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会沟通 让心靠近【设计思路】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已经跨越小学生到初中生心智相对不太成熟的过渡阶段,开始步入内心极为复杂矛盾的青春期,因而我校初中阶段的心理课程放在七年级开设。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发展与心理发展息息相关,而人际关系又极大地影响到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形成及亲密需求满足。青春期作为人生发展阶段中的过渡期,学生不仅要面对生理、心理的骤变,更要适应以家庭为重心逐渐转移至以学业与同伴为重心的生活形态。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对这样的现况是感到矛盾和不知所措的,非常需要有认同及归属的团体,因此人际关系对他们而言相对变得非常重要。要渡过这段时间并不容易,且是需要时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逐渐减少,与朋友相处的时间却越来越多。这种转变让他们在协调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过程中矛盾凸显。本课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协调青少年学生面对的人际关系,学习有效的人际沟通的态度、方法和技巧,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发展良好的交往能力,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初步学会沟通的技巧。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动学生多感官活动,全方位参与,使学生理解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了解沟通的双向性,学会倾听、表达及其应对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沟通和敢于敞开心扉与人沟通的习惯,并保持平和、真诚的沟通态度。【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体验与分享中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与技巧。2.难点:人际沟通方法与技巧的有效运用。【教学形式】讲授、行为训练、游戏活动、故事、心理体验、讨论交流。【课前准备】1. 多媒体演示课件。2. 每人白纸2张。3. 轻松柔和的背景音乐。(课前播放)4. 找两位学生排练情景剧。【第1次实践过程】时间分配(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题研究2 课前组织课题引入 1.热身活动:请同学们站起来,我们一起做运动:伸出你的双手,1左手掌放在右手掌上面,2左手放回原位,3右手掌放在左手掌上面,4右手放回原位。请跟着节奏一起做,1、2、3、4……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加快点,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鼓掌运动。好,让我们一起来鼓掌,欢迎大家来上心理健康活动课。2.出示课题:学会沟通 让心靠近 1.学生参与活动。2.进入情绪。3.初识课题。 通过简单而有趣的热身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心情,拉近师生距离,为后面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情绪铺垫。3 角色互换导入主题 1.心理绘画作品分析出示四幅以“人际沟通”为主题,学生用投射的方法画的作品。见下图:2. 请学生来做一次小小心理咨询师,分析一下这些作品反映出同龄人怎样的沟通状态?并简要谈谈自己在沟通中曾经出现过的矛盾和烦恼。3.小结:没有人天生是沟通大师。 1.观察心理绘画作品。2.尝试分析作品并简要阐述人际交往中的困惑。3.理解感悟。 每个人在与人沟通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沟通素养和水平。世界著名成功学大师、心理学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专业知识,85%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8 情景表演感悟主题 1.情景剧:谁动了我的钢笔(学生现场表演)2.提问:分析、点评两位同学沟通的过程,应该怎样沟通?3.引出:[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是我们人际沟通永久不变且终身受用的黄金法则和沟通技巧。 1.观看表演。2.分析点评。3.体会领悟“相互信任”的黄金法则。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首先这样对待别人,相互信任、主动交往是人际沟通的法则和技巧。10 游戏切入理解沟通 1.撕纸游戏第一次游戏要求:(1)不许提问。(2)也不要相互探讨或参考。第二次游戏要求:(1)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2)也可以看看周围的人是怎么做的。2. 师问:为什么我说了一样的话,两次撕纸的结果却不一样?(沟通当中,表达需要具体、明确;沟通是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提问和核对能帮助我们实现更加有效的沟通。)3.引出:[双向沟通] 人际交往从来都不是一厢情愿的, 它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过程。真正有效的沟通必然是双向交流,才能达成目标和共识,实现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 1.完成游戏(1)不提问不参考。完成游戏(2)可提问可参考。2.回答问题。3.理解“双向沟通”的必要性。 通过一个小小的游戏尚且因为理解不同又无法沟通而使结果千差万别,人际交往中如果缺乏交流或者理解偏差,更容易造成误解,人际关系紧张等。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良好的沟通才能保证沟通的一致和有效。7 故事激趣辨识正反 1.小故事(1):林克莱特采访小男孩。(正面被误解为负面)2.小故事(2):餐厅劝解调皮孩童。(反面被误解成正面)3.师问:两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4.引出:[学会倾听](1)听话不要只听一半。(2)也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 1.阅读故事。2.理解内容。3.回答问题。4.感受“学会倾听”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在人际沟通中,受欢迎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你所表达的并不一定就是别人所理解的,你所听到的未必就是别人想表达的。倾听的能力,既是一种尊重人的态度,也是一种可以训练的、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人际交往中灵活运用倾听的技巧,将会拥有更多的朋友,赢得好人缘。9 游戏验证感悟归纳 1.总结:人际沟通的三个方法和技巧(相互信任、双向沟通、学会倾听)。2.信任游戏:倒下与接住3.教师导语(1)倒下的那一刻你害怕吗?你相信其他同学会稳稳地托住你吗?倒下的时候你的身体是弯曲的还是挺直的?——信任是相互的。(2)你现在的感觉是什么?——跟同学的关系变得更团结。(3)你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学会沟通,让心靠近。 1.跟老师一起进行归纳总结。2.参与信任游戏。3.回答问题,加深理解。4.回归课程主题。 通过体验和亲身感受,感悟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信任。要想被人信任,首先应信任别人。这种相互信任还可以延伸到与人交往的方方面面。对于交往的同学,我们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纳、肯定、喜欢他们,保持在人际关系的主动性,这样我们才会同样得到接纳、肯定和支持。附1:情景剧(剧本):谁动了我的钢笔剧情如下:刘永乐买了一支新钢笔,把它给自己的好朋友胡旭辉看。胡旭辉对刘永乐的钢笔赞不绝口。可没过几天,刘永乐的钢笔丢了。就在刘永乐丢钢笔的第二天,胡旭辉也拿着一支和刘永乐一模一样的笔。刘永乐以为是胡旭辉拿的,很生气……同学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胡旭辉,胡旭辉很苦恼……后来刘永乐在家中找到了自己的钢笔,发现自己错怪了胡旭辉,很后悔……在剧中,出现了三个主要的沟通过程:1、刘永乐丢笔生气2、胡旭辉蒙冤苦恼3、刘永乐知道错怪胡旭辉后悔不已附2:撕纸游戏规则: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然后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操作过程中第一组同学面对面,可以商量,也可询问老师;其它六组同学背对背,不能相互商量,也不能询问老师,独立完成。游戏过程:(1)折一折:①把这张纸上下对折;②再把它左右对折;③在右上角撕掉一个等腰三角形; ④然后把这张纸左右对折;⑤再上下对折;⑥在左下角撕掉一个等腰三角形。(2)看一看:做完后,请将这张纸展开来看一下,它的形状是什么?比较第一组与其它六组同学撕的“作品”,发现,第一组同学的作品形状一样或接近,而其它6个组的同学撕出来纸的形状差别很大。附3.信任游戏:倒下与接住游戏规则:学生两两对应站好在垫子两侧,前面一排的同学站在凳子上,合起双臂抱于胸前,向后直倒,注意脚不可以踩下面的地面,身体尽可能平直。后面的同学距离椅子上的同学大约半个身位,(互握手腕)用力接住倒下的同学。依次换位进行。要求:尽可能多的同学参加这个游戏(加强内心真实感受)。附4:布置作业测试:了解自己的沟通情况,测测自己的人际沟通满意度:如果把你的人际沟通满意度分为10分,你与不同的人沟通可以打几分?★0很不满意 ——— 很满意10★与爸爸沟通 0 1 3 5 7 9 10 ( )★与妈妈沟通 0 1 3 5 7 9 10 ( )★与好朋友沟通 0 1 3 5 7 9 10 ( )★与同学沟通 0 1 3 5 7 9 10 ( )★与老师沟通 0 1 3 5 7 9 10 ( )2、思考交流:(1)你的最高分是与谁沟通,为什么能沟通得这么好呢?(2)你的最低分是与谁沟通,你们难以沟通的原因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