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桐初级中学等多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与社会【试卷+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新桐初级中学等多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与社会【试卷+答案】

资源简介

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学情调研
历史与社会调研卷
请同学们注意: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所有答案都必须坐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考试结束后,只需要上交答题卷。
同学们,彼方尚有荣光在!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判断对错,对的选T,错的选F)
1.1894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夏威夷的檀香山成立。( )
2.1915年,陈独秀在北京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
3.五四运动取得一些初步胜利,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
4.北伐战争中,周恩来领导的以中国共产党员为主的第四军独立团作战勇猛,获得“铁军”称号。( )
5.1935年掀起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
6.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7.下图是顾老师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板书。图中①②③处应该是( )
陷入两线作战
导火线
首次使用毒气弹
A.① 凡尔登战役 ② 萨拉热窝事件 ③马恩河战役
B.① 萨拉热窝事件 ② 马恩河战役 ③凡尔登战役
C.① 马恩河战役 ② 凡尔登战役 ③萨拉热窝事件
D.① 萨拉热窝事件 ② 凡尔登战役 ③马恩河战役
8.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对其中“国体之改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
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B. 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C.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9.20世纪30年代,“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同时期的军阀冯玉祥则下令:“着绸服则加税,而丝袜缎鞋尤甚,每一只须纳税一元。”这些现象表明近代中国习俗变迁的特点是( )
全盘西化 B. 反对西化 C. 官方主导 D. 新旧杂呈
10.“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这些是学者们对一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运动的高度概括。这场“运动”是( )
A. 戊戌变法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运动
11.1935年到1942年,美国政府花费130多亿美元大规模修建了众多公共工程。下表体现的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 )
公共建筑 新道路 新桥梁 新机场 地下水道
12.2万幢 66.4万英里 7.7万座 285个 2.4万英里
A.大力整顿金融体系 B. 全面调整农业政策
C. 推行“以工代赈” D.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2.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
A.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B. 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C. 波兰遭到法西斯国家的突袭 D. 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13.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达城人民立即宣布抵制日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群众运动。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日本这次寻衅的结果?( )
A. “蛐蛐叫喊夜深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每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占领沈阳”
B.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C.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D.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4.“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扬天下。……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这首歌应该是( )
A.《八路军军歌》 B.《新四军军歌》
C.《国民革命军军歌》 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5.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首次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来祭拜黄帝,并发表祭黄帝陵文。祭文反映出( )
共产党 祭黄帝陵文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国民党 祭黄帝陵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 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散,群情周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A. 抗战全面爆发激化了民族危机
B. 日本侵华加剧,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
C. 抗日民族统战线已正式形成
D. 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各方力量抗日
16.刘大年《抗日战争时代》一书中记载:从“七七事变”到1945年的八年中,日本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的陆军,平均每年占总兵力的76.4%。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中国能牵制日军的大量兵力主要是因为( )
A. 中国战场是日军唯一的战场 B. 中国拥有先进武器装备
C. 中国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 D. 苏联红军进驻中国东北
17.毛泽东指出:“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这一战指的是( )
A. 不列颠之战 B.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阿拉曼战役 D. 柏林战役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如图年代尺,②处应填( )
1939 1941 1942—1943 1945
A. 德军突袭波兰 B. 苏德战争爆发
C. 日本签署投降书 D. 日军偷袭珍珠港
19.毛泽东评价道:“这个会谈纪要,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这是历史没有过的。也就是说,中共取得了与国民党的某种平等地位。”这个会谈纪要最终( )
A. 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B. 满足了人民对民主、和平的愿望
C. 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D. 在全面内战的枪炮声中被撕毁
20.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的解放区是( )
A. 中原解放区 B. 东北解放区 C. 晋察冀解放区 D. 山东解放区
21.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背景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地破坏。这与当时正在进行地哪一场战役有直接关系(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2.下列四幅战役形势图中与解放东北全境有关的是( )
A. B.
C. D.
23.下表所示现象助推( )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担架(副) 大小车(辆) 挑子(副) 牲畜(头) 筹粮(吨)
305000 880000 206000 767000 480000
抗日战争转入全面反攻
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土地改革顺利完成
D.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4.如图为某天日历。根据日历推断这一天( )
A.中国开始了全国性抗战 B. 内战全面爆发
C.中共召开七届二中全会 D.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的是( )
《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B.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开罗宣言》的发表 D.《波茨坦公告》的发表
26.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为( )
A. 梁启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B. 孙中山——“科学”“民主”提倡者
C. 邹容——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D. 鲁迅——封建旧道德批判者
27.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如果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近代重庆”一词,显示的信息可能有( )
①《马关条约》增开重庆为通商口岸
②日军占领上海后,国民政府由南京迁至重庆
③日本在重庆向国民政府递交投降书
④日军对后方城市重庆进行轰炸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8.我国有的地方之所以被称为革命圣地,是因为它与重大的革命历史事件有关。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南昌——红色政权的建立
B.遵义——红军长征出发地
C.延安——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
D.西柏坡——重心由农村到城市
29.标语和口号,不仅折射着时代精神,还能在情感上打动人,其意义和作用不容忽视。下列口号按产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②①③④
30.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在创办近代工业的同时,洋务派还建立了新式海军。
B. 1920年夏,陈独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C.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按序为8分、8分、11分、10分、9分,共46分)
31.(8分)战争是残酷的,人类历史上有两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伤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巴黎和会“三巨头” 图2: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材料二: 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但是公约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做表面文章。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新闻图片是了解历史的第一手史料。图1、图2能分别帮助我们了解哪两次战争。(2分)并结合所学,写出这两次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以及战争性质。(4分)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该“公约”是哪场会议中签订的?(1分)指出该“公约”的签署对中国的影响?(1分)
32.(8分)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独立坚持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之战,为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31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材料二: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与意大利、日本组成轴心国集团,实行疯狂的法西斯侵略扩张,蹂躏欧洲。美国支持英法抵抗德国,并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请将材料一中的年代尺①②处战役名称补充完整。(2分)
指出平型关大捷与台儿庄战役对中国抗战的意义。(2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2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2分)。
33.(11分)国共两党的关系状况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阅读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共两党关系变化表
时期 时间 标志 战线 影响
国民革命 1924--1927年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 ①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土地革命 1927-1937年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导致大革命失败,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抗日战争 1937-1945年 ②
解放战争 1946-1949年 1946年6月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祖国至今未实现完全统一。
材料二:......在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时间……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并且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到“联蒋抗日”……
——摘自2017年2月《求是》杂志
材料三:【图说历史】
图一 图二
补充完整材料一表格中的①②两条战线。(2分)
哪一事件推动了“联蒋抗日”的进程。(1分)该事的和平解决有什么意义。(4分)
毛泽东受邀参加哪一会议时拍下的照片?当时,毛泽东接受邀请的目的是什么?(2分)
(4)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从1924年到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2分)
34.(10分)1921年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擎天撼地的伟大胜利。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以来)一次次的斗争,都不幸地以失败告终,中国人民复兴中国的梦想始终未实现……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复兴中国的梦想开始变成现实。
材料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读年代尺,A、B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志性事件,请分别写出事件名称。(2分)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1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如何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华民族有何重大意义。(3分)
35.(9分)道路自信源自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索之路】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革命之路】
材料二: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合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材料三: “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号召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道路选择的历史考察及启示》习近平
请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3分),他们分别从哪两方面进行近代化探索。(2分)
材料二所述事件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中毛泽东号召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2分)
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学情调研
历史与社会调研卷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请判断对错,对的选T,错的选F)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T F F F T T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题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D C C B A A B C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B D D D C D B D B D
题号 27 28 29 30
答案 A C B 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按序为8分、8分、11分、10分、9分,共46分)
31.(8分)
一战、二战(2分)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一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和侵略战争(1分);二战:法西斯侵略和反法西斯侵略、正义与邪恶的战争。(1分)
华盛顿会议(1分);使中国又恢复到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1分)
(8分)
百团大战;诺曼底登陆战(2分)
全民族抗战以来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分);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1分)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2分)
(4)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进行正义战争。(2分)
33.(11分)
①国民革命统一战线;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西安事变。(1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2分)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
(3)重庆谈判(1分),为了争取和平。(1分)
(4)合作到内战,再合作,再内战。(2分)
34.(10分)
(1)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分);中流砥柱的作用(1分)
(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4分)
(3)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实现了百年来追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点1分,共3分)
35.(9分)
(1)李鸿章:洋务运动(1分);康有为:戊戌变法(1分);孙中山:辛亥革命(1分);分别从器物和制度层面(2分)。
(2)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2分)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2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调研卷 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