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考点训练】考点36 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考点训练】考点36 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考点训练
考点36 描述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情况
一、选择题
1.(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要求我们牢固树立的发展理念是
①绿色发展 ②经济发展 ③开放发展 ④可持续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A.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 日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5~2016年度调水顺利结束,工程惠及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8座大中城市,4000多万居民喝上了长江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3.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反映出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
A.地区分布不均衡 B.季节分布不均衡
C.年际变化大 D.总量大,人均少
4.下列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是华北平原
B.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方案的调水起点是丹江口水库
C.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南高北低,方便引水
D.南水北调工程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
5.(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6.(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B.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合理
C.我国北方人口众多,水资源丰富 D.我国人地矛盾最突出的是南方地区
7.(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下面是某市几位中学生对自然资源的一些看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小红:“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B.小芳:“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
C.小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D.小丽:“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地区分布上是均匀的.”
8.(2021·浙江·一模)2021年2月,我国再获抛海亿吨级大油气田。该大气油田的开发利用
①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②改变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
③大大降低我国的能源需求④缓解了我国的自然资源短缺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2021·浙江·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对自然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C.由于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所以不需要保护和培育
D.不是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10.(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循环经济(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与传统经济(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相比,其优势体现在( )
①保护环境,创造美好家园 ②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彻底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1·浙江·九年级单元测试)关于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许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首位
B.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数量大,但种类少
C.我国人均资源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D.就自然资源总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就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均资源小国”
12.(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如下图所示信息能体现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之一的是( )
A.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C.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是夏秋多、冬春少 D.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
(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 近年来,我国有些地方出现了汽油供应紧张的局面,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因买不到汽油而停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存在( )
A.资源问题 B.环境问题 C.污染问题 D.人口问题
14.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 )
①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②严格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③抓好耗能行业的节能工作④引导人们节约能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 看图,回答下面小题。
15.下边的漫画《千呼万唤出一“滴”》反映出当今世界存在( )
A.气候变暖问题 B.水资源短缺问题
C.水土流失问题 D.环境污染问题
16.上述问题的存在,就我国而言,其原因有( )
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②水资源利用率低 ③水资源遭受污染与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④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1·浙江·九年级单元测试) 某林场原来靠大量砍伐树木赚钱,每年的经济效益很低,后来林场领导改变思路,通过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来寻求发展。两年下来,一棵树没砍,却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近千万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7.该林场的举措体现了(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法律意识增强
C.资源人均意识增强 D.科教兴国战略
18.该林场没有砍树,综合效益反而更高。这说明( )
A.经济发展无须开发利用资源
B.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更加促进经济发展
C.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棵树也不能砍
D.其他林场都应全部模仿这个林场的做法
二、非选择题
19.(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该工程缓解了京津冀豫的生产生活用水短缺现象,让沿线约6000万人喝上了水质优良的汉江水,近1亿人间接受益。
材料二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正式实施。各地按照新环保法处罚违法企业,如宁波查处某偷排污水企业,该企业主被行政拘留;北京丰台区环保局针对一食品企业水污染物超标排放,开出了北京市有史以来单笔最大罚单,罚款额达390万元。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存在哪些水资源问题?
(2)南水北调工程属于解决水资源问题的哪一项措施?分析该工程能够建成的原因
(3)材料二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治国方略?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20.(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水资源分布图
材料2: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104亿吨,占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却居世界第108位,是世界上21个贫水和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
(1)由材料1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由材料2可知,我国水资源有什么特点?除此外,我国水资源在利用上还有什么特点?
(3)结合以上分析,写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理念。①④:题文中强调的的生态文明建设,所以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故①④观点正确,符合题意;
②: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但没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故②观点不合题意;③: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但没有体现生态环境的内容,故③观点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2.D
【解析】我国的耕地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非常少,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基本国策,围湖造田和大量使用化肥是错误的,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不是国策,D项正确;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不是为解决我国的耕地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非常少的基本国策,排除A项;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提高粮食单位面积的产量不是解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基本国策,排除C项。故选D项。
3.A 4.C
【解析】3.为了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地区分布)不均匀,正在修建的跨世纪工程是南水北调,该工程主要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A项正确;BCD项在南水北调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A。
4.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方案与中线方案相比,东线方案的主要优势是这里可以利用已有的河道及天然湖泊,节省了大量的工程量,输水路线并不短,沿线人口多,地势是南低北高,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C项符合题意,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是从湖北省的丹江口水库取水,经河南省、河北省最后到达北京、天津,沟通了长江流域和京津唐地区,可以缓解北方严重缺水的状况,排除ABD项。故选C。
5.C
【解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C项正确;土地资源类型多,排除A项;难利用土地比重大,排除B项;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排除D项。故选C。
6.D
【解析】我国南方地区人口多,但是耕地面积少,所以南方地区人地矛盾较为突出,D项正确;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很不均衡,我国耕地资源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我国水资源南方地区多,北方地区。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地区匹配不合理,北方在农业发展中会遇到水资源缺乏问题,排除ABC项。故选D。
7.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地区分布上一般都是不均匀的,D项符合题意;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是: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在自然界,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排除ABC项。故选D。
【点睛】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地大物博.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有些资源分布不均匀。
8.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21年2月我国在渤海又探明了一处亿吨级大油气田,进一步夯实了我国海上油气资源储量基础,对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短缺问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所以①④正确,故选D;渤海发现的油气田,并不能改变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状,所以②说法错误;目前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巨大,油气田的发现并不能降低能源需求,所以③说法错误;故排除ABC。
9.B
【解析】自然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短时间内难以更新、再生,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它们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我们利用过程中,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做到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实现永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故B描述正确,符合题意;ABC描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10.A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其优势体现在:保护环境,创造美好家园。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故①②③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循环经济并不能彻底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矛盾,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1.D
【解析】我国地大物博,就自然资源总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我国人口众多,就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均资源小国”,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我国人口众多,就人均资源占有量来说,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均资源小国”,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我国人均资源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12.C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据长江和黄河的径流量的逐月变化图可得: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C符合题意;ABD在图中信息不能体现,排除。故选C。
13.A 14.C
【解析】13.本题考查对我国资源问题的认识。ABCD:依据题文描述,我国某些地方出现汽油供应紧张局面,表明我国存在资源紧缺问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4.①③④:依据教材知识, 要解决资源紧缺问题,我们可以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抓好耗能行业的节能工作;引导人们节约能源等,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限制发展”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②;故本题选C。
15.B 16.A
【解析】15.本题考查对当今世界问题的认识。ABCD:依据漫画描述,漫画千呼万唤出一“滴”,表明水资源短缺问题,故ACD不符合题意;B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
16.本题考查造成资源短缺的原因。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在我国,造成资源短缺的原因包括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水资源利用率低,水资源遭受污染和浪费现象严重等,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与题文不是因果关系,故④错误;故本题选A。
17.A 18.B
【解析】17.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战略。
ABCD:通过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来寻求发展,有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体现出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说法都正确;BCD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故本题选A。
18.本题考查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B:该林场没有砍树,综合效益反而更高,表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将更加促进经济发展,B说法正确;AC:说法不符合实际,应排除;D:全部模仿的说法太绝对,应排除;故本题选B。
19.(1)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污染;水资源局部短缺。
(2)跨区域调配。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执政为民,解决民生问题;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沿线人民的支持;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等。
(3)依法治国。环保法的修订和实施,体现了有法可依的要求;宁波、北京环保部门依据相关法律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体现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要求;两家违法企业都受到处罚体现了违法必究的要求
【解析】本题涉及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依法治国等多个知识点。
第(1)问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反映了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平衡的问题。材料二新《环保法》实施反映了水污染的问题。
第(2)问前半题很简单,是跨区域调配措施,后半题南水北调工程能够建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比如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支持,科技的进步等等。
第(3)问前半题是问治国方略,那么就只有依法治国。后半题要注意概括材料,并与依法治国的要求一一对应分析,比如环保法的修订和实施,体现了有法可依的要求等。
20. (1)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多西北部少,或者答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原因是: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2)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短缺。
利用上的特点: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
(3)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开源节流或者节约水资源;保护水源,避免污染破坏。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水资源特点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多西北部少,或者答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的成因是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2)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水资源特点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水资源水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少,水资源短缺。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
(3)本题考查的是我国水资源问题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措施: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开源节流或者节约水资源;保护水源,避免污染破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