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十九 人民解放战争 知识点素材—2022新高考历史二轮 中国近代史 考点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十九 人民解放战争 知识点素材—2022新高考历史二轮 中国近代史 考点梳理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历史
2022年新高考历史通史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十九 人民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支持蒋介石政府挑起内战,再一次把中国人民推向战争的苦难之中。中国历史步入解放战争时期。
1、阶段特征: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抗战胜利后,首先围绕着和平建国,国共两党展开斗争。
2、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1945年8月,接受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使得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争取了主动。
3、政治协商会议:(了解会议召开的概况)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但最终被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
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但在蒋介石认为做好内战准备之后,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面内战爆发。
4、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5、粉碎国民党的进攻: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中共确立自力更生、自卫战争的方针,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1947年3月,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军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
为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5、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947年夏,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废除封建半封建的剥削制度的《中国土地法大纲》;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决战时机的成熟:(注意总结)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经过一年的进攻,迫使国民党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②国统区统治陷入政治经济危机;③土地改革顺利进行;(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④民主党派支持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种种条件表明: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6、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迫使国民党进入被动防御作战)
7、三大战役(决战):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1)辽沈战役: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人民解放军数量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2)淮海战役:1948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发起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3)平津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挥师入关,与聂荣臻指挥的华北人民解放军共同发起平津战役。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已全线崩溃,妄图划江而治,国共再度和谈。
8、北平和平谈判:1949年1月,蒋介石宣告引退,由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
9、渡江战役(南京解放):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23日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统治全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为迎接人民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新中国的建立,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10、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1、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③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④掌握了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并进行武装斗争;⑤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并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三大法宝: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国民党方面:因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12、近现代中国的土地改革:(注意总结整理,把握不同时期,不同的土地政策)中国土地改革,亦称土地制度的改革或土地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也是私有制)。
①1927~1937年,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联合地主阶级共同抗日,在土地政策方面作了让步,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改为地主减租减息政策,借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他们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农民交租交息,借以照顾地主的利益,团结对敌。
③解放战争战争开始以后,1947年7~9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50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了西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及尚未解放的台湾省以外,广大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都宣告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