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课件 (37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课件 (37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导入新课
与世界深度互动
第二单元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第三课 与世界紧相连
第2课时 与世界深度互动
学习目标
1
2
3
了解我国在文化、经济、政治方面对世界产生的影响,感受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知道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对中国发展的意义,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际合作意识,能够主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理解世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理解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要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学会用辩证思维观点分析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知道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影响
(2)认识到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教学难点:
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初步培养学生树立与世界深度互动的意识




中国的影响
中国的影响
这个春节,感觉给中国人拜年的外国领导人,比过去又多了一些。
  英国首相特雷莎 梅,再次推出了自己的保留节目——穿红衣,录视频,来拜年。  4日除夕夜,她还发了一条微博,上面是一行中文字:“祝大家新春快乐!享有一个繁荣、祥和的猪年!”
而且,英国首相官邸的唐宁街10号,大门口还贴了一幅春联,上面写道:丹凤呈祥龙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
讨论:外国领导人纷纷秀中文,世界各国共同欢度春节说明了什么?
孔子学院
2009年习近平主席亲自参与挂牌仪式的就有3个,未来中国向世界出口的最有影响力的产品不是衣服鞋子彩电汽车等有形物,而是中国文化及国学。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达到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教学平台。
中国的影响
01
中国的影响
01
汉语热
中国的影响
01
现代社会,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由于我国外交版图的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或是在中国工作,或是和中国人结婚,或是学习汉语,或是学习中国传统习俗。今天来给大家说说外国人怎样过中国的春节。
外国人过中国春节
环节一:了解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表现
德国巴伐利亚州有一个叫迪特福特的“中国城”,已有100多年历史。该城著名的“中国人泉”特别惹人注目。这个“中国人泉”做成一个清朝官员的样子,“他”昂着头,挺着肚子,撇着八字胡,瞪着眼睛注视来往行人。走近一看,他的肚子不断涌出一股股清泉。“中国城”每年2月举行狂欢节游行,人们扮成中国古代的皇帝、大臣等各种人物,饶有中国趣味。
1.中国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环节一:了解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表现
新冠病毒疫情在中国爆发,疫情不仅对中国国内经济产生影响,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
1、意大利民调机构“Demoskopika”4日称,今年该国或将损失45亿欧元 的旅游收入。
2、2月4日,韩国现代汽车宣布,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导致零部件供应中断,该公司将暂停在其最大制造基地韩国的生产。
3、2月1日,由于中国疫情,苹果公司不得不宣布临时关闭42家中国门店。
思考:1.中国发生了疫情,世界各国为什么反应这么大?
2.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有怎样的影响?
②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中国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名片二:中国交通
名片三:中国桥梁
名片一:中国航天
名片四:中国电商
名片二:中国中医药
名片四:中国核电
走出国门的“中国名片”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引擎
(一带一路)
建立亚投行
修学校
修建港口
修建铁路
建立工业园区
解决的就业岗位
有资金
有人才
有项目
稳定器
成立亚投行
设立丝路基金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上海合作组织银行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可以发展
可以应急
可以防范风险
中国参与对外援助
中国的影响
01
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中国致力于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世界需要中国,中国正走向世界。
中国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参与国际维和
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中国致力于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世界需要中国,中国正走向世界。
中国的影响
01
中国维和部队,是中国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和国际法准则,派出的军事部队。中国自1990年开始,每年向联合国派遣军事观察员执行维和任务。
2018年11月15日,225名维和官兵全部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2019年8月6日,联合国为即将结束维和任务的中国第九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和医疗分队331名官兵授予"和平勋章",以表彰他们在执行维和任务期间的出色表现。 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维和部队作为最后一支徒步方队经过天安门,首次在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
2020年7月22日凌晨,中国第八批赴马里维和部队远赴西非马里加奥开始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2020年12月28日,中国第六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圆满完成维和任务。
中国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③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④全球治理上: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 ,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影响
01
中国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中国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①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②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
③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④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归纳要点: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中国
俄罗斯
埃及
法国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创造了各种文明。以上文明成果分别属于哪个国家?
探究与分享
2.什么是文明【内涵】?(P37)
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什么是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02
2021年7月19日: 第五十二届开罗国际书展日前在埃及首都开罗闭幕。今年书展以“阅读就是生活”为主题,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200家展商参展。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她在书展上买了3本介绍中国文化和汉字起源的书,“了解中国文化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学习和理解中文。我希望能够有机会去中国,走近这个美好的国家”。埃及汉学家、翻译家法尔贾尼认为,随着埃中之间人文交流、商贸交流越来越密切,介绍中国的图书在阿拉伯市场上将会受到更大的欢迎,促进双方的互动会向更深层次迈进。
思考:第五十二届开罗国际书展举行的意义是什么?
丰富精神生活 促进文化交流
第五十二届开罗国际书展
兼收并蓄 交流互鉴
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加强中华文化的对外交流沟通,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中华文化“走出去”,对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化欣欣向荣,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演讲时则提出:文明具有多样性,就如同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一样,一同构成我们这个星球的生命本源。
思考:文明交流互鉴有什么意义?
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1)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思考:3.为什么要加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说一说:你了解到的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事例
西汉张骞两次从陆路出使西域
1
明代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
2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
3
中国学习欧美汽车文化
4
中国的榫卯结构被日韩等一些国家的建筑行业所借鉴
5
近年来,我国借鉴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
6
为什么要加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2)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汽车来自西方,汽车文明也起源于欧美。当今各国都认识到,汽车文明不仅表现为拥有众多大名鼎鼎的汽车品牌、良好的道路设施、完善的交通法规,而且表现为对“人与汽车”关系的独到认识与理解。行人优先是驾车人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在没有红绿灯的路口,驾车人要提前减速,让行人先行;不与行人抢行,不按喇叭催促行人;遇到雨天,减速慢行……
▲根据你的经验说一说,出行文明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行人:行文明路,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等;
驾驶员:开文明车,不超速,不抢道,酒后不驾车,斑马线上礼让行人,红绿灯前不抢行等。
为什么要加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
(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中华文明为什么要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
①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文明的内涵——中华文明P38)
②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石室圣心大教堂
这是一座在建筑艺术方面可以和巴黎圣母院相媲美的宏伟建筑,它位于广州市区中心一德路。
石室圣心大教堂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这里不仅有外国文化,也含了中国元素。教堂的真正指挥完成建造全是由广东揭西坪上镇尖田村的石匠——客家人蔡孝所完成的,看到的这幢奇特的哥特式建筑里,又溶入了不少中国元素,整座教堂的建造,全用了中国的土办法糯米桐油代替了水泥,门上也刻上了广式木雕等等。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类文明成果?
①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②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列举你知道的其他文明成果?
我们要怎样对待第一二列的文明成果?
③既要欣赏物件的精美,也要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②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③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 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 和心灵慰藉。
4.如何增强与世界文明的交流?
课堂小结
2.什么是文明?(内涵)
3.文明为什么要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1.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表现?
与世界深度互动
中国的影响
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4.怎样做到兼收并蓄,交流互鉴?
(如何增强与世界文明的交流?)
随堂练习
1.(2021·福建,26)截至2021年4月初,我国向全球80多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新冠疫苗援助,同时向40多个国家出口疫苗,与10多个国家开展了疫苗研发与生产合作。材料表明 ( )
A. 我国已经得到各国一致信任
B.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
C. 我国为人类描绘宏伟蓝图
D. 我国是一个有担当的大国
D
1.2杂多变的关系
课堂检测
随堂练习
2.(2021·甘肃天水,18)2021年5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中国国药集团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疫苗获得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这标志着,第一款中国疫苗正式获得世卫组织认可,今后可望在世界上得到更大推广,在全球“战疫”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体现出 ( )
①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
②中国努力为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
③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世界发展
④中国坚定不移领导各国实行互利互赢的开放战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1.2杂多变的关系
课堂检测
随堂练习
3. (2021·广西北部湾,16)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一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①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 )
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③体现了我国以一己之力承担全球全部减贫责任
④体现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担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1.2杂多变的关系
课堂检测
随堂练习
4. (2021·广西北部湾,17)“刘三姐”是广西亮丽的文化名片。广西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多次赴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演出,对增进双方文化交流起到积极作用。把“刘三姐”文化带到东盟国家有利于 ( )
①东盟国家共享多样文化
②东盟各国文化朝同一化方向发展
③广西文化取代东盟文化
④促进广西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1.2杂多变的关系
课堂检测
随堂练习
5. (2021·河南,6)202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几十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多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上述事实说明,中国 ( )
①是当今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②是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
③对世界和平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④是新的全球治理体系的领导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1.2杂多变的关系
课堂检测
6.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先哲写道:“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用清水来给清水增加味道,谁能喝得下去?如果只是一琴或一瑟,谁能听得下去?从访问英国时谈到莎士比亚和汤显祖两位东西方文学巨匠,到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宝蕴楼茶叙”,每逢出访或在国内举行外事活动,习近平主席经常在署名文章、演讲、活动中观照“文明交流互鉴互存”这一话题,这几乎成为外事活动的“标配”。“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随着习近平主席的身体力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善于发现、欣赏、借鉴其他文明的价值,既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1)文明为什么要“交流互鉴互存”?
(2)中学生应该怎样增长智慧,对待不同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认识。第(1)问,考查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可以从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两个方面来解答。第(2)问,可以从学习和借鉴、兼收并蓄、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等角度来组织答案。
课堂检测
参考答案:
(1)①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②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2)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
②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