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17.3 电阻的测量 1.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 2.如何运用欧姆定律找到间接测出导体的电阻的方法?I =URR=UI想一想 如何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R=UI伏安法测电阻提出问题:实验原理:实验器材: 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 开关、导线、待测电阻。AVRR'S电路图实物图设计实验: 1.写出你的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并进行测量; 3.将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记录表中; 4.根据测得的数据,利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值; 5.多测几组数据,看看测得的电阻值是否一样。实验要求: 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零刻度;按电路图连接实物。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U,并记录在表格中; 3.根据公式 计算出R 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R=UI实验步骤:测量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 1.5 0.322 2 0.383 2.5 0.54.75.35.0被测导体电阻为5 Ω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 1.在连接电路前要调节电流表、电压表到零刻度。 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连接完电路要调节滑动 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 3.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要用开关试触,在确定电路完好后再闭合开关S。 4.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睛要紧盯电压表5.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目的是减小误差6. 变阻器的两个作用:保护电路调节电阻两端电压注意事项: 1.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2.多测几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3.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4.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量定值电阻时不同,你如何解释?与同学交流一下。想一想实物图电路图AVLRS实验电路图和实物图1.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某同学在连接电路时,不小心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接错了位置,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电流表烧坏,电压表示数为0 B.小灯泡烧坏 C.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值 D.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为0CVALRS2.如图,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时,将电流表与小灯泡并联,电压表与小灯泡串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烧坏 B.电压表烧坏C.两表都烧坏 D.灯泡不亮D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上均标有“2A 20Ω”字样,通过哪几个电路图可测出RX的阻值 ( )A、甲、丙B、乙、丙C、甲、乙D、甲、乙、丙A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若P向右移动,则电压表、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分别为(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D5.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D.保护电路C6.一个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小明在1.2V下测出它的电阻,接着又将灯泡两端电压调到3.8V测出其电阻,小明发现后一次电阻比第一次大得多,这是因为( )A.实验方法不对B.实验误差C.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D.实验错误C7.某同学指出:在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你认为其中不必要的一条是( )A.向电路中连接滑动变阻器时,应该使滑片位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B.向电路中连接开关时,应该先将开关断开C.开关应该接在靠近电源电流流出的一端D.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C8.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的阻值。闭合开关 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R的阻值为 Ω。0.45 解析:当灯两端电压越大,灯丝电阻越大。 原因:当灯两端电压越大,灯丝温度升高。9.某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下表为记录的实验数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说明原因。电压U/V 1 2 3电流I/A 0.22 0.30 0.34电阻R/Ω 4.55 6.67 8.8210.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时,它的依据是 ;已知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电压表读数是_____,电流表读数是 ,被测电阻是_____。1.2V欧姆定律2.5Ω0.48A11.小东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 (1)请完成如图实验电路,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2)小东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图(甲)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电阻是 Ω。5abcd12.小东同学做测量灯泡电阻实验,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可能有几种?请写出三种灯泡不亮的原因。 (1)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了; (2)小灯泡断路; (3)连接小灯泡两端的导线或接线柱断路。你学会了什么?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3节 电阻的测量【目标】1.知道测量电阻的原理。2.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3.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4. 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难点】设计实验电路图和实验操作步骤。【自学反馈】1.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 ;用公式表示为:______。2.伏安法测电阻原理: ;所需实验器材: 。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 。实验中多次测量的方法: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4.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目的是 。滑动变阻器滑到 处,目的是 。知识点一、伏安法测电阻1.原理:欧姆定律(或)2.安装电路图连接电路:3.实验步骤:(1)实验前,电流表、电压表应 ;按电路图连接实物时,开关应断开,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阻值最大端(断开开关和滑动变阻器调到最大都是为了保护电路);(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测出多组对应的电流。(3)求出电阻的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特别提醒:因为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大,测量灯丝电阻时求平均值没有意义,只可以测出对应电压下的电阻。注意事项:1.连接好电路,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要用开关试触确定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在确定电路完好后再闭合开关S。2.连电路时,先将电压表以外的其他器材连接,最后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阻或者灯泡两端。3.由于电阻会受温度影响,读数时应该断开开关。【典例1】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做电学实验时使用的电路,同学们对此电路提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采用此电路可以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时要保持电阻R阻值不变B.采用此电路可以测量电阻R的阻值,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C.开关闭合后,当变阻器滑片由右向左滑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D.开关闭合,如果将电流表和电压表调换位置,电路元件不可能被烧毁【典例2】小明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某电路元件盒中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未知电阻Rx的阻值不小于5Ω,电源由两节干电池组成,除了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表(量程0~15V,0~3V),电流表(量程0~3A,0~0.6A),滑动变阻器R(20Ω,1A),阻值已知且大小不等的定值电阻R1和R2.(1)为完成此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 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 A.(2)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14A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1V,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2A时,电压表的示数是1.8V,电路元件盒中电源电压是 V,未知电阻Rx的阻值是 Ω.(3)小明的同学利用上述器材,还设计了测量位置电阻Rx的四种实验电路,其中无法测出未知电阻Rx的是 .【变式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C.改变被测电阻的阻值D.保护电路【变式2】关于“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和“伏安法测量电阻”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的电路在课本中是相同的B.两个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C.两个实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相同的D.两个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变式3】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反复多次实验。①“测量九年级下科学课本的长度”时,多次测量② “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关系”时,改变入射角,多次测量③“研究杠杆的平衡”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测量④“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⑤“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上述实验中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变式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定小灯泡电阻,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4.5V不变,灯泡上标有“2.5V,0.32A”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A”。 闭合开关,将滑片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时灯泡的电阻为8ΩB.此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8:7C.该电路能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D.该电路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变式5】小明在拆装手电筒时,发现率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3.8V”的字样,但上面的电流值已经模糊不清,他想通过实验测量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图甲为他所连的实验电路。(1)经检查发现电路接线有错误,小明只做了一处改动后闭合开关进行了实验.请在他接错的导线上打上“×”,并改正。(2)该同学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灯泡亮度不变。导致上述现象的两个操作错误是:① ,② ;(3)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则产生此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时,小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为 A,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5)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老师又出示了数百欧的电阻Rx,问能否用上述方法进行测量。同学们分析后得出上述方案不行,原因是: .接着,小明与同学们经过讨论,通过增加一电阻箱R0(0~9999Ω 5A)、定值电阻(200Ω 2A)、单刀双掷开关等器材,设计出了A、B两种不同方案,其电路图如下:21 A方案所涉及的思想方法是 ,②在A、B两种不同的方案中,你认为方案 的设计可以让测量结果更准确,理由是: 。【变式6】电阻R1和R2的电流与与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1)电阻R2的阻值为 Ω;(2)电阻R1的阻值随电流增大而 (选填“变大”或“变小”);SARV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家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第3节电阻的测量(课件).pptx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7章第3节电阻的测量(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