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全科)

资源简介

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总分16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下,主观题答案写在答卷纸上对应的题号下空格内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和答卷纸。
一、填空题(共70分)
1.直线l过两点A(1,3),B(-1,4),则直线l的斜率为 。
2.求过点P(-3,2),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
3.若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长方体的体积为 。
4.用长宽分别是4cm和8cm的矩形硬纸卷成圆柱的侧面,则此圆柱的底面积为 。
5.一直线的斜率不大于,则其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 。
6.一个棱为长2cm的正四面体ABCD,一只蚂蚁从B点出发绕其侧面一周再到B点,所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
7.两条平行线和之间的距离为3,则c=      。
8.已知两条直线l1:;l2:,若l1∥l2,则m=      。
9.已知直线l:,圆c:,则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为 。
10.求过点M(-1,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方程为 。
11.求直线l:y=3x+3关于直线x-y-2=0对称的直线方程为 。
12.若直线y=-x+b与曲线x=恰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13.已知P(―1,―3),N(5,2),点P在x轴上,且使|PM-PN|取最大值,则点P的坐标为 。
14.如图,A、B是直线l上的两点,且AB=4,两个半径相等的动圆分别与l相切于A、B两点,C是两个圆的公共点,则圆弧AC、CB与线段AB围成图形面积S的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共90分)
15.求满足下列条件圆的方程。
(1)过点P(2,-2),圆心是C(3,1);
(2)与两坐标轴都相切,且圆心在上。
16.如图,空间四边形ABCD,AB=AD,BC=CD,求证:BD⊥AC。
17.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射线OA:(x≤0),OB:(x≤0),过点P(-1,0)作直线分别交射线OA、OB于点A,B
(1)当AB中点为 P时,求直线AB的方程;
(2)求与OA、OB都相切,且半径为2的圆方程。
18.如图,在多面体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F∥AB,EF⊥FB,AB=2EF=2,∠BFC=90°,BF=FC=,H为BC的中点。
(1)求证:FH∥平面EDB;
(2)求证:AC⊥平面EDB;
(3)求四面体B-DEF的体积。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C1:和圆C2:
(1)若直线l过点A(4,0),且被圆C1截得的弦长为,求直线l的方程;
(2)设P为平面上的点,满足:存在过点P的无穷多对互相垂直的直线l1和l2,它们分别与圆C1和圆C2相交,且直线l1被圆C1截得的弦长与直线l2被圆C2截得的弦长相等,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
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两个坐标轴有三个交点,经过这三点的圆记为C;
(1)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2)求圆C的方程;
(3)问圆C是否经过定点(其坐标与b无关)?请证明你的结论。
C
A
B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有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关于运动的性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D.物体加速度大小、速度大小都不变的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量耗散现象的存在,说明自然界中的有些过程,能量是不守恒的
B、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对行星运动的观测研究得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海王星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一颗行星,被人们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3.游泳运动员以恒定的速率垂直河岸横渡,当水速突然增大时,对运动员横渡经历的路程、时间发生的影响是( )
A.路程增加、时间增加 B.路程增加、时间缩短
C.路程增加、时间不变 D.路程、时间均与水速无关
4.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物理量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
A.动能 B.线速度 C.加速度 D.向心力
5.如图所示,一小球用细绳悬挂于O点,将其拉离竖直位置一个角度后释放,则小球沿以O点为圆心的圆弧ABC摆动(相当于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B时提供向心力的是
A.小球的重力
B.绳子对小球的拉力
C.小球对绳子的拉力 D.小球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
6.一物体从某高度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t,则它在中运动的时间为 ( )
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绳的拉力作用下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的线速度为v,则绳的拉力F大小为
A. B. C.mvr D.mvr2
8.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分速度vy(竖直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
9.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等
10.如图所示,在水平路面上一运动员驾驶摩托车跨越壕沟,壕沟两侧的高度差为0.8m. 取g=10m/s2,则运动员跨过壕沟所用的时间为
A.3.2s B.1.6s C. 0.8s D. 0.4s
11.在公路上常会看到凸形和凹形的路面,如图所示. 一质量为m的汽车,通过凸形路面的最高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1,通过凹形路面最低处时对路面的压力为N2,则
A.N1 > mg B.N1 < mg
C.N2 = mg D.N2 < mg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式知,当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
B.由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式知,当 m1>m2时,则m1对m2的引力要比m2对m1的引力大
C.世界各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离地高度都是相同的
D.世界各国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它们离地高度可以不相同
13.当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一轨道上,卫星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
B.同卫星的质量,轨道半径越大,向心力越大
C.轨道半径越大,运动周期越大
D.轨道半径越大,运动速度越大
14.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速度是下列的( )
A.一定等于7.9km/s
B.等于或小于7.9km/s
C.一定大于7.9km/s
D.介于7.9~11.2 km/s
15.两艘质量各为1×107kg的轮船相距100m时,G=6.67×10-11N·m2/kg2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相当于 ( )
A.一个人的重量
B.一支鸡蛋的重量
C.一个西瓜的重量
D.一头牛的重量
16.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发生了位移,就一定有力对它做了功
B.凡是受力物体,一定有力对它做了功
C.物体既受了力,又发生了位移,则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D.只有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力才对物体做功
17.汽车以额定功率从水平路面上坡时,司机换挡目的是( )
A.增大速度,增大牵引力
B.减小速度,减小牵引力
C.增大速度,减小牵引力
D.减小速度,增大牵引力
18.如图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为h,设桌面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空气阻力不计,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 )
A.-mgh B.mgH C.mg(H+h) D. mg(H-h)
19.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在跟竖直方向成θ角的斜向下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移动了距离s,若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N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 ,则在此过程中(    )
A.推力F做的功为F s
B.压力FN做的功为FN s
C.重力做的功为mg s
D.摩擦力Ff做的功为-Ff s
20.以下关于摩擦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摩擦力做功的多少只与起始和末了位置有关,与运动路径无关
B.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
C.静摩擦力一定不做功
D.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既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
21.一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开始,将一个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该木块上,在t=t1时刻F的功率是( )
A.、F2t1/2m B、F2t12/2m C、F2t1/m    D. F2t12/m
22.如图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的弹力可以等于零
B.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
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一定与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同
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作用力一定与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
23.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之比为1∶2 ,转动半径之比为1∶2 ,在相等时间里甲转过60°,乙转过45°,则它们所受外力的合力之比为( )
A.1∶4 B.2∶3 C.4∶9 D.9∶16
二、计算题(共31分解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演算步骤和答案。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4.如图所示,用F = 8 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已知A、B之间的距离s= 8 m. 求:
(1)拉力F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
(2)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
25一颗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G和地球质量M,求:
(1)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2)卫星的速度大小
26一辆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质量m=2.0×103kg,轮胎与路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7.5×103N。当汽车经过一段半径r=60m的水平弯路时,为了确保不会发生侧滑,汽车转弯时的行驶速率不得超过多少?
27. 用3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物体速度方向与水平成30°角,(g取10m/s2求 (1)此时物体相对于抛出点的水平位移和竖直位移。
(2)该物体再经多长时间,物体的速度和水平方向夹角为60°?
28.如图所示,小球Q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当Q球转到与o同一水平线时,有另小球P在距圆周最高点为h处开始自由下落,要使两球在圆周最高点相碰,则Q球的角速度ω应满足什么条件
r
m
0.8m
F
A
B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叙述中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
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单体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 D.形状与大小一般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2.与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相比较,减数分裂过程特有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染色体复制 C.着丝点分裂 D.DNA复制1次
3.下图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
4.如右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A. 次级精母细胞        B. 精细胞
C. 初级精母细胞    D. 卵细胞
5.下列各项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紫花 B.白花豌豆与紫花豌豆杂交后代有白花和紫花
C.白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白花 D.紫花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有紫花和白花
6.下列关于分离现象的假说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D. 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B.杂合子一般表现出显性性状
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 T和T,T和t,t和t都是等位基因
8.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2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F2出现性状分离 B.F2性状分离比为1∶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10. 为鉴定一株高茎豌豆和一只黑色豚鼠纯合与否,应采用的简便遗传方法分别是
A.杂交、杂交 B.杂交、测交 C.自交、自交 D.自交、测交
11. 以两株高茎豌豆为亲本进行杂交,F1 中高茎和矮茎的数量比例
如图所示,则F1高茎豌豆中纯合子的比例为
A.1/3 B.1/2
C.1/4 D. 1
12.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患儿,预计这对
夫妇再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孩子的概率是
A.12.5% B.75% C.25% D.50%
13.家庭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双亲中一个为杂合子(Ee)患病,另一个正常,那么他们子女中发病的可能性是
A.100% B.50% C.25% D.0
14.下图所示的四种遗传系谱中,能确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是
15. 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
A. 常染色体上 B. X染色体上 C. Y染色体上 D. 线粒体上
16.基因型为FFTt的个体的配子是:
A.FT和FT B.Ft和Ft C.FF和Tt D.FT和Ft
17. 下列关于染色体说法正确的是
A.女儿的性染色体必有一条来自父亲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女性卵细胞内只有X染色体 D.男性精子中只有Y染色体
18.下列生物属于纯种的是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19.下列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A.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等位基因 B.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C.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 D.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20.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与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进行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有
A.2种 B.4种 C.6种 D.8种
2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2种子为556粒(以560粒计算)。从理论上推测,F2种子中基因型和个体数相符的是
备选项 A B C D
基因型 YYRR yyrr YyRr yyRr
个体数 315粒 70粒 140粒 35粒
2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某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是1:1:1:1,则某个体的
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23.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T)对易感病(t)为显性,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用纯种的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品种作亲本,F2中选育出矮秆抗病类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
A.1/3 B.2/3 C. 1/16 D.3/16
2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女儿正常
B.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C.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子女均正常
D.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25.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B.设法把RNA与蛋白质分开,证明了RNA不是遗传物质
C.设法把DNA与多糖分开,证明了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26.下图表示用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DNA和蛋白质,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 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噬菌体与母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与蛋白质外壳应含有标记元素是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P、32S、35S
D.32P、32S、35S
2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只含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RNA
B.只含有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
C.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D.既有DNA又有R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
28.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两位科学家于1962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29.某双链DNA分子的碱基中,鸟嘌呤(G)的分子数占28%,胸腺嘧啶的分子数占
A.11% B.22% C.28% D.44%
30. 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A.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B. 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C. 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
31. 下列物质中与DNA复制无关的是
A.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B.DNA的两条模板链 C.解旋酶 D.ATP
32.用32P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31P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则含32P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
A.1 B. 2 C.8 D.16
33.已知某DNA分子有500对碱基,其中含胞嘧啶300个。若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则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A.800 B.600 C.900 D.1200
34.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M、N、O、P、Q五个基因,如图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35.如图所示细胞代表四个物种的不同时期细胞,其中含有染色体组数最少的是
第Ⅱ卷(共30分)
二、填空题(共30分)
36.(6分)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按照先后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的号码排列起来 (2分)。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3)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 。
(4)在上述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 。
(5)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的是图 。
37.(7分)下图为先天性聋哑(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显性基因
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先天性聋哑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是 性遗传病,该病遗传时
遵循基因的 定律。
(2)Ⅰ3的基因型是 ,Ⅱ5的基因型是 。
(3)Ⅰ4和Ⅱ7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
(4)若Ⅱ9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性携带者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先天性聋哑男孩的概率
是 。
38.(7分)豌豆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
某豌豆的基因型如图所示,请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豌豆的表现型是_________。
(2)图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基因的遗传时遵循
基因的 ________定律。
(3)该豌豆是由基因型为_________和________的配子结合
发育而来的。
(4)该豌豆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9.(10分)下图甲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乙为DNA复制
有关示意图,请据图用文字回答
(1)甲图中“1”的名称是 。
(2)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 ,甲图中标号 表示了其中的一种。
(3)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通过 连接。
(4)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碱基名称为 。
(5)DNA复制时,图中①处的变化是 ,条件是需要 和 。
(6)若Y链是Z链的模板,Z的碱基顺序由上而下是 (2分)。
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一生物(答案)
Y
y
R
R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公安部、文化部等部门在2009年联合开展“政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行动,这是政府在积极履行    的职能。
A.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B.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D.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2.在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是
A.权力机关的监督 B.审计部门的监督
C.人民政协的监督 D.新闻媒体的监督
3.2010年2月28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布,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建议。这是国家通过 让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A.信访举报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4.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国务院 B.最高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检察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建国60年来,我国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些政治制度有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009年,江苏省改造了经济薄弱地区300所乡镇卫生院;解决了300多万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帮助48.9万反乡农民工基本实现就业。如果将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写一篇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标题是
A.为民服务,积极造福群众 B.依法行政,建设法治社会
C.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D.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7.2011年11月11日至12月14日,南京市发改委、民政局、司法局等15个政府部门的 “一把手”通过电视、网络述职述廉,欢迎群众监督、网民“拍砖”。 “一把手”公开述职述廉,接受群众监督,这样做有利于
A.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B.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C.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D.实现居民自治
8.右边漫画的政治学启示是
A.提高人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刻不容缓
B.民主必须在集中的指导之下
C.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D.政府要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途径
9.下列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的国家机关是
A.人民政协的监督 B.审计部门的监督
C.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10.在某市开展的“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建言献策。不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四千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很多合理的建议被政府采纳。这种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属于
A.民主评议会制度 B.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C.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11.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这是政府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组织文化建设职能
③坚持依法执政 ④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2.在社会公众的强烈呼吁下,近来国务院下属部门向社会公开其“三公”经费(公车购置费、公务招待费、出国经费)及财政拨款情况。公众关注“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算公开,体现的公民权利是
①了解公共事务的知情权 ②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
③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权 ④对公共服务的质询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2011年12月15日,民政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在2012年元旦春节期间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有关工作,补贴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这表明我国政府
①坚持立党为公、民主执政 ②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积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4.2011年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在南开中学和师生交流时说,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要
懂得民情、民心、民意。这就要求政府
A.坚持依法执政 B.积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
C.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D.为人民求助和投诉提供渠道
15.2011年10月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了《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提出“十二五”期间
我国将对全体公务员进行职业道德轮训。这表明政府履行
A.文化建设职能 B.经济建设职能
C.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民主政治建设职能
16.下列选项中,存在互相监督关系的是
A.人民与人民代表 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
C.全国人大与国务院 D.全国人大与全国政协
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坚持
A.科学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法执政 D.文明执政
18.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期民族工作,“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随着边疆和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明显增强。这说明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C.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19.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
①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民族之间的差别
②有利于改变“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③是有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④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坚持
A.民主执政 B.科学执政 C.依法行政 D.政治协商
2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是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各政党的纲领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2.下列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行政机关
B.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
23.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共提出议案566件,其中立法方面的议案558件,监督方
面的议案7件,其他议案1件。这表明人大代表依法行使
A.审议权 B.提案权 C.表决权 D.质询权
24.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这是党 的重要体现
A.科学执政 B.依法执政 C.民主执政 D.合理执政
25.江苏镇江市政府大力扶持境内少数民族村组的经济社会发展。这表明
①政府进一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③政府坚持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国情,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是
A.人大常委会 B.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 D.人民政协
27.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 民族平等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 民族团结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28.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乐团里的演奏家各有专长,各有专职,但要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关键是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这个指挥就是中国共产党。这形象地说明
A.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D.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2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D.民主集中制
30.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是
A.领土完整、国家统一 B.“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C.依法行使自治权 D.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32.人民政协是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国家机构。
33.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4.我国人大代表具有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和决定权。
35.民族区域自治以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为前提和基础。
3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37.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石。
38.在我国充分保护、尊重、鼓励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39.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法院。
40.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小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
42.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处于迷茫和陷入泥坑时,是中国
共产党指明方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处于攻坚阶段时,是中国共产党激发起群众的斗志,
一往无前;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遭遇各种阻力时,是中国共产党及时铲除各种破坏力量,
使中国革命和建设稳步前进。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请联系上述材料运
用《政治生活》知识佐证这一观点。
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和建议写在答题卡上。(本部分本题12分)
43.材料一 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与参加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
比例的对比:
材料二 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
的3个孤儿开始,又先后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4个民族的10余个孤儿。不
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如今,逢年过
节,不同民族的子女们都会回家团聚,围在老人身边……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感受到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2)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三、简答题(本部分共2小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6分)
41.(1)高度重视防控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
服务的工作态度。
(2)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并下发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第一卷(满分8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于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中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Employer and employee.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Customer and waitress.
2. How much time is left for the man’s train
A. 10 minutes. B. 15 minutes. C. 20 minutes.
3. What does the man mean
A. The money is helpful. B. The money is helpless. C. The money isn’t enough.
4.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Holiday plans. B. Career plans. C. Weekend plans.
5. Where would the woman like to sit
A. In the corner. B. By the piano. C. Near the platform.
第二节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中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六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7题。
6. Who is going to pay the rent
A. Peter’s mother. B. Peter’s father. C. Peter himself.
7.What does Peter have to do before moving out probably
A. Get a college degree.. B. Find a job. C. Persuade his father.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y didn’t the woman accept the return
A. The shoes were sold at a discount. B. The man couldn’t find the receipt.
C. No shoes were allowed to be returned..
9. How is the problem solved
A. The man returned the shoes and got back his money.
B. The man changed the shoes for a bigger pair.
C. The man bought another pair of shoe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0.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At the airport. B. On a train. C. On a plane.
11.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raveling by air
A. Fast and safe. B. Fast and comfortable. C. Fast but terrible.
12.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manr
A. He often has an airsickness.
B. He likes traveling by train.
C. He doesn’t think planes are as safe as trains.
听第9段材料,回答14至17题。
13. Where was one of the biggest diamonds found
A. In Britain. B. In South Africa. C. In America.
14. What is the weight of the biggest diamond
A. About 168-carat.. B. About 507-carat.. C. About 707-carat..
15. Who got another big diamond in the history
A. Britain Queen. B. Chinese Ruler. C. American President.
16. How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is new big diamond
A. It will be made as a great work. B. It will make the country wealthy.
C. It will be sent to another country.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7.What is Liu Xiang’s score in the Asian Games
A. 11.09 seconds . B. 12.09 seconds C. 13.09 seconds
18. Where was Liu Xiang born
A. In Shanghai. B. In Jiangsu. C. In Zhejiang.
19. What are Liu Xiang’s hobbies
A. singing and dancing B. singing and computer C. dancing and computer.
20. When did Liu Xiang break the world record
A. In 2006 B. In 2008. C. In 2010.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21. In this institution, a medal, together with a prize of a certain sum of money, ________ does bes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ery two years.
A. is given to whoever B. are given to anyone
C. are given to who D. is given to whom
22. No one knows exactly ________ this important discovery was made.
A. that B. what C. that how D. when
23. Allow children the space to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________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your own.
A. until B. even if C. unless D. before
24. After telling the touching story, the teacher 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whether anything could ______
a mother’s love and care.
A. take place of B. in place of C. replace D. replace with
25. Honesty is a basic element in friends-making and that is ______ it requires to keep ever-lasting friendship.
A. how B. what C. whether D. which
26. Washinhton, a st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named ________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presidents.
A. instead of B. by means of C. in favour of D. in memory of
27. Sixteen girls and forty-five boys ________ our class. That is to say, our class _______ sixteen girls and forty-five boys.
A. make up; consists of B. be made of; is consist of
C. consist of; is made up of D. make up of; consists of
28.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are more ________ to suffer from back problems if they always sit before computer screens for long hours.
A. likely B. possible C. probable D. sure
29.The speech she made ________ her future made her mother angry.
A. concerned B. concern C. to concern D. concerning
30. Always remember to put such dangerous things as knives out of children’s _______.
A. touch B. sight C. reach D. distance
31. ------How is Tom now after he hurt his legs
------ He has ______ recovered.
A. immediately B. absolutely C. gradually D.Generously
32. Human beings are different from animals _______they can use language as a tool to communicate.
A. in that B. for that C. in which D. for which
33. If your knowledge can be in some way _______ with my experience, we are sure to succeed.
A. joined B. linked C. connected D. combined
34. Although most of them have no doubt ____ he will pass the exam, I still think there is some doubt ___ he has really got everything ready.
A. whether; that B. that; whether C. that; that D. whether; whether
35. — How do you find the concert in the Taizhou Grand Theatre last night
— _________. But the conductor was perfect.
A. I couldn’t agree more B. I was crazy about it
C. I don’t think much of it D. I really like it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进行填涂。
36. A. few B. some C. several D. many
37. A. served B. loved C. met D. supported
38. A. searched B. fought C. worked D. talked
39. A. regretful B. calm C. worried D. lucky
40. A. giving up B. waiting for C. paying for D. turning down
41. A. hotel B. hospital C. restaurant D. office
42. A. so B. but C. though D. since
43. A. ask B. call C. help D. invite
44. A. required B. predicted C. expected D. promised
45. A. even B. seldom C. still D. sometimes
46. A. work B. school C. home D. table
47. A. experience B. company C. luck D. trust
48. A. risk B. stress C. test D. habit
49. A. book B. picture C. computer D. tape
50. A. early B. together C. alone D. everywhere
51. A. public B. family C. team D. group
52. A. missed B. followed C. knew D. visited
53. A. leave B. find C. have D. need
54. A. live B. come C. move D. drive
55. A. nervous B. curious C. thankful D. suitabl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A
The Diet Zone: A Dangerous Place
Diet Coke, diet Pepsi, diet pills, no-fat diet, vegetable diet… We are surrounded by the word “diet”(节食) everywhere we look and listen. We have so easily been attracted by the promise and potential of diet products that we have stopped thinking about what diet products are doing to us. We are paying for products that harm us psychologically (心理) and physically.
Diet products significantly weaken us psychologically. On one level, we are not allowing our brain to admit that our weight problems lie not in actually losing the weight, but in controlling the consumption(消费) of fatty, high-calorie, unhealthy foods. Diet products allow us to jump over the thinking stage and go straight for the scale(秤)instead. All we have to do is to swallow(吞咽) or recognize the word “diet” in food labels.
On another level, diet products have greater psychological effects. Every time we have a zero-calorie drink, we are telling ourselves without our awareness that we don’t have to work to get results. Diet products make people believe that gain comes without pain, and that life can be without resistance and struggle.
The danger of diet products lies not only in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they have on us, but also in the physical harm that they cause. Diet foods can indirectly harm our bodies because consuming them instead of healthy foods means we are preventing our bodies from having basic nutrients(营养成分). Diet foods and diet pills contain zero calorie only because the diet industry has created chemicals to produce these wonder products. Diet products may not be nutritional, and the chemical that go into diet products are potentially dangerous.
Now that we are aware of the effects that diet products have on us, it is time to seriously think about buying them. Losing weight lies in the power of minds, not in the power of chemicals. Once we realize this, we will be much better able to resist diet products, and therefore prevent the psychological harm that comes from using them .
56. From Paragraph 1, we learn that ________.
A. diet products fail to bring out people’s potential
B. people have difficulty in choosing diet products
C. diet products are misleading people
D. people are fed up with diet products
57. One psychological effect of diet products is that people tend to _____.
A. try out a variety of diet foods
B. hesitate before they enjoy diet foods
C. pay attention to their own eating habits
D. watch their weight rather than their diet
58. In Paragraph 3, “gain comes without pain”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losing weight is effortless B. it costs a lot to lose weight
C. diet products bring no pain D. diet products are free from calories
59. Diet products indirectly harm people physically because such products ______.
A. are over-consumed B. lack basic nutrients
C. are short of chemicals D. provide too much energy
B
60. Some middle schools in Australia have banned students from carrying mobile phones________.
A. because they are students B. when they are free
C. when they are at school D. because they are young
61. We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some children get mobile phones from________.
A. the makers and sellers B. some other strangers
C. their parents and friends D. some mobile phone users
62. Some parents felt unhappy because they couldn’t _______ during school hours.
A. use their mobile phones B. leave their mobile phones
C. help the teachers with their work D. get in touch with their children
63. The underlined word “they” in the fifth paragraph refers to________.
A. many teachers B. some messages
C. mobile phones D. some students
C
Do you get nervous and not know what to do the day before an exam Read these tips.
1.Take the day off from studying.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studying right before an exam is more likely to hurt than to help. Why Because the information studied is still floating around in your short-term memory and actually interferes(干扰)recall of the information that you have studied days, weeks or even months before.
2.Plan something fun to do as a reward for all the effort you have put into getting ready.
Call friends to make plans for the time after the exam. Take in a good movie or shop at a favorite store. In short, do something interesting that you have put off during the previous weeks of preparing and treat yourself to something special.
3.Watch your intake of caffeine.
Nothing drives up your anxiety level faster than not being able to fall asleep the night before an exam, so avoid drinks, like coffee, tea, or colas.
4.Try to relax with physically tiring activities.
Do some activities like swimming, jogging, or biking so that you will feel tired enough to sleep. A warm shower or bath close to bedtime will also help relax you. Unless you know exactly how it will affect you the next day, avoid taking any sleeping pills because they may leave you feeling sleepy during the exam, which will affect your performance.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eck everything you will need for the exam before you go to sleep. In this way, you won’t have to worry about not being able to find your lucky shirt or the test permit in the morning. If you plan to drive to the test center, make sure you have enough gasoline.
64. What is implied in Point 1
A.Students shouldn’t go to school the day before an exam.
B.Studying hard the day before an exam may not be a good idea.
C.It’s hard to forget the information we have studied right before and exam.
D.What we have studied several days before an exam will help us most in the exam.
65. 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we _________.
A.do nothing but relax for two days before an exam
B.go to the cinema to relax the day before an exam
C.avoid some kinds of drinks the night before an exam
D.avoid taking a shower close to bedtime before an exam
66.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Point 5
A.Don’t forget to find your lucky shirt
B.Don’t forget to take your test permit
C.Make sure your car has enough gasoline
D.Prepare everything you will need the night before
67. The writer wrote this passage mainly to tell us __________.
A.what to do after an exam
B.how to study well before an exam
C.how to have a good sleep before an exam
D.dos and don’ts the day before an exam
D
English has gained status as a world language. About 1/3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has English as its mother tongue. 75% of the world’s mail is in English.
English is the official language or is widely us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Ireland, Australia, New Zealand, India, United Arab Ernirates,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Panama, Surinam, South Africa, Nigeria, and Kenya. English is the language that is most often studied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the European Union (by 89% of schoolchildren), followed by French (32%), German (l8%), and Spanish (8%). It is also the most studied in China, Japan, and South Korea. Books, magazines, and newspapers are written in English in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English is also the widest used language in science. In 1997, the Science Citation Index reported that 95% of its articles were written in English, but only half of their authors came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Why has English become a world language The British colonized (使……殖民地) large parts of the world, spreading their language to new areas.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are both important nations in the world. When doing business with these nations, knowing English is an advantage. As non-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realized that, industry and business hired people who spoke English, or required their workers to attend language courses. English is 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 of technology.
With English being so widespread, it can make those who come from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already feel that they don't need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This is not good because one learns to understand a culture better if one knows the language, and one may also enjoy reading original books.
68. The following are all the reasons for English to be widely used EXCEPT that .
A. the U.K. and the US were both developed countries
B. the British once colonized large parts of the world
C. English-speaking people worked in many countries
D. many schools asked the students to study English
69. In the European Union which foreign language is studied by the fewest people
A. French. B. German. C. Spanish. D. English.
70. From this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
A. why English has become a world language
B. one must study English as a world language
C. English has gained status as a world language
D. if you don’ t study English you’ll fall behind
第II卷(三部分,共35分)
第四部分:任务型阅读(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表格中的空格里填入最恰当的单词。(每空格不得超过1个单词)
If you are a Wet Blanket (a person who doesn't enjoy himself / herself and thus prevents others from enjoying themselves) when it comes to nature and your kid, you are most likely a caring, protective parent who wants to keep your child safe and sound. You may be so determined to protect your kid from dirt, sunburn, frostbite (冻伤), or scratches (划伤) that you try to avoid the outdoors. Or you may just find muddy clothes and sandy toes require too much time to wash. Perhaps you hate to get dirty yourself. The natural world may just make you nervous and you might worry those bugs (虫子) and bats will suck you dry. It may be that you just never got the chance to be outdoors when you were a kid and now know nothing about what to do with your kid.
While it is every care-giver's job to protect their kid, your worries may cause your child to grow up as a Wet Blanket as well. If you prefer the indoors yourself, you may be keeping your kid from outdoor experiences without even realizing it. Your attitudes about nature have a huge influence on how comfortable your kid feels outside. You may need to go against your own nature and "open the door" to get your kid outside!"
You may already realize the value in helping kids spend time outside in nature and know that playing in nature settings helps children grow up mentally (精神上). Perhaps you already introduce your child to nature through books, museums, and zoos. Maybe you just need some ideas of what to do with kids outside. Try some simple nature activities with your kid, or sign up for professionally-led nature programs to develop you skills. While it may be a challenge for you to overcome (克服) your own nervousness about nature, you can raise a child who is happy and confident in the natural world.
One of the easiest ways you can get your kid outside is to become a Door Opener. Even if you don’t enjoy playing on the mud, you can take breath and let loose! Undirected time to explore n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aising a caring kid. This might be free time in the backyard, allowing him to wander ahead on a walk or simply providing him with materials for a project. Putting aside your own nervousness and providing "in-the-wings" support will enrich your child’s journey as a nature lover! Belt out a song (引吭高歌), build a snowman, watch the clouds, or plant a seed with your child. Help your child connect his creative side with nature.
To avoid (81) a Wet Blanket
Your reasons for preventing kids from (82) themselves ●To (83) your kids away from dirt. sunburn and so on.●Not wanting to spend too much time (84) muddy clothes and sandy toes.●Being(85) about bugs and bats.●Not knowing what to do with your children outside since you yourself haven't such experiences before.
A huge and bad (86) on kids Kids will grow up as Wet Blankets(87)
Ways of raising a happy and confident child in the natural world ● Realizing the (88) of helping your kid enjoy nature.●(89) your own nervousness about nature.●Allowing him to wander ahead on a walk or simply providing him with materials for a project. ●Letting your child outside to feel nature as much as possible.●Trying some simple nature(90) outside with your child, such as belting out a song, building a snowman, watch the clouds,etc.
第五部分:根据句意及所给单词首字母或中文提示写出下列单词,每空一词。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相应题号的横线上。(共5小题,每题1分,满分5分)
91.We Nanjingers should try our best to make c________ to the Nanjing 2014 Youth Olympic Games.
92. U________,they lost their families after the earthquake.
93.It is difficult to find the right a________ to solving the maths problem
94. Loulan and Pompeii are both lost ________(文明)2, 000 years ago. One is in China, the other in Italy.
95. I’m interested in business and I’ll run a company of my own after learning some ________(商业的)courses at university.
第六部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5小题,每题1分,满分5分)
96._______ from place names, few Celtic words were left as part of Old English.
97. The man moved away. Polly could feel her heart ______ with fear.
98. The Normans defeated England and took ______ of the country in 1066.
99. I saw streets just as they had been, with stepping stones along the road . I also saw several houses which were ______ with wall paintings.
100. The grateful blind man thanked Polly for giving him the chance to pay______ the help that people gave him when it was sunny.
第六部分:书面表达(满分20分)
高中学习任务非常繁重,因此同学们对于参加学校活动有着不同的看法,请以Taking Part in School Activities为题,根据下表提示,并结合自己的见闻,用英语写一篇120词左右的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台市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一英语期中试题
一.听力.
五.单词拼写
91.contributions 92. Unfortunately 93 approach 94civilizations 95 commercial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96. Aside 97. beating 98. control 99. decorated 100. back
六.书面表达:
作文具体评分要求:
1、本题总分为15分,词数120词左右;低于110、高于140词的扣2分。
2、批改要求:评分时要根据高考要求,先通读全文,初步确定一个档次,然后根据错误的多少,短语和句型的恰当使用,文章的连贯及文采等几个方面最后赋分;
3、大错(时态、语态、关键动词、主谓一致等语法、语用错误)每错1.5分;小错(标点、大小写每3处、单词拼写每2处算一个大错);
4、凡不以一般现在时叙述的,从原得分中扣除2分;对紧扣主题的适当发挥不予扣分;
5、如果书写较差,卷面不洁、难以辨认扣3分;
6、内容要点:每个要点2分,要点需清晰可读;你的观点3分。
要点如下:
1.从课本上学习并不是唯一的任务,应该争取每个机会来获得实践知识。
2.长时间学习之后,可以通过参加学校活动来放松自己。
3.应该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
4.学校活动与他们未来的发展没有关系。
5.自己的两点看法。
【评分标准】按5个档次给分;
第五档(很好);(13-15分) 1. 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2. 覆盖所有内容要点。 3. 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 4. 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有些许错误,但为尽力使用较复杂结构或较高级词汇所致;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5. 有效地使用了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 6. 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四档(好):(10-12分)
1. 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2. 虽漏掉1、2个次重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 3.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 4. 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应用基本准确,些许错误主要是因尝试较复杂语法结构或词汇所致。 5. 应用简单的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结构紧凑。 6. 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三档(适当):(7-9分)
1.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任务。 2. 虽漏掉一些内容,但覆盖所有主要内容。 3. 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任务的要求。 4. 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但不影响理解。 5. 应用简单的语句间的连接成分,使全文内容连贯。 6. 整体而言,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二档(较差):(4-6分)
1. 未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2. 漏掉或未描述清楚一些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 3. 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 4. 有一些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5. 较少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缺少连贯性。 6. 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给读者。
第一档(差):(1-3分)
1. 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 2. 明显遗漏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原因可能是未理解试题要求。 3. 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 4. 较多语法结构或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对写作内容的理解。 5. 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不连贯。 6. 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不得分:(0分)
未能传达给读者仟何信息:内容太少,无法评判;写的内容均与所要求内容无关或所写内容无法看清。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21分)
语言基础知识(完成1-7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启碇(dìng) 颓垣(yuán) 孱(chàn)头 昙(tán)花一现
B.擎(qíng)着 瘦瘠(jǐ) 荒冢(zhǒng) 并行不悖(bèi)
C.媲美 ( pì) 干瘪(biě) 自诩(xǔ) 茕茕孑立(jué)
D.攻讦(jié) 蹩(bié)进 氛围(fēn) 伛(yǔ)着身子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结果就像东施效颦一样,别人的东西没有学好,自己的传统反而被遗忘了。
B.有人认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
C.本学期来,部分同学面对自己暂时落后的局面踌躇满志,意气昂扬,坚持不懈地努力改进学习方法。
D.时下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一个大家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感受铿锵的韵律、婉转悠扬的节奏,领略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
B.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因为在社会急剧变换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C.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D.科学的应用常常掌握在那些没有任何科学知识的人手中,犹如不经过教育和训练而去驾驶一辆能导致各种破坏的大马力汽车。
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尊重
B、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牧:约束、修养
C、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心意 
D、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B、卒以吾君之发愤一击    以其亏人愈多
C、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因人之力而敝之,     夜,缒而出
6、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B.予羁縻不得还
C. 公之逮所由使也 D.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7、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夫晋,何厌之有? B.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野语有之曰……我之谓也 D. 惟命是从
二、文言文阅读,完成8-14题。(39分)
(一)
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也①亚父者,范增也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因①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②因击沛公于坐
C、且①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臣死且不避
D、如①杀人如不能举 ②沛公起如厕
9.下列加点的词活用现象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范增数目项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二)
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 :“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太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谋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谥曰贞侯。子奕嗣。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选自《三国志 魏书卷十四 郭嘉传》)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欲与共济天下大难:渡过 B.表为司空军祭酒:奏章
C.辎重多,难以趣利:趋向 D.自柳城还,疾笃:病重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①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①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D.①欲以后事属之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1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嘉“有谋略,达于事情”的一组是( )
①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②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
③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 ④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
⑤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 ⑥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嘉初到袁绍麾下,感觉才能难以施展。后来去见太祖,以其不凡的见识而受到太祖的器重。郭嘉也认定曹操是能治乱世之人。
B.郭嘉被太祖推荐为司空军祭酒,从此随从太祖征伐,遇事能够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多献良策,谋功甚高。
C.郭嘉忠于王事,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太祖派使者前来探望,可惜错过了最后见面的机会,这使太祖在郭嘉英年早逝后感到十分伤感。
D.郭嘉不但是多谋善断的军师,更是太祖本人的知己,太祖甚感满意,以至赤壁一战失败后,尚追念郭嘉,叹惜其人不存。
14、翻译下列句子:
(1)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4分)
(2)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4分)
(3)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3分)
(4)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4分)
(5)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3分)
(6)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分)
三、名句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5.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2)日月忽其不淹兮, 。 ,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3)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4)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 。《谏太宗十思疏》
(5) ,择善而从之,则 ,勇者竭其力。《谏太宗十思疏》
(6) ,大礼不小让。《鸿门宴》
(7)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 , 。 《五人墓碑记》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江南无雪
刘长春
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
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
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
16.第三段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3分)
   
17.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6分)
 
18.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6分)
   
19.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5分)
六.作文(70分)
20、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
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是幸福;
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是幸福;
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神遐思,那是幸福。
幸福可以是恬静悠闲、无牵无挂,也可以是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幸福可以在鲜花丛中、领奖台上,也可以在寻常巷陌、凡夫俗子中……
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和体验。请以“幸福的感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必须写记叙文。②自定立意。③不少于800字。
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12.A(②说的是郭嘉死后的事;③说的是太祖派人去问郭嘉的病情;④说的是戏志才。①⑤⑥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郭嘉的“有算略,达于事情”)
13.C(此句中“积劳成疾”在文中没有找到相关信息,且“使者交错”是说使者来来往往很多,并非在可惜使者错过了最后见面的机会。)
14、(1)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是这样,我怎么会气到这种程度呢?或译为“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4分)(得分点:“左司马”、“籍”、“何以”解释正确各得1分,句意通顺1分
(2)特地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为的是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和意外的变故。(4分“故”、“备”、“出入”、“非常”)
(3)郭嘉随从太祖打败了袁绍,袁绍死,又随从太祖到黎阳讨伐袁谭、袁尚,接连几次战斗屡次打败了对方。(3分:省略人名,补上;、介宾短语后置;数,屡次)
(4)适逢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人邀请我国主持国事的人会面,大家认为我去一趟是可以(凭此)解除祸患。( 4分,“会”、“当国者” “一行”“纾”各一分)
(5)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事。(3分:“所以”“出入”(便义复词,偏“入”)非常各一分)
(6)刚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3分“善始者”、“克”、“盖”)
16、①听落雪的碎玉之声;②多次爬出被窝看雪;③梦中的雪景。(3分)
17.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由近及远描写雪中的景物,突出雪后的洁净、辽阔和宁静。(“特色”3分,其中“手法”2分,答出两种即可;“由近及远”1分。“特征”3分,“洁净”“辽阔”“宁静”各1分)
18.内容上:表达了盼望之强和失望之深。形式上:①照应题目;②承上启下,从上文的雪景描写、雪天盼望引起下文对“江南无雪”的思考和忧虑。(“内容”2分,“盼望”与“失望”各1分;“形式”4分,每条2分)
19.①以昔日大雪反衬今日无雪,表现对环境恶化的忧虑和希望环境早日改善的愿望。②以我童年赏雪和儿子童年无雪可赏对照,希望孩子有快乐丰富的童年,能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生。③以现实的无雪和想象中的夜饮赏雪映衬,表达对人生美好情趣的渴望。(本题5分,答出1点1分,2点3分,3点5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郭嘉字奉孝,是颍川阳翟人。当初去北边投靠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谨慎于择主,所以做事总能成功,因而功名可建立。袁绍只想效法周公(周公旦)的礼贤下士,却不懂得用人的机妙。想得多而做得少,爱好谋略而没有决断,想要和他一起拯救国家的大难,确立统一天下的大业,实在是难啊!”于是离开袁绍。此前,颍川有个人叫戏志才,是擅长筹划的人士,太祖曹操非常器重他。可惜他早死了。太祖给荀彧写信说道:“自从戏志才去世后,再没有可以与我谋划大事的人了。汝、颍本来就多奇士,谁可以接替他呢?”荀彧推荐了郭嘉。曹操召见了他,两人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太祖说:“能使我成就大事业的人,一定就是这个人了。”郭嘉出来后,也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真正主人啊。” 太祖上表让郭嘉做了司空军祭酒。
郭嘉随从太祖打败了袁绍,袁绍死,又随从太祖到黎阳讨伐袁谭、袁尚,接连几次战斗屡次打败了对方。众将领想乘胜攻击,郭嘉说:“袁绍爱他这两个儿子,一直没有立哪一个继承他,二人分别有郭图、逢纪做他们的谋臣,他们一定会相互斗争,互相离间。我们攻得太急,他们就会互相扶助,我们攻势一缓和,他们之间争斗的心思就产生了。我们不如向南做出要征讨刘表的样子,以等待二袁的变化;变局已成,而后再向他们攻击,就可以一举成功了。”太祖说:“好。”于是向南面进军。军队开至西平,袁谭、袁尚果然开始争夺冀州。袁谭被袁尚打败,逃跑到平原县,派遣辛毗来求降。太祖回兵救助袁谭,随即顺势平定了邺县。
曹操将要去征讨袁尚及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乌丸。部属中许多人担心,刘表会派刘备乘机袭击许县,以讨伐曹操为名相号召。郭嘉说:“您虽然威震天下,但那乌丸依仗其地处僻远,必定没作防备。可趁其没有防备,我军突然袭击,定可取胜。况且袁绍对汉人和乌丸人都有恩德,而袁尚兄弟还在那里。现在魏对青、冀、幽、并四州的百姓,只是用威势使他们归附,还没有加施恩德。舍弃这四州而南征刘表,那袁尚必然凭借乌丸的资助,招纳为其主拼死效命的人;乌丸一动起来,汉胡百姓都将回应。这会使蹋顿产生入侵的野心,成就他非分贪图的计谋,只恐青、冀二州就不是我们所有的了。刘表这人,不过是个清淡虚夸的空谈家罢了。他自知其才力不足以驾驭刘备,若是重用刘备,又担心不能控制;轻任刘备,那么刘备不会为他效力。因此,即便我们倾全力远征乌丸,曹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曹操于是率军出发。来到易县时,郭嘉说道:“兵贵神速。现在我军行军千里攻击敌人,辎重很多,难以迅速得到有利的时机,况且敌人听到消息,必定有所戒备;不如留下辎重,轻装兼程进发,出其不意。”曹操于是悄悄出了庐龙塞,直捣单于的大本营。敌人听说曹操到来,惊恐不已,仓促应战。曹军大破敌人,斩杀蹋顿以及名王以下许多将领。袁尚和他的哥哥袁熙逃往辽东。
起初,陈群非议郭嘉行为不检点,多次当廷指责郭嘉;郭嘉并不在意,镇定自若。曹操因此更加器重他。但认为陈群能公正行事,也很高兴。郭奕被任命为太子文学,早逝,其子郭深承继爵位。郭深亡故,其子郭猎继位。
郭嘉深沉通达,有谋略,通晓事物情理。太祖说:“只有郭奉孝能知道我的心思。”三十八岁时,郭嘉从柳城回来,病得很重,太祖派去探问病情的人一个接一个。到郭嘉去世时,太祖亲自前去吊丧,很悲伤。郭嘉死后,谥号为贞侯,他的儿子郭奕继承了他的爵位。后来太祖征战荆州返回时,在巴丘遇上了流行疾病,船只被烧毁,太祖叹息说:“郭奉孝如果还健在,不会让我落到这个地步。”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I 卷(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佛教的广泛传播
2.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 )
A.政治非常开明 B.制瓷技术精湛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
3.数据记载:“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何时?(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4.“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在这场“商业革命”中( )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区域性大商帮 D.广泛使用金属货币白银
5.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反映出当时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生态资源6.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
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
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7.清政府谕令“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表明清政府已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一政策的调整发生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战争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8.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 )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9.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包括①美国商品的涌入②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③官僚资本的压迫④繁重的捐税负担(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经历了十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
A.社会性质 B.中外关系 C.政局和政策 D.群众觉悟
1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
A.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2.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圈地运动的推行 B.蒸汽机的发明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
13.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其基本媒介是( )
炮舰 B.物美价廉的商品 C.先进的通讯手段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4.16一l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15.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是( )
A.农业合作社的兴办 B.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6.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A.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
C.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7.《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飞马’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余,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
A.甲午战争完全瓦解了国内自然经济
B.国民党政府颁布实业法令保护商品市场
C.倡导国货、振兴实业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增加了经贸总量
18.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19.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邮政总局发行了大量的纪念邮票,记录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发展历程。下列一组邮票的主题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20.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右侧柱状图,指出该地区经贸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建立
B.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浦东进一步开放开发的推动
21.海报是一种扩大宣传,辐射大众的艺术形式,其细节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一重大改革中的某项政策宣传画,为了执行这一政策,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直接发放救济物资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
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22.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
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于1915年,历经40多年的风雨历程后,该企业的掌门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改造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
A.中外合资 B.承包经济(承包责任制)
C.私有化 D.公私合营
24.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晚19:05分开始试播,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这座电视台是( )
A.北京电视台 B.上海电视台
C.江苏电视台 D.哈尔滨电视台
25.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26.下表是1999-2000年我国四种传媒发展的情况统计,其中增长率最高的一种传媒是( )
1999年 2000年
报纸总印数(亿份) 318.4 329.3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2931682 3381466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526483 585007
互联网用户(户) 3014518 9021717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互联网
27.20世纪50至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 )
A.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B.普遍实施政府干预
C.实行计划经济     D.倡导“新经济”
28.下列关于“新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一趋势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B.它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制约
C.它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D.它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是( )
A.纽约股市暴跌 B.市场和消费的矛盾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世界市场的形成
30.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实施新政的最深远意义是 ( )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了一定好处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开创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新模式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31.中国古代手工业成就辉煌,劳动者创新发明了众多生产工具。右图所示的冶铁技术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 )
32.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的通讯传媒发展迅速,上海地区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开设了国内第一家电话公司。( )
3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 )
34、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它成为时代的象征,人们之为“蒸汽时代”。 ( )
35、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第Ⅱ 卷(共30分)
三、非选择题
36.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
人类社会的古代几大区域呈点状分布,相互间基本处于隔绝状态,孤立地发展着。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进程,世界逐渐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几大主要文明区域连接起来。请写出开辟新航路的两位著名航海家。(2分)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1分)
(2)工业文明兴起,人类社会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实现重在跨越。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各自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重大影响。(4分)
(3)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19世纪四十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7.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 份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农业总产值 461 510 535 575 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
材料二: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2分)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4分)
(3)材料三中所述的“包产到户”政策最先在哪两个省份实行?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1分
38.七十多年前的罗斯福新政给后人许多启发与反思。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盛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1分)这种政策会对整个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带来什么严重后果?(2分)
(2)从经济发展模式角度看,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2分)请以其工业和增加就业两方面的措施,各用一史实对这一特点加以简要说明。(2分)
(3)罗斯福新政不但使美国经济走出了低谷,而且对后来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产生重要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盛行哪一经济理论?(2分)同时,西方国家为减少因贫穷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普遍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
高一历史期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判断题
31-35 ABAAB
三、非选择题
36.(1)达伽马、哥伦布。(2分)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分)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密切世界的经济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完全形成。(4分)
(3)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兴起,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分)
“工作付酬的美国”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第Ⅰ卷(单选题 共69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国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
A.H2 B.CO C.CH4 D.CO2
2、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的是 ( )
A.花香四溢 B.海水晒盐
C.粮食酿酒 D.冰雪消融
3、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是 ( )
A.HCl B.NaCl
C.MgO D.KI
4、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 ( )
A.CO2和CO B.正丁烷和异丁烷
C.12 C和14 C D.金刚石和石墨
5、2012年2月新华网报道,加拿大开发发出生产医用放射性同位素99 43Tc的简单方法。下列关于99 43Tc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为99 B.质量数是43
C.中子数是99 D.电子数是43
6、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NH4+、SO4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
A.OH- B.Ba2+ C.K+ D.Ag+
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
A.2Mg+O22MgO B.HCl+NaOH=NaCl+H2O
C.C+H2OCO+H2 D.CaO+H2O=Ca(OH)2
8、某原电池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棒为负极
B.锌棒发生还原反应
C.电子从铜棒经外电路流向锌棒
D.锌棒质量减轻
9、以下方程式中,根据原子或原子团的变化特征判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
A.CH4 + 2O2 CO2 + 2H2O
B.CH2=CH2+Br2 CH2BrCH2Br
C.HCl + NaOH ==== NaCl + H2O
D.CH4+Cl2CH3Cl+HCl
10、下列四组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组别 c(HCl/mol/L) 温度/℃ 状态
1 2.0 25 块状
2 2.5 30 块状
3 2.5 50 粉末状
4 2.5 30 粉末状
A. 4-3-2-1 B. 1-2-3-4 C. 3-4-2-1 D. 1-2-4-3
11、 在2A(g)+B(g)=== 3C(g)+4D(g)中,下列情况能够降低该反应速率的是 ( )
A. 升高温度 B. 减小压强
C. 使用催化剂 D. 增大A的浓度
12、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能源,如图为氢氧燃料
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A极是正极,B极是负极
C. 电子由A极通过导线流向B极
D. 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13、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体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此反应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
A. 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
C. 容器内X、Y、Z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D. 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
14、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最好依次通过盛有哪种试剂的洗气瓶(  )
A.澄清石灰水,浓H2SO4 B.酸性KMnO4溶液,浓H2SO4
C.溴水,浓H2SO4 D.浓H2SO4,酸性KMnO4溶液
15、下列措施是为了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夏天,农村人喜欢把吃剩的食物吊放到深井中,留第二天食用
B.用铁粉代替铁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合成氨工业中使用催化剂
D.在试管中进行铝和盐酸反应时,稍微加热
16、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因素考虑,用铜制取硝酸铜,最佳方法是
A.Cu Cu(NO3)2 B.Cu Cu(NO3)2
C.Cu CuCl2 Cu(NO3)2 D.Cu CuO Cu(NO3)2
17、大量汽车尾气也会引起酸雨。下列汽车尾气中能引起酸雨的是
A.N2 B.CO2 C.NO2 D.CO
1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F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NaCl的电子式:
C. 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D.氢氧化钠的电离方程式 NaOH=NaO-+H+
19、将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15 g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 g,则混合气体中CH4和C2H4的质量比为(  )
A.7∶8 B.8∶7 C.3∶2 D.2∶3
20、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Mg<Al
B.热稳定性:HCl>H2S>PH3
C.酸性强弱:H2SiO3<H2CO3<HNO3
D.碱性强弱:KOH>NaOH>Mg(OH)2
21、在一定温度下,向2 L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5 min时测得Z的物质的量为1.2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Y的浓度为0.6 mol/L
B.5 min 内v (X)=0.06 mol/(L·min)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时,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只要反应时间足够长,X、Y就能完全转化为Z
22、 在下列反应中,生成物能量总和高于反应物能量总和的是:
A.Zn(s)+ CuSO4(aq)==== ZnSO4(aq)+ Cu(s) △H=-216kJ·mol-1
B.CaCO3(s)==== CaO(s)+ CO2(g) △H=+178.5kJ·mol-1
C.2HI(g)====H2(g)+ I2(s) △H=-53.0kJ·mol-1
D.H+(aq)+ OH-(aq)==== H2O(1) △H=-57.2kJ·mol-1
23、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原子半径依次减小,X与Z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X、Y、Z分别与氢元素形成氢化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Z是第二周期IVA族元素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Y﹥X
C.非金属性:X﹥Y﹥Z
D.X、Y、Z的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1分)
二、(10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
(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3)写出②和④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
(4)这些元素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 。
(5)写出⑤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⑤的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三.(10分)某烃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右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①②③属于同种反应类型。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C、D的结构简式:
A                            。
B                            。
C                            。
D                            。
(2)写出②、⑤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                ,反应类型             。
⑤                ,反应类型             。
四.(3分)将5mol 甲烷完全燃烧,能生成标况下多少升二氧化碳气体?
五.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取金属铝。
(1)(2分)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分)现欲冶炼270t Al,需要多少吨氧化铝?同时产生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
光照唐洋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和纽约帝国大厦等美国摩天大楼图片,读图完成1-3题。
c
1.图中的摩天大楼一般分布在
A.市区中心    B.市区边缘     C.河流两岸    D.郊区
2.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城市发展历史悠久       B.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C.城市环保意识强烈       D.城市规划不合理
3.若两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读右图,完成第4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四平市的服务范围较长春市小
B.农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四平市多
C.长春市与松原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D.桦甸市和四平市城市服务功能相同
5.右下图为“木桶效应”图,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不同的资源种类,则木桶的“短板”决定: ( )
A.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 B.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
C.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 D.环境合理承载力的大小
读右下图完成6-7题。
6.据图可知该市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
7.该市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人地矛盾得到缓解    B.交通拥挤 C.环境质量转好    D.就业机会增多
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目标为: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2033年达到峰值15亿左右。据此和右图回答8~9题
8.控制人口数量可使我国人口素质明显提高,提高人口素质可以
A.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B.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
C.将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D.扩大耕地面积
9.计划生育实现了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图中表示2033年的点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气候因素   B.科技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11.正常情况下,主要是子女随父母的是
A.甲 B.丙    C.乙 D.丁
读右图完成12-13题。
12.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高低”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下列地区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③情况的是
A.索马里     B.澳大利亚
C.刚果        D.埃及
据下表,回答14~15题。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
14.表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5.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有关的是
  A.城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环境质量好
  C.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D.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16-19题。
16.此图说明该地区
A.城市化水平高
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经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
D.人口密度较大
17.该图所示的城乡人口比例,比较符合下列地区中的 ( )
A.亚洲 B.西欧 C.非洲 D.拉美
18.城市化是
A.最根本的是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城市迁入大量劳动力     D.居民生活以消费动物性食品为主
19.城市化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②农村劳动力增加,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④农村人口大量增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读某地 “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表”。据此回答20-21题。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Ol 1.78
20.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 缓解住房紧张状况
C.阻碍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某市的道路纵横交错,读右下图回答22-23题。
22.能体现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23.城市中地租最高地一般是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下图是M、N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24-25题。
24.造成M、N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
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
25.M、N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
A.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B.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人口老龄化
C.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人口老龄化 D. 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下表为某年我国四个地区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26-27题
地区 总人口(万人)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① 9613 0.638 0.603 6163.2
② 1625 0.595 -0.054 5408.8
③ 3837 0.721 1.075 1180.0
④ 267 0.607 1.276 159.7
26.四个地区中年出生率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7.四个地区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8.当前黎巴嫩边境靠近叙利亚一侧有大量平民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叙利亚国内政治动乱    B.黎巴嫩经济发展迅速
C.气候变化         D.地形变化
29.美国东北部的很多老人退休后迁移到南方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因素 B.政治因素C.经济收入的变化 D.宗教、民族因素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用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右图为两条人口性别比曲线。读图回答30题。
30.曲线①峰值的出现表现出的或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A.人口老龄化     B.住房困难 
C.婚姻困难       D.男劳动力缺乏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小题1分,共10分)。
31. 工业文明阶段判断非农业用地的质量是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等来衡量的。 ( )
32.人类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泥石流、地震、洪涝等地质灾害。 ( )
33.洪水致灾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损害。 ( )
34.因我国已出现了人口老龄化现象,故必须采取鼓励生育的人口政策 ( )
35.交通通信发展相对扩大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 )
36.以“胡焕庸线”为界,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是东多西少。 ( )
37.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 )
38.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 )
39.从城市的起源角度看,攀枝花、格尔木两城市的共同之处是矿产资源丰富。( )
40.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 )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计4题,总分30分)
41.读下表和图13,完成下列问题。(8分)
图:上海市建设用地变化情况示意图
(1)从数量上比较,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量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量 。
(2)从发展速度比较,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 。
(3)上海市城市建设用地变化特征是 。
(4)城市化的三个主要表现是① ,
② ,③ 。
42.左下图是“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图(1998年)”,右下图是“人
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 ___。(1分)
(2)在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_________。该大洲因此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针对这样的问题该大洲该采取的对策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5分)
(3)2002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达到13‰、8‰、5‰,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目前已经大体进入上图中的第_________阶段。该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 ________。(2分)
43.读下图 “某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由阶段I到阶段Ⅱ,该区域新增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有 __________ 、__________,推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Ⅱ阶段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Ⅲ阶段新增的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2分)
(3)Ⅲ阶段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沿交通干线分布,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大量物资需要运输。(3分)
44.读“某城市地域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该城市地域结构属于 (A、同心圆;B、扇形;C、多核心)模式。
(2)若图中字母代表的功能区有中心商务区、批发和轻工业区、高级住宅区、中级住宅
区和低级住宅区。则代表中心商务区的是 ;代表批发和轻工工业区的是 ;代表低级住宅区的是 ; 处可能形成高级住宅区,理由 。
唐洋中学高一年级期中地理答案/2012.4
一、单项选择题:(30×2 = 60分)
二、判断题:(10×1 =10分)
31-35:AAABB 36-40:ABABB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总分3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