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28 知道中共一大的概况,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一、选择题1.(2021·浙江海曙·九年级月考)9月29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予以发布。下列精神按其产生的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党精神 ②长征精神 ③抗战精神 ④井冈山精神A.①④②③ B.①③④②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2.(2021·浙江瑞安·九年级月考)2021年10月1日,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浩前往嘉兴南湖瞻仰红船,感悟“红船精神”从中汲取奋斗力量。“红船精神”开始于哪年( )A.国民党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二大 D.中共一大3.(2021·浙江·仙居县白塔中学八年级月考)纪录片《百年中国》的解说词中说道:“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新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A.中国开启了思想文化的新时代 B.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C.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4.(2020·浙江·青田县第二中学九年级期中)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近代化探索C.侵略与反抗 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5.(2021·浙江·青田县第二中学九年级期中)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后来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6.(2021·浙江·萧山区义桥实验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中共一大、二大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中共一大、中共二大都在上海召开②中共二大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③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④中共一大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④7.(2021·浙江·萧山区义桥实验学校九年级开学考试)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第一次国共合作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华民国的成立8.(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1921年7月,来自各地的代表陆续汇聚上海召开会议,后来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和这次会议相关的内容是A.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B.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作出实现国共合作的决策 D.决定进行北伐战争9.(2021·浙江·一模)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某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纪念活动,以下主题可以选用的是A.治国先治党,反腐倡廉永作中心 B.开启新征程,全面小康任重道远C.回望复兴路,铭记党恩勇担使命 D.改革开放路,世界强国梦已实现10.(2021·浙江·一模)1923年12月,北京大学在一次民意调查中,其中一题为“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调查结果显示,59%的人选择俄国,只有13%的人选择美国。影响此次调查结果的主要因素是①美因发生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②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③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④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2021·浙江·一模)“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的“这里”指的是①北京②上海③嘉兴④延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2021·浙江·一模)红色城市见证革命历程。小丽同学拟设计一项红色研学活动,她选定的以下城市与研学内容搭配正确的是①南昌一人民军队的创建②延安一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③瑞金---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义④遵义一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2016年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40周年纪念日。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毛泽东辉煌的功绩包括( )①创立发展了中国共产党 ②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付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C.宣传民主与科学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15.(2020·浙江鄞州·九年级月考)中共中央驻地在近代曾发生过下述变化: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从上海到瑞金,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②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的转变③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了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④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由城市到乡村的转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6.(2021·浙江越城·九年级期末)下图是1917-1921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文章的主题统计图。由图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报刊杂志为唯一途径B.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C.这时期“国事要闻”会涉及建立黄浦军校的报道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17.(2021·浙江青田·九年级期末)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发祥于( )A.北京、江西南昌 B.上海、浙江嘉兴南湖C.广州、江西井冈山 D.湖北武昌、河南郑州18.(2019·浙江三门·九年级期中)“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注:君指王烬美)。”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一首诗。诗中“南湖泛舟”有可能是在( )A.制定党的奋斗目标 B.躲避国内敌对势力的屠杀C.谋划建立南湖革命根据地 D.纪念中国共产党周年诞辰二、非选择题19.(2021·浙江瑞安·九年级月考)(14)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伟大中国共产党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伟大的革命事业。2021年7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红船精神”指出该历史事件的意义?(2)完成表格中的甲乙丙,共产党在不同革命时期的斗争对象和革命成果。注:选做其中两个,若甲乙丙三个都写按照前两给分时期 斗争对象 革命成果(甲) 列强、军阀 黄埔军校、北伐顺利进军土地革命时期 (乙) 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 (丙)材料二:中国革命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秋收暴动毛泽东,问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材料三:(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党如何在危难中掌握自己革命命运的?(史论结合,逻辑严密)20.(2021·浙江·一模)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百年历程。(开天辟地)材料一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进行社会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据《新青年》调查,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总数巳近30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进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摘编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共“一大”选在上海召开的原因。(改天换地)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无敏事实表明,改革开放前的奋斗探索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这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摘编自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2)结合材料二的图文资料,论述“这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正确性。参考答案1.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建党精神产生于1921年,长征精神产生于1934年,抗战精神产生于1937年,井冈山精神产生于1927年,按其产生的时间排列为①④②③,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D【解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由于特务闯入,会议被迫中断,会议转到浙江嘉兴的南湖上的游船召开,由此传承了“红船精神”,D符合题意;国民党一大、 遵义会议 、中共二大均与嘉兴南湖的红船无关,排除ABC;故选D。3.C【解析】根据“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虽然不是一个世纪的起点,但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并结合所学可知,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C项正确;中共的诞生与思想文化的新时代无关,排除A;B项是五四运动的意义,排除B;D项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排除D;故选C。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5月4日的五四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共同领导了北伐战争。因此“五四运动和中共诞生”“北伐战争”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A项正确;近代化探索是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等,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侵略的信息,排除C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1931-1945年,排除D项。故选A项。5.B【解析】结合所学,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由于敌人的破坏,会议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可知,题干的会议指的是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B项正确;AC两项指的是遵义会议,排除A和C项;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的是国民党一大召开,排除D项。故选B项。6.B【解析】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的南湖上进行,一大会议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1922年,中共二大也在上海召开,二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①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的是遵义会议,②不正确,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7.A【解析】1921 年 7 月,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A项正确;第一次国共合作是1924-1927年,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1915年,排除C项;中华民国的成立是1912年,排除D项。故选A项。8.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会议中途,由于受敌探干扰,代表们随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会议中途,由于受敌探干扰,代表们随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在一艘游船上召开了最后一天的会议。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B符合题意;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故A错误;中共三大作出实现国共合作的决策,排除C项;北伐是在1926年,国共合作之后进行的,故排除D项。故选B。9.C【解析】本题以为建党100周年的庆祝活动书写主题的方式,意在考查学生对我国的发展的理解。A: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A说法错误;B: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在建党一百周年已经实现,故B说法错误;D:我国的世界强国梦正在努力实现,故D说法错误;C:我们要铭记党恩,为国奉献,故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0.D【解析】经济大危机是1929年到1933年,1923年美国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排除①;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排除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随着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有了更多的赞同,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11.C【解析】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于上海,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选②③组合;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延安长征后的革命圣地,排除①④。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12.B【解析】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标志。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中央苏区成立,主席毛泽东,定都瑞金。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排除②③,①④符合题意。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13.B【解析】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人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由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左”倾错误在全国的严重泛滥,是由于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使人民群众生活困难,面临吃饭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①②④项都是毛泽东辉煌的功绩,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择B。14.B【解析】据“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可知,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成立无产阶级政党,据学可知,1919年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进一步传播,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李大钊等人先后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B正确;1917年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就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这也不是题干的主旨,A排除;1915年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就积极宣传民主与科学,这也不是题干的主旨,C排除;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开展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时间不符合题意,D排除。故答案为B。15.C【解析】中共中央驻地从上海到瑞金期间应在1921年至1934年长征前夕,1935年初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时间信息不符,故①错误;中共中央驻地从瑞金到延安应是从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到1947年解放战争前期,在此期间发生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利于国内战争向民族战争的转变,故②正确;从延安到西柏坡应是从1947年解放战争的前期到1949年春,此时出现了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胜利,反映了解放战争的形势的变化,故③正确;1949年春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而不是从城市到乡村的转移,故④错误。故②③表述正确,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16.B【解析】从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所占比例上看,马克思主义逐 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B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除了报刊,还有创立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与非马克思主义者的论战等,排除A;黄埔军校建立于1924年,排除C;《新青年》与《每周评论》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先进的思想,排除D。故选B。17.B【解析】习近平主席曾经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发祥于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举行,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参加者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选举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国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B符合题意;ACD项不符合题意。18.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61年”“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可知,1961年的四十年前指的是1921年。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由于特务的破坏,大会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进行。中共一大确立了党的名称,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A项制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共一大的内容,符合题意;BCD三项和诗中“南湖泛舟”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9.(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2)甲为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胜日本侵略者。(3)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在危难中掌握自己革命命运,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面对复杂的斗争局面,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失利后,进行长征,自关键时刻挽救了中国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根据所学,“红船精神”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保证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大革命时期共产党主要的斗争对象是列强、军阀,革命成果是建立黄埔军校、北伐顺利进军;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主要的斗争对象是国民党反动派,革命成果是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等;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主要的斗争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革命成果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胜日本侵略者。(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分析共产党如何在危难中掌握自己革命命运的,考生要结合不同时期共产党的革命举措,史论结合,进行分析总结。例如: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在危难中掌握自己革命命运,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面对复杂的斗争局面,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方针,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反围剿失利后,进行长征,自关键时刻挽救了中国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言之有理即可)20.(1)上海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成为工人运动中心;《新青年》 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有效结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对全国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指导作用。(2) 以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中国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1949年后的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重要的物质、制度条件。而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虽然使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出现了曲折和失误,但也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之前的历史与改革开放之后的历史是相互联系的。但是改革开放后更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得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这与改革开放前的建设道路的探索有着重大的区别。综上所述,“这两个历史时期, 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是正确的。【解析】(1)中共“一大”选在上海召开的原因,可以从阶级、思想、组织、实践等方面作答。由材料“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总数巳近30万人”,可得出上海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成为工人运动中心;由材料“《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进行社会革命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可得出《新青年》 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由材料“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可得出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由材料“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可得出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有效结合;由材料“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可得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对全国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指导作用。(2)由图文资料来看,以1978年为界,分为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一个历史阶段,重大历史事件,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重要的物质、制度条件或宝贵的经验,第二个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改革开放前的建设道路的探索有着重大的区别。由此得出结论:“这两个历史时期, 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是正确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