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考点训练】考点38 概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名师导航【考点训练】考点38 概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含答案及解析)

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考点训练
考点38 概述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一、选择题
1.(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图漫画《在雾霾中,寻找你的身影》带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A.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B.禁止有污染行业发展
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D.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我国的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区域
①青藏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北方地区 ④南方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如下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
A.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放缓经济发展速度
C.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D.坚信人类治理能力
4.(2021·浙江·一模)“网购”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购物方式,“共享快递盒”也随之成为一个热词。这种快递盒在签收后,快递员会将其折叠后带回,每个能重复利用上千次。这一做法有利于
①杜绝快递包装污染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降低快递包装成本④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1·浙江·一模)2021年4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德领导人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抗疫等问题举行的视频峰会中说“只要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做好。”这表明中国
①坚持合作共贏的理念②抓住机遇主导国际秩序
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④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 2014年11月13日至14日,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现场会在德清召开。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会上强调,要打好生态牌、念好产业经,进一步把美丽乡村建设的“美丽成果”,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据此回答小题。
6.材料体现了浙江省落实的发展战略是( )
A.科教兴国战略 B.可持续发展战略 C.保护环境 D.节约资源
7.浙江“打好生态牌、念好产业经”,建设美丽乡村说明了( )
A.把保护环境放在首要位置 B.体现保护环境的工作重心
C.发展与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 D.坚持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8.(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我国最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三废 D.酸雨
(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 继瓜诸湖、大小坂湖后,做为柯桥城区第三个城市湖景公园,期待已久的马宅池公园即将揭开面纱。殊不知,几年前马宅池曾爆发大量蓝藻,沿湖行走就能闻到强烈臭味。九(1)班一凡同学曾对此进行探究性学习。她发现除了水文和气象原因外,蓝藻大规模爆发与水质有关。以下是她完成的“蓝藻”形成及影响示意图。回答问题:
9.以上图示说明( )
A.人类发展经济必然以环境污染为代价
B.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对立,互不相容的
C.人为因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D.因湖水缺乏自净能力,蓝藻很难解决
10.上图中所反映问题的实质是( )
A.人口问题 B.发展问题 C.资源问题 D.环境问题
11.(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近年来,沙尘暴频发,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经济发展必须以改革为动力 B.发展生产力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C.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D.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12.(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保护生态环境须禁止开发自然资源 B.经济发展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C.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D.要将保护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13.(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当前的雾霾天气不属于( )
A.大气污染 B.环境问题 C.环境污染 D.资源问题
14.(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资源问题 B.发展问题 C.人口问题 D.和平问题
15.(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近几年中国先后出台了60余部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坚决向污染宣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具备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这一系列做法体现了( )
①我国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 ②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峻
③我国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④对环境的保护要纳入法制的轨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下列做法有利于减轻雾霾天气的有( )
①建筑工地盖好防扬尘的纱网②治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
③家庭取暖做饭改用电、气炉④私家车尾气影响不大,无需控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图中的漫画带给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
A.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B.禁止有污染行业发展
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D.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8.(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示意图告诉我们( )
①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会自食恶果 ②要保护水资源这一非可再生资源
③人类活动都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恶化 ④人类活动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9.(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
材料一:美国宇航局公布一则消息:中国植被增加量占过去17年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42%源于植树造林工程。让全世界再次见识了中国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做的重大贡献。
材料二: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库布齐地区曾经是“不毛之地”的主要原因(自然、人为两个角度作答)。
(3)结合相关链接谈谈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给荒漠化严重的地区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
20.(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看图表,回答问题。
(1)图表一反映出了我国怎样的大气环境状况和变化特点?
(2)我们从图表二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3)请指出图表一与图表二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两条改善大气环境的建议。
参考答案
1.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
A:漫画反映的雾霾属于环境污染问题,而环境的破坏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故A符合题意;B:“禁止”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B;CD: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文主旨不符,故排除CD;故本题选A。
2.C
【解析】我国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③④符合题意;青藏和西北地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①②排除。所以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
【点睛】雾霾形成的内因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大气污染负荷常年在高位变化。外因则是不利的气象条件频繁出现。从我国的四大地区来看,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地形和气象条件总体不利于污染物扩散,静稳态天气的发生频次远大于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四季地面风速整体呈明显下降趋势,一旦遇到静稳态天气等气象条件,污染快速累积,容易发生雾霾天气。
3.C
【解析】本题考查绿色发展理念。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漫画显示人类在破坏环境,这是人类自己在磨自己,是人类在自取灭亡,这启示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C符合题意;ABD:说法与漫画主旨不符,应排除;故本题选C。
4.D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认识。
①②③④:“共享快递盒”的做法利于减少快递包装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快递包装成本;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①说法太绝对错误,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
5.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担当。
①③④:依据题文描述,习近平主席在中法德领导人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抗疫等问题举行的视频峰会上的讲话,这向我们说明了中国的担当,表明了我国坚持合作共贏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中国并没有主导国际秩序,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6.B 7.C
【解析】1.B.分析材料“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在会上强调,要打好生态牌、念好产业经,进一步把美丽乡村建设的‘美丽成果’,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浙江省落实的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B符合题意;A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B。
2.C.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浙江“打好生态牌、念好产业经”,建设美丽乡村说明了发展估计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所以C符合题意;AB.我国现阶段的首要位置和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不符合题意;D.我们要坚持集约型的发展方式,不符合题意。故选C。
8.C
【解析】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对自然环境也造成严重的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城市垃圾污染问题突出,C符合题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属于生态问题,AB排除;酸雨属于环境污染带来的新的问题,D排除;故本题选C。
9.C 10.B
【解析】9.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免产生各种废弃物,导致环境污染。但是人类经济的发展不是必然以环境污染为代价,可以达标排放或限制污染物的排放;人类与环境是互相影响,相互制约的;人为因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应该规范人类的行为,达标排放或对废弃物加以利用;湖水本身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过度的排放会导致湖水富营养化。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
10.图中反应的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发展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在发展过程中解决。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答案为B。
11.D
【解析】D.沙尘暴现象频发,这说明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符合题意;ABC:不属于沙尘暴现象频发改我们带来的启示,排除。
故答案为D。
12.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说明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C符合题意;保护生态环境不是要禁止开发自然资源,A错误;经济发展不必然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B错误;我国现阶段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D错误;故本题选C。
13.D
【解析】雾霾天气属于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现象,但不属于资源问题,故选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4.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实质。
ABCD:环境问题一般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必将在发展中得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故本题选B。
15.C
【解析】本题考查保护环境。
①③④:根据材料给出中国先后制定了60余部法律法规,说明我国对环境的保护纳入法制的轨道,中国坚决向污染宣战,说明我国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说明我国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①③④说法正确;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峻,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
16.A
【解析】本题考查保护环境。
①②③: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筑工地盖好防扬尘的纱网,治理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家庭取暖做饭改用电、气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轻雾霾,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开私家车出行和工业生产中多使用矿物燃料,大量排放污染物,都会污染空气,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7.A
【解析】本题考查对环境问题的正确认识。
A:雾霾天气的形成,与我国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的不平衡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为此,我国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治理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如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A说法正确;B:我们要治理有污染行业的发展,B说法错误;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C说法与题不符;D: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利于解决人口问题,D说法与题不符;故本题选A。
18.D
【解析】题本题考查我国的环境问题。
①④:题干示意图告诉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会自食恶果,造成环境破坏,启示人类活动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故①④说法正确;②:要保护水资源这一非可再生资源题干示意图不能体现,②说法与题意不符;③:人类活动都会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恶化说法过于绝对,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
19. (1)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等。
(2)自然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人们过度砍伐、放牧和开垦,使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等。
(3)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方式;加大治理资金的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依靠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植树种草。
【解析】(1)中国植被增加量占过去17年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42%源于植树造林工程。 这说明我国重视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做到可持续发展,并且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这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库布齐沙漠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有的人称为河套沙漠),其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 据《诗经》记载,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库布齐草原上就出现了朔方古城。当时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绿茵冉冉、牛羊成群。自商代后期到战国,气候变得干冷多风,使沙漠裸露,并提供了动力条件。因此,可以说库布齐沙漠是在此期间形成的。人口的增加,历朝历代的过度垦牧与战火也是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
(3)库布齐治沙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库布齐人以市场的眼光和产业发展的思路,治沙又治穷,增绿又增收,在荒漠化治理中寻找点沙成金的致富新起点。
【点睛】20.(1)大气(或废气)污染严重;污染程度正在逐步降低。
(2)环保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环保资金占GDP比重不断增加。
(3)①随着国家环保投资的增加,大气污染程度逐步下降(或环境逐渐改善)。②示例: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依靠科技开发清洁能源;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等。(建议可行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大气环境。依据图表一中的标题和相关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污染程度正逐渐降低。
(2)本题考查我国环境问题。依据图表二的标题和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环保资金投入不断增加,环保资金占GDP比重不断加大。
(3)本题考查怎样改善大气环境。首先表明图表一和图表二之间的联系,即随着国家环保投资的增加,大气污染程度逐步下降。建议从加强空气质量的监测;依靠科技开发清洁能源;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生产;积极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回答,具体可行即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