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地方课程教材4-6年级《可爱的四川》 第7课《 天下第一大佛——乐山大佛》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川教版地方课程教材4-6年级《可爱的四川》 第7课《 天下第一大佛——乐山大佛》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天下第一大佛——乐山大佛
川教版 4-6年级
新知导入
播放视频:乐山大佛
新知讲解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了解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古称嘉州)南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的凌云山中, 又名凌云大佛、嘉州大佛,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合作探究
2.凌云山还有哪些景点?
凌云山下三江汇流,山上峰峦叠嶂,气势磅礴。除乐山大佛外,还有凌云寺、灵宝塔、东坡楼、麻浩崖墓等名胜景点。
合作探究
乐山大佛有多大?
大佛依山开凿,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恣匀称,神势肃穆,临江而坐,造就了“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宏伟气势。
合作探究
乐山大佛有多大?
大佛通高59.84米,头高11.96米,颅宽8.25米,左耳长6.2米,右耳长6米,鼻子3.2米,左眉长2.88米,右眉长2.9米,嘴长3.5米,左眼长2.46米,右眼长2.45米。
合作探究
乐山大佛有多大?
颈高1.65米,肩宽23.35米,左手指7.15米,右手指长8.65米,左脚长10.05米、宽6.75米,右脚长10.3米、宽6.85米。
合作探究
算一算
假如一个人身高1.7米,那么,乐山大佛相当于多少个人的身高?
59.84÷1.7=35个人
合作探究
巨型睡佛
合作探究
猜一猜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巨型睡佛、乐山大佛的巧结合,是古代工匠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
巨型睡佛、乐山大佛是大自然无意的巧合,是天造地设的奇迹,一睡佛、一坐佛,一天然生就、一人工凿成。
合作探究
天才的构思,人间的智慧
乐山大佛何时完工的?
乐山大佛始建于公元713年。在唐代三代工匠的不懈努力下,历时90年之久,大佛终于在公元803年竣工。
合作探究
乐山大佛是怎样雕凿的?
为了确保修建的科学、精准,古代工匠在修建大佛之前专门打造了一个3米多高的小佛样,把小样佛像的数据精准标注在施工图上,作为施工标准,科学指导修建过程。工匠们从佛头开始雕刻,施工时,他们用绳索把自己悬吊在半空,一凿一斧地雕琢着大佛的外观,景象壮观,但也非常危险。
合作探究
乐山大佛是怎样来抵御风雨的侵蚀和、隔湿和通风的?
乐山大佛设计巧妙,充分利用了山体的自然形态,让大佛和山岩体融为一体,不仅能抵御风雨的侵蚀,还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
大佛有巧妙地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特别是减轻雨水对佛像的侵蚀和风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
合作探究
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地排水系统,大佛头部共有18层螺髻,第4层、 9层、18层各有一条隐秘的横向排水沟,形成了“泉从古佛髻中流”的奇异景观。
合作探究
大佛的颈后部位开凿有排水洞穴,顺着两肩而下的衣纹褶皱形成天然的排水通道。两耳背后、两肩之间、胸部背侧都各有洞穴相连,其中、两耳背后和两肩之间相互贯通。这些奇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
合作探究
乐山大佛为什么被誉为“崖壁上的交响诗”?
九曲栈道是与修建佛像同时开凿的,位于大佛右侧的石壁上,自上而下盘旋至大佛脚,被诗人们誉为“崖壁上的交响诗”。它削壁穿洞,架虚构空,藏奇露险,婉蜒曲折,似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隐藏在乐山大佛左侧栖鸳、兑悦两个峰的悬崖绝壁间。
合作探究
查一查:查阅资料,了解古代工匠在修建乐山大佛时,还有哪些精妙的设计?体现了什么样的工匠精神?
(1)发鬈用石块嵌就
(2)两耳以木为之
(3)排水系统布全身
(4)胸部有残碑
体现了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的工匠精神。
合作探究
古人为什么要修建乐山大佛?
一是让佛祖保佑我们的人民,在这里都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通过。
二是把修建大佛所挖出来的石头全部用来填入江中,这为减小水流的流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
合作探究
青山依旧在,旧貌换新颜
修缮前
修缮中
合作探究
青山依旧在,旧貌换新颜
议一议
小学生在文物保护方面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
(1)不到处乱刻“XX到此一游”。
(2)多学习文物保护的知识。
(3)多了解文物的价值及文物存在的意义。
(4)向公众宣传保护文物的相关知识。
(5)与破坏盗取文物的不法行为作斗争。
合作探究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条文物保护方针:
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
合作探究
写一写
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选一处文化遗产,为其拟一句宣传保护的标语,与同学们分享。
九寨沟
让我们携手保护这青山秀水!
合作探究
绘一绘
查阅资料,设计一个“追寻大佛足迹”的旅行方案,并绘制一条最佳研学旅行路线图。
合作探究
”追寻大佛足迹”的旅行方案
活动目的: 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风景名胜;加深学生对山水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活动地点 :乐山大佛
活动时间:2021年9月20日
活动负责人 :由学校校长带头,各班班主负责管理。
活动内容:1.参观乐山景观。
2.实地感受乐山大佛的文化内涵。
活动行程:成都到乐山市
旅行路线:成都市——峨眉市——乐山市
合作探究
东风堰-千佛岩景区
课堂练习
查找资料,说一说,你对乐山大佛的最新感受?
呼吁参与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乐山大佛,深刻的感受到乐山大佛的精妙的设计,同时,懂得在保护文物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板书设计
天下第一大佛——乐山大佛
了解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的精妙设计
保护文物我们应该做什么
作业布置
查找资料,把乐山大佛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与他们一起分享。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川教版地方课程教材4-6年级
主题一 人文之美 第七课《天下第一大佛——乐山大佛》
教学设计
课题 天下第一大佛——乐山大佛 单元 二 学科 川教版地方课程教材 年级 4-6年级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山大佛。 2.了解掌握乐山大佛是怎样抵御风雨的侵蚀、隔湿和通风的。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保护文物应该做些什么。
重点 了解掌握乐山大佛是怎样抵御风雨的侵蚀、隔湿和通风的。
难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保护文物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乐山大佛有1200多年历史的乐山佛被誉为“天下第一大佛”。你知道乐山大佛有多高、多大吗 它是什么时保修建的 有哪些特点 在文化传承中挥着怎样的作用 让我们一起探寻乐山大佛的奥秘吧! 看视频交流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与本课题相关的话题,启发学生,为后文铺垫。
讲授新课 一、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1.了解乐山大佛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古称嘉州)南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的凌云山中, 又名凌云大佛、嘉州大佛,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凌云山还有哪些景点?凌云山下三江汇流,山上峰峦叠嶂,气势磅礴。除乐山大佛外,还有凌云寺、灵宝塔、东坡楼、麻浩崖墓等名胜景点。3.乐山大佛有多大?大佛依山开凿,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体恣匀称,神势肃穆,临江而坐,造就了“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宏伟气势。 大佛通高59.84米,头高11.96米,颅宽8.25米,左耳长6.2米,右耳长6米,鼻子3.2米,左眉长2.88米,右眉长2.9米,嘴长3.5米,左眼长2.46米,右眼长2.45米,颈高1.65米,肩宽23.35米,左手指7.15米,右手指长8.65米,左脚长10.05米、宽6.75米,右脚长10.3米、宽6.85米。4.算一算假如一个人身高1.7米,那么,乐山大佛相当于多少个人的身高? 59.84÷1.7=35个人5.了解巨型睡佛巨型睡佛,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山联襟而成,长约1300米。睡佛四肢齐全,体态匀称,面目清秀,佛头向南,脚朝北,安详的漂卧在岷江东岸。乐山大佛位于睡佛“胸”内,暗含“心中有佛”得寓意,形成了“佛”中有佛人文与自然融合的千古奇观!巨型睡佛是一位游客牌照时偶然发现的。巨型睡佛景观并不能随处可见,观赏这个景点的最佳是在乐山古城迎春门码头一带。6.猜一猜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巨型睡佛、乐山大佛的巧结合,是古代工匠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巨型睡佛、乐山大佛是大自然无意的巧合,是天造地设的奇迹,一睡佛、一坐佛,一天然生就、一人工凿成。二、天才的构思,人间的智慧1.乐山大佛何时完工的?乐山大佛始建于公元713年。在唐代三代工匠的不懈努力下,历时90年之久,大佛终于在公元803年竣工。乐山大佛设计巧妙,充分利用了山体的自然形态,让大佛和山岩体融为一体,不仅能抵御风雨的侵蚀,还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2.乐山大佛是怎样雕凿的?为了确保修建的科学、精准,古代工匠在修建大佛之前专门打造了一个3米多高的小佛样,把小样佛像的数据精准标注在施工图上,作为施工标准,科学指导修建过程。工匠们从佛头开始雕刻,施工时,他们用绳索把自己悬吊在半空,一凿一斧地雕琢着大佛的外观,景象壮观,但也非常危险。3.乐山大佛是怎样来抵御风雨的侵蚀和、隔湿和通风的?乐山大佛设计巧妙,充分利用了山体的自然形态,让大佛和山岩体融为一体,不仅能抵御风雨的侵蚀,还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大佛有巧妙地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特别是减轻雨水对佛像的侵蚀和风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地排水系统,大佛头部共有18层螺髻,第4层、 9层、18层各有一条隐秘的横向排水沟,形成了“泉从古佛髻中流”的奇异景观。佛的颈后部位开凿有排水洞穴,顺着两肩而下的衣纹褶皱形成天然的排水通道。两耳背后、两肩之间、胸部背侧都各有洞穴相连,其中、两耳背后和两肩之间相互贯通。这些奇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 乐山大佛为什么被誉为“崖壁上的交响诗”?九曲栈道是与修建佛像同时开凿的,位于大佛右侧的石壁上,自上而下盘旋至大佛脚,被诗人们誉为“崖壁上的交响诗”。它削壁穿洞,架虚构空,藏奇露险,婉蜒曲折,似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隐藏在乐山大佛左侧栖鸳、兑悦两个峰的悬崖绝壁间。5.查一查查阅资料,了解古代工匠在修建乐山大佛时,还有哪些精妙的设计?体现了什么样的工匠精神?(1)发鬈用石块嵌就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   (2)两耳以木为之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   (3)排水系统布全身  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乐山大佛风光(2)(11张)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   (4)胸部有残碑据1962年维修的负责人黄高彬和罗伯介绍,当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开洞一看,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 体现了敬业、精益、专注和创新的工匠精神。拓展:古人为什么要修建乐山大佛?修建乐山大佛的原因:一是让佛祖保佑我们的人民,在这里都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通过。二是把修建大佛所挖出来的石头全部用来填入江中,这为减小水流的流速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三、青山依旧在,旧貌换新颜闻名遐迩的腊山大佛,历经千年沧桑,曾经一度鼻塌唇豁,眼花耳损,全身杂草丛生,“黑鼻、花脸、泪眼。”近年来,在政府的主导下,大佛得到了全面修缮和维护。1.议一议小学生在文物保护方面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1)不到处乱刻“XX到此一游”。
(2)多学习文物保护的知识。
(3)多了解文物的价值及文物存在的意义。
(4)向公共宣传保护文物的相关知识。
(5)对破坏盗取文物的不法行为作斗争。2.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四条文物保护方针:保护为主 抢救第一合理利用 加强管理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以其神奇的自然风光、完好的生态环境和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全票通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现有的四个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之一。 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盛赞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斯和尼罗河的帝王谷媲美” 3.写一写 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请你选一处文化遗产,为其拟一句宣传保护的标语,与同学们分享。四川的九寨沟让我们携手保护这青山秀水! 4.绘一绘查阅资料,设计一个“追寻大佛足迹”的旅行方案,并绘制一条最佳研学旅行路线图。”追寻大佛足迹”的旅行方案活动目的: 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风景名胜;加深学生对山水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活动地点 :乐山大佛 活动时间:2021年9月20日 活动负责人 :由学校校长带头,各班班主负责管理。活动内容1.参观乐山景观。2.实地感受乐山大佛的文化内涵。活动行程:成都到乐山市旅行路线:成都市——峨眉市——乐山市东风堰-千佛岩景区 东风堰-千佛岩景区,位于乐山市夹江县城西青衣江畔。景区有我国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及千佛岩石窟,禅意小镇 、千佛寺i、万咏崖、水文化陈列馆等众多景点。千佛岩石窟开凿于隋,兴盛于唐,略早于乐山到佛,共有162窟270尊佛像,密集分布在铁石关下栈道的临江崖壁上。摩崖造像大多由民间自发镌造,内容丰富多样,艺术形象多姿多彩,佛像姿态栩栩如生。景区内山峰流翠,清泉飞瀑,修竹茂林,气象万千。奇幽壮丽的山光水色与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互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魅力,自古贝称为“青衣绝佳之处”。(六)作业布置查找资料,说一说,你对乐山大佛的最新感受? 了解课文内容阅读 展示 了解阅读 学习 合作交流、回答 学习、交流 了解
掌握 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乐山大佛。了解掌握“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内涵。让学生了解掌握乐山大佛的精妙的设计。让学生懂得保护文物应该做些什么。
呼吁参与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乐山大佛,深刻的感受到乐山大佛的精妙的设计,同时,懂得在保护文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对本课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梳理。
板书 天下第一大佛——乐山大佛庞大的恐龙家族 了解乐山大佛乐山大佛的精妙设计保护文物我们应该做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