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考点训练】考点21 概述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考点训练】考点21 概述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考点训练
考点21 概述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一、选择题
1.(2021·浙江·)下列不属于美国内战的意义的一项是( )
A.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B.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D.彻底肃清了美国的种族歧视
2.(2021·浙江·)美国内战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这一“障碍”指的是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奴隶制度 C.南方的叛乱各州 D.种族歧视
3.(2021·浙江·)下列对美国内战过程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战争是南方首先挑战的
B.战争一开始,北方便节节胜利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的颁布,是战争的转折点
D.1865年,南方军队向北方投降,内战以北方的胜利结束
4.(2021·浙江·)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打响,点燃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 )
A.领土的扩张 B.林肯当选总统
C.南方11个州脱离联邦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5.(2021·浙江台州·)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田内迅速扩展。下列关于各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崛起的描述,符合史实的( )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美国南北战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③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④俾斯麦推行军事改革废除了德国农奴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1·浙江·)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是“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 )
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②南方封建经济
③北方奴隶经济④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21·浙江·)仔细观察下图,你认为它反映出19世纪60年代美国的什么历史现象?( )
A.西进运动 B.南方和北方共同进行领土扩张
C.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 D.南北战争
8.(2021·浙江·)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北方军队虽然士气高昂,作战勇猛,在战争初期却一再失利,请问北方军队战争失利的原因有(  )
①准备不足 ②军队人数少
③缺乏优秀将领 ④指挥严重失误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9.(2021·浙江·八年级课时练习)1872年,明治政府内阁提出:“欧洲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皆超绝东洋。移开明之风于我国,将使我国迅速进步……”表明当时日本( )
A.决心全面学习西方 B.策划推翻幕府统治
C.准备对外开港通商 D.发动殖民掠夺战争
10.(2021·浙江·八年级课时练习)《全球通史》中写道:“(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文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 )
①天皇制度 ②科学技术 ③生活方式 ④学校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21·浙江嘉兴·八年级期末)明治维新期间,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列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是( )
A.努力发展教育 B.实行征兵制 C.加强中央集权 D.发展近代工业
12.(2021·浙江·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八年级期中)《大国崛起》中说到:“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下列选项中与这些日本社会新现象出现关系最为密切的改革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发展工业 C.文明开化 D.君主立宪
13.(2021·浙江新昌·八年级期中)有史学家认为“文明虽有进步,在今天,世界没有力量的国家,仍旧是不能共存的国家。”下列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①清政府封建腐朽惨遭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日本幕府统治封闭落后遭美国以炮舰威逼打开国门
③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④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并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0·浙江诸暨·八年级期末)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为执行法律或保持公共安宁秩序及增进臣民之幸福,得发布或使令政府发布必要之命令,但不得以命令改变法律。”这表明日本确立的政治体制是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总统制 D.君主专制
15.(2021·浙江·一模)《中国通史》指出:“西人挟兵力以求通商,则深闭固拒,以致危辱;到外力的压迫深了,才幡然改图……这是欧人东略以后,东洋诸国所同抱的态度。”下列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日本进行明治维新,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中国通过戊戌变法,拉开近代化的序幕
C.俄国进行废奴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16.(2021·浙江·一模)“掌握维新政府实权的是与资产阶级结盟的、具有好战性的中下层武士军阀势力。1889年日本宪法规定,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这表明武士阶层对日本的影响是
①保留天皇制度②实行民主政治③成为现代强国④滋生军国主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2021·浙江·八年级课时练习)俄国、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都进行了改革,关于两国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提倡废藩置县 D.都彻底清除了封建残余
18.(2021·浙江·)“在北方,反对奴隶制的民众组成了2000多个废奴社;在南方,奴隶主声称实施奴隶制是南方各州的固有权利……这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起因是
A.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联邦政府无力统治 D.法律是否兼顾南北
二、非选择题
19.(2021·浙江嘉兴·)走进历史现场,解读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闻名的拉什莫尔山上雕刻着四位在美国历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总统,以下是其中两位的人生经历:
华盛顿 林肯
1756~1763作为英方军官,参加英法七年战争,积累了军事指挥经验1775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独立战争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6年发表告别词,离开政坛 1860年当选为美国第十六届总统1861年领导美国南北战争1863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4年再次担任美国总统1865年取得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1865年遇刺身亡
材料二:对俄国来说,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摘编自爱德华·拉津斯基《亚历山大二世;最后一位伟大的沙皇》
链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全,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
材料三:林则徐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果的,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真的林则徐是慢慢地觉悟了的……
——摘编自蒋廷载《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华盛顿和林肯人生经历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亚历山大二世。
(3)用相关知识证明“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是百战百胜的和“真正的林则徐”是慢慢地觉悟了的。
20.(2021·浙江·八年级单元测试)读一读,写一写。
材料一: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随后派人到欧美考察教育。考察团回国后,明治政府决定推行全民教育政策,逐渐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创办东京大学,设立法、理、文、医等学部,成为当时输入近代科学,培养科学技术人员的中心。为学习欧美科技,还高薪聘请外籍教师。
材料二:明治政府各部门中,文部省经费开支最多,政府逐步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不惜投入重金建设学校。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明治政府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
(2)上述措施对促进日本发展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经过内战,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法治的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美国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种族平等问题仍未解决。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最大的内部障碍,这个障碍就是黑人奴隶制度。但美国南北战争并没有消除种族歧视。英国的殖民统治这一障碍则是美国独立战争扫清的,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3.B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由于南方准备充分,战争一开始,南方便节节胜利,故B符合题意;1861年4月,美国南北战争是南方首先挑战的,排除A;1862年,林肯总统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赢得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支持,从而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排除C;1865年,南方军队向北方投降,内战以北方的胜利结束,排除D。故选B。
4.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代表北方利益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南方开始挑起战争,所以林肯当选为总统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B项正确;领土的扩张不是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排除A项;南方11个州脱离联邦是在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排除C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是在南北战争期间,排除D项。故选B。
5.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①符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②符合题意;在彼得一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并未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③排除;俾斯麦加强对国内局势控制,进行军事改革,推行“铁血政策”,发展经济、军事,灵活的外交活动,④排除。所以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
6.D
【解析】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前存在两种经济制度,一种是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一种是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故排除②③,①④符合题意,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7.C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奴隶制的扩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方和北方围绕奴隶制存废问题,矛盾不可调和,引发了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故C符合题意;西进运动不是图片反映的现象,排除A;南方和北方共同进行领土扩张不是图片反映的现象,排除B;南北战争是图片现象的结果,排除D。故选C。
8.C
【解析】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由于准备不足和缺乏优秀将领,北方军队虽然士高昂,作战勇敢,在战争初期却一再失利,①③符合题意;林肯宣布南部联盟各州为叛乱州,号召人们参军,原计划只征募几万人,报名的却超过十万人,排除②;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北方军队比较被动,但指挥并非严重失误,排除④。故选①③组合,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9.A
【解析】根据题干“欧洲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皆超绝东洋。移开明之风于我国,将使我国迅速进步……”可知,表明当时日本决心全面学习西方。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策划推翻幕府统治,故排除B项;当时日本面临着被迫对外开港通商,不是主动进行的,故排除C项;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强大起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排除D项。故选A。
10.C
【解析】天皇制度是日本的传统,不是西方文明,①不符合题意;明治维新经济上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兴产殖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因此②③④符合题意。所以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
11.A
【解析】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A项正确;实行征兵制属于军事方面,排除B项;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政治方面,排除C项;发展近代工业属于经济方面,排除D项。故选A。
12.C
【解析】依据题干的“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明治维新实行“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故C符合题意;废藩置县、发展工业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AB;君主立宪属于政治制度,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故选C。
13.A
【解析】清政府封建腐朽,逐渐落后于西方,终招致西方列强的侵略,①符合题意;日本幕府统治封闭落后,终招致美国的侵略,②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故③项错误;拿破仑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④不符合题意。故选①②组合,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14.A
【解析】明治维新后,1889年日本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颁布了《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掌握国家的一切大权,内阁向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故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15.A
【解析】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由材料“到外力的压迫深了,才幡然改图……这是欧人东略以后,东洋诸国所同抱的态度”,可得出日本明治维新符合题意,故A符合题意;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排除B;俄国和美国均不是东亚国家,排除CD。故选A。
16.C
【解析】由材料“维新政府”可知是日本明治维新,由材料“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可知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天皇制度,①符合题意;②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材料没有反映日本成为现代强国,排除③;由材料“掌握维新政府实权的是与资产阶级结盟的、具有好战性的中下层武士军阀势力”,说明日本明治维新保留封建残余势力,容易滋生军国主义,符合题意。故选①④组合,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17.B
【解析】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B符合题意;只是俄国废除了农奴制度,只是日本提倡废藩置县,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排除ACD。故选B。
18.A
【解析】材料反映北方主张废除奴隶制,而南方维护奴隶制,南北双方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故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信息,没有涉及联邦政府的统治状况, 没有涉及法律问题,排除BCD。故选A。
19.(1)都担任过美国总统,都通过战争方式的领导了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通过颁布法律促进美国的社会进步。
(2)亚历山大二世作为一位改革者,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后,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3)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主持虎门销烟。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或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解析】(1)结合材料一“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864年再次担任美国总统”表格可以看出:华盛顿和林肯都担任过美国总统,根据“1775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独立战争”“1861年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可归纳出都通过战争方式的领导了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根据“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1863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可归纳出都通过颁布法律促进美国的社会进步。
(2)根据材料二“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全,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虎门销烟说明“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是百战百胜的。林则徐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世界5大洲30余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0. (1)推行全民教育政策;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各级各类学校;输入欧美科技和人才。
(2)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培养各种人才;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向欧美等先进国家学习。
【解析】(1)根据材料“明治政府决定推行全民教育政策”可以得出推行全民教育政策;依据“逐渐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可以得出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建立各级各类学校;依据“为学习欧美科技,还高薪聘请外籍教师”可以得出输入欧美科技和人才。
(2)根据材料“逐渐在全国建立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业、农业、商业等实业学校及师范学校、业余学校等,重点普及小学教育,搞好师范教育”等信息可知,明治政府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加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这有利于培养各种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材料“为学习欧美科技,还高薪聘请外籍教师”可知,明治政府注重输入欧美科技和人才,这有利于向欧美等先进国家学习。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