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9份,数学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9份,数学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丽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它们不能完成生命活动
B.一个病毒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而多细胞生物中的一个细胞不是一个生命系统
D.一个细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个体结构层次,同时也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结构层次
2.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所属类群,不能作为鉴定依据的结构是(  )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核糖体
C.有无叶绿体 D.有无细胞壁
3.蓝藻、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和内质网 B.细胞膜和核糖体
C.线粒体和中心体 D.细胞核和线粒体
4.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
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
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5.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 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在1.5 cm左右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观察向日葵叶片的保卫细胞时,若将玻片标本向右方移动,则视野下保卫细胞向左方移动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6.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命系统
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D.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有核膜,而大肠杆菌没有 B.酵母菌有细胞膜,而大肠杆菌没有
C.黑藻细胞有线粒体,而蓝藻细胞没有 D.黑藻细胞有内质网,而蓝藻细胞没有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结构共性的是(  )
A.都具有遗传物质 B.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
C.都具有核糖体 D.都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硝化细菌中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噬菌体中没有核糖体,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
C.蓝藻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D.酵母菌是细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10.“超级细菌”具有“泛耐药性”,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超级病菌的产生是人类滥用抗生素的结果 B.超级病菌来源于基因突变
C.超级病菌的细胞呼吸酶存在于质膜上 D.正常人体对超级病菌无免疫能力
11.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A.图中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③
C.②③④一定是异养生物 D.③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2.下列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只有真核细胞才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C.都含有核糖体,但原核细胞内不能合成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真核细胞有染色体,而原核细胞有染色质
13.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禽流感病毒主要寄生在禽类体内,对人是没有危险的
B.禽流感病毒虽然能引起禽类传染病,但是它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C.禽流感病毒必须在有活细胞的培养基中培养
D.禽流感病毒之所以具有高致病性,是因为它同时含有DNA和RNA
14.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15.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
①乳酸菌、青霉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③T2噬菌体的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④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⑤有些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16.下列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其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的遗传物质等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属自养生物,后者无细胞壁、属异养生物,这也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17.图a、b、c分别是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
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
C.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a、b细胞内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18.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下列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的是(  )
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B.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C.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 D.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
19.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元素有C、H、O、N等20多种,其中O是最基本元素
B.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都相同
C.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某些生物化学反应的原料
D.组成血红蛋白、肌球蛋白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
20.下列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B.人、硝化细菌和烟草花叶病毒所含有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总是最多
D.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能在体内合成
21.下列有关细胞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水 B.水参与许多生理反应过程
C.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中都可以生成水 D.癌细胞中自由水比值下降
22.下列关于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若用蛋清做实验材料,可以直接使用,不用稀释
D.供实验用的花生种子必须提前浸泡,浸泡时间应该长一点,便于切片
23.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的种类以及基本元素的含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主要的元素是C、H、O、N、P、S,其中C、H、O、N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N>H
B.主要的元素是C、H、O、N、P、S,其中C、H、O、N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C>H>N
C.主要的元素是C、H、O、N、P、S、K、Ca、Mg,基本元素占鲜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O>C>H>N
D.主要的元素是C、H、O、N、P、S,其中基本元素占干重的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C>O>N>H24.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为自由水 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离不开水 ③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之一 ④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⑤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与新陈代谢的强弱关系不大 ⑥不同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相差不大
A.①④⑤ B.①④⑤⑥ C.⑤⑥ D.②③④⑤⑥
25.下列关于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碳是以CO2的形式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传递
B.O是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氧来自H2O
C.Mg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因为合成叶绿素时需要Mg做原料
D.C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组成生物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
26.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转化为人体自身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因是(  )
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B.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大体相同
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
27.一种植物和一种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化学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如下表数据,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Ca S
植物(%)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动物(%) 55.99 7.46 14.62 9.33 3.11 4.67 0.78
A.碳元素的含量说明有机物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
B.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N、S含量说明动物组织含蛋白质较多,若该动物血钙高则会发生肌肉抽搐
D.经测定该植物某有机物含C、H、O、N、S,此化合物可能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28.有关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 D.斐林试剂在实验前就要配制好
29.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① DNA 甲基绿 红色
②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③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④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0.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
A.苏丹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二、非选题(每空1分,共40分)
31.如图表示显微镜下看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________细胞,图乙是________细胞。判断的理由是甲细胞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而乙细胞则没有。
(2)这两种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上所存在的差异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性,但在结构上由于都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而使得这两者之间具有________性。
(3)由于这两种细胞都具有________,因而都属于________细胞,由这类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________生物。
32.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是一个单细胞生物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判断该生物(  )
A.一定是生产者 B.鞭毛的基部是线粒体分布较多的地方
C.一定不是原核细胞 D.有细胞壁是植物
(2)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________、________而乙有;甲只有________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
33.某人工湖,湖内有机质较丰富,有较多的蓝藻、绿眼虫、变形虫、草履虫及水生植物等(如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此湖水体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进行研究。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
要对①放大进行重点观察,显微镜的操作包括以下步骤:a.移动载玻片;b.调节光圈和反光镜;c.转动转换器;d.转动细准焦螺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
(2)通过正确的操作在高倍镜下观察①,绘制模式图如图所示。据图可以判断该细胞属于________(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此湖水体被污染、富营养化等,湖中的蓝藻会使湖泊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4)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来看,湖中所有的蓝藻构成________,各种生物构成________,整个湖泊构成______________。
(5)某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在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从湖中取了一瓶水送到实验室,用于研究这个湖的污染情况。他们首先检查所带回的水中是否有生物存在。请问:
①这个过程中一般常用什么仪器检查有无生物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推测,怎样通过水中生物数量的多少判断湖水的污染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表是组成地壳和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含量(%)。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O Si C N H
地壳 48.60 26.30 0.087 0.03 0.76
细胞 65.0 极少 18.0 3.0 10.0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地壳中都普遍存在,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细胞所特有的,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中数据可知,同一元素在细胞和地壳中的含量相差甚远,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表中数据可知,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C、H、O含量最多,请据下表分析,其原因是:
化合物 水 无机盐 蛋白质 脂质 糖类和核酸
质量分数(%) 85~90 1~1.5 7~10 1~2 1~1.5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
(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和_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和________溶液。
(2)用___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答案:
8.D [解析] 单细胞生物中既有真核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酵母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又有原核生物,如细菌、蓝藻等,该类细胞中具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
有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错;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共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都能合成与呼吸有关的酶,C错;原核细胞的拟核中含有的是一个裸露的DNA,不含有染色体(质),D也错。
20.A [解析] 错在“C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总是最多”,生物体的六大基本元素C、H、O、N、P、S,在不同的细胞中,各元素占细胞干重的含量是不一样的。比如能够分泌蛋白的细胞类(如胰腺细胞、胃、小肠等)其干重的含N量就比含C量高。
21.D [解析] 癌细胞是一类呈恶性增殖的细胞,细胞分裂速度比正常细胞快,新陈代谢速率增强,自由水比值上升。
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
(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
O 65%、C 18%、H 10%、N 3%、P 1.4%、S 0.3%,其他元素少于3%
(占细胞干重的百分比)
C 55.99%、O 14.62%、N 9.33%、H 7.46%、Ca 4.67%、S 0.78%、P 3.11%、K 1.09%、Mg 0.16%
28.C [解析] 因为若先加入溶液甲(即斐林试剂甲液),还原糖中的还原性半缩醛羟基易被氧化而失去还原性,再加入溶液乙(即斐林试剂乙液)后就不能产生砖红色沉淀。所以,必须混合后配成悬浊液再加入,才可产生砖红色沉淀。又因斐林试剂很不稳定,容易生成蓝色沉淀,所以应将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时再临时配制。
29.D [解析] 甲基绿与DNA反应呈现绿色;苏丹Ⅲ与脂肪反应生成橘黄色物质;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解析] 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细胞壁和液泡,其他结构则相似,据此可说明两者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32.(1)BC (2)甲 乙 甲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乙有
(3)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4)核膜 染色体 核糖体
[解析] (1)观察乙细胞,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有中心体没有叶绿体,有伸出的伪足,应为动物细胞。鞭毛的运动需要能量,鞭毛的基部线粒体分布较多才能有利于能量供应。所以答案为BC;(2)甲图是细菌细胞结构图,和乙图相比,甲图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3)原核细胞具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拟核、核糖体,真核细胞的结构复杂,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因此它们的统一性表现在均有细胞膜、细胞质、均以DNA为遗传物质;(4)它们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没有核膜,也没有染色体,只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丽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S—32 Cl—35.5 P—31
Na—23 K—39 Ca—40 Mg—2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混有水份,你将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 )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
2.下列仪器:①烧杯;②锥形瓶;③圆底烧瓶; ④试管;⑤坩埚,其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
A.①②③④    B.④⑤  C.①③   D.④
3.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
B.Ba(NO3)2 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 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l 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 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4.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 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 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 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⑤②①④
5.萃取碘水中的碘,可采用的萃取剂是 ( )
A.酒精 B.四氯化碳 C.醋酸 D.食盐水
6.在蒸馏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并放入几粒碎瓷片
B.蒸馏操作中,烧瓶可直接加热
C.冷水从冷凝管的下口入,上口出
D.收集冷凝水时,应弃去开始蒸馏出的部分
7.每摩尔物质含有 ( )
A.6.02×1023个分子 B.6.02×1023个原子
C.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 D.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粒子
8.在0.25 mol Na2O中,含有的氧离子数约为
A.1个 B.0.25个 C.1.5×1023个 D.6.02×1023个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B.1 mol NaOH的质量是40 g/mol
C.1 g H2和1 g N2所含分子数相等
D.阿伏伽德罗常数个钠原子的质量是23g
10.已知3.2 g某气体中含有3.01×1022个分子,此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
A.32 g/mol B. 64 C.64 g/mol D. 4 g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2gH2所占有的体积是22.4L
B.11.2LO2的质量是16g
C.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6.02×1023个H2O分子
D.常温下压下32gO2与标准状况下22.4L N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12.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占有的体积最大的是 ( )
A.H2 B.O2 C.CH4 D.CO2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必然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一氧化碳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质量小
D.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物质所含有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 )
A.28g N2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22.4LCH4的质量与NA个甲烷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
D.标准状况下,22.4LCH4和O2的混合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A
15.1mol/L H2SO4的含义是 ( )
A.1L水中溶解1mol H2SO4
B.1L溶液中含有1molH+
C.将98g H2SO4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
D.1L H2SO4溶液中含有98gH2SO4
16.将标准状况下VLHCl气体溶解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盐酸的浓度为( )
A.Vmol/L B.V/22.4 mol/L
C.1000 V/22.4 mol/L D.V/22400
17.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的NaCl     B.75 mL 2 mol·L-1的NH4Cl
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  
18.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 mol/L的NaCl溶液950 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 )
A.950 mL,111.2 g B.500 mL,117 g
C.1 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
19.要配制1 mol·L-1的NaOH溶液100mL,下面操作正确的是 ( )
A.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烧杯里,用量筒量取100mL 蒸馏水倒入烧杯中,搅拌充分溶解
B.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加水,充分溶解并稀释至100mL
C.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再加水至刻度线,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称取8g NaOH固体,放入烧杯里,加适量水溶解,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把洗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水将溶液体积调至100mL
20.某10%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 g水后得到80 mL 20%的溶液,则该20%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6.25 mol/L B.12.5 mol/L C.7 mol/L D.7.5 mol/L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①过滤 ②蒸馏 ③加热 ④分液(填序号)
(1)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
(2)除去NaCl晶体中混有的碘单质
(3)分离石油中各不同沸点范围的成分
(4)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
22.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1)溶解时
(2)过滤时
(3)蒸发时
23.现有34g某气体,它的摩尔质量为17g/mol,则:
(1)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
(2)该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约为 个
(3)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约为 L
(4)将该气体完全溶解于水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4.12.4g Na2R 含有Na+0.4mol,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 ,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含R1.6g 的Na2R的物质的量为
25.等质量的氧气(O2)和臭氧(O3),物质的量之比为 ,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之比为
26.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SO2和SO3气体,体积比为 ,密度比为
27.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3.44L,质量为20g,则该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为 g,CO2的体积为 L
三、实验题(20分)
28.右图是用自来水制取少量蒸馏水的简易
装置,(加热及固定仪器略),其原理与
教材中的实验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左边大试管中要加入几片碎瓷片,其作用是
(2)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管较长,其
作用是
(3)烧杯中还应该加入的物质是
29.18.0 mol·L-1的浓硫酸稀释成2.00 mol·L-1的稀硫
酸100 ml,实验操作如下:
(1)计算并用量筒量取 ml的18.0 mol·L-1的浓硫酸;
(2)将 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 的烧杯中;
(3)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___________;
(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5)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保存。
试分析下列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定容时俯视读数
(3)容量瓶使用前有少许水残留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S—32 Cl—35.5 P—31
Na—23 K—39 Ca—40 Mg—24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丽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
1.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在全国不少地方同时启动。有的城市地方政府对于实行以旧换新的汽车和家电的经销商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回收的旧家电和旧汽车不是商品,因为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财政补贴 ②回收的旧家电和旧汽车仍是商品,因为它们还在进行商品交换 ③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鼓励人们遵循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原则 ④以旧换新活动有利于拉动消费需求,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李某想购买一辆标价为15万元的汽车,在已有7万元存款的同时,李某又向银行贷款8万元。其中15万元是这辆车的________,李某支付给汽车销售商的7万元存款和还给银行的钱款其职能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
A.价值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B.价格 价值尺度 贮藏手段
C.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D.价格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2010年10月,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我国1~9月份经济发展较快,这是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的结果,但是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需要认真把握今后防止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回答3~4题。
3.2010年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1%,部分经济学专家发出了通胀预警,从而引起了部分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恐惧。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
①物价上涨,纸币购买力下降 ②人们的存款数量增加 ③企业的供给会增加 ④存款所代表的实物数量减少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近期,我国要管理好通胀预期,就必须关注物价的上涨。一般来说,从防止物价过快上涨角度看,可采取调节利率、汇率和变动财政收支等多种手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①提高利率→投资下降→生产资料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②本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外汇流入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③征收消费税→消费者税负增加→消费需求减少→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④扩大政府投资→生产规模扩大→单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信用工具是(  )
A.支票 B.汇票 C.信用卡 D.电子货币
6.“一卡在手,走遍神州”,这说明银行卡(  )
A.可以透支,缓解暂时收入不足
B.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
C.在取款时没有任何限制
D.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截止到2010年7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2005年的1∶8.1变化为1∶6.8左右。回答7~8题。
7.材料情况的出现意味着(  )
①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 ②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③美元兑换人民币增多 ④人民币兑换美元增多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8.不考虑其他因素,中美汇率的上述变化产生的影响有(  )
①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更具竞争力 ②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更便宜 ③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更有利 ④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更划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的2010年2月份国内汽车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上有一批新车上市,未来一批新车又将集中上市,这引发市场价格波动,未来汽车价格将呈温和走低态势。回答9~11题。
9.汽车价格呈走低态势(  )
①会出现购买者持币待购 ②会形成卖方市场 ③会形成买方市场 ④是消费者主导的市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此外,随着汽车行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不断改进,商家降低汽车价格是必然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①汽车价值量升高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③降价是商家的社会责任 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2010年3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公布了1、2月份的全国汽车产销数据。从数据来看,2010年1、2月份中国汽车累计销量287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6%。可见,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被视为高档耐用消费品的轿车正悄然走进寻常百姓家。这说明(  )
A.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B.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C.物价水平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D.生产与消费相互影响
12.假设2010年某国1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24元。如果2011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24元 B.16元 C.20元 D.18元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信的原则。经营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价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务。公平合理的价格应(  )
A.和价值相等
B.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
C.保持长时间的稳定性
D.不存在波动性
14.人没有付出的话就什么都得不到,为了得到某样东西,就需要付出同等的代价,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础。下列有关等价交换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的 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场合是等价交换,少数场合是不等价的 ④交换的平均场合是等价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右图是某商品的价格变化情况曲线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据此判断(  )
A.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有所增加
B.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有所增加
C.该商品的生产规模有所缩小
D.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急剧增加
16.某经济学家对一名企业家说,“生产要以市场需求大、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商品为中心,通过资产重组、同业兼并、对外联合的方式,组建具有规模生产力的名牌企业集团”。他之所以强调产品的技术含量,是因为技术可以(  )
①增加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减少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③降低生产成本 ④增加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7.2010年上半年,有媒体曾报道某品牌婴幼儿奶粉含有“性激素”,再次引发国人对食品安全体系的担忧。“性激素奶粉事件”的出现,导致市场上国产婴幼儿奶粉价格下跌。这里引起价格下跌的原因是(  )
①生产婴幼儿奶粉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的消费信心缺失 ③供求关系的改变 ④“性激素奶粉事件”后,婴幼儿奶粉没有使用价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审批,长三角地区不少企业纷纷落户安徽皖江地区,他们认为,安徽地处中部地区,有便利的黄金水道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盈利能力会大大增强。回答18~19题。
18.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迁至皖江地区是把获得较高盈利作为投资目的,此举(  )
A.违背了价值规律的要求
B.证明需求对价格具有决定作用
C.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D.说明价格决定供求
19.长三角地区的企业纷纷迁至皖江地区,必然会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产生的结果是(  )
A.商品生产者都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
B.所有企业的的劳动生产率会大大提高
C.有的竞争者会在竞争中被淘汰
D.价值规律对于它们不再起作用
20.世博年无疑成为旅游大年。上海旅游局统计,2010年到沪游客数量超过1.8亿人次。一般而言,到上海旅游的消费属于(  )
A.劳务消费 B.租赁消费
C.贷款消费 D.生存资料的消费
21.CPI是用于衡量某一固定消费品集合价格水平的指数,CPI越大,表明物价水平越高。下表列出了某年份我国三个城市的人均工资与CPI。若考虑物价因素,三个城市人均实际工资水平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序是(  )
城市 甲 乙 丙
人均工资(元/月) 2600 4000 3300
CPI 130 160 110
A.乙>丙>甲 B.丙>甲>乙
C.丙>乙>甲 D.乙>甲>丙
22.国务院决定,2011年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这也是我国政府自2008年以来连续四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政府已经或正在提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同时加强对城乡困难居民的临时援助。这样做的依据是(  )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居民消费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物价上涨会直接影响人民生活 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高低与收入差距有密切联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房子装修可以自行设计,出外旅游可以自定路线,使用手机可以自定铃声……如今,在城镇居民生活中,定制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现象的出现(  )
①说明求异消费心理的个性化已成为消费的主导 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 ③说明生产者针对顾客的个性需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 ④有利于避免生产的盲目性,节约社会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小品《不差钱》中的那句“人最痛苦的事是人没了,钱没花完”已成为新的流行语。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看,要立足扩大内需,尤其要启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句经典台词的可借鉴之处是(  )
A.要从众消费,有钱就花
B.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要鼓励适度消费,刺激消费
D.要鼓励信贷消费、超前消费
25.制定鼓励节能的税收政策,完善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开始对一次性木筷子等浪费资源并污染环境的消费品征收消费税,被称为“绿色税收”。可见,“绿色税收”(  )
①有利于提倡公民绿色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 ②是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重要举措 ③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不利于人民的长远利益 ④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非选择题
26.材料一 从棚车、绿皮车到空调车、动车组列车,大提速后的铁路服务再上台阶。铁路运输越来越“航空化”、“宾馆化”,其设施、服务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人们感受到了铁路运输的舒适、快捷、方便。
材料二 乘坐动车组列车,上海至苏州需要39分钟,上海至南京需要1小时58分钟,上海至杭州需要1小时24分钟。上海某公司副总经理每月均需往返丹阳提货,他算了一笔账:坐长途大巴需56元钱,途中运行近3小时;而乘坐动车组列车二等座位需60元,且95分钟就能到达。比较下来,他成为动车组的常客。
你能用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解释为什么开通动车组列车后铁路又夺回了原来流失到高速公路上的旅客吗?(10分)
27.
图一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两图表明商品生产和交换受什么规律支配?简述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8分)
28.材料一 2009年入秋以来,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在内的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致使百万公顷农作物绝收。目前看来,受灾地区粮食生产及主要农作物减产已成定局。粗略估计,如果受旱区粮食减产10%,全国粮食减产预计在1.8%左右。
材料二 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的监测显示,在旱情最严重的云南省超过半数的地、州、市,大米价格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另外西南大旱导致的粮食整体减产势必影响到饲料量的供应,从而进一步影响到西南地区肉禽水产类价格水平。
某校高三同学注意到这一情况,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活动。同学们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大米、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的价格调整中,都存在着如何兼顾市场规律与公益特征的问题。不是说一提涨价就不对,只是这样的价格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定要谨慎、周全,必须体现对困难群众的关照和社会的公平。
阅读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1)请分析引起大米等粮食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2分)
(2)请你分析大米、肉禽水产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对我国居民生活的影响。(6分)
(3)面对西南地区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请你为“体现对困难群众的关照和社会的公平”提两条可行性建议。(6分)
29.材料一 当前大学生总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800元之间,而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元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消费的比例较高。
材料二 大多数大学生们在花钱上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物美价廉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有所增加,加上城市生活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个性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材料三 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时下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1)结合材料一,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作出分析。(4分)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大学生的消费心理。(4分)
(3)有针对性地给大学生提出一些消费建议。(6分)
高一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
1.
5.
【解析】 比较信用卡、支票、电子货币,根据题干的内容,应选C。
【答案】 C
6.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信用卡功能和优点的理解。A可以透支,要作具体分析;C、D错误。
【答案】 B
7.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汇率知识点的理解。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持续走高,意味着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则导致本币汇率升高,人民币兑换美元多了;反之,美元贬值,美元兑换人民币少了。①③错误,②④正确。
【答案】 A
8.
【解析】 中美汇率变化表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人民币升值,中国商品出口到美国的价格优势逐渐丧失,因而竞争力削弱,排除①。反之,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价格较低,②正确;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成本相对降低,因而有利,③正确;中国学生赴美留学费用相对降低,因而更划算,④正确。
【答案】 D
12.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第一步,可以把24元看成2010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11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单位价值量是24÷(1+50%)=16,但价值总量没有改变;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即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6元,用贬值后的货币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6,有X=20,综合式为24÷(1+50%)÷(1-20%)=20。正确答案应为C。
15.
【解析】 在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致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根据图示判断本题正确答案选B。A不符合题意要求,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会减少对它的消费,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有所减少。C、D判断也错误。
【答案】 B
【解析】 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必然是优胜劣汰,所以C符合题意。
【答案】 C
20
【解析】 到上海旅游是从消费对象角度看,属于劳务消费;从消费目的看,属于享受资料消费,因此本题选A;D不符合题意;B、C与题意无关。
【答案】 A
21.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人均实际工资水平受到工资额和CPI两大因素的影响。据此,可以判断丙城市人均实际工资水平最高,甲城市最低。故选C。
【答案】  C
22.
【解析】 材料中的做法有利于提高城乡困难群众的收入,同时也会提高他们的消费水平,促进社会和谐。③与材料中的做法没有直接联系,故将其排除。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26.
【答案】 (1)从交通工具的角度讲,铁路客车和高速公路客车互为替代品,当一种商品价格降低时,消费者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从而导致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动车组列车与长途大巴的票价相差无几,但是动车组列车的速度是长途大巴的几倍,因而赢得了顾客的青睐。(5分)
(2)从商品的基本属性的角度讲,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获得使用价值,而生产者必须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或服务才能较好地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从而获得商品的价值和较大的市场份额。铁路越来越“航空化”、“宾馆化”,其设施、服务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相对于高速公路来说,更加舒适、快捷、方便。(5分)
27.
【答案】 (1)图一反映了供求、价格、生产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2分)图二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分)
(2)受价值规律支配。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应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其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8分)
28.
【答案】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包括生产成本、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但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2分)(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的急剧减少。大米等农副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其价格上涨,居民生活费用增加,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6分)
(3)①对困难群众进行价格补贴。②国家要对粮食和农副产品市场供应进行调控,确保供求平衡,稳定物价。(如果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6分)
29.
【答案】 (1)①饮食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例高,这说明大学生的总体消费水丽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85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 (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The money he spent within a month _________ more than 1,000 dollars.
A. added B. added to C. added up to D. was added up
22. What the public is about is whether medical workers and scientists will be able to find a cure for this new disease in a short time.
A. concerning B. concern C. concerned D. to concern
23. This is the first time we a film in the cinema together as a family
A. see B. had seen C. saw D. have seen
24.To get a better grade, you should __________the notes again before the test.
A.go over B.get over C.turn over D.take over
25.—That must have been a long trip.
—Yeah, it us a whole week to get there.
A.takes B.has taken C.took D.was taking
26. The teacher asked us ____________ so much noise.
A. not to make B. not make C. not making D. don’t make
27.-----Have you _____ the invitation to the party
-----Yes, I have.And I've ______ it.
A.accepted, received B.received, accepted
C.received, received D.accepted, accepted
28.-----Can I speak to Mr.Wang
-----Sorry, he' s out.Can I _____ a message
A.leave B.take C.ask for D.want
29.-----Would you mind lending me your new car
----- __________.
A.No.1'11 use it B.Of course not C.Yes, please D, Sorry,you wouldn't
30. catch the first bus, he go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A.So as to B.So that C.In order that D.In order to
31.Mary said that she ___________ London.
A.has never gone to B.has never been ,to
C.had never been to D.had never gone to
32. Tony said he would come back to China__________.
A. tomorrow B. next day
C. the next day D. the day before
33.—How are you today
—Oh, I __________ as ill as I do now for a long time.
A.didn’t feel B.haven’t felt C.wasn’t feeling D.don’t feel
34.You __________ put your computer in your bedroom.
A.don’t need B.had not better C.had better not D.ought not
35.He came here to discuss it with you.
A.on purpose B. by chance C. for purpose D. on design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When I was fourteen I was hit by a car and I felt almost senseless from the waist down.I spent the next four years 36 a back support.I began running seven days a week to 37 my muscles (肌肉).It was exhausting but I 38 before I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When I was thirty-one, I was in 39 car accident in which my legs were seriously injured.The 40 told me that their goal was to get me to walk "__41 " but that I would never run again.Stubborn and _42_ , however, I set out to rebuild my leg muscles to support my knees through my own personalized 43 program.The fact was that it took me two years to learn how to walk and nine and a half years to run again.
While on one of my runs, a 44 thought entered my mind: what 45 I could run the LA Marathon I wanted to know what it felt like to _46 the prized finish line, even if it 47 I had to crawl(爬) across it.I had only four months to get ready.I spent almost all my time training as if my very 48 depended on it——actually, it did.I 49 that if I didn't train to my fullest, my body would 50 and the doctors' diagnosis (诊断) would win.I wasn't about to let that happen.I had a dream: I would run the LA Marathon to achieve one of my life's greatest 51 .I trained eight times a week, seven days a week —twice on Wednesdays.
Finally, my hard efforts 52 .I crossed the finish line of the LA Marathon, strong and solid.I'm often asked why I run, to which I always 53 ,"I run because I can." I 54 myself that the aches and pains I experience while training and racing are 55 , compared to the suffering those whom I admire must bear.This is why I run.
36.A, dressing B.wearing C.designing D.decorating
37.A.relax B.comfort C.protect D.strengthen
38.A.recovered B.cured C.quitted D.shook
39.A.other B.one C.another D.some
40.A.doctors B.patients C.coaches D.pioneers
41.A.frequently B.normally C.attractively D.carefully
42.A.determined B.excited C.unsatisfied D.disappointed
43.A.working B.sharing C.training D.walking
44.A.suitable B.reasonable C.silly D.crazy
45.A.if B.whether C.unless D.once
46.A.skip B.slip C.complete D.cross
47.A.meant B.proved C.agreed D.explained
48.A.patience B.existence C.appearance D.absence
49.A.suggested B.knew C.noticed D.declared
50.A.look out B.come out C.break down D.fall down
51.A.promises B.reputations C.goals D.levels
52.A.worked out B.turned out C.paid back D.paid off
53.A.react B.reply C.relate D.refer
54.A.show B.ask C.remind D.teach
55.A.something B.anything C.everything D.nothing
三、阅读理解(共两节,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School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and useful. Yet no one can learn everything from school. A teacher, no matter how much he knows, can not teach his students everything they want to know. The teacher’s job is to show his students how to learn. He teaches them how to read and how to think. So much more is to be learned outside school by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It is always more important to know how to study by oneself than to learn some facts or a formula by heart. It is actually quiet easy to learn a certain fact in history or a formula(公式) in mathematics. Bu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use a formula in working out a maths problem. Great scientist, such as Einstein, Newton and Galileo, didn’t get everything from school. But they were all so successful and invented so many things for men. They worked hard all their lives, wasting not a single moment. They would ask many questions as they read and they did thousands of experiments.
5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good teacher should be one who is to_________.
A. help his students to gain a good memory.
B. train his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C. teach his students everything he knows
D. have his students studying long hours
57. If a student want to learn bette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him to do is_______.
A. to learn all the useful facts and formula by heart
B. to do everything as his teacher have said in class
C. to absorb (吸收) as much knowledge from his teacher as possible
D. to think more while he is studying
58.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success of the great scientists is that________.
A. the teachers who had taught them were all experienced.
B. they used to work and study without a moment’s rest.
C. they had received more schooling than other people
D. they know how to study and worked hard
59. What’s the good advice the writer gives us
A. We can learn better without teachers
B. We should do more asking and thinking while studying
C. We should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classroom
D. Book knowledge is little use
B
Great British is an island that lies off the northwest coast of Europe. The nearest country is France which is 20 miles away. Great British is separated from France by the English Channel. The island is surrounded by the Atlantic Ocean, to the west, and the North Sea, to the east. It includes the main lands of England, Wales and Scotland. Scotland is in the north while Wales is in the west. Ireland, which is also an island, lies off the west coast of Great Britain. It is made up of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Irish Republic. Great Britain together with Northern Ireland forms the United Kingdom (U.K.). So the U.K. is made up of four countries. The largest of these is England which is divided into 43 countries. The capital city is London which is on the river Thames.
60. Great Britain is separated from France by_______.
A. the North Sea B. Suez Canal C. English Channel D. Thames
61. Great Britain lies on the ______of the Atlantic ocean.
A. west B. north C. east D. south
62. The United Kingdom is made up of _______.
A. England, Wales, Scotland and Ireland
B. England, Wales, 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C.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D. Great Britain and the Irish Republic
C
When you want to go shopping, you’d better decide how much money you can spend on new clothes.
Think about the kind of clothes you really need. Then look for those clothes you really need. Then look for those clothes on sale.
There are labels(标签) inside all new clothes. The labels tell you how to take care of your clothes. The label for a shirt may tell you to wash it in warm water. A sweater label may tell you to wash in cold water. The label on a coat may say “dry clean only”, for washing may ruin this coat. If you do as the directions(说明) on the label, you can keep your clothes looking their best for a long time.
Many clothes today must be dry cleaned. Dry cleaning is expensive. When buying new clothes, check to see if they will need to be dry cleaned. You will save money if you buy clothes that can be washed.
You can save money if you buy clothes that are well done. Well-made clothes last longer. They look good even after they have been washed many times. Clothes that cost more money are not necessarily(不一定) better made. They do not always fit better. Sometimes less expensive clothes look and fit better than more expensive clothes.
63.The label inside the clothes tell you .
A. how to keep them looking their best.
B. how to save money.
C. whether they fit you or not.
D. where to get them dry cleaned.
64.If you want to save money, you had better buy clothes that__________.
A. don’t fit you B. don’t last long
C. need to be dry cleaned D. can be wash
65.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cheaper clothes .
A. are always worse made
B. must be dry cleaned
C. can not be washed
D. can sometimes fit you better
66.Give the best title(标题)for this passage.
A. Buy Less Expensive Clothes
B. Taking Enough Money When Shopping
C. Being a Clever Clothes Shopper
D. Choosing the Label inside New Clothes
D
Our surrounding(周围) is being polluted faster than nature and man’s present efforts can’t prevent it. Time is bringing us more people, and more people will bring us more industry, more cars, larger cities, and the growing use of man-made materials.
What can explain and solve this problem The fact is that pollution is caused by man—by his desire for a modern way of life. We make “increasing industrialization” our chief aim. So we are always ready to offer everything: clean air, pure water, good food, our health and the future of our children. There is a constant flow of people from countryside to cities, eager for the benefit of our modern society. But as our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have grown in the last twenty years, pollu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Isn’t it time we stopped to ask ourselves where we are going—and why It makes one think of the story about the airline pilot who told his passengers over the loudspeaker, “I’ve some good news and some bad news. The good news is that we’re making rapid progress at 530 miles per hour. The bad news is that we’re lost and don’t know where we’re going.” The sad fact is that this becomes a true story when spoken of our modern society.
67. Man can’t prevent the world from being polluted mainly because .
A. many man-made materials
B. more cars, trucks and buses
C. more people and more industry
D. more cities
68. People crowd into the cities because_________.
A. they want very much to find well-paid jobs
B. they eager for the achievement of our modern society
C. they have become tired of their homeland
D. they have a strong wish to become industrial workers
69. The story about the airline pilot tells us that_________.
A. man knows where the society is going
B. people do not welcom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C. man can do little about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
D. the writer is worried about the future of our society
70. What does the writer really want to say in this passage
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pollu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B. Lower the speed of development to stop pollution.
C. It’s time we did something to reduce pollution.
D. As industry is growing fast, pollution is the natural result.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W: Hi, John.
M: Hi.Lucy. 71
W: Yes.I'm required to tell a story in English before the lesson begins.
M: Oh, I see. 72
W: You're right.I need to practice on the stage before they all come.
M: 73
W: Yes, here, in my pocket...Oops, where is it
M: Don't worry, 74
W: ...No, not in the bag.either.I'm afraid I left it at home.
M: 75
W: Aha! It's just the key to the classroom! Thank you so much.
A.Glad to see you.
B.What's the story about
C.What's that around your neck
D.Maybe you put it in your schoolbag,
E.Do you have the key to the classroom
F.You're going to school rather early today.
G.So you want to get to the classroom earlier to make some preparation
第Ⅱ卷(主观题 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
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I had a interesting dream last night. I dreamed that I took part in a race, At first, I could not to run very fast and fell behind. So I didn’t lose heart and kept running. All the students on the playground cheer me on. “Come on !” I was so encouraged that I ran faster and fast till I caught up all the other runners. I felt as if flying like a super-man. In the end, I got to the finishing line at first. I won the race. I felt very proudly of myself. Many of my classmate threw me up into the air. Just at that time I woke up and found me still in bed!
第二节: 书面表达 (满分25分)
假如你是李华,请代表全班同学给老师写一封信。内容要点如下:
1、课堂上您的微笑,给了我们信心(confidence)。
2、若您的课再生动、有趣些,我们会更喜欢您。
3、我们都很优秀,希望得到您更多的表扬。
4、请多给我们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
5、因为您工作一向很努力,所以,要学会休息,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
注意:
1、以第一人称写;
2、词数:100左右;
3、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Dear teacher,
As your student, I would like to give you some suggestions on behalf of all my classmat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LiHua
高一英语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丽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从同一地点同时驶向同一目的地,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做匀速运动,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做匀速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内以速度,做匀速运动,在后一半路程内以速度做匀速运动(),则
A.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
C.甲、乙同时到达 D.无法比较
2、短跑运动员在100米竞赛中,测得他5s末的速度为10.4m/s,10s末到达终点
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这100m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4m/s B.10.3m/s C.10.2m/s D.10m/s
3、湖中O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点出发向东行驶4km,又向北行驶3km,则O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A.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km
D.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km
C.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km
D.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 方向,5km处
4、如图所示,物体由A沿两个半圆曲线运动到B,则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是
A.路程为4πR,位移为2R B.路程为2πR,位移为2R
C.路程为2πR,位移为4R D.路程为4πR,位移为4R
5、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量只有正值,矢量可以取负值
B.标量和矢量无根本区别
C.标量和矢量,一个有大小无方向,一个有大小也有方向
D.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标量路程和矢量位移是一回事
6、对于各种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率是速度的大小
B.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C.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
D.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7、关于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沿直线朝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几个运动物体有相同位移时,它们的路程也一定相同
C.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不等,但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不等于零
8、某同学以一定的速度去同学家送一本书,停留一会儿后,又以相同的速率沿原路返回家.如图所示的哪个图线能粗略表示他的运动状态
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10、在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中,取下纸带发现一张纸带a上打的点非常密,另一张纸带b打的点比较稀,关于这两张纸带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b纸带一样长)
①打点计时器在纸带a上打点的时间比在纸带b上打点的时间长一些
②打点计时器在纸带b上打点的时间比在纸带a上打点的时间长一些
③a纸带运动速度小一些,b纸带运动速度大一些
④b纸带运动速度小一些,a纸带运动速度大一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 每空4分,共24分。
1、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s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_____m.
2、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除了使用打点计时器外,还常常用到数字计时器.我们在研究气垫导轨上滑块的运动速度时就常与数字计时器配合使用.
某次实验中,当滑块经过光源和感光器时,其上的遮光条把光遮住,电子电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的长短为
Δt=0.025s,如果遮光条的宽度为1.5cm,那么该滑块通过时的速度为________m/s.
3、卡车自西向东行驶,在Δt时间内前进了8m,在这期间,卡车上的人把车上的箱子向后拉了1m,规定由西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则箱子相对于车的位移为________m,相对于地面的位移是________m.
4、天文观测表明,几乎所有远处的恒星(或星系)都在以各自的速度背离我们而运动,离我们越远的星体,背离我们运动的速度(称为退行速度)越大.也就是说,宇宙在膨胀,不同星体的退行速度v和它们离我们的距离r成正比,即v=Hr.式中H为一常量,称为哈勃常数,已由天文观察测定.为解释上述现象,有人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宇宙是从一个大爆炸的火球开始形成的.假设大爆炸后各星体即以不同的速度向外匀速运动,并设想我们就位于其中心,则速度越大的星体现在离我们越远,这一结果与上述天文观测一致.由上述理论和天文观测结果,可估算宇宙年龄T,其计算式为T=________.根据近期观测,哈勃常数,其中光年是光在一年中行进的距离,由此估算宇宙的年龄约为________年.
三、多选题: 本大题共5小题, 每题3分,共15分。
1、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A.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 B.加速度均匀变化的运动
C.速度变化率恒定的运动 D.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2、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
所示.当他们相遇时,相同的量是
A.速度 B.位移
C.路程 D.速率
3、根据给出的速度,加速度的正负情况,下列对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加速运动 B.,,物体做加速运动
C.,,物体做减速运动 D.,,物体做加速运动
4、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是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B.是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C.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
D.是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5、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为质点运动的方向
B.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C.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D.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四、计算题: 本大题共2小题, 每题10分,共20分。
1、一位电脑动画爱好者设计了一个“猫捉老鼠”的动画游戏,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a的大立方体木箱内,老鼠沿着木箱的棱边从G处奔向洞口,洞口处在方木箱的另一个顶角A处,若老鼠在奔跑中保持速度大小v不变,并不重复跑过同一条棱边,及不再回到G点.聪明的猫也选了一条最短路线奔向洞口(设猫和老鼠同时从G点出发),则猫的奔跑速度多大时,恰好能在洞口抓住老鼠
2、火车在两站间正常行驶时,一般可看做匀速运动.一位同学根据车轮通过两段铁轨交接处发出的响声来估测火车的速度.他从车轮的某一次响声开始计时,并从此之后数着车轮响声的次数.他在一分半钟内共听到66次响声.已知每段铁轨长25m.根据这些数据,你能估测出火车的速度是多少吗 (这也是铁路员工常用来估测火车在这种铁轨上行驶速度的一种方法)
五、实验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3分,共21分。
1、用接在50Hz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运动情况.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打印点取一个记数点,分别标明0、1、2、3…,量得0与1两点间距离,2与3两点间的距离,则小车在0与1两点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在2与3点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
2、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的实验中,影响实验精确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为提高实验精确度,悬挂在纸带下面的重物应选择_________,打点计时器的安装放置要求______,开始打点计时的时候应先______,然后________.
789(A卷) 试卷标准答案
(总分:176 考试时间:85分钟)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10小题, 从第1小题到第10小题每题8.0分 小计80.0分; 共计80.0分。

3、◆标准答案:D
★ 试题详解: 小船位置的变化不是取决于其具体的运动路径,而是决定于它的首末位置,即位移,而位移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小船虽然运动了7km,但在O点的观察员看来,它离自己的距离是,方向要用角度表示,,因此如图所示.
本题实质是考查位移的大小和方向的表达方法,只要按照题意要求画图,就不难得到答案.通过本题也可以看出,位移能够精确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 试题详解: 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经过的实际路径的长度,是标量.因此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才有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但既使这种情况下也不能说路程就是位移,因为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A错;位移只取决于初、末位置,与具体路径无关,路程与具体路径有关,因此几个物体的位移相等时,路程不一定相等B、D错,C对.
透彻理解物理量的定义是判断和计算有关该物理量的基本前提.
8、◆标准答案:C
9、◆标准答案:B
★ 试题详解: “速度变化得越多”,是指越大,但若所用的时间t也很大,则就不一定大,故A错.
“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即加速度a越大,B正确.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0以后就反向运动,故C错.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0时,速度就达到最大了,故D错.
语言叙述问题,一定要认真、细致分析,不可想当然下结论.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 从第11小题到第13小题每题4.0分 小计12.0分; 第14小题为8.0分; 共计20.0分。
所以,宇宙年龄,若哈勃常数
则.
本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把宇宙现象转化为物理模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该类题目的共同特点是:背景资料较长,信息较多.在审题过程中要能抓住主要矛盾,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善于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问题.
三、多选题: 本大题共5小题, 从第15小题到第19小题每题8.0分 小计40.0分; 共计40.0分。
15、◆标准答案:ACD
★ 试题详解: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恒定,即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速度变化率即为加速度,B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是均匀的.
16、◆标准答案:BCD
★ 试题详解: 该过程它们运动到C点时的初末位置相同,通过的路程相同,但到达C点时的速度方向相反,故本题中B、C、D正确.
四、计算题: 本大题共2小题, 第20小题为8.0分; 第21小题为12.0分; 共计20.0分。
五、实验题: 本大题共2小题, 从第22小题到第23小题每题8.0分 小计16.0分; 共计16.0分。丽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25小题(其中,20-25题,每题分2小题),每小题2分,共62分
1、大气臭氧层
A.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那里气温较低
B.能散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辐射之害
C.是大气中存在臭氧的惟一场所,所以我们应该善加保护
D.吸收大量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
2、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建造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
3、关于北京和香港两地的地球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是
A.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B.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香港
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香港
4、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A.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
B.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C.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能源
D.造成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
5、位于太平洋同一经度上的甲、乙、丙三船,其纬度位置分别为15°N、5°N和15°S。三船等速向东行驶三小时后停航,然后甲、丙两船分别沿经线方向,笔直做南北相向航行,那么
A.三船可相会于乙船处
B.甲、丙两船可相遇
C.乙、丙两船可相遇
D.甲、乙两船可相遇
6、关于地球自转、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同
B.赤道平面同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34′
C.地球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
D.太阳既是地球自转的中心又是地球公转的中心
7、若某地某日昼长16个小时,它的日出与日落时间应该分别是
A.6时和18时 B.8时和16时
C.5时和19时 D.4时和20时
8、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宽,理由是
A.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长
C.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小
D.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9、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A.水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岩石圈
  
10、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体现在
A.地球上有大气
B.地球上有生命
C.地球与太阳的远近适中
D.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1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①一个恒星日 ②23小时56分4秒 ③一个太阳日 ④24小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 “月有阴晴圆缺”,月相变化引发了人类的种种情感和联想。
中秋佳节赏月,上海地区一轮明月升起的时间是
A.早晨 B.正午 C.傍晚 D.子夜
13、北纬38°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北面盖新楼,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应不小于
A.Htan(90°-38°)
B.Htan(90°-38°-23.5°)
C.Hcot(90°-38°)
D.Hcot(90°-38°-23.5°)
14、昼夜交替的意义在于
A.是衡量地方时的标准
B.形成四季
C.使地球表面气温变化不至于过分剧烈
D.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进行
15、长江江口南北两岸极不对称,这是因为
A.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B.重力的作用
C.摩擦力的作用 D.离心力的作用
16、一艘在太平洋中航行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2时5分
C.12月30日11时5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17、地球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和它有关。据此回答问题。
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城市是
A.新加坡 B.上海 C.莫斯科 D.拉萨
18、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A.地震发生时的地面变化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C.由地震波的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D.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获得的信息
19、一年之中,在太阳直射点自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的过程中
A.0°~23°26′N各地,昼长都是渐增
B.0°~23°26′S各地,都是昼长于夜
C.0°~23°26′N各地,太阳高度都是渐增
D.0°~23°26′S各地,太阳高度都是渐减
20、如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各题:
(1)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A.7日4时 B.8日8时 C.7日8时 D.8日4时
(2)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B.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21、读下面沿北在中高纬度地区的夏季,把黑夜短到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白夜”的最低纬度是49度。据此完成1~2题。
(1)“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明亮的,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透射作用
(2)如果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速度是均匀的,那么我国“北极村”漠河镇一年中出现“白夜”现象的时间大约是
A.一个月左右 B.两个月左右 C.三个月左右 D.六个月左右
[  ]
22、右图中心点为北极。
(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时间为________。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2)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时间为
[  ]
23、  读图,根据日历表所提供的信息,据图回答(1)~(2)题。
(1)此地,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11.5°W
B.23°26′N、120°E
C.0°、77°E
D.23°26′S、71.5°E
(2)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各地都是3月20日
B.全球有一少半地区是3月20日
C.全球有一半多的地区是3月20日
D.全球有一半的地区是3月20日
24、“卡西尼”号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7月1日零时12分按计划顺利进入土星轨道,成为首个绕该行星飞行的人造飞船。据此回答(1)~(2)题。
(1)位于土星轨道两侧的行星分别是
A.水星和金星
B.火星和木星
C.木星和天王星
D.天王星和海王星
(2)当“卡西尼”号飞船按计划顺利进入土星轨道时,北京某网民8分钟后从互联网看到此条信息,这位网民看到这条信息的北京时间是
A.6月30日11时20分
B.7月1日13时20分
C.6月30日13时20分
D.7月1日11时20分
25、上海的王先生将代表公司到澳大利亚(东十区)参加一个商贸洽谈会,会议定于2002年12月22日10时开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飞机将飞行13个小时,王先生选择的航班最迟不得晚于
A.12月21日21时
B.12月21日19时
C.12月22日21时
D.12月22日19时
(2)此时墨累一达令盆地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是
二、分析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为2分; 共计12分。
31、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地球公转到A处时是________月初,公转到C处时是________月初。
(2)地球公转速度在________处较快,在________处较慢。
(3)地球公转一周需要365日5时48分46秒,这叫1个________年。
(4)图中有一种画法是错误的,请予以改正。(在图上即可)
第II卷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26、阅读下列资料,并结合有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北极地区的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国多次组织科学考察队在北极地区开展多领域考察研究。2004年7月28日中国北极黄河站(约79°N,12°E)在北极地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继南极长城站(约62°S,59°W)、中山站(69°S, 76°E)之后我国第三座极地科学考察站。
在北极地区的夜空,经常出现色彩绚丽的光弧,被称为________,它主要是由来自太阳外部________层的带电粒子流与地球高空大气磨擦而产生的。
27、判断方法:________(背、迎)风而立,南(半球)左(向左偏)北(半球)右(向右偏)。
28、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的特征。
29、读下图,回答问题:
(1)A点的时刻是________点,太阳高度是________度
(2)与A点时刻相同的是________点,比A点早2个小时的是________点,此时C点是________点。
四、读图、填图题: 每空1分,共15分。
30、读太阳系的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注行星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其中属巨行星的是________,用阴影标出小行星带。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
(3)万物生长靠太阳,稳定的太阳光照对地球上生命演化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日地平均距离约为________,这样的位置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意义是________。
(5)九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性。这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标准答案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25小题, 从第1小题到第19小题每题4.0分 小计76.0分; 从第20小题到第22小题每题8.0分 小计24.0分; 从第23小题到第24小题每题12.0分 小计24.0分; 第25小题为16.0分; 共计140.0分。
12、◆标准答案:C
★ 试题详解: 农历十五的月亮整夜可见,傍晚升起,早晨落下;从地球上看,日月星辰的视运动均是东升西落;丙的月相是满月,地球位于日月之间,月球在地球的影子里时即为月食;按月球公转方向,丙后一周是乙,故为二十二或二十三。
13、◆标准答案:D
★ 试题详解: 当北半球冬至日时,南楼的影子最长。太阳高度最低,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90°-(38°+23.5°)。
14、◆标准答案:C
★ 试题详解: 适当而且稳定的温度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因为昼夜交替,使地球表面同一地点,白天温度不致过高,晚上温度不致过低。
15、◆标准答案:A
21、◆标准答案:C;A
22、◆标准答案:B;C
★ 试题详解: (1)由北极点可知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且晨昏线通过北极点,是“二分日”,OA是晨线,是6时,那么甲所在经线是9时。
(2)由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的日期、北极点判断自转方向可知OB为日界线,那么OA是零点钟所在经线,所以甲是3时。
23、◆标准答案:C;C;
★ 试题详解: (1)C 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纬度为0°。由日历表可知,当太阳直射点为12时,东经120°的地方时为14时52分,通过计算可推知太阳直射点经度为77°E。
(2)C 此时,120°E地方时为14时52分,由此可推知3月20日的经度范围为103°W~180°,全球有一半多的地区是3月20日。
24、◆标准答案:C;B;
★ 试题详解: (1)C 由太阳系九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到远的排序可知。
(2)B 美国东部时间为西五区区时,北京是东八区,两地相差13个小时,且北京位于东半球
25、◆标准答案:B;D;
★ 试题提示: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日期一致。
★ 试题详解: (1)本题是一道简单的时间计算题。计算方法是12月22日10时——2小时——13小时=12月21日19时。
(2)墨累——迭令盆地位于南半球,此时正值夏季,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 从第26小题到第27小题每题4.0分 小计8.0分; 第28小题为6.0分; 第29小题为8.0分; 共计22.0分。
三、读图、填图题: 本大题共1小题, 第30小题为20.0分; 共计20.0分。
30、◆标准答案:略
★ 试题提示: 图中演示的九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 试题详解: (1)水星;木星;土星;冥王星;BC,作图略(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2)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3)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繁衍,并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演化
(4)19.5亿千米;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于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
(5)共面;同向;近圆;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四、分析题: 本大题共1小题, 第31小题为8.0分; 共计8.0分。
31、◆标准答案:略
★ 试题详解: (1)1,7
(2)A,C
(3)回归
(4)地轴的倾斜方向在A、B、C、D处都必须改为向右倾,其倾角为66°34′
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因此日地距离不断地随地球公转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也相应有一些变化,即在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1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7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同,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图上的表现就不同。故地轴的倾斜方向画错了。丽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 共50分)
1.据新华社电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2009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与以往相比增加了民族传
统节日的假期,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1天。“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制度
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 西周一诸侯的妻室和子嗣状况见下表,能继承诸侯位的应是( )
妻 室 子嗣
妻(正配) A.二哥(20岁) B.四哥(15岁)
妾一(侧室) C.大哥(23岁)
妾二(侧室) D.三哥 (18岁)
3.公元前 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4.“陛下”本是对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 )
A.皇位世袭 B.皇帝独尊 C.君权神授 D.家天下色彩
5.在秦朝,采取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朝议”的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这对于政治决策的重大意义是( )
A.安抚群臣,为君主效力 B.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C.展现民主,体现君主关怀 D.进行廷辩,显示大臣才能
6.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部分土地为
列侯,归郡统辖。汉武帝这么做的目的是 ( )
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
7.假如你是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家大族,你将会通过哪种选官制度来做官?( )
A.世袭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
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9.“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这段引文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财政官制 ( )
A.汉代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0.“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
11、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12. “百官未起朕先起,百官已睡朕未睡”,明太祖在位时曾再三给百官诉苦。为改变过于劳累
的局面,他采取的措施是 ( )
A.废除中书省     B.设立南书房
C.设立内阁      D.设置殿阁大学士
13.下列现象,哪一项发生于明代 ( )
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
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
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
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14、下列不能起到削弱相权作用的是( )
A.汉朝设立“中朝”机构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C.元代设中书省 D.明代废除丞相
15.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 )
A.军机处的设置 B.八股取士的实施 C.厂卫机构的设立 D.严酷的文字狱
16.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17. 与下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 )
A. 分封制、郡县制 B. 分封制、行省制
C. 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 郡县制、行省制
18.下列古代官职中,负责国家监察事务的有( )
①御史大夫 ②刺史 ③枢密使(枢密院) ④军机大臣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9.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一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 )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一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鸦片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其主要依据是( )
A.虎门销烟给英商造成巨大损失
B.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C.英国军事力量比中国强大
D.英国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工业革命成果
21.下列开放口岸当中是在《南京条约》中被开放的是( )
①宁波 ②广州 ③重庆 ④上海 ⑤苏州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1861年,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什么?”这是指英法联军发动(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3.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2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25.下列事件属于人民群众自发抗击列强侵略的是 ( )
①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②黄海海战 ③刘永福黑旗军 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4分。)
26.(10分)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 六
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
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诸侯的主要对象及其特点。(4分)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4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2分)
27.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 “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俊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4分)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4分)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2分)
2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材料三
图二 文渊阁 图三 军机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3分)三省六部制起什么作用 (2分)
(2)材料二中元中书省和唐中书省有何不同 (2分)
(3)明成祖正式在图二设置什么机构 有什么职能 (3分)
(4)图三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其作用是什么 (4分)
29.(14分)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侵华的屈辱史,更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抗争史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列举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扼要回答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8分)
(2)这四次反侵略战争最后都失败了,中国战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4分)
(3)从这四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丽星中学2014届高一年级九月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丽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M={0,1,2,3,4},N={1,3 4,5},P=M∩N,则P的子集共有(  )
A.2个 B.4个 C.6个 D.8个
2 若全集U={1,2,3,4,5,6},M={2,3},N={1,3},则集合{4 5,6}等于(  )
A.M∪N B.M∩N
C.( UM)∩( UN) D.(( UM)∪( UN)
3.已知集合,集合,则( )
A.[-) B.(-) C.(-] D.[-]
4.已知集合A={(x,y)|x,y为实数,且x2+y2=4},B={(x,y)|x,y为实数,且x+y=1},则A∩B的元素个数为 ( )
A.4 B.3
C.2 D.1
5.下列函数(x>2)的值域是( )
A..(-∞,-0)∪(0,+∞) B. R C. (0,1) D. .(1,+)
6. 若不等式(a-2)x2+2(a-2)x-4<0对一切x∈R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2] B..(-2,2]
C.[-2,2] D.(-∞,-2)
7 已知全集是实数集R,M={x|x≤2}, N={1,2,3,4},则( RM)∩N等于(  )
A.{4} B.{3,4}
C.{2,3,4} D.{1,2,3,4}
8.已知f(x)=,那么f(1)+f(2)+f(1/2)+f(3)+f(1/3)+f(4)+f(1/4)+f(5)+f(1/5)=(  )
A.3 B. C. 4 D.
9.设f(x)为奇函数,且在(-∞,0)内是减函数,f(-2)=0,则f(x)<0的解集为
(  ).
A.(-2,0)∪(2,+∞) B.(-∞,-2)∪(0,2)
C.(-∞,-2)∪(2,+∞) D.(-2,0)∪(0,2)
10.已知f(x)为R上的减函数,则满足f(x2)A.(-2,2) B.(0, 2)
C.(-2,0)∪(0, 2) D.(-∞,-2)∪(2,+∞)
11. f(x)=-x的图象关于(  ).
A.y轴对称 B.直线y=-x对称
C.坐标原点对称 D.直线y=x对称
12.有一批材料可以围成200米长的围墙,现用此材料在一边靠墙的地方围成一块矩形场地(如图),且内部用此材料隔成三个面积相等的矩形,则围成的矩形场地的最大面积为(  ).
A.1 000米2 B.2 000米2
C.2 500米2 D.3 000米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设α∈{-1,1,2,3,4,5},则使函数y=xα的定义域为R且为奇函数的所有α的值为________.
14.设集合A={-1,1,3},B={a+2,a2+4, a+4 },A∩B={ 1, 3},则实数a的值为________.
15.若函数f(x)=x2-|x+a|为偶函数,则实数a=________.
16.如图所示的韦恩图中,A、B是非空集合,定义A*B表示阴影部分的集合.若x,y∈R,A={y|y=x2},B={x|x=y+1,y>0},则A*B为________.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题满分12分)
(1)已知f(x)的定义域为,求函数y=f(2x+1)的定义域;
(2)已知函数f(3-2x)的定义域为[-1,2],求f(x)的定义域.
18(本题满分12分)
(1)已知f(x)是二次函数,若f(0)=-2,且f(x+1)=f(x)+x-1,试求f(x)的表达式
(2)并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19(本题满分12分). 设集合A={x|x2+ax-12=0},B={x|x2+bx+c=0},且A≠B,A∪B={-3,4},A∩B={-3},求实数a,b,c的值.
20(本题满分12分)
(1)求函数,的值域
(2)求函数的值域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截轴上的弦长为,且过点,求函数的解析式.
22(本题满分10分)1已知若试确定=f(x+2)的单调区间和单调性丽星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打开中国画的天地,在烟云腾迁、古木逶迤之后,总有一种幽幽的寒意。明文徵明说:“古之高人逸士,往往喜弄笔作山水以自娱,然多写雪景。”中国画家又爱画寒林,秋日的疏木,冬日的枯槎,春日的老芽初发,都被笼上了一层寒意。
王维就是大量以寒入画的画家,也可以说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将雪景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画家,《宣和画谱》卷十著录的王维雪景图就有26幅。在唐代,开创泼墨之体的王洽的画,也使人有“云霞卷舒,烟雨惨淡”之感;另一位水墨创始人项容,其作《寒松漱石图》,也表现出对荒寒境界的重视。五代时,荒寒趣味成了山水画家的自觉审美追求。生于南方的董源,画作重秋的高远和冬的严凝之境 ,使得他在少雪之乡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
宋代山水画家得荒寒骨气的,最可称范宽、郭熙二人,范的雪景足称高格,从其《雪景寒林图》中,可见雪意中混莽而又荒寒的韵味;而郭特工山水寒林,于营丘寒林之外,别构一种灵奇。清代黄公望以苍莽、王蒙以细密、吴镇以阴沉湿漉的气氛,共筑冷的世界;如王蒙的《夏日山居图》,写夏山之景,丝毫没有浓郁葱茏之感,相反使人感到阴沉冷寂,气氛苍莽。
中国画的荒寒韵味,也体现在其他画科。在竹画中,竹的寒痕冷意素为画界所重,如吴镇自题竹画云:“亭亭月下阴,挺挺霜中节,寂寂空山深,不改四时叶。”画梅又以墨梅、雪梅为尚,如扬补之的墨梅,清气冷韵,令人绝倒,黄庭坚以“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许之。菊画也不忘求冷追寒,画史中有所谓冷菊之称。
中国画对于荒寒的推重,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将荒寒作为一种审美趣尚,喜欢作寒景,出寒意,使得雪景屡出,寒林叠现;二是将荒寒作为典型气氛,不仅于雪景寒林中寻其荒寒寂寥之趣,也给不同的题材笼上寒意;三是将荒寒作为最高境界,绘画境界有多种,而荒寒雄视众境之巅。鉴于荒寒感在中国画中的独特位置,它理应成为探讨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选自朱良志《论中国画的荒寒境界》,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荒寒”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荒寒是中国画所推崇的一种审美观,主要体现在山水画家大都喜欢画雪景,同时画春夏秋冬的山林之景,也会点染一种幽幽的寒意。
B.唐朝王维、王洽、项容三位画家都以寒入画,在绘画艺术的天地独树一帜,对中国画荒寒特色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C.山水画家们从五代开始,虽然画的题材不同,画的时空迥异,但荒寒趣味成了自觉的审美追求。
D.荒寒在中国画中有独特的位置,它是构成中国画民族特色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从情趣、风格、境界三个方面来探讨其精髓。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诗歌的特色,他也是中国画史上第一个喜欢画雪景的画家,《宣和画谱》就收录其大量雪景图。
B.《寒松漱石图》重冬的严凝之境,因为董源生于南方,过于追求荒寒趣味,使得他在少雪之乡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
C.一些山水画在雪景寒林中笼上典型的荒寒气氛的同时又极富个性,如宋清两代的画或高格,或灵奇,或苍莽,或细密,或阴沉湿漉。
D.吴镇的竹画、扬补之的墨梅以及菊画中的冷菊均能体现荒寒韵味,黄庭坚用“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一语加以称赞。
3.根据本文信息,下列诗词意境与画家们的审美趣尚不吻合的一项是(3分) ( )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方 山 子 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B.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节、行为
C.方山子傥见之欤 傥:或许 D.欲以此驰骋当世 驰骋:纵马奔跑
5、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6、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7、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答:
(2)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春 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8.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结合全诗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答: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荆轲刺秦王》)
乙选考题
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九公 凡夫
你要是到村子里去打听九公,无论大人小孩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九公是全利年龄最长、辈分最高的老人,是远近有名的有趣人,他的趣事就如同他的胡须,多得数也数不清。
九公九岁的时候,被送去读私塾。九公对那些摇头晃脑的“之乎者也“十分反感。先生也不喜欢这个调皮的学生,时不时出一些难题难为他。—天在讲曹植七步成诗时,九公却和周公秘密会谈去了。先生十分生气,就让九公当场作诗一首,不然就挨板子。九公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歪着头,略作思索,遂以《雨》成诗:
盆泼也
瓢倒也
一滴雨
—个大豆也
全班同学笑成一团,先生气得差点背过气去。
九公的学业也就到此结束了。
“扫盲”的那儿年,九公也和大伙一起去村小学学习。那节语文课,老师教学“人”字,九公再次拜会周公,呼呼火睡。老师辈分低,既要严肃课堂纪律,又要给爷爷辈的九公脸面,便耐心地开导他。
“其实汉字很容易学,一人为“人”,二人为“从”,是说两人在—起,三人为“众”,是说很多人的意思——多形象!多生动!”
九公走上讲台,边说边在黑板上写。
“如果人上边有人,人下边也有人,人左边也有人,人右边也有人,人加人,人叠人,人连人,念什么字?”九公在黑板上写了密密麻麻、歪歪扭扭七八个“人”字。
老师有点生气。“这不是字!”
“不是字?”九公面向大伙,手一挥,如同—位镇定自若的将军。“这个字念一堆人!”从去年入冬以米,天气持续干旱,许多地方遭遇五十年—遇的干旱袭击,大片大片的庄稼开始枯黄。我们这里也不例外,大伙开始忙着抗旱保收。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匮乏,加之抗旱又是个费时费力的活儿,所以效果不明显。人人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时,九公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那天,九公带领四个六七十岁的老伙计来到河边求雨。九公说,河中心有个千年鳖精,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他年轻时曾见过有人在这里求雨,当天就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方圆几里、四面八方的人都赶来看热闹。
九公在河边支起—个供案,上面摆着供品,然后点燃三柱香,双手捧着擎过头顶,对着上天三叩九拜,口中还念念有词,不知说些什么。
之后,真正的求雨过程开始了。
九公身背一个簸箕——此时他就是千年鳖精的化身。四个帮手分列东南西北,围成—个圈,每人手中还提着一壶水。
九公就在中间爬来爬去。爬到东面,就抬头问:“东海龙王下不下雨?”帮手忙说:“有雨!”提起壶在九公身上浇一阵。爬到两面,九公又问:“两海龙王下不下雨?”西面的帮手忙说:“有雨!”提起壶在九公身上又浇了一阵子。“南海龙王”“北海龙王”也都声称:有雨!九公就这样爬来爬去,衣服渐渐湿透了。
说来也怪,天寞是渐渐地阴沉下来,起风了,甚至还滴下几滴雨来。
轰隆隆,轰隆隆!
一阵响过一阵,一阵急过一阵的巨响在天空回荡。
“打雷了!要下雨了!老天爷显灵啦!”九公激动地老泪纵横。“都别傻站了,快跪下来求老天爷吧!”九公向周围的人群喊去。有两个老太太当即就跪下了。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的时候,村支书刘义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别瞎闹啦!部队趁着今天的有利天气正在人工降雨呢。炮弹已经打过了,马上就要下雨。谁要是不想饿肚子,就赶快去地里挖沟引水,我只通知这一次啊!”刘义说完又转头跑掉了。
人群一哄而散。九公慌忙喊:“哎!别走!哎!”九公的四个帮手最后也随着人流不见了。
九公一下子瘫坐地上。
雨足足下了—天一夜。雨过天晴,天空升起一道美丽的彩虹。
从此,九公就常常坐在村头的那棵大柳树下,对着那些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学生,不厌其烦地说:“娃呀,好好读书。将来有知识才能长本事!”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九公不识字,从小对“之乎者也”之类的私塾教育就非常反感,这说明九公的性格中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和反封建性。
B.参加扫盲学习时,九公不但再次拜会“周公”,而且还倚杖辈分当堂捣乱,这样描写既照应了上丈,也突出了九公不尊重知识的思想根深蒂固。
C.这篇小说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语言生动诙谐,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D.九公求雨之后,天色的确变得阴沉,继而雷声轰隆,说明九公求雨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最后—天一夜的透雨靠的还是部队利用天气条件进行人工降雨的技术。
E.接到村支书通知后,人们一哄而散纷纷同地里挖沟引水,连九公的四个帮手也随着人流不见了,小说这样描写隐含着对人们势利自私的委婉批评。
(2)小说中的九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详细描写了九公“求雨”的过程,请分析其作用。(6分)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最后一段画蛇添足,有人却认为此结尾画龙点睛,你怎么看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赵元任:多“好玩儿”的语言 徐百柯
赵元任(1892~1982),江苏武进人,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大师,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
赵元任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
二战后,他到法国参加会议。在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了,巴黎穷了。”
后来,他到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巡回讲演,赵元任当翻译。每到—个地方,他都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他在途中向湖南入学长沙话,等到了长沙,已经能用当地话翻译了。讲演结束后,竟有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赵元任曾表演过口技“全国旅行”: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这趟“旅行”,他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话,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
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33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研究者称,赵先生掌握语言的能力非常惊人,因为他能迅速地穿透一种语言的声韵调系统,总结出一种方言乃至一种外语的规律。
他还被称为罕见的通才、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作为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于世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语言学是他着力最深的领域,然而他同时还兼授物理、逻辑等课程。
他雅好音乐,曾专攻和声学与作曲法,会摆弄多种乐器,毕生都与钢琴为伴。他一生创作过一百多件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和器乐。他跟他的女儿们,凡有机会聚在一起,就组成一个家庭合唱团,分声部地练习演唱他的新作或旧作。难怪人们说,音乐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
赵元任告诉女儿,自己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在今人看来,淡淡一句“好玩儿”背后藏着颇多深意。世界上很多大学者研究某种现象或理论时,他们自己常常是为了好玩。“好玩者,不是功利主义,不是沽名钓誉,更不是哗众取宠,不是一本万利。”
赵元任曾编了一个极“好玩儿”的单音故事,以说明语音和文字的相对独立性。故事名为《施氏食狮史》,通篇只有“shi”一个音,写出来,人人可看懂,.但如果只用口说,那就任何人也听不懂了:“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语言学家陈原在回忆文章中写道:“赵元任,赵元任,在我青少年时代,到处都是赵元任的影子。”少年时,他着迷于赵元任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这本是赵兴之所至偶一为之,却成就了一部儿童文学经典译作)。长大了,想学“国语”,就用赵元任的《国语留声片课本》当老师。后来迷上了音乐,迷上了赵元任的音乐朋友萧友梅介绍的贝多芬《欢乐颂》,也迷上了赵元任谱曲并亲自演唱的《教我如何不想她》。
上世纪20年代,赵元任为商务印jf5馆灌制留声片,以推广‘“国语”(即普通话)。有一则轶闻,难断真假,但颇可见赵氏当年的风光。赵元任夫妇到香港,上街购物时偏用国语。港人惯用英语和广东话,通晓国语的不多。他们碰上的一个店员,国语就很糟糕,无论赵元任怎么说他都弄不明白,赵无奈。谁知临山门,这位老兄却奉送他一句:“我建议先生买一套国语留声片听听,你的国语实在太差劲了。”
赵元任问:“那你说,谁的国语留声片最好?”
“自然是赵元任的最好了。”
赵夫人指着先生笑曰:“他就是赵元任。”
店员愤愤:“别开玩笑了!他的国语讲得这么差,怎么可能是赵元任?”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赵元任担任罗素的巡回演讲的翻译时,都用当地的方言翻译,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都有当地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B.赵元任在表演的口技“全国旅行”中,用各种方言“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这生动地证明了他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语言学之父”。
C.赵元任研究语言学,学声乐、器乐,作曲、演唱、翻译……在许多领域,他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D.传记写了赵元任生活中的种种逸闻趣事,主要突出了他超群的语言能力,展现了一代语言大师的魅力和风采。
E赵元任为推广“国语”而灌制的《国语留声片课本》影响很大,连香港的普通店员都知道,但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
(2)世界各地人都认赵元任为“老乡”,这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6分)
(3)赵元任被认为是—位“通才”,请概括文中这样说的依据。(6分)
(4)赵元任作为—位著名学者,在语言学、哲学、逻辑学及翻和作曲等许多领域都卓有建树,他一生中建树最大的是语言学,而在他自己说研究语言学是为了“好玩儿”,请就“好玩”与有所“建树”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万万没料到自己能遇到这样善良宽厚而又博学多才的恩师,幸得他慷慨解囊,在自己困难时相濡以沫,自己的学业才得以完成。
B.国务院11月5日发布《职工带薪休假规定(草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事实上带薪休假早就被写入《劳动法》,但由于操作性不强,带薪休假便成了纸上谈兵。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文章在对云雀的叙述、描写中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读来真是楚楚动人。
1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三年来,我市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使绿色食品的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步向前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B.由于甘肃省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内的河道蕴藏丰富的沙金,使其成为一块“唐僧肉”,淘金者来这里非法采金,严重破坏了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
C.“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大多超额完成,但环境保护指标没有完成,“环保欠帐”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D.昨日,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出炉,比亚迪的王传福以拥有58亿美元的财富成为新科
状元,东方希望集团的刘永以拥有55亿美元的财富成为第二首富。
15.下列语言衔接、连贯的一组是(3分)
人在文字里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上心情去文字里旅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就陶醉了,微笑与泪水变化着表情,那铅字就幻化成感受,我们的路途有多样的心情相随。
⑴退去虽然退去,而心中早已涌起了某种情怀
⑵一个个字像火车窗外的风景
⑶沿途有灿烂如阳光的喜
⑷也有淅沥如雨的哀
⑸有随风而逝的怒
A、(1)(2)(3)(4)(5) B、(2)(1)(3)(4)(5)
C、(2)(1)(3)(5)(4) D、(1)(2)(3)(5)(4)
16.阅读下面一份请柬,指出三处用语不得体的毛病并修改。(5分)
请 柬
×××老师:
您好!
我校定于10月20日下午3时在校报告厅举行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请您做好准备,务必准时出席。
此致
敬礼
××中学校长办公室
2011年9月25日
1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一湾池塘,如果你甘于沉寂,终将成为—潭死水;
平凡是一株野花,只要你愿意绽放,也会成就—抹绚丽。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西伯利亚的一种银狐有超乎寻常的沽癖,为了保持身体整洁,它总要不断舔舐身体。所以,它走过被猎入散上麻醉药的草丛后,就成了毛皮完好的猎物。
—位牧羊人想拥有洁白纯一的羊群,但也没有厌弃羊群中的一只黑羊。一场暴风雪后,黑羊成了皑皑雪原中醒目的标记,使迷路的牧羊人和整个羊群获救。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高一试卷参考答案
(4)观点一:我认为是画蛇添足。理由:①该结尾使人物形象前后反差太大,不够真实。九公是一个思想顽固,没有知识的老人,即使因为求雨世间思想有所改变,也很难做出这样的行动,说出这样的话。②使主题显得过于直白,没有韵味。如果去掉这一段,以“雨过天晴,天空升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一句环境描写结尾,反而就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引起人们深思的艺术效果。③从情节上来说,写到求雨失败,人工降雨成功,已经足以说明科学知识战胜愚昧迷信这一主题。故事在这里结束,戛然而止,结构完整;加上这一段反给人画蛇添足,节外生枝之感。
观点二:我认为是画龙点睛。理由:①该结尾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九公的思想经历了从顽固不化到悔悟改过的巨大转变。前后的思想行为形成鲜明对照,结尾使九公的形象变得可亲可爱,立体饱满。②使主题思想更加鲜明突出。愚昧顽固的九公最终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教导孩子从小就要好好读书,结尾突出了知识的强大作用,突出了小说的主旨。③使情节结构更加完整。小说围绕九公这一人物展开。情节始于九公自己从小不肯读书,终于他热心督促小学生读书,这样写小说的情节结构比较完整,更好地表现了人物和主题。
12.(1)D(3分)C(2分)E(1分)AB不得分
(A项:文中说“在长沙时有人和他攀老乡”B项混淆了“语言”和“语言学”的概念的不同。造成因果错误。这只能说他会很多种汉语方言,是语言“奇才”;E项中“影响很大”正确。“效果并不理想”在文中无依据。)
(2)①二战后到法国,赵元任讲巴黎土语让巴黎人误认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②到德国,用带有柏林口音的德语聊天,让当地老人误认为是重回故乡的当地人③在国内 ,每到一个地方都能使用当地方言,竟有当地人跑来和他攀老乡
(3)①语言学方面,赵元任研究深入,精通多国语言,会33种汉语方言,掌握语言的能力非常惊人,曾任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之一②赵元任在清华还兼授物理和逻辑等课程③喜好音乐。曾专攻和声学与作曲法:一生制作过一百多件音乐作品。谱曲并演唱过《教我如何不想他》④翻译方面,赵元任翻译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译作
18、作文
按照高考作文标准给分。
参考译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