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科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6 小题,共 60 分)21.辨析题(正确打√,错误打×,并说明理由。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________,________(2 分)(2)________,________ (2 分)(3)C处河流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_。C 处河流与 B 处河流比较,哪一处河流的流速快?请说明理由。(4分)(4)(2 分)23.(1)(3分)(2)(4 分)(3)(3 分)24.(1)(2分)(2)(4 分)(3)(4 分)25.(1)(4分)(2)(3 分)(3)(3 分)26.(1)(4分)(2)(6 分)2021 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科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进入中学后,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下列同学对“新自我”的塑造,不恰当的是( )A.小明:阳光灿烂,积极进取 B.小红:学会学习,包容他人C.小刚:坚持己见,特立独行 D.小强:乐观开朗,勤思好学2.14 岁的跳水运动员全红婵是今年最火的一位运动员。她在东京奥运会上以三跳满分的成绩强势夺冠,一战成名。网友纷纷表示:“不可思议,这就是天才!”然而,教练何威仪却称全红婵的所有成绩都是靠刻苦训练得到的,一天陆上训练加水上训练就是要跳 400 多次,哪有那么多的天才,都是拼尽全力的努力才有的成绩。这启示我们( )①梦想需要坚持,否则梦想就是空想②努力就有改变,实现梦想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③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④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古人云:“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矣。”这告诉我们做更好的自己需要( )①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②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③改正缺点来完善和发展自己 ④通过兴趣爱好激发自己的潜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4.竞争与友谊会长伴随左右,下列关于处理竞争与友谊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的争夺,有竞争就根本没有友谊可言②竞争是比友谊更真实的东西,友谊实质上就是没有硝烟的战争③朋友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失败,要善于互相学习,就不会伤害友谊④竞争与友谊并存,需要我们采取正确的态度,在竞争中反省自己的不足,向朋友学习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5.“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青年只有心怀“国之大者”,才能担当民族复兴重任。这说明( )①理想是人生的航标,指引人生的方向 ②理想的确定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③实现人生理想须付诸行动,努力坚持 ④青年理想远大,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现在网络聊天成为交友的一种新时尚,有的人通过网络聊天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友谊。也有不少人上当受骗,在人生中留下惨痛的教训。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 )A.提供个人虚假信息,以免个人隐私被泄露B.慎重结交网友,学会理性辨别,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C.对长期交往的网友要提供个人的真实信息D.只在网上交友,不需要在现实中交朋友,也绝不私下约会网友7.互联网将你的手伸向世界,伸向未来。现代化的网络,会让人的生活更丰富、更方便、更快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B.网络世界奇妙无穷,我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C.在没有国界的网络交往中,我们应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D.在交往中让互联网发挥积极作用,让我们的朋友遍天下18.聚落居民的建筑是居民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下列地区的建筑与自然环境匹配正确的是( )A.北极——冰屋——寒冷多雨、地形为山地B.宁波——窑洞——年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C.云南——吊脚楼——全年气候炎热、降水稀少D.西亚——墙厚窗小——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9.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的图幅和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缓的是( )A. 1:100000 B. 1:10000 C. 1:200000 D. 1:20000“义新欧”是浙江义乌至西班牙马德里的国际货运班列。据此回答 10-11 各题。10.“义新欧”班列将纺织品和日用百货等小商品运往马德里,回程带来马德里的红酒、橄榄油等商品。这体现了不同区域的( )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A.物产交流 B.信息交流 C.人才交流 D.技术交流11.要想了解西班牙的具体位置,最好查阅欧洲( )A.政区图 B.水文图 C.气候图 D.地形图12.下列有关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疏而低B.乡村聚落人口集中,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D.在聚落的发展过程中,先有城市,后有乡村13.右图为考古学家在山顶洞人的洞穴中发现的骨针,由此可以推断山顶洞人( )①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已掌握针灸技术③掌握了缝制衣物的技术 ④会制作磨制石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14.如果要拍摄一部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时期的电视连续剧,下列能出现的情节是( )A.炎帝发明了指南车 B.年老的尧经过考查让位于舜C.传说黄帝教民开垦耕种 D.舜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15.小明正在研究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铜如何开采和冶炼的课题,下列考古发现能够更加直接为研究此课题提供可靠依据的是( )A.商王武丁妻子妇好墓中出土的铜刀 B.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铜镜C.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鼓风炼铜整炉 D.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16.“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关记·周本纪》中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分封制17.《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段话赞誉的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秦统一的完成 C.商鞅变法的实施 D.都江堰的建成18.儒、墨、道、法四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代表学派,他们的思想虽各树一帜,但也有其共同点,如( )A.都推动改革,重建社会秩序 B.都追求治国之道和理想人生C.都追求平等,维护地主的利益 D.都强调和谐,建立大同社会219.下列成语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典故与历史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A.问鼎中原——齐桓公 B.退避三舍——晋文公C.纸上谈兵——楚庄王 D.老马识途——秦穆公20.制作年代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③处应是( )A.西周 B.夏朝 C.商朝 D.东周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6 小题,共 60 分)21.辨析题(正确打√,错误打×,并说明理由。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北京人已学会人工取火。(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3)孔子主张实行“仁政”,主张以德治国。(4)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5)小区保安每日对出入的业主进行扫码测温,体现了社区的政治功能。22.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 分)(1)观察上图,A 是________,D 是________(填地形部位)。(2 分)(2)图中缺少地图三要素中的________,图中等高距是________米。(2 分)(3)C处河流的大致流向是_____________。C 处河流与 B 处河流比较,哪一处河流的流速快?请说明理由。(4 分)(4)结合上图,分析图中 E 城镇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分)23.进入初中后我们的学习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同学很快适应了初中学习的新特点,而有的同学还不能适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情景一:放学回到家,小刚就一头 情景二:期中考试小宇数学考了满分,谈起栽倒在床上,和妈妈抱怨说:“初 他的学习成果,他高兴地说:“我觉得学习中学习实在是太难了,不仅课程多, 就是一种享受,每攻克一道难题,就仿佛征而且跨度大,还有好多的学习任务, 服了一座高山。我会合理安排时间,认真预我真的太累了!我不想去上学了!” 习和复习,上课专心听讲。我不仅独立思考,妈妈:…… 还积极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探究呢!”3(1)请从学习的意义这一角度,续写情景一中妈妈对小刚说的话。(3分)(2)结合情景一和情景二,根据你的经历谈谈你对学习生活中苦与乐的认识。(4 分)(3)结合情景二,谈谈我们该如何学会学习。(3 分)24.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小丽刚刚进入七年级,课后看着同学们三五成群,虽然有点羡慕,但又不敢主动与同学交往。她总觉得自己不受欢迎,希望有同学能主动走到她身边。(1)请你帮小丽出出主意,她该怎么做才能走出困境,建立友谊。(2分)材料二:“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友谊,像一株慢慢生长的植物,需要精心养护,经受风雨的洗礼、时间的磨砺。(2)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呵护友谊?(4分)材料三:所谓友谊,就是一颗心在两个身体里。——欧洲谚语(3)根据材料三,友谊具有什么样的特质?(4分)25.大约一万年前,中华大地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材料二: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材料三: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1)材料一中的图片分别是属于什么类型的建筑?请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建筑差异的原因?(4 分)(2)材料二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他们生活在什么流域?“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3 分)(3)根据材料三,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并指出原始农业的发展对中华文明形成的意义。(3分)26.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材料三: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社会转型及其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简明中国史读本》(1)材料二中“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指的是什么?(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回答)(6 分)4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科期中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5 CDACA 6—10 BBDCA 11—15 ACCBC 16—20 DDBBA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21.辨析题(正确打√,错误打×,并说明理由。每小题2分,共10分)(1)×,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3)×,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4)√,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5)×,体现了社区的管理功能22.(1)鞍部;山脊;(2分)(2)比例尺;50。(2分)(3)自北向南流。B处河流流速快。B处等高线比C处等高线密集,地势陡峭,所以B处河流流速快。(或C处等高线比B处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所以C处河流流速慢,B处河流流速快。)(4分)(3)地处平原,地势低平;靠近河流,生活用水丰富;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任意2点,共2分)23.(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围绕学习的意义展开续写即可,3分)(2)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学习中有快乐。学习中有辛苦。(2分)当解决难题时,我能体会快乐。当学习需要耗费精力时,我感受到了学习的辛苦。(结合自身经历2分)(3)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还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1点1分,共3分。)24.(1)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2分)(2)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收到的伤害;(1点1分,4分)(3)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任意2点,4分)25.(1)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建筑。(2分)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南方,而南方多雨潮湿,气候温暖,所以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北方,气候干旱,冬天寒冷,所以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2分)(2)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粟(3分)(3)表现: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1分)举例:河姆渡人会制作玉器、简单的乐器骨哨和古朴的艺术品象牙雕刻等。(1分)意义:原始农业为中华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1分)26.(1)措施: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1分1点,共2分)使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2分)(2)政治:周王室衰微,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奴隶制度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各国先后变法,加强中央集权。经济: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每点2分,共6分)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 22. ( 10分)答题卡 (1) , (2分)姓名: 班级: (2) , (2分)准考证号考场: 座位号:(3)C处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C处河流与B处河流比较,哪一处河流的流速快?[0] [0] [0] [0] [0] [0] [0] [0]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1] [1] 请说明理由。(4分)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6] [6] [6] [6] [6] [6] [6] [6]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8] [8] [8] [8] [8] [8] [8] [8][9] [9] [9] [9] [9] [9] [9] [9]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4)(2分)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21. 辨 析题(正确打√,错误打×,并说明理由。每小题2分,共10分) 23. ( 10分)(1)(3分)(1)______,(2)(4分)(2)______,(3)______,(4)______,(3)(3分)(5)______,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24. ( 10分)(1)(2分)(2)(4分)请勿在此区域作答或者做任何标记(3)(4分)26. (10分)25. (10分) (1)(4分)(1)(4分)(2)(3分)(2)(6分)(3)(3分)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答题卡-答题卡.pdf 七年级社会答案.docx 七年级社会试卷.pdf 答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