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四制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1课《细胞》一、记录园地1.我搜集到的有关细胞的资料: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一般来说,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两类。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质体,体内有叶绿体和液泡,还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17世纪时,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有一次从树皮上切了一片软木薄片,放在自制的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细胞)命名。事实上,他观察到的细胞早已死亡,仅能看到残存的植物(细胞壁)。2. 我能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二、拓展探究我查到的有孔虫的资料有孔虫,是一类古老的原生动物,5亿多年前就产生在海洋中,种类繁多。由于有孔虫能够分泌钙质或硅质,形成外壳,而且壳上有一个大孔或多个细孔,以便伸出伪足,因此得名有孔虫。有孔虫是海洋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食物为硅藻以及菌类、甲壳类幼虫等,个别种的食物是砂粒。有孔虫是浮游生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多数海洋生物的重要的食物来源。有孔虫是单细胞动物。有石灰质壳﹐壳上多小孔﹐由此溢出许多丝状的假足。生活在海洋中﹐遗壳堆积海底﹐形成岩石。有孔虫化石可用来测定岩石的地质年龄。第2课《像与不像》一、记录园地1.我找出的自己与家人体貌特征的异同: 观察记录表我与爸爸 我与妈妈 我与(姐姐)相似特征 不同特征 相似特征 不同特征 相似特征 不同特征发色 眼睛 眼睛 鼻子 眼皮 胖瘦肤色 嘴型 嘴型 脸型 下颚 脸型脸型 耳朵 耳朵 手指 耳垂 手指2.我观察到的动物、植物后代与亲代之间的异同: 异同点动物 小狗后代与亲代之间毛皮颜色、外貌等特征有相似之处;胖瘦、高矮不同植物 紫茉莉后代与亲代之间花的颜色、叶的形状有相似之处;叶的大小不同,枝条粗壮程度不同 二、拓展探究我还可能遗传父母的这些特征(除体貌特征之外的): 特征 表现性格 外向,爱和人交流爱好 运动饮食 爱吃酸的寿命 长寿 第3课《灭绝的生物》一、记录园地1.我从化石中获得的信息:化石 获得的信息恐龙蛋化石 恐龙是卵生的恐龙足迹化石 恐龙的体重、长度,行进速度等恐龙牙齿化石 恐龙的食性、体型等恐龙粪便化石 恐龙的大小,食性等水杉化石 水杉的形态、生活环境等贝壳类化石 贝壳的形态、生存环境等2.我了解到的灭绝的生物与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猛犸象化石--大象 翼龙--苍鹭 薄氏辽宁枝化石--松树相似之处 身型宠大、牙齿很长 有翅膀,会飞翔,颈和喙较长,说明以鱼为食 叶是针形的三、拓展探究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的生物灭绝的原因:生物名称 灭绝原因中国犀牛 人类的活动和过度开发渡渡鸟 人类的捕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4课《空气的成分》一、记录园地1.我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记录:方法 现象 发现用矿泉水瓶扣上燃烧的蜡烛 蜡烛刚被罩住时能燃烧,过了一会儿蜡烛熄灭了。瓶内的水面上升了。 燃烧只消耗了一部分支持燃烧的气体把燃烧的木条迅速插入瓶内 1. 木条的火焰立即熄灭了。 燃烧后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2.我知道的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 气体名称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作用 人、动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氧气,助燃,去除钢的杂质,医疗等 医疗手术、制氮肥、保护食品等 制作碳酸饮料、用作制冷剂、提高作物产量、作为灭火剂等二、拓展探究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的科学家探索空气成分的历程:1.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某种物质。2.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3.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4.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氩,以后各个稀有气体陆续被发现。第5课《燃烧与灭火》一、记录园地1.我发现物体燃烧时可能会产生的现象:(1)靠近炉火能感觉到它发热。(2)物体燃烧时会发光。(3)有些物体燃烧时会冒烟。2.我研究燃烧条件的记录。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尝试用酒精灯的火焰点燃砖块。 砖块不能被点燃。 分别用酒精灯的火焰点燃木条和纸条,对比被点燃时间。 纸条很快燃烧起来,木条要等一会儿。 观察点燃的酒精灯,然后盖上灯帽,观察现象。 酒精灯的火焰在空气中能燃烧,盖上灯帽后,酒精灯熄灭了。 3.我知道灭火的方法有:答:关闭打火灶,盖上锅盖灭火,消防员用水枪喷水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遇到火灾要赶紧拨打119火警电话等。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降温到该物质的燃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4.我知道遇到火灾时逃生的方法有:答:(1)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2)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3)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使身体贴近地面。(4)还可以披上湿被褥保护身体。5.我通过“纸锅”烧水实验联想到:答:逃生时披湿被褥可以将热量带走,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6.我知道预防和处理烧伤、烫伤的方法有:答:(1)倒开水的时候要小心。做饭时不但要注意炉火的火焰,还要注意热汤、热油、热菜等温度较高的物体。(2)烧伤、烫伤的程度不一样,处理方式不一样。轻微的可以自行处理,如没有创口的轻微烫伤,可以迅速将受伤部位用流动的冷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严重的必须去医院。二、拓展探究。我知道家中存在的火灾隐患及提出的改进建议:存在的火灾隐患 改进建议家中电器插座老化 向家人建议更换烧水时无人在场,容易发生燃气泄露 烧水时一定要有人看着爸爸躺在床上吸烟 劝诫爸爸不能在床上吸烟,及时熄灭烟蒂。 第6课《让空气更清新》一、记录园地1.我调查周围空气污染情况的记录:调查地点 空气质量情况学校路口 汽车尾气排放马路旁 灰尘较多养殖厂 散发臭味工厂 排出废气2.我知道的让空气更清新的措施:答:(1)社会:植树造林,种草治沙;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提高汽车排放国家标准,研制新能源汽车等(2)家庭:安装垃圾处理器。种植有益于净化空气的植物等。(3)学校:大力种草植树,硬化路面等。(4)个人:写建议书,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参与到社会生活中。(5)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公民应当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大气环境保护义务。二、拓展探究我知道的让家中空气更清新的方法:答:及时清理卫生,不留卫生死角。硬化院子内地面。经常开窗通风。安装垃圾处理器。种植有益于净化空气的植物等。 第7课《秋季星空》一、记录园地1.我观察秋季星空的发现: 方位的确定:北天 (上南下北,左西右东)南天 (上北下南 左东右西)秋季星空的显著星座:大熊座(北斗七星)、仙后座、飞马座等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其中有5颗较亮的星呈明显的“W”形或“M”形。在天空中找到仙后座的方法:先找到熟悉的北斗七星,再根据北斗七星(“勺口”上的“天璇”“天枢”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大约5倍)找到北极星,然后将北斗七星“勺柄”上的“玉衡”与北极星相连,并将连线延长大约一倍距离,就是仙后座的位置。2. 我利用星图认识的秋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画出主要亮星的分布): 大熊座 仙后座 二、拓展探究我利用观星箱观测选定的秋季星座的记录:星座名称:大熊座 观测时间:每天20时00分(可参照教科书29页观测北斗七星的记录) 第8课《冬季星空》 一、记录园地1.我认识的冬季星空中的显著星座:星座名称 星座位置 亮星分布大熊座 北天 猎户座 南天 二、拓展探究我观察的猎户座的记录。观测时间:每天20时00分(可参考教科书29页观测记录) 第9课《变化的星空》 一、记录园地1.我在不同日期相同时间观察猎户座位置变化的记录:我的发现:一年中,每天晚上同一时间,猎户座会逐日西移。2.我在不同季节相同时间观察北斗七星和北极星位置变化的记录: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我的发现:一年中,北斗七星会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一年以后它们会回到原来的位置。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二、拓展探究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的星座形状是否会变化的资料: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永远不变吗 它永远是找北极星的“工具"吗 当然不是这样。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恒星也不例外。既然恒星也在运动,那么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当然也在变化。这七颗星离我们的距离不等,在70~130光年之间。它们各自运行的速度和方向也不一样。天文学家们已经算出, 10万年前看到的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和10万年后将要看到的图形,都和今日的大不一样。第10课《细菌和病毒》 一、记录园地1.我了解的细菌的形态和病毒的种类:细菌的形态细菌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病毒的种类根据病毒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2.我了解的细菌、病毒同人类的关系:答:细菌和病毒既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细菌使食品发酵、增加土壤肥力、用于生物制药、用于生产沼气等,但细菌也可以使人生病。病毒可以制成疫苗也可以使人生病。三、拓展探究我把动物的内脏埋入土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的记录:现象 动物的内脏会腐烂,发出难闻的气味我的发现 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11课《预防新冠肺炎》 一、记录园地1.我了解到的有关新冠肺炎的知识: 感染新冠肺炎可能会出现的主要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会攻击人体的肺、肝、、大脑等,一旦感染,部分患者病情发展速度比较快,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或休克等症状,更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部分患者仅会出现低热、轻微乏力等症状;还有部分感染者无任何症状,但他们的核酸检测呈阳性,这些人也具有传染性。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僠途径 传播途径主要有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新冠肺炎对人类的影响 新冠肺炎的爆发,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使人们的衣食住行受到了很大影响,绝大多数行业受到冲击,造成全球经济下滑。 2.我知道的预防新冠肺炎的方法:答:减少聚集、勤消毒、戴口罩、接种疫苗和保持安全距离等。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勤洗手,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洗手;落实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措施,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排查,做到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早发现”,并按要求“早报告”,不得瞒报、漏报、迟报;注意多喝水、多休息、避免熬夜、适度运动,提高个体免疫能力,注意营养、合理饮食,肉类、禽类和蛋类要充分煮熟后食用等。3.我做的保持安全距离的模拟活动记录:方法 现象 我的推想点燃紧密排成一排的火柴 排成一排的火柴从头到尾全部燃烧 保持安全距离可以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每隔几根拿出1根火柴再点燃 拿出几根火柴后,间隔处不能继续燃烧,后面的火柴就不会燃烧了。 4.我出生后接种了这些疫苗:疫苗种类 接种年龄乙肝疫苗 0卡介苗 0脊髓灰质炎疫苗 1百白破疫苗 2新冠疫苗 10 5.我了解的接种疫苗的作用:接种疫苗能有针对性地改善人体对某种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力,有效预防传染疾病。二、拓展探究我制订的流行性传染病班级防疫计划(可结合当前预防新冠措施制订防疫计划) 第12课《安全用药》 一、记录园地1.我生病时用过的药物有:答:四季感冒胶囊,莲花清瘟胶囊,999感冒灵,小快克,臣功再欣,阿莫西林胶囊等2.我知道的常见药物与其对应治疗疾病的原理(连一连): 3.我知道的用药不当带来的危害: 答:滥用药物,尤其是滥用抗生素,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例如:1.破坏人体正常菌群。抗生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杀灭其他非致病菌,如可造成肠道菌群紊乱。2.长期使用抗生素会使致病菌产生耐药性。3.产生毒性反应。例如:滥用链霉素会损伤听力,滥用庆大霉素可能影响肾脏功能等。4.我知道的安全用药的原则和方法:原则:用药时一般可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方法:患者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用人群、用法、用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等,有医嘱的须遵循医嘱服药。二、拓展探究我整理的家庭小药箱(写一写或贴一帖照片):归一法:将家里所有的药品都集中放置在专用的家庭药箱中,固定在一个家庭成员都知道的地方。如家中有儿童,要把药箱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以免误服药品。 第13课《蘑菇和木耳》一、记录园地1.我观察到的蘑菇和木耳(可根据观察的实物来记录):蘑菇 木耳颜色 褐色 黑色形状 伞状 和人的耳朵相似气味 特殊气味 清香味2.我认识的食用菌有:双孢蘑菇、环柄香菇、银耳、灵芝、金针菇、猴头菇、虫草菌、平菇、深凹杯伞等。二、拓展探究我了解的识别有毒蘑菇的方法:一是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补丁状的斑块;二是看颜色,毒蘑菇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等;三是闻气味,部分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第14课《发霉与防霉》 一、记录园地1.我知道发霉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发霉对我们的生活有功有过:发霉是一种因霉菌生长而使食品、衣物等变质、变色的自然现象。有些霉菌会使人和动植物得病,如黄曲霉素在人体内积蓄,可能导致肝癌;有些霉菌能在酿造行业大显身手,如毛霉菌用于制造豆腐乳,曲霉菌用于制造酱、酱油,青霉菌用于制造青霉素。2.我研究馒头在哪些条件下容易发霉的记录:猜想:我认为馒头放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发霉。条件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1 温暖 潮湿 将1袋潮湿的馒头放在温暖的地方 馒头发霉了2 寒冷 潮湿 将1袋潮湿的馒头放在寒冷的地方 馒头没有发霉3 温暖 干燥 将1袋干燥的馒头放在温暖的地方 馒头没有发霉4 寒冷 干燥 将1袋干燥的馒头放在寒冷的地方 馒头没有发霉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最容易发霉。二、拓展探究我了解的生活中的防霉新技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粮食防虫防霉;中药材采用硫黄熏蒸法、微波、远红外加热、辐射灭菌、气调养护及超高压处理等技术防霉。第15课《材料的漂浮能力》一、记录园地1.我研究的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的记录:我选择的物体 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 任意改变形状还能漂浮的物体泡沫板、木条、橡皮泥小船、石块等 泡沫板、木条、橡皮泥小船 泡沫板、木条 2.我比较不同漂浮材料的漂浮能力的记录:我选择的漂浮材料 我的方法 我的发现大小和形状完全一样的泡沫板(聚苯乙烯)和木板(木头) 1.用天平称量好两份同样质量的沙子2.向水槽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泡沫板和木板放入水中。3.分别用药匙向两块板上添加沙子,观察哪块板先沉水中。 木板先沉入水中。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比木板强。 二、拓展探究 我改变沉入水中材料的形状,让它们在水中浮起来的记录:材料名称 改变后的形状 能否在水中浮起来橡皮泥 船形 能纸张 小船 能彩泥 空心球 能第16课《材料的导热性》一、记录园地1.我研究不同材料导热性强弱的记录: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材料的导热性实验器材 烧杯、热水、铝棒、铜棒、铁棒、木棒、塑料棒等实验方法 1、将不同材料的小棒同时放入热水中,并彼此分开。2、用手感受小棒的温度时,要摸不同小棒相同高度的位置。结论 不同材料的导热性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强,非金属材料的导热性比较弱。2.我比较不同金属材料导热性强弱的记录:实验器材 酒精灯,粗细长短相同的铜棒、铁棒、铝棒,火柴、凡士林、支架等实验方法 1. 在同样粗细、长短的铜棒、铁棒、铝棒的同一长度处,用凡士林将火柴粘好。2. 将装置平放在支架上加热,并根据金属棒上的火柴掉落的顺序判断金属棒导热性的强弱。观察到的现象 铜棒上的火柴最先掉落,其次是铝棒,最后是铁棒。实验结论 容易导热的常见金属材料按导热性从强到弱排列依次是铜、铝、铁等。3.我知道生活中人们合理利用材料的导热性的实例:物品 材料的导热性(强、弱) 选用这种材料的原因锅身 强 导热性强,饭菜熟的快锅的把手 弱 导热性弱,不烫手壶身 强 导热性强,水烧开的快壶把手 弱 导热性弱,不烫手 二、拓展探究我设计的不烫手的杯子(画一画或写一写):给杯子做一个棉套。 第17课《保温技术》一、记录园地1.我记录的水温下降情况:穿上“棉衣”的水杯中水的温度(单位:℃) 不穿“棉衣”的水杯中水的温度(单位:℃) 我的发现0分钟 80 80 棉花不能生热,而是能保温。3分钟 70 656分钟 62 539分钟 57 4312分钟 54 35 2.我知道保温瓶起到保温作用的设计原理: 阻断热传导的——瓶塞、玻璃瓶体、真空层。阻断热对流的——瓶塞、真空层。阻断热辐射的——瓶子内外壁镀银。 3.我了解的保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答:房顶保温、水管保温、蔬菜大棚保温、保温杯、保温盒等三、拓展探究我设计的冬暖夏凉的房子(写一写或画一画):外墙保温,安装中央空调,安装风扇,安装暖气片等 第18课《光合作用》一、记录园地1.我们这样探究绿叶能否制造养料:实验流程(排序):(1)(2)(3)(4)(1)将绿叶植物在黑暗处放置24小时,目的是(为了使叶片中原来有的养料都耗尽。)(2)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用黑色不透光的纸片遮住,并在阳光下照射两小时以上,目的是(可以形成对照。)(3)叶片变成蓝色的部分是(叶片未遮盖的部分),这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养料的主要器官。)二、拓展探究 我了解的植物光合作用与人类的关系。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使动物和人类正常呼吸、生存。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的光合作用,如果没有植物的光合作用,人类就不会有生活的物质来源,人类也就无法生存。 因此,保护植物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第19课《生物的栖息地》一、记录园地1.我了解的各种各样的栖息地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条件:栖息地 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条件草原 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等条件池塘 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等条件湿地 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等条件森林 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食物等条件 2.我知道的保护生物栖息地的措施:(1)健全法律法规: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2)减少环境污染。(3)加强环保宣传。(4)垃圾分类处理。(5)建立自然保护区。(6)保护湿地等。二、拓展探究我撰写的观察动物栖息地的日记:选择自己身边的动物观察即可 第20课《食物链》一、记录园地1.我找到的生物间的食物关系(画一画):图中自己能产生养料的有:大树、小草等植物通过食物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有:兔子、老鼠、蜘蛛、猫头鹰、蝗虫、青蛙、狐、鸟、蛇等动物。2.我知道假如一种生物消失以后,对其他动植物的影响有:消失的生物 对其他动植物的影响草原狐 被草原狐吃的食草动物会大量繁殖,草的数量会急剧减少蛇 老鼠大量繁殖,庄稼遭到破坏青蛙 害虫大量繁殖,庄稼遭到破坏三、拓展探究我能写出花园里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树蝉 螳螂 黄雀花草 虫子 鸟 第21课《煤 石油 天然气》一、记录园地1.我知道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用途:用途煤 发电、生产水泥、家用燃料、供暖、冶金石油 通用燃料、合成橡胶、石油、硬化路面、制造塑料、制造化纤天然气 汽车燃料、制造化肥、家用燃气、工业切割、为工业生产提供能量2.我研究煤、石油和天然气蕴含的能量来源的记录:形成过程 推想:煤、石油、天然气蕴含的能量来自哪里?煤 远古时代,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由于地质变化,湖泊、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被沉积的泥沙覆盖。时间久了,泥沙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和高压的作用,经过几百万年,变成了煤。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形成的。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石油 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 一般认为,远古时代埋藏在地下的、未被细菌分解的植物或动物的遗骸,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作用下,经过几百万年的演变,形成了石油和天然气。二、拓展探究我收集的家庭节能的小妙招:1.照明采用节能灯。2.安装太阳能热水器。3.绿色出行等第22课《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记录园地1.我了解的人类目前开发的新能源:新能源 特点地热能 热量高,无污染,来源广,可再生核能 热量高,低耗,可再生风能 无污染,来源广,可再生潮汐能 无污染,来源广,可再生太阳能 用途广、清洁、可再生2.我知道的太阳能的用途:名称 用途太阳能热水器 提供热水,用于洗澡、洗菜等太阳能路灯 照明太阳能红绿灯 维持交通秩序太阳灶 烧水、做饭三、拓展探究我的家庭热水器能源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提示:1.制订调查计划。2.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展调查活动。3.撰写调查报告。第23课《海洋资源》一、记录园地1.知道的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的资源:海洋资源类型 用途生物资源 提供食物矿产资源 提供食盐、海底矿产等油气资源 提供能源旅游资源 开发旅游海洋空间资源 海上运输、储藏、军事等2.我了解到人们是这样利用海洋资源的:海水淡化、海水养殖、潮汐发电、海上运输、海滨旅游等3.我知道的人们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合理开采,防止污染,定期休渔,打捞垃圾,保护濒危海洋生物,禁止往海中倾倒垃圾,禁止过度捕捞等二、拓展探究我参加的保护海洋环境的研学实践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