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物理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9科10份,物理无答案)

资源简介

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2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共48分)
1.物体以12 m/s初速度在水平冰面上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大小是0.8 m/s 2,经20 s物体发生的位移是:( )
(A)80 m (B)90 m (C)100 m (D)110 m
2.如图所示,为一个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图中曲
线为圆弧,则该物体( )
A.在做圆周运动 B.在做曲线运动
C.在做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做什么运动
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4. 如图所示,在一内壁光滑的半圆球壳内有两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用
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着,已知球壳固定且内半径为R,两
小球质量均为m.两小球与弹簧静止时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小球与球
壳球心连线与水平方向成θ角,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则弹簧的原长为(  )
A. B.
C.+2Rcos θ D.+2Rcos θ
5.先后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橡皮条彼此平行地沿
水平方向拉同一质量为m的物块,且每次使橡皮条的伸长量均相同,物块m在橡皮条的拉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加速度a与所拉橡皮条的数目n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更换物块所在水平面的材料,再重复这个实验,则图中直线与水平轴间的夹角θ将(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与水平面的材料有关
6.如图所示,物体M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能静止在斜面上,
关于M受力的个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M一定是受两个力作用 B. M 一定是受四个力作用
C.M 可能受三个力的作用 D. M 不是受两个力作用就是受四个力作用
7.如图所示,bc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串在杆上,
靠摩擦力保持相对杆静止,M又通过轻细线悬吊着一个小铁球m,此时小车正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而M、m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M始终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当加速度增加到2a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横杆对M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B.横杆对M的弹力不变
C.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
D.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倍
8.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右图),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作匀减速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 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 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 A,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表面的性
9.一快艇要从岸边某处到达河中离岸100 m远的浮标处,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速度图象如图3甲所示,流水的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假设行驶中快艇在静水中航行的分速度方向选定后就不再改变,则
A.快艇的运动轨迹可能是直线
B.快艇的运动轨迹只可能是曲线
C.最快达到浮标处通过的位移大于100 m
D.最快达到浮标处所用时间为20 s
10.蹦级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
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绳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在这下降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11.一个物体以v0=10m/s的初速度作平抛运动,经s时物体的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g取10m/s2) ( )
A.30° B. 45° C.60° D.90°
12.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A.弹簧秤的示数是25N
B.弹簧秤的示数是26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m/s2
二.实验题
13.(6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
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
(2)若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均为4 N,且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
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
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
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___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15 (6分)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 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点下标明C,第十六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 )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 ,AB的距离应为 (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
16.(8分) 如图所示,物体重为G=100N,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物体,使物体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求拉力F的大小。
17.(12分)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45°,从斜面上方A点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
弹性小球,在B点处和斜面碰撞,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经过一段时间在C点再次与斜面碰撞。已知AB两点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空气阻力。求:
(1)小球从A点运动到B的时间。
(2)小球落到C点时速度的大小。
18.(16分)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表面竖直升空.已知探测器质量为1 500 kg,发动机推动力为恒力.探测器升空后发动机因故障突然关闭,如图所示是探测器从升空到落回星球表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由图线可判断该探测器在星球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Hm为多少?发动机的推动力F为多少?
B
A
C
F2
F1
m1
m2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试题共30道选择题,每题2 分,共计60分)
1、《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秋七月,初税亩” B、“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C、“除井田,民得买卖”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2、《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五百二十年前,哥伦布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横渡大西洋,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
①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②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史观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最主要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B、井田制的瓦解
C、人口膨胀年代压力 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5、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农用动力和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④“工商食官”
⑤铁制农具开始在农业上使用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毛泽东曾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刀耕火种 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
③使用翻车灌溉 ④使用曲辕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推测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
B、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
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重要
8、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9、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④“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A、③④①②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10、下列对以蒸汽机和电力为代表的两次工业革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确立
B、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进入“铁路时代”
C、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D、互联网等通讯方式促进了各地区的交流
11、阅读下列美国钢铁工业在某一时期的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美国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年份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个) 78000 27200
钢铁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总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行业竞争更加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D、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12、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A、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
C、西班牙、意大利 D、意大利、法国
13、《青年博览》2008年11月月刊有这样一段话:是哥伦布,给美洲带来了今天的繁荣。当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一年一度的“哥伦布日”高声赞美之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者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野蛮、血腥的殖民活动给落后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世界联系随着殖民活动日渐加强
C、工业文明的成果随着哥伦布扩展到美洲
D、美洲的传统社会随哥伦布的到来遭到灭顶之灾
14、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表(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国家/年份 1570 1670 1780
甲 23200 568000 450000
乙 51000 260000 100000
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
C、英国、荷兰 D、荷兰、英国
15、《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对敌……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想破坏。”为此:
A、1588年英国打败荷兰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
B、17世纪初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
C、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贸易
D、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打败荷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16、著名学者彭德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
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
17、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在“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18、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早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 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的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④促成以欧美国家为主导得到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时间 厂家数 创业资本数(元) 工人人数(人)
1913年 698 330824000 270717
1920年 1759 500620000 557622
A、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D、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
20、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着手。德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烫,服若干剂未见转机……”主要是因为此药方: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21、林曾平的《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略论》一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过于微弱,鸦片战争后因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绝少,因之“在原始积累过程中,就缺乏原来的手工工场作为发展的基础。中国新兴的近代企业,决定部分是从无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业成套地移植过来的。”作者的观点是:
A、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
B、近代民族工业主要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产生的
C、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同样重要
D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无关
22、深圳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有人认为它具有“两个扇面”的作用。“两个扇面”是指:
A、对外开放和对内交流 B、技术革新和对外交流
C、对外开放和对内辐射 D、管理革新和引进外资
23、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时期的情况:
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三面红旗”迎风飘扬,六亿人民奋发图强;适当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24、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度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2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们进行的探索是:
A、发展外向型经济 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6、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 B、企业热衷产品直销
C、三大改造,政府取缔 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
27、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中国进入世贸组织
28、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来源于:
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9、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行主权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30、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贸易的发展。
-----------《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下列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展:
富尔顿发明的汽船;
贝尔发明的电话;
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
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
材料三: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行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记述
回答:
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这一历史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5分)
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地位如何?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5分)
③材料二中的部分工业革命成果与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有什么关系?(5分)
④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5分)
32、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变化。对此学术界和政府各部门均进行了“改革开放30年回眸”研讨和纪念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0分)
材料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特区 ①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② 有力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活力
③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材料二:……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实际使用外资额累计近10000亿美元。
材料三: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的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入世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回答:
材料一表格出现残缺,填出其中三个空格的内容。(5分)
根据材料二,概况30年来中国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9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中国共产党30年来引领中国人民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三个历史节奏。(6分)
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计30个,每题2分,共计60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计40分)
31、
1、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世纪工厂。工业革命。
3、材料二中轮船和火车的使用,为英国世界工厂获取原料和市场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4、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推动。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集合,则( )
A.(-) B.(-] C.[-) D.[-]
2.已知是第二象限角,且sin(,则tan2的值为( )
A. B. C. D.
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是减函数的是( )
A. B. C. D.
4.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且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的函数是( )
A.y=2sin(2x+) B.y=2sin(2x-)
C.y=2sin() D.y=2sin(2x-)
5. 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3,4) B.(2,e) C.(1,2) D.(0,1)
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命题:“若”的逆否命题为:“若,则”
B. 命题:“存在为实数,”的否定是“任意是实数, ”
C.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若p且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7. )的图象的一部分图形如图所示,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
A.y=sin(x+)
B.y=sin(x-)
C.y=sin(2x+)
D.y=sin(2x-)
8. 设a为实数,函数f(x)=x3+ax2+(a-2)x的导数是,且是偶函数,则曲线y=f(x)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A.y=-2x B.y=3x C.y=-3x D.y=4x
9. 将函数y=sin(2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
A.y=2cos2(x+) B.y=2sin2(x+)
C.y=2-sin(2x-) D.y=cos2x
10.已知函数,则的解集为( )
A.(-∞,-1)∪(1,+∞) B. [-1,-)∪(0,1]
C.(-∞,0)∪(1,+∞) D. [-1,-]∪(0,1)
11.对于任意的实数a、b,记max{a,b}=.若F(x)=max{f(x),g(x)}(x∈R),其中函数y=f(x)(x∈R)是奇函数,且在x=1处取得极小值-2,函数y=g(x) (x∈R)是正比例函数,其图象与x≥0时的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函数y=F(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F(x)为奇函数
B.y=F(x)有极大值F(-1)
C.y=F(x)的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2
D.y=F(x)在(-3,0)上为增函数
12.设函数是R上的单调递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2) B.(-∞,] C.(0,2) 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设a=,则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14.若函数为奇函数,则a=____________.
15.函数f(x)在上是奇函数,当时,则f(x)= ______.
16.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且满足时,,则等于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ax3+bx+c (a>0)为奇函数,其图象在点(1,f(1))处的切线与直线x-6y-7=0垂直,导数的 最小值为-12,求a,b,c的值.
18.(本题满分12分)
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且
(1)求角C的大小;
(2)若C=,且ΔABC的面积为,求a+b的值.
19.(本题满分12分)
设函数(,为常数),且方程有两个实根为.
(1)求的解析式;
(2)证明:曲线的图像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并求其对称中心.
20.(本题满分12分)
f(x)=lnx-ax2,x∈(0,1]
(1)若f(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求a范围;
(2)求f(x)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
21.(本题满分12分)
已知空间向量,,·=,∈(0,).
(1)求及,的值;
(2)求函数在区间 上的值域.
22.(本题满分10分)
设函数f(x)=(1+x)2-2ln(1+x)
(1)若定义域内存在x0,使得不等式f(x0)-m≤0成立,求实数m的最小值;
(2)g(x)=f(x)-x2-x-a在区间[0,3]上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a范围.
榆树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a>b>c 14. 2 15. 16. 1.5
三、解答题
18.解:



又C=
∴c2=a2+b2-2abcos60°
7=a2+b2-2ab·
7=(a+b)2-2ab-ab
∴(a+b)2=7+3ab=25
∴a+b=5
19.解:(Ⅰ)由解得
故.
(II)证明:已知函数,都是奇函数.
所以函数也是奇函数,其图像是以原点为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而.
可知,函数的图像沿轴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沿轴方向向上平移1个单位,即得到函数的图像,故函数的图像是以点为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20. f(x)=lnx-ax2
(1)∵y=f(x)在(0,1 ]上增
在(0,1 ]上恒成立
即在(0,1 ]上恒成立

(2)
1)若a≤0时,
∴y=f(x)在(0,1 ]上单调递增
f(1)max=-a
2)若a>0,
∴y=f(x)在(0,)上单调递增,(,+)单调递减
①当≥1,即0f(1)max=-a
②当<1,即a>时
21解:(1)∵
∴①

∴②
联立①,②解得:
(2)当x,2x+,∴
∴f(x)的值域为[
x
y
-1
0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读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回答1-----3题
该种水果是:
A.柑橘 B。苹果梨
C.葡萄 D。芒果。
2.①地栽培条件优于②地其形成主要的原因是
A.土壤 B。地形
C.气温 D。降水
3. ③岛西南热带水果品质优良,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①光热优越 ②冬季风影响 ③地平土肥 ④技术先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下图是我国东部地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图,回答4—5题
4.影响东部地区水土配合差异主要因素是
A.耕地类型,耕作制度,B。地形,土壤
C.气温,降水量 D。降水量,地形
5.我国北方东部沿海省区农业缺水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水田广布,耗水量大,
B.气温高,蒸发量大,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农业用水量大,
D.径流量总量小,耕地多。
我国人口发展,今后将面临“三大高峰”、“五大难题”。据此回答6--7题:
6.中国人口发展面临“三大高峰”,其中不包括
A.就学年龄人口高峰, B。 劳动年龄人口高峰,
C.老年人口高峰, D。总人口高峰。
7.我国人口发展面临以下“五大难题”,这些难题中与西部大开发关系最密切的是
①人口总体素质不高,②流动人口规模庞大,③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④艾滋病成蔓延之势,⑤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
A.①⑤ B。①②
C.②③ D。④⑤
读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的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完成8----10题
国 家 储量百分比(%) 产量百分比(%) 消费量百分比(%)
中 国 36 97 41
美 国 13 0 13
日 本 资料缺失 0 26
其 他 51 3 20
8.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探明储量大量增加,
B.我国稀土资源的过量开采,
C.我国新探明的稀土资源少,
D.日本新探明的稀土资源大量增加。
9.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B.大力开采并出口稀土资源,
C.大力进口稀土资源,
D.对稀土资源也不开采也不利用。
10.我国稀土资源探明储量主要分布在
A.西藏林芝 B。广西平果
C.内蒙古白云鄂博 D。湖北大冶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回答
11------13题
11.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北区 B。西南区
C.北方区 D。南方区
1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去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13.我国水资源最为紧张的地区是
A.西北区 B。华北区
C.青藏区 D。东北区
读下表数据,回答14-----16题
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
海拔(m) 纬 度 经 度
北 京 31 39°55′N 116°24′E
兰 州 1517 36°03′N 103°49′E
福 州 84 26°02′N 119°19′E
甲 地 110 34°44′N 113°42′E
乙 地 1891 25°04′N 102°42′E
14.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5.如下图所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冬冷夏热 B。四季如春
C.冬暖夏干 D。阴雨连绵
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A.畜牧业、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
B.林果业、庭院经济、农家乐、畜牧业,
C.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农家乐,
D.农家乐、庭院经济、林果业、畜牧业。
18.该农业经济模式可以
A.促进商品粮生产,
B.将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形成以畜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D.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S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地中海式农业
20.图示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漠化
C.湿地退化 D。土地盐碱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因时制宜地进行了三次工业结构调整,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产业发展战略,使其逐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读下表回答21----22题
调整阶段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重点部门 纺织、食品 钢铁、机械、炼油、石油 微电子、新能源、宇航、新材料、生物工程
年份 1945---1955 1955--1975 1975---1980 1985--2000
21.关于日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调整,日本具有发展初级产业的比较优势,承接了拉美国家的初级产业转移,
B.第二次调整,日本工业的主导产业从轻工业调整为高科技工业,
C.第三次调整,日本工业结构实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的飞跃,
D.第三次调整,日本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22.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岛国多良港,海运发达,②人口众多,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③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商品谷物农业发达,④经济对外依赖性强,制造业多临港布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淡水湖,通过洞里萨河同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洞里萨湖湖面最大可达1万平方千米以上,茫茫湖面宽100千米左右,平均水深常在10米以上,最深11.5米;最小时面积2700---3000平方千米,宽30千米,平均水深仅1米左右。据此回答23---25题
23.下列关于洞里萨湖和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洞里萨湖水位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降水因素,
B.洞里萨河一年内流向定期发生变化,
C.洞里萨湖综年补给洞里萨河 ,
D.洞里萨河综年流向大致是西北---东南。
24.洞里萨湖地区交通便捷,吃水4米的船泊经各支流可达湖区周围的各省
省会。其通航的最佳时间是
A.全年 B。1-----6月
C.5----10月 D。11月----次年4月
25.湄公河下游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产品商品率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高, D。劳动生产率低。
下列为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26---28题
26.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附近,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洋流环流系统的是
①本格拉寒流,②千岛寒流,③秘鲁寒流,④西风漂流,⑤南赤道暖流,
⑥日本暖流,⑦加那利寒流,⑧巴西暖流,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⑥→⑨→① B。⑤→甲→④→①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⑧
27.若甲洋流属于寒流,则其地理位置可能在
A.170°E,61°N B。75°W。45°S
C.157°E,28°S D。143°E,32°N
28.下列关于甲洋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在南半球,与主要渔场形成无关,
B.若在北半球,对沿岸地区有增温作用,
C.对大陆沿岸环境有影响,
D.可使所在海域等温线向南凸。
29.南极洲特有的鸟类是
A.巨嘴鸟 B.鸵鸟
C.孔雀 D.企鹅
30.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是
A.耶路撒冷 B.拉萨
C.麦加 D.新德里
二.非选择题(40分)
31.读下面某省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省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
植被:
对省区大力发展棉花种植做出评价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32.读下面为某大陆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及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大陆的地形特征:
⑵.两气候图中,气温的异同点:
同:
异:
两气候图中,降水的异同点:
同:
异:
⑷.两气候图中的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0分(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二.非选择题 40分
31.(20分)
⑴.①该省区位于我国内陆边疆;有漫长的国界线(邻国较多);
②三山夹两盆;以盆地和山地为主;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③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气温年、日较差较大;太阳辐射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
④多内流河;水量小、流程短;多为季节性河流;有结冰期;水位季节变化大;额尔齐斯河是唯一的外流河;
⑤植被稀少;以温带荒漠为主;具有耐旱特征;山地植被具有垂直分布规律,
⑵.①有利条件:光热条件优越,昼夜温差大,利于棉花光合作用和产量的提高;有山地冰雪融水和绿洲地下水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地势平坦开阔;土壤疏松较肥沃;
土地租金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接近棉花加工地;政策扶持;市场广阔;
②不利条件:属干旱区,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扩大棉花种植,可能破坏植被,引起土地荒漠化;引水灌溉,可能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可能引起生态恶化。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英语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I.听力 (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At 5:00 B.At 5:15 C.At 5:30
2.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didn’t talk to Mary.
B.Mary thinks well of the concert.
C.Mary is ill.
3.How many novels will the woman read next semester
A Four. B.Five. C.Six.
4.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omorrow
A. Cold. B. Rainy. C.Windy.
5.Who will leave
A. Carol. B.Carol’s uncle. C.Carol’s sister.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ere will the man probably work
A. At a supermarket . B. At a club . C. At a pool.
7.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school B.At an agency C.At a supermarke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lost her job.
B. She just got a promotion.
C. She has been transferred to another company.
9. Why does the man feel a little nervous
A. Because he is starting a new job today.
B. Because he finds the job very difficult.
C. Because he doesn’t know how to get the job.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How does Susan think of her life in New york
A. She doesn’t like it at all.
B. She is satisfied with it.
C. she feels it just so-so.
11.What can we learn about Henry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He is heavier than before.
B. He looks younger than ever.
C. He watches his diet.
12.Why does Susan look younger
A. Because she is more energetic.
B. Because she stays in a warm place.
C. Because she lives a healthier life.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What is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Manager and employee.
B. Salesman and customer.
C. Husband and wife.
14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Sell the television.
B. Change the television for a new one.
C. Write a letter of compliant.
15. What did the woman do with the television
A . Asked someone to repair it.
B. Adjusted the channels
C. Turned it on.
16. Why is the woman surprised at last
A. The man can’t adjust it.
B. The guarantee period(保修期)is only two days.
C. It is an old television.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What is the speaker
A. A tour guide.
B. A bus conductor.
C. A ticket seller.
18.How much will a couple and a child aged 10 pay for the tickets
A. $100. B. $65. C. $85.
19. How long does the tour last
A. An hour and a half . B. Two hours. C. Three hours.
20. Where will the tourists get off the bus at the end of the tour
A. At the St.Anthony’s Falls.
B. At the Nicollect Shopping Center.
C. Outside the Waller Art Center.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下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Have you heard of ________ death of Steven Jobs
--- Yes. It must be________ shock to Apple fans.
A. the; the B. a; the C. the; a D. a; /
22 I prefer to work here because salaries are higher here than ________ in my country.
A. that B. those C. the ones D. one
23. English is difficult________. Nobody can learn to use it in a few minutes.
A. learning B. to be learned C. learned D. to learn
24. Do you know how much time and effort they devoted________ such a complicated project
A. to complete B. completed C. completing D.to completing
25. ---Do you know the timetable of the school bus
---Sure, the first trip________ at 6:30 a.m. and usually continues until 4 p.m. on weekdays.
A. will start B. starts C. is starting D. started
26. The past two years ________ a sharp rise in oil price, which adds to the burden of auto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A. witnessed B. has witnessed C. is witnessing D. witnesses
27. After the storm in Beijing, people were suffering in that area, ________ urgently needed clean water, medicine and shelter to survive.
A. which B. who C. where D. what
28. The cost of Prince Charles and Dianna’s wedding ______ 2, 000, 000 pounds.
A. added up B. added to C. added up to D. was added up to
29. We planted all kinds of fruits on the hill, ______ beaches, pears, apples and so on.
A. for example B. as C. as if D. such as
30 In the past 10 years people have become more______ the safety of their privacy.
A. worrying about B. cared about
C. concerned about D. paid attention to
31.【2012上海卷】 ---- Was it by cutting down staff _ _she saved the firm
----- No, it was by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when B.what C.how D.that
32. Sarah wondered what ______ her 70-year-old grandpa would make of the new computer.
A. role B. part C. use D. fun
33.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Tim ______ a lie. He was scared.
A. told B. was telling C. would tell D. had told
34.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______ the excited football fans.
A. set down B. put down C. come down D. calm down
35. Many questions ________ at the meeting, but he answered none.
A. came up B. raised C. were talked D. asked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I believe that families are not only blood relatives, but sometimes people who show up and love you when no one else will.
In May 1977, I was living in a Howard Johnson’s motel off Interstate 10 in Houston. My dad and I 36 a room with two double beds and a bathroom was too 37 for a 15-year-old girl and her father. Dad’s second marriage was 38 and my stepmother had 39 us both out of the house the previous week. Dad had no 40_ what to do with me. And that’s when my other family 41 .
Barbara and Roland Beach took me into their home 42 their only daughter, Su, my best friend, asked them to. I 43 with them for the next seven years.
Barb washed my skirts the same as Su’s. She 44 I had lunch money, doctors’ appointments, help with homework and nightly hugs. Barbara and Roland attended every football game where Su and I were being cheerleaders. 45 I could tell, for the Beaches there was no 46 between Su and me; I was their daughter, too.
When Su and I 47 college they kept my room the same for the entire four years I attended school. Recently, Barb presented me with an insurance policy they bought when I first moved in with them and had continued to pay on for 23 years.
The Beaches knew 48 about me when they took me in – they had heard the whole story from Su. When I was seven, my mother died and from then on my father relied on other people to _49 his kids. Before I went to live with the Beaches I had believed that life was entirely _50 , and they gave me the confidence to open my heart.
51 the Beaches, I would have become a bitter, cynical (愤世嫉俗的) woman. They gave me a(n) 52 that allowed me to grow and change. They kept me from being paralyzed by my _53 , and they gave me the confidence to open my heart.
I 54 family. For me, it wasn’t the family that was there on the day I was 55 , but the one that was there for me when I was living in a Howard Johnson’s on Interstate 10.
36. A. lived B. shared C. possessed D. bought
37. A. cheap B. noisy C. small D. limited
38. A. in trouble B. in sight C. in place D. in parts
39. A. struck B. removed C. kicked D.knocked
40. A. plan B. choice C. chance D. idea
41. A. looked after B. showed up C. turned over D.came across
42. A. so B. because C. until D. while
43. A. worked B. traveled C. lived D. learned
44. A. worked out B. called up C. watched out D.made sure
45. A. As long as B. As far as C. As soon as D.As many as
46. A. change B. problem C. conflict D. difference
47. A. set off B. left for C. entered into D.admitted into
48. A. all B. little C. something D. nothing
49. A. supply B. teach C. encourage D. raise
50. A. different B. unfair C. easy D. hopeful
51. A. Thanks to B. In spite of C. Except for D. But for
52. A. home B. house C. ability D. lesson
53. A. choice B. failure C. past D. present
54. A. doubt about B. call on C. center on D. believe in
55. A. born B. accepted C.educated D.desert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第一小节20小题,第二小节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第一节:阅读下列材料,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A few months ago as I wandered through my parents’ house, the same house I grew up in, I had a sudden, scary realization. When my parents bought the house, in 1982, they were only two years older than I am now. I tried to imagine myself in two years, ready to settle down and buy the house I’d still be living in almost 30 years later.
It seemed ridiculous. On a practical level, there’s no way I could afford to buy a house anytime soon. More importantly, I wouldn’t want to. I’m not sure where I’ll be living in two years, or what kind of job I’ll have. And I don’t think I’ll be ready to settle down and stay in one place.
So this is probably the generation gap that divides my friends and me from our parents. When our parents were our age, they’d gotten their education, chosen a career, and were starting to settle into responsible adult lives.
My friends and I – “Generation Y” – still aren’t sure what we want to do with our lives. Whatever we end up doing, we want to make sure we’re happy doing it. We’d rather take risks first, try out different jobs, and move from one city to another until we find our favorite place. We’d rather spend our money on travel than put it in a savings account.
This casual attitude toward responsibility has caused some critics to call my generation “arrogant”, “impatient”, and “overprotected”. Some of these complaints have a point. As children we were encouraged to succeed in school, but also to have fun. We grew up in a world full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llphones, the Internet, instant messaging, and video games.
Our parents looked to rise vertically(垂直的)--start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ladder and slowly making their way to the top, on the same track, often for the same company. That doesn’t apply to my generation.
Because of that, it may take us longer than our parents to arrive at responsible, stable adulthood. But that’s not necessarily a bad thing. In our desire to find satisfaction, we will work harder, strive for ways to keep life interesting, and gain a broader set of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than our parents’ generation did.
By Ariel Lewiton
61. When the author walked through her parents’ house, she _______.
A. was frightened that she had no idea what she wanted from life
B. started to think about her own life
C. realized I should buy a house.
D. wondered why her parents had settled down early
62. What is the main “generation gap” between the author and her friends and their parents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A. Their attitude toward high technology.
B. Their ways of making their way to the top.
C. Their attitude towards responsibility.
D. Their ways of gaining experience.
63 What can we conclude from the article
A. The author is envious of her parents enjoying a big house at her age.
B. Growing up in a hi-tech world makes “Generation Y” feel insecure about relationships.
C. “Generation Y” people don’t want to grow up and love to be taken care of by their parents.
D. The author wrote this article so that others w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her generation better.
64 What is the main theme of the article
A. The sudden realization of growing up.
B. A comparison between lifestyles of generations.
C. Criticisms of the young generation.
D. The factors that have changed the young generation.
B
It’s good to make mistakes, and here is why.
First of all, mistakes are a clear sign that you are trying new things. It’s always good to try new things because when you are trying new things you are growing. If you never try anything new, how can you improve How can you expand The simple answer is “You can’t”. Look around you. With very few exceptions (例外), either everything you see in your physical world or every single detail of every single thing is the result of someone trying something new.
Another good thing about mistakes is this: When you are making mistakes, you are learning. Consider this: Edison failed 10,000 times before he perfected the light bulb. When asked how it felt to fail that many times, he said that he hadn’t failed 10,000 times, but rather had learned 10,000 things that didn’t work.
Finally, when you make a mistake you are much closer to success. Why
Because 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 you will have tried some number of things before you succeeded. Every time you make a mistake you eliminate one of those things and are one step closer.
But this all doesn’t mean that you should go ahea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onsequences of a mistake. Quite the contrary, when you try something new you have to be willing to set some reasonable limits so that in the event that it doesn’t work out the way you want it to, you will be in a position to try again.
We all have limited resources in the form of time and money so don’t blow them all on one approach to a problem. Realize that it probably won’t be perfect the first time and allocate (分配) these resources appropriately so you can learn, make corrections, and try it again. Only by accepting and using your mistakes in this way can you make significant advances in your business and your career.
There is an old saying that goes, “If you’re not making mistakes, you’re not trying hard enough.”
So go forth and make mistakes. And learn. And grow. And prosper(成功).
65.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can conclude that _______.
A. mistakes are unnecessary for development
B. we are afraid of trying new things
C. it’s common for people to make mistakes
D. mistakes are better than not trying
66. The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
A. how to deal with mistakes B. what benefits mistakes bring
C. how to achieve success D. how to make use of your mistakes
67. What would the writer probably suggest we say to ourselves when we make a mistake
A. Never mind, I can always try again. B. I’d better stay out of trouble.
C. Great! Now I can learn something. D. Look at this mess. Anyone would be upset.
A
Welcome to one of the largest collections of footwear(鞋类)in the world that will make you green with envy. Here at the Footwear Museum you can see exhibits(展品)from all over the world. You can find out about shoes worn by everyone from the Ancient Egyptians to pop stars.
Room 1The celebrity(名人)footwear section is probably the most popular in the entire museum. Started in the 1950s there is a wide variety of shoes and boots belonging to everyone from queens and presidents to pop stars and actors! Most visitors find the celebrities' choice of footwear extremely interesting.
Room 2Most of our visitors are amazed—and shocked—by the collection of “special purpose” shoes on exhibition here at the Museum of Footwear. For example, there are Chinese shoes made of silk that were worn by women to tie their feet firmly to prevent them from growing too much!
Room 3As well as shoes and boots, the museum also exhibits shoe shaped objects. The variety is unbelievable. For example, there is a metal lamp that resembles a pair of shoes, and Greek wine bottles that look like legs!
The Footwear LibraryPeople com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study in our excellent footwear library. Designers and researchers come here to look up information on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related to the subject of footwear.
68. Where would you find a famous singer's shoes
A. Room 1. B. Room 2. C. Room 3. D. The Footwear Library.
69. All exhibits each room ________.
A. share the same theme B. have the same shape
C. are made of the same material D. belong to the same social class
7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The oldest exhibits in Room 1 were made in the 1950s.
B. Room 2 is the most visited place in the museum.
C. Room 3 has a richer variety of exhibits than the other two.
D. Researchers come to the Footwear Library for data.
71 . The purpose of the text is to get more people to ________.
A. do research B. design shoes C. visit the museum D. follow celebrities
.
C
Astronauts on shorter shuttle missions(使命)often work very long days. Tasks are scheduled so tightly that break times are often used to finish the day’s work. This type of schedule is far too demanding for long missions o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 ISS crew members usually live in space for at least a quarter of a year. They work five days on and two days off to mimic the normal way they do things on Earth as much as possible. Weekends give the crew valuable time to rest and do a few hours of housework. They can communicate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by email, Internet phone and through Private video conferences.
While astronauts cannot go to a baseball game or a movie in orbit, there are many familiar activities that they can still enjoy. Before a mission, the family and friends of each ISS crew member put together a collection of family photos, messages, videos and reading material for the astronauts to look at when they will be floating 370 kilometers above the Earth. During their mission, the crew also receives care packages with CDs, books, magazines, photos and letters . And as from early 2010, the internet became available on the ISS, giving astronauts the chance to do some "web surfing (冲浪)" in their personal time. Besides relaxing with these more common entertainments, astronauts can simply enjoy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in space.
Many astronauts say that one of the most relaxing things to do in space is to look out the window and stare at the universe and the Earth’s vast land mass and oceans.
64. What does the word “mimic”in Paragraph 1 probably mean
A. Find. B. Copy. C. Change. D. Lose.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families of the astronauts on the ISS
A. They are caring and thoughtful.
B. They are impatient and annoyed.
C. They are impatient and ammoyed
D. They are excited and curious.
66. In the final paragraph, the author shows that astronauts .
A. get more pleasure in space than on the Earth
B. find living in space a bit boring and tiring
C. regard space life as common
D. love to see the Earth from space
67. The passage mainly discusses how astronauts .
A. work for longer missions in space
B. connect with people on the Earth
C. observe the Earth from space
D. spend their free time in space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If you are hungry, what do you do Have your favorite meal and stay quiet after that.__71__ But it never lets you know,because you keep it busy thinking about your friends or favorite stars. So it silently serves your needs and never lets itself grow. When mind loses its freedom to grow,creativity gets a full stop. This might be the reason why we all sometimes think "What happens next ""Why can’t I think "
__72__ Why reading but not watching TV It is because reading has been the most educative tool used by us right from childhood. Since it develops other aspects of our life,we have to get help from reading.
Once you read a book,you run your eyes through the lines and your mind tries to explain something to you. __73__ Now this seed is unknowingly used by you to develop new ideas. If it is used many times,the same seed can give you great help to relate a lot of things which you would have never thought of in your wildest dreams!
This is nothing but creativity. __74__ Within no time you can start talking with your friends in English or any other language and never run out of the right words.
So guys, do give food for your thoughts by reading, reading and more reading. __75__ Go and get a book!
A.The interesting part of the book is stored in your mind as a seed.
B.Why not do some reading while you are hungry
C.Just like your stomach, your mind is also hungry.
D.Now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E.Hunger of the mind can be actually solved through wide reading.
F.Reading can help you make more friends, too.
G.Also this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your vocabulary.
四、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 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Last Saturday I went to the library as usually. At about noon, I was enjoying my reading near a lake while suddenly I hear someone crying for help. I went up to see what was happened . I was shocking to find a little child struggling in the water in the distance while many peoples were standing by without doing anything. Without any hesitation, I had pushed through the crowd as I took off my coat, but jumped into the water quickly. I managed to reach him and carried him back to safety. To his great relief, the kid was saved.
I was proud what I had done. I hope everyone can give a hand when someone else is in need.
书面表达(15分) 假如你是李华。英语课上,你的老师要求大家各自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的大学生活。请你根据以下提示,介绍一下你想象中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之一;
课余时间参加一些社团和活动;
学好专业课的同时通过网络课堂给自己充电;
根据将来期望的职业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
注意:1. 词数100左右; 2. 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__
榆树一中 2013届高三9月 模拟考试
英语试题 答案
单项填空 21-25 CBDDB 26-30 BBCDC 31-35 DCDDA
完形 36-40 BCACD 41-45 BBCDB 46-50 DBADB 51-55 DACDA
改错Last Saturday 1 went to the library as usually. At about noon, I was enjoying my reading usual near a lake while suddenly I hear someone crying for help. I went up to see what was happened. when I heard happening was shocking to find a little child struggling in the water in the distance. while many peoples were shocked people standing by without doing anything. Without any hesitation, I pushed through the crowd as I took off my coat, but jumped into the water quickly. I managed to reach him and carried him back and to safety. To his great relief, the kid was saved.
my I was proud what I had done. I hope everyone can give a hand when someone else is in
of need.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墨西哥发现提及2012预言的玛雅文字新记录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1月29日消息,古玛雅人预言2012年将是世界末日,无论是考古学家还是普通公众都对这一预言予以极大关注。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的考古学家承认,他们发现了第二个提及2012年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字记录。这一记录是在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刻在一块砖块上。
  科马卡科是古玛雅人建造的砖结构寺庙之一。在此之前,考古学家只发现一件提及末日预言的古玛雅文物,即在墨西哥湾塔巴斯科的托土盖罗发现的一个刻着象形文字的石板。
  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发言人阿托罗-门德兹表示,这个砖碎片很多年前就已经被人发现,一直在进行深入研究。这件文物一直保存在研究所,并未对外展出。在一些网上论坛,专家们对这个被称之为“科马卡科砖”的古玛雅人文字记录进行了讨论。
  很多人仍旧怀疑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提到2012年12月21日或者12月23日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玛雅铭文专家大卫- 斯图亚特表示:“一些人认为这是另一个提及2012年世界末日的文物,但我仍持怀疑态度。”砖块上的铭文记录了所谓的“历法圆”,这是日子和月份位置的一种组合,每52年重复一次。
砖块提及的日期为第13个Baktun末期。Baktun是一个大约394年的周期,
13是一个重要数字,在玛雅人心目中拥有神圣地位。玛雅长计数历开始于公元前3114年,第13个Baktun大约结束于2012年12月21日。但斯图亚特表示,砖块上的日期同样与过去的一些类似日期相符。他说:“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是古代的另一个日期,与古典时期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有关。实际上,砖块上的第三个象形文字似乎是动词 huli,意为他/她/它来了。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这个砖块上没有采用将来时的记述,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历史,而不是预言未来。”
  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上的文字可能是在1300年前左右刻上去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有隐含意义。托土盖罗石板提到了可能发生在2012年的事情,这些事情与玛雅人心中的神秘神灵——掌握着战争和创造的Bolon Yokte有关。石板上的腐蚀痕迹和一道裂缝导致一些象形文字几乎无法辨认,最后的一段已经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似乎可以解读为“他将从天而降”。
  科马卡科砖刻有文字的一面朝内并且上面涂以灰泥,说明不想被人看到。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一再表示2012年12月末将是世界末日或者将发生改变世界事件的传闻不过是西方人对古玛雅历法的一种曲解。他们一再重申西方的救世主想法歪曲了玛雅等古代文明的宇宙观。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一系列圆圈,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一个圆圈的结束并不代表任何末日灾难。
  鉴于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将于本周在墨西哥南部的帕伦克考古遗址举行圆桌会议,邀请60名研究玛雅的专家出席。他们将在会上为消除人们对玛雅长计数历中一个时代结束和另一个时代开始的种种疑虑而展开讨论。
1、下列关于原文第1、2两段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还是考古学家都对玛雅人“2012世界末日”预言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并且有人们都相信这一预言的真实性,并且为之不断验证和探索。
B.不论是托土盖罗的象形文字石板,还是科马卡科废墟上的文字砖块,都出自在墨西哥,所以墨西哥人在“古玛雅文明”以及“2012世界末日”研究方面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拥有最权威的研究成果。
C. 科马卡科是墨西哥现存的最完好的古玛雅人砖结构寺庙,它出土的雕刻有古玛雅文字的砖块,为当代人研究玛雅预言和文明提供了帮助。
D. 科马卡科废墟发现的砖块意义重大,但它并不是我们研究玛雅文明的唯一的信息来源。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国家历史研究人员承认他们已经发现科马卡科废墟砖块很多年了,之所以没有向世人公布,是因为其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未获得有把握的结论。
B. 包括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大卫- 斯图亚特在内的很多人都怀疑“玛雅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
C. 大卫- 斯图亚特对科马卡科砖块上铭文所记录得 “历法圆”非常认同的,但同时他又提到砖块上记录的时间也可能与过去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的日期有关。
D. 科马卡科砖块上提及的日期Baktun或可作为证明“世界末日论”的证据,但动词huli却在暗示我们它讲述的历史而非预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墨西哥国家人类学与历史研究所专家们认为,由于缺少研究资料,再加之学术思想的偏狭,西方学家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存在着曲解。
B.依据石板上已几乎遭腐蚀的象形文字为“他将从天而降” 的解读,我们可以判断,托土盖罗石板和科马卡科砖块都是在向我们讲述着一段历史往事,而不是在预言后世。
C.古玛雅人将时间看成有规律地开始和结束的一系列圆圈的观点可以应正砖块提及的第13个Baktun末期是世界末日的预言。
D. 在帕伦克举行的会议旨在对玛雅长计数历进科学论证,将会平息互联网上对有关2012年末日灾难的流言。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
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德州,城戍皆望风溃。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铉。德州陷,燕兵收其储蓄百余万,势益张。遂攻济南,景隆复大败,南奔。铉与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筑长围,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又遣千人出城诈降。燕王大喜,军中皆欢呼。
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愤甚,百计进攻。凡三阅月,卒固守不能下。
当是时,平安统兵二十万,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燕王惧,解围北归。燕王自起兵以来,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金陵不难图。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
帝闻大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铉入谢,赐宴。凡所建白皆采纳。擢山东布政使。寻进兵部尚书。以盛庸代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铉参其军务。是年冬,庸大败燕王于东昌,斩其大将张玉。燕王奔还北平。
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未有如东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一至济南者。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
连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十七。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 偕:和……一起
B.南北日寻干戈 寻:挑起
C.凡三阅月 阅:查看
D.铉屯淮上 屯:驻扎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铁铉“足智多谋”的一组是(3分)
①铉督饷无乏 ②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
③又遣千人出城诈降 ④铉屯淮上,兵亦溃
⑤铉伏壮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 ⑥反背坐廷中嫚骂
A.②③⑤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铁铉机智灵敏善决疑狱,太祖朱元璋赐字“鼎石”。建文初年,他被任命为山东参政。
B.大将军李景隆率军北伐时,铁铉负责督运粮饷从无匮乏。李景隆兵败后,各城守军皆望风而溃,铁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从临邑赶到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死守卫。
C.燕王朱棣连续三月攻打济南,主要是企图攻占济南后,即可割断南北,占有整个中原地区,进而图谋金陵,但是没料到被铁铉挫败,只好兵退北平。
D.朱棣攻济南时,筑堤挡水,引河水灌城。铁铉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杀朱棣,但可惜计划失败,引发了燕军更加疯狂的攻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故乘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5分)
(2)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8.上片第一句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上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
9.下片写景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策扶老以流憩,
(2)山原旷其盈视, 。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________,况臣孤苦,特为尤甚。(4)、 ,江春入旧年。
(5)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6)   ,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驼 背
赵主任上任的头一天,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单位工作人员,除两位副职之外,皆弓着脊背。起初,他认为是对他的到来表示和善、友好,他一一握手之后说:大家不必客气,从今天开始,我们都要一起共事,我的性格大家逐渐会了解。
可是,大家仍旧弓着脊背,呈典型的“C”状。赵主任很快从两位副职的口中得知,这是前几任主任留下的传统,由此,导致了单位这种恭敬、谦虚、谨慎的风气。赵主任似乎自嘲地摇头笑笑。
于是,赵主任发起一项“挺直腰杆”的活动。并且,他将这项活动提高到单位形象的高度。果然,办公室全体人员雷厉风行,生硬地挺起了胸膛,使赵主任想起了电影中的异国军人“海依”的姿势。他感慨万千,说了许多话,渐渐地,他看到大家脸颊沁出汗水。他体谅地说:“放松放松,我也清楚,非一朝一夕所能改正,关键要坚持。”
随着话音落下,大家的背部又恢复了弓形,甚至响起轻松的叹息。之后,他走过各办公室,所到之处,本来驼着的背,皆如接受命令那样艰难地挺胸昂头。他稍稍地观察,发现他不在场,大家的背又驼起来。甚至,个别人员,碰见他,习惯性地准备哈腰,却又立即改为挺胸——他意识中仿佛听见了强作挺胸的动作而引起脊椎咯嘎作响。他想,总不能我一个人监督这项活动的实施吧?
他叫来办公室钱主任,要求钱主任拟个考核办法,将“挺直腰杆”活动与单位奖金挂钩。考核办法一出台,大家着了慌似地挺起胸膛,不过,苦了那几位年龄稍大的同志,他们开始寻门路,欲“跳槽”,而别的单位一听是他们,纷纷打了回票,拒绝接纳。
考核办法具体由钱主任实施,而钱主任的背弓得尤其明显。赵主任不会管得那么具体了,否则,岂不是有失身份。他每月过目钱主任汇总的统计表。统计表分日统计,其中有“挺直率”“挺直次数”“抽查情况”之类栏目。赵主任看了月度“挺直腰杆”活动统计表,感慨道:“初见成效啦!”
这天,开了会回来,他突发兴致,到各个办公室巡视。他的脸慢慢阴沉下来。他没有批评,因为,他看见大家惊慌尴尬的表情。
“你提供的数据是不是掺了水分?”赵主任严肃地说。
钱主任立即弓起腰,红了脸:“赵主任,我也十分为难。”
“为难?你看看你!”
钱主任猛地一挺胸,随即,豆大的汗珠扑刷刷地滴落,面色刷白。
赵主任赶紧上前扶起,说:“你哪里不舒服?”
“赵主任,我刚才用力过头,伤了脊梁骨。”他惭愧地站立起来,“赵主任,大家都养成了习惯了,一下子要照你那样做,都不习惯……我的工作没有做好。”赵主任朝走廊喊:“快派车,送医院。”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写人物,能够点面结合,既写单位人员普遍“驼背”的群象,又特别突出钱主任个人形象。
B.赵主任既是作者安排的叙述点,也是小说的人物,这样给读者真实的感觉,让读者相信结尾钱主任“伤了脊梁骨”真有其事。
C.小说先从语言、行动等多种描写角度写钱主任,为了强化个性突出主题,作者甚至采用了荒诞、夸张手法。
D.小说中的赵主任,也是作者讽刺的对象,因为他一到单位尽是折腾“驼背”这样无关大局的事,弄得人人自危,甚至有人要“跳槽”。
E.小说选取普通的生活现象“驼背”入文,讽刺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习惯,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形象健美。
(2)结合小说具体描写,简要分析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钱主任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联系小说具体内容,探究“驼背”难改的原因。(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些登山队员的不幸告诫我们,挑战人类极限不要冲动,做事要瞻前顾后,万不可以年轻的生命去诠释冲动。
B. 真挚的爱情是能经得起风雨的侵蚀和困境的磨砺的,张良斌和李梅芳的经历就是雄辩的例证,在走过十年艰难的路途后,他们终于喜结金兰。
C.我们不但应该对媒体大事宣传的所谓畅销书多作冷静分析 ,对一些看似冷门的美学和哲学书,则更应该添购一些。
D.索马里海域的海盗们装备精良,动辄劫持商船,扣押人质,索要巨额赎金。相形之下,世界其他地方海盗活动的猖獗程度,均无出其右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市委领导要求全体党员与时俱进,坚持终身学习理念,持之有故地学习,以更开 阔的眼界、更清晰的思路、更突出的能力迎接各种挑战。
B.确有个别医生为了牟取不正当利益而丧失了职业道德,但不少人仅凭一孔之见而仇视所有医生,这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解决相对紧张的医患关系。
C.纵观证券市场,虽然整体跌幅尚不算大,但重挫个股不在少数,加之成交量萎缩,短期操作存在较大风险,故建议投资者暂且作壁上观。
D.用友软件公司开发出非常实用的企业管理软件,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企业,使那些缺少专管理经验的企业主在公司管理上举重若轻。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像我们这些从象牙塔走出来,自认为受过高等教育,所谓“年轻气盛”,观念的差异、自身的经验阅历不足,可能会导致和父辈意见相左。
B.由于未能及时跟进时代的步伐进行技术创新,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经营策略,柯达在数码相机领域未能保持已有优势,并最终走向没落。
C. .医疗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要求我们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水平为出发点,借鉴他国经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
D.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学者们认为,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成就的修订版《曾国藩全集》,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也真实直接地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
B..针对长治市公务员考录违规事件,国家公务员局表示,这是一起有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恣意破坏考录秩序的恶劣事件,严重违背了公务员录用的公平公正原则。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情况,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自1月14日起,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将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90元。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4 )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①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
②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③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
④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
⑤它巧妙地搭配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
⑥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在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⑤②④①③
C.①③⑤④②⑥ D.③⑥④①②⑤

18. 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4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海拔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在这里发射卫星,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同时坚实的地质结构,对地面发射设施设备、跟踪测量、通讯布网有利。这里,晴好天气多,几乎没有雾天,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交通通讯方便,为运输火箭、卫星和燃料提供保障。因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被称为“天然发射场”。
六、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能给予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
我能教你许多东西,但不能强迫你学习。
我能指导你如何做人,但不能为你所有行为负责。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我能教你如何尊重他人,但不能保证你受人尊重。
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是什么,但不能替你选择朋友。
我能对你谈人生的真谛,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
我能告诉你必须为人生确定崇高的目标,但不能替你实现这些目标。
我能告诉你做人的优良品质,但不能确保你能成为善良的人。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
以上是节选自文章《父母的能与不能》的一段话,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请将你的想法写成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榆树一中高三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 并非是“人们都相信这一预言的真实性”,还有很多人呢在质疑这一观点;B项“最权威的研究成果”是杜撰的信息;C项 文中并没有讲到“科马卡科是墨西哥现存最完好的古玛雅人砖结构建筑寺庙”
2、D 【解析】A项 文中并没有交代墨西哥研究部门未及时公布科马科卡废墟砖块的原因;B项大卫- 斯图亚特怀疑的不是“玛雅2012世界末日论”,而是怀疑将“科马卡科砖”作为“2012年世界末日论”的证据;C项 大卫- 斯图亚特并未对 “历法圆”表示过非常的观点。
3、C 【解析】A项 墨西哥研究人员只是在强调思想观点的不同,没有提及占有研究资料多少的问题; B项科马卡科砖块与托土盖罗发现的石板不同,它更多的是讲述科马卡科的历史,而不是预言未来D项 会议目的是希望平息流言,但结果并不能确定。 4.C(阅,经过)5.A
6.C(燕王兵退北平的关键原因是担心被平安将军断绝粮道;“连续三个月”不对。)
7.(1)所以趁着大破李景隆的锐气,全力攻打,期待一定会打下来,却竟然被铁铉等人挫败。
(2)燕军向南尾随王师到了小河,铁铉与各位将领不时地消灭敌人取得胜利。
8.上片第一句总领全词,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片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构成了一幅美好的春光图。(3分)
11.(1)AC(B项前面的分析有道理,“让读者相信结尾钱主任‘伤了脊梁骨’真有其事”错。D、E的分析都是对小说内容的错误理解)
(2)①以治理“驼背”为线索设计情节。赵主任上任,发现单位人员“驼背”,发起“挺起腰杆”运动,钱主任挂帅考核,单位人员“挺腰”,年龄大的“跳槽”,赵主任询问,钱主任校正驼背“伤了脊梁骨”等,都围绕治理“驼背”有条不紊地展开。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标题是“驼背”,小说开头赵主任来单位,单位人员普遍“驼背”,都给读者留下了悬疑,吸引着读者往下阅读。③采用荒诞、夸张式手法设计情节,结尾钱主任“伤了脊梁骨”,夸张大胆,极富讽刺意味。
(3)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钱主任的出现,引出“考核办法”出台,单位人员纷纷“挺腰”,年龄稍大的寻门路“跳槽”等情节。②将故事引向高潮,突出小说主题。钱主任因“挺腰”而伤了“脊梁骨”,有力地嘲讽了奴性意识的根深蒂固,积习难改。③在人物群象中集中笔墨突出钱主任,使小说中有一个形象鲜明的人物。
(4)①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等级观念的影响。②前几任主任搞“个人崇拜”,要求下属对自己“驼背”示敬,毕恭毕敬。③单位成员自身缺乏自尊、自重、自爱观念,奴性意识浓厚。④习惯成自然,积习难改,长期的奴性心态,在没有自觉意识的情况下,单凭行政手段很难彻底解决问题。13.A.
15.B(A.成分残缺。“像我们这些从象牙塔走出来”后面缺乏宾语“的人”。 D.不合逻辑,“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应为“谁又能确保他们不为权钱所动”。)
16.B(A“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句式杂糅,应为“基于……”或“在……基础上”。C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
17. A(③①⑥⑤范围由大至小,由“世界”而“人间”,然后是“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区域”,最后才到大小三十六峰。②是对前面的小结)
18.:①地理位置②地质结构③气象因素④交通通讯(每点1分
参考译文:
铁铉,邓州人。洪武年中,由国子生被选授礼部给事中,后调任都督府断事(官职名)。曾经审判疑难案件,案情立即清楚。太祖很喜欢他,赐给他字为“鼎石”。
  建文初年,任山东参政。李景隆北伐之时,铁铉负责督运粮饷,从无匮乏。李景隆兵败白沟河,一个人逃到德州,守城部队都望风而逃。铁铉与参军高巍感慨涕泣,从临邑赶到(奔向)济南,和盛庸、宋参军等人誓死守城。燕兵攻打德州,李景隆逃跑来依靠铁铉。德州被攻陷后,燕军收缴了城中储存的上百万财物,势力更加强大。于是攻打济南,景隆又被打败,向南逃跑。铁铉与盛庸等人登上城墙抵抗敌人。燕兵筑堤挡水,水灌济南城,又布下长长的包围圈,昼夜不停地攻击。铁铉用计焚烧了燕兵攻城的器械,并不时地出兵攻击。又派遣一千人出城诈降,燕王大喜,军中士兵都欢呼。
  铁铉在城墙上埋伏下精兵,等燕王进城后,放下铁闸攻击他。又另外设下伏兵和断桥之计。不久发生了意外,燕王还没有进城铁闸就突然落了下来。燕王大惊而逃,伏兵出击,而桥在仓促之间也没有断掉,燕王策马逃走。燕王很愤怒,千方百计进攻济南。一共经过三个月,终于因为铁铉牢固的守卫不能攻下(济南)。
  在这个时候,平安将军率军二十万,将要收复德州,来断绝燕军的粮道。燕王害怕了,于是解围回到北方。燕王从发兵以来,攻打真定两天没有攻下来,就马上放弃离开。唯独认为得到济南,截断南北相通的道路,就可以划定版图,金陵也就不难图谋了。所以趁着大破李景隆的锐气,全力攻打,期待一定会打下来,却竟然被铁铉等人挫败。
  皇帝听说后很高兴,派官员慰问犒劳,赐铁铉以金币,分封了他的三代后人。铁铉入京谢恩,皇上赐他赴宴。凡是铁铉所建议表述的都予以采纳。后又提拔他为山东布政使。不久又晋职为兵部尚书。让盛庸代替李景隆做平燕将军,命令铁铉参与军务。这年冬天,盛庸在东昌大败燕王,斩杀了他的大将张玉。燕王逃回北平。
  从燕兵进犯开始,在中原南北每天都要挑起战事,但是王师取得的大捷,没有像东昌之战一样的重大。从此燕兵南下进军经由徐州、沛县,不敢再取道山东。等到燕兵步步紧逼时,皇上命令辽东总兵官杨文率领他所指挥的十万大军与铁铉会合,采断绝燕军的后路。杨文的军队到了直沽,被燕将宋贵等人打败,没有一支抵达济南的军队。四年四月,燕军向南尾随王师到了小河,铁铉与各位将领不时地消灭敌人取得胜利。
  连续交战直到灵璧(今河南灵璧),平安将军的军队被击溃,平安被捕。不久盛庸也遭遇败绩。燕军渡过长江,铁铉驻兵淮河边上,军队也被击败。
燕王登上皇位后,将铁铉抓至京城。铁铉背对着燕王坐在朝堂上大骂不止。让他回头、最终也没有做到,最后就在街市上被凌迟而死。死时年仅三十七岁。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集合,则( )
A.(-) B.(-] C.[-) D.[-]
2.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 B. C. (2,+) D. [1,+)
3.已知是第二象限角,且sin(,则tan2的值为( )
A. B. C. D.
4. 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是减函数的是( )
A. B. C. D.
5. 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 )
A.(3,4) B.(2,e) C.(1,2) D.(0,1)
6. 下列函数中,最小正周期为,且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的函数是( )
A.y=2sin(2x+) B.y=2sin(2x-)
C.y=2sin() D.y=2sin(2x-)
7.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命题:“若”的逆否命题为:“若,则”
B. 命题:“存在为实数,”的否定是“任意是实数, ”
C.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D.若p且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8. )的图象的一部分图形如图所示,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
A.y=sin(x+)
B.y=sin(x-)
C.y=sin(2x+)
D.y=sin(2x-)
9. 设a为实数,函数f(x)=x3+ax2+(a-2)x的导数是,且是偶函数,则曲线y=f(x)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
A.y=-2x B.y=3x C.y=-3x D.y=4x
10.已知函数,则的解集为( )
A.(-∞,-1)∪(1,+∞) B. [-1,-)∪(0,1]
C.(-∞,0)∪(1,+∞) D. [-1,-]∪(0,1)
11.对于任意的实数a、b,记max{a,b}=.若F(x)=max{f(x),g(x)}(x∈R),其中函数y=f(x)(x∈R)是奇函数,且在x=1处取得极小值-2,函数y=g(x) (x∈R)是正比例函数,其图象与x≥0时的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函数y=F(x)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F(x)为奇函数
B.y=F(x)有极大值F(-1)
C.y=F(x)的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2
D.y=F(x)在(-3,0)上为增函数
12.设函数是R上的单调递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2) B.(-∞,] C.(0,2) 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设,则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14.若函数为奇函数,则a=____________.
15.函数f(x)在上是奇函数,当时,则f(x)= ______.
16.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函数,且满足时,,则等于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ax3+bx+c (a>0)为奇函数,其图象在点(1,f (1))处的切线与直线x-6y-7=0垂直,导数的 最小值为-12,求a,b,c的值.
18.(本题满分12分)
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b,c分别为角A、B、C所对的边,且
(1)求角C的大小;
(2)若C=,且ΔABC的面积为,求a+b的值.
19.(本题满分12分)
设函数(,为常数),且方程有两个实根为.
(1)求的解析式;
(2)证明:曲线的图像是一个中心对称图形,并求其对称中心.
20.(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平面向量,,·=,∈(0,).
(1)求及,的值;
(2)求函数在区间 上的值域.
21.(本题满分12分)
f(x)=lnx-ax2,x∈(0, 1]
(1)若f(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求a范围;
(2)求f(x)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
22.(本题满分12分)
设函数f(x)=(1+x)2-2ln(1+x)
(1)若定义域内存在x0,使得不等式f(x0)-m≤0成立,求实数m的最小值;
(2)g(x)=f(x)-x2-x-a在区间[0,3]上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a范围.
榆树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理科)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a>b>c 14. 2 15. 16. 1.5
三、解答题
18.解:



又C=
∴c2=a2+b2-2abcos60°
7=a2+b2-2ab·
7=(a+b)2-2ab-ab
∴(a+b)2=7+3ab=25
∴a+b=5
19.解:(Ⅰ)由解得
故.
(II)证明:已知函数,都是奇函数.
所以函数也是奇函数,其图像是以原点为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而.
可知,函数的图像沿轴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沿轴方向向上平移1个单位,即得到函数的图像,故函数的图像是以点为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20.解:(1)∵
∴①

∴②
联立①,②解得:
(2)当x,2x+,∴
∴f(x)的值域为[
21. f(x)=lnx-ax2
(1)∵y=f(x)在(0,1 ]上增
在(0,1 ]上恒成立
即在(0,1 ]上恒成立

(2)
1)若a≤0时,
∴y=f(x)在(0,1 ]上单调递增
f(1)max=-a
2)若a>0,
∴y=f(x)在(0,)上单调递增,(,+)单调递减
①当≥1,即0f(1)max=-a
②当<1,即a>时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35小题每小题2分,36—45小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1、右图中甲、乙代表物质(或结构),丙表示甲、乙两者的共性
(或相同点)。则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真核细胞;乙:原核细胞;丙: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
B.甲:脱氧核糖核酸;乙:核糖核酸;丙:含氮的碱基组成一样、都有磷酸
C.甲:糖原;乙:纤维素;丙:构成两者的基本单位(单体)都是葡萄糖
D.甲:DNA;乙:基因;丙:构成两者的基本单位都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2、下图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的种类约有20种,b的种类有4种
B.a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C.B是人的遗传物质
D.A的种类在神经细胞与表皮细胞中相同,B则不同
3、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在光合作用过程中,[H]可产生于植物叶片的表皮细胞、叶肉细胞以及幼茎的皮层细胞中
B.在其他条件均正常时,若CO2 的供应减少,则细胞中C3 含量上升,C5 含量下降
C.若给予玉米充足的光照和保证CO2 的供应,则可适当地提高其光合作用效率
D.在某一光照强度下实验时,检测到新鲜叶片没有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则可判断出此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4、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的识别与结合具有专一性
B.与不同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是不同的
C.与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结合的受体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数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5、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容器中的氧气12ml,二氧化碳增加24ml,则一小时内酵母菌有氧呼吸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无氧呼吸的( )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6、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C.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
穿过的磷脂分子层的层数为8层
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7、右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B.此细胞既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植物细胞
C.结构①、②、④、⑤、⑥均由生物膜构成
D.胸腺嘧啶参与碱基互补配对的有①和③
8、某科学工作者用活体生物材料制作了许多张连续切片。在电镜下观察这些切片后,他画了一张如右下图所示的细胞图.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 )
A.该细胞进行生命活动时所需ATP均来自线粒体
B.该细胞可能是芽的顶端分生组织细胞
C.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共有5种碱基
D.具有该细胞的生物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传递
9、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DNA分子数目相同
B.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
10、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
A.6、18 B.5、18 C.5、17 D.6、17
11、马和羊都属食草动物,但它们的形态不同,下列解释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
A.构成它们的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
B.它们的基因不同
C.它们细胞内核糖体的种类和数目 D.构成它们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2、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 
A.x可能是蛋白质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13、某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物质Q,通过实验得到下列结果:①当溶液中Q浓度低于细胞中Q浓度时,也会发生Q的吸收 ②只有在有氧时才能发生Q的吸收 ③物质Q的吸收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且消耗能量。其中哪些结果说明Q的吸收不是扩散作用?( )
A.①、②、③ B.①、② C.① D.②
14、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产生ATP的能量来源不同
B.所有植物的活细胞中都含有这两种细胞器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RNA、核糖体、色素和多种酶
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线粒体
15、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器,但有细胞壁 B.无成形细胞核,但有染色体
C.能进行转录、翻译过程 D.进行有丝分裂,遵循遗传定律
16、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复制
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17、图1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植物叶肉细胞中CO2、O2的来源和去路,找出图1在图2中的位置( )
A.AB之间 B.BC之间 C.C点以后 D.B点
18、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糖类(如淀粉、葡萄糖等)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用甲基绿对DNA染色并不能鉴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在丙氨酸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可发生紫色反应
D.健那绿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紫色,有利于在高倍镜下观察生活状态线粒体的分布及形态
19、以下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
B.细胞的高度分化使得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有所降低
C.肺炎双球菌、酵母菌都含有DNA和RNA这两种遗传物质
D.硝化细菌能够将CO2和水合成为糖类,同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20、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由B→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复制的结果
B.由H → 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受精作用的结果
C.由N → O,DNA的含量减少一半,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的结果
D.由D → E,DNA含量减少一半,原因和由N → O相同
21、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2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23、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的参与。该过程也不需酶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2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有( )
①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烟草都含有DNA
②抑制细胞膜载体活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因素,都会影响协助扩散
③酶加速反应进行的原理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④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⑤蛙的成熟红细胞常被选为获取纯净细胞膜的材料
A. ②③⑤ B. ①②③⑷⑤ C. ①③ D. ②③⑤⑥
25、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的水分子的H全部来自于氨基
②原核细胞中同时含DNA和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
③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脂肪
④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⑤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
A.①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⑥
26、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
A.检测还原糖时可用番茄汁代替苹果汁做材料,用苏丹Ⅳ代替苏丹Ⅲ
B.用光镜观察洋葱细胞质壁分离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
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扩散最快的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胡萝卜素
D.用光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可看到细胞壁、染色体和纺錘体
27、下列实验组合,正确的是( )
实验名称 检测方法或试剂 结果或颜色反应
A 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酒精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由蓝变绿再变黄
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 甲基绿使R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DNA呈现红色
C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苏丹Ⅳ染液处理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显微计数法 观察记录数值,制成坐标曲线
28、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B.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C.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
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29、右图表示植物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及物质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
A.X代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Y物质可代表
丙酮酸
B.①、②、④过程均可以产生还原性氢
C.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③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过程必需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30、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31、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32、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红细胞,下列物质吸收量正确的一组是 ( )
33、在右面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
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是( )
①M点时,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N点时,植物体只进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4、 关于酶的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C、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35、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正确的做法是 ( )
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镜继续观察
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
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换用平面反光镜和用小光圈增加视野的亮度
36、前不久,澳州罗宾·华伦和巴里·马歇尔两位科学家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了胃炎、胃溃疡和十二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造成的。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内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质
C.构成细胞的物质中不含纤维素但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肽聚糖
D.细胞内的DNA分子上含有大量蛋白质成分
37、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有氧呼吸
B.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核糖体、DNA和RNA
C.蓝藻和衣藻因为有叶绿体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蛙红细胞、人脑的神经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更新
38、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这个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个数为 ( )
A.m-n B.m-n-z C.m-z+n D. m-n+ z
39、下列关于碗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器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间期,核糖体上合成DNA聚合酶
B.在间期,线粒体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
C.在前期,两组中心粒之间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在末期,高尔基体与子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
40、下列关于水的含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细胞的代谢旺盛,自由水的含量增多
C.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D.衰老的细胞中含水量增多,细胞裂解凋亡
41、右下图是人体细胞在进行某项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请据图分析,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 ( )
A.呼吸酶和胰岛素 B.抗体和生长激素
C.淀粉酶与DNA连接酶 D.RNA和肾上腺素
42.浸泡在一定浓度KNO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后又出现质壁分离复原,与质壁分离复原有关的细胞器有( )
A.液泡 B.线粒体、液泡 C.线粒体 D.细胞膜、液泡膜
43、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
①性激素 ②K+的载体 ③淀粉 ④消化酶 ⑤纤维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②⑤
44、下列活动与蛋白质无直接关系的是 ( )
A.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B.咀嚼馒头变得有甜味
C.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D.植物矿质元素的吸收
45、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甘油分子通过d途径进入细胞 B.图示为双层膜结构
C.细胞内的O2浓度可限制a、e的运输速度 D.蛋白质进入该细胞为主动运输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4分)以下为高中生物的部分实验内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生物活性的是 __________(序号)。
(2)在上述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 ___________ (序号),其中酒精所起的作用分别是____ 、 。
2、(6分)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是图________;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________,图中结构[_______]________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3)乙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囊状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2、(10分)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图二表示光照强度对植物CO2吸收量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 ,合成的ATP用于 ,线粒体中合成ATP的能量来源是 ,ATP的合成用于 。
(2)图一中的物质A是 ,物质A进入线粒体的条件是 。
(3)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 (用图中字母表示),影响甲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
(4)若外部因素适宜,图二中丁点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最可能是
(5)如果在图二的乙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 。
生物试题(答案)
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1---35小题每小题2分,36—45小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二、非选择题(共20分)(每空1分)
1、(4分)(1)②④⑧ (2)⑤⑦ (3)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4)用作解离液的成分
2、(6分)(1)乙 甲 [ 1]液泡
(2)纤维素和果胶
(3)线粒体
(4)A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液泡
高尔基体
X物质
CO2

Y物质




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⑤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②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 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⑦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⑧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12、9) 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l:27 O:16 Fe:56 C:12 S:32 Cu:64 Na:23 N:14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
C.1 L一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一定比1 L氧气的质量小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强酸中所含的H+数目一定相等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是40 g  B.1 mol NaOH的质量是40 g/mol
C.1 g H2和1 g N2所含分子数相等 D.阿伏伽德罗常数个钠原子的质量是23g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L的SO3所含的原子数约为0.2NA
B.1 mol Na2O2中所含的阴离子数约为2NA
C.S2和S8的混合物共6.4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0.2NA
D. 1L0.1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CO32—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因此NaCl是离子化合物
B.硫磺是单质,不导电,因此硫磺是非电解质
C.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SO3是电解质
D.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比稀硫酸强
5.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 Cu2+ + 2Fe2+
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Al3++4NH3·H2O = AlO2-+4NH4++2H2O
C.大理石溶于醋酸中的反应:CaCO3+2H+=Ca2++H2O+CO2↑
D.钠与水反应:Na + 2H 2O = Na+ + 2OH- + H2↑
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饱和氯水中 :NH4+、SO32-、AlO2-、Cl-
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D. c(H+)=1.0×10-13mol/L溶液中:K+、Na+、CH3COO-、Br-
7. 取100 mL 0.3 mol/L和300 mL 0.25 mol/L的硫酸注入50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21 mol/L B.0.42 mol/L C.0.56 mol/L D.0.26 mol/L
8. 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
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9. 下列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②金属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③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置换出铜 ④金属钠有强还原性
⑤钠原子的最外层上只有一个电子,所以在化合物中钠的化合价显+1价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10.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溶液 ③加入少量KSCN溶液
A.③① B.③② C.①③ D.①②③
11. 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成氧化铜。溶解28.4g上述混合物,消耗1mol/L盐酸500mL。灼烧等质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氧化铜的质量是( )
A.35g B.30 g C.25 g D.20 g
12.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  )
13.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NH4+ 、Cu2+、SO32 -(还原性SO32 -大于I-),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肯定不含I-;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O32 -;④可能含有I-
14. 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mol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 )。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
 A. 0.0075 mol·L-1  B. 0.008mol·L-1  
C. 0.075mol·L-1   D. 0.08mol·L-1
15.在一定条件下,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从而可知在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
  A.+4     B.+5     C.+6     D.+7
16.关于反应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KCl中含有   B.KCl中含有
  C.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71 D.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17.300 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 g,在该溶液中加入0.1 mol/L Ba(OH)2溶液300 mL,反应后溶液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4 mol/L B.0.3 mol/L C.0.2 mol/L D.0.1 mol/L
18. 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
2Co(OH)3 + 6HCl = 2CoCl2 + Cl2↑ + 6H2O
2FeCl2 + Cl2 = 2FeCl3
复分解反应:2CH3COOH + K2CO3 = 2CH3COOK+ CO2 ↑ + H2O;
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
热分解反应:4NaClO △3NaCl + NaClO4; NaClO4 △NaCl +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氧化性(酸性溶液):Co(OH)3 >FeCl3 > I2
B.还原性(酸性溶液):FeCl2 > HI > HCl
C. 酸性(水溶液):CH3COOH >H2CO3 >HCN
D. 热稳定性:NaCl>NaClO4>NaClO
第II卷
二填空题(4个小题,共46分)
19.(13分)实验室需要0.1 mol/L 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贮存溶液
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
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
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0.1 mol/L(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0.1 mol/L。
(4)根据计算得知,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量筒最好。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亚硝酸盐被还原 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 D.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B.分别在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来区别
D. 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3)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将Fe2+转化为Fe3+,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填序号)。
a.Cl2 b.Fe c.H2O2 d.HNO3
(5)若FeSO4和O2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试配平下列方程式:
FeSO4+K2O2―→K2FeO4+K2O+K2SO4+O2↑
(6)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绿色水处理剂,在水中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高铁酸钾作为水处理剂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定量的夜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02中恰好反应:
XY2(l) +302(g) ==XO2(g)+2YO2(g) , 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672ml, 密度为2.56g L-1 则:
(1)反应前02的体积是________mL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g mol-1
(3)在XY2分子中,X、Y两元素质量比为3:16, X、Y两元素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名称)
22、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2 L的NaOH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HCl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O到a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标准状况下通入CO2气体的体积为_____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_________________mol·L-1.
榆树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
化学答题卡
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6分)
19 [16分] (1) A、C  烧杯、玻璃棒  (2)B、C、F 【(1) (2)中每个答案1分】
(3) 2.0 小于 小于 (每空1分)
(4) 13.6 15 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空2分)
21 [8分](1) 672 (2) 76 (3) 硫 碳(每空2分)
22 [8分](1)NaOH Na2CO3 (2) OH- + H+ = H2O CO32-+ H+ = HCO3-
(3)44.8 2.5(每空2分)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假如小李向银行贷了100万元,年利率5%,一年后小李要还银行100
万的本金和5万元的利息。假设一年物价上涨10%,则所借的100万元,到了明年所还105万元的实际购买力只有954545元。因此,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有( )
A、预期之外的通货膨胀对于债务人有利
B、当利率调整幅度未能充分反映无价的上涨,而使一方得利一方受损,就会产生财富重新分配的现象
C、预期之外的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
D、通货膨胀既不利于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2、中央经济会议明确强调,2012年经济工作要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
需求,而刺激居民消费必须要解决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和
“有钱花的舒心”。这里依次涉及到的因素是( )
①财政收入的增长 ②居民收入的增长
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③ D、②—④—③
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
高到3500元,同时调整了税率。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利润减少——投资过热得到抑制②个税起征点提高——收入分配更趋公平——社会更加和谐③个税起征点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增强——出国留学费用降低④个税起征点提高——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民间借贷”是2011年最热关键词。小型企业资金难催生并红火了“地
下高利贷”,四月以来,陆续有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的事件被披露,银行借
贷收紧带来的风险因素开始抬头。下列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①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强市场流动性,保证小型企业有充裕的资金来源②引导和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形成比较成熟的小型企业融资市场
③降低企业上市门槛,是小型企业能够通过发行股票公开筹集资金
④加大财税及金融政策对小型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关于产品的设计,“苹果之父”乔布斯曾说:“根据大众的需要去设计产
品其实是非常难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
以需要你去展示给他看。”这一观点体现了( )
A、生产决定消费的水平 B、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消费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6、一般说来,当经济增长滞缓,经济需求主要需求不足制约时,为促进经
济增长,可以采用的财政措施有( )
①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 ②降低存款利息率,增加货币供应量
③减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 ④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减少财政收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7、技客一族,拿特长换生活,如用汽车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瑜珈招式交
换摄影技术……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从经济
生活角度看,下列关于“技能互换”说法正确的是( )
①“技能互换”属于商品流通 ②题中的“技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③从消费目的看,“技能互换”属劳务消费 ④“技能互换”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2012年1月5日,北京发布条例指出,从今年开始,职工上下班途中
发生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铁路、地铁事故等,均可申请工伤认定,
但需附相关法律文书。这一举措( )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扩大了劳动者维权的要求
③是劳动者维护权益的基础 ④要求劳动者依法树立维权意识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数
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其投资已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率的
50%,提供了城镇75%以上的就业岗位,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不断加
大。上述材料表明( )
①要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实现了平等
④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0、“对于高科技企业,产品从一开始设计就要想到我的用户不太懂技术,
我不要给他很复杂的东西,我要知道怎么解决他的问题。从产品的设计、
生产等一系列过程都想到用户。这表明高科技企业( )
①要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 ②要提高客户的技术知识水平 ③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的价值 ④追求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1、20世纪90年代初,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1万多元人民币,年销
售量不足1000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2009
年该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不到900元人民币,年销售量达100万部。这
说明( )
①生产该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的价值降低 ②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使用价值量增加 ③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刺激了需求量不断上升 ④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加,导致了价值不断降低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10世界杯期间,德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水族馆——奥伯豪森,通过
操纵一条叫保罗的章鱼,预测了所有德国队参加的比赛结果。此次推广活
动是该水族馆一举成名,欲前往参观的游客暴增,奥伯豪森水族馆一时成
为本届世界杯的大赢家。奥伯豪森成功的秘诀在于( )
A.改进了经营管理 B.降低了经营成本
C.制订了正确的经营战略 D.树立了良好的经营形象
13、针对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的情况,有关部门出台了帮助中小企
业融资等相关措施。关于融资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融资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行为和过程 ②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③购买社会保险是规避融资风险的主要方式④企业发行国债是融资的根本途径
A.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14、前些年,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国
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每年从李某那里
获得转包金。对农民张某的收入可这样认识( )
①前者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② 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 ③前者属于按劳动分配,后者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财产性收入
A. ③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15、为了防止不法人员大量购买含有麻黄碱的复方药物制剂,国家药监局
出台了对某些感冒药的限量限购。下列与此材料调控手段相一致的是( )
A.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B.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C.国家加强新上项目市场准入考核,提高市场准入标准
D.国家发改委推出燃油税改革方案
16、张先生在“十一五”期间积攒了五万元钱,打算“在十二五”期间投
资。他未参加医疗保险,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投入。除此之外,他还想选择
风险较小的其他投资方式。下列比较适合张先生投资理财组合的是( )
A.人身保险和股票 B.人身保险和政府债券
C.财产保险和金融债券 D.财产保险和企业债券
17、2011年6月9日,农业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谋划农产品市场流通工
作,协调督促各部门、各地区认真落实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大力度组织
实施新一轮的“菜篮子’工程。实际生活中,要想填满“菜篮子”,必须管
好“菜园子”和“菜摊子”。这说明( )
A.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
B.生产与消费不可分割,二者互相起决定作用
C.生产、交换、消费是再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的重要环节
D.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1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此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①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消费结构趋向合理②恩格尔系数提高了③ 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协调发展④恩格尔系数降低了,生活水平提高了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19、坚定不移的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
制,重点解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满足居民合
理住房需求。这表明( )
①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②宏观调控在稳定物价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③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④促进经济增长是我国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20.网上购物方便快捷,但也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要妥善解决当
前网购中存在的问题,需要( )
①国家要严格规范网上交易行为 ②厂家生产物美价廉商品
③ 商家遵守诚实守信的交易原则 ④消费者提高依法维权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
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
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四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加快生活消费品升级换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某国2009年生产W商品10万件,价值总额240万元,如果2010年
从事w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
其他条件不变,则2010年W商品的单位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
A.20.00元和220万元 B.19.20元和220万元
C.20.00元和264万元 D.19.20元和264万元
23.下表是某市民在不同年份春节家庭消费的主要项目。
1978年 1992年 2009年
买面粉:18.7元 买面粉:41元 买面粉:28元
卖肉:2.16元 买鱼肉:57元 买肉蛋奶:185元
买盐:0.16元 买衣服:104元 买花卉:70元
买布:13元 买报刊:3.8元 手机话费:56元
买自行车:156元 买彩电:2600元 旅游:1780元
买数码相机:2750元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市民在家庭消费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是( )
①.恩格尔系数不断提高 ②.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③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④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据了解,在发达国家,工资一般会占企业运营成本50%左右,而在中
国则不到10%。发达国家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在55%以
上。在中国则不到42%,并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回报的比重却节节上扬。
这启示我们必须( )
①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②要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
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5.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但是另
一方面,财政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有人将
这一现状概括为“国富民穷”。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共建和谐社会,政府正
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这说明( )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B.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C.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D.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26.2009年春节刚过,大批民工南下求工,与“求工难”相反的是纺织行
业却存在着“招工难”的现象,原因是其工作时间长、待遇低从而导致企
业开工不足。这说明( )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C.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27.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通过多条路径对他国经济产生影响。发生在美国
的下列经济现象,会形成一条连贯的路径,将危机传导到他国。( )
①消费下降,消费资料进口减少 ②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
③生产下降,生产资料进口减少 ④融资困难,企业倒闭增多
这条路径是
A.①—④—③. B.②—①—④ C.④—①—② D.④—②—①
28.关于右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描述、解释正 确的有( )
A.铁路部门突击抢运东北地区粮食234万吨入 关,南方粮价有所回落
B.“泡菜危机”震动韩国,白菜价格暴涨,致使种植越冬白菜的农户大增
C.国家多部委出台的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开始显现效果,多地楼市成交明显下降
D.由于苹果主产区的产量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存在减产预期,导致苹果价格疯涨
29.从上海“楼倒倒”,成都“楼歪歪”,到南京“楼脆脆”房屋建筑的质量
问题在挑战中国房奴忍耐度的同时,用“歪歪倒倒”的事实“脆脆”的告
诉我们( )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固有弊端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汏③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消除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④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房地产业的监管力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0.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其“统一性”在于( )
①他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他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他们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他们都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的方式相联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计40分)
阅读下列材料试回答31—32题:
. 30年深圳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经过30年的发展看到了今天特区发展所达到的水平和巨大变化。
材料一 : 深圳市民王某全年家庭收入及支出情况表
年份 全年家庭收入﹙元﹚ 全年家庭支出﹙元﹚
工资收入 其他收入 食品支出 其他支出
1978年 500 0 300 200
1995年 12000 2150 4500 4850
2009年 60000 7500 15000 28500
注:其他收入主要是指购买股票、债券等投资行为或个体劳动者经营收入等
材料二 : 深圳经济特区经过多年的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缩小城乡差距、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也是中国发展问题的缩影。努力破解发展难题、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新领路,为全国提供新的示范和借鉴,这是经济特区的新使命。
31.通过王某一家经济状况的变化你能发现那些经济信息?(9分)
3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经济特区如何通过科学发展,完成新使命?(11分)
党的“十二五”规划和温总理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列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之中。某班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状况和未来”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
老师给出了下列图表,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图一 我国汽车销量走势图 (单位:万辆)
2500
2000 传统汽车
1500 新能源汽车
500
0
2007 2008 2009 2013(预计)
图二 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对比图
传统汽车
新能源汽车
价格 续航 能耗 二氧化碳
里程 排放量
33、图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图二,分析图一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发生变化的原因(8分)
34、甲组同学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尽管有发展前景,但还有许多不成熟之处。结合图表和甲组同学发现的问题。运用经济学知识,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谋划策。(12分)
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共计4小题)
31.
32、
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题)
二.非选择题(共计4小题)
31.(9分) (1)深圳特区建立30年以来,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王某一家收入水平大大提高。
(2)我国实行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增加了家庭收入。
(3)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家庭消费结构改善,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33 (8分) (1)我国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售量逐年增加,但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低。
(2)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增加,是因为与传统汽车相比能耗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小;在汽车总销售量中所占比重低,是因为在价格、续航里程方面不占优势。
34 (12分)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推动此乃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财政信贷支持。
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降低成本;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个人:进一步转变消费观念,倡导求实消费和绿色消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