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远的校园》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永远的校园》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 题 永远的校园 授课时数 第 周
课 型 新授 课时 2 班级
教 学 目 标 1、感受作者对校园的深情,深入理解校园对于一个人青春与生命的重要意义,珍惜自己的校园生活。 2、理清课文叙述的线索,学习紧扣“校园”选取典型材料的写作手法。 3、体会课文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校园的深情,探索作者对校园一往情深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校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教 法 诵读法、问题导读法
学 法 比较阅读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常规教具
系部审核意见
板书设计
永远的校园 中戏 ——— 两次求学 热爱 天津大学——顺便参观 眷恋 厦门大学——小说录音 向往 北京大学——送保送表 珍惜 汇文中学——父子母校 祝福
课堂教学安排
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
一、 走 近 作 者 二、 基 本字 音 三、 整 体 感 知 四、 精 读 感 悟 五、 合 作 探 究 六、 总 结 作 业 校园,是莘莘学子青春之梦开始的地方。校园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是任何别的地方别的事物都无法取代、无法比拟的”。那么,校园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肖复兴的《永远的校园》,探讨校园对于我们的意义。 肖复兴:当代著名作家,祖籍河北沧县,曾到北大荒插队,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 主要作品:《遥远的含蓄》、《音乐笔记》、《青春梦幻曲》、《我们曾经相爱》、《早恋》等。 读准字音 : 安谧 喧嚣 过滤 葳蕤 强悍 摇曳 馥郁 怅惘 刹那 甬道 氛围 嫉妒 萧瑟 弥漫 浩渺 葱茏 ( )得其所 稍纵( )逝 纷至( )来 ( )( )有礼 ( )桑 1、作者展开回忆的线索是什么?(校 园) 2、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对校园的回忆的?(青 春) 3、作者对校园怀有怎样的情感?(热爱、眷恋、向往、珍惜、祝福) 4、本文提到了哪些学校,作者与这些学校有什么关系? 这五个校园分别有哪些景物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产生了哪些深刻感受?把有关语句标记出来。 2、校园留给作者怎样的总体印象? 清新幽静 清纯脱俗 青春洋溢 在文中找出有关青春的语句,反复阅读,领会其中的人生哲理。 1、如果说青春是一条河,那么,这条河流淌过的树木芬芳、草丛湿润的两岸,应该大部分属于校园。 比喻;把青春比作河,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校园对于一个人青春的重要性;抒发了作者对青春的珍惜和对校园的热爱。 2、到处是年轻学生青春洋溢的脸,到处是南方特有的高大葳蕤的树,到处是亚热带的奇异芬芳的花。 排比;三个到处充分写出了满园的青春学子与满园的花草树木相互映衬的美好景象,给人生机勃勃之感;抒发了作者对这所校园的喜爱和羡慕之情。 3、我是1982年大学毕业,留校教了3年的书,而后自以为是要闯荡更广阔的生活,那样毅然离开校园的。“自以为是” 写出了作者当初的盲目自信;“毅然”写出了他离开校园的轻率;两个词都表现作者的自责和后悔之情。 4、想想儿子就要在这样美好的校园里读书,心里漾起祝福,也隐隐有些嫉妒。 “漾起” 写出了祝福之情自然产生并充盈作者内心的过程 “嫉妒”本是贬义,这里表现了作者对儿子能进北大的羡慕 两个词都表现作者对校园的向往、热爱之情。 5、校园异常安静,百年历史的老钟还在,教学楼巍峨的身影依然,儿子像小鹿一样蹦蹦跳跳地跑下楼来…… “还在”“依然” 明写校园的景物没有变化,暗写时光流逝,校园永在;“像小鹿”用比喻写出了儿子的青春气息和活力,与校园的古老安静形成对比;暗示了校园的“永远”就在于这一代代的年轻学子。 作者为什么说校园是“永远”的?(校园“永远”在何处?) 1、表现了作者对校园永远的记忆和热爱、眷恋、向往、珍惜及对校园永远的祝福、对青年学子的殷切的劝勉——永远珍惜校园,珍惜青春。 2、校园对于一个人的青春和生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永远的。 3、即使我们不在了,校园会承载着岁月和历史的痕迹,承载着青春的梦想,永远地存在下去。 (结束语) 透过三十余年的时空,我们不仅触摸到作者个人的往事,也触摸到中国历史脉搏的跳动。从作者个人的人生际遇,我们也触摸到许许多多普通中国人在历史时空背景下的困惑、伤痛与追求。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对青春与生命的思考、对校园的热爱与珍惜之情、对后辈年轻学子的劝勉,就有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值得我们深思、铭记。 1、抄写字词和文学常识。 2、完成练习册第三课
教 学后 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