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考点训练】考点37 概述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考点训练】考点37 概述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考点训练
考点37 概述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一、选择题
(2021·西藏拉萨·八年级期中)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或超过7%的人口结构状态。下图为中国与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与预测。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 )
A.10% B.20% C.25% D.30%
2.2015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作出调整,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 )
A.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 B.彻底解决中国的社会养老问题
C.缓解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问题 D.彻底解决中国的家庭养老问题
3.(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5% B.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C.我国是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D.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4.(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5.(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数据(2011年)。2015年10月29日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我国实施“全面二胎政策”说明
户籍人口(万人)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每十万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
1—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大学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
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
A.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B.反映了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控制人口数量
C.说明人口政策的制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D.说明提高人口出生率是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
6.(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下表是浙江省某市人口的数据(2011年)。该表反映出该市人口的特点是
户籍人口(万人) 各年龄段人口比重(%) 每十万人中不同教育程度比重(%)
1—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大学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
344.52 11.93 73.07 15.00 8.68 16.81 39.71 29.16
①人口素质还有待提高 ②已经出现老龄化
③劳动力人口所占的比重小 ④该城市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观察《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变化图》,我国最大的人口红利期出现在
A.1980年 B.2010年 C.2030年 D.2050年
8.(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就业困难 C.国防兵力不足 D.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9.(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新出生人口减少 ②劳动力减少 ③老龄化加剧 ④资源节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 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据此回答小题。
10.根据图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2013—2017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数据(单位:万人)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随迁子女 1277.18 1294.73 1367.1 1394.77 1406.63
农村留守儿童 2120.78 2075.42 2019.23 1726.29 1550.56
A.2013—2017年,农村随迁子女数量始终居高不下
B.2013—2017年,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之间数量差距越来越大
C.2013—2017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减少
D.2013—2017年,随迁子女人数在不断减少
11.留守儿童离开父母,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有效关爱,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许多隐患和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下列哪些措施是可行的( )
①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建设②禁止农村居民进城务工
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就业机会④降低农村儿童出生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2.(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较为合理的是( )
A.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 B.将大面积的草业开垦为耕地
C.利用森林资源,生产“方便筷”,出口创汇 D.将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 中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右图为2010—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图。读图回答小题。
13.下列有关上图叙述正确的是( )
A.2030—204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城镇大于农村
B.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
C.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呈减缓趋势
D.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逐步加大
14.下列关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农村传统生育观念有关
B.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C.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
D.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为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
15.(2021·浙江·一模)我国于2020年11月1日起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2021年4月开始将陆续公布普查的主要数据。开展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摸清人口家底,为各项决策提供依据②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③有助于准确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④有效缓解我国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2021·浙江·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课时练习)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以下能有效应对该问题的做法有( )
①鼓励适龄青年晚婚晚育 ②开放“全面二胎”政策
③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④出台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相关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 结合下表,了解某地区人口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1978 38.00% 57.59% 4.41%
…… …… …… ……
2002 23.36% 69.58% 7.06%
2003 22.57% 70.18% 7.25%
17.表中内容最适合的标题是( )
A.人口素质变化表 B.男女性别比例变化表
C.人口总量变化表 D.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表
18.面对这一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该地区编制发展规划时应实施的举措是( )
A.鼓励育龄青年晚婚晚育 B.做好优生优育工作
C.加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 D.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
二、非选择题
19.(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解决好人口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单独二胎”政策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状况图
(1)观察图1,说说我国出台“单独二胎”政策的客观依据。
材料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8930人,高中文化程度14032人。文盲率4.08%,流动人口增长81.03%。我国人口素质依然不高,流动人口在增加……要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需要提高人口素质
(2)结合材料二,运用人口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措施的认识。
材料三: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3)联系材料三,从人口对资源、环境、发展的影响角度,分析中央改革人口政策的正确性。
20.(2021·浙江·九年级单元测试)我国南方某市人口抽样调查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年份 人口总数(万人) 0~14岁人口比例 65岁以上人口比例
2000年 500.3 19.76% 7.38%
2010年 590.6 17.71% 11.39%
(1)上述图表中的数据反映出该市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该市人口基数的变化对该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何影响?
(3)该市0~14岁人口比例的变化是因为该市实施了哪一项基本国策?实施这一基本国策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1.由图可得,到2050年世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约为17%,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约为27%,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10%,所以选A。
2.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2015年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作出调整,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所以C正确。该政策能够减缓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所以A错误。缓解我国的社会养老问题,并不能彻底解决我国的社会养老问题,也不能彻底我国的家庭养老问题,所以BD错误。故选C。
3.D
【解析】在世界上,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我国人口相当于欧洲西部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人口密度大,45%的国土面积上生活着95%的人口。西部人口密度小;55%的国土上生活着5%的人口。中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同样的人口增长率,人口基数越大,增长的人口越多。近年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并不高,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大,每年约增加1200多万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项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排除ABC项。故选D项。
4.(1)C (2)A
【解析】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
(1)由题目可知,在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乡收入差异大,导致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入城市,C项正确;农村自然环境比城市好,排除A项;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与题干现象的出现无关,排除B项;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不是导致题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
(2)“有房无人住,有地无人种”这样会导致在农村的土地资源出现浪费现象,A项正确;农业发展水平高、城乡协调发展,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与“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5.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口问题的有关知识。A:“从根本上解决”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B: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故B说法错误;C: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5年10月29日发布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宣布“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我国实施“全面二胎政策”说明人口政策的制订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故C说法正确;
D: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是发展,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6.A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①②: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表反映出该市人口的特点是人口素质还有待提高,已经出现老龄化,所以①②符合题意;③:劳动力人口所占的比重仍比较大,所以③表述错误;③:该城市人口变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7.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ABCD:根据所给图表,15-64岁人口比重在2010年附近达到最大值,也就是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本题选B。
8.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ABCD: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B说法正确,A、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9.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人口负增长的影响。①②③④:人口负增长带来的影响带来的主要影响有新出生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少等。④说法错误,①②③说法正确;故本题选A。
10.C 11.B
【解析】10.根据图表分析, 2013—2017年,农村随迁子女数量逐渐增多,但增幅不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从2013年2120.78万人减少到2017年的1550,56万人, 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之间数量差距越来越小,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
11.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可行的有: ①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建设, ③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就业机会 。对于 ②禁止农村居民进城务工 ,这个不可行,且与中国城市化发展不符合。 ④降低农村儿童出生率也不行,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
12.D
【解析】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故选项D符合题意;加快矿产资源的开采,会导致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排除A项;将大面积的草业开垦为耕地,会导致土地荒漠化,排除B项;利用森林资源,生产“方便筷”,出口创汇,会导致森林资源的减少,破坏环境,排除C项。故选D。
【点睛】节能减排就是工业上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淘汰高耗能产业,研制新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生活中节约各种能源,垃圾分类处理等。
13.D 14.C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分析材料可知,2030—204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农村大于城镇,所以A错误;“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最大值”在材料里无法体现,所以B错误;目前我国老龄化程度呈加速趋势,所以C错误;图示阶段农村与城镇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逐步加大,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择D。
2.本题考查的是人口老龄化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城镇,与农村传统生育观念有关,所以A错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养老负担,所以B错误;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所以C正确;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快,使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造成了大量劳动力的缺口,所以D错误。故选择C。
15.C
【解析】本题考查对开展人口普查工作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①②③:结合我国的人口现状,开展人口普查工作,有利于摸清人口家底,为各项决策提供依据;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准确分析判断未来我国人口形势,故①②③说法正确;④:但这与有效缓解我国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无关,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6.D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人口问题的认识。①:晚婚晚育不适合应对老龄化问题,故①说法错误;②③④:面对老龄化问题,我国开放“全面二胎”政策,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出台发展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等,故②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7.D 18.D
【解析】17.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ABCD:从图表中的“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人数”在1978年到2003年所占的比重的变化,表明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D符合题意;ABC说法与图表不符,应排除;故本题选D。
18.本题考查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举措。ABCD:从图表中可以看出,“0-14岁”人口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65岁以上人数”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说明人口老龄化问题,因此要发展经济,完善社会保障,D符合题意;ABC说法与题干无关;故本题选D。
19.(1)我国存在人口结构性矛盾,呈现老龄化趋势。
(2)提高人口素质是积极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我国人口素质较低,给自然、社会和经济都带来沉重压力,给失业人口再就业增加了难度。解决人口问题还需要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解决好人口流动等问题。
(3)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人口数量、结构的变化,会引起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变化。中央改革人口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启动单独二胎政策,调整人口结构,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出台“单独二胎”政策的客观依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结合图表中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从我国存在人口结构性矛盾,呈现老龄化趋势方面来回答。
(2)本题考查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措施的认识,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中的“提高人口素质”,从积极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我国人口素质较低,给自然、社会和经济都带来沉重压力,给失业人口再就业增加了难度;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解决好人口流动等问题方面来回答。
(3)本题考查中央改革人口政策的正确性,按照题目的限定,即“人口对资源、环境、发展的影响角度”,从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人口数量、结构的变化会引起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变化;中央改革人口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有利于减轻资源、环境的压力,启动单独二胎政策,调整人口结构,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回答。
20. (1)人口基数增大;0~14岁人口比例下降,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
(2)制约该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提高。
(3)①计划生育。②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现状,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1)观察图表中的内容,从人口总数上看出该市人口基数增大;0~14岁人口比例下降,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
(2)依据人口现状的影响作答。从人口基数增大、人口老龄化制约该市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提高方面来回答。
(3)依据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作答。依据教材知识,该市0~14岁人口比例的变化是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原因。意义从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昂面的意义来回答。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