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排球-正面双手头上传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并促进其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上手头上传球技术动作的教学以及多种熟悉球性等小游戏的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技术动作。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回归本真,自然的常态课,关注学生技能的掌握,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开动脑筋。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使学生在快乐中锻炼,在锻炼中快乐学,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促进身心健康目的。二、教材分析本次课选自人教版(2011)《体育与健康课》七年级全一册,第五章排球第三节“正面双手头上传球”。排球运动是我国的传统体育强项。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到2016年的“女排精神”的传播,成为无数国人的骄傲和榜样,使排球运动在我国得到了巨大的关注和发展。排球运动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技能,培养学生对排球的兴趣爱好,提高自我认识,增加自信心,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集体观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排球既可以进行教学比赛,也可以作为游戏进行娱乐、锻炼,能够给参与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需求。学习基本技术可以促进身体形态的发育,提高四肢与身体的协调能力,发展心肺功能。传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主要的一项技术动作,了解和掌握传球的特点,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在养成经常参与排球运动锻炼习惯的同时,使学生在已有的动作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学习和体验不同的击球技术带来的不同感受。三、学情分析(1)心理特点:七年级学生刚好适应了初中生活,有利于学习稍微有点难度的技术动作,排球运动没有激烈的身体碰撞,从而减少了运动损伤的发生,又是一项我校大力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但同时也存在不利的心理特点,有些学生存在娇气的情绪,在练习时会出现怕搓手指、怕脏、怕难的情况;(2)思维特点:初中生初步形成的认知结构还不完善,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的示范动作和分解动作的口令以及观看图解、才能够完成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能够在遇到困难时积极主动请教老师或者同伴;(3)体育基础分析:本课的学生是七年级1班学生,由于是新学期初,初一的学生在假期中锻炼的次数较少,通过摸底情况显示,运动能力有所下降,协调性及耐力素质降低。一般的基本的技术、技能掌握的情况还算乐观。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术,如:发球、垫球。有了一些排球的基础,为学习上手头上双手传球做了很好的铺垫。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排球上手头上传球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及特点;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的学习,85%学生掌握上手传球的正确手型,能连续传球两次以上,对击球点的判断准确,发展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激发对排球运动的热情,学会观察、判断、合作意识,并在练习中尊重同伴,体验成功的乐趣。五、教学重点:手型教学难点:击球点六、教法手段:1.在教法上,注重学生技能的掌握,突出教材重难点、在导入主教材时,通过熟悉球性的小游戏练习,让学生自己感觉动作的方法;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下进行分析、尝试、比较总结动作方法;从根本上使学生在第一次课中体会正确的正面双手上手头上传球的技术动作,从而解决本次课手型的重点;3.在教学中采用了讲解、示范、教具演示、口诀、传固定球练习等方法促进学生获得运动技能;4.学习特点:合作学习、共同探讨、互相纠正。七、场地器械:场地:排球场地一块器材:排球37个、分解挂图一副、音响一个、口哨一个、手表一块。八、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排球基本技术包括哪些?生答:传、垫、扣、发、拦,引出新课传球;2.开始部分,通过持球,在音乐伴奏下的球操、熟悉球性的多个小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充分做好上课准备;3.课中,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及讲解并结合之前做过的辅助练习,模仿体会双手头上传球的动作方法(徒手分解-徒手完整-传固定球),每小组同学看图片和念口诀进行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组内讨论解决问题,教师随时进入组内指导;4.最后,师生随音乐做好放松练习,使得身心得到全面放松,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结束学习任务。教学反思排球双手头上传球是七年级第五章的教学内容,传球技术动作是比较难掌握的动作,结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学生身体和心理特选择本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挑战困难,挑战自己的意志品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以人为本,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使球类教学做到让学生真正的学会,源于游戏回归游戏,做到寓教于乐,体验成功。这是一节纯的技术动作学习课,难免在教学主体部分会出现枯燥,乏味。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音乐的加入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球操的练习让学生对球有了一个熟悉的过程,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充分做好上课准备;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及讲解并结合之前做过的辅助练习,模仿体会双手头上传球的动作方法(徒手分解-徒手完整-传固定球),每小组同学看图片和念口诀进行练习,并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组内讨论解决问题,教师随时进入组内指导;最后,师生随音乐做好放松练习,使得身心得到全面放松,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结束学习任务。优点热身环节用球操代替了热身跑,用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授课队形根据教学需要,及时的进行了变换,利于学生听讲;教学环节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图解和口诀的应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动作方法;不足:(天气不佳)熟悉球性的练习过于多样化,练习效果不精;固定手型的练习过于简单,学生习得的效果不太理想;教学评价不够及时,没能做到关注差异;缺少个人展示环节;评价利用游戏会更好一些。教 案授课 内容 排球—正面双手头上传球 主备人授课年级 水平四(七年级)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时间学 情 分 析 七年级学生刚好适应了初中生活,有利于学习稍微有点难度的技术动作,排球运动没有激烈的身体碰撞,从而减少了运动损伤的发生,又是一项我校大力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但同时也存在不利的 心理特点,有些学生存在娇气的情绪,在练习时会出现怕搓手指、怕脏、怕难的情况;初中生初步形成的认知结构还不完善,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的示范动作和分解动作的口令以及观看图解、才能够完成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能够在遇到困难时积极主动请教老师或者同伴;本课的学生是七年级1班学生,由于是新学期初,初一的学生在假期中锻炼的次数较少,通过摸底情况显示,运动能力有所下降,协调性及耐力素质降低。一般的基本的技术、技能掌握的情况还算乐观。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术,如:发球、垫球。有了一些排球的基础,为学习上手头上双手传球做了很好的铺垫。设 计 理 念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并促进其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上手头上传球技术动作的教学以及多种熟悉球性等小游戏的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技术动作。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回归本真,自然的常态课,关注学生技能的掌握,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开动脑筋。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使学生在快乐中锻炼,在锻炼中快乐学,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和促进身心健康目的。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了解排球上手头上传球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及特点;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的学习,85%学生掌握上手传球的正确手型,能连续传球两次以上,对击球点的判断准确,发展力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激发对排球运动的热情,学会观察、判断、合作意识,并在练习中尊重同伴,体验成功的乐趣。重 点 传球手型难 点 击球点教法 学法 讲解、示范、图解、发现 徒手模仿、游戏、固定球练习、合作学习教具 学具 排球37个、、口哨一个,手表一块 挂图两张、展板一块教 学 流 程顺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 织 形 式 次数 时 间 强度 二次备课准 备 部 分 一、集队检查人数,宣布本次课内容 二、排球操热身 三、辅助练习 游戏:石头剪子布+打手躲闪 一、检查人数,宣布本次课内容及目标 二、组织队伍(配音乐)口令带领学生做热身活动 三、讲解练习方法,变换队形,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1.体委整理队伍 2.要求:静快齐 1.注意力集中 2.动作舒展大方 3.节奏感明显 1.认真听讲 2.积极变换队形 3.积极参与辅助练习 组织:成四列横队 ****** ****** ☆☆☆☆☆☆ ★☆☆☆☆☆ ▲ 组织: 图示一 1 次 10 分 钟 弱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一、熟悉球性练习 1.抛球头上一球处接住*5 2.抛球击掌3次头上一球处接住*5 3.抛球原地旋转360o头上一球处接住*5 4.多人合作(方法): 圆环上的人两脚开立,上身稍前倾,两臂前伸与肩同宽,双手持球于体前,听到哨音,松手使球呈自由落体,以最快速度顺(逆)时针移动去接住旁边同伴自由落体后弹离地面的球。 二、正面双手头上传球 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自然屈肘昂腕,放松置于胸前。 2.迎球动作:蹬地、伸膝、伸臂、触球、弹击出手 3.击球点:脸额前上方一球距离 4.手型:十指张开成半球状,大拇指相对近“一”字型,食指相对成八字型。 5.着力点:主要拇指、食 指、中指触球,其余手指辅助出球方向。 1.讲解练习方法并示范 2.口哨带领学生 3.巡回指导 4.提示落球同学注意力集中 5.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1.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要点以及易犯的错误动作; 2.布置练习内容与方法; 3.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4.利用挂图进行展示、讲解动作; 要求: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多鼓励学生,激发积 极性,小组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易犯错误动作,特别是传球的姿势和击球点。 1.听哨音与同伴共同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注重与同伴练习时的配合与安全距离 a徒手分解练习 b手型固定练习(抓地面反弹球)c击球点练习(上抛在脸额前停球)d击固定球(同伴持球于头上) 要求: 1.分组练习过程中,体会正面双手传球技术要领,体会传球的手型以及身体和手臂的协调用力。 2.练习过程中学生之间主动交流或者主动询问老师。 组织:如图一站位,原地进行练习 要求: 1.按照要求进行练习,并统计成功率 2.边练习边体会触球的感觉 图示二 组织:如图三图示三 要求: 1.练习认真 2.注意动作质量要高3.尊重同伴,共同协作 口诀: 屈膝前倾手上扬 蹬地四伸缓冲迎 相遇头上一球处 拇指发力球拨出 1 次 10 分钟 较强结 束 部 分 一、体育舞蹈《梁祝》 二、课堂小结 三、回收器材 1.教师领做 2.口令提示动作 3.评价 4.宣布下课 1.认真参与体育舞蹈《梁祝》 2.参与评价,学会自评 组织: ****** ****** ☆☆☆☆☆☆ ★☆☆☆☆☆ ▲ 1次 5 分钟 弱场 地 器 材 运 动 负 荷 预 计 场地:排球场地一块 器材:排球37个,口哨一个,手表一个,挂图两张,展板一块 运动负荷:平均心率120次/min 教学反思 优点 1.热身环节用球操代替了热身跑,用音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授课队形根据教学需要,及时的进行了变换,利于学生听讲; 3.教学环节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图解和口诀的应用,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动作方法; 不足:(天气不佳) 1.熟悉球性的练习过于多样化,练习效果不精; 2.固定手型的练习过于简单,学生习得的效果不太理想; 3.教学评价不够及时,没能做到关注差异; 4.缺少个人展示环节; 5.评价利用游戏会更好一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