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跨越式跳高与游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跳高这项竞技运动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非常好的运动项目,它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过杆、落地四部分组成,而在初二年级安排跨越式跳高教材,是有其生理、心理特点依据的。这个时期学生的骨骼弹性好,身体的可塑性强,同时反应快,容易接受、学会新的动作,而且敢于表现自己,挑战自己。本节课所学的助跑、起跳动作在整个跳高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的完成为成功过杆,顺利落地缓冲打下坚实基础。学习跨越式跳高不但能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还能培养勇敢、果断、不屈不挠和敢于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二、学情分析: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身体素质不算太高,但她们有较强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能努力去完成,有一定合作精神。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循序渐进的教授知识,适当的降低难度和要求,运用挂图、微课、游戏等多种方法,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再通过师评、互评、自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最后通过动态分组,激发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决心和勇气。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了解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动作要领及重难点。2、通过学习,80%的学生能在动作中体现出动作要领,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性,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3、乐于参与练习,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屈不挠和敢于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重难点:重点:侧面直线助跑,动作轻松、自然、有节奏,最后一步稍小,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前脚掌;起跳迅速,蹬伸髋、膝、踝关节,两臂配合协调上摆,躯干伸展充分。难点:助跑与起跳的协调配合。教学计划学校: 人数:24人 授课:教材 1、跨越式跳高(4-1) 2、游戏教 学 目 标 1、了解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动作要领及重难点。 2、通过学习,80%的学生能在动作中体现出动作要领,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性,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 3、乐于参与练习,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屈不挠和敢于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顺序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次数 时间 强度准 备 部 分 7’ 一、课堂常规 二、徒手操: 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腹背运动、体转运动、压腿、全身运动 三、准备活动 1、单足跳 2、屈腿跳 3、双足来回跳 4、双足十字跳 整队集合,师生问好,布置内容,检查服装 2、鼓励、监督 音乐伴奏 3、引领学生体操 队形进行练习 1、学生两列横队面向教师站队,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根据体委口令完成 要求:积极参与、活动充分、气氛热烈 3、跟随教师练习 要求:动作舒展大方 热身,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学习跨越式跳高助跑、起跳技术动作做准备 1次 1次 1 3 3 小 中基本部分 28’ 四、跳高:跨越式跳高 动作要领: 侧面直线助跑,助跑线与横杆垂直线的夹角为30-45度,轻松、自然,有节奏, 起跳,摆动腿用力上摆,两臂协调配合,起跳腿积极蹬地。 重点:助跑动作轻松、自然、有节奏,最后一步稍小,脚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前脚掌;起跳迅速蹬伸髋、膝、踝关节,两臂配合协调上摆,躯干伸展充分。 难点:助跑与起跳的协调配合。 六、游戏 “快快跳起来” 1、组织学生观看本节课的微课 2、引导学生提出新授内容的重难点,并加以强化 3、练习过程中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利用手机录像,教师点评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坐着跳”现象,怎样避免 4、优秀生展示 5、检测:根据学生情况提出不同要求 6、小结 1、语言讲解练习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调控时间参与学生练习 练习: 一、仔细观看微课视频 二、跨越式跳高(新授) 1、分组利用体操棒自主尝试跨越式跳高,确定摆动腿和起跳腿 要求:根据自己习惯,确定摆动腿和起跳腿 2、分组利用体操棒练习摆动腿的用力上摆动作(一步到三步) 要求:起跳腿积极蹬伸 3、利用跳高架练习跨越式跳高动作,学生分组依次练习,在跳高练习中体会技术的关键,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可以观看挂图和视频,自主学习 4、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指出优缺点,形成正确动作概念,根据自己情况,继续练习。 5、检测:自己选择高度 独立完成技术动作 要求:能体现出动作的重难点 练习: 1、组长带领练习; 2、总结得失 3、游戏正式开始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形成正确动作概念 利用体操棒这种可以调整高度的设施,在降低难度,让学生完成动作的同时,不断挑战自己,战胜自己 利用挂图、视频等多种方式去帮助学生完成动作,利用自评、互评、师评给予学生肯定并鼓励挑战,学生的兴趣会被激发,自主性大大增强 通过灵敏、弹跳性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灵敏性和弹跳性为以后学习打基础 6-8次 6-8次 3次 3 3 4 4 3 2 1 10 中 中 中 结束部分 5’ 六、放松活动 1、放松活动 2、教师总结 3、师生再见 1、组织、示范语言提示动作方法 2、教师总结全课学习情况,布置下次课学习内容、师生再见。 1、跟随教师的语言引导、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活动 2、收拾器材、下课。 运用拉伸方法进行放松,起到恢复身心的作用 1次 3 小预 计 运 动 负 荷 表 平均心率 110-120次/分 预 计 运 动 心 率 曲 线 图最高心率 140次/分预计强度 中练习密度 38-43%场 地 器 材 体操帮6块根 大体操垫2块 跳高架2副 竹竿2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