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金昌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在每题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已知全集,集合,,则=
A. B. C. D.
2.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为增函数的是(  )
A. B. C. D.
3.在中,若,则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4.要得到函数的图像,只要将函数的图像( )
A.向左平移1个单位 B.向右平移1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右平移个单位
5.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点到点的距离小于1的概率为( )
A. B. C. D.
6.已知正数,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7.执行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  )
A.2 B.4 C.8 D.16
8.在等差数列中,,则的前5项和 =( )
A.7 B.15 C.20 D.25
9.若函数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和的取值是 ( )
A、 B、
C、 D、
10.已知f(x)=是R上的减函数,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0,) C.[,) D.[,1)
11.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满足|a + b|=|ab|,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a∥b B.a⊥b
C.︳a︳﹦︳b︳ D.a + b =ab
2.设,,若直线与圆相切,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正方形中,分别为,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
15.对任意不等于1的正数,函数的反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则点 的坐标为________.
16.某个年级有男生560人,女生420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年级全体学生中抽取一个 容量为280的样本,则此样本中男生人数为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 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 角、、成等差数列.
(Ⅰ)求的值;
(Ⅱ)边成等比数列,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满足:,. 的前n项和为.
(Ⅰ)求及;
(Ⅱ)令 (n∈N*),求数列的前n项和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在甲、乙两个盒子中分别装有标号为1,2,3,4的四个球,现从甲、乙两个盒子中各取出1个球,每个小球被取出的可能性相等。
(Ⅰ)求取出的两个球上标号为相邻整数的概率;
(Ⅱ)求取出的两个球上标号之和能被3整除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a=,b=,且.
(Ⅰ)求a·b及|a+b|;
(Ⅱ)求函数a·b |a+b|的最大值,并求使函数取得最大值时的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是集合A,函数g(x)=[x2-(2a+1)x+a2+a]的定义域是集合B.
(Ⅰ)分别求集合A、B;
(Ⅱ)若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若,求的取值范围;
(Ⅱ)若是以2为周期的偶函数,且当时,有,求函数
的反函数.
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武威二中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本大题主要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主要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 14. 15. 16.160
三、解答题:满分70分
17.(10分)
解: (Ⅰ)由已知 ………4分
(Ⅱ)解法一:,由正弦定理得 ………………10分
解法二:,,由此得得
所以,
18.(12分)
解:(I)设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差为d,
由于a3=7,a5+a7=26,所以a1+2d=7, 2a1+10d=26,
解得a1=3,d=2……………………….2分
由于an=a1+(n-1)d,Sn=,……………..4分
所以an=2n+1,Sn=n(n+2).………………….6分
(Ⅱ)因为an=2n+1,所以a-1=4n(n+1),
因此bn==(-).………………8分
故Tn=b1+b2+…bn
=(1-+-+…+-)…………………..10分
=(1-)=,…………..11分
所以数列{bn}的前n项和Tn=………………….12分
20. (12分)
解: (Ⅰ) a·b ……………2分
|a+b|
………………….4分
又,所以,所以|a+b|=………………….6分
(Ⅱ)= a·b | a+b|=
.………9分
因为,所以…….10分
所以当,即时……………………..12分
21. (12分)
解:(1)要使函数f(x)=有意义,需≥0,且x-2≠0,即,解得x≤-1或x>2,故A={x|x≤-1或x>2},…………..4分
要使g(x)=lg[x2-(2a+1)x+a2+a]有意义,需x2-(2a+1)x+a2+a>0,即xa+1,故集合B={x|xa+1}.……………………8分
(2)由A∪B=B得A B,因此,
所以-1图1
0
1
图2金昌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边塞与边塞诗
①边塞诗的兴盛在唐代,那时候,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基本上是陇右。陇右自古为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历经汉唐王朝的大力开发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这里便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今甘肃敦煌);狭义的陇右则具体为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在古代,军事家们有一个共识: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陇右,一直是历代中原王朝军事防御的核心区域,在唐初,突厥军队曾经逼近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甚至差点迫使大唐帝国迁都。此时的突厥汗国,已控制了东至辽河上游、西至里海沿岸、南至大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中原内地自然早成了他们觊觎的对象。因而那时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边塞的战事,使众多的诗人们豪情满怀或者悲苦结肠,尤其是河西走廊,在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留下了不朽的边塞诗篇章。
②追溯历史,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互相抗衡,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不惜倾尽国力,修筑了扼守边防的长城,当时称为边塞,简称塞,或称障塞。沿边塞修筑的障、城、亭、燧,是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一段时期,这样的地区成为典型的边塞。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国力逐渐殷实。突厥的骚扰逐渐平息,就在高昌设立了驻守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直至碎叶河以南地区。在那个鼎盛的时期,边塞又指向了敦煌郡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不少的优秀诗作已经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汉书》、《后汉书》、《魏书》、《北史》、《隋书》直到《明史》都为边塞立传。唐代边战频繁的地区,主要在三边——西北、朔方、东北。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而其中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
③到唐代,由于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着唐、吐蕃、突厥以及后起的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他们相互角逐、相互兼并,相互扩充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就促使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以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因为边防的战事,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这是军事防卫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这些,在边塞诗的歌吟中;是不可回避的。然而,随着战争的发生.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格调高挑的边塞诗也开始黯然神伤。
④边塞毕竟是边塞,其地理上的偏远,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也是锤炼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没有边塞的艰苦和遥远,就没有边塞诗的磅礴气势和苦难锋刃。在边塞诗中旅行,边塞的风,边塞的沙尘,边塞的壮丽与辽阔,边塞的风俗与美味,会磨砺我们的风骨,会滋生我们的豪情。放这的人生,尽在边塞诗中。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年第2期)
1.根据第③段,下列选项不属于边塞诗内容涉及范围的一项是( )
A.为了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
B.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
C.战争的发生,使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D.格调高挑的边塞诗开始黯然神伤。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边塞即陇右。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狭义的陇右则是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
B.边塞是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
C.唐初,突厥汗国觊觎中原内地,因而那时的边塞是指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一带地区。
D.边塞就是指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时期,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而修筑的扼守边防的长城和沿之修筑的障、城、亭、燧等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文中引用古代军事家们的共识,意在强调只要排斥、打击甚至消灭西域的各少数民族就可以保全关中地区。
B.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而其中1500首与西北边塞有关,这说明唐代边战最频繁的地区在西北,其它地域几乎没有战事。
C.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锤炼了边塞诗,造就了边塞诗,边塞特有的地理、文化、物质、环境特点是边塞诗形成的全部原因。
D.“边塞”不是一个固定的地域概念,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发生变化。边塞诗记录着边塞,表现着边塞。阅读边塞诗,可以让我们的风骨、豪情得到磨砺、滋生,边塞诗包含了人生的放达。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平气易:心情和悦。
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5.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 ( )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峭壁对立,状苫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呜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5分)
译: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5分)
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阅读下面的词,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 ~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7分)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1)子曰: “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2)奈何取之尽锱铢, 。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
,思而不学则殆。
不义而富且贵, 。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5分)
年轻时应该去远方漂泊
寒假的时候,儿子从美国发来一封E-mail,告诉我他要利用这个假期,开车从他所在的北方出发到南方去,并画出了一共需穿越11个州的路线图。刚刚出发的第三天,他在得克萨斯州的首府奥斯汀打来电话,兴奋地对我说那里有写过《最后一片叶子》的作家欧·亨利博物馆,而在昨天经过孟菲斯城时,他参谒了摇滚歌星猫王的故居。
我羡慕他,也支持他,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漂泊,会让他见识到他没有见到过的东西,让他的人生半径像水一样蔓延得更宽更远。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猜想得到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大烟炮儿”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谱就了我当初青春的谱线,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需要勇气,也需要年轻的身体和想象力,便收获了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借着风力也要飘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100只桨,扬起5个或6个或7个布帆来。我绝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7个大海和13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第一段,写儿子的漫游,既开宗明义,引出年轻应该漂泊的话题。又抒发情感,表达对儿子能独立闯荡的欣慰与激动。
B.文章第二段,写柏林火车站留学生的事件,表现了漂泊者非凡的勇气,也经留学生现在的状态证明了漂泊对年轻人成长的意义。
C.文章第四段,写“我”在“北大荒”的漂泊。但比较起儿子来,“我”这一辈子的人生半径就显得狭短了,这段流露了作者的失落。
D.文章第六段中“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青春脆弱,单薄,无力掌控方向的特点。
E.文章第七段引用泰戈尔的诗,增加了文章的的文化韵味,又升华了漂泊对于人生的意义的主题,且使文章的结尾有了浪漫的情致。
11.文中“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的性格”,这句话有怎样深刻的含义?(6分)
12.作者认为年轻时就应该去远方漂泊的理由有哪些?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答。(6分)
13.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年轻人去漂泊已具备的基本条件,而作为即将告别中学的我们,人生就要开启新的旅程,那么,为了你的“漂泊”,你是否还需要别的准备?请具体说明。(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他们的头脑一般来说是比较聪明的,很有才华,而且精力相对旺盛,能够同时应付几件事情而又游刃有余。
  B.由于个人收入征信系统不健全,难以准确做到对收入标准的审查,私开证明甚至出具假证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中高收入者鱼龙混杂享受了优惠政策。
  C.《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出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D.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 )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时间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 。 , 。 , ,成为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精神财富。?
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
中国诗歌历史悠久
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不断
中国诗坛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诗人和优美、感人的作品
如果从《诗经》算起,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⑥在漫长的岁月中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4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修改。(4分)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上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中游行接受采访,我们对此表示感谢。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
18.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五、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处,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高二语文试卷答题纸
(答题注意事项: 请将1—6小题、14—16小题涂在机读卡上,其余试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
二、古诗文阅读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5分)
(5分)
8.阅读下面的词,回答后面的问题。(11分)
(1)(5分)答:
(6分)答: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1)

(3) 。
(4)
(5)
(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0、(5分)( ) ( )
11.(6分)
12.(6分)
13.(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
17.(4分)(1)将 改为 ;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
(4)将 改为 。
18.(6分)
写作(60分)
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D 5.C 6.B
7.(1)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11分)
(1)(5分):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6分):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 ③写哀景抒哀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0.C、D(对一个3分,二个5分)
11.这句话的意思是柏林留学生经历了举目无亲、风餐宿露的漂泊生活,但漂泊的生活也相应塑造了他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坚强个性。表达了对勇敢漂泊者的赞扬与尊敬。(6分)
13.可谈准备知识或智慧,准备更好的意志与心态,准备更强健的体魄,准备经济基础等等。也可谈不需要别的准备,一切顺其自然。(只要作了具体说明,且言之成理就行)(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4.A 15.B 16.B
17.(1)家父 改成 您父亲或令尊 (2)犬子 改成 儿子
(3)小有名气 改成 很有影响 (4)有幸 改成 应邀
18.答案:略。要内容合理,比喻贴切,句式相同。总之,句式仿写要抄录句式,寻找对象,遣词造句,连贯得体。
五、写作(60分)
19.略
一等(20~16) 二等(15~11) 三等(10~6) 四等(5~0)
基本等级40分 内容20分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情感真挚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情感不够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情感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难辨
发展等级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①分析深入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性 ④材料丰富⑤形象丰满⑥意境深远 ⑦词语生动,句式灵活⑧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⑨文句有意蕴 ⑩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2、有个性色彩
说明: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③错别字每一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5分为止。
④确认为抄袭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金昌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答题卡中,全部选对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零分)
1. 氢原子从能级m跃迁到能级n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ν1,从能级n跃迁到能级k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ν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若氢原子从能级k跃迁到能级m,则(  )
A.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 B.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1+hν2
C.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 D.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ν2-hν1
2.人从高处跳到较硬的水平地面时,为了安全,一般都是让脚尖先触地且着地时要弯曲双腿,这是为了( )
A.减小地面对人的冲量 B.减小人的动量的变化
C.增加人对地面的冲击时间 D.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
3.放射性同位素发出的射线在科研、医疗、生产等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放射线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放射线改变了布料的性质使其不再因摩擦而生电,因此达到消除有害静电的目的
B.利用γ射线的贯穿性可以为金属探伤,也能进行人体的透视
C.用放射线照射作物种子能使其DNA发生变异,其结果一定是成为更优秀的品种
D.用γ射线治疗肿瘤时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以免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太大的危害
4.下列关于“原子质量单位u”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1u就是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B.1u就是一个中子的质量
C.1u是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十二分之一
D.1u就是931.5MeV的能量
5.下列关于裂变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裂变反应必须在几百万度的高温下才能发生
B.要能发生链式反应,铀块的体积必须超过临界体积
C.太阳能释放大量能量,是因为太阳内部不断发生裂变反应
D.裂变反应放出大量热量,故不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6.近年来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在观察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所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X经过若干次α衰变后成为Y,由此可以判定该超重元素发生α衰变的次数是( )
A.3 B.4 C.6 D.8
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3kg的薄板和质量m=1kg的物块,都以v=4m/s的初速度朝相反方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当薄板的速度为2.4m/s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
A.做加速运动
B.做减速运动
C.做匀速运动
D.以上运动都有可能
8.已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36×10-27kg,一个锂原子的质量为11.6505×10-27kg,一个氦原子的质量为6.6467×10-27kg。一个锂核受到一个质子轰击变为2个α粒子,核反应方程为H+Li →2He。根据以上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题中所给的核反应属于α衰变
B.题中所给的核反应属于轻核聚变
C.根据题中信息,可以计算核反应释放的核能
D.因为题中给出的是三种原子的质量,没有给出核的质量,故无法计算核反应释放的核能
9.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A.光电效应实验 B.伦琴射线的发现
C.粒子散射实验 D.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10.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β衰变的是(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答题卡中,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和少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零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B.阴极射线的本质是高频电磁波
C.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内部有复杂结构
12.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用能量介于10eV—12.9eV范围内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射光中只有一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
B.照射光中有三种频率的光子被吸收  
C.氢原子发射出三种不同波长的光
D.氢原子发射出六种不同波长的光
13下列观点属于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有( )
A. 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点的中子
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在不同轨道上旋转
14.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小球A、B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B在前),已知碰前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12kg·m/s、pB=13kg·m/s,碰后它们动量的变化分别为ΔpA、ΔpB。下列数值可能正确的是( )
A.ΔpA=-3kg·m/s、ΔpB=3kg·m/s B.ΔpA=3kg·m/s、ΔpB=-3kg·m/s
C.ΔpA=-24kg·m/s、ΔpB=24kg·m/s D.ΔpA=24kg·m/s、ΔpB=-24kg·m/s
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5.在光电效应现象中,若某金属的截止波长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c和h,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____.若用波长为(<0)单色光做实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_______.
16.在核反应堆中用石墨做慢化剂使中子减速,中子以一定速度与静止碳核发生正碰,碰后中子反向弹回,则碰后碳核的运动方向与此时中子运动的方向 _________ (选填“相反”或“相同”),碳核的动量 _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碰后中子的动量。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2=10kg的滑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一小球m1=5kg,以v1=10m/s的速度与滑块相碰后以2m/s的速率被弹回。碰撞前两滑块的总动能为 J,碰撞后两滑块的总动能
为 J。
1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其操作步骤如下:
A.将操作台调为水平;
B.用天平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C.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滑块A、B紧靠在操作台边缘,使A、B间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D.剪断细线,滑块A、B均做平抛运动,记录A、B滑块的落地点M、N;
E.用刻度尺测出M、N距操作台边缘的水平距离x1、x2;
F.用刻度尺测出操作台面距地面的高度h。
(1)上述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 。
(2)如果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量表示)。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原始方程。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重力加速度g =10 m /s2。)
19.(10分)质量为M的小物块A静止在离地面高h的水平桌面的边缘,质量为m的小物块B沿桌面向A运动并以速度v0与之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离开桌面,其落地点离出发点的水平距离为L.碰后B反向运动.求B后退的距离.(已知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20.(9分)原来静止的原子核X,发生α衰变后放出一个动能为E0的α粒子,求:
(1)生成的新核动能是多少?
(2)如果衰变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α粒子及新核的动能,释放的核能ΔE是多少?
(3)亏损的质量Δm是多少?
21.(10分)氢原子处于基态时,原子的能级为E1=-13.6 eV,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当氢原子在n=4的激发态时,问:
(1)要使氢原子电离,入射光子的最小能量是多少?
(2)能放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是多少?
22.(9分)用中子轰击锂核(Li)发生核反应,产生氚和α粒子并放出4.8 MeV的能量.
(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2)求上述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中子与锂核是以等大反向的动量相碰,则α粒子和氚的动能之比是多少?
高二物理选修3-5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答题卡中,全部选对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零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答题卡中,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和少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零分)
11 12 13 14
AD BD ACD A
三、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5.
16. 相反 大于
17.250J 190J
18. F; mAx1=mBx2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原始方程。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重力加速度g =10 m /s2。)
19.(10分)解析:设t为A从离开桌面到落地经历的时间,
v表示刚碰后A的速度,有:h=gt2 L=vt
设V为刚碰后B的速度大小,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v0=Mv-mV
设B后退的距离为x,由动能定理有:-μmgx=0-mV2
由以上各式求得:x=( -v0)2.
20.(9分)解析:(1)衰变方程为:X―→He+Y
在衰变过程中动量守恒:mαvα=mYvY,
又因为Ek=, 所以==,EY=E0
(2)由能量守恒,释放的核能:ΔE=E0+EY=E0+E0=
(3)由质能关系ΔE=Δmc2,解得Δm=.
21.(10分)解析:(1)由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得:E4=E1=-0.85 eV
故要使处在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入射光子的最小能量为0.85 eV.
(2)由hν=Em-En可知:hν=E4-E1=12.75 eV
即处于n=4的氢原子跃迁到n=1时放出光子的能量最大为12.75 eV.
E/eV
0
-0.54
-0.85
-13.6
1
2
3
4
5

n
-3.40
-1.51金昌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是
A. C B. O C. N D. H
2.根据药理分析,一种茅草的根内含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判断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饮用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试剂来鉴定该产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A.碘液 B.斐林试剂 C.苏丹III试剂 D.双缩脲试剂
3.核酸是生物体内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功能是
A.承担生命活动的物质 B.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C.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D.细胞的结构物质
4.细胞内结合水的生理作用主要是
A.反应介质并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B.运输各种物质
C.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D.良好溶剂
5.活细胞内大多数酶的形成部位在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高尔基体
6.海带细胞中的碘比海水中的碘高许多倍,但仍可从海水中吸收碘。碘进入海带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吞作用
7.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最主要的区别是
A.无染色体的复制 B.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少
C.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同 D.无染色体的变化和纺锤体的出现
8.在绿色植物中,既能产生CO2,又能利用CO2的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根尖细胞 D.叶肉细胞
9.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一般
A.不改变 B.部分改变 C.完全改变 D.是随机的
10.把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的原因是
A.细胞呼吸减弱 B.细胞呼吸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分解
11.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12.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 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C.雌雄配子的分离 D.控制相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13.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的比例是
A.1︰1︰2︰4 B.1︰1︰1︰2 C.1︰1︰4︰4 D.1︰1︰1︰1
14.DNA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 DNA分子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
B. DNA分子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 DNA分子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
D. DNA分子量很大
15.在绝大多数生物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顺序是
A.蛋白质→DNA→RNA B.蛋白质→tRNA→蛋白质
C.DNA→mRNA→蛋白质 D.DNA→tRNA→蛋白质
16.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比较,减数分裂所特有的是
A.DNA分子的复制 B.着丝点的分裂
C.染色质形成染色体 D.联会现象
17.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
A.X染色体上 B.Y染色体上 C.常染色体上 D.线粒体中
18.下列不属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
A.发生频率低 B.大多有利
C.方向不确定 D.随机发生
19.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促进细胞融合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 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20.既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又为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是
A. 基因突变 B. 基因分离 C. 基因互换 D. 基因自由组合
21.下列各项中,最需要进行遗传咨询的是
A.亲属中有生过先天性畸形儿的待婚青年 B.得过肝炎的夫妇
C.父母中有结核病的待婚青年 D.得过乙型脑炎的夫妇
22.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
A.蓖麻种子 B.洋葱根尖
C.蝗虫的精巢 D.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23.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新物种的形成是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突变、选择和遗传的综合作用
C.用进废退的结果
D.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的综合作用
24. 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
A.呼吸作用加强 B.蒸腾速度加快
C.生长素不均匀分布 D.光合作用增强
25. 将成熟的苹果和未成熟的香蕉密封在一起,可促使香蕉成熟,这是由于苹果放出了: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26.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方向(横向箭头表示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7. 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说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受伤的区域是
A.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B.大脑皮层的运动区 C.小脑 D.下丘脑
28. 下列对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依靠神经调节
B.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
C.只依靠体液调节
D.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循环系统来完成
29. 在细胞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淋巴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吞噬细胞 D.造血干细胞
30. 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
出生率=死亡率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31. 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阶段是
A.地衣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 C.苔藓阶段 D.森林阶段
32.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A.生产者 B.初级消费者 C.次级消费者 D.分解者
33.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是在下列哪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A.基因、染色体、细胞 B.细胞、物种、生物圈
C.物种、种群、生态系统 D.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34. 以下行为容易传染艾滋病的是
A.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B.与艾滋病病人共用注射器
C.与艾滋病病人握手 D.与艾滋病病人拥抱
35. 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下列各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的是
A.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B.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
C.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
D.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
36.狗的黑毛(B)对白毛(b)呈显性,短毛(D)对长毛(d)呈显性,这两对基因是不连锁的。现有两只白色短毛狗相交配,共生出28只白色短毛狗和9只白色长毛狗。这对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
A.BbDd和BbDd B.bbDd和bbDd
C.bbDD和bbDD D.bbDD和bbDd
37.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
B.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C.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
D.遗传信息全部以密码子的方式体现出来
38.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 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B 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
C 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 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39. 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体液一免疫调节 B.神经一免疫调节
C.神经一体液调节 D.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40.一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d B.a>b+d C.a<b+d D.a<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36.(8分)水在细胞中以 和 两种形式存在。成熟植物细胞吸收水的方式是 ,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就是具有半透膜和 。
37.(6分)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2)能代表二氧化碳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Na+进入人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38.(14分)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各图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 、 ;
(2)②图所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所处分裂时期是 ;
(3)处于④图分裂时期的细胞的名称是 ;
(4)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5)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具有染色单体的是 。
39.(12分)图示为真核生物DNA分子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请据图回答:
(1)该图所示DNA分子正在进行 过程,此过程所需要的条件是 、原料、能量和酶。
(2)图中Ⅰ是以 为原料,按照 原则合成的。合成后的mRNA进入细胞质,与 结合,继续进行合成蛋白质的 过程。
40.(10分)以下是白化病的系谱图(设该病受一对基因A、a控制)。据图回答:

患病男女


(1)Ⅲ8的基因型是 。
(2)Ⅰ1与Ⅰ2再生一个小孩,其正常的概率是 。
(3)Ⅲ9与Ⅲ10、Ⅲ11都表现正常,他们的父亲Ⅱ5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
(4)该图可不可能是红绿色盲病的系谱图?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10分)右图是生态系统4种成分组成的关系图解,图中的C是分解者。据图回答:
(1)本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____ ____固
定太阳能开始的。
(2)图中,A→B的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
B→A的过程是通过 实现的。
(3)图中能参与构成食物链的成分是(填字母)_________。
(4)碳在生物群落中是以 形式进行循环的。
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36.(8分)自由水 结合水 渗透吸水 两侧具有浓度差
37.(6分)(1)选择透过性 (2)b;a
38.(14分)(1)①,③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4)2 (5)①②③;②④
39.(12分)(1)转录 模板(此空填DNA不给分)
(2)核糖核苷酸(四种) 碱基互补配对 核糖体 翻译
40.(10分)(1)Aa (2)3/4 (3)AA
(4)不可能,因为6号母亲患病,9号儿子正常(2分)。
时间
种群大小
K
1
4
5
6
2
3
正常男女
8
7
9
10
11金昌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文)试题
单项选择题
1.俄罗斯从西向东降水量变化趋势是
A.多——多——少 B.多——少——少
C.少——多——多 D.多——少——多
2.目前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带位于
A 西西伯利亚平原 B 东欧平原 C 鄂毕河流域 D 乌拉尔河流域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三种符号分别代表美国三种农作物的分布,按照三角符号、黑圆点、空心圆的组合方式,这三种农作物组合正确的是
A.小麦、玉米、棉花 B.玉米、蔬菜、水稻
C.大豆、甜菜、蔬菜 D.甜菜、小麦、棉花
4.图示的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最多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对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 )
A.山脉走向 B.海陆轮廓 C.地形地势 D.西风和洋流
图1为我国西部内陆地区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6~7题。
6.甲、乙两地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甲地区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而乙地区年降水量在200--400mm之间
B.若纬度相同,甲地区海拔高度一定大于乙地区
C.若纬度相同,甲地可能位于乙地以东
D.若纬度相同,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区要大
7.常见甲图所示荒漠状况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A.河西走廊 B.呼伦贝尔草原 C.塔里木盆地边缘 D.包兰铁路沿线
读右图,回答8-10题。
8、下列城市的形成与A市区位相同的是:
A.拉萨 B.攀枝花 C.武汉 D.深圳
9、国家重点建设的下列工程与该区域关联不大的是
A.西电东送工程 B.南水北调工程
C.三峡水利工程 D.西气东输工程
10、图中B铁路线的名称是
A.京九线 B.京广线
C.焦柳线 D.宝成线
11.下列海峡有日本“海上生命线”之称的是( )
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图”。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12~13题。
12.A地自然带属 ( )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热带荒漠 D.热带草原
13.A地所在国有 ( )
A.金字塔 B.泰姬陵 C.大金塔 D.吴哥窟
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所在图表示的实地范围较乙地的大
B. 甲地所在图的比例尺比乙地所在图的大
C. 乙地在甲地的西南方向
D. 两地处同一纬线上的两个不同的地方
15.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相差经度9°,相差纬度0°② 相差经度29°,相差纬度40°③同在东半球 ④ 同在西半球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16~17题。
16.两地区都很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A.淡水资源
B.渔业资源
C.石油、天然气
D.煤炭、铁矿
17.有关a、b、c、d四条河流所在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B. 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C. 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D. 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下列四幅水系图中,黄河水系图是
A B C D
读右图,回答19~21题。
19.台风中心位于340N、1400E附近时,东京市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20.图中B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尖端科学技术水平高 B、交通运输便利
C、自然资源丰富 D、旅游资源独具特色
21.图中C城市所需的铁矿石主要来自( )
A、澳大利亚、巴西 B、中国、印度
C、美国、加拿大 D、印尼、澳大利亚
22.日本与印尼两国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
①群岛国家 ②多火山、地震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盛产稻米,粮食自给有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显示我国东部四个省(市)2008年三大产业构成及GDP值,读图完成23~25题。
23内蒙古自治区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产品的销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
A.a、b、c B.b、a、c
C.c、a、b D.c、b、a
24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
A.黑龙江、四川、海南 B.江苏、四川、湖南
C.浙江、西藏、黑龙江 D.黑龙江、浙江、海南
25有关①②③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①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B.②省市场广阔,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C.③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是三省中最高的
D.三省中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是③省
二、综合题
1.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略图。请根据图中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图中所示区域位于哪个大洲?位于此处的海湾名称是什么?(4分)
(2)图中甲城市的气候类型是什么?(2分)
(3)与莱茵河相比,指出乙河航运价值的高低并分析原因。(6分)
2.被称为“东南亚走廊”的泛亚铁路北起我国昆明,南至新加坡,其中在中南半岛上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个方案,请结合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三线方案中,路线最长的是___ _____方案。(2分)
(2)泛亚铁路的三个方案中最先被人们采用的是东线方案。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试分析东线方案的有利因素。(6分)
(4)东线及中线方案都经过了中南半岛的平原地区,该区水稻的生产及出口在世界上闻名,试分析该区水稻生产的优势及劣势。(6分)
3.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长沙)株(株洲)潭(湘潭)城市群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落实了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方针和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其中武汉和长沙是各城市圈(群)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 两城市圈(群)经济发展空间分布简图
(1)A所在地形区是 平原,该平原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主要经济作物是 。(6分)
(2)城市乙是 市,请分析该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10分)
(3)乙城市周围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简述该地商品粮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8分)
高二地理
答案
一、单项选
二、综合题
1(1)非洲 几内亚湾 4分
(2)热带雨林气候 2分
(3)航运价值低于莱茵河 (2分)原因:河流流量不稳定,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4分)
2(1)东线方案(2分)
(2)东线经过地区经济发达;东线所经地区地势平坦,工程建设量小;东线方案需要修建的铁路里程短,投资少。(6分)
(3)优势:热带雨林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当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劳动力充足。
劣势:农业机械化以及商品率较低。(6分)
A
B
C
D

12°



国界线
河流
海域
城市金昌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普)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48分)
1、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
A.1000mL,212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
2、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A.摩尔质量g/mol B.气体摩尔体积L/mol
C.溶解度g/100g D.密度g/cm3
3、实验室配制1mol·L-1盐酸250mL,下列不需用的仪器是
A.250 mL容量瓶 B.托盘天平 C.胶头滴管 D.烧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2mol铁原子;②1molFe3+;③0.5mol氧;④0.5mol氮气;⑤1mol氯的质量为35.5g,1molCl-质量也为35.5g;⑥氨的摩尔质量是17g
A. ①②④⑥ B. ①②④⑤⑥ C. ①②④ D. 都正确
5、有15gA物质和10.5gB物质完全反应后,生成7.2gC物质,1.8gD物质和0.3molE物质,则E的摩尔质量是 ( )
A. 100g/mol B. 111g/mol C. 55g/mol D. 27.5g/mol
6、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7、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它属于( )。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金属晶体 D、原子晶体
8、选择萃取剂将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这种萃取剂应具备的性质是B
A.不溶于水,且必须易与碘发生化学反应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须比水密度小
9、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钠和单质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10、下列描述中,符合化学科学的是
A、“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的“曾青”是指铜的化合物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的说法都与物质的化学变化无关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指纤维素和油脂
1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B  )
A、Cu(OH)2难溶于水,属于非电解质
B、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
C、NH4Cl组成中不含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D、HCl气体溶于水电离成H+和Cl-,属于离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
B.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
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只有胶状的物质如胶水、果冻类的才能称为胶体
13、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2.3g金属钠变成钠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2g氢气所含分子数目为2NA
C、17gNH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D、NA个氧分子和N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8:1
14、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 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16、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中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原子——分子学说的观点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17、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m(沉淀)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V(AgNO3)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
A.(V2-V1)/V1 B.V1/V2 C.V1/(V2-V1) D.V2/V1
18、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cm~3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cm~3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9、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20、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 )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21、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22、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Al 1s22s22p63s23p1 B.S2- 1s22s22p63s23p4
C.Na+ 1s22s22p6 D.F 1s22s22p5
23、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 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24、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 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C. 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D. 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25、(22分)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应量取盐酸体积________mL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_________mL。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量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 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_____ ;b.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____ ;c.定容时俯视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B) 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8分)下面的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序号对应的是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看,元素①③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中,含
键;元素⑤和⑧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为 。
(2) 某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该元素与元素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3) 表中某元素最外电子层上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4) ②④⑤⑥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
27、(12分)在一条鱼虾几乎绝迹的小河边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四座工厂——甲、乙、丙、丁,它们排出的废液里,每厂只含有Na2CO3、FeCl3、Ca(OH)2、HCl中的一种。某中学环保小组对河水监测时发现:①甲处河水呈乳白色;②乙处河水呈红褐色;③丙处河水由浑变清;④丁处产生气泡,河水仍清。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四座工厂排出的废液里含有的污染物是:
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丁的下游M处取出的河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小河中鱼虾几乎绝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8、(10分)实验室需要 0.1 mol /L氢氧化钠溶液 100 mL,现有 2 mol /L氢氧化钠溶液。
(1)所需 2mol /L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ml。
(2)完全中和 50 mL 0.1 mol /L氢氧化钠溶液,需要1 mol/L的盐酸的体积 ml。
高三_________班 座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选择题答案(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 填空题 (共42分)
25、(1)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6、(1) ________ ________ (2)________ (3) 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
27\(1)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10分)
28、(1) ________
(2)________
高二化学期终测试卷(普)答案
选择题答案(共48分)
二、填空题 (共42分)
26、.(1) σ 离子晶体 (2)三角锥形 (3)Al (4)④②⑤⑥
27、(1)Ca(OH)2 FeCl3 HCl
(2)Na+、Ca2+、Fe3+、H+、 Cl-
(3)河水中的酸碱性及有害化学药品的富集作用等原因直接危害鱼虾等生物的生长,因而此河中鱼虾几乎绝迹
三、计算题
28、(1)5
(2)5金昌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尖)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48分)
1、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是 ( )
A.1000mL,212g B.950mL,543.4g C.任意规格,572g D.500mL,286g
2、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 )
A.摩尔质量g/mol B.气体摩尔体积L/mol
C.溶解度g/100g D.密度g/cm3
3、实验室配制1mol·L-1盐酸250mL,下列不需用的仪器是 ( )
A.250 mL容量瓶 B.托盘天平 C.胶头滴管 D.烧杯
4、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B.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
C.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
D.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
5、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
A. 16:9 B. 23:9 C. 32:9 D. 46:9
6、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7、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它属于( )。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金属晶体 D、原子晶体
8、在pH = 1时,可大量共存的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 )
A.Ca2+、CH3COOH、Br-、Na+ B.NO3- 、Fe3+、Mg2+、SO42 -
C.CO3-、Ba2+、Na+ 、Cl- D.K+、Cl-、Al3+、SO32 -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碳酸钙与醋酸 CaCO3+2H+===Ca2++CO2↑+H2O
B、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 Ca(OH)2+2H+===Ca2++2H2O
C、铜片加入稀硝酸中 Cu+NO3-+4H+===Cu2++NO↑+2H2O
D、小苏打溶液和甲酸混合 HCO3-+HCOOH===HCOO-+CO2↑+H2O
10、下列描述中,符合化学科学的是 ( )
A、“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中的“曾青”是指铜的化合物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的说法都与物质的化学变化无关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分别是指纤维素和油脂
1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
A、Cu(OH)2难溶于水,属于非电解质
B、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
C、NH4Cl组成中不含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D、HCl气体溶于水电离成H+和Cl-,属于离子化合物
1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溶液均一、稳定,静置后不产生沉淀
B.布朗运动是胶体粒子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与溶液、悬浊液区分
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
D.只有胶状的物质如胶水、果冻类的才能称为胶体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相同条件下,N2和O3混合气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相等
B.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和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
C.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
D.16g CH4与18 g NH4+ 所含质子数相等
14、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 (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 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16、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学说中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原子——分子学说的观点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
17、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m(沉淀)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V(AgNO3)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 ( )
A.(V2-V1)/V1 B.V1/V2 C.V1/(V2-V1) D.V2/V1
18、以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情况,测得结果偏低的是
①用酚酞作指示剂 ②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装入标准溶液 ③锥形瓶盛待测液前,未用待测液润洗④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⑤用于取待测液的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 )
⑥在摇动锥形瓶的过程中不慎溅出了一小部分溶液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⑥ D、④⑤⑥
9、下列说法都正确的是 (   )
①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②四川灾区重建使用了大量钢材,钢材是合金
③“钡餐”中使用的硫酸钡是弱电解质
④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⑤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有氯气和二氧化氯,两者都含有极性键
⑥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20、下列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7g CO B.14g N2 C.7.5g C2H6 D.24g O2
21、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22、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 )。
A.Al 1s22s22p63s23p1 B.S2- 1s22s22p63s23p4
C.Na+ 1s22s22p6 D.F 1s22s22p5
23、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 W u 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 )。
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 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
24、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 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C. 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D. 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二、填空题
25、(16分)实验室用密度为1.18g/mL,质量分数为36.5%浓盐酸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mL0.1mol/L的盐酸溶液。 应量取盐酸体积________mL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_________mL。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用30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量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mL),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
(3) 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没有进行A操作___________ ;b.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______________ ;c.定容时俯视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实验步骤B) 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2分)下面的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序号对应的是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看,元素①③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分子中,含 键;元素⑤和⑧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为 。
(2) 某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该元素与元素①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3) 表中某元素最外电子层上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则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4) ②④⑤⑥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 。
27、在一条鱼虾几乎绝迹的小河边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四座工厂——甲、乙、丙、丁,它们排出的废液里,每厂只含有Na2CO3、FeCl3、Ca(OH)2、HCl中的一种。某中学环保小组对河水监测时发现:①甲处河水呈乳白色;②乙处河水呈红褐色;③丙处河水由浑变清;④丁处产生气泡,河水仍清。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四座工厂排出的废液里含有的污染物是:
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在丁的下游M处取出的河水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
(3)小河中鱼虾几乎绝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28、(10分) 6.4克铜与过量硝酸(a mol/L ,30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2、NO,反应后溶液中含H+为0.1mol。
(1)此时溶液中所含NO3-为 mol
(2)求生成的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共为多少(用含有a的式子表示)
2011-2012(2)高二化学期终测试卷(尖)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答案(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二、 填空题 (共42分)
25、(1)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6、(1) ________ ________ (2)________
(3) 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
27、(1)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10分)
28、(1) ________
(2)________
高二化学期终测试卷(尖)答案
选择题答案(共48分)
二、填空题 (共42分)
25、
(1)2.1 250 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2) BCAFED
(3)避免配制成的溶液浓度偏小 容量瓶只能盛放室温下的溶液
(4)偏低 偏低 偏高
(5)重新配制 重新配制
26、.(1) σ 离子晶体 (2)三角锥形 (3)Al (4)④②⑤⑥
27、(1)Ca(OH)2 FeCl3 HCl (2)Na+、Ca2+、Fe3+、H+、Cl-
(3)河水中的酸碱性及有害化学药品的富集作用等原因直接危害鱼虾等生物的生长,因而此河中鱼虾几乎绝迹
三、计算题
28、(1)0.3
(2)0.03a-0.3金昌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5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Why don't we go to the new Sichuan restaurant for a meal
—_______.
A. Great! I've been expecting that
C. No, I won't go for it
B. Sorry, but I forgot it
D. It's not my pleasure
2.—The price is fine with me. How would you like _______ paid
—Well. It's up to you.
A. one B. this C. that D. it
3. _______from the top, the 2008 Olympic stadium in Beijing looks just like a bird's nest made of tree branches.
A. To see B. See C. Seeing D. Seen
4. After _______ absence of 10 years from his hometown, Mr. Li doesn't know _______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there.
A. an;/ B. an; the C. the; a D. /; the
5. I have $20 000 and I need $25 000,but my parents have promised to _______ the difference.
A. work out B. come up C. give out D. make up
6. There is no possibility____ I guess, our exam will be put off.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whether
7. I had walked a few steps _______ I realized that I was lost in the thick fog.
A. unless B. before C. when D. since
8. Sometimes I was thinking about _______ my own how I could make friends with a man who had little _______ common with me.
A. with; in B. in; in C. on; on D. on; in
9. Twenty students from one high school were _______ such an experience.
A. enough lucky to share C. enough to share lucky
B. to share enough lucky D. lucky enough to share
10. In order to improve English listening, _______.
A. he bought a Walkman
B. his father bought him a Walkman
C. a Walkman was bought by him
D. a Walkman was offered to him
11.—Why, Jack! Someone seems to have called you over there.
—Yes I _______ that.
A. am not realizing C. didn't realize
B. haven't realized D. don't realize
12. I admit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_______I don't agree that they cannot be solved.
A. while B. if C. in case D. before
13. _______ the task on time, he was fired by the boss.

A. Not completed C. Not have completed
B. Not having completed D. Not being completed
14.It is no use _____about this matter again because it has already been solved.
A. talking B. to talk C. talk D. talked
15.He must have finished the work by the end of last month, _______ he
A. mustn't B. hadn't C. didn't D. hasn't
16. The fact _____she works hard is well known to us all.
A that B what C why D which
17 -----My uncle suggests I _____abroad
-------.I would rather you ____at home.
A .go; stay B went; stayed C. go; stayed D went; stay
18.Luckily , the boy escaped ___by the strong earthquake last week.
A .burying B. to be buried C .being buried D. to bury
19.It won’t make much _____whether you agree or not .
A. trouble B. difference C. troubles D. differences
20. It ____me 4 hours ____from here to England.
A. spend ; driving B. will take ;drive C. took; drove D. took; to drive
21.English ,as well as Chinese and maths, ____ of great importance
A. be B. are C. was D. is
22.It was last night ____I saw John at the airport.
A. when B. where C. that D. which
23.When and where to build the new factory ______yet.
A. is not decided B. are not decided
C. has not been decided D. have not been decided
24.Did you find ____impossible for him to tell the truth
A. this B. it C. that D. what
25.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 ____he or she wants.
A. how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26-4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Peter's wife suddenly fell ill. She couldn't help crying, “Oh, my stomach! Get the 26 !”
Peter, awaking from a deep sleep, thought his wife was only having a 27 dream.
Stop that noise,” he said to her. He turned over and tried to go to 28 again, but his wife still cried out,“Oh,help!help! I'm sure I'm 29 .”
Peter got out of bed and started 30 , but he could not find him any clothes.
“Where is my shirt?” he asked. His wife was 31 ill to tell him, and she could only cry, “Oh, my 32 stomach!”
As soon as he had put his clothes 33 , he said,“Now, my dear, are you quite 34 that you need the doctor? Surely you can wait 35 morning,can’t you?”
“No,I can't.Go,go,go,” his wife shouted,
“36 you will find me dead 37 the morning.”
So Peter went out into the dark street. He had only gone a few meters 38 he heard his wife calling him again.
“I’m 39 again now, and I shall not want the doctor,” she said, softly.
Hearing this, he started running as 40 as he could towards the doctor’s. When he arrived there, he knocked at the door loudly enough to wake 41 around.
The doctor put his sleepy head out of the bedroom window and said,“Er? Who’s there?”
“Oh, Doctor.” Peter called up to him,“I’ve very 42 news for you. My wife 43 ill with a terrible stomachache. I was on my way to bring you to her, but she called me back to say the trouble had suddenly 44 her. So you need not come. Go back to 45 now, and sleep well!”
26. A. driver B. nurse C. doctor D. child
27. A. terrible B. interesting C. surprising D. wonderful
28. A. bed B. sleep C. dream D. hospital
29. A. walking B. dying C. aching D. sleeping
30. A. dressing B. wearing C. raising D. working
31. A. very B. so C. too D. quite
32. A. good B. bad C. wrong D. poor
33. A. down B. off C. on D. up
34. A. surprised B. afraid C. certain D. worried
35. A. before B. for C. to D. until
36. A. and B. but C. so D. or
37. A. after B. in C. before D. until
38. A. after B. when C. before D. while
39. A. good B. wrong C. all right D. right
40. A. fast B. slowly C. hurriedly D. happily
41. A. everyone B. someone C. no one D. doctors
42. A. good B. bad C. necessary D. ill
43. A. fell B. stayed C. grew D. failed
44. A. gone off B. missed C. pleased D. left
45. A. your home B. your bedroom
C. your dream D. bed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Very few people were coming to eat at the White Rose Restaurant, and its owner did not know what to do. The price was reasonable and the food was of good quality, but nobody seemed to want to eat there.
   Then he did something that changed all that, and in a few weeks his restaurant is always full of men with their lady friends. Whenever a gentleman came in with a lady, a smiling waiter gave each of them a menu, The menu looked exactly the same on the outside, but there was an important difference inside. The menu that the waiter gave to the man supplied the correct price for each dish and each bottle of wine. while the menu that he gave to the lady supplied a much higher price! So when the man calmly ordered dish after dish and wine after wine, the lady thought he was much more generous than he really was.
  46. Why didn't people come to the White Rose Restaurant to eat at first
   A. Because the price was high. B. Because the food was too cheap.
   C. Because the food was not good. D. The passage didn't mention.
  4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people who eat at this restaurant are mostly _______.
   A. poor old people B. rich young people
   C. men with their girl friends D. parents with their children
  48.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menu lie in _______.
   A. the color B. the shape C. the price D. the food
  4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when men with their girl friends eat at this restaurant, the food was paid _______.
   A. always by the ladies only B. always by the men only
   C. sometimes by the ladies D. either by the men or by the ladies
  50.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know that, generally speaking,_____.
   A. men are more generous than women
   B. women are more generous than men
   C. men like their lady friends to be generous
   D. women like their men friends to be generous
B
No one was left in the museum now, and John was walking round to see if everything was all right. Suddenly he saw a beautiful painting lying on the floor. John picked it up and gave it to the director of the museum.
  The director called several museums to check and see if it was a stolen painting, but no one claimed it. So the director decided to hang it in the museum. All the experts came to look at the painting. Each one said it was beautiful and had very deep meaning. The director was proud to have such a painting in his museum and congratulated John on his discovery.
  Some weeks later a woman and her little son came to the museum. While they were looking at the new painting, the little boy began to cry. The director went over and asked him.
  "Why are you crying "
  The child pointed to the painting and said, "That's my painting on the wall and I want it back."
  "Yes," said his mother, "he left it on the floor a few weeks ago. If you look carefully, you can see his name on the painting."
  51. John was perhaps _______.
  A. a painter B. an expert on painting
  C. a visitor to the museum D. a man working in the museum
  52. John found the painting _______.
  A. before the museum opened
  B. after the museum was closed
  C. during his visit to the museum
  D. while he was enjoying his walk
  53. The boy began to cry before the painting because _______.
  A. he was afraid of it
  B. he thought it was his painting
  C. he wanted to have the painting back
  D. Both B and C
  54. After the director heard what the woman and the boy said, he must be very _______.
  A. angry B. afraid C. proud D. surprised
  55. All the experts thought the painting good because _______.
  A. it was really very beautiful and had very deep meaning
  B. the painting was drawn by a famous painter though he was a child
  C. none of them looked carefully enough
  D. they examined it very carefully
  
C
A famous doctor once received a little child who was badly ill. Thanks to his skill and care, his young patient got well and was soon able to get up and run about again.
  The child's mother was very much obliged to the doctor, and she called on him to thank him for what he had done for her child. "Doctor," she said, "you have saved my little son. I don't know how to thank you enough. I feel that money alone cannot repay you, so I have made this little purse with my own hands, as a sign of my gratitude. I hope you will accept it." The doctor stood up and said coldly, "Madam, a little present like that is very nice between friends, but a doctor needs to be paid properly for what he has done." The lady was so surprised and hurt so much that she could not reply for a moment. Then she said quietly, "Perhaps you will tell me how much your fee is "
  "Fifty pounds", he answered.
  The lady opened the little purse and took out four fifty-pound bank notes. She handed one of them to the doctor, and put the other three back into the purse. She put the purse into her handbag and, saying good bye to the doctor, went out of the room.
 56. The lady was thankful to the doctor because ________.
  A. he had saved her life B. he had saved her son's life
  C. he had lent her some money D. he often called on her
 57. The doctor refused the lady's purse because he thought ______.
  A. the purse should be given between friends
  B. the purse was too small
  C. the lady was not kind to him
  D. the lady just gave him that purse and wouldn't give him the medical fee
  58. What the doctor said ______ the lady.
  A. worried B. interested C. frightened D. hurt
  59. The money in the purse _______.
  A. was only 150 pounds
  B. was less than 200 pounds
  C. was much more than the medical fee
  D. was not enough for the medical fee
  60. How do you think the doctor would feel in the end
  A. Sorry and worried B. Regret and proud
  C. Excited and proud D. Sorry and regret
  
D
Doris Lessing is an important writer who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2007, when she was 88 years old. She is famous for her books about Africa. They reflect the life that she knew when she was growing up in Southern Rhodesia (now known as Zimbabwe). Her first book The Grass Is Singing wa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white famer’s wife and her black African servant. Doris was concerned all her life about women and their lives.
Doris left school early and was self-taught. She was unhappy in her family life and left her home to move to London in 1949. It was there that she was able to begin her writing career. After that she never looked back. Her books were popular with women because she wrote about their psychology, politics and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family and how their views changed as they aged.
Her most famous book is The Golden Notebook, in which she examines the problems of a woman writer. She understood the problems of unknown women writers and published two novels under a different name. They were both ignored until she told everyone who the true author was!
She wrote more than fifty books and it was the range of her writing(novels, essays and biographies)that led her to being given the Nobel Prize. When she heard the news from a group of reporters who were waiting outside her house, Doris Lessing was amazed. She said, “I am genuinely surprised because they have refused to accept me all these years.” Even so she was very happy to win the Nobel Prize at the end of her career. It seemed a good reward after so much effort!
61. What is the book The Grass Is Singing about?
A. Childhood experiences. B. Cultural differences.
C. A woman and her life. D. Wives and husbands.
62. From whom did Ms Lessing get the news that she had won the Nobel Prize
A. Some campers. B. Some nurses.
C. Some reporters. D. Some editors.
6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Ms Lessing has a sharp sense of hearing.
B. Ms Lessing read a lot of books when she was in college.
C. Ms Lessing did not expect to win the 2007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D. Ms Lessing put her childhood memories into The Golden Notebook.
6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was the condition of the unknown women writers at that time
A. Difficult. B. Fairly good.
C. The same as the known. D. Not mentioned.
65. If this passage were in a newspaper, in which section do you think you might find it
A. The front page.
B. An advertisement for Lessing’s books.
C. As part of a review of her latest new novel.
D. Social and political events.
E
Good health is the most valuable thing a person can have, but one cannot take good health for granted.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e body needs proper care in order to be healthy. There are three things that a person can do to help stay in good shape: eat right food, get enough sleep, and exercise regularly.
Proper nutrition is important for good health. Your body cannot work well unless it receives the proper kind of “fuel”. Don’t eat too much food with lots of sugar and fat. Eat plenty of foods high in protein , like meat, fish, eggs and nuts. Vegetables and fruits are very important because they provide necessary vitamins and minerals. However, don’t overeat. It is not helpful to be overweight.
Getting the proper amount of sleep is also important. If you don’ t get enough sleep, you feel tired and easily get angry. You have no energy.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a little amount of sleep may even result in a change of personality . Be sure to allow yourself from seven to nine hours of sleep each night. If you do, your body will feel strong and refreshed, and your mind will be sharp.
Finally, get plenty of exercise. Exercise firms the body, strengthens the muscles, and prevents you from gaining weight. It also improves your heart and lungs. If you follow a regular exercise program, you will probably increase your life-span . Any kind of exercise is good. Most sports are excellent for keeping the body in good shape: basketball, swimming, bicycling, running and so on are good examples. Sports are not only good for your body, but they are enjoyable and interesting, too.
If everybody were to eat the right foods, get plenty of sleep and exercise regularly, the world would be a happier and healthier place. We would all live to be much older and wiser.
6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_________.
A. we should always keep fit
B. if we were healthy, we could spend our days in doing things with less sleep
C. one can eat a lot to stay in good shape
D. one needn’t take any exercise if he is healthy
67. In order to keep good health, _________.
A. we should eat a lot of sweets
B. one needs a large amount of fat
C. people should eat according to the foods nutrition
D. we must try to sleep now and then
68. Eating more and sleeping less _________.
A. can keep healthy B. is no good for you
C. gets you more energy D. will keep your personality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Eating too much sugar and fat is not good for our health.
B. We have no energy if we don’t have enough sleep.
C. If we sleep five hours each night, we will feel strong.
D. Exercise is good for our body.
70. The title of the article should be _________.
A. Eating and Exercising B. How Vitamins Work in Man’s Body
C. Staying Healthy D. Sleeping Well
第三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份15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第一节:
Christine was just a girl in one of my class. I never knew much about
her except for that she was strange . She didn’t talk many, her hair was black
and purple, and she worn black sports shoes and a black sweater ,although in the

summer .She was ,in fact, rather attractively, and she never seemed care what

the rest of us thought about her .Like the rest of my classmate ,I didn’t really

want to get closest to her . It was only when we did their chemistry project

together that I begin to understand why Christine dressed the way she did .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30 分)
如今,“低碳”生活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某英文报社正在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征文活动,请给其投稿。内容要点如下:
好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
具体建议:
随手关掉不用的电器,如电灯、电视和电脑;
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如果路程远,乘坐公交车;
购物时尽量使用环保布袋,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3 大家都行动起来,我们就能与环境和谐共处。
注意:词数120左右;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词汇:二氧化碳排放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一次性塑料袋 disposable plastic bag
Nowadays, it is becoming common to lead a low-carbon lifestyl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英语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5分)
完形填空(每小题1.5分,共30分)
26----30 CABBA 31---35 CDCCD 36----40 DBBCA 41—45 AAADD
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50分)
短文改错(满分15分)
Christine was just a girl in one of my class. I never knew much about
her except for that she was strange. She didn’t talk many ,her hair was black
much
and purple, and she worn black sports shoes and a black sweater ,although in the
wore even
summer .She was ,in fact, rather attractively, and she never seemed ︿care what
attractive to
the rest of us thought about her. Like the rest of my classmate ,I didn’t really
classmates
want to get closest to her . It was only when we did their chemistry project
close our
together that I begin to understand why Christine dressed the way she did .
began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Nowadays, it is becoming common to lead a low-carbon lifestyle. We know that carbon dioxide is the major greenhouse gas that causes global warming. By living a low-carbon life, we can cut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which may contribute to stopping the temperature from rising.
There are many ways of leading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life. For instance, we can turn off electrical appliances like lights, the television and the computer when we aren’t using them. Cars not only cause serious air pollution but also waste energy, so we could walk or ride a bicycle for short trips. If we need to travel a long distance we can take public transportation. It is also wise to use reusable cloth bags and not disposable plastic bags when we stop.
I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each of us makes a small change to cut carbon emissions, we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and develop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vironment.金昌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回答1—2题
1.改革是人类历史上发展的一曲不朽旋律。下列关于改革的说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改革就是要彻底的革除旧的、传统的一切东西
②改革所采用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
③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
④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艰巨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历史上许多改革家就为改革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国正在进行着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革,其中的困难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从改革家那里学习的精神应该有 ( )
①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 ②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奋斗的决心与勇气
③坚韧不拨的意志 ④为统治者而改革的献身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一些重大改革在历史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记,也被一些物化的东西所定格。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典型雕刻大佛。前一幅为云冈石窟,其雕刻佛面方圆,两肩齐平,深目高鼻,衣纹厚重突起,线条简明,是典型的胡人形象,后一幅是龙门石窟,无论佛像造型,还是龛饰壁雕,都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回答3—4题
3.出现上述不同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佛教的传播和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D.雕刻工匠的审美观念差异
4.这种变化反映了怎样的一种趋势 ( )
A.南北文化交流的特点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趋势
C.佛教传播加强的趋势 D.雕刻艺术不断成熟完善的趋势
历史上的一些改革尽管在形式和内容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本质却有着截然的不同。回答5—6题
5.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改革最主要的区别是 ( )
A.是否涉及政治改革 B.是否涉及经济改革
C.是否由有地主阶级领导 D.是否涉及军事改革
6.在同一时期的雅典则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使雅典走向了民主政治,这个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 )
A.希腊全民的民主政治 B.奴隶主的民主政治
C.平民的民主政治 D.封建贵族的民主政治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有些改革因本身的缺陷而使改革走向失败。回答7—8题
7.始于19世纪初的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进行中存在的问题是 ( )
A.地方势力割据严重 B.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形成了富于侵略扩张性的军国主义 D.工业发展面临资金匮乏、管理不善的困境
8.在19世纪末,只进行了短短百日的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极其悲壮的一页,注定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B.康有为等维新思想家的宣传不全面 C.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不支持 D.领导者的软弱及维新思想的局限
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都有一些历史人物作出了巨大贡献。回答9—10题
9.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领袖级人物,其中被誉为“东方伏尔泰”的启蒙运动旗手是
A.吉田松阴 B.福泽谕吉 C.伊藤博文 D.木户孝允
10.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其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他发表的奠定了变法思想基础的著作是 ( )
①《变法通议》 ②《孔子改制考》 ③《新学伪经考》 ④《仁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公元前5—3世纪,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尽管相距甚远,也没有什么联系,但历史竟然有惊人的相似,两地几乎同时都进行了影响深刻的改革。回答11—12题
11.公元前594年开始的梭伦改革对雅典开辟了一条通向民主的道路,其积极影响不包括 A.发展工商业经济,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B.稳定平民阶层,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阶级基础
C.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得以根本解决,稳定了社会
D.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起了楷模作用
12.商鞅变法中为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而产生决定影响的措施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奴隶主特权,奖励军功
C.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 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历史上的有些改革尽管没有走向最后的成功,但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回答13—15题
13.王安石变法中以理财为核心,且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农民摆脱了受剥削的处境
C.避免了土地兼并现象 D.彻底解决了“积贫” 问题
14.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开启了近代之门,其作用不包括 ( )
A.改变了社会性质,是埃及走向近代化
B.消灭割据实现了全国统一
C.培养和造就了第一代新型的知识分子
D.建立了强大的军队,以捍卫独立
15.戊戌变法产生的最重要作用是 ( )
A.促进了思想解放 B.实现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挽救了政治危亡
16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
A.王莽改制 B.周世宗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17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 D.宋代王安石变法
18.《史记》记载:“(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资治通鉴》记载道:“秦被甲百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褐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 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 ( )
A.连坐法 B.奖励军功 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
19.雅典的改革家梭伦曾留下诗作:“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定法律,不分贵贱,一视同仁。”这反映了改革家的一种怎样的改革指导思想 ( )
A.中庸和不偏不倚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全面维护贵族利益 D.极力维护平民利益
20.“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 (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戊戌变法
风俗习惯是一文化现象,它有着很深刻的背景和渊源,风俗习惯的演化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演变和发展,在古今社会的改革中,有许多涉及到了社会风俗的改进和吸取。回答21—22题
21.下列现象能反映孝文帝改革中生活习俗改进内容的是 ( )
①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②中原地区广泛流行吃烧烤
③洛阳商业发达,成为贸易中心 ④中原地区农田大量得到开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22.日本的明治维新中把生活习惯的西方化作为了一个走向近代文明的象征和标志,因此大力提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不包括 ( )
A.使日本形成了军国主义思想 B.促进了日本的近代化发展
C.配合了政治、经济的改革 D.使日本生活方式更加丰富
19世纪中后期,面临民族危机,中日两国都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回答23—25题
23.《应诏统筹全局折》与《五条誓文》 ( )
A.都是改革的施政纲领
B.都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得到了贯彻执行
C.颁布于新政权建立后
D.都表达了统治者的变法决心
24.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倒幕运动的成功
C.西方思想的传入 D.天皇专制的建立
25.对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②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③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④是一次资产阶级同封建顽固势力的夺权斗争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其中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0分,第30题10分,共计50分
26.公元前5—3世纪,中国是战国七雄逐鹿中原,欧洲是希腊、罗马城邦共和,双方几乎在同一时期推行了不同的政治改革,为各自政治制度铺垫了完全不同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分)
(1)试扼要指出双方在改革的背景、核心内容和结果上的不同之处?(6分)
(2)分别说出中国和希腊雅典所进行改革的性质。(2分)
(3)希腊改革家们因政绩显赫而流芳百世,但中国改革家商鞅等人却惨遭不幸,导致中国改革家不幸命运的重要原因是。(2分)
27.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在欧洲先后出现了两次著名的改革,欧洲宗教改革和俄国1861年改革。回答问题(10分)
(1)两次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分别扫除的主要障碍是什么?(2分)
材料一 ------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身“悔改”,才是基督教的
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
(2)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提出的改革主张及产生的重要影响?(4分)
材料三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
——摘自1861年2月19日(俄历)沙皇颁布的解放农奴的宣言
(3)材料三中体现了沙皇对农奴的解放,其“解放”的内容包含什么?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28.材料一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材料二 京师大学堂牌匾
结合上图回答 (10分)
(1)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日本和中国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在此之前两国面临的背景形势有何共同之处?(2分)
(2)两大历史事件在性质上有何相同之处?两大事件结果迥然不同,试扼要概括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5分)
(3)材料一中,日本明治政府派使者团出访欧美,这一举措给日本的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积极影响(3分)
2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选取了古今中外九大著名改革事件,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各不相同,主要有如下五种表现:第一,改革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手段;第二,改革是思想解放的主要形式;第三,改革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第四,改革是社会转变的有力杠杆;第五,改革是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请根据以上五个方面,各举一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事例不得重复)。(10分)
30.王安石变法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们对此却评价不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每项各举一条)?(4分)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6分)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其中第26题10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0分,第30题10分,共50分
26.(1)背景:中国--奴隶制走向崩溃,诸侯列国崛起称雄。希腊--城邦共和制逐步发展,平民与贵族阶级矛盾激烈对抗。(2分)核心内容和结果:中国--发展经济、富国强兵;确立了封建制度,为统一天下打下基础。希腊--减轻贵族特权,扩大平民公民权;缓和了城邦阶级矛盾,确立了民主与法制。(4分)
(2)中国是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希腊、罗马是奴隶主贵族进行的民主政治改革。(2分)
(3)原因:中国的政治专制制度决定,政治改革家是巩固君权统治的工具,容易成为牺牲品。(2分)。
27.(1)封建教会的反动、专制、腐朽与贪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度。(2分)
(2)信仰即可得救(或因信称义),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 先定论,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4分)
(3)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民通过缴纳赎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
农奴获得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自由劳动力,大量的赎金在一定称度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一定资金,同时农业的发展可以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一定市场。(4分)
28.(1)共同点: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危机;国门被迫打开,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2分)
(2)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分)原因:所处时代不同;资本发展程度不同;群众基础和依靠力量不同,改革进程不同等。(4分)
(3)影响:摆脱民族危机;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亚洲强国;政治上实现君主立宪。(3分)
30.(1)士:改革科举制度 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商:市易法,均输法 。(4分)
(2)“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6分)
2,4,6
2,4,6
2,4,6
2,4,6金昌市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30小题,共计60分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是
A对人民实行民主 B对敌人实行专政
C对多数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 D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以网络为媒介的“政府—民间”互动模式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的重要元素。“政府—民间”互动模式 ( )
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②保障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质询权
③拓宽了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渠道 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和汇集民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事务的基础和标志是行使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监督权 C知情权 D行政复议权
4.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同时,借助这一平台,谣言也得以迅速传播。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
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 ②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
③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 ④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辟多种多样的服务渠道。其中方便、快捷、透明的渠道是
A、开设电子政务B、开设热线电话C、设立信访部门D、建立行政载决、行政复议制度
6、我国宪法赋予公民有选举权。公民在行使这一权利的时候,要作出理性的选择,这就要求:
①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②了解候选人的品德和才能
③看候选人的见解和主张是否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相符合
④看候选人能否给自己带来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一个国家政府的性质,是由这个国家的国家性质来决定的。而政府的职能最终是由
A.政府的性质决定的 B.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C.国家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D.政府机构的设置决定的
8、新中国诞生之时,毛泽东为新生的人民政府写下了“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现在中南海新华门墙壁上还刻着这几个大字。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我国政府
①是全体中国人的政府 ②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必须维护政府权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9、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
①体现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
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0、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同发展。这说明
①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正在从冲突对立走向趋同一致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
③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我国始终不渝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1、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在预算中逐年扩大了对居民生活补助的支出。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开支预算超过1000亿元,这个数额比1997年增长了18倍还多。这一事实主要表明,政府主要履行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久治安的职能 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C、维护市场秩序的职能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13、从2002年我国开始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我国商务部每年都会受理反倾销案件10起以上,对规范经济行为和保护我国经济利益起到重大作用。这一事实表明,我国政府
A、依据法律法规,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B、加强行政干预,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C、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D、保持价格平稳,维护社会稳定
14、一位城管执法人员发现有几名小摊贩占道贩卖日用品,不仅影响附近商店的正常营业,还影响市容,阻碍交通。假设该城管执法人员面对上述现象无所适从,请你帮他提出正确的建议
A、应同情小摊贩谋生艰难,不予干涉 B、告知司法机关予以清理
C、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讲道理,劝其到规定场所经营
D、不予过问,交给交通部门解决
15、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是当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干净干事,勤政廉洁;一盆水洗脚,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强调当干部要“洗手、洗脚”是因为
①干部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干部的行为准则
②干部是要追求本部门利益的
③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④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
A. 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B. 牲畜毁坏他人作物被打死不赔偿
C. 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D. 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
17、近年来,中国公共外交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0年,全国政协成功举办了以“对话、合作、共赢——中国与世界”为议题的第六次“21世纪论坛”。在十一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上,政协外事委员会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国公共外交的书面发言,部分委员还提交了相关提案。由此可见,人民政协
A.创新了参政议政的方法和途径 B.履行了参与国际事务的新职能
C.积极参与行使国家对外职权 D.是推动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据外交部统计,2006年我国出境人员逾3452万人次,2010年突破6000万人次,驻海外企业超过1.6万家。2011年外交部开通中国领事服务网,为出境中国公民和机构提供海外安全信息和领事服务,这一年外交部门共处理各类领事保护案件约3万起。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
②国际社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③我国坚定维护本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
④我国与其他国家具有不同的国际法律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国家实施司法救助制度,就是让那些合法利益受到侵犯但因经济困难交不起诉讼费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那些确有冤情但正义难以伸张的群众打得起官司。政府这样做是为了
A、实现司法正常化 B、使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C、让人民群众监督法律的实施 D、真正使人民求助有门、投诉有道
20、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开辟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直通车”、“人民来访接待室”、“政法民生热线”等民意渠道,对收集的民意进行分析,做到“警务跟着社情民意走、警力围着群众工作转”。这些做法强调
①坚持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 ②重视代表提案,维护群众权益
③促进信息公开,审慎行使权力 ④加强公民参与,主动接受监督
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①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②政府必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③必须加强立法,规范政府行政执法行为 ④必须加强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
A、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
22、“有权必有责”指在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权利时,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实现权利和责任的统一。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A、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 B、侵犯了公民的权利必须依法赔偿
C、对人民负责,才能科学民主决策 D、政府必须依法履行职责
23、下例对我国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各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人大代表由选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C、人大代表根植于人民,又高于人民
D、我国各级人大代表是差额选举产生
24、近年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和修改了200多个法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
A、法律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执法机关
25、从近几年查处的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绝大多数是来自群众的举报和查办其他案件带出来而获得线索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们的制约和监督工作还不够完善有力。这说明
A、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能杜绝腐败
B、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只能依赖于人民群众
C、必须完善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既要靠民主,也要靠法制
D、有效制地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26、某镇政府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多次要求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假如你是该村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你的最佳选择是
A、实施行政诉讼,到法院告政府 B、要求行政复议
C、进行上访 D、要求行政裁决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方针得到全面贯彻实施,经济社会保持繁荣稳定。201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关于特区行政长官产生办法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程序作出解释。201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提出的有关报告基础上,作出了关于澳门特别行政区2013年立法会产生办法和2014年行政长官产生办法有关问题的决定。回答31~32题。
27、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上述法律解释和相关决定
①创新了国家结构形式 ②保证了澳门特区的高度自治权
③限制了澳门特区的立法权 ④维护了基本法规定的中央的权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8、在2012年2月召开的Z市八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上,Z市市长提请关于市口岸局局长的任命并未通过。市长提请任命的人选被人大常委会否决,这说明
①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区的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大常委会对政府工作行使了决定权
③人大常委会拥有对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权
④行政权力受到人大常委会的有效制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目前,新疆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僧俗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由此可见
①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 ②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③宗教信仰具有相同的阶级基础 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
A.①② B.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30、2010年12月23日,商务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规定,中国政府作出决定,自2012年3月23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美国和日本的进口相纸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①竞争、合作和冲突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中国与西方国家既有合作,又存在竞争和冲突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点
④贸易冲突的实质是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综合国力较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简答题
31, 材料一:2008年10月25日,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也是全区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区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宁夏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二:2007年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规划总体目标是: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发展,贫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群众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对外开放水平有较大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理论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民族法制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民族关系更加和谐,民族团结更加紧密,实现少数民族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宁夏回族自治区取得成就的原因及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8分)
(2)针对材料二中的发展目标,运用《政治生活》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目标。(8分)
32, 材料一:2008年12月6日,法国总统萨科齐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在波兰同窜访欧洲的达赖喇嘛会面,激起中国舆论强烈不满。
材料二:2009年2月2日,温家宝总理在赴欧洲的“信心之旅”上表示:“这次没有安排访问法国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责任不在中国。”“信心之旅” 欧洲行,撒下“合作之种” 。商务部长陈德铭率庞大中国“采购团”赴欧洲履行承诺,到欧洲四国(英、德、瑞士、西班牙)采购中国需要的设备、商品和技术,签下约一百三十亿美元的协议。
材料三:2009年4月1日,胡锦涛应法国外交部的邀请,同萨科齐会晤,法国承诺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
材料四:在经历过达赖访问欧盟,萨科奇会见达赖事件后,中法关系一度进入波动期。为改善中法关系,法国总统萨科齐从去年起给中国人写了三封信。2009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伦敦峰会期间与萨科齐会面。法国总统办公室发言人曾向记者透露,当晚两国领导人会谈内容十分丰富。
(1)上述材料反映了政治生活中的什么道理? (4分)
(2)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材料内容?(8分)
33.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为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在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采取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的办法,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努力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 12分)
高二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30小题,共计60分
二,简答题
31, (1)宁夏回族自治区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实行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少数民族自理更生艰苦创业也是发展的重要原因。(3分)
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适合我国的国情,充分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共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5分)
(2)①政府应切实履行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加强民族法制建设取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利益。
②履行好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改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基础条件,促进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不断发展,有效缓解贫困问题,使群众的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
③履行好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使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
④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继续营造各民族和谐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履行对外交流合作职能,继续扩大少数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对外开放。(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