 五、预计效果:在本次课中:学生通过体验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基本掌握蹲踞式跳远技术,并通过音乐,游戏等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本人由于刚刚尝试新课改理念,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立定跳远》评课稿今天听了陈老师的,整体印象是;首先分析课的设计和教学过程。课的设计非常符合该年龄段的学生,曾老师根据活泼好动的一年级学生,恰当地安排游戏和比赛教学,将课的内容渗透到游戏当中,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运动技能。纵观整个教学过程,组织严谨,步骤很清晰,运动技能从易到难,每一个游戏练习都集中在解决一个动作技术问题,逐渐的达成教学目标。其次和大家讨论本节课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亮点: 1、利用情景教学,自主创造、模仿动物的跳跃动作,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用参观动物园的情景导入课堂,使学生联想各种动物可爱的情景,快乐的模仿跳跃动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2、老师教态大方,语言简练,让学生清楚易懂。洪亮的声音、充满诱惑的语言吸引着学生,引导着学生进行各个练习步骤。 3、老师对课的内容、技术动作清晰,正确辅导掌握立定跳远各项技术要求。 4、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积极参与运动、练习,给枯燥的田径运动项目增添几分轻松、愉快的气氛,课堂非常活跃。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 1、给学生解说、或者做示范动作时,老师的站位过于靠近学生,也出现让学生面向太阳的队型组织形式。这样不利于学生听仔细、看清楚老师的各项安排和动作指导。 2、练习“怎样跳得更远时,近距离不适合两人面对面的跳跃练习,组织队型应该前后左右距离再拉大些,这样可以避免迎面跳远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音响太复杂,最好是上课老师能够独立控制操作,而不用在两位教师帮忙下完成课的教学。最后,我对课提点建议,迎面练习跳跃时,有两个学生互相撞到了,虽然没受多大的伤,但是两人闷闷不乐的离开了,这时,我们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因为渗透德育也是新课标的内容之一。我觉得体育课渗透德育教育比在教室里面进行的德育教育的效果还要好,因为在这里通过活动实践,更接近生活。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理解,说得不好的地方请各位指正,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