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杭州市下城区春蕾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卷(七下1-2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7七下·萧山期中)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A.外耳道、虹膜 B.鼓膜、瞳孔C.耳蜗、视网膜 D.咽鼓管、脉络膜【答案】C【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耳蜗内有对声音敏感的细胞。(1)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2)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解答】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感光细胞位于视网膜内。故选:C2.(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对图中所示枝条和枝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b、c为侧芽B.枝条d的不断伸长,来自于枝芽中2的不断伸展C.着生在叶腋处的结构有b、cD.芽b的长势强于芽c的长势【答案】D【知识点】芽的发育【解析】【分析】按照位置芽分为顶芽和侧芽;按照其发育的结果芽分为花芽、枝芽(有的地方较叶芽)和混合芽。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混合芽是将来既能发育成枝和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解答】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b、c为侧芽,A不符合题意;B、枝芽中2芽轴的不断伸展,导致枝条d茎的不断伸长,B不符合题意;C、着生在叶腋处的结构是侧芽,所以是[b]和[c],C不符合题意;D、[a]是顶芽,根据顶芽优势,会抑制侧芽[b][c]的生长,即强于侧芽[b][c]的生长,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2016七下·杭州期中)关于人体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在子宫内B.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C.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传粉和受精D.“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中的红帐子是由珠被发育而来【答案】A【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1)人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在输卵管内;(2)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3)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传粉和受精;(4)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解答】解:A、人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在输卵管内,A错误;B、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C、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传粉和受精,C正确;D、“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中的红帐子是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D正确.故选:A4.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此题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要认真分析各种现象的成因,平时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区分。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解答】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A说法错误;B、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水兵挡住了太阳光而形成的,所以B说法正确;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C说法错误;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邮票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B5.(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1)(3)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气体和液体,都能充当介质;(4)根据声音传播的知识判断。【解答】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听,故A错误;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故B正确;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色辨别来人是谁,故C错误;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减小,但是不会完全消失,故D错误。故选B。6.(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我们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主要来自植物种子的( )A.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B.胚乳、胚乳、子叶、子叶C.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D.子叶、胚乳、胚乳、胚乳【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根据植物种子内子叶数目的多少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解答】水稻(大米)、小麦(面粉)只有一片子叶,它们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而大豆、花生它们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没有胚乳,因此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右图中能表示人体男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特点的曲线是( )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重要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解答】10岁之前性器官发育缓慢,在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在11-13岁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因此d曲线表示男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特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8.(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你预测: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萌发【解析】【分析】从种子萌发的条件切入解答。【解答】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组分别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和贫瘠湿润的土壤,其他条件相同,而种子萌发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甲、乙两组种子能够依靠自身的营养物质同时发芽,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下列玉米种子(阴影部分表示损伤而失去生命力)能正常萌发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答案】A【知识点】种子的萌发【解析】【分析】种子中的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它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玉米种子的胚乳为其萌发提供营养物质。【解答】甲的种子完好无缺自然可以正常萌发,乙只是一小部分胚乳损伤,但其他部分依旧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因此乙种子也可以萌发,而种子中的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丙图的胚已经损害,因此种子不能萌发,丁种子全部的胚乳损坏已然不能为种子提供营养物质,也不能萌发,四种种子中可以萌发的是甲和乙,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0.(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桃子的食用部分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A.子房壁 B.胚珠 C.胚乳 D.受精卵【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解答】桃花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之后落到柱头上的过程,而花粉粒在粘液的刺激下萌发形成花粉管,之后花粉管不断伸长通过珠孔,到达胚珠的内部后,释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而桃子的食用部分其实是果皮,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1.(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科学家把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一起放入试管中结合成受精卵,再把它移入母体子宫内发育,最终分娩出“试管婴儿”,这种受精与生殖的方式属于( )A.体外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C.体内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答案】D【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试管婴儿”的相关知识。【解答】试管婴儿就是用人工的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当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熟后再由母体排出,因此“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生殖方式是胎生,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因出现肿瘤被切除子宫的妇女,将表现出( )A.月经不正常,第二性征不消退 B.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C.无妊娠能力,第二性征不消退 D.无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答案】C【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输卵管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部位,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卵巢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阴道是胎儿产出的通道。【解答】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若是摘除子宫,妇女将不能生育,因此无妊娠能力,而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导致产生第二性征,卵巢没有摘除,因此第二性征不会消退,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3.下列生物个体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有 ( )①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 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④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幼苗⑤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⑥代孕母羊产下克隆羊“多莉” ⑦蚕蛾产下的受精卵发育成蚕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⑥⑦【答案】C【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以植物的种子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有性繁殖,有些被子植物除进行有性生殖外,也可以用营养器官 ( 根、茎和叶 ) 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分根、压条、扦插都属于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2)组织培养是植物无性生殖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一株植物的组织,甚至一个细胞,在无菌条件下,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育出与原来的植物基本相同的新个体。【解答】①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属于有性生殖;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属于分裂生殖,也属于无性生殖;④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幼苗,属于有性生殖;⑤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属于营养繁殖,也属于无性生殖;⑥代孕母羊产下克隆羊“多莉”属于无性生殖;⑦蚕蛾产下的受精卵发育成蚕,属于有性生殖。故属于无性生殖的有①③⑤⑥,与此相符的选项是C。故答案为C.14.(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如图为昆虫生长发育阶段图,A表示动物的受精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A是蚊的受精卵,那么D是其发育的蛹期B.如果A是蝗虫的受精卵,那么D是其成虫C.如果A是家蚕的受精卵,那么只有在B期间进食D.如果A是蟋蟀的受精卵,那么C期的发育需要蜕皮【答案】D【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解答】A、蚊子的发育过程经过A受精卵、B幼虫、D蛹、C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A不符合题意;B、蝗虫的发育要经过A受精卵、B幼虫、D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B不符合题意;C、蚕的发育过程经过A卵、B幼虫、D蛹和C成虫等4个时期,只有在B幼虫期间进食,C不符合题意;D、蟋蟀的发育包括A受精卵、B幼虫、D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5.(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在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平面镜成像,④幻灯机成像,⑤照相机成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实像的是①③⑤ B.成虚像的是②③④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②④ 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③【答案】D【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实像与虚像【解析】【分析】(1)(2)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4)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据此分析判断。【解答】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放大镜成像,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③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④幻灯机成像,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实像;⑤照相机成像,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实像。A.成实像的是①④⑤,故A错误;B.成虚像的是②③,故B错误;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②④⑤,故C错误;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③,故D正确。故选D。16.(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的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答案】D【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根据光的色散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白光被分解成一条彩色光带。由于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则A处为红光,而B处为紫光,故A错误;AB之间为可见光,在它们外侧还存在看不见的光,故B错误;B处外侧为紫外线,能够使照相的底片感光,故C错误;A处外侧为红外线,它的热作用好,则将温度计放到A出的外侧,会看到温度升高,故D正确。故选D。17.(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在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m远,若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时,则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 )A.1m B.2m C.3m D.4m【答案】B【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物像等距”计算出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而这个距离与人到平面镜的距离之和应该等于5m,据此计算即可。【解答】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根据“物像等距”可知,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那么人与平面镜的距离为:5m-3m=2m。故选B。18.(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用相机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先给某人照了一张全身象,如果再给此人照一张同样尺寸的半身象,则应该( )A.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B.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增长暗箱长度C.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D.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增大暗箱长度【答案】D【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判断。【解答】先找全身像,再照同样尺寸的半身像,则像比原来变大了,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要减小物距即前移相机,还要增大像距,即增大暗箱长度,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9.(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它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昆虫的光路图的是( )A. B.C. D.【答案】A【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判断。【解答】喷水鱼看到空气中的昆虫,则光线由昆虫身上发出,射到水面上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射入喷水鱼的眼睛后,它沿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望过去,于是看到空气中昆虫的虚像,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20.(2017七下·嘉兴期中)如图所示,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A. B.C. D.【答案】C【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一定关于平面镜对称,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大小相等,左右互换。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是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的,根据这一特点来判断。【解答】把像与物上对应的点连接,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该是:连线与镜面垂直,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这两条判断出选项C正确;故选C21.(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列车匀速前进,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一头牛在横穿铁道,司机立即使列车制动,做匀减速运动,车未停下时牛已离开轨道,司机又使列车做匀加速运动,直到恢复原速,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列车运动的v-t图象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 B.C. D.【答案】B【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描述的过程分析列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可。【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列车先速度不变,再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最后保持不变,故A、D错误;由于减速时列车未停下来,即最小速度不是零,故B正确,而C错误。故选B。22.(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流到海。郦道元的诗篇《三峡》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2里=1千米),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写船的速度约为( )A.5米/秒 B.10千米/时 C.50千米/时 D.100千米/时【答案】C【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分析计算即可。【解答】根据“其间千二百里”可知,行驶的距离大约为:;白天行驶的时间大约为t=12h,则船的速度大约为:。故选C。23.(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一位演员在舞台上,她的上身服装是白色的,下身裙装是红色的。当舞台灯光师打开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你看到舞台上这位演员的服装颜色是( )A.上装是白色,裙装是红色 B.上装、裙装都是绿色C.上装是绿色,裙装是黑色 D.上装、裙装都是黑色【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解答】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因此绿光照到上身时被反射,即上身呈现绿色。红色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即绿光照到下身时被吸收,即下身呈现黑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24.(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某校新建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不断注水,则亮斑S将如何移动( ) 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保持在原来的位置D.先向下移然后向上移,最后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答案】D【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和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解答。【解答】往池内注水,光由水斜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亮斑的位置应该在光斑S点的下方,因此光斑向下移动,如图:当向池内继续注水,当水面淹没光斑S时,光只有在水这一种介质中传播,不再发生折射,而是沿直线传播,因此光斑的位置又上升到原来的位置,然后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5.(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对方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答案】D【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人看到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据此结合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判断。【解答】甲乙两人都不是光源,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外界射到他们身上的光。甲在明亮的室内,有外来的光线射到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表面又能将这些光线反射出去。被甲反射的一部分光线射到平面镜M上,又会被平面镜反射。由于∠AOC=∠BOC,所以从甲身上射向平面镜M的光线会沿OB方向反射,而乙处在B点,故乙能接收到来自甲的光线,即看到了甲。乙在暗室中,外界没有光线射到他的身体表面,他本身又不能发光,因此不会有从乙射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M上,更不会进入到甲的眼镜,所以甲不能看到乙。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1分)26.(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 为参照物,枯藤是静止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 为参照物,流水是运动的。【答案】老树;小桥【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解答】枯藤相对老树的位置保持不变,则以老树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流水相对小桥的位置不断改变,则以小桥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27.(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 1997年2月23日,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等人向全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只来源于细胞、通过克隆方式获得的克隆羊——“多莉“羊问世。如图所示为“多莉冶的培育过程:请回答问题:(1)这种方法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2)“多莉”绵羊的产生过程与甲、乙、丙三只绵羊有关,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丙绵羊提供了子宫,实际上为“多莉”提供了 。(3)“多莉”在性状上应像 (填“甲绵羊”“乙绵羊”或“丙绵羊”)。【答案】(1)无性(2)胚胎发育场所(3)甲绵羊【知识点】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解析】【分析】(1)根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解答。(2)子宫为胚胎发育的场所。(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解答】(1)这种方法属于无性生殖,因为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而是母体产生新个体,因此属于无性生殖。(2)丙绵羊提供了子宫,实际上为“多莉”提供了胚胎发育场所。(3)绵羊甲为多莉提供了乳腺细胞核,即遗传物质;绵羊乙为多利提供了去核卵细胞,即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绵羊丙为多利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由于绵羊甲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因此“多莉”在性状上应像甲绵羊。故答案为:(1)无性(2)胚胎发育场所(3)甲绵羊28.(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看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 方式,属于 生殖。(2)①称为 。 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答案】(1)扦插;无性(2)接穗;形成层【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扦插是无性繁殖,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扦插所得植株不会变异,保持遗传基因的稳定。【解答】(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扦插方式,属于无性生殖。(2)①称为接穗。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故答案为:(1)扦插;无性(2)接穗;形成层29.(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 填图中字母。注意I表示小脑,B表示脑干。(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 ] 产生的。(3)一位战士的耳朵被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是[ ] ,卫生员告诉其他军人遇到巨大声响时要把嘴张开,以免耳被震聋。(4)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 ] 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答案】(1)G-F-E-C-A(2)C;耳蜗(3)F;鼓膜(4)D;咽鼓管【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解答】(1)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G外耳道传到F鼓膜,F鼓膜的振动通过E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C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给A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因此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G-F-E-C-A。(2)根据听觉形成过程可知,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C]耳蜗产生的。(3) 一位战士的耳朵被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是[F]鼓膜,因为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鼓膜振动过大,导致鼓膜损伤。(4)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D]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故答案为:(1) G-F-E-C-A (2)C;耳蜗(3)F;鼓膜(4)D;咽鼓管30.(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如图是“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数字或序号:(1)图乙是玉米种子的纵剖面,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甲所示的[ ]线剖开的。(2)在图乙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 ] ,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3)图丙所示菜豆种子结构,结构[ ] 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结构[8]将来发育成植物的 。(4)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有 和 ,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 ] 而菜豆种子没有。【答案】(1)a(2)1;胚乳;淀粉(3)9;子叶;茎和叶(4)种皮;胚;1;胚乳【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但是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解答】(1)图乙是玉米种子的纵剖面,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甲所示的[a]线剖开的。(2)在图乙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1]胚乳,因为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色,所以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淀粉。(3)图丙所示菜豆种子结构,结构[9]子叶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结构[8]胚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4)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1]胚乳而菜豆种子没有。故答案为:(1)a(2)1;胚乳;淀粉(3)9;子叶;茎和叶(4)种皮;胚;1;胚乳31.(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眼球后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 像。下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起一些。象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近视眼镜/远视眼镜),下图中 (甲/乙)为远视眼镜。【答案】凸透镜;倒立缩小实;近视镜;甲【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1)根据人眼的结构和成像原理解答;(2)近视眼的晶状体偏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成像在视网膜前面;远视眼的晶状体偏薄,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弱,成像在视网膜后面。(3)当靠近物体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起一些,即晶状体偏厚,则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相当于近视眼,应该佩戴近视眼镜;(3)根据图片可知,课本上的文字通过甲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通过乙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则甲为凸透镜,也就是远视眼镜;乙为凹透镜,也就是近视眼镜。32.(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魔术师利用了平面镜成像规律,创造了“空间旋转”、“飞天仙女”等节目,当演员躺在转盘上做各种动作的时,观众所看到的悬在空中做优美动作的演员,只不过是躺在转盘上的演员在平面镜里的像,当然事先要在转盘前安装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1)如图所示,如演员横躺在转盘上,当演员的头在左侧,观众可看到演员的虚像是 的。(填“正立”、“倒立”、“横躺”)(2)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这是运用了光 原理。【答案】(1)正立(2)沿直线传播【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解答;(2)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平面镜与地面成45°角,演员在转盘上水平躺下,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演员的像也与镜面成45°,则演员和它的像的夹角为:45°+45°=90°,即演员的虚像是正立的。(2)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这是运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原理。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6分)33.(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某小组对于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的问题进行分组探究。他们分别选用三种植物的种子在光照和黑暗中进行培养,每种条件下的种子数量都为200粒,一段时间后观察。下表为实验条件和结果,数据为已萌发的种子数量。组别 种子 光照向 空气 温度 水分 种子发芽情况① 莴苣 阳处 充足 25℃ 潮湿 185② 莴苣 黑暗 充足 25℃ 潮湿 0③ 西瓜 向阳处 充足 25℃ 潮湿 0④ 西瓜 黑暗 充足 25℃ 潮湿 190⑤ 大豆 向阳处 充足 25℃ 潮湿 180⑥ 大豆 黑暗 充足 25℃ 潮湿 178⑦ 西瓜 无 25℃ 潮湿 (1)①、②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2)如果探究空气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需增设实验组⑦,请完善这组实验条件的设计 。(3)由表中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发现 (选填“莴苣”、“西瓜”或“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答案】(1)光照情况(2)黑暗(3)莴苣【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种子的萌发【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对照实验探究不同种子萌发的条件,①、②两组,③、④两组,⑤、⑥两组,它们的变量是光照,④、⑦两组,变量是空气。【解答】(1)①、②两组实验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光照不同,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情况。(2)如果探究空气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需增设实验组⑦,⑦组并无空气,同时需要与其他组的条件相同,即黑暗,以便探究唯一变量空气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3)①组和②组对比,其他条件相同,变量是有无光照,光照条件下的莴苣种子能够发芽,而黑暗条件下的莴苣种子全都没有发芽,因此说明莴苣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故答案为:(1)光照情况(2)黑暗(3)莴苣34.(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像。(填像的性质)(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字母)【答案】(1)同一高度(2)倒立缩小实(3)变大(4)上(5)B【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只有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所成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根据甲图确定物距的数值,然后与焦距比较,从而确定成像的特点;(3)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解答;(4)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不但指形状上的变化,还指运动方向的变化;(5)根据凸透镜成的实像和虚像的特点判断。【解答】(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2)根据甲图可知,此时物距u=50cm,而焦距f=15cm,则u>2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根据“物近像远大”可知,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相当于火焰向下移动,而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则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5)物体在凸透镜中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分放大、等大和缩小的;虚像都是正立的,都是放大的。B是正立的应该是虚像,不可能是缩小的,则不可能成的像是B。35.(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选择 (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其原因是 。(2)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看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为止;为了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采取的做法是 。(3)若将显示时间为 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之前,则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 。(4)若此实验中玻璃板没有竖立在纸上,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答案】(1)薄玻璃板;更好的确认像的位置(2)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看光屏能不能成像(3)10:15(4)像不能完全重合【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光线在上面发生两次反射形成前后两个虚像。玻璃板越厚,这两个像的距离越大,在用另一支蜡烛确定像的位置时困难越大。(2)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能成在光屏上;(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解答;(4)在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那么像要么成在桌面上方,要么成在桌面下方,因此蜡烛始终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选择薄玻璃板,其原因是更好的确认像的位置。(2)为了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采取的做法是: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看光屏能不能成像。(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显示时间和实际时间关于这页纸对称,只需将这页纸左右反过来,就能得到实际时间,即10:15。(4)若此实验中玻璃板没有竖立在纸上,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像不能完全重合。四、解答题(本大题共13分)36.(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英国男子马尔科姆 拉姆住处离工作地点有120km路程,不过他每天靠骑自行车就可轻松地在两地间往返。拉姆的这辆自行车可非同寻常,速度最大可以达到80km/h,因此被媒体称为“子弹头自行车”,如图所示。(1)以最大速度计算,拉姆从住处到工作地点需要多少时间?(写出完整计算过程)(2)如图是根据他自行车运动情况绘制而成的,本次旅行中,AB段的车速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D段的速度。(3)通过计算,整个旅途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 ?【答案】(1)已知:S=120km V=80km/h求:t解:t=sv=120km80km/h=1.5h答:拉姆从住处到工作地点需要1.5h(2)小于(3)48km/h【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需要的时间;(2)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两段路程的速度,然后进行比较即可;(3)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据此计算即可。【解答】(1)拉姆从住处到工作地点需要的时间为:。(2)AB段的车速:;CD段的车速:;则AB段的速度小于CD段的速度。(3)整个旅途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37.(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⑴图①中,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的位置。⑵如图②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⑶如图③所示,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请作出图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⑷如图④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凹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答案】【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解析】【分析】(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2)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完成作图;(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完成作图;(4)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完成作图。【解答】(1)首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点就是发光点的像S',然后通过它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这条直线上另一侧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如下图所示:(2)①从焦点射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与主轴平行;②射向凸透镜的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如下图所示:(3)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在玻璃表面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4)①与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与主轴平行;②射向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如下图所示:1 / 1杭州市下城区春蕾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卷(七下1-2章)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7七下·萧山期中)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随处可见“低头族”,长期用耳机听音乐可能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A.外耳道、虹膜 B.鼓膜、瞳孔C.耳蜗、视网膜 D.咽鼓管、脉络膜2.(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对图中所示枝条和枝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b、c为侧芽B.枝条d的不断伸长,来自于枝芽中2的不断伸展C.着生在叶腋处的结构有b、cD.芽b的长势强于芽c的长势3.(2016七下·杭州期中)关于人体与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在子宫内B.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C.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传粉和受精D.“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中的红帐子是由珠被发育而来4.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 )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B.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5.(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6.(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我们吃的大米、面粉、大豆和花生的营养物质依次主要来自植物种子的( )A.胚乳、子叶、子叶、胚乳 B.胚乳、胚乳、子叶、子叶C.胚乳、子叶、子叶、子叶 D.子叶、胚乳、胚乳、胚乳7.(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右图中能表示人体男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特点的曲线是( )A.a B.b C.c D.d8.(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你预测:这两组种子的发芽情况是( )A.乙先发芽 B.甲先发芽 C.同时发芽 D.都不发芽9.(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下列玉米种子(阴影部分表示损伤而失去生命力)能正常萌发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10.(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桃子的食用部分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A.子房壁 B.胚珠 C.胚乳 D.受精卵11.(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科学家把人的精子和卵细胞一起放入试管中结合成受精卵,再把它移入母体子宫内发育,最终分娩出“试管婴儿”,这种受精与生殖的方式属于( )A.体外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C.体内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12.(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因出现肿瘤被切除子宫的妇女,将表现出( )A.月经不正常,第二性征不消退 B.有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C.无妊娠能力,第二性征不消退 D.无生殖能力,第二性征消退13.下列生物个体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有 ( )①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 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 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 ④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幼苗⑤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⑥代孕母羊产下克隆羊“多莉” ⑦蚕蛾产下的受精卵发育成蚕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⑥⑦14.(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如图为昆虫生长发育阶段图,A表示动物的受精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A是蚊的受精卵,那么D是其发育的蛹期B.如果A是蝗虫的受精卵,那么D是其成虫C.如果A是家蚕的受精卵,那么只有在B期间进食D.如果A是蟋蟀的受精卵,那么C期的发育需要蜕皮15.(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在①小孔成像,②放大镜成像,③平面镜成像,④幻灯机成像,⑤照相机成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实像的是①③⑤ B.成虚像的是②③④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②④ 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③16.(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照相的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17.(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在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保持5m远,若人通过平面镜观察视力表,当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时,则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 )A.1m B.2m C.3m D.4m18.(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用相机在焦距不变的情况下,先给某人照了一张全身象,如果再给此人照一张同样尺寸的半身象,则应该( )A.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B.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增长暗箱长度C.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D.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增大暗箱长度19.(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它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昆虫的光路图的是( )A. B.C. D.20.(2017七下·嘉兴期中)如图所示,正确的平面镜成像图是( )A. B.C. D.21.(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列车匀速前进,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一头牛在横穿铁道,司机立即使列车制动,做匀减速运动,车未停下时牛已离开轨道,司机又使列车做匀加速运动,直到恢复原速,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列车运动的v-t图象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A. B.C. D.22.(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流到海。郦道元的诗篇《三峡》中写道:“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2里=1千米),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文中所写船的速度约为( )A.5米/秒 B.10千米/时 C.50千米/时 D.100千米/时23.(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一位演员在舞台上,她的上身服装是白色的,下身裙装是红色的。当舞台灯光师打开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你看到舞台上这位演员的服装颜色是( )A.上装是白色,裙装是红色 B.上装、裙装都是绿色C.上装是绿色,裙装是黑色 D.上装、裙装都是黑色24.(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某校新建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不断注水,则亮斑S将如何移动( ) 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保持在原来的位置D.先向下移然后向上移,最后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25.(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AOC=∠BOC,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两点,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A.甲可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乙相互都可以看到对方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1分)26.(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 为参照物,枯藤是静止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 为参照物,流水是运动的。27.(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 1997年2月23日,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等人向全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只来源于细胞、通过克隆方式获得的克隆羊——“多莉“羊问世。如图所示为“多莉冶的培育过程:请回答问题:(1)这种方法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2)“多莉”绵羊的产生过程与甲、乙、丙三只绵羊有关,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丙绵羊提供了子宫,实际上为“多莉”提供了 。(3)“多莉”在性状上应像 (填“甲绵羊”“乙绵羊”或“丙绵羊”)。28.(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看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 方式,属于 生殖。(2)①称为 。 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29.(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 填图中字母。注意I表示小脑,B表示脑干。(1)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听到铃声后陆续走进教室。请用图中字母及箭头写出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 。(2)在听觉形成过程中,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 ] 产生的。(3)一位战士的耳朵被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是[ ] ,卫生员告诉其他军人遇到巨大声响时要把嘴张开,以免耳被震聋。(4)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 ] 进入中耳引起发炎。30.(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如图是“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数字或序号:(1)图乙是玉米种子的纵剖面,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甲所示的[ ]线剖开的。(2)在图乙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 ] ,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3)图丙所示菜豆种子结构,结构[ ] 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结构[8]将来发育成植物的 。(4)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有 和 ,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 ] 而菜豆种子没有。31.(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眼球后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 像。下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起一些。象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前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近视眼镜/远视眼镜),下图中 (甲/乙)为远视眼镜。32.(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魔术师利用了平面镜成像规律,创造了“空间旋转”、“飞天仙女”等节目,当演员躺在转盘上做各种动作的时,观众所看到的悬在空中做优美动作的演员,只不过是躺在转盘上的演员在平面镜里的像,当然事先要在转盘前安装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1)如图所示,如演员横躺在转盘上,当演员的头在左侧,观众可看到演员的虚像是 的。(填“正立”、“倒立”、“横躺”)(2)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这是运用了光 原理。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6分)33.(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影响。某小组对于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的问题进行分组探究。他们分别选用三种植物的种子在光照和黑暗中进行培养,每种条件下的种子数量都为200粒,一段时间后观察。下表为实验条件和结果,数据为已萌发的种子数量。组别 种子 光照向 空气 温度 水分 种子发芽情况① 莴苣 阳处 充足 25℃ 潮湿 185② 莴苣 黑暗 充足 25℃ 潮湿 0③ 西瓜 向阳处 充足 25℃ 潮湿 0④ 西瓜 黑暗 充足 25℃ 潮湿 190⑤ 大豆 向阳处 充足 25℃ 潮湿 180⑥ 大豆 黑暗 充足 25℃ 潮湿 178⑦ 西瓜 无 25℃ 潮湿 (1)①、②两组实验的变量是 。(2)如果探究空气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需增设实验组⑦,请完善这组实验条件的设计 。(3)由表中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发现 (选填“莴苣”、“西瓜”或“大豆”)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34.(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像。(填像的性质)(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字母)35.(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选择 (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其原因是 。(2)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从玻璃板前看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为止;为了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采取的做法是 。(3)若将显示时间为 的电子时钟放在平面镜之前,则平面镜中看到时钟显示的时间是 。(4)若此实验中玻璃板没有竖立在纸上,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13分)36.(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英国男子马尔科姆 拉姆住处离工作地点有120km路程,不过他每天靠骑自行车就可轻松地在两地间往返。拉姆的这辆自行车可非同寻常,速度最大可以达到80km/h,因此被媒体称为“子弹头自行车”,如图所示。(1)以最大速度计算,拉姆从住处到工作地点需要多少时间?(写出完整计算过程)(2)如图是根据他自行车运动情况绘制而成的,本次旅行中,AB段的车速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D段的速度。(3)通过计算,整个旅途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 ?37.(2020七下·下城开学考)⑴图①中,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的位置。⑵如图②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⑶如图③所示,一束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请作出图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⑷如图④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凹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耳蜗内有对声音敏感的细胞。(1)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2)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解答】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因此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长期玩手机可能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感光细胞位于视网膜内。故选:C2.【答案】D【知识点】芽的发育【解析】【分析】按照位置芽分为顶芽和侧芽;按照其发育的结果芽分为花芽、枝芽(有的地方较叶芽)和混合芽。花芽将来发育成花;枝芽将来发育成枝和叶;混合芽是将来既能发育成枝和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解答】A、从芽的着生位置划分,a为顶芽,b、c为侧芽,A不符合题意;B、枝芽中2芽轴的不断伸展,导致枝条d茎的不断伸长,B不符合题意;C、着生在叶腋处的结构是侧芽,所以是[b]和[c],C不符合题意;D、[a]是顶芽,根据顶芽优势,会抑制侧芽[b][c]的生长,即强于侧芽[b][c]的生长,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3.【答案】A【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1)人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在输卵管内;(2)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3)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传粉和受精;(4)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解答】解:A、人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在输卵管内,A错误;B、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C、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完成传粉和受精,C正确;D、“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中的红帐子是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D正确.故选:A4.【答案】B【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此题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要认真分析各种现象的成因,平时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区分。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知道放大镜是凸透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解答】A、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A说法错误;B、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而水兵挡住了太阳光而形成的,所以B说法正确;C、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C说法错误;D、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之处,看到的是邮票的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D说法错误。故选B5.【答案】B【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解析】【分析】(1)(3)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声音的特点叫音色;(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气体和液体,都能充当介质;(4)根据声音传播的知识判断。【解答】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音色好听,故A错误;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故B正确;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色辨别来人是谁,故C错误;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减小,但是不会完全消失,故D错误。故选B。6.【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根据植物种子内子叶数目的多少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解答】水稻(大米)、小麦(面粉)只有一片子叶,它们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内,而大豆、花生它们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没有胚乳,因此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答案】D【知识点】人的发育、衰老和死亡【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重要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解答】10岁之前性器官发育缓慢,在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在11-13岁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因此d曲线表示男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特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8.【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萌发【解析】【分析】从种子萌发的条件切入解答。【解答】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组分别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和贫瘠湿润的土壤,其他条件相同,而种子萌发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甲、乙两组种子能够依靠自身的营养物质同时发芽,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9.【答案】A【知识点】种子的萌发【解析】【分析】种子中的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它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玉米种子的胚乳为其萌发提供营养物质。【解答】甲的种子完好无缺自然可以正常萌发,乙只是一小部分胚乳损伤,但其他部分依旧能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因此乙种子也可以萌发,而种子中的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丙图的胚已经损害,因此种子不能萌发,丁种子全部的胚乳损坏已然不能为种子提供营养物质,也不能萌发,四种种子中可以萌发的是甲和乙,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0.【答案】A【知识点】花的结构【解析】【分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花的主要结构。【解答】桃花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之后落到柱头上的过程,而花粉粒在粘液的刺激下萌发形成花粉管,之后花粉管不断伸长通过珠孔,到达胚珠的内部后,释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而桃子的食用部分其实是果皮,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1.【答案】D【知识点】人的受精、胚胎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试管婴儿”的相关知识。【解答】试管婴儿就是用人工的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当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熟后再由母体排出,因此“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生殖方式是胎生,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2.【答案】C【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输卵管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部位,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卵巢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器官,阴道是胎儿产出的通道。【解答】子宫是胎儿发育的场所,若是摘除子宫,妇女将不能生育,因此无妊娠能力,而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导致产生第二性征,卵巢没有摘除,因此第二性征不会消退,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3.【答案】C【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1)以植物的种子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有性繁殖,有些被子植物除进行有性生殖外,也可以用营养器官 ( 根、茎和叶 ) 进行繁殖。这种生殖方式叫做营养繁殖。分根、压条、扦插都属于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2)组织培养是植物无性生殖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用一株植物的组织,甚至一个细胞,在无菌条件下,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培育出与原来的植物基本相同的新个体。【解答】①椒草的叶片长出新植株,属于无性生殖;②蛙的受精卵发育成蝌蚪属于有性生殖;③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属于分裂生殖,也属于无性生殖;④玉米种子种下长出玉米幼苗,属于有性生殖;⑤马铃薯的块茎发芽生根属于营养繁殖,也属于无性生殖;⑥代孕母羊产下克隆羊“多莉”属于无性生殖;⑦蚕蛾产下的受精卵发育成蚕,属于有性生殖。故属于无性生殖的有①③⑤⑥,与此相符的选项是C。故答案为C.14.【答案】D【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解答】A、蚊子的发育过程经过A受精卵、B幼虫、D蛹、C成虫四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明显,A不符合题意;B、蝗虫的发育要经过A受精卵、B幼虫、D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B不符合题意;C、蚕的发育过程经过A卵、B幼虫、D蛹和C成虫等4个时期,只有在B幼虫期间进食,C不符合题意;D、蟋蟀的发育包括A受精卵、B幼虫、D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5.【答案】D【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实像与虚像【解析】【分析】(1)(2)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4)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改变传播方向继续在原来介质中传播,这就是光的反射,据此分析判断。【解答】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放大镜成像,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③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④幻灯机成像,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实像;⑤照相机成像,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实像。A.成实像的是①④⑤,故A错误;B.成虚像的是②③,故B错误;C.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②④⑤,故C错误;D.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③,故D正确。故选D。16.【答案】D【知识点】光的色散;紫外线、红外线【解析】【分析】根据光的色散的知识分析判断。【解答】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白光被分解成一条彩色光带。由于三棱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最弱,对紫光的偏折能力最强,则A处为红光,而B处为紫光,故A错误;AB之间为可见光,在它们外侧还存在看不见的光,故B错误;B处外侧为紫外线,能够使照相的底片感光,故C错误;A处外侧为红外线,它的热作用好,则将温度计放到A出的外侧,会看到温度升高,故D正确。故选D。17.【答案】B【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物像等距”计算出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而这个距离与人到平面镜的距离之和应该等于5m,据此计算即可。【解答】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根据“物像等距”可知,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3m,那么人与平面镜的距离为:5m-3m=2m。故选B。18.【答案】D【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分析判断。【解答】先找全身像,再照同样尺寸的半身像,则像比原来变大了,根据“物近像远大”的规律可知,此时要减小物距即前移相机,还要增大像距,即增大暗箱长度,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9.【答案】A【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分析判断。【解答】喷水鱼看到空气中的昆虫,则光线由昆虫身上发出,射到水面上发生折射,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射入喷水鱼的眼睛后,它沿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方向望过去,于是看到空气中昆虫的虚像,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20.【答案】C【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一定关于平面镜对称,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大小相等,左右互换。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是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的,根据这一特点来判断。【解答】把像与物上对应的点连接,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该是:连线与镜面垂直,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这两条判断出选项C正确;故选C21.【答案】B【知识点】速度与物体运动【解析】【分析】根据题目描述的过程分析列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即可。【解答】根据题目描述可知,列车先速度不变,再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最后保持不变,故A、D错误;由于减速时列车未停下来,即最小速度不是零,故B正确,而C错误。故选B。22.【答案】C【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公式分析计算即可。【解答】根据“其间千二百里”可知,行驶的距离大约为:;白天行驶的时间大约为t=12h,则船的速度大约为:。故选C。23.【答案】C【知识点】物体的颜色【解析】【分析】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据此分析判断。【解答】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因此绿光照到上身时被反射,即上身呈现绿色。红色物体只能反射红光,即绿光照到下身时被吸收,即下身呈现黑色。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24.【答案】D【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析】【分析】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和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分析解答。【解答】往池内注水,光由水斜射向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亮斑的位置应该在光斑S点的下方,因此光斑向下移动,如图:当向池内继续注水,当水面淹没光斑S时,光只有在水这一种介质中传播,不再发生折射,而是沿直线传播,因此光斑的位置又上升到原来的位置,然后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5.【答案】D【知识点】光的反射【解析】【分析】人看到物体的条件:物体发光或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据此结合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判断。【解答】甲乙两人都不是光源,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外界射到他们身上的光。甲在明亮的室内,有外来的光线射到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表面又能将这些光线反射出去。被甲反射的一部分光线射到平面镜M上,又会被平面镜反射。由于∠AOC=∠BOC,所以从甲身上射向平面镜M的光线会沿OB方向反射,而乙处在B点,故乙能接收到来自甲的光线,即看到了甲。乙在暗室中,外界没有光线射到他的身体表面,他本身又不能发光,因此不会有从乙射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M上,更不会进入到甲的眼镜,所以甲不能看到乙。故选D。26.【答案】老树;小桥【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解析】【分析】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那么它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解答】枯藤相对老树的位置保持不变,则以老树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流水相对小桥的位置不断改变,则以小桥为参照物,它是运动的。27.【答案】(1)无性(2)胚胎发育场所(3)甲绵羊【知识点】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解析】【分析】(1)根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解答。(2)子宫为胚胎发育的场所。(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解答】(1)这种方法属于无性生殖,因为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而是母体产生新个体,因此属于无性生殖。(2)丙绵羊提供了子宫,实际上为“多莉”提供了胚胎发育场所。(3)绵羊甲为多莉提供了乳腺细胞核,即遗传物质;绵羊乙为多利提供了去核卵细胞,即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绵羊丙为多利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由于绵羊甲的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因此“多莉”在性状上应像甲绵羊。故答案为:(1)无性(2)胚胎发育场所(3)甲绵羊28.【答案】(1)扦插;无性(2)接穗;形成层【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解析】【分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扦插是无性繁殖,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扦插所得植株不会变异,保持遗传基因的稳定。【解答】(1)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扦插方式,属于无性生殖。(2)①称为接穗。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①的成活。故答案为:(1)扦插;无性(2)接穗;形成层29.【答案】(1)G-F-E-C-A(2)C;耳蜗(3)F;鼓膜(4)D;咽鼓管【知识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解析】【分析】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解答】(1)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G外耳道传到F鼓膜,F鼓膜的振动通过E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C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给A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因此听觉形成过程的途径:G-F-E-C-A。(2)根据听觉形成过程可知,听觉神经传导的神经冲动是在[C]耳蜗产生的。(3) 一位战士的耳朵被炮声震聋,损伤部位最可能是[F]鼓膜,因为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鼓膜振动过大,导致鼓膜损伤。(4)如果鼻咽喉感染,应及时治疗,否则病菌有可能通过[D]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故答案为:(1) G-F-E-C-A (2)C;耳蜗(3)F;鼓膜(4)D;咽鼓管30.【答案】(1)a(2)1;胚乳;淀粉(3)9;子叶;茎和叶(4)种皮;胚;1;胚乳【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分析】菜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但是菜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解答】(1)图乙是玉米种子的纵剖面,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甲所示的[a]线剖开的。(2)在图乙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碘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1]胚乳,因为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色,所以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淀粉。(3)图丙所示菜豆种子结构,结构[9]子叶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结构[8]胚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4)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1]胚乳而菜豆种子没有。故答案为:(1)a(2)1;胚乳;淀粉(3)9;子叶;茎和叶(4)种皮;胚;1;胚乳31.【答案】凸透镜;倒立缩小实;近视镜;甲【知识点】眼球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解析】【分析】(1)根据人眼的结构和成像原理解答;(2)近视眼的晶状体偏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强,成像在视网膜前面;远视眼的晶状体偏薄,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弱,成像在视网膜后面。(3)当靠近物体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的视网膜相当于光屏。人眼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看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起一些,即晶状体偏厚,则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相当于近视眼,应该佩戴近视眼镜;(3)根据图片可知,课本上的文字通过甲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通过乙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则甲为凸透镜,也就是远视眼镜;乙为凹透镜,也就是近视眼镜。32.【答案】(1)正立(2)沿直线传播【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解答;(2)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解答。【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平面镜与地面成45°角,演员在转盘上水平躺下,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演员的像也与镜面成45°,则演员和它的像的夹角为:45°+45°=90°,即演员的虚像是正立的。(2)挡板使观众看不到转盘及演员,这是运用了光沿直线传播原理。33.【答案】(1)光照情况(2)黑暗(3)莴苣【知识点】控制变量法;种子的萌发【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对照实验探究不同种子萌发的条件,①、②两组,③、④两组,⑤、⑥两组,它们的变量是光照,④、⑦两组,变量是空气。【解答】(1)①、②两组实验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光照不同,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情况。(2)如果探究空气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需增设实验组⑦,⑦组并无空气,同时需要与其他组的条件相同,即黑暗,以便探究唯一变量空气对西瓜种子萌发的影响。(3)①组和②组对比,其他条件相同,变量是有无光照,光照条件下的莴苣种子能够发芽,而黑暗条件下的莴苣种子全都没有发芽,因此说明莴苣种子的萌发需要光照。故答案为:(1)光照情况(2)黑暗(3)莴苣34.【答案】(1)同一高度(2)倒立缩小实(3)变大(4)上(5)B【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解析】【分析】(1)只有蜡烛火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所成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2)根据甲图确定物距的数值,然后与焦距比较,从而确定成像的特点;(3)根据“物近像远大,物远像近小”的规律解答;(4)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不但指形状上的变化,还指运动方向的变化;(5)根据凸透镜成的实像和虚像的特点判断。【解答】(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同一高度。(2)根据甲图可知,此时物距u=50cm,而焦距f=15cm,则u>2f,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根据“物近像远大”可知,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相当于火焰向下移动,而像的移动方向与其相反,则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5)物体在凸透镜中所成的实像都是倒立的,分放大、等大和缩小的;虚像都是正立的,都是放大的。B是正立的应该是虚像,不可能是缩小的,则不可能成的像是B。35.【答案】(1)薄玻璃板;更好的确认像的位置(2)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看光屏能不能成像(3)10:15(4)像不能完全重合【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解析】【分析】(1)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光线在上面发生两次反射形成前后两个虚像。玻璃板越厚,这两个像的距离越大,在用另一支蜡烛确定像的位置时困难越大。(2)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以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能成在光屏上;(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分析解答;(4)在实验中,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那么像要么成在桌面上方,要么成在桌面下方,因此蜡烛始终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选择薄玻璃板,其原因是更好的确认像的位置。(2)为了确定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采取的做法是: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看光屏能不能成像。(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可知,显示时间和实际时间关于这页纸对称,只需将这页纸左右反过来,就能得到实际时间,即10:15。(4)若此实验中玻璃板没有竖立在纸上,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像不能完全重合。36.【答案】(1)已知:S=120km V=80km/h求:t解:t=sv=120km80km/h=1.5h答:拉姆从住处到工作地点需要1.5h(2)小于(3)48km/h【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已知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计算出需要的时间;(2)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出两段路程的速度,然后进行比较即可;(3)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据此计算即可。【解答】(1)拉姆从住处到工作地点需要的时间为:。(2)AB段的车速:;CD段的车速:;则AB段的速度小于CD段的速度。(3)整个旅途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37.【答案】【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解析】【分析】(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所有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2)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完成作图;(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完成作图;(4)根据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完成作图。【解答】(1)首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点就是发光点的像S',然后通过它作镜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这条直线上另一侧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如下图所示:(2)①从焦点射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与主轴平行;②射向凸透镜的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如下图所示:(3)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在玻璃表面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4)①与主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与主轴平行;②射向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如下图所示: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杭州市下城区春蕾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卷(七下1-2章)(学生版).docx 杭州市下城区春蕾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卷(七下1-2章)(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