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测试题一、单选题1.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由此可见( )①尊重是相互的②自尊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③要学会尊重他人④不尊重他人就不会赢得他人尊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苟子日:“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宁。”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注重文明礼貌,我们就能获得成功②文明礼貌是促进人际交往,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道德行为规范③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④文明有礼是立身处世的前提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诗句“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②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③小错可不断,大错不能犯 ④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骗子冒充老师进入八年级某班家长群,在群里发送“接种新冠疫苗增强针”的虚假信息,以收取接种费为由行骗,某家长被骗了500元。该家长可以通过下列哪种方式维权( )A.向公安机关报案B.提请行政申诉C.向消费者协会投诉D.提请刑事诉讼5.杨某从楼上扔出杂物碰坏一辆轿车,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判处有期徒刑属于附加刑 B.杨某的行为受到了行政处罚C.杨某应增强法治意识 D.杨某违反的是我国的民事法律6.2020年4月15日,深圳市教育局发布的《深圳市教育系统卫生防疫日常规》分为学校篇、教师篇、学生篇、家庭篇,对所有与学校教学相关的人员的行为进行了详尽的规范。这充分说明了( )A.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重要规则B.社会规则明确了社会秩序的内容C.社会秩序能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D.规则只有在特殊时期才发挥作用7.中学生小帆发现有人慌慌张张地从邻居家搬出一些物品,于是躲在一旁悄悄观察。看到那些物品被装上一辆小货车后,小帆便记下了车牌号。后来,警方通过小帆提供的车牌号抓住了窃贼。这说明小帆( )①懂得见义“智”为,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②胆子太小,不敢当面制止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③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保护④能够明辨是非,维护正义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8.2021年10月19日,海南省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邢孔泉涉黑案依法进行宣判。邢孔泉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等7宗罪,数罪并罚,决定对其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被告人触犯了刑法 B.违法要受到刑罚处罚C.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D.犯罪要受到刑罚处罚9.“敬人者,人恒敬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这些经典的话语告诉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有( )①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②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③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④诚实守信,信守诺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某中学八年级(3)班围绕“遇到侵害 依法求助”这一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下列观点中你赞同( )A.无论何时受到何种非法侵害,都应当第一时间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B.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这是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C.遇到非法侵害不要轻易诉诸法律,尽量先私下和解,不得已时再诉诸法律D.遇到非法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11.“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违法护好人。”这句话体现了我国法律( )①保护公民的一切利益②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③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④可以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秩序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2.某校在期中考试时设立了“诚信考场”,同学们议论纷纷。你的正确观点是A.反对,因为参加考试的学生都会作弊 B.赞同,有利于企业塑造信誉C.赞同,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反对,因为讲诚信做不了大事情13.漫画《谦让》反映了(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②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③我们应该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感受④孝老爱亲是人人都能做到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4.张某、李某和苏某3人在八达岭景区游览时,在长城墙体上进行刻画留名,被文旅部列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黑名单”,记录期限为3年。这告诫我们( )A.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前提B.文明出游,要仪表整洁、落落大方C.不讲文明礼仪就要承担法律责任D.文明有礼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唯一途径15.2020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通过,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增设“网络保护”和“政府保护”专章。这说明(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②规则没有权威性,可以随意更改③随着社会的发展,规则需要调整和完善④我国通过法律手段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6.我们都知道,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有品行的人必备的品质。“诚信”二字需要拆开来看。诚,是内在的品质;信,则是外在的表现。怀着诚实不欺的心,并付诸实际行动,这就是“诚信”。以下属于诚实守信的是( )①小红答应了别人的事,尽量去履行诺言②李明考试时常常带小纸条抄袭③商场为了盈利,出售假冒伪劣产品④小芳上学路上不小心剐蹭路边车辆,主动留字条道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17.最近一段时间,娱乐圈集中出现一些是非颠倒、美丑不分、价值观扭曲的乱象,当事明星逾越法律底线、背离公序良俗、有违职业道德,“饭圈文化”“娘炮形象”喧嚣一时,畸形审美影响恶劣,社会震惊、人民不满。令人激愤,令人痛心,令人深思。在时代的大潮中实现艺术创新,你觉得作为艺人,应该( )①严于律己,对规则常怀敬畏之心 ②勤于学习,提高认知水平,努力做到自律③秉持初心,践行德艺兼修 ④脚下无底线,心中没红线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8.中央电视台有如此一那么广告:面对红包,教师对家长说:“你在损害我!”医生对患者家眷说:“你在侮辱我!”国家公事员对审批者说:“你在鄙视我!”交警对考驾驶证的人说:“请你尊重我!”这那么广告启发我们( ) ①尊重他人,要尊重他人的劳动 ②自尊的人自爱 ③自尊的人可不能做出有损自己名誉人格的事 ④收红包被人明白后,有损自己的尊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9.2021年9月20日是全国第19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光明中学举办了“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做重信守诺光明人”主题教育活动。下列同学的行为不符合该主题的有( )A.小肖答应下午去看外公,结果却与同学打球去了B.小向发现爸爸漏交税款,劝说爸爸去税务局补交C.小文承诺要出完黑板报,尽管感冒还是坚持完成D.小明答应帮同学小军补习功课,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准时前往20.李某因侵占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返还财产;张某因高空抛物致人伤害,被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李某和张某所受处罚的法律依据分别是( )A.行政法律法规、民事法律法规 B.民事法律法规、刑事法律C.行政法律法规、刑事法律 D.刑事法律、民事法律法规21.近年来,德江县在巩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持续推进下,机动车礼让行人已成为常态。从“人让车”到“车让人”,简单的角色互换,是驾驶人文明素养的提升。同时,德江县交通秩序管控水平已发生较大变化,从停车泊位增加到路口精细化管理,从标志标线规范到织密城市路网……德江县努力推动文明出行表明了( )①文明出行能够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②德江县人民都能够做到文明出行③文明出行可以促进交通井然有序和社会和谐④德江县人民“文明有礼”的个人形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2.2021年8月26日,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吴某犯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②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④死刑、剥夺政治权利和罚金属于主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3.小明认为打电话是他的自由,为了寻求刺激多次拨打报警电话,谎称家里有小偷,警方查实之后,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小明相应的处罚。小明受到处罚是因为他( )①漠视自由和规则之间的关系 ②行使自由与权利受到了限制③谎报险情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④没有认识到自由的真正内涵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4.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这一规则属于( )①正式规则 ②非正式规则 ③强制性规则 ④非强制性规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10月18日,“诚信老爹”杜长胜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生前替去世的儿子还债330万,走后留下“信义”丰碑。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他的事迹中感受到时代的召唤,践行美德、温暖他人,将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实践。这实践包括( )①诚信无价,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②心怀善意,服务和奉献社会③权衡利弊,运用诚信智慧 ④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6.2021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直播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未满16周岁不得开通网络主播”首次写入法律,这说明( )A.社会规则是可以随时修改的B.建立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C.规则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的改进和完善D.修订规则是为了减轻处罚27.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 )A.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B.通过有关部门调解、仲裁解决争议C.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权益D.通过民间德高望重的人来调解28.自2021年9月19日起,《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车票使用规则(2021年修订版)》正式实施,原规则中“带领两个以上身高不满1.3米的儿童乘车,一个儿童免票”,修改为:“身高1.3米及以下的儿童免费乘坐轨道交通”,这意味着身高不超1.3米的“二孩”、“三孩”都免费。这一规则修改体现了(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随意改变B.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C.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29.读漫画《罚》(图)可以让我们认识到( )A.我们要积极改进规则 B.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C.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D.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30.徐师傅婉言劝阻一名女子乱扔瓜子壳,没想到招来该女子的谩骂,你想对该女子说( )A.遇到不平事,坚决去制止 B.做人要宽容,遇事多周旋C.文明无小事,处处需自重 D.谩骂是违法,拳打是犯罪二、简答题31. 材料一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材料二 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合理利用网络,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2)如何合理利用网络?32. 材料一 2020年2月21日,吉林省敦化市民祝某,将别人拍摄转发的疫情期间政府接外省返敦人员进行居家隔离观察的视频,转发至手机微信群内,并随发了“敦化市某小区东门,某省的那个人就在客车里,整客车的人都隔离了”等语音信息。后赵某、王某、秦某在未确认真伪的情况下,又将此虚假信息转发到6个微信群内。敦化市公安局胜利派出所民警核实后,依法传唤了秦某、王某、赵某、祝某,四人对自己通过微信群发布、转发虚假消息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3月19日,公安机关依法分别对违法行为人祝某、秦某各处行政罚款人民币500元,对赵某、王某各处行政罚款人民币300元。材料二 2020年3月27日,国务院发布第726号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为了依法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国务院对取消和下放行政许可项目涉及的行政法规,以及实践中不再适用的行政法规进行了清理。经过清理,国务院决定:一、对7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二、对10部行政法规予以废止。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材料一中祝某、秦某等人的行为看似在行使权利,最后为何却受到行政处罚?(2)材料二中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说明了什么道理?33. 尊重,是脸上一抹真诚的微笑;尊重,是在他人发表不同意见时的倾听; 尊重是为别人付出的努力而鼓掌。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1)尊重自己的表现有哪些 (2)尊重他人的表现有哪些 34.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①例举二例不良行为。②例举二例严重不良行为(2)针对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请你简要回答青少年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 (3)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谈谈我们身为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应当怎样做 (4)青少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有哪些常见方法 参考答案1.C 2.D 3.B 4.A 5.C 6.B 7.D 8.B 9.B 10.D 11.D 12.C 13.C 14.A 15.D 16.C 17.B 18.A 19.A 20.B 21.C 22.C 23.C 24.B 25.A 26.C 27.C 28.C 29.C 30.C 31.(1)道德、纪律、法律等(2)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传播网络正能量。32.(1)①他们在行使权利时没有遵守社会规则,社会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理应受到相应的处罚。(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33.(1)a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b维护自己的形象;c爱惜自己的名誉;d信守自已的承诺。(至少说出三点)(2)a尊重他人,语言体现尊重;b尊重他人,体现在行动上,如:与人交往时,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意见、关注他人需要;c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自尊心,推已及人,让他人觉得舒服。34.(1)①旷课、夜不归宿②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参与赌博,屡教不改等。(2)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未然。(3)要善于斗争,要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 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用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做斗争。(4)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周旋。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⑤保护好作案现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