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考点训练】考点18 列举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中国古代中华文明 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考点训练】考点18 列举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中国古代中华文明 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考点训练
考点18 列举秦汉以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中国古代中华文明 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一、选择题
1.(2021·浙江·诸暨市滨江初级中学八年级期中)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写成《九章算术》一书
C.华佗——制成“麻沸散”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
2.(2021·浙江·八年级课时练习)某一著作刊行后,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倪朱谟的《本草汇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等,均是在其著作启示下著成。下列对这一著作评价最恰当的是
A.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B.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药物学著作
C.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D.明代末年一部极其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3.(2021·浙江浦江·八年级期末)“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主要疗效,总结了我国古代的药物学成就……”这部巨著是指( )
A.《农政全书》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4.(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图是我国古代某项手工技术的制作流程。记载该技术的书籍可能是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5.(2021·浙江·七年级单元测试)下图为我国发行的《都江堰》纪念邮票。作为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秦国修建于春秋后期②由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③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④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1·浙江·一模)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中医药参与新冠肺炎的治疗发挥了积极作用,助力中国疫情局势实现逆转、以下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的是
①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③李时珍的《本草纲目》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1·浙江·八年级课时练习)培根说:“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样东西,已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把这三样传到西方的是( )
A.阿拉伯人 B.埃及人 C.波斯人 D.印度人
8.(2021·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有一书法作品,全篇324字,凡重复的字,写法都不同,笔法之玄妙,似有神助,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该作品是
A.《兰亭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水经注》
9.(2021·浙江杭州·八年级期末)下列图片能反映我国古代商朝文明成就的是( )
A. B.
C. D.
10.(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的搭配中,不正确的是( )
A.祖冲之——圆周率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司马光——《史记》 D.王羲之——《兰亭集序》
11.(2021·浙江·七年级单元测试)习近平在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主旨讲话,指出中华民族历来尚“和为贵”“和而不同”“兼爱非攻”等理念。其中“兼爱非攻”是哪家的思想理念(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兵家
12.(2021·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安昌中学八年级期末)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13.(2021·浙江宁波·八年级期末)《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通过这部著作我们能够查阅到的史实有( )
①楚汉之争 ②文景之治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鉴真东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2021·浙江·八年级课时练习)古代的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下面对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有( )
①《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③华佗制成了麻醉剂“麻沸散”,被尊称为“医圣”
④《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0·浙江台州·模拟预测)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 )
A.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 B.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
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
16.(2021·浙江·八年级课时练习)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从本质上体现了( )
A.法家的衰落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加强思想控制 D.注重儒家学说
17.(2021·浙江温州·八年级期中)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思想流派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
选项 第一步 第二步
A 提出庄子是道家创始人的观点 找到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观点作证据
B 提出孟子是儒家创始人的观点 找到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观点作论据
C 搜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等相关史料及教育言论 得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结论
D 查阅到孙膑“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等相关史料 得出孙膑是兵家鼻祖的结论
A.A B.B C.C D.D
18.(2021·浙江青田·七年级期末)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商周时期人们把汉字铸在青铜器上
B.秦始皇下令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
C.秦朝时期汉字的主要书写材料变为纸张
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非选择题
19.(2021·浙江新昌·八年级期中)科技的发展也见证了东西方实力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西方科技发明占比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5世纪以来中国科技发展趋势的变化。
(2)运用所学史实,举两例说明在公元1000年-公元1500年期间,中国科技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
材料二: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二、三,分析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021·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安昌中学八年级期末)(思想文化)
材料一:“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许多思想观点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的地方。
(1)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边表格。
思想家 主张 与其相应的现代理念
孔 子 ① 教育公平
② 以德治国
墨 子 主张“兼爱”、“非攻“ ③
韩非子 .④ 以法治国
材料二:某儒士曰:“凡是不属于孔子的儒家学说范围之内的学说,都加以禁止,使它们不能发展。不正确的邪说灭绝之后,纲纪才能统一,法律制度才能明确:民众才能知道应该遵从什么……”
(2)这段话是谁提出的什么建议?这个建议被采纳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对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试举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二例。
参考答案
1.B
【解析】《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数学专著,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西汉的张苍、耿寿昌曾经做过增补和整理,其时大体已成定本,最后成书最迟在东汉前期,B项符合题意;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排除A项;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制成“麻沸散”,排除C项;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著书《伤寒杂病论》,对以后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后世尊称他为“医圣”,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解析】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材料“愧朱谟的《本草汇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等,均是在其著作启示下著成”反映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我国药物学的巨大影响,B项正确;《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排除A项;《红楼梦》思想性强、艺术性高,已成为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排除C项;明代末年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是《农政全书》,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解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草纲目》是题干材料描述的巨著,B项符合题意;A项《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不符合题意;C项《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D项《徐霞客游记》是中国地理名著,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4.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是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手工技术的制作流程。《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故D正确;《齐民要术》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故A错误;《农政全书》是明代徐光启所著的农书,故B错误;《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撰写的关于本草的医学专著,故C错误。综上故选D。
5.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②③④符合题意,都江堰由秦国修建于战国后期,①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A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相关的著作应该是我国中医著作,结合所学知识,东汉末年张仲景著有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明朝时期李时珍著有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①③正确;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属于农学著作,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属于农业、手工业的综合性科技著作,与中医药无关,②④排除。A正确,BCD排除。故选A。
7.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阿拉伯人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使者。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经阿拉伯人传到西方的,A符合题意;BCD没有把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到西方,不符合题意;故选A。
8.A
【解析】根据题干“天下第一行书”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他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A正确;《女史箴图》、《洛神赋图》是绘画作品。BC错误;《水经注》属于地理学著作。D错误。综上故选A。
9.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商朝是我国最早有文字可考的朝代。B正确;A是汉代的陶院落。A错误;C是秦始皇兵马俑。C错误;D是战国曾侯乙墓编钟。D错误。综上故选B。
10.C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北宋司马光的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故C符合题意;南朝数学家祖冲之最主要的贡献是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著作是《齐民要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排除ABD。故选C。
11.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百家争鸣中,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故C符合题意;儒家核心主张是仁,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兵家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法家主张严刑峻法,道家主张好坏事互相转变,故C符合题意;儒家主张仁,A排除;法家主张以法治国,B排除;墨家主张兼爱,D排除。故选C。
13.A
【解析】《史记》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的史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楚汉之争和文景之治属于《史记》记载的范围。①②符合题意;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东汉时期;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不在《史记》记载的范围。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和D。故选A。
14.B
【解析】据所学知识,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印的《金刚经》残卷,卷首有图,刻印精美;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医圣”是指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不是华佗。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
15.A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形成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以其主要是对社会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争”的目的是为了实践自己的理论,对社会发展有着自己学派所持有的观点。A项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不是“争”的根本,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6.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不开,春秋战国实属乱世,群雄争霸,各有各的政治主张,也便分流出了众多学派。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思想上加强控制的表现之一是焚书坑儒,不允许民众像战国时期一样议论时政攻击秦始皇.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加强皇权,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既可和秦始皇一样加强思想控制,又可利用儒学的思想为统治者服务,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这一时期的强化。故B正确;没有体现法家的衰落,故A错误;加强思想控制是目的,不能体现本质的变化,故排除B项;D项也不能体现本质的变化,故排除D项。故选B。
17.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根据孔子创办私学的史料可知,孔子打破了贵族对教育权的垄断,创立了私学,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C正确;道家创始人是老子,儒家创始人是孔子。AB观点违背史实,从错误的论点出发自然不能找出支撑的论据。AB错误;根据“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可知,孙膑是兵家代表人物,但不能得出他是兵家创始人的结论。D错误。综上故选C。
18.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术,C符合题意;ABD项表述与史实相符,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9.(1)明清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
(2)印刷术传播到西方,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指南针的传播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3)中国:中国明清时期实行文化专制、中央集权等政策,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新航路开辟后,激励人们以全新的思考方式探索世界;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科学革命促进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解析】(1)由中西方科技发明占比示意图的曲线来看,明清以前,中国的科技成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以后走向衰落。
(2)结合史实可知,在公元1000年一公元1500年期间,中国科技发明对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有:印刷术传播到西方,有利于书籍印刷效率提高,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火药传播到西方,推动了欧洲武器装备和作战方式的变革,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指南针的应用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3)由材料“(清代文字狱)持续时间之长,文网之密,案件之多……都是超越前代的”,可知,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的原因可以从文化专制、八股取士、高度集权和闭关锁国政策等方面分析。由材料“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和民主原则也给世界带来了意识形态和观念的变化”“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远洋贸易引起对造船和航海业的巨大需求……天文学由于其明显的使用价值而得到认真研究”,结合所学知识,西方科技发展从落后到领先的原因可以从资产阶级革命、新航路开辟、启蒙运动和科学革命等角度分析。
20.(1)①主张“有教无类”。②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③倡导和平、反对战争④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影响:加强了汉武帝的统治,发展了封建主义,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或开元盛世。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有教无类。孔子是大思想家,主张以德治国,以“礼”治理国家。墨子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兼爱、非攻。与现代理念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相符合。韩非主张严刑峻法、中央集权。
(2)根据材料“凡是不属于孔子的儒家学说范围之内的学说,都加以禁止,使它们不能发展”可知,这是西汉时期,儒生董仲舒提出的思想。董仲舒的建议被汉武帝所采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汉武帝的统治,发展了封建主义,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帝和景帝在位时,社会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国家的粮仓丰满,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的无数。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唐太宗在位时,政治清明,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力逐步强大,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成为“开元盛世”。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