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初中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发展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激励机制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进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其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以及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运球行进间上篮是篮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初学者较易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也是中考篮球技能考核内容,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掌握了上篮技术可以说为篮球的进攻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年级学生。每班约有50人。大部分学生喜爱篮球运动,对篮球活动积极性很高。由于基础较差,对篮球活动的传球技术知识了解并不多。本节课通过学习篮球传球技术,并通过游戏形式加以巩固,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篮球传接球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篮球传接球技术的学习,85%的学生能完成这一技术动作,60%的学生能做出高质量动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学练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要领。难点:提高学生的传接球质量。六、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示范法,讲解法,引导启发法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互帮互学,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通过鼓励,放手学生思考、讨论、合作创新以及游戏竞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七、场地器材:篮球50个,图片资料7张 八、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激发兴趣、热身目标导入;自学自研,交流展示,巩固提升阶;段学教反思,恢复身心阶段(一)激发兴趣,热身目标导入阶段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教学目标,并强调安全意识。2、准备热身活动。3、教师图片展示,从NBA球星的图片介绍中引导同学们进入课堂。 (二)自学自研,交流展示,巩固提升阶段1、自学自研(1)、独学:同学们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料自己可先拿球体验一下。(2)、合学:同学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集中讨论和按照教师提供的图片信息资料进行学习。(一查:检查学生自学能力和合学成果)2、交流展示每组轮流进行展示,并作出讲解。(二查学生展示结果)3、巩固提升(1)、教师总结展示结果作出评价,并讲解示范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正确的动作要领。(2)动作要领:传球动作要领:手腕由内向外翻转。拇指下压,食、中二指拨球。接球动作要领:双手迎出接球,手指尖触球立即引于胸腹间,恢复基本姿势。(3)、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巩固练习,并巡回指导纠错。(三查巩固练习成果)(4)、游戏:学生分成两组进行传接球接力比赛,让学生自我表现能力得到提高,感受运动乐趣。(三)、学教反思,恢复身心阶段1、整理放松2、课堂小结,师生评价3、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通过放松练习消除疲劳,加快身心恢复,师生交流学习心得,让学生自己体会本节课的收获,最后教师做相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的评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