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考点训练】考点9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考点训练】考点9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考点训练
考点9 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一、选择题
(2021·四川岳池·七年级期中) 地理课上,老师指导大家,认识一个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方法应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河流等方面入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 B.全部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C.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D.西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如果从亚洲的东西或南北方向作剖面示意图,下列最合理的一项为( )
A. B.
C. D.
3.同学们从气候方面分析,发现世界上绝大多数气候类型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季风气候显著,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
A.东部和中部 B.西部和南部 C.中部和南部 D.东部和南部
4.大家发现亚洲河流的分布有一定的特征,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特征的是( )
A. B. C. D.
(2021·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 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滨州某中学同学为探究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她绘制了一幅世界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图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 )
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人口增长率 D.人口年龄结构
6.从该同学所绘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B.澳大利亚东南部人口稀疏
C.欧洲西部人口增长率高 D.非洲北部人口增长率低
7.下图能体现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影响是( )
①求职不再难②水井的变迁③不堪重负的地球④托不住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21·贵州黔东南·七年级期末)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8.该景观主要分布在气候区( )
A.① B.② C.③ D.④
9.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它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因素 D.地球运动
10.有关非洲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湿润地区广大 C.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 D.终年高温多雨
(2021·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中国文人心中,竹子是气节的象征,是高尚人格的体现,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竹类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图是竹子在中国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在中国,竹子主要分布在( )
A.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 B.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C.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D.暖温带、中温带、高原气候区
12.图中甲区域与乙区域属于同一温度带,甲区域没有竹子分布。主要原因是甲区域( )
A.气温高 B.降水少 C.风力大 D.平原少
13.丙区域不适合竹子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板块运动
(2021·山东青岛·九年级模拟预测) 读我国地形图,回答下列小题。
14.下列关于地形区A、B、C、D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A 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布
B.B 地区能见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
C.C 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D 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素有“天府之国”之称
15.下列关于 E 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B.该地区的“风成说”已得到广泛支持
C.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D.该地区气候湿润,盛产水稻
16.夏季,全国普遍高温时,C 地区比其他地区气温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地势 D.人为因素
(2021·福建三明·八年级一模) 2016年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图示意2016-2030年我国不同省区的人口变化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反映( )
A.人口平稳区均分布在少数民族自治区 B.人口低速变化区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
C.人口中速变化区均位于东部沿海省区 D.人口快速变化区包括鲁、皖、粤等省
18.根据图文,可知( )
A.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加速 B.中部地区环境承载压力剧增
C.二孩政策后老龄化进程减缓 D.我国劳动力数量快速增加
二、非选择题
19.(2021·山西左权·七年级期中)(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资料一: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为东西方交通的要冲。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北部与我国山水相连,河流大多发源于我国西南地区。东南亚平原和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开发历史悠久,是重要的农业区。
资料二:下方分别为东南亚简图(图甲)和中南半岛简图(图乙)。
(1)根据图甲.分别写出字母A、B、C、D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2)根据图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南半岛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答三点)。
(3)简述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答两点)
(4)东南亚美丽的热带海滨和众多的名胜古迹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请列举两处东南亚的旅游景点。分析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优越条件(分别从距离、景观、语言文化三方面展开)。
20.(2021·北京七年级期末)读我国某地区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
(1)依轮廓图判断,本地区为 (地区名称),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 — — 一线以北;该区的邻国A是 ,B是 ,临省C是 。列举该区域内涉及的省级行政区名称 、 。
(2)该区域内主要地形区包括 高原、 盆地、 山脉等;该区大部分属于 (温度带),其作物熟制一般为 主要农作物为 、 等。
(3)本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点 ;区域内主要的矿产资源包括 、 、 等。
(4)该区从东到西植被景观呈现出 —荒漠草原— 的变化,分析造成西北地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
(5)①②③三地都是该地区重要的灌溉农业区,说出①②两地与③地主要灌溉水源的不同点。
(6)新疆盛产优质葡萄。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热量、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产量和质量密切相关。试分析新疆有利于葡萄种植的气候条件。
参考答案
1.A 2.B 3.D 4.A
【解析】1.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故A正确。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故B错误。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故C错误。亚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故D错误。故选A。
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从亚洲的东西方向作剖面图,是中部高、东西两侧低;从亚洲的南北方向作剖面图,是中部高、南北两侧低;即无论怎么看都中部高、两侧低。故选B。
3.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
4.亚洲的地形比较复杂,主要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平原分布在大陆的周围地区,故河流应该由中间向四周流,故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亚洲的地形、季风气候的分布、亚洲的河流流向。
5.B 6.A 7.C
【解析】5.图中反映人口分布特征的指标是人口密度,密度大表示人口稠密,密度小表示人口稀疏,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亚洲东部和南部的人口稠密,A正确。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人口较稠密,B错误。C和D.不能看出人口的增长率高低,CD错误。故选A。
7.“水井的变迁”、“不堪重负的地球”反映人口压力大;‘‘求职不再难” 和“托不住了”反映劳动力减少和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人口问题。
8.C 9.A 10.C
【解析】8.由图可知,该景观图反映的是大象与草原景观,该景观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图中①为热带雨林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③是热带草原气候,④是地中海气候,故选C。
9.地形影响气温,由气温垂直递减率可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最高峰,由于海拔高,山顶终年气温在0℃以下,终年有积雪,故选A。
10.非洲没有季风气候,非洲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气候较为干旱,非洲北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干燥,ABD错;非洲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C对,故选C。
【点睛】非洲有高原大陆,热带大陆之称,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较为干旱,是野生动物栖息繁殖的乐园。
11.C 12.B 13.C
【解析】11.读图可知,竹子主要分布的温度带是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故根据题意选C。
12.读图可知,甲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所以甲区域没有竹子分布。主要原因是甲区域降水少,故选B。
13.读图可知,丙是青藏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竹子的生长。所以影响因素是地形。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读图分析解答。
14.B 15.D 16.C
【解析】14.读图,A是东北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布,故A正确。B是塔里木盆地,在我国的内蒙古高原,能见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故B错误。C是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故C正确。D是四川盆地,温暖湿润,农业发达,号称“鱼米之乡”是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故D正确。故选D。故选B。
15.E是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故A正确。该地区的“风成说”已得到广泛支持,故B正确。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故C正确。该地区气候较干旱,种植小麦、谷子等作物,故D错误。故选D。
16.夏季时我国普遍高温,C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比同纬度其余地区气温偏低,是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各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17.D 18.C
【解析】17.人口平稳区不都是少数民族自治区,如黑龙江,A错误。人口低速变化区多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B错误。人口中速变化区有晋、湘、鄂、赣等省,C错误。人口快速变化区包括鲁、皖、粤等省,D正确。故选D。
18.图为二孩政策后学者预测的各省人口变化。根据图例,西部地区为人口平稳区,人口数量不会快速减少,A错误。环境承载力是某地区的人口警戒值,短时间内是个定值,B错误。我国出台全面二孩政策后,东部地区人口发生快速变化,故可推测中国实施二孩政策后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起到了作用,即出生率有所上升,人口老龄化,C正确。二孩政策的出台短时间内会引起新生儿数量的变化,但不会引起劳动力人口(16-59岁) 的快速变化,D错。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国情及问题。
19.(1)A代表马六甲海峡;B代表太平洋;C代表湄公河;D代表南海。
(2)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交通和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3)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十字路口”的“咽喉”,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4)泰国水上市场、缅甸大金塔、越南下龙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柬埔寨吴哥窟、新加坡鱼尾狮公园等。距离:其北部与中国的广西、云南两省区相接,交通便利,路途耗时短。景观:我国主要在温带地区,而东南亚的热带风光旖旎。语言文化:东南亚华人华侨人口比重较大,语言沟通障碍小,有亲切感和文化认同感。
【解析】本大题以东南亚地理特征和东南亚简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了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南半岛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热带旅游胜地以及我国出境游的优越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对所学内容的记忆理解及综合运用能力。
【解析】(1)根据图中位置可知,A代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B代表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C代表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是亚洲最重要的跨国水系,亚洲第五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D代表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
(2)中南半岛上各国主要城市都沿河分布在河流冲击平原上,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因为中南半岛多为山地,地形崎岖,各大河的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平原一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有利于人口和商品的集聚和分散;地势平坦有利于城市设施的建设,河流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3)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东北亚经东南亚通往欧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线和必经通道,历来为兵家和商人必争之地,马六甲海峡长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150米,浅滩暗礁不多,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马六甲海峡东南端有世界著名海港新加坡港,新加坡依靠马六甲海峡,大力发展转口贸易,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货物集散地。
(4)东南亚各国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泰国水上市场、缅甸大金塔、越南下龙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柬埔寨吴哥窟、新加坡鱼尾狮公园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依,其北部与中国的广西、云南两省区相接,交通便利,距离近,路途耗时短;我国主要位于温带地区,而东南亚为热带,多热带自然风光,旅游景观与我国的差异较大;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语言沟通方便,有亲切感和文化认同感。
【点睛】20.(1)西北地区 祁连山脉 阿尔金山脉 昆仑山脉 哈萨克斯坦 蒙古共和国 黑龙江省 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宁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任意写出两个即可
(2)内蒙古 塔里木或准噶尔 大兴安岭或天山(阿尔泰山、阴山) 中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小麦)、马铃薯、(棉花或长绒棉、甜菜、葡萄、哈密瓜等瓜果)
(3)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干旱少雨,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比较大(写出全年干旱少雨,冬冷夏热即可得分) 煤 铁 石油或天然气(稀土、镍)
(4)草原 荒漠 从东到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写出从东到西,降水越来越少即可得分)
(5)①②为黄河水灌溉 ③为高山冰雪融水灌溉(祁连山冰雪融水也可)
(6)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或日照时间长或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干旱时该地区的主要特征,由于气候干旱,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植被主要是草原和荒漠,所以人口稀疏,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解析】(1)读图,依轮廓图判断,本地区为 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线以北;该区的邻国A是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 B是 蒙古,临省C是黑龙江省 。该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读图可知,该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该区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其作物熟制一般为一年一熟, 主要农作物为小麦、棉花、马铃薯,新疆有著名的莆田和哈密瓜。
(3)读图可知, 本地区由于深居内陆,降水少,所以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点是全年干旱少雨,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都比较大 ;区域内主要的矿产资源包括煤、铁、石油 等。
(4)西北地区由于由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所以自动向西的植被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
(5)读图可知,①②位于黄河沿岸地区,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依靠黄河水灌溉。③是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麓地带,主要灌溉水源来自于祁连山冰雪融水。
(6)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所以新疆的瓜果特别甜。
【点睛】该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地形、气候和农业。读图分析解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