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27 简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过程,说明五四运动的意义一、选择题1.(2021·浙江海曙·九年级月考)有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中,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是( )A.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B.广泛开展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斗争C.后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D.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2.(2021·浙江瑞安·九年级月考)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A.他们发生时所处于不同的社会性质 B.都实现了人民解放的革命任务C.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 D.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21年开始3.(2021·浙江·青田县第二中学九年级期中)下面历史事件中,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先后成为事件中心的是( )①戊戌变法 ②新文化运动 ③五四运动 ④一二 九运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1·浙江·仙居县白塔中学八年级月考)“小学课本改用白话,‘国文课’改称‘国语课’。”倡导这一变革的是A.林则徐 B.李鸿章 C.梁启超 D.胡适5.(2021·浙江·萧山区义桥实验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有( )①辛亥革命后人们的精神面貌有根本改变 ②袁世凯政府推行尊孔复古的政策③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④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很大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味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2021·浙江温州·九年级开学考试)钱玄同,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他曾加入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他提出“文学之用典(典故)已为下乘,若普通应用之文,尤须老老实实讲话,务期老妪能解。”他的主张与当时社会上正兴起的思想一致的是(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提倡新文学,反对就文学 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8.(2021·浙江杭州·九年级开学考试)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D.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9.(2021·浙江吴兴·九年级期末)1922年,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有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进而要求全人格的觉醒。”这句话揭示了( )A.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民革命结束封建专制制度 D.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10.(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民国时期有人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的清道夫”和“启蒙的水”指的是( )A.林则徐 师夷长技以制夷 B.陈独秀 民主、科学C.康有为 君主立宪 D.李鸿章 自强、求富11.(2020·浙江吴兴·九年级月考)下图最初是一本面向知识分子发行的杂志,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是( )A.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 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C.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胡适主张使用白话文12.(2021·浙江·萧山区义桥实验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对此你认为最正确的理解是( )A.它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C.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D.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3.(2021·浙江·萧山区义桥实验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称赞的“学生此举”指的是( )A.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14.(2021·浙江·八年级课时练习)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与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这两“步”应指(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C.维新变法与辛亥革命 D.维新变法与新文化运动15.(2020·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月考)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③“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④“驱除鞑虏,恢复中华”A.②①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16.(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 B.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C.五四运动是民主革命 D.五四运动向现代转折17.(2021·全国·九年级月考)近代某思想家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下列文章、杂志能反映类似思想观点的是( )①《革命军》②《民报》③《新青年》④《狂人日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8.(2021·浙江·义乌市宾王中学九年级月考)1919年5月31日,《申报》刊登了一个社会团体的通电:“全省议会、教育会、商会、农会、工会暨全国公民均鉴北京政府反民好恶,任用内奸,然视爱国行动为共和国家主权在民,安能任其压制而不思抵抗?”这一材料反映A.巴黎和会外交受挫引起广泛不满 B.北洋政府拒绝《凡尔赛条约》签字C.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D.五四运动得到了各界的支持二、非选择题19.(2021·浙江瑞安·九年级月考)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令人铭记、催人奋进的事件。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掀起了一场思想革命,唤醒国家及人民。(1)结合材料一,除陈独秀外,另列举这一场思想革命中涌现的知识分子,并简述他们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材料二)1919年5月4日,300多名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示威游行队伍高喊着“还我青岛”“拒绝和约签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2)简述材料二中游行队伍提出“还我青岛”等口号的历史背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说明该运动有何意义?(材料三)1921年6月胡适第一次提出“打孔家店”,后被演绎为“打倒孔家店”。钱玄同说:“它(孔家店)若不被打倒,则中国人的思想永无清明之一日”——马克锋《“打孔家店”与“打倒孔家店”辨析》(3)材料三中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持什么样态度?这对我们今天该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有什么启示?20.(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中国人民是无畏无惧、坚忍不拔的,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中国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奋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思想觉醒]材料一: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是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nore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1)材料一中的“本志”指的是什么杂志?材料中的“德先生”及“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民主号角]材料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思想解救运动,它与新文化运动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它把救亡与启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五四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去追求进步和光明。(2)依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先锋诞生]材料三:“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青年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艇中继续讨论。”(3)材料三中的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上确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参考答案1.B【解析】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名学生,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使馆区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6月5日,上海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的革命的开端,B符合题意;ACD项都与五四运动相关,但不是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内容,排除ACD;故选B。2.C【解析】根据所学,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旧民主主义革命包含了农民阶级的反抗革命,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都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综上可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领导阶级不同,C符合题意;二者发生时中国均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人民解放的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从1919年开始,排除ABD;故选C。3.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①戊戌变法主要在北京;②新文化运动先以上海为中心,后转移到北京;③五四运动先以北京为中心,后转移到上海;④1935年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C项②③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先后成为事件中心,C项正确;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4.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倡导白话文,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经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D符合题意;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A排除;李鸿章领导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排除;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排除;故选D。5.B【解析】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有袁世凯定“孔教”为国教,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随着西方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进步的知识分子要建立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要宣传民主、科学、自由的思想,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②③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后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一定的改变,没有发生根本改变,①不符合题意;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新文化运动是在1915年开始,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6.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综上所述①②③④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B。7.C【解析】依据题干“文学之用典(典故)已为下乘,若普通应用之文,尤须老老实实讲话,务期老妪能解”说明钱玄同提倡新文学。 ABD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提倡新文学,反对就文学与的钱玄同主张一致,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8.D【解析】1915年,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反对旧文化、旧道德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礼教,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因此新文化运动前期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D正确;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不是作用,而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A不符合题意; 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与题干“新文化运动前期”不符,B不符合题意; 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是辛亥革命,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9.B【解析】材料“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进而要求全人格的觉醒”体现的是梁启超认为对民众 思想改造的重要性,说明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B正确;AD与材料无关,排除;国民大革命时间是1924年至1927年,C排除。故选B。10.B【解析】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民主科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项陈独秀 民主、科学是题干中“洒水的清道夫”和“启蒙的水”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AC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1.A【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在杂志中,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与科学。A项陈独秀号召民主科学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是最有可能刊登在这期杂志里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2.D【解析】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强大的力量。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D项正确;思想解放运动不符合材料中“划时代”的内涵,排除A项;“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强调的是领导作用,不符合“划时代”的含义,排除B项;“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属于五四运动的性质,排除C项。故选D项。13.C【解析】1919 年 5 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起了国内的五四运动。材料中民国八年是指1919年,据此可知,“学生此举”是指五四运动,C项正确;公车上书是1895年,民国尚未建立,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属于民国四年,排除B项;北伐战争是1926年,是民国十五年,排除D项。故选C项。14.B【解析】根据题干“中体西用”与“进而自由、平等、博爱”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器物,使清朝富强起来,维护清朝的统治,故而其主张是“中体西用”。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民主,反对专制,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故B正确;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都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CD。故选择B。15.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北伐战争时期的口号,时间是1926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是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口号;“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时间是1937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口号,时间是1911年。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④②①③,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16.B【解析】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学生的五四爱国运动,最后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始领导革命,所以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开国大典的地点是北京天安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正确,ACD排除。故选B。17.C【解析】据材料中的“革命成功将近十年”可知是辛亥革命后。“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可以判断出这是对人们的思想不够解放表示不满,故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的思想的进一步的解放。综上判断可知,该思想家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家。③《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④《狂人日记》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批判封建伦理道德。C正确;《革命军》和《民报》反映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与题不符。①②错误。ABD错误。综上故选C。18.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见,1919年5月31日《申报》所刊登的一个社会团体的通电,反映了省内各界人士及全国人民反对北京政府压制学生爱国运动的卖国行为,表明五四运动得到了各界的支持,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社会各界反对北洋政府任用内奸、镇压学生运动的卖国行为,AB项材料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C项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错误,此通电发表于五四运动期间,说明了五四运动尚未取得初步胜利,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9.(1)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这是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胡适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的《文学改良刍议》首倡白话文。(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3)我们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态度,推动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新的光芒。【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是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其中的知识分子及其主要唤醒国家及人民的措施是: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这是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社会主义大旗;胡适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是文学革命和初期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的《文学改良刍议》首倡白话文,将文言文称作半死文字,白话文才代表了社会前进方向,并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汇编为《尝试集》。(2)根据材料信息“1919年5月4日,300多名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示威游行队伍高喊着“还我青岛””可知这反映的是五四运动这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其背景是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合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其历史意义表现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表现了工人阶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斗争精神,为实现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五四运动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3)态度:根据材料信息“它(孔家店)若不被打倒,则中国人的思想永无清明之一日”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启示:本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考生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和作用进行综合分析。例如:我们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态度,推动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焕发新的光芒。20.(1)《新青年》;民主、科学。(2)性质: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政治运动和和空前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意义: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中共一大;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德先生”指的是民主;“赛先生”指的是科学。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2)根据材料“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政治运动”“同时,也是一场空前的社会思想解救运动”可知,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政治运动和和空前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革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3)根据材料“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青年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艇中继续讨论”可知,这是中共一大的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