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 (22张幻灯片)+4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 (22张幻灯片)+4视频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温故知新
我国的人口现状、特点?
01
02
我国的资源形势(现状)、形成原因及危害?
03
我国的环境形势(现状)、形成原因及危害 ?
04
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策略?
6.2共筑生命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自学导航
05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1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02
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03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04
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05
2021年7月,河南在暴雨之后,也出现了创纪录的洪水,多栋房屋被冲垮,地铁被淹,1000多万人受灾。
同月,就连干旱的不得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出现了洪水,300多平方公里面积的沙漠全被洪水所覆盖。
而就在此时此刻,我国山西也正在遭受罕见的极端天气和洪灾,山洪,地质灾害,城市积涝,万亩良田受损,我们的家园受了伤……
地球向人类发出警告,给我们什么启示?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
人类
为人类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避免伤害,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发展中的协调
进取中的有度
多元中的一致
“纷乱”中的有序
动态中的平衡
人与自然关系: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极端天气频繁
生态系统破坏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沿海城市被淹
病毒释放
以上图片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总有人想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然而……
①生态危机角度(P81)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
②开发利用角度(P81)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相互依存角度(P81)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
④ 自然规律角度(P82)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个牧场,牧民有两种做法,一是适当的控制自己的牲畜头数,尽量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
二是尽可能多的增加自己的牲畜头数……
活动一:假如你是牧民会作出怎样的选择?

思考:对比图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塞罕坝的昨天与今天
结合课本P88拓展空间,思考:
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
为什么它又从“沙地草原”变回“林海绿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01
02
03
基础、准则、目标角度:(P83)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基本国策角度:(P84)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发展理念角度:(P84)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怎样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结合视频,思考:
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微视频-山水之恋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3)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4)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3.为什么要坚持
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
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
探究与分享
地处浙江省安吉县的余村,群山环抱利,秀竹连绵,四季常青。20世纪70-80年代,余村为解决温饱问题,开矿、建水泥厂,成为全县有名的“首富村”,但很快尝到了苦大:水泥厂污染空气,到处是灰;山林被破坏,水土流失,炸山开矿导致伤亡事故不断。2003年,当地政府提出将特色产业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创建全国首个生态县。余村陆续关停矿山和水泥厂,村民收入大幅度下降,发展前景一度陷入迷茫。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到余村考察,称赞余村关停矿山、水泥厂是“高明之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长三角游客多,这坚定了余村发展生态旅游的信心。自此,余村封山护林,重新制定发余村风光展规划,把全村划为生态旅游区、美丽宜居区、田园观光区三个区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以舒适、优美、生态、人文为目标,建设“美丽乡村”;围绕“文创小镇”“智慧小镇”建设,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发展后劲。余村建成了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生动地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余村的致富之路
第一次致富之路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谋求一时的经济增长。
①关停矿山、封山护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②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③余村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了绿色惠民、绿色富民。
第二次致富之路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
探究与分享
两条道路的不同
践行理念
余村的致富之路
鼓了“钱袋子”
伤了“居住环境”
既获得了经济效益
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①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③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城市森林公园
海绵城市
美丽乡村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太阳能光热电站
光盘行动
三北防护林
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低碳微行动
①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习惯。
②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
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
④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⑤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
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
践行绿色生活,你打算如何做?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⑤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5.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处理关系: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2)价值取向:
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P85)
(3)行为选择:
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P86)
(4)制度保障:
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P87)
(5)两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87)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为建设美丽中国,中学生应该如何行动?
努力学习环保知识,为建设美丽中国出谋划策;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积极参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
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如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
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补充:美丽中国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课堂小结
共筑生命家园
坚持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
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3.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5.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