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9月月考(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9月月考(全科)

资源简介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9月月考
政 治 试题
命题人: 张 丽 审题人:李 华
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核对条形码并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准确无误地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32题,共48分)
1、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
①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②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 ③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 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 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
A.364元 B.400元 C.520元 D.776元
3、当前是知识经济时代,新的知识 新的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假定某企业通过一种高新技术,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则( )
①其产品成本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②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③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增加 ④其盈利必定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制造和贩卖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 国家之所以要打击制假行为,是因为( )
①假货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②假货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③制假浪费了社会资源 ④制假不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当前美国推出了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事实上目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 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 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膨胀的措施是( )
①调整汇率 ②降低利息 ③增发国债 ④提高贷款利率 ⑤增加政府投资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④
7、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下边的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2010年下半年的价格走势。下列对该图理解错误的是(  )
A.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
B.其他商品的价格也可能上升
C.该商品的需求量可能会降低
D.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规模
9、自从彩电、冰箱、洗衣机在城市普及后,城市消费进入了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储备期,必须有新一代“领航产品”的出现,才能带来新的消费热点。这里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A.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新的产业的出现和成
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10、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它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坚持“不限比例看发展,不限成分看贡献,不限速度看效益”。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非公有制经济将取代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④
2011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回答11~14题。
11、在对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任务部署中,“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格外引人注目。“稳”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进”是经济发展的方向。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从哲学上看,这主要体现了( )
①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事物发展变化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分析和对待矛盾
④办事情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会议确定,2012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各项措施中符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有( )
①减少国债发行规模,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③实施结构性减税,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 ④下调银行利率,保持信贷规模合理增长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在经济增速放缓,通胀逐步回落的情况下,不少专家认为经济发展的矛盾正在发生转化,中国的调控重心逐渐从“抗通胀”转向“稳增长”。从辩证法角度看,这体现了( )
A.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矛盾具有不同特点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通过下列哪个途径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  )
A.对经济利益的调整 B.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
C.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 D.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
15、面对近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升的压力,我国沿海某服装出口企业,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的内陆地区,并致力于产品研发、品牌设计和营销推广,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出口竞争力。该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有  
①调整经营战略,利用资源优势 ②依靠技术创新,维持低价竞争  
③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 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6、2009~2011年,广东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从19051亿元增至31346亿元,若其间伴随如下变化:①利息税税率上升 ②利息率上升 ③居民收入上升 ④消费上升 ⑤储蓄机构增加,其中导致储蓄增长的原因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④⑤
1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方面的要求有(  )
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②基本实现工业化 ③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18、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19、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份分红得3 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 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 0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 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 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 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
A.29 760元;17 000元 B.49 760元;20 000元
C.48 800元;20 000元 D.44 260元;3 000元
20、“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论述的哲学依据是( )
①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②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④部分制约整体,影响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1、国务院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等地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中率先开展营业税转增值税改革试点,在现行的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的两档低税率。下表为某交通运输企业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实施后的税负变化,根据表中信息,该企业在试点方案实施后的应纳税额为( )
试点之前 营业额(单位:万元) 税率 应纳税额(万元)
10000 3% 300
试点之后 不含税的销售收入(单位:万元) 销项税率 该企业购买原材料等投入(万元) 进项税率 应纳税额(万元)
10000 11% 5000 17% X
A.X=850万元  B.X=550万元  C.X=250万元  D.X=150万元
22、国家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②推动生产的专业化,促进社会分工
③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发展质量  ④调整优化税收结构,增加财政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回答23—24题。
23、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①是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前提 ②能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③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④必须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某地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延伸拉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建设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式发展,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这一举措成功主要得益于( )
A.控制量变,减少流通环节 B.开拓创新,提高劳动效率
C.优化系统,有效整合资源 D.突出重点,强化政府主导
25、“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图2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 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26、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
①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③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2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8、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29、某些发达国家借助跨国公司,通过向世界各国输出产品、以产品为载体的文化和附加条件的科技等手段,在全球推行“软征服”,以达到影响或改变其他国家国民价值观的目的。该材料告诉我们( )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②世界多极化发展充满了矛盾斗争
③必须警惕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霸权主义 ④跨国公司促进了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0、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 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1、30.1936年柏林奥运会,欧文斯创下10.3秒的百米世界纪录。之后,医学界研究断言,百米赛道上人类所能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但是今天,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创造了9.58秒的新纪录,打破了这一断言。这表明( )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主要标准 B.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科学的认识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32、.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缺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 )
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33、表:近年来成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年份 营业收入 增加值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对经济的贡献率
2004 232.54亿元 65.8亿元 3.2% 3.8%
2011 595.64亿元 133.7亿元 3.4% 4.8%
注:2011年,美国的文化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日本为20%,我国为2.75%。
材料:产业集聚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围绕少数主导产业,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产业链的相互配套,上中下游企业形成的规模化专业生产企业的集聚。未来几年, 成都将坚持“差异化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这一思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以传媒文化中心、龙湖东村新媒体产业园等项目为重点,推进传媒业发展;以锦里古街、宽窄巷子等项目为重点,推进文博旅游业发展;以 “红星路35号”、兴东建筑设计创意产业园等项目为重点,推进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以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大魔方文化娱乐综合体等项目载体建设为重点,推进演艺娱乐业发展。
(1)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4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成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8分)
(3)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成都市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所蕴含的辩证法道理。(12分)
(4)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文化创新,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如何实现文化创新。(8分)
34、收入分配公平关系社会稳定。从2004年开始启动调研,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订的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将在今年下半年出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注:西方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50%——60%,美国为65%,日本是60%,英国高达71%。
材料二 近十多年来,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从53 .4%下降到39 .74%;企业盈余占G D P比重从21.23%上升到31.29%。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 D 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1)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即将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提几点建议。(12分)
材料三 某校高一(2)班的学生在学习“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时,就“做蛋糕”与“分蛋糕”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小王同学主张当前要首先“做大蛋糕”, 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总量;小李同学则认为当务之急是“把蛋糕切好”, 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分配上的公平。
(2)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并结合我国实际简要说明理由。(8分)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政治9月月考答案
选择题:
1——5 B B B A B 6——10 D B B A D 11——15 B A C A C
16——20 C C A B D 21——25 C B D C C 26——30 A D B B C
31——32 B C
二、非选择题:
33、(1)图表反映了近年来成都市文化产值逐年增长,占GDP比重呈上升趋势,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4分)
(2)①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②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有利于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维护社会稳定。
④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
⑤有利于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维护文化安全。
⑥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任选四点,各2分)
(3)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发展思路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对推进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差异化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可以充分各产业园区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③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要求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可以使同一园区的文化企业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要求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每一个产业园区都有其发展重点,可以集中力量壮大园区的实力,促进成都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各3分)
(4)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一方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各2分)
34、(1)问题: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4分)
建议:①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制度保证。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⑤加大税收调节力度,整顿分配秩序。大力推动政府减税,减轻企业和劳动者负担。⑥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答出四点可得满分,各2分)
(2)【答案一】赞同小王同学观点。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水平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②生产决定分配,经济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当然也有助于解决好分配问题。
【答案二】赞同小李同学观点。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已经为解决好分配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分配反作用于生产,收入分配不公,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既影响经济发展,又影响社会稳定和谐。
【答案三】两个同学的观点都不赞同。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③我们既要提高效率发展生产,又要落实分配政策促进公平。(共8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数学试题(文科)
命题人:全 鑫 审题人:黎 梅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集合,则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为( ) A.5 B. 4 C. 3 D. 2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则; B. 的充要条件是
C. 若与的夹角是锐角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D. 的充要条件是
3. 已知三条不重合的直线,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下列命题:
①若∥,,则∥; ②若,,且∥,则∥
③若,,,∥,则∥
④若,=,,,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中心均为原点O的双曲线与椭圆有公共焦点,M,N是双曲线的两顶点,若M,O,N将椭圆长轴四等分,则双曲线与椭圆的离心率的比值是
A、3   B、2 C、  D、
5、如右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16  B、24  C、34  D、48
6如果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等于( )
A.32 B.64 C.-32 D.-64
7、某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S的值是( )
A、-3  B、-  C、  D、2
8. 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x=0,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 )
A. B. C. D.
9. 已知,若,则y=,y=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
10.函数满足是函数在点处存在极值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D. 充要条件
11. 已知O是正三角形ABC内部一点,满足,则
A. B. 5 C. 2 D.
12.设函数是定义在的非负可导的函数,且满足,对任意的正数,若,则必有(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4,共16分)
13.设a,bR,a+bi=(i为虚数单位),则a+b=_______.
14.已知则_________.
15.若实数x,y满足且的最小值为4,则实数b的值为______
16.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给出下列结论:
①函数的值域为;②关于的方程有个不相等的实根;
③当时,函数的图象与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则;
④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
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所有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其中的最小正周期为。
(Ⅰ)求的值,并求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
(Ⅱ)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若
的面积为,求的外接圆面积。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昼夜温差与某种子发芽数的关系进行研究,他们分别记录了四天中每天昼夜温差与每天100粒种子浸泡后的发芽数,得到如下资料:
(I)求这四天浸泡种子的平均发芽率;
(II)若研究的一个项目在这四天中任选2天的种子发芽数来进行,记发芽的种子数分别为m,n(m<n),则(m,n)的形式列出所有的基本事件,并求“m,n满足”的事件A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各棱长都为,为线段上的动点.
(Ⅰ)试确定的值,使得;
(Ⅱ)若,求二面角的大小;
20.(本题满分12分)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若关于的方程在上恰有两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C:的右焦点为F(1,0),且点(-1,)在椭圆C上。
(I)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II)已知动直线l过点F,且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试问轴上是否存在定点Q,使得恒成立?若存在 ,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己知函数是图像点的两点,横坐标为的点P是M,N的中点。
(1)求证:的定值;
(2)若
(3).设, Tn为数列{}前n项和,证明:;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数学试题(文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C B B A A D D B C C A
二、填空题:
13.___8____; 14.____-2_____; 15._____3_______;16.____①③________
三、解答题:
的外接圆半径等于
则的外接圆面积等于 ………(12分)
19。【法一】(Ⅰ)当时,作在上的射影. 连结.则平面,∴,∴是的中点,又,∴也是的中点,即. 反之当时,取的中点,连接、.∵为正三角形,∴. 由于为的中点时,∵平面,∴平面,∴.……6′(Ⅱ)当时,作在上的射影. 则底面.作在上的射影,连结,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又∵,∴,∴.∴,又∵,∴.∴,∴的大小为.…12【法二】以为原点,为轴,过点与垂直的直线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则、、.(Ⅰ)由得,即,∴,即为的中点,也即时,.…………4′ (Ⅱ)当时,点的坐标是. 取.则,.∴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又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二面角的大小是.……
(3)因为,所以: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9月月考
英 语 试题
命题人: 余德生 张聪 审题人: 邓晓婷 试卷负责人: 邓晓婷
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100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
A. Fried cakes. B. Fried rice-noodles. C. Noodles.
2. What will the woman do first
A. Withdraw some money. B. See the dentist. C. Go to the history class.
3. What is the time by Sandra’s watch
A. 2:55. B. 3:00. C. 3:05.
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Filling out the forms is no easy thing to do.
B. She forgot to fill out the forms.
C. She’ll remind the man about the forms.
5. What is the conversation mainly about
A. Differences between meat and fruit.
B. Different ideas about meat and vegetables.
C. Different kinds of mea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4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题。
6. Why can’t the woman have the party on the twenty-ninth
A. She will attend a meeting. B. She will travel to another city. C. She will see her doctor.
7. How long will the party run
A. Four hours. B. Three hours. C. Two hours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至第10题。
8. Where did the man see the ad for the bike sale
A. On TV B. In a department store C. In the newspaper.
9. Which bike is the latest model
A. The Curzon. B. The Aderson. C. The Instant.
10. What does the man decide to do in the end
A. Buy the cheapest one.
B. Go to the shop to look at the bikes first.
C. Buy the one recommended by the woman.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1至第13题。
11. What’s the man doing
A. Making a phone call.
B. Explaining how to use the phone.
C. Charging the woman for using the phone.
12. What’s good about the card
A. It saves money. B. It’s much safer. C. It’s convenient.
13.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A. Ask someone for change. B. Call the information office. C. Use the man’s phone card.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4至第16题。
14.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Librarian and student. B. Classmates. C. Teacher and student.
15. What did the man think of the psychology lesson
A. Boring. B. Exciting. C. Interesting.
16. What do we know about Prof. Rivers
A. He asked his students a difficult question.
B. He named six famous women in American Revolution.
C. He was unable to answer a student’s challenge.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7至第20题。
17. What is the speaker doing
A. Complaining about something. B. Warning the bus manager. C. Making suggestions.
18. How often is the Number 16 bus supposed to travel to the airport
A. Every 5 minutes. B. Every 10 minutes. C. Every 15 minutes.
19. How many passengers should a bus carry at the most
A. 40. B. 60. C. 129.
20. What did the speaker find out on Saturday morning
A. The bus was speeding. B. The bus was overloaded. C. The bus didn’t come on time.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Here came word he got the first in the competition .
A. a; that B. /; that C. a; which D. /; which
22. I feel so excited! At this time tomorrow morning I to Shanghai.
A. will be flying B. will fly
C. have been flying D. have flown
23. To tell you the truth, if you want to study abroad, you must pay more attention to ______English every day.
A. practise speaking B. practising speaking
C. practising to speak D. practise to speaking
24. ---- Was it by cutting down staff ____ are not diligent eough _ _she saved the firm
----- No, it was by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 that;when B. that;what C. who;how D. who ;that
25. The new law states that people _______drive after drinking alcohol.
A. wouldn't B. needn't C. won't D. mustn't
26.You shall get a film ticket free _______ you use your credit card twice this month.
A. until B. since C. if D. unless
27.If Joe’s wife doesn’t go to the party,________.
A.neither does he    B.neither will he C.so does he D.so will he
28.When ________ questions in class, one should answer them as clearly as possible.
A.asking B.to ask C.to be asked D.asked
29. ---Will you do me a favor and pick me up tonight
---_________
A. My pleasure. B. With pleasure.
C. Go ahead. D. Don't bother.
30.Food supplies in the flood-stricken area ______. We must act immediately before there’s nothing left.
A. have run out B. are running out C. have been run out D. are being run out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 C和D中, 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One sunny afternoon, a seven-year-old girl went for a walk. She crossed a large area of grassland into the woods __31__ she realized that she was lost.
Sitting on a rock and __32__ what to do, she began crying. After a while, she__33__ to walk along a wide path lined with tall trees and thick bushes. __34__ it was getting dark, she saw a small, dark wooden house. She opened the door and __35__ stepped in. Suddenly, she heard a strange noise, and she ran out the door and back to the __36__. Cold and tired, she fell asleep near a __37__.
The girl’s parents were out and her dog, Laddy, was at home. Laddy __38__ that his Mistress was in danger. He jumped __39__ a window, breaking the glass. He looked in the fields. But he couldn't find his mistress anywhere. However, from the ground came a __40__ scent as he lowered his head. He __41__ the scent and walked across the grassland. Barking __42__ into the air, the dog __43__ through the woods until he found the __44__ . But the girl was not there, so he headed back to the woods. Much to his __45__ , he saw his mistress’ blue shirt in the distance. He __46__ over some bushes and saw the little stream, where the girl was __47__.
When she opened her eyes and 48 her dog standing beside her, the girl said, “you 49 me, Laddy,” and she kissed him several times. Seeing their daughter and dog coming back, the parents burst into tears of 50 . That night Laddy had a Hero's supper: a huge meal of steak.
31. A. before B. since C. while D. as
32. A. wondering B. forgetting C. remembering D. regretting
33. A. preferred B. expected C. failed D. decided
34. A. When B. Until C. If D. Because
35. A. carelessly B. cautiously C. hopelessly D. unwillingly
36. A. trees B. bushes C. woods D. grasses
37. A. stream B. rock C. tree D. house
38. A. found B. sensed C. heard D. smelt
39. A. at B. through C. in D. onto
40. A. terrible B. strange C. pleasant D. familiar
41. A. missed B. discovered C. followed D. ignored
42. A. calmly B. loudly C. merrily D. gently
43. A. searched B. wandered C. looked D. traveled
44. A.window B. girl C. house D. hero
45. A. satisfaction B. disappointment C. embarrassment D. delight
46. A. jumped B. climbed C. walked D. flew
47. A. awake B. abandoned C. available D. asleep
48. A. spotted B. watched C. observed D. saw
49. A. disturbed B. comforted C. rescued D. scared
50. A. pain B. shock C. sorrow D.relief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
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Welcome to one of the largest collections of footwear in the world that will make you green with envy. Here at the Footwear Museum you can see exhibi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You can find out about shoes worn by everyone from the Ancient Egyptians to pop stars.
Room 1The celebrity footwear section is probably the most popular in the entire museum. Started in the 1950s there is a wide variety of shoes and boots belonging to everyone from queens and presidents to pop stars and actors! Most visitors find the celebrities' choice of footwear extremely interesting.
Room 2Most of our visitors are amazed—and shocked—by the collection of “special purpose” shoes on exhibition here at the Museum of Footwear. For example, there are Chinese shoes made of silk that were worn by women to tie their feet firmly to prevent them from growing too much!
Room 3As well as shoes and boots, the museum also exhibits shoe shaped objects. The variety is unbelievable. For example, there is a metal lamp that resembles a pair of shoes, and Greek wine bottles that look like legs!
The Footwear LibraryPeople com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study in our excellent footwear library. Designers and researchers come here to look up information on anything and everything related to the subject of footwear.
51. Where would you find a famous singer's shoes
A. Room 1. B. Room 2. C. Room 3. D. The Footwear Library.
52. All exhibits each room ________.
A. share the same theme B. have the same shape
C. are made of the same material D. belong to the same social class
5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The oldest exhibits in Room 1 were made in the 1950s.
B. Room 2 is the most visited place in the museum.
C. Room 3 has a richer variety of exhibits than the other two.
D. Researchers come to the Footwear Library for data.
54. The purpose of the text is to get more people to ________.
A. do research B. design shoes C. visit the museum D. follow celebrities
B
Three Boys and a Dad
Brad closed the door slowly as Sue left home to visit her mother. Expecting a whole day to relax, he was thinking whether to read the newspaper or watch his favourite TV talk show on his first day off in months. “This will be like a walk in the park,” he’d told his wife. “I’ll look after the kids, and you can go visit your mom.”
Things started well, but just after eight o’clock, his three little “good kids”—Mike, Randy, and Alex—came down the stairs in their night clothes and shouted “breakfast, daddy.” When food had not appeared within thirty seconds, Randy began using his spoon on Alex’s head as if it were a drum. Alex started to shout loudly in time to the beat(节拍). Mike chanted “Where’s my toast, where’s my toast” in the background. Brad realized his newspaper would have to wait for a few seconds.
Life became worse after breakfast. Mike wore Randy’s underwear on his head. Randy locked himself in the bathroom, while Alex shouted again because he was going to wet his pants. Nobody could find clean socks, although they were before their very eyes. Someone named “Not Me” had spilled a whole glass of orange juice into the basket of clean clothes. Brad knew the talk show had already started.
By ten o’clock, things were out of control. Alex was wondering why the fish in the jar refused his bread and butter. Mike was trying to show off his talent by decorating the kitchen wall with his colour pencils. Randy, thankfully, appeared to be reading quietly in the family room,but closer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he was eating apple jam straight from the bottle with his hands. Brad Realized that the talk show was over and reading would be impossible.
At exactly 11:17, Brad called the daycare centre (日托所).“I suddenly have to go into work and my wife’s away. Can I bring the boys over in a few minutes ” The answer was obviously “yes” because Brad was smiling.
55. When his wife left home, Brad expected to ______ .
A. go out for a walk in the park. B. watch TV talk show with his children.
C. enjoy his first day off work. D. read the newspaper to his children.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d Randy do
A. Drawing on the wall. B. Eating apple jam.
C. Feeding the fish. D. Reading in a room.
57.Why did Brad ask the daycare centre for help
A. Because he wanted to clean up his house.
B. Because he suddenly had to go to his office.
C. Because he found it hard to manage his boys home.
D. Because he had to take his wife back.
58. This text is developed______
A. by space. B. by comparison. C. by process. D. by time.
C
Honey(蜂蜜)from the African forest is not only a kind of natural sugar, it is also delicious. Most people, and many animals, like eating it. However, the only way for them to get that honey is to find a wild bees' nest(巢)and take the honey from it. Often, these nests are high up in trees, and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them. In parts of Africa, though, people and animals looking for honey have a strange and unexpected helper一a little bird called a honey guide.
The honey guide does not actually like honey, but it does like the wax (蜂蜡) in the beehives (蜂房). The little bird cannot reach this wax, which is deep inside the bees’ nest. So, when it finds a suitable nest, it looks for someone to help it. The honey guide gives a loud cry that attracts the attention of both passing animals and people. Once it has their attention, it flies through the forest, waiting from time to time for the curious animal or people as it leads them to the nest. When they
finally arrive at the nest, the follower reaches in to get at the delicious honey as the bird patiently waits and watches. Some of the honey, and the wax, always falls to the ground, and this is when the honey guide takes its share.
Scientists do not know why the honey guide likes eating the wax, but it is very determined in its efforts to get it. The birds seem to be able to smell wax from a long distance away. They will quickly arrive whenever a beekeeper is taking honey from his beehives, and will even enter churches when beeswax candles are being lit.
59. Why is it difficult to find a wild bees' nest
A. It's small in size. B. It's hidden in trees.
C. It's covered with wax. D. It's hard to recognize.
60. What do the words "the follower" in Paragraph 2 refer to
A. A bee. B. A bird. C. A honey seeker. D. A beekeeper.
61. The honey guide is special in the way________.
A. it gets its food B. it goes to church C. it sings in the forest D. it reaches into bees' nests
62. What can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Wild Bees B. Wax and Honey C. Beekeeping in Africa D. Honey-Lover's Helper
D
Medical drugs sometimes cause more damage than they cure. On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is to put the drugs inside a capsule, protecting them from the body—and the body from them—until they can be released at just the right spot. There are lots of ways to trigger(引发) this release, including changing temperature, acidity, and so on. But triggers can come with their own risks—burns, for example. Now, researchers in California have designed what could be a harmless trigger to date: shining near-infrared light (NIR,近红外线) on the drug in the capsule.
The idea of using light to liberate the drug in the capsule isn't new. Researchers around the globe have developed polymers (聚合物) and other materials that begin to break down when they absorb either ultraviolet (UV,紫外线) or visible light. But tissues also readily absorb UV and visible light, which means the drug release can be triggered only near the skin, where the light can reach the capsule. NIR light largely passes through tissues, so researchers have tried to use it as a trigger. But few compounds(化合物) absorb NIR well and go through chemical changes.
That changed last year when Adah Almutairi, a chem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reported that she and her colleagues had designed a polymer that breaks down when it absorbs NIR light. Their polymer used a commercially available NIR-absorbing group called o-nitrobenzyl (ONB). When they catch the light, ONB groups fall off the polymer, leading to its breakdown. But ONB is only a so-so NIR absorber, and it could be poisonous to cells when it separates from the polymer.
So Almutairi and her colleagues reported creating a new material for capsules that's even better. This one consists of a long chain of compounds called cresol groups linked in a polymer. Cresol contains reactive(易反应的) components that make it highly unstable in its polymeric form, a feature Almutairi and her colleagues use to their advantage. After polymerizing the cresols, they cap each reactive component with a light-absorbing compound called Bhc. When the Bhcs absorb NIR light, the reactive groups are exposed and break the long polymer into two short chains. Shining additional light continues this breakdown, potentially releasing any drugs in the capsule. What's more, Almutairi says, Bhc is 10 times better at absorbing NIR than is ONB and is not poisonous to cells.
6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uld be the best trigger
A. Temperature change. B. NIR light. C. Acidity change. D. UV light.
64. Why in ONB unsatisfactory
A. It breaks down when it absorbs NIR light.
B. It falls off the polymer and triggers drug release.
C. It has not come onto the market up till now.
D. It is not effective enough and could be poisonous.
65. Which word can be used to complete the following process of changes
Part of the cresol is____.
A. protected B. formed C. exposed D. combined
第二节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China’s Olympic lesson
Although the Athens Games are over, ___66____ . While busy preparing for the new semester in the first week back at school, many youngsters have started to wonder what Beijing can learn from Athens.
“I was amazed by the fantastic opening ceremony from the moment it began,” said She Fei, a Senior 2 boy from Beijing Huiwen High School. He represented China in Athens and got the chance to see the opening ceremony with his own eyes.
“Greece has done such a good job in showing its colorful culture using high-tech methods. ____67_____ ” he said. “It seems that Beijing needs to combine the us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with creative design to present its culture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____68____ ” he added.
Echoing her view on the challenge of designing an unique opening ceremony, Zhang Yufei, Senior 3 from No. 2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thinks that director Zhang Yimo’s present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will be out of date by 2008.
“Peking Opera costumes and the big red lantern did not seem to surprise the audience in the closing ceremony. ____69____ ” She said.
Other students worry people’s bad habits, ____70____ , might be the weak point of Beijing 2008.
“In Athens, all the residents were very careful with their behavior and manners. I think they have set a good example of Olympic hospitality. Beijingers can learn from them and do better.” She Fei said.
A.such as spitting on the ground
B.We definitely need something better in 2008.
C.Chinese teenagers’ passion for the Olympic has not faded
D.Beijing is the best place to host it.
E.Beijing can learn a lot from the success of the opening ceremony in Athens.
F.This will ensure Beijing does an equally good job on four years time.
G.We are sure Beijing will surprise the whole world.
第II卷
第四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任务型阅读,一空一词。 (10分)
D. R. Gaul Middle School is in Union, Maine, a blueberry-farming town where the summer fair finds kids competing in pig scrambles and pie-eating contests.
Gaul, with about 170 seventh- and eighth-graders, has its own history of lower level academic achievement. One likely reason: Education beyond the basic requirements hasn't always been a top priority for families who've worked the same land for generations. Here, few adults have college degrees, and outsiders (teachers included) are often kept at a respectful distance.
Since 2002, Gaul's students have been 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 each of them taught almost every subject by two teachers. The goal: To find common threads across disciplines to help students create a big picture that gives fresh meaning and context to their classwork -- and sparks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Working within state guidelines, each team makes its individual schedules and lesson plans, incorporating non-textbook literature, hands-on lab work and field trips. If students are covering the Civil War in social studies, they're reading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or some other period literature in English class. In science, they study the viruses and bacteria that caused many deaths in the war.
Team teaching isn't unusual. About 77 percent of middle schools now employ some form of it, says John Lounsbury, consulting editor for the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But most schools use four- or five-person teams, which Gaul tried before considering two-person teams more effective. Gaul supports the team concept by "looping" classes (跟班) so that the same two teachers stick with the same teens through seventh and eighth bining teams and looping creates an extremely strong bond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It also, says teacher Beth Ahlholm, "allows us to build an excellent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Ahlholm and teammate Madelon Kelly are fully aware how many glazed looks they see in the classroom, but they know 72 percent of their eighth-graders met Maine's reading standard last year -- double the statewide average. Only 31 percent met the math standard, still better than the state average (21 percent). Their students also beat the state average in writing and science. And in2006, Gaul was one of 47 schools in the state to see testing gains of at least 20 percent in four of the previous five years, coinciding roughly with team teaching's arrival.
A Classroom With Context
Problems of the school Being a farming town,it(71) little in education before.
Further education is considered (72)______________.
The community is relatively(73) rather than open to the outsiders.
Ways of solving the problems The division of classes is made and students are well(74) .
Individual schedules and lesson plans are(75) by each team.
A strong(76)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is established through combining teams and looping.
Signs of (77) 72 percent of the eighth-graders(78) Maine's reading standard
(79)percent higher than the state average in maths
the school beating the state average in writing and science
four of the previous five years(80) at least 20 percent test gains
第二节 短文改错 (15分)
My hometown is a pretty city,so people there are   81.          
kind and polite. With coming of spring,grass and    82.          
trees turn green,and flowers grew in many colors.  83.          
In summer, the sea under the blue skies is even more  84.          
beautiful. After autumn arrives,the city looks as an   85.          
old man with leaves fallen from the trees. In winter,  86.          
a lot of white birds come to my city for food. I can   87.             
wait more patiently above the sea for quite a long    88.              
time. While they find fish come to the surface, they    89.          
fly down immediate and catch them without delay. 90.          
That is my city, and I love it so much.   
第三节 书面表达 (25分)
  假设你是星光中学的李华,将参加主题为"Let's Ride Bicycles"的英语演讲比赛。请撰写一份演讲稿,主要内容包括:
  1.目前汽车带来的空气污染和交通堵塞等问题;
2.骑自行车的益处:至少三点
  参考词汇: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节能(energy saving)
注意:1.词数:120词左右; 2.演讲稿开头和结尾已给出
Good morning, everyone,
I am Li Hua from Xingguang Middle School. The topic of my speech is "Let's Ride Bicycl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ank you!
答案
听力
1-5:ABCAB 6-10: ACCBB 11-15: BCCBA 16-20: CABBA
单选
21-30 BABDD CBDBB
完形填空
31-35 AADAB 36-40 CABBD 41-45 CBACD 46-50 ADDCD
阅读
51-55 AADCC 56-60 BCDBC 61-65ADBDC 66-70 CEFBA
任务型阅读
71. achieved 72. unimportant 73. closed 74. motivated 75. adopted / made
76. relationship/tie / connection /relation 77. Success/ achievements/progress 78.meeting/ reaching 79. 10 / ten 80. Witnessing/seeing
改错
My hometown is a pretty city,so people there are 76 and
kind and polite.WithΛcoming of spring,grass and 77. the
trees turn green,and flowers grew in many colors. 78. grow
In summer,the sea under the blue skies is even more 79. sky
beautiful. After autumn arrives,the city looks as an   80. like
old man with leaves fallen from the trees. In winter, 81. falling
a lot of white birds come to my city for food. I can 82. They
wait more patiently above the sea for quite a long 83. more
time. While they find fish come to the surface,they 84. When
fly down immediate and catch them without delay. 85. immediately
That is my city,and I love it so much.
Good morning, everyone,
I am Li Hua from Xingguang Middle School. The topic of my speech is "Let's Ride Bicycles".
As is known to us, cars bring us a lot of problems. Air pollution , the most serous one, has make it hard for humans to live in the world with good health . And with more and more people buying private cars, traffic become heavier and heavier. Therefore, it’s high time we chose another better means of transport, that is, cycling.
There are many good reasons to ride bicycles. First of all, compared to cars, bicycles are much cheaper to buy and maintain, and you don't have all the added costs of fuel, and parking. What's more, bicycles are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than cars, because they hardly make noises and exhaust. Cycling has become a new trend around the world, a good way of energy saving and low-carbon life. Last but not least, cycling is an excellent way to keep fit and live longer. By riding bicycles, you can cut down your risk of heart attacks,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illnesses.
So I think, riding bicycles actually has great effects on us. Let's ride bicycles from today on!
6个要点每个3分,共18分
两个topic sentence, 每个2分,共4分
适当的连接与过渡: 3分
听力原文
Text1
W: What do you usually have for breakfast
M: Fried cakes. But sometimes I have fried rice-noodles for a change. What about you
W: I often have noodles for breakfast.
Text2
W: I’m going to the dentist’s, then the bank, and after that I have to prepare a presentation for the history seminar.
M: You’ll have a busy afternoon.
Text3
M: Sandra, what’s the time by your watch Mine is always fast. It’s already 3:00.
W: I’m afraid not. Yours is five minutes slow.
Text4
M: Have you filled out your financial aid forms yet
W: Don’t remind me about them! They are so complicated.
Text5
M: You prefer meat to vegetables and fruit, don’t you
W: Yeah. I think different kinds of meat taste better than vegetables, and they are more nutritious.
M: I don’t quite agree with you. Meat is more delicious than vegetables, but it is not more nutritious than vegetables. Eating too much meat will do harm to your health.
Text6
M: Mrs. Montgomery I’ve been trying to figure out when we should have the New Year’s party. Could you take a look at these dates
W: Sure. The twenty-ninth is out. I’ll be out of the office all day at a seminar. Either the twenty-eighth or the thirtieth is fine.
M: Well, why don’t we make it the thirtieth We can have it from three to five. That way, everybody can just go home afterwards.
W: Sounds good to me. You make the invitations. I’ve got to run. I’ve got a meeting in five minutes.
Text7
W: Hello, February’s Department Store. Can I help you
M: Yes. Your advertisement in the Daily Paper says you have some bicycles on sale. I’m really interested in buying one.
W: I see. But we have three different brands available, Curzon, Aderson, and Instant. Which one would you prefer
M: I’m not quite familiar with those brands. Could you recommend one for me
W: Well, that depends on what kind of bicycle you want. The Curzon is the cheapest one, only 60dollars; the Aderson bike is a 2011 model, the newest one; the Instant is more comfortable than the other two, but it is the most expensive of all, 85dollars.
M: Oh, yes, it is really hard to decide. I think I’ll come over and take a look at them. Thank you so much. See you later.
W: See you.
Text8
W: Charles, do you know how this telephone works The sign says you can use it for long-distance calls, but I don’t know where to put the money.
M: Oh, well, this kind of phone doesn’t take coins. You have to buy a special card to put it in down there at the bottom.
W: I’ve never heard of that before.
M: Here, I have one myself.
W: Where did you get it
M: At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n campus. It costs ten dollars. I think you can get them directly from the phone company, too.
W: Do you save money by using the card
M: No, not really. But it’s pretty convenient.
W: I guess I’ll go over to the office and get one now.
M: Here, just take mine.
W: Thanks. Are you sure you don’t mind
M: It’s no problem.
Text9
W: Hey, John, rise and shine.
M: What time is it Sheila I have no idea how long I’ve been here.
W: Hmm….. The library is too quiet. You need a place that’s nice and noisy to study.
M: You have got a point. I always mean to study hard but I quickly nod off. It’s just too quiet here.
W: Maybe you were thinking of Carlson’s psychology lesson.
M: Yeah, he’s a nice guy, but he just can’t seem to come down to earth. The whole time he seemed to be talking to himself. That’s as good as a sleeping pill.
W: You should have been in my history class with Professor Rivers. What a trip! One student got up and challenged him to name six women who contributed to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He was speechless.
M: The class must have been buzzing.
W: Especially when the student started telling him over a dozen names. She was no fool and she wasn’t going to let him off the hook.
M: Seems like she gave Professor Rivers a good lecture.
W: Yeah, although I kind of felt that she should have given him a chance to save face. After all, I doubt whether many people can name even more.
M: That’s true. I sure can’t.
Text10
Hi, I’d like to talk to the manager about something. I have to travel every day from Souk Road to the airport. Only the Number 16 bus travels along this road.
Your timetable is there. It shows that there are buses from Souk Road to the airport every ten minutes. If this is so, why do I have to wait half an hour for a bus nearly every day
The rules say that if there are empty seats on a bus, they just stop at every stop where people are waiting. Why is it, therefore, that half-empty buses go straight past me when I am standing at the bus stop
The rules say that no bus may carry more than 40 seated passengers and 20 standing passengers. Yesterday I was the first to get off the bus when I reached the airport. I counted the other passengers as they got off. They were 129 0f them.
Clearly printed on the back of every bus is a sign that says “Highest speed: 50mph.” The distance from Souk Road to Kai Tak is 12 miles. On Saturday morning a Number 49 bus traveled this distance in 10 minutes. At times, it must have done at least 80 or 90 mph.
It is obvious that our bus companies have no respect for the rules or consideration for the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高三上期9月月考
物 理 试卷
命题人:闫俊成 审题人:王建文
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坏答题卡。
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l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D.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很多定律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均可通过实验直接验证。
2.物体A、B位移-时间图像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3. 下列四个图象,依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A、B、C、D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物体可能受力平衡的是(   )
A B C D
4. 如图所示,当A匀速沿斜面下滑时,楔形木块B保持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楔形木块B所受外力的个数为四个
B.楔形木块B所受外力的个数为五个
C.桌面与楔形木块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定不为零
D.地面对楔形木块B的支持力大小一定等于A、B重力大小之和
5.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同一物体所受到的力越大,它的速度越大
B.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某力消失后,物体运动的速度可能不断增加
C.作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垂直
D.只要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6.某人正通过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a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线与纵轴的交点M的值
B.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TN=mg
C.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m
D.货物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7. 甲、乙两船在同一条河流中同时开始渡河,河宽为H,河水流速为v0,划船速度均为
v,出发时两船相距为H,甲、乙两船船头均与河岸成60°角,如图5所示,已知乙船
恰好能垂直到达对岸A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船到达对岸的时间不同 B.v=2v0
C.两船可能在未到达对岸前相遇 D.甲船也在A点靠岸
8.如图所示,两个弹簧的质量不计,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它们一端固定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另一端固定在P、Q上,当物体平衡时上面的弹簧(k2)处于原长,若要把物体的质量换为2m(弹簧的长度不变,且弹簧均在弹性限度内),当物体再次平衡时,物体将比第一次平衡时,下降的距离多x,则x为:( )
A. B. C. D.
9. 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30kg的物体A上,另一端系在一个质量为
m=2kg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圆环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
使物体A从如图所示实线位置O缓慢下降到虚线位置O/、θ=53°时,
圆环恰好要下滑,取sin37°=0.6,cos37°=0.8。则杆与环间动摩
擦因数μ为( )
A.μ=0.04 B.μ=0.05 C.μ=0.6 D.μ=0.8
10.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μ≠0),用轻弹簧将两物块连接在一起.当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α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若用水平力F′作用在m1上时,两物块均以加速度α′=2α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2F B..x′=2x C..F′>2F D..x′<2x
11. 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如果从抛出到某时刻小球的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大
小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等于水平分速度大小
B.此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C.小球运动的时间为
D.此时小球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
12. 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上,Q放在
带小孔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现使小球改到
一个更高一些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上未画出),两次金属块Q都保持在桌面
上静止。则后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面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Q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大
B.Q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
C.小球P运动的角速度变大
D.小球P运动的周期变大
13.酒后驾驶会导致许多安全隐患,是因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变长,反应时间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下表中“思考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是指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假设汽车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都相同)。分析上表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速度(m/s) 思考距离/m 制动距离/m
正常 酒后 正常 酒后
15 7.5 15.0 22.5 30.0
20 10.0 20.0 36.7 46.7
25 12.5 25.0 54.2 x
A.驾驶员酒后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下多1s
B.若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前方40m
处有险情,酒后驾驶不能安全停车
C.汽车制动时,加速度大小为10m/s2
D.表中x为66.7
14. 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个水平的推力F=k 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且足够高的平整的墙上,如图所示,若物体和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从t=0开始有( )
A.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等于G时其速度达到最大值
B.物体所受摩擦力等于G时,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等于G
D.物体在竖直墙上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其运动时间为
Ⅱ卷
二、实验:共二个小题,共12分
15(4分).①在用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多个)等器材所做的《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
A.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必须等于90°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对实验误差无影响
C.拉橡皮条的两个细绳套必须等长
D.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②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里作用效果是指 (   )
A.弹簧测力计的弹簧被拉长 B.固定橡皮条的图钉受拉力产生形变
C.细绳套受拉力产生形变 D.使橡皮条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到同一长度
16(8分).学校实验小组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图为实验装置简图(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50 Hz).
(1)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为了减小实验时的系统误差,使分析数据时可以认为砂桶的重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你认为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 .
② .
(2)如图所示是某小组在做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 s,其中x1=7.05 cm,x2=7.68 cm、x3=8.33 cm、x4=8.95 cm、x5=9.61 cm,x6=10.26 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 ,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共四个题,共46分,要求写出必有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只有答案不给分。
17(10分). 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现因故紧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
已知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大小为5,则:
(1)从开始刹车经过6s汽车的速度。
(2)从开始刹车经过6s汽车的位移。
18(10分). 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80 kg,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5 s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s=50 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问:
(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为多大?
(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
19(12分). 倾斜雪道的长为25m,顶端高为15m,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
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0=8m/s飞出,在
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
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轨道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
因数μ=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10m/s2)
20(14分).如图所示,参加某电视台娱乐节目的选手从较高的平台上以水平速度跃出后,落在水平传送带上。已知平台与传送带的高度差H=1.8m,水池宽度s0=1.2m,传送带AB间的距离L0=20m。由于传送带足够粗糙,假设选手落到传送带上后瞬间相对传送带静止,经过△t=1.0s反应时间后,立刻以a=2m/s2恒定向右的加速度跑至传送带最右端。
(1)若传送带静止,选手以v0=3m/s的水平速度从平台跃出,求这位选手落在传送带上距离A点的距离。
(2)求刚才那位选手从开始跃出到跑至传送带右端所经历的时间。
(3)若传送带以v=1m/s的恒定速度向左运动,选手要能到达传送带右端,则他从高台上跃出的水平速度v1至少为多大?(g=10m/s2)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9月月考物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2.A 3.AD 4.AD 5.B 6.B 7.BD 8.A 9.D 10.D 11.C 12.BC 13.BD 14.A
实验题
15.①D ②D
16.((1)①将长木板一端垫起,让小车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平衡摩擦阻力;②小车质量远大于沙桶的总质量
(2)0.86 =0.64
计算题
17.
18. 解析:(1)由位移公式s=at2
沿斜面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ma
联立并代入数据可得F=m(gsinθ-)=80 N
(2)在垂直斜面方向上,FN-mgcosθ=0
又F=μFN
联立并代入数值后得μ==0.12.
答案:(1)80 N (2)0.12
19. 答案:74.8m(提示:先计算出平抛时间为1.2s,当时水平分速度为vx=8m/s,竖直分速度vy=12m/s,因此沿斜面的实际速度v=13.6m/s该位置离水平面h=7.8m,到斜坡底的水平距离为10.4m。从该位置起到停止运动全过程用动能定理可得。)
20.(1) Δs=0.6m(3分);(2)t=6.0 s(3分);(3) 4.1 m/s(4分)。
A
A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九月月考试卷
化 学
命题人:黄 尧
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学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学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O:16 Na:23 Cl:35.5 I:127 Ba:137 Br:80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合金是一种混合物,它比纯铝的熔点高
B、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C、电解从海水中得到的氯化镁溶液可获得金属镁
D、一定条件下,用秸秆可以制得葡萄糖和酒精
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 == 4OH-+O2↑
B.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C.可以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混合,
以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 + 6H+ + 5H2O2= 2Mn2+ + 5O2↑ + 8H2O
D.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2++O2+4H+=4Fe3++2H2O
3、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sp(2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化学式 AgCl Ag2SO4 Ag2S AgBr AgI
溶度积 1.4×10-10 1.4×10-5 6.3×10-50 7.7×10-13 8.51×10-16
A.25℃时五种银盐的饱和溶液中,c(Ag+)最大的是Ag2SO4溶液
B.在氯化银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可以生成黑色的Ag2S
C.25℃时,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两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Cl固体形成饱和溶液,则两溶液中AgCl的溶度积相同,且两溶液中c(Ag+)也相同
D.AgBr沉淀可以转化成AgI沉淀,而 AgI沉淀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成AgBr沉淀
4、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4)2SO4、NH4HSO4、NH4Cl溶液中c(NH4+):
(NH4)2SO4> NH4HSO4> NH4Cl
B.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c(OH-)
C.1.0mol/L Na2CO3溶液:c(OH-)=2c(HCO3-)+c(H+)+c(H2CO3)
D.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中:c(H+)+c(Na+)=c(OH-)+c(HA—)+c(A2—)
5、有一种新颖的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SOFC),该电池工作时,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下列对该燃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负极移向正极
B.电池的总反应是:2C4H10 + 13O2 8CO2 + 10H2O
C.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O2 - 4e- = 2O2-
D.通入丁烷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为:C4H10 + 26e- + 13O2-= 4CO2 + 5H2O
6、向含NaBr和NaI的溶液中,通入Cl2,充分反应后将所得的溶液蒸干、灼烧,将得到的固体冷却后称量。称量固体的质量与通入Cl2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NaI的质量为( )
A.52.5g B.60g
C.45g D.37.5g
7、向10mL 0.1mol·溶液中,滴加等浓度溶液x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x=10时,溶液中有、、,且
x=10时,溶液中有、、,且
x=30时,溶液中有、 HYPERLINK "http://www." 、,且
D.x=30时,溶液中有、、 HYPERLINK "http://www." ,且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6H14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1.9NA
B.同温同压下,原子数均为NA的氢气和氦气具有相同的体积
C.0.50 mol的亚硫酸钠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
D.常温下,7.1gCl2与足量NaOH溶液作用,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9、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含有HCl杂质的CO2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除去CO2中的HCl
B 将适量一定量的NaNO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 分离出NaNO3晶体
C 在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市售食盐配制的溶液 鉴别真假碘盐
D 将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滴加稀H2SO4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 检验Fe(NO3)2试样是否变质
11、药物可以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而中学化学中不少常用化学试剂本身就具
有药物的功效,如酚酞医药名为果桃,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有效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对该有效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B、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C、酚酞的水解产物中含有醇羟基
D、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4 mol NaOH的烧碱溶液反应
12、现将足量的CO2气体不断通入到含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
A B
C D
13、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的较少的H+和OH-)Na+、NH4+、SO42-、CO32-、NO3-。取200mL该溶液,分为等体积的二份分别做下列实验。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H4+、SO42-、CO32-、NO3-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3- D、该溶液中一定含Na+,且c(Na+)≥0.1 mol/L
14、下列实验方案中,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的是( )
①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②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③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先用浓硫酸干燥再用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b克
④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A.只有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只有①②③
15、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2.0mol/L,
25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产生气体。待反
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
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的pH值等于7
B.当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镁和硫酸铝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
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
16、在Fe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直至溶液中沉淀的量不再改变为止。 过滤、洗涤,然后将所得沉淀干燥、灼烧,最终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A.Fe2O3、Al2O3            B.Fe2O3
  C.Fe (OH)2、Al (OH)3         D.Fe (OH)3、Al (OH)3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Zn、Fe、Ag、Au等金属
B.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Na2CO3溶液浸泡后再用酸溶解去除
C.饱和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的pH会增大
D.反应NH3(g)+HCl(g)=NH4Cl(s) △H<0 ,在任何条件下均能自发进行
18、X、Y、Z、W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 )
① C、CO ② AlCl3 、Al(OH)3
③ Fe、Fe(NO3)2 ④ Na2CO3 、NaHCO3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19、等物质的量的Na和Al两种金属加入足量的水中,生成26.88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Al无剩余 B.c(Na+)=c(AlO-2)
C.所得溶液呈碱性 D.Na的物质的量是0.6mol
20、某合金(仅含铜、铁)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mol,其中Cu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 ,将其全部投入100mLbmol·L-1的硝酸溶液中,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假设NO是唯一的还原产物)。当溶液中金属离子只有Fe3+、Cu2+时,则a与b的关系为:( )
A.b≥40y(2-) B.b≥80y(2-)
C.b≥40y(1-) D.b≥80y(1-)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21、(6分)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l3+、、 、中的若干种组成。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A)取适量试液,加入过量盐酸,有气体生成,并得到溶液;
(B)在(A)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有气体生成,同时析出白色沉淀甲;
(C)在(B)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也有气体生成,并有白色沉淀乙析出。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⑴ 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⑵ 一定存在的离子是 。
⑶请你写出判断沉淀乙成份的方法和步骤是
22、(12分)现有200mL混合溶液,其中含FeI2、FeBr2各0.10mol,向其中逐滴滴入氯水(假定Cl2分子只与溶质离子反应,不考虑其它反应)
(1)滴入少量氯水时被氧化的元素是 ,氧化产物是 (填化学式)
(2)若有0.15 mol Cl2被还原,则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主要是 。
(3)若原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共消耗Cl2的物质的量为 ,若最终所得溶液为400mL,其中主要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往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继续滴入过量氯水,蓝色褪去,试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分析电子转移情况:

23、(16分)已知A、B、C、D、E五种主族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C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A;B、D同主族,可形成DB2、DB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A、B两种元素能形成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M、N,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M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化合物N在同主族元素形成有具有相同结构的物质中,具有较高的沸点,其原因是 。
(3)在上述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写化学式,下同),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 。
(4)A、B、C、D中的三种或四种元素能形成多种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的有 (写出所有化合物,用化学式表示,下同),呈酸性的有 (写出所有化合物)。
(5)元素B、E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 (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24、(14分).右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单质A能与某气态单质化合生成化合物B。
(1)若化合物B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化合物D是组成单质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则单质A是 (物质名称),将化合物B通入溴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现象说明化合物B具有 性,写出一个由化合物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
(2)若化合物B可用于生产印刷电路板,化合物B和E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合物C是组成单质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则化合物B能用作净水剂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同),印刷电路板生产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检验生产废液中是否含有化合物B的实验操作步骤是 。
25、(12分)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制备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H
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C—C C—H H—H C—O C≡O H—O
键能/kJ·mol-1 348 413 436 358 1072 46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为叁键连接,该反应的⊿H= ;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CO和2molH2,加入合适催化剂(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后在250°C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压强/MPa 12.6 10.8 9.5 8.7 8.4 8.4
则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以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若升高温度则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
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B、2v(H2)正=v(CH3OH)逆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O的同时生成2nmolH2
(4)甲醇-空气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高效能、轻污染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右,该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CH3OH(g)+3O2(g)=2CO2(g)+4H2O(l),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九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
选择题(20*2=40分)
1—5 CDCAB 6—10 DBDBB
11—15 CCDBC 16—20 BBDBC
21.(6分)
(1)Ag+、Ba2+、Al3+、
(2)Na+、、、
(3)取沉淀少许滴入稀盐酸,若沉淀全部溶解则为碳酸钡,若部分溶解则为碳酸钡和硫酸钡
22.(12分)
(1)-1价的I,I2。 (2)Cl-、Br-; (3)0.25mol(2分),0.5mol/L
(4)I2 + 6H2O +5Cl2 ===2IO3-+10Cl-+12H+(2分)
A
B
C
D
E
10e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9月月考
语 文 试卷
命题人:张福和 审题人: 孙继良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条码粘贴在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一、积累与应用(40分)
语言文字应用(24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发酵(jiào) 倾轧(yà) 得鱼忘筌(quán) 引吭(kàng)高歌
B.粗糙(cāo) 给(jǐ)予 蛊(gǔ)惑人心 令人咋(zé)
C.缄(jiān)默 龟(guī)裂 提要钩玄(xuán) 气喘吁吁(xū)
D.契(qiè)约 熨(yù)帖 吹毛求疵(cī) 应(yìng)运而生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斑驳 恬静 荟萃一堂 克不容缓
B.姆指 峻工 器宇轩昂 不负重望
C.濒临 牟取 金壁辉煌 严惩不贷
D.重迭 赈济 渊远流长 理屈词穷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B.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比比皆是,鱼龙混杂,顾客实在难以分辨优劣。
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听了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所作的“关于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B. 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敬业精神,不仅是每个科技工作者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尤其更值得今天每一个人学习。
C.作者没有着力把主人公写成一个美丽多情、温柔娇气的天使,而是一个渴望自由平等、敢于和自己所处的恶劣环境作斗争的妇女。
D. 最近工商管理部门对全行业进行的质量大检查,大大促进了建立技术管理制度这项工作的开展。
5、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补写总结句,使语段的意思完整明确。(不超过30字)(3分)
牛顿看到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研究它的原因,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秘密,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瓦特从水开时蒸汽顶起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马克思从人们每天都在进行的亿万次的商品交换中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广阔的道路……他们都能

6、以“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为首句,续写一个语段。
要求:(1)续写的内容是对首句意思的扩展;(2)不超过70个字,语言要有文采。(5分)
答:“如果世界是一本书,旅游就是阅读,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
7、高三校区的励志对联是:“十二载风霜雨雪欲酬壮志,五百人厉兵秣马誓占鳌头。”作为高三学子的你,也来拟写一副给大家鼓劲加油对联吧,每联不少于5字。(4分)
上联:
下联:
名篇名句(5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⑴ ,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走尽这雨巷。 (戴望舒《雨巷》)
,正故国晚秋, 。 ,翠峰如簇。
(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⑵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
(秦观《鹊桥仙》)
寻梦? ,向青草更青处慢溯。 (徐志摩《再别康桥》)
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流言,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11分)
司马迁的《史记》开创了 的体例,分为 、 、列传、 、 五 部分,为后世纪史提供了范例。他在《 》中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3分)
请你各用50字,向朋友推荐《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8分)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1~12题(8分)
暮春回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1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1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17分)
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强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起处士,进詹事府司直。部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表为侍御史。刑部、大理罪人,失其平,惮滋守法,因权势以请,滋终不署奏。韦皋始招来西南夷,德宗选郎吏抚循者,皆惮行,至滋不辞,帝嘉之。擢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赐金紫,持节位。逾年还,使有旨,进谏议大夫。迁尚书右丞,知吏部选。求外迁,为华州刺史。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为义合。然专以慈惠为本,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有犯令,时时法外纵舍。得盗贼,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召为左金吾大将军,以杨于陵代之。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陵使谕曰:“吾不敢易袁公政。”人皆罗拜,乃得去,莫不流涕。
宪宗监国,进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反,诏滋为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半道,以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是时,贼方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贬吉州刺史。未几,徙义成节度使。渭,用武地,东有淄清,北魏博,滋严备而推诚信,务在怀来。李师道,田委安畏服之。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滋既病,作遗令处后事,讫三年,皆有条次。性宽易,与之接者,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薄居处饮食。
——《新唐书·列传第七十六》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一项是(3分)
A.刑部、大理罪人。 B.因权势以请。
C.渭,用武地,东有淄清,北魏博。 D.皆自谓可见肺肝。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3分)
A.因权势以请。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出财为偿所亡。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C.以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为东、西川节度使 以资政殿学士行。
D.乃得去,莫不流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滋学习勤勉,知识广博,读书悟性很高,以一个普通读书人的身份,未经科举进入仕途。他公正守法,以至大理寺、刑部官员执法不公而畏惧他。
B.西南少数民族归附朝廷,皇上派官员去安抚,官员们都畏葸不前,袁滋却毫不推辞。经过一年的艰苦工作,圆满实现了皇上的意图。
C.袁滋办理政务仁慈宽厚,不订立什么条款规章,安抚流民,法外施恩,深得百姓爱戴,以至离任时“耆老遮道”。
D.袁滋虽然执法如山,政事清明简要,为人又极宽厚,算得上封建社会的一个良吏。但他在受命平叛时却因兄长的缘故,畏敌不进,贻误朝廷大事。
16、翻译文中划线句子(8分)
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其里为义合。(4分)
译文:
是时,贼方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4分)
译文: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0题(16分)
小心落叶
唐元峰
(1)落叶是微不足道的。谁能去关注一片落叶呢?只有当它从高高的枝头跌落,那飘荡的曲线,也许会划亮一下你暗淡的目光。    
(2)是的,匆忙劳碌,苦苦奔波,早使我们疲惫不堪,我们甚至不知道每个季节怎样来临,从不留意黄叶如花,装点你消逝的年华;甚至惊诧为什么这样快就下雪了呢,而上一场雪仿佛是上个星期下的吧?    
(3)有一位俄国诗人在他的一首诗中提到,每到秋天,莫斯科街心花园里,都挂出一块木牌,这块小小的木牌上写着四个字:小心落叶。    
(4)这四个字久久挤在我的脑子里,我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友善的提醒。落叶在脚下飘动,那是一种悲壮,一种无言的辉煌。我看见那些苍绿蓬勃的枝叶,转眼间枯萎,不禁令人深思。
(5)许多无知和错误都过去了。我生命的绿树曾苍翠如水。我徜徉的脚步曾充满稚气,也漫不经心。在潮润的幼林中我挥霍着,因为我不相信春光能消逝,不相信几阵秋风就能像梳子一样,把树叶捋光。
(6)那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而今终于看到它一去不复返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欢笑是怎样惊散树上的群鸟,是怎样在绿草上滚向无涯的远方,又是怎样感染着蛙鸣和虫唱。我也记得那透明的欢笑,在清澈的河面上欢跳,在悠悠的白云上飘摇……
(7)但从什么时候起,这一切,竟被一团浓重的浊气取代了呢?无法回想,我们生命里所有鲜活的枝杈,是怎样颓败的,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呈现着令人伤感的灰暗!
(8)我在丛林中漫步,树林也由此充满灵性,充满了爱与悲哀,美丽与死亡。在许多方面,应该承认,我们人类对自身的感悟远不如树木来得灵透。瑞士小说家赫曼·黑塞把树木比做兄长,他把居所前后的每棵树都用自己亲人的名字命名,崇敬并爱戴它们。与它们低语,和它们交流,向它们倾诉。他把它们当作朋友、父兄。可见在他无比深邃的心灵里,有着比常人更悠远的世界,他由此在自然中获得了灵感和艺术生命。
(9)落叶无声,在萧瑟的秋风里,它仍怀有最后一次奋舞的悍勇。当它伏在柔嫩的枝条上,刚刚绽开鹅黄色的初梦时,它看到的是什么呢?是浩渺的长天,悠远的白云;还是嘈杂的市井,被践踏过千百次的小径?融融春光中,那金黄的季节怎样孕育?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准确而缓慢地向它移来?在它离开母体的一瞬间,是平静快乐,还是惆怅郁怀?当它完成生命中仅有的一次飞翔之后,坠入大地无边的怀抱,是否会溅起一次悠远的回声?它在泥土和寒雪的覆盖下,会不会再一次叩响春天的大门,进入那永无穷绝的枯荣?    
(10)小心落叶。
(11)这充满着善意与博爱的提醒,也许就是对人自身的一种珍视,一种期望。    
(12)对于这片小小的随风飘舞的落叶,假若你投以生命的关注,那么,你就会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一股震颤就会油然而生。你会感到这片不值一提的落叶实在是你自身的写照。而它却来得比你从容,比你超脱,也比你奔放。面对这小小的一片落叶,你的思绪会被扯向生命的极限,跨越千年,包容万里。
(13)可否,让我在岁岁深秋里,在你生命的花园里挂出一块木牌:
(14)小心落叶。
17、在第⑸段中,“无知和错误”指的是什么?(3分)
答:
18、提到赫曼·黑塞用亲人的名字给树木命名的作用是(3分)
答:
19、文中三次提到“小心落叶”,“小心”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三次提到“小心落叶”,各自的作用是什么?(7分)
答:
20、作者从“落叶”中感悟到了什么?请分条作答。(3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3题 (9分)
东方数学的使命
吴文俊
所谓东方数学,主要是中国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东西方数学的异同,也就是东方数学(主要是古代的中国数学)跟现代欧美数学的异同。我们学现代数学(也就是西方数学),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而中国的古代数学根本不考虑定理不定理,它的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着重计算,要把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说出来。这个方法步骤,就相当于所谓算法。美国一位计算机数学大师说,计算机数学即是算法的数学。中国的古代数学是一种算法的数学,也就是一种计算机的数学。进入到计算机时代,这种计算机的数学或者是算法的数学,刚巧是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时代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最古老的数学也是计算机时代最合适、最现代化的数学。
中国古代数学的精髓就是从问题出发,和西方的从公理出发完全不一样。从问题出发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带动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从问题出发,以问题带动学科的发展,这是整个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总的面貌。
为什么解决问题要解方程呢?一个问题有原始的数据,要求解决这个问题得出答案,这个答案也应是以某种数据的形式来表示的。在原始数据和要求数据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关系,这种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建立起来的关系就是一种方程。因此,解方程变成中国古代数学两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目标。
我们经常跟着外国人的脚步走。往往花很大的力气从事某种猜测的研究,希望能够解决或者至少推进一步。可是不管你对这个猜测证明也好,推进也好,你还是比提出猜测的人低一等。我们应该出题目给人家做,这个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正在进入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只能处理有限的问题,所以相应的数学应该是一种处理有限事物的数学,在数学上叫“组合数学”。历史上,组合数学创始于中国,以贾宪为首,一系列的成就不断涌现。东方的数学有一定的思考方法,是有计划、有步骤、有思想地进行的。它有一个基本的模式,就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形成一些新的概念,产生一些新的方法,再提高到理论上,建立一般的原理,用这样的原理解决更复杂、更重要、更艰深的实际问题,这样数学就不断上升和发展。
我们现在拥有计算机这样的便捷武器,又拥有切合计算机使用的古代数学。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
(节选自《新华文摘》2004年第4期)
21、下列对“东方数学”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1段划线的“东方数学”与末段划线的“东方的数学”应是同一概念。
B.东方数学着重的是计算,重视计算的过程、方法和步骤,可视之为一种处理抽象事物的“组合数学”。
C.东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所走的道路与现代欧美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D.东方数学以问题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而西方数学以公理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
22、对第1段末划线句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方的古代数学切合计算机使用,因而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B. 中国数学既是历史最悠久的数学,也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C.中国的古代数学是一种算法的数学,恰巧符合计算机时代的要求,所以也是计算机时代最现代化的数学。
D.中国古代首创的组合数学,符合计算机能处理各种问题的要求,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23、如何才能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下面是根据原文信息所做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数学是符合计算机时代要求的,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应该继承中国古代数学的传统,弘扬中国古代数学的精神。
B.西方数学的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在计算机时代已不适用,摒弃它的思想方法和道路,才能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
C.花大力气从事某种猜测的研究,如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证明歌德巴赫猜想,对于建立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的意义重大。
D.我们拥有计算机这样的便捷武器,又拥有切合计算机时代使用的古代数学,因此东方数学在未来超过西方数学是必然的。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的否定自己,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我们依然是无价之宝。对此,你有何体验或感悟?
请以“生命价值来源于你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套作和抄袭。
语文9月月考参考答案
B A 吭(háng)C龟(jūn) D契(qì)
D 迭—叠、渊—源 A.克—刻 B.姆—拇 峻—竣 重—众 C.壁—碧
C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鱼龙混杂,比喻各式各样的人混在一起,难分好坏;殚精竭虑,用尽精力和心思;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差别悬殊的人或事物放在一起进行谈论或同等看待。
D A缺主语,B 尤其和更重复,C缺谓语。
从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不平常的奥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未用修辞、字数低于50字均酌情扣分。示例①登山,你可以读到浑厚雄奇;观海,你可以读到博大深沉;游林,你可以读到物竞天择;访古,你可以读到沧桑演进…… 示例②金字塔如史,布达拉宫如经,威尼斯如散文,苏州园林如诗词;你可以从中看到远古文明,看到宗教民俗,看到艺术文化,看到美学传统……

①问苍茫大地 到了颓圮的篱墙 登临送目 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 ②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撑一支长篙 世皆瞋目 尤使我耳不忍闻
纪传体 本纪 世家 书 表 《报任安书》
《论语》:儒学经典,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治国理念)、伦理道德(处事格言)及教育原则等。 《大卫·科波菲尔》: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自己最宠爱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采用第一人称,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净化灵魂的道德力量,塑造人物手段十分高超。(每题6个给分点,答4点即可给满分)
11.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春残”(或暮春时节凋零空寂的气氛)。诗的前两句用了渲染手法,用“稀”、“尽”、“飞”三字渲染出春光已逝的情景。
12.诗的后两句,既表现出作者欣喜及感激的心情,又抒发了对“不改 清阴”的幽竹的怜爱和礼赞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美与外美的和谐统一。
13.C(用兵,使用武力。A项“罪人”,古,给……定罪;今,有罪的人。B项“权势”,古,有权有势的人;今,权柄和势力。D项“肺肝”,古,内心;今,肺和肝,表“内心”则用“肺腑”)
14.B(介词,替、给;介词,被。A项两个“因”,介词,通过,经由;C项两个“以”,介词,用(凭)……身份;D项两个“乃”,副词,才)
15.D(有两处错,一是“执法如山”,二是“畏敌不前”)
16.见全文翻译
译文:
袁滋,字德深,蔡州朗山人。学问广博,记忆力强。少年时跟随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能领悟其义。后来客居荆、郢之间,开始担任学庐讲授。以未士的士人身份举用,进任詹事府司直。部中官员因盗窃金宝下狱,袁滋为他伸冤。(被)上表举荐为侍御史。刑部、大理寺审理犯人,失去公道,畏惧袁滋守法,通过有权有势者请托,袁滋最终没能签署批准。韦皋最初招抚西南方向的少数民族,德宗挑选可以前去抚慰的郎官,大家都畏惧远行,而袁滋没有推辞,皇帝赞扬了他。升任祠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赏赐金银和紫衣,持节前去。过了一年回来,出使符合皇帝心意,进升谏议大夫。又升任尚书右丞,主持吏部选举。后请求外任,为华州刺史。政绩清廉俭约,凡有流民来到他所管辖的州中,他都供给土地让他们住下来,人们称他所在的里巷为义合。但他一味以慈惠为本,从不设立纲纪,百姓敬爱归心。有犯法的,时常在法外宽免。抓住盗贼,有时又怜悯他贫穷,拿出钱财为他偿还给丢失东西的人家。召入朝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任命杨于陵接替他。袁滋离任时,老人挡路以致无法离开,杨于陵派人通告说:“我不敢更改袁公的政治。”人们都围住他跪拜,然后才离去,没有不流泪的。
宪宗监国,进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辟造反,下诏命袁滋任剑南两川、山南西道安抚大使。走到半路,又改任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此时,贼势正强,又因袁滋的哥哥袁峰在蜀被叛贼刘辟劫持,袁滋害怕不能保全兄长,很长时间不进兵。贬为吉州刺史。不久,改任义成节度使。渭州,是用兵之地,东有淄青,北连魏博,袁滋严密戒备又广施诚信,一意怀柔。李师道、田季安畏服他。居镇七年,百姓为他立祠堂祭祀。袁滋患病以后,写下遗命安排后事,前后三年,都有安排。性格宽厚平易,与他交往的人,都自称可见其肝胆,以至家里人都不能察见他的喜怒。居处简陋衣食俭朴。
17.年轻时不懂得岁月无情,不知道珍惜青春,肆意浪费着时光,挥霍着生命。
18.树木是有灵性的,人类在许多方面对自身感悟还不及树木来得灵透,只有尊重自然,才能从中获得灵感和艺术生命。
19.关注和思考的意思。第一次借俄国诗人之口引出对落叶的深思,点题;第二次独立为段,强调并收缩上文的议论与抒情,并再次点题;第三次为全文作结,强化主旨,照应前文和题目,引人深思。
20.①树木有灵②时光易逝③生活中应该从容、超脱、奔放。
21.D(A不是同一概念,“东方数学”指中国古代的数学及印度古代的数学,“东方的数学”指面向未来的发展变化的东方数学;B应把“抽象事物”改为“有限事物”;C“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错误,且原文中无两者“所走的道路”的相关信息)
22. C(A“东方的古代数学”扩大了范围,它包括“中国的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应改为“中国的古代数学”;B原文中没有“历史悠久”的数学的信息; D“各种问题”改为“有限问题”。)
23.A(B“不适用”“摒弃”原文中无此意;C“对于建立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意义重大”与文章的观点不符;D“必然”改为“可能”)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
数 学 (理科) 试 题
命题人:全 鑫 审题人:黎 梅
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则集合的子集的个数为( ) A.8 B. 7 C. 3 D. 2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则; B. 的充要条件是
C. 若与的夹角是锐角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D. 的充要条件是
3. 已知三条不重合的直线,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下列命题:
①若∥,,则∥; ②若,,且∥,则∥
③若,,,∥,则∥
④若,=,,,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中心均为原点O的双曲线与椭圆有公共焦点,M,N是双曲线的两顶点,若M,O,N将椭圆长轴四等分,则双曲线与椭圆的离心率的比值是( )
A、3    B、2 C、   D、
5、如右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16  B、24  C、34  D、48
6如果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的等比数列,则等于( )
A.32 B.64 C.-32 D.-64
7、某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S的值是()
A、-3  B、-  C、  D、2
8. 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x=0,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 )
A. B. C. D.
9. 已知,若,则y=,y=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
10. 在三棱锥中,若O是底面ABC内部一点,满足,则( )
A. B. 5 C. 2 D.
11. .设函数是定义在的非负可导的函数,且满足,对任意的正数,若,则必有( )
A. B. C. D.
12. 已知函数,对于曲线上横坐标成等差数列的三个点A,B,C,给出以下判断:①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② 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③ 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④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判断是(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每小题4,共16分)
13.设为虚数单位),则=_______.
14.已知则_________.
15.若实数x,y满足且的最小值为4,则实数b的值为______
16. 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给出下列结论:
①函数的值域为;②关于的方程有个不相等的实根;③当时,函数的图象与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则;④存在,使得不等式成立。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所有结论的序号为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其中的最小正周期为。(Ⅰ)求的值,并求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
(Ⅱ)在中,分别是角的对边,若
的面积为,求的外接圆面积。
18、(本小题满分12分)
空气质量指数PM2.5(单位:g/m3)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可入肺颗粒物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某市2012年8月8日——9月6日(30天)对空气质量指数PM2.5进行监测,获得数据后得到如下条形图:
(I)估计该城市一个月内空气质量类别为良的概率;
(II)在上述30个监测数据中任取2个,设X为空气质量类别为优的天数,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各棱长都为,为线段上的动点.
(Ⅰ)试确定的值,使得;
(Ⅱ)若,求二面角的大小;
20.(本小题满分12分)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若关于的方程在上恰有两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C:的右焦点为F(1,0),且点(-1,)在椭圆上。(I)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II)已知动直线l过点F,且与椭圆C交于A,B两点,试问x轴上是否存在定点Q,使得恒成立?若存在 ,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己知函数是图像点的两点,横坐标为的点P是M,N的中点。
(1)求证:的定值;
(2)若若,Tn为数列{}前n项和,若对一切n∈N*都成立,试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设, Bn为数列{}前n项和,
证明:。
数学试题(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B B A A D D B C A B
二、填空题:
13.___8____; 14.___-2______; 15.________3____;16.___①③_________
三、解答题:
的外接圆半径等于
则的外接圆面积等于 ………(12分)
19.【法一】(Ⅰ)当时,作在上的射影. 连结.则平面,∴,∴是的中点,又,∴也是的中点,即. 反之当时,取的中点,连接、.∵为正三角形,∴. 由于为的中点时,∵平面,∴平面,∴.……6′(Ⅱ)当时,作在上的射影. 则底面.作在上的射影,连结,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又∵,∴,∴.∴,又∵,∴.∴,∴的大小为.…12【法二】以为原点,为轴,过点与垂直的直线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则、、.(Ⅰ)由得,即,∴,即为的中点,也即时,.…………4′ (Ⅱ)当时,点的坐标是. 取.则,.∴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又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二面角的大小是.……12分
20.
(3)因为,所以: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生物9月月考
命题人: 卫玉婷 审题人: 徐寿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0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2. 图8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3.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A.参与体温调节    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
4.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子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分泌之后进入血液,特异性地运输到靶器官
B.甲状腺激素含有肽键,不能口服
C.具有甲状腺激素受体的细胞分布较广
D.成年人缺乏甲状腺激素会患呆小症
5.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 )
A.B细胞一→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B.效应B细胞一→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C.记忆细胞一→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
D.记忆细胞一→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合
6.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
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
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D. 刺激机体释放出淋巴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7.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8.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来调查
C.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
D.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也一定越多
9.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主茎(水平方向摆放)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下图中虚线表示对茎生长最适的生长素浓度) ( )
10.把栽有小麦幼苗的小花盆放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装置按图示方向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一段时间后,整个小麦幼苗的形状在图示位置时为( )
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的合成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乙烯促进果实生长
C.生产啤酒时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可降低成本
D.植物在逆境条件下,脱落酸和乙烯含量降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
12、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垂直带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海拔 <1000 1000~2000 2000~2500 2500~3000 3000~3500 >3500
植被类型 热带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混交林 针阔混交林 针叶林 高寒灌丛草甸
蝶类种数 349 452 201 136 125 100
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
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13栖息地破坏和片段化是诸多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当这些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进一步减少变成小种群时,不会出现
A.等位基因频率往往在世代间发生显著变化
B.近亲交配导致有害基因纯合化的概率增加
C.基因多样性降低导致适应环境的变异减少
D.种内斗争加剧导致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14.群落的特征是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所不具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识别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是测定物种丰度的最简单方法
②不同类型的植物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③优势种是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④群落内的种间关系使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适应性进化
A.只有一项 B.只有两项 C.只有三项 D.全部正确
15.下图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Ⅰ、Ⅱ、Ⅲ分别表示遗传(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多样性
B.图Ⅰ说明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
多样性
C.图Ⅱ反映出生殖隔离的生物可以在同一个环境中相对稳定
地生存
D.图Ⅲ反映出的河流、森林和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相同的小气候
特点
1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17.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量与猎物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下图曲线①,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
A.Ⅰ B.Ⅱ C.Ⅲ D.Ⅳ
18. 下列对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的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
B.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曲线中,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增长率
C.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
D.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19.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培养用具须严格灭菌,培养液不需灭菌但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B.先将培养液滴加到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再盖上盖玻片计数,与实际结果相比测量值可能会偏大
C.在显微镜观察记数前将玻片静置一段时间, 与实际结果相比测量值可能会偏大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能统计方格内的菌体
20.下图表示某处子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4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仅消灭到K/2的数量就达不到理想效果
21.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顺序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极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如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演替期间,营养物质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阴而减弱
B.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质的要求低,但对光有最高需求
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阴的能力也较强
D.顶极演替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其后的次生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初生演替完全相同
2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荒漠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23.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 kg 要吃10 kg小鸟,小鸟增重0.25 kg要吃2 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 kg要吃1 000 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
A.0.05% B.0.5% C.0.25% D.0.025%
2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B.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物理信息只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传递
C.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
25.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的部分数量关系如下表。已知该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50000百万千焦,但其中149875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生产者固定。下列有关计算不正确的是( )(单位:百万千焦)
种群 同化量 净生产量(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A 65.5 3.0 15.0 41.5
B 14.0 5 0.5 2 2.5
C 2 1.4 微量(不计) 无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 B.A净生产量为59.5
C.B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9 D.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4.3%
26. 某环保部门在凌晨2点选择某养猪场附近河流的四个不同地点测量其溶氧量,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条河流污染最严重的是地点3附近
B.污染最可能从地点2附近开始
C.地点3溶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D.地点4数据表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27.M、m和N、n分别表示某动物的两对同源染色体,A、a和B、b分别表示等位基因,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如右图所示,下面对该动物精巢中部分细胞的分裂发问分析不合理的是( )
A.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此时该细胞的名称
为次级精母细胞
B.正常情况下,若某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此时该细胞
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在形成次级精母细胞过程中,图中的染色体发生复制、联会、
着丝点分裂等变化
D.M和m染色体可能会交叉互换
28.蜜蜂的雄峰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来的,雄峰在产生精子时染色体数目不减半。蜂王和一雄峰杂交后,让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2中,雄峰基因型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  aabb ×AB   B. AaBb× Ab C. AAbb ×aB   D.  AABB×ab
29.用纯种的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杂交,F1代全是黑色短毛,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代的表现型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代中雌雄配子的数目之比为1:1 B.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
C.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中都有杂合体 D.F2代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接近3/8
30.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期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 的某一时期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和纺锤体都出现在bc时期
D.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期的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31、下图A、B是研究胃液分泌调节的有关实验。图A为假饲实验。即动物能吞下食物,但由食道开口处漏出,不能进入胃内。通过假饲发现,食物虽未进入胃内,却能引起胃液分泌;如果切断与胃相连的神经,则假饲时,没有胃液分泌。如图B,将动物的胃通过手术做成大胃和小胃不相通的两部分,并切断与它们相连的神经,当食物进入大胃后,小胃也分泌胃液。为了进一步研究胃腺的胃液分泌调节,实验者从实验狗甲的一段胃上刮下黏膜,将黏膜放入稀盐酸中浸泡,把过滤后的提取液注入实验狗乙的静脉,结果引起实验狗乙的胃液分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如果让动物只看不吃食物,结果也会引起胃液的分泌,这属于条件反射
B. 动物吞咽食物分泌胃液,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 图A实验证明动物的胃液分泌是一种神经调节
D. 通过稀盐酸提取液实验能得出“胃黏膜中存在某种激素能促进胃液分泌”的结论
32.小杨同学将部分生物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流动 激素分泌调节
A B
血糖调节 能量流动
C D
33.下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0个或1个Y染色体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 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粒分裂
34.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细胞膜离子通透性的变化直接相关。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高低可以用电导(g)表示,电导大,离子通透性高,电导小,离子通透性低。下图表示神经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及对Na+和K+的通透性分别是(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5.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
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 Ⅲ脱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
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 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
36. 科学工作者在某地观察,记录了四种野生动物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h)如下表所示。假设北美郊狼因被大量捕杀而数量锐减,则短期内将发生的变化是(  )
物种 休息 与其他物种竞争 进食 寻找配偶
大鼠 4.8 h 3.6 h(追逐小鼠) 13.2 h(吃植物种子) 2.4 h
浣熊 18 h 0.0 h 3.6 h(吃大鼠) 2.4 h
北美郊狼 18 h 0.0 h 4.8 h(吃浣熊) 1.2 h
小鼠 4.8 h 6.0 h(被大鼠追逐) 10.8 h(吃植物种子) 2.4 h
A.植物种子数量不确定  B.浣熊数量减少 C.大鼠数量增多 D.小鼠数量减少
37.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有一个正常男孩和一个患某种遗传病的女孩。如果该男孩与一个母亲为该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结婚,生了一个正常的儿子,问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为( )
A.11/18 B.5/9 C.4/9 D.3/5
38.有人将植物叶片捣碎后过滤叶汁,置于容器中作为培养液,然后从池塘中取出池泥和池塘水(含有4种生物)一齐放入装有叶汁的容器中,在黑暗处培养并保持容器内的空气流通。在以后的10天中,每天从容器内取出4种生物的样品测定其数量变化,结果如右图所示。那么,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Ⅰ是一种绿藻
B.4种生物之间可能存在的能量流动关系是Ⅰ→Ⅱ→Ⅲ→Ⅳ
C.4种生物都是需氧型生物
D.由于缺乏能量的补充,容器内的生物因能量的不断消耗而逐渐减少
39.药物X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右图为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体外处理人肝癌细胞的作用结果,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细胞凋亡基因突变,则可能引发肝癌
B.药物X可能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C.药物X的浓度及处理时间均影响肝癌细胞存活
D.1.0g/L为临床治疗肝癌的最适药物X浓度
40.下面A 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l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如设种群Q1、Q2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体所占的能量Wl、W2,那么,N1、Wl与N2、W2之间的关系是N1·Wl>N2·W2
B.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b+c+d+e
C.B图中Ql的bl和dl表示流入分解者、未被下一级利用的能量。
D.若P和Q1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分别为M和M1,则能量从P传递到Q1的效率为Ml/M
第Ⅱ卷(满分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41.(7分)下图表示某稳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A~G表示具体的能量流动过程,a~d表示相关能量数据。请据图分析回答: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流量是 kJ·m-2·y-1,生产者对光能的利用率为 。
(2)b值为 kJ·m-2·y-1,过程E表示 。
(3)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为 。
(4)当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很少或没有时,对碳循环的影响是 。
(6)如果该生态系统为农田生态系统,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需要施肥的原因是 。
42.(10分)某实验室对小白鼠的生命活动调节进行了相关研究。
实验一: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分泌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探究实验如下:
(一)实验步骤:
(1)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 的含量。
(2)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 (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3)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 。
(4)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观测。
(5)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物血液中TRH的含量。
(二)实验结果及结论(填支持何种观点):
(1)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则 ;
(2)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 ;
实验二:科学家对多种恒温动物进行实验,证明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包括下丘脑前部和下丘脑后部。为研究下丘脑前、后两部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
(1):对下丘脑前部局部加温,机体出现血管舒张,散热量增加;对下丘脑前部局部冷却,机体出现寒颤,产热量增加。
(2):用实验一的方法处理下丘脑后部,机体不出现散热和产热效应;用电刺激下丘脑后部,机体出现寒战,增加产热。
请分析实验结果并回答:
(1)上述实验表明:下丘脑对温度刺激的敏感部位主要集中在 ,
(2)温度刺激下丘脑前部和后部、以及温度刺激和电刺激下丘脑后部产生的效应不同,说明信息传递的方向最可能是从下丘脑 传至 ,下丘脑后部的功能是对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调节恒温动物的 过程,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3) 猪的体温调节与人类似。在18~20℃的条件下,体重为60kg的猪增重最快。试运用体温调节相关知识解释:当环境温度过低(5℃)或过高(35℃)时,猪的增重都会下降的原因。 。
43. (11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南区建有一个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展示了较新的生态污水(常富含N、P)处理技术。下图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示水流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和下行池中均栽有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具有一定___________能力的湿地植物。这些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
(2)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样结构,网络中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______________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它们能够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湿地基质常使用碎石等多种材质,碎石间留有一些空隙有利于促进根部的__________________。
(3)污水脱氮过程离不开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据此分析,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分别生活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___________池和__________池。流入湿地的污水在“先下后上”的过程中,与___________________充分接触,得到了明显净化。
(4)若研究该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__________________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经人工湿地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作为非饮用水用于很多生产过程,不仅减少了污染还__________________。
45.(22分)Ⅰ囊性纤维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人患此病。一对健康夫妇有一个患病孩子,该孩子的母亲如果和一位健康的男人再婚,他们生一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 。
Ⅱ剪秋罗和女娄菜都为雌雄异株植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请回答下列与遗传相关的问题:
(1)剪秋罗,叶片的绿色对花斑色为显性(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Y染色体抑制花斑基因的表达。常染色体上的许多显性基因(如A、B、C、D……)都抑制花斑基因的表达,只有隐性纯合体才表现为花斑叶。下列是2组4种不同品系(基因型不同)的剪秋罗杂交实验后F1的结果:
第1组:亲本:花斑叶♀×绿色叶♂;F1:雌︰雄=1︰1,雌株中1/2是花斑叶,1/2 是绿叶;而雄株中没有花斑叶。
第2组:亲本:绿色叶♀×绿色叶♂;F1:得到2458个子代,由1216个雌株和1242
个雄株组成,雌株中304个为花斑叶,而雄株中无花斑叶。若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互不干扰,根据杂交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第1组实验的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②第2组实验的叶色至少受 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雌性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有 ;对应的雄性亲本基因型分别是 。
(2)女娄菜,其正常植株呈绿色,部分植株呈金黄色,且金黄色仅存在于雄株中(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以下是三组杂交实验及结果。
实验组别 母本 父本 后代表现型 比例
Ⅰ 绿色 金黄色 全为绿色雄株 /
Ⅱ 绿色 金黄色 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 1:1
Ⅲ 绿色 绿色 绿色雌株:绿色雄株:金黄色雄株 2:1:1
①金黄色是 性状。
②根据第Ⅰ、Ⅱ组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两组子代中均没有出现雌株的原因是 。
③请写出第Ⅲ组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9月月考生物答案
CDCCD ACADB CDDDC CDCBB DACCC CCADB DBBBB ADADB
41
42.(10分,每空1分)
实验一: (一) (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2) 甲状腺
(3) 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下划线为得分点)
(二) (1)支持观点二 (2)支持观点一
实验二:(1)下丘脑前部 (2) 前部 后部 产热和散热
(3)环境温度过低,猪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产热,有机物消耗增加,增重下降;环境温度过高,猪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增加散热,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有机物消耗增加,增重下降。
43答案:(11分)
(1)净化污水 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2)N、P 微生物(分解者) (有氧)呼吸作用 (3)下行 上行 植物根系和微生物(分解者) (4)进水(口)和出水(口)(缺一不可) 进水和出水N、P 节约了水资源
44【答案】Ⅰ 1/102
Ⅱ(1) ①♀aa 、♂Aa (缺一不得分) ②2 ♀AaBb、Aabb、aaBb(3分) ♂aabb 、aaBb 、Aabb(3分)
(2)①隐性 ②雄配子Xb不能成活(2分) ③如右图(4分,亲代、配子、子代,比例每个步骤1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图A 狗甲
图B 狗乙
淋巴液
血浆
组织液
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葡萄糖
淀粉
肝糖原
时间(天)




数量
图A
图B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9月月考
地 理 试卷
命题人:任同斌 审题人:赵艳斌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共48分)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1所示,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行星家园”。“第二行星家园”的“自转轴”与其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据此回答1~2题。
1.和地球相比,“第二行星家园”
A.表面均温更高 B.属于远日行星
C.昼夜温差更大 D.大气层厚度更厚
2.在“第二行星家园”上
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于地球
②存在大气“热力环流”
③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地球
④可见地球从西方“升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右图中AB为半个晨昏圈,O为AB的中点且纬度最高,CD是半个经线圈P点纬度最高,O点是CD的中点,读图回答3题。
3.此日若O点正午太阳高度为3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地正午太阳高度52
B.该日P地的日影长短和方向有明显的日变化
C.B、C两地和D、A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相等
D.C、D两地昼长相等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
5.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人眼中的江南是美不胜收的画卷,对于江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据此完成6~8题。
6.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其依据是
A.江南地区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江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降水主要集中于梅雨时期
C.江南地区每年5~6月份常因准静止锋活动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D.江南地区独特的降水类型是梅雨
7.江南是什么?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赋”,下列说法不足以支撑这种判断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地 B.江南地区物产丰富,资源充足
C.湖广熟,天下足 D.江南地区交通发达,人口密集
8.江南是什么?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则其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①大力改良红壤 ②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③应用大型农业机械 ④发展立体农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右图为我国某岛屿年平均降水量 (毫米)分布图,读图回答9~11题。
9.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 温等值线分布特点是
A.大致与纬线平行,南高北低
B.呈西北—东南向,西南高,东北低
C.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
D.与等降水量线一致,南高北低
10.我国将在该岛东北部的文昌市建设第四座卫星发射场,现已完成征地和前期准备工作,该地建设卫星发射场的有利条件是
①纬度低,节约火箭燃料,增大有效载荷
②临海,有利于大型部件的运输
③位于沿海,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高
④东临南海、太平洋,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
⑤雨量充足,气温适中,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11.该岛屿建成农业生产基地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A.地处热带,热量条件优越 B.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C.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下图为某大洲沿某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该大洲的地势特点是
A.平均海拔最高 B.中间高、四周低
C.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D.从东南向西北倾斜
13.下列地理事物中,位于该大洲的是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B.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C.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 D.世界第一大岛
读右边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P点附近的海底地形及图示群岛所在板块分别是
A.海岭、太平洋板块 B.大陆架、印度洋板块
C.海盆、美洲板块 D.海沟、亚欧板块
15.若要完整地表示P点附近的海水深度变化,应补绘的等深线条数是: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右图为世界某地区局部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气候类型的界线。读图,完成16-17题:
16.图中河流①②③④各河段雨水补给量最小的是:
A. ④ B. ③ C. ② D.①
17.近几十年来,甲处大约有1000平方千米的土地因海平面上升而面临海水淹没的威胁,与其主要成因密切相关的是
A. 地壳持续下沉
B.洋流和海浪的侵蚀
C.森林大面积破坏
D.降水量减少
右图是“沿37°N世界某地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内华达山脉两侧海拔2 000 m处的降水量差值约是
A.250 mm
B.500 mm
C.750 mm
D.1 000 mm
19.造成②地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植被分布    
D.地形起伏
右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回答20~22题。
20. 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21. 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2. 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 人口密度低 B. 开发了新资源C. 交通条件改善 D. 市场广阔
右图所示的北半球某地(约75°W,45°N),河流清澈,森林茂密,风景宜人
回答23~24题。
23.一条大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经该地,进入解冻季节时,
该河流容易出现的现象是
①凌汛 ②水土流失 ③河岸决堤 ④水位暴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4.该河流注入的海域毗邻世界某著名渔场,该渔场位于
A. 北太平洋西部 B. 北太平洋东部
C. 北大西洋东部 D. 北大西洋西部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
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影响
B.甲河下游受地形影响,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两河均受地形影响
D.两河均受气候影响
26.目前,乙河下游三角洲增长速度快于甲河三角洲,是因为乙河
A.流域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
B.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C.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严重
D.潮汐和海浪的顶托作用强
甲、乙两幅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湖泊,读图回答27~29题。
27.一架飞机从城市①沿最近航线飞往城市②,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飞行
B.一直向西飞行
C.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28.甲、乙两图湖泊所在地区储量丰富的资源分别是
A.石油 煤炭 B.石油 铁矿 C.煤炭 石油 D.天然气 铜矿
29.下列有关甲、乙两图中湖泊及沿岸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湖泊都位于大陆内部,属于咸水湖,均为所在大洲最大的湖泊
B.两湖泊沿岸地区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甲图所在地区降水比乙图地区多
C.注入甲图中湖泊的最大河流是多瑙河,河流流经了8个国家
D.乙湖泊沿岸地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面向市场的乳畜业
读欧洲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图(%),完成30题。
30.关于图中等值线说法,正确的是
A.A处等值线向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
B.A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C.B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10%~20%
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读图,回答31~32题。
31.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2.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陆面积和轮廓
B.过度放牧和樵采
C.纬度位置和垦耕
D.海陆位置和地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3读下图,回答问题。(15分)
(1)说出图中祁连山的地理意义。(4分)
(2)根据图中信息,说出兰州的区位特点。(2分)
(3)甲、乙两地都为我国著名灌溉农业区,决定其农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试比较该主导区位因素的不同点。(3分)
(4)金昌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中心,分析该中心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3分)
(5)分析图中甲地南部高原部分地区为内流区的原因。(3分)
34.读某地区示意图和该区甲国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简要分析甲国西部与中、东部地区在农业土地利用方面的差异。(2分)
(2)根据图示信息推断甲国人口与城市的分布特点,并说明理由。(5分)
(3)乙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3分)
(4)描述图中C所在丘陵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特征。(5分)
3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1:
世界两地区图
材料2:M、N两地气候资料。
地点 气候要素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M 气温(℃) -3.6 3.7 15 6.4 5.3
降水(mm) 48 37 73 63 611
N 气温(℃) -25.0 -2.3 16.8 -0.3 -2.6
降水(mm) 20.4 23 77.4 43.5 492.3
(1)简述甲图所示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并分析其起伏特点的成因。(5分)
(2)M、N两地比较,气候海洋性更强的是________地,试用材料2加以说明。(3分)
(3)与黄河相比,N地河流径流季节分配比较均匀,试分析其原因。(2分)
(4)根据材料1,简要分析N所在国家主要的农业部门及空间分布。(4分)
(5)简要说明M所在大洲轮廓特点对该大洲西部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
36.读世界某岛国图,该岛国的面积为65 610平方千米,人口均1 988万。读图回答以下各题。(5分)
(1)图中岛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当地有5~8月和11月至次年2月两个雨季,请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2)中国是世界上生产茶叶最早、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二的国家,该岛国却是世界上出口茶叶最多的国家。请分析该岛国成为世界上出口茶叶最多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5 CACCB 6-----10 CDBCB 11---15 ABCDD 16----20 CCBDD
21---25 CBCDA 26---30 BCBDA 31---32 BD
33:(1)甘肃省与青海省的分界线;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或河西走廊与柴达木盆地)的分界线;高寒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4分)
(2)位于河流沿岸地区;位于多条铁路干线的交会处。(2分) (3)水源 甲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黄河水,乙地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山地的冰雪融水。(3分)
(4)靠近有色金属资源(镍矿)产地;靠近能源产地(水电、煤炭、天然气等);靠近铁路线,交通运输便利等。(3分)
(5)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少,蒸发强;多沙质土,雨水下渗多;内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3分)
34:(1)西部地形平坦,多为平原,以耕地为主;中、东部多丘陵、山地,以草地、林地为主。
(2)人口和城市多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海岸线曲折,多港口,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
(3)乙国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
(4)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多酸性红壤。
35:(1)以山地为主(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海拔较低,起伏和缓;西岸多峡湾;地势西高东低(西南高东北低)。其成因是: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形成古老,久经侵蚀(长期受流水、冰川侵蚀)。(5分)
(2)M M地(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较差小于N地(冬季气温高于N地,夏季气温低于N地);M地年降水量大于N地,且季节分配比N地均匀。(3分)
(3)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湖泊众多,对河流径流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2分)
(4) N所在国家(加拿大):①中部为面积广大的中央大平原,但地处中、高纬度,热量条件不足,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的)南部地区;②西部落基山山麓地带草原辽阔,为主要畜牧业区;③中部地区针叶林面积广大,为主要林区;④东部沿海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渔业发达。(4分)
(5)海岸线曲折,各地距海近,气候海洋性强,且无大河;港湾优良,利于沿海各国发展海洋运输。(3分)
36:(1)热带季风气候 5~8月的雨季是由于西南季风带来了丰富的降水;11月至次年2月的雨季是由于东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形成的降水。
,(2)降水丰富,气温高,茶叶采摘季节长;国内人口少,茶叶自身消费少,可供出口多。,


















>100人/k㎡
25~100人/k㎡
5~25人/k㎡
<5人/k㎡
天然气
石油
贝加尔湖
城市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文科2012年9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命题人:郑运春 审题人:肖庆达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姬姓贵族 山西
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
齐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
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
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3.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
字香。”下列对材料所反映的制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稳固了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B.促成了持久的读书风尚
C.充实了古代科研的人才力量 D.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4.下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
时期 西汉 唐高宗时 元成宗时 清康熙时
全国人口(丁) 5959万 5238万 5816万 2459万
官员 7500人 13465人 22500人 27000人
官民之比 1∶7945 1∶3927 1∶2613 1∶911
A.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 B.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
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
5.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设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刑狱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7.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
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①甲午海战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④百日维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于1900年8月12日说他“同情中国人”,11月23日更公开宣称他“也
是一个义和团员”,“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义和团是爱国者”。马克·吐温上述言论的主要依据是义和团运动
A.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 B.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 D.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9.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太平礼制》,规定:“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表明
A.太平天国政权已经不能代表农民的利益
B.太平天国领导人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C.洪秀全已成为封建地主阶级的代理人
D.洪秀全力求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制度
10.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
统一政令,依法治国 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 兴办保险事业 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11.“我们生在中国,实为幸福。各国贤豪皆羡慕此英雄用武之地,而不可行。我们生在中国,
正是英雄用武之时,反而都是沉沉默默,让异族儿据我上游,而不知利用此一片好山河,鼓
吹民族主义,建一头等民主大共和国,以执全球的牛耳,实为可叹!”从孙中山先生的这段演
讲可以看出其革命的核心目的是
A.推翻满清贵族统治 B.结束帝国主义压迫
C.建立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D.联俄联共实现共同富裕
12.有人认为:“民国成立后,国家自国家,社会自社会。”这一观点的意思是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民主思想未对民众产生影响
C.传统社会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对共和政体并不认同
13.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小结。你
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 领导阶级 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 重大斗争
19世纪中期 农民阶级 平均主义 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末 资产阶级 兴民权、君主立宪 维新变法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农民阶级 扶清灭洋 义和团运动
20世纪初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14.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
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通知亲爱的先生:5月26日,星期一。昨天早晨九时,你的儿子无故缺席,但目前仍然缺席。我请你通知我,到底是你儿子自行缺席,抑或是你希望他继续荒废学业。校长:L.H.泰钠(Turner)
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 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
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 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
15.电影大片《建党伟业》演绎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
历史风云。下面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将有可能出现在该部电影中的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李大钊、陈独秀出席中共“一大”场景 D.陈独秀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16.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民主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信念和崇
高人格,成为我们战胜艰难险阻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精神动力。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某一时期中
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年 b年 a年上半年 a年下半年 b年6月
图一 党员成份构成变化 图二 党员数量增长
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
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
17.2010年7月7日,抗战大画《浩气长流》在台湾国父纪念馆展出(下图),93岁的台湾原“行
政院长”郝柏村致辞说:“七七是中华民族血与泪交织的年代,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真正开始。”这里的“站起来”的含义是
A.中国从此摆脱了东西方列强的侵略 B.中国开始扭转任人宰割的衰败局面
C.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富强之路 D.中国从此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强国
18.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
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中华民国三十五年×月×日。”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 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
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 D.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
19.“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
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右图是1987年两岸离散兄妹在大陆相见的场面。下列
说法不准确的是
A.他们离散了至少有38年
B.哥哥是乘飞机直接从台湾抵达大陆的
C.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终被打破
D.他们都盼望海峡两岸的统一
21.越南胡志明主席曾发表文告说:“在会议上,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
统一和领土完整”。胡志明所说的这次会议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B.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
C.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D.周恩来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2.对右图所示重大新闻事件,日本多数民众的反应最有
可能的是
A.反对中美关系的缓和
B.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
C.呼吁政府改善中日关系
D.支持政府既往对华政策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
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促成三次建交高峰
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4.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
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
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25.《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
在这里强调的是
A.要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
C.要多种植五谷,才能获得丰收 D.要年年种植五谷,改良土壤
26.马克思曾说,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之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并不
比找出一个双头人容易”。中国能改变马克思这一断言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7.如果将成语“朝秦暮楚”用在商业上,你认为该成语不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
A.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B.商人为获利往来奔波
C.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D.商业交通相对较发达
28.1820年,龚自珍在《西域置行省议》中建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毋庸
议。”“山西号称海内最富”主要是因为
A.晋商财力雄厚 B.小农经济发达 C.手工业发达 D.自然资源丰富
29.“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日无虚日,
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衔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30.“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B.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
31.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
置备菱角样式巨石、木滚、家火房屋,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领布发碾。每
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这段话反映的是
A.官营手工业经济状况 B.以织助耕的小农经济
C.集中生产的雇佣劳动 D.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
3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载:“远东是世界最后受到欧洲扩张影响的地区……由于推行
强硬的闭关自守的政策,这里也没有潜在第五纵队(注:内奸)。”以下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闭关自守的政策客观上起到了抵挡列强扩张的作用
B.闭关自守的政策在当时起到了积极作用
C.欧洲的扩张遭到了殖民地人民顽强的抵抗
D.列强的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第33题22分,第34题18分,第35题12分。共52分。
3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阅读下列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炆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明史》
材料三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文献通考》
材料四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 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引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2分)
(2)据材料三,写出唐代中央官制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宰相职权发生的具体变化。(3分)概括指出唐宋王朝中枢权力演变的基本特点。(2分)
(3)依据材料四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哪些原则?(3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自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分)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指出:在发展民主方面,后者与前者相比有什么根本不同?(2分)
(4)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特点。(2分)
(5)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从古代到近代、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6分)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日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兵力分布情况表:
战争爆发时 1942年 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 太平洋战场 东南亚 中国战场 太平洋印度洋 中国战场(不含东北) 东南亚太平洋
37个师团 10个师团 7个师团 37个师团 15个师团 111万多人 不到10.9万人
材料二 在如何看待中国战场问题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这样吗?”
材料三
中国 美国 英国
伤亡 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 死亡 死亡
3500万人 620亿美元 5000多亿美元 40.5万人 37.5万人
材料四 抗战中,四川(含重庆)先后接纳和安置了国民政府和各类机关约57个,迁川工矿企业约700家,高校48所,随行人员近4万人,至于难民多得无法统计;当时四川人口约7000万,八年抗战共征兵近300万人,为全国各省之冠!据国民政府的统计,抗战中川军伤亡人数为全国的2/10……八年抗战,国家总支出1.4万多亿元(法币),四川负担了1/3,还不包括四川抗日献金运动募捐的5亿。
《新华日报》发表《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盛赞四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战争之大后方的主要基地”,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送出了多少血肉、多少血汗、多少血泪”!
材料五 我三大国因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侵略,三国决不会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亦将被逐出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 ——中美英《开罗宣言》(1943年12月1日)
材料六 2012年9月14日,中国国家图书馆经过整理,首次公布了一批馆藏古籍文献,这些历史文献中关于钓鱼岛的种种记载表明,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不容置疑。
(1)其中最重要的一本书《使琉球录》,是明朝册封使陈侃所著。陈侃是明嘉靖13年(也就是1534年)出使琉球(现日本冲绳县——摘编者注)册封的正使,副使为高澄。陈侃回国后著书《使琉球录》,是现存最早记载中国与琉球海上疆界的中国官方文件。书中明确记载了“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国家图书馆研究员黄润华解释说:“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琉球人认为过了钓鱼岛列岛,到了古米山(又称姑米山,即现在冲绳的久米岛)后才算回到国家,而钓鱼岛则毫无疑问在中国的版图之内。”
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文献是1785年日本仙台学者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晚于《使琉球录》近两百年。
(2)历史上的中外地图、文献也证明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如:1863年,清朝绘制《大清壹统舆图》。1785年,日本林子平绘制《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大日本全图》。1873年,日本出版《琉球诸岛全图》。1875年,日本出版《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1877年,日本出版《冲绳志》,其中绘有冲绳地图。1767年,法国人、耶稣会士蒋有仁绘制《坤舆全图》。1811年,英国出版《最新中国地图》。1877年,英国海军编《中国东南沿海自香港至辽东湾海图》。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著《钓鱼岛:历史与主权》《关于钓鱼岛等岛屿的历史和归属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2012年9月16 日《华西都市报》第15版、18日第3版
材料七 有人认为,日本是一个十分势利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上一贯崇拜强者,蔑视弱者,采取“与强者为伍”的外交战略。当今中日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还不够强大,日本还不服中国。面对一个正在走向强大、又不够强大的中国,美日在对华政策上将拥有共同的利害,日本会倾向于“联合美国来牵制中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举一例)抗击日军的主要战役(2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设想了怎样的结局(2分)?该结局未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二、三简要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2分)
(4)结合材料四说明四川在抗战中的贡献。(2分)
(5)根据材料五,简要指出中、美、英三国制止日本侵略的具体目标。(2分)
(6)材料六中的两则材料都充分证明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两则材料相比,哪一则材料更具有说服力?为什么?(2分)
(7)根据材料七,如果说当今中日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还不够强大,日本还不服中国”,那么你认为我们要使日本右翼分子收敛其嚣张气焰的根本办法是什么 (2分)
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对华政策,必须放到美国全球战略的大背景中、特别应根据美国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态度来进行考察。尽管在公开场合大讲中国的友谊,但美国政策的长期目标,肯定不是建立在利他主义或依恋中国文化或中国人民的感情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美国对战后东亚战略和经济利益的实际考虑之上。……1945年春,海军部长弗雷斯特尔直截了当地询问国防部长史汀生:“我们针对苏联影响远东的政策是什么 我们是不是希望有一个对抗这种影响的抗衡者 这个抗衡者是中国还是日本 ”
(20世纪60、70年代)在基辛格影响下,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其宗旨是在中国、苏联和美国之间建立均衡,同时与日本和西欧保持良好关系。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评材料中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观点。(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3级文科2012年9月月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5BACDC 6—10CACBD 11—15CCCBD 16—20BBDBB 21—25BCCBA 26—30BAADC 31—32CA
二、非选择题:第33题22分,第34题18分,第35题12分。共52分。
33.(1)核心:①法律是君主制定的,是其统治的重要手段,法律的核心是“刑罚”;(1分)②要适时调整刑罚的轻重程度以维护君主权威,保障君主专制统治。(1分)
(2)①唐代:三省六部制(1分)②宋代: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其行政权、军权和财政权。(2分)
特点:(通过分散宰相职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分)
(3)原则:①主权在民;②民族平等;③三权分立;④责任内阁制(此点必答)。(答对每点给1分,但该问不能超过3分。)
地位:①前者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1分)②后者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1分)
不同:从争取资产阶级民主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2分)(答出“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制发展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同等给分)
(4)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具有广泛群众性。(2分)
(5)①材料一、二、三是封建性质的法制,维护的是君主专制政体,人民没有政治权利;(2分)②材料四是中国建设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制,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人民享有一定的民主权利;(2分)③材料五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制,它确立的是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民主权利。(2分)
34.(1)结论:中国在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过程中牵制了日军特别是日本陆军的大部分兵力。(2分)
例子:①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②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反“扫荡”(正面、敌后各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
(2)设想的结局:日本、德国法西斯势力汇合,势力进一步扩张,控制亚非欧大部分地区。(2分)
原因:中国人民没有屈服,给日军以沉重打击,阻止了日军大规模的进攻;(2分)
(3)评价:①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打击了大部分日军,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2分)
(4)①四川是抗战的大后方;②四川是抗战的兵源基地;③四川是抗战的财源和物资基地。(抗日战争时期,四川人民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为祖国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只要言之成理均可。)(每小点1分,共2分。任答两点即可)
(5)目标:①剥夺日本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之一切岛屿;②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③逐出日本以暴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每点1分,共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6)第(2)则材料更有说服力。(1分)
原因:第(2)则材料中地图的绘制和出版者大多是日本民间人士和官方机构以及英国人、法国人,证据更加客观、公正。(1分)
(7)尽快地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使之显著超过日本。(2分)
35.观点:美国对华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建立在全球战略尤其是东亚战略基础上。(2分)
论据:(一)20世纪40年代,与中国以合作关系为主。
(1)二战中与中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并对中国提供援助,支持中国抗日战争。(2分)
(2)二战后初期,支持南京国民政府,希望中国充当美国在东亚利益支撑点,遏制苏联。(1分)
(二)新中国成立后,以遏制中国为主。
南京国民政府军事溃败后,支持台湾政权,打击社会主义新中国。(1分)
(三)20世纪50年代,中美关系处于对抗状态。
20世纪50年代,中国抗美援朝,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加紧敌视、遏制中国。(2分)
(四)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建交,但仍有斗争。
(1)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改善关系并建交,拉拢中国对抗苏联。(2分)
(2)中美在台湾、贸易、知识产权和其他一些问题上斗争不断。把台湾问题视为牵制中国的一个砝码。(1分)
总之,无论哪种政策,其出发点都是美国的国家利益,从属于其东亚战略。(1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