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综合性学习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期中复习:综合性学习练习题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1.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近日,网络流传甚广的《低头族之歌》:“你沉默的刷屏,亿万个屏奴一样的人们,用你那囧囧的眼神,低头在那形形色色的伤痕……紧紧盯着小小的荧屏,不抬头看路边的风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这句话似乎提醒着我们手机已经占据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进入沉默的“屏奴”时代。
材料二: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帮做作业”软件视为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
材料三:“帮作业、大眼作业、作业通、问他作业、学霸君……”只要从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作业”两个字,就能找到十几个解题的软件。“10个伙伴9个都在用;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作文搜索,高分作文随手拈来。”
材料四:据一位初二学生小华说,他们班大部分有智能手机的同学都下载了这些作业软件,只要拿起手机对着题目拍个照,上传上去,快的话几分钟内就可寻求到最佳的解题方案。用软件来问作业也成为时下学生交流的时髦方式。
(1)根据材料一和你的理解说说“屏奴”的意思。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二—四三则材料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3)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件事,你班准备开展“作业软件使用利弊谈”班会活动,请你任选一个角度陈述理由。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全球每年浪费的食物高达16亿吨,其中可食用部分达到13亿吨。在大量浪费的同时,全球还有8.2亿人面临饥饿,相当于9个人中就有
1个人在挨饿。根据国际救济机构 MercyCorps的统计,每年约有900万人死于饥饿。
材料二: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今年4月初,91岁的袁隆平院士转入湘雅医院治疗。医护人员介绍,即使是住院了,袁隆平院士还在时时刻刻关心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好不好,“问我们天气怎么样,外面气温多少度”。
(1)阅读材料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内容。
(2)今天中午,小明同学在食堂打了很多饭菜,可他根本吃不完这么多,最终也都倒掉了。依据以上两则材料,你将如何劝说他?
(3)针对粮食浪费现象,学校将在餐厅悬挂宣传标语。下列标语最适合的一项是( )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
C.剩下的是饭菜,流走的是血汗
D.春风拂面书香来,桃李润雨花自开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了水稻杂交优势的人,他使过去亩产只有三百多公斤的水稻产量增加到五百多公斤,而他后来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把亩产进一步提高到八百多公斤。为此,他在国际上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努力也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
【乙】据新华社北京2013年3月3日电 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3日对新华社记者说,我有两个梦,一是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二是希望亩产1000公斤目标早日实现,希望培养年轻人向更高目标奋斗。这就是我的梦,禾下乘凉梦、粮食安全梦。袁隆平说,他的团队正在加紧攻关,力争2015年实现超级杂交水稻亩产1000公斤目标。
【丙】在小学课堂上,从大人口中,在报纸、电视上,大家认识了袁隆平。在追悼会上,记者问前来送别的人,对袁隆平什么印象?许多人的回答相似:他让大家吃饱了饭。
(1)请概括【甲】文的主要内容。(要求:表述清晰、语言简洁)
(2)结合三则材料说说袁隆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从对工作和对自己两方面解读)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7月24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要求,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意见》发布以来,全国多地陆续推进落实“双减”政策。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双减”政策的意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一次以“‘双减’关乎你我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们小组准备探究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请从国家社会、培训机构、家长、学校、学生等方面选择两个不同的方面写下探究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方面: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方面:_______________
(2)面对国家发布的双减政策,你们小组对“双减”政策的认识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甲同学:我早就不想上培优班了,我爸妈看见大家都在补,把我的双休日全报满了,我真是苦不堪言啊。“双减”政策真是“及时雨”,救学生于水火,以后周末我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了,真好。
乙同学:不上培优班能做什么?到时候周末作业更多,而且遇到不会的也只能等到学校问老师了,我本来成绩就不好,不上培优班,以后成绩更差了。
丙同学: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丙同学,你准备如何回应?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的理由。(要求:70字左右。)

5. 余秋雨有一篇文章叫《读书的5个秘诀》,书中说,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很累、很痛苦。读书的5个秘诀是:减肥(不要滥读)、抬头(读一流的书)、排序(对,要阅读的书目排队)、返己(也就是返回,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脱敏(对于流行的书要谨慎选择,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
余秋雨、培根和马南邮对读书都有自己精辟的见解。现在某班要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介绍两种读书的方法给同学们。
(2)传统阅读与网上阅读都有利有弊,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你认为哪种阅读方式好呢?为什么?

6. 班级开展“中国共产党华诞一百周年,引领新时代”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小文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三则材料。请你提取并整合这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写出你的结论。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能够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带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材料二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的政治保证,全面坚持从严治党,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而生的,正是因为人民衷心拥护,才所向披靡、百折不挠,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创造了伟大的社会变革,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2)大家都在为宣传“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活动献计献策,小华同学展示了自己设计的一张宣传卡片。请你结合活动主题和卡片内容,写一段抒情性的文字。要求:语句通顺,文字优美,100字左右。

7.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从“未有麻丝,衣其羽皮”的未开化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从“手经指挂”的原始简单到“双蝶绣罗裙”的精美绝伦,汉族传统服饰已经在历史的长河里绵延数千年。毫不夸张地说,汉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记载了汉族的历史与荣光。
材料二 近百年来,大部分汉人已经记不起当初祖先衣裳的模样。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装,现在唯独汉族永远都是衬衫和西服。世界上有很多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却不多。这怎能不让汉家儿女潸然泪下?
材料三 某大学院校生活部通知:经学院领导老师商议,为规范我院学生仪容仪表,营造大学生良好形象,特此要求我院学生在上学期间不能穿汉服、洛丽塔、和服、cos服、舞蹈服等服装,同时不能化浓妆……
(1)探究以上材料,你能得出哪些主要信息?
(2)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中学举办了“汉服文化节”,请你参加。
①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宣传汉服,学校准备向全校学生征集宣传标语,请你试着拟写一则,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②学校准备在“汉服文化节”期间围绕“汉服”开展三项活动。现已设计好一项活动,请你帮忙设计后面两项活动。
活动一:汉服征文大赛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
8.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星期天,小林到毕升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
(1)老大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2)如果你是小林,你打算怎样向老大爷问路?

9. 班级拟开展“弘扬赣文化”主题宣传活动,文艺委员搜集了几则“采茶戏”的材料。请你参考材料,然后写一篇关于“江西采茶戏”的介绍词。20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说明方法。
【材料一】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继见于赣东铅山县,之后很快在全省各地流传。早期采茶戏以演生活小戏为主,只有三个角色,二旦一丑,后发展成小生、小旦、小丑3行,故又称“三脚班”。
【材料二】江西采茶戏根据其不同特点和流行地区,大致可分五类。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和万载花灯戏、赣东采茶戏和景德镇采茶戏、南昌采茶戏和九江采茶戏、赣中采茶戏。
【材料三】江西采茶戏最初为茶农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后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每逢灯节或收茶季节,茶农常用这种形式即兴演出以采茶为内容的节目,后来,内容、唱腔、表演形式不断丰富,逐渐发展成为活跃于广大农村的采茶戏。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随着当下人们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听书”这种新兴阅读方式的出现,似乎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读书需求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五次全国阅读调查报告:
两成以上受访者有“听书”的习惯,其中移动有声App平台已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听书内容以“听故事”为主。
行业占有率超过73%的某有声App平台统计:
截至今年2月,平台用户总规模突破4.5亿。在线内容既包括故事性较强且篇幅合宜的有声读物,也有热门课程,如《营销案例50讲》等。
来自读者的声音:
“听书”这一形式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无论是我国古代的诗歌,还是非洲大陆的歌谣,最早的阅读就是口口相传的,有声读物给诗歌传播带来更多可能。
——西川
语音始终不像汉字那样能激发想象力,这一不足使得用语音传达的文本意义会受到折损,尤其是那些语言熟悉度较低的文本。
——小雨
(1)从材料看,“听书”这种新兴阅读方式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你提倡“看”书还是“听”书?结合材料,简要阐明理由。
11. 安徽卫视播出的《家风中华》以普通百姓的家风故事唤起我们心中的传统家风记忆,在家风故事中找寻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可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溯源。为构建和善小区,培养公民家国情怀,你所在社区拟组织一次以“晒家风,亮家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风又称“门风”。古人聚族而居,人口众多,重视家风世泽,能够团结人心,形成良好的家族风气。人们一方面强调继承,向高贤大德学习,保持德行不坠;另一方面,努力做好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典范。将家风家规提炼成文字,则是家训。家风家训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浓缩的中华民族的美德,在家庭中言传身教,代代相习。
【材料二】难得糊涂的郑板桥,曾以竹入联写就一副家教联:“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
【材料三】据央视新闻消息,荣获“感动中国”的卢丽安女士,生于台湾高雄,从小受家人影响对大陆有着特殊感情。“以台湾的女儿为荣,以生为中国人为傲”“我的家族历史与自己的成长经历让我坚信:和平发展一定是两岸关系的主要走势,这也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心声”“我想我们爱台湾,也可以爱祖国大陆”。这就是卢丽安,不管走到哪里,她爱国爱乡的一颗初心,浓浓的赤子情怀,从未改变。
(1)【材料二】中的对联寄托了郑板桥对儿孙的什么期望?
(2)为参加“家风家教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主题座谈会,家人希望你结合【材料三】准备一段80字左右的发言稿。
(3)请你再简要列举一个体现古人良好家风家教的例子。
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迅先生除了笔杆子厉害,审美品味和设计能力同样出色。他与民国时期的美术家、书籍装帧艺术家陶元庆的设计合作,开启了中国近现代平面设计尤其是书籍装帧设计最重要的五年。
材料二:
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的校长,因与鲁迅先生私交甚好,便邀请他为北大设计校微。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将校徽设计完成,其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部件——瓦当。
材料三:
鲁迅设计的初版北大校徽——
材料四:
民国初年,鲁迅在北洋政府教育部当科长,应政府要求设计中华民国国徽。
鲁迅一生设计了60多个书籍封面,个个典雅蕴藉,同时极具时代感。
鲁迅还是版画界的收藏第一人,一生收藏版画2100多幅,来自16个国家的300多位版画家。
(1)提取关键信息,准确而全面地评价鲁迅。要求:语言简明,句式相对整齐。
(2)从鲁迅先生设计的北京大学校徽中,你品味出了什么?用简要的语言表述。
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象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象的过量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2)结合材料,简要谈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3)如果就这一问题进行一次采访,请以语文老师为采访对象,设计两个问题。
参考答案
1.
(1)屏奴:指那些因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从而过度依赖电子屏幕(或被电子屏幕控制)的人。
(2)示例:作业软件种类多,操作简便,所以它倍受学生青睐(或“它已成为众多学生使用的快捷学习方式”)。
(3)利:网络上资源丰富,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方便快捷;运用得当,是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可以呈现一题多解的方案。
弊:一遇到问题就使用“作业软件”,久而久之不愿独立思考问题,会产生依赖性;对于自觉性差的学生,“搜作业”就变成了纯粹的“抄答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
(1)全球食物浪费严重,很多人面临饥饿问题。
(2)从粮食浪费和袁隆平的奉献精神两个角度述说。示例:小明你好,你这样做是浪货粮食的表现,每一粒粮食和每一颗蔬菜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的,袁隆平爷爷即使是住院了,还在时刻关心试验田里的稻子长得好不好,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从他的身上我们应该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你说是吗?
(3)C
3.
(1)示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或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的人。)
(2)示例:他是一个有奋斗目标,有人生追求的人,事业上刻苦、勤奋、执着;生活上简单朴素,从不贪图个人荣誉及金钱,而且平易近人。(或袁隆平是个品格高尚的科学家,他的科学实验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但他对自己的荣誉却很淡漠,袁隆平是个平凡的人,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4.
(1)国家社会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督查力度,严禁培优机构在节假日开展学科类培训。社区工作者加强社区管理,严查社区内培优机构进行违规补课。
培训机构方面:培训机构严格遵守《意见》要求,及时调整业务方向。
培训机构严格遵守《意见》要求,不在节假日开展学科类培训。
家长方面:遵守《意见》要求,不在节假日给孩子报学科类培训。
学校方面:学校加强教学管理,认真落实各科数学任务。学校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禁在校老师参与校外补课。
学生方面:学生自觉遵守《意见》要求,说服父母减少给自己报学科类培训班。学生争做新时代好学生,将学科类培训课程换成特长培训课程。
(2)各位同学,“双减”政策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把周末和寒署假时间拿来痛快地玩乐,而是利用这些时间自主学习或做自己想真欢做的事。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培优并无太大的关系,这些年许多同学培优班没有少上,结果成绩并没有多大提升,真正决定成绩好坏的是我们在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课后是否及时复习和预习。所以,希望同学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双减”政策,做好自己的学习规划,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5.
(1)示例:①要有选择性的读书;②读好书;③读书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精读和略读相结合;④读书时可以做摘要和写读书笔记
(2)示例一:我认为传统阅读好。因为传统阅读可以让你触摸书本,感受书香,可以细细咀嚼品味,不伤眼睛。
示例二:我认为网上阅读好。因为网上信息量大,查阅方便快捷,生动形象直观。
6.
(1)示例: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勇于自我革命,赢得人民衷心拥护。
(2)示例:一百年艰苦奋斗路,一百年荏苒年华史,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中国共产党的小小红船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信念,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永葆初心、牢记使命,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7.
(1)①汉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记载了汉族的历史与荣光。②近百年来,大部分汉人已经记不起当初祖先衣裳的模样。③某大学把汉服和洛丽塔、cos服等服装一起列为奇装异服,并禁止学生穿戴。
(2)①示例:着汉服霓裳,品盛世文明;汉服之花,芬芳校园;着民族之衣,扬民族风采,兴民族文化等。
②示例:汉服主题黑板报、汉服主题演讲比赛、汉服主题班会、汉服服装秀、汉服知识问答等。
8.
(1)你这个孩子太不懂礼貌了。
(2)示例:“老大爷,请问到毕升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啊?”
9.
示例:江西采茶戏最早出现于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继见于赣东铅山县,之后很快在全省各地流传。江西采茶戏最初为茶农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后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后来,内容、唱腔、表演形式不断丰富,角色也由二旦一丑,发展成小生、小旦、小丑3行。江西采茶戏有赣南采茶戏、萍乡采茶戏和万载花灯戏、赣东采茶戏和景德镇采茶戏、南昌采茶戏和九江采茶戏、赣中采茶戏五类。
10.
(1)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与读书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2)例1:我提倡“看”书。听书是对快节奏生活中人们无暇看书的弥补,听书有其缺陷:“语音始终不像汉字那样能激发想象力,这一不足使得用语音传达的文本意义会受到折损,尤其是那些语言熟悉度较低的文本”。
例2:我提倡“听”书。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无暇“看”书,“听”书是一种很好的弥补。“有声读物给诗歌传播带来更多可能”。
例3:我觉得“看”和“听”都需要提倡。人们应该挤出时间用“看”的方式来阅读,感受汉字表达的内容及其本身的魅力,快节奏的生活中无暇“看”书并不意味着放弃阅读,可以用“听”书的新方式继续阅读,多种方式相结合的阅读方式是最好的。
11.
(1)郑板桥的这副对联是教育儿孙读书要读有用书,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
(2)示例:只有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族才能兴旺发达;只有家风纯正,社风才会纯净,国家才会长治久安。荣获“感动中国”的卢丽安女士,就是从小受了家人家国情怀的影响,才产生了强烈的爱国爱乡情怀。希望我们每个家庭都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家、爱乡、爱国情怀。
(3)示例:岳母刺字、孟母三迁、孔融让梨、黄香温席。
12.
(1)鲁迅先生有出色的审美品味和设计能力,他设计了北京大学校徽,他应邀设计中华民国国徽,他设计了60多个书籍封面,他是版画界收藏第一人。
(2)示例一:用篆体的“北大”构成一个圆形,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
示例二:一个人背负两个人,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重任”的想象。
示例三:上面是学生,下面是老师,教师要甘当人梯,学生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示例四:“北大”二字有“脊梁”的象征意义,鲁迅借此希望北大毕业生成为国家民主与进步的脊梁。
13.
(1)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
(2)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音像制品、漫画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建议:学校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多地阅读文学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3)【示例】提问一:当前社会上普遍反映学生阅读能力下降,您认为语文教学应该肩负怎样的责任呢?
提问二:面对不少学生阅读能力下降的现状,您认为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变这一现状?
提问三:在语文教学中,您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好“读图”与“读书”的关系?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