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历史与社会一轮复习考点训练考点39 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理解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2021·浙江·一模)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展望十四五,J市将聚力“九市建设”开新局。完成下面小题。1.(建设经济强市)J市代市长邢志宏在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将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金融赋能民营经济计划。”这是因为民营经济①掌握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④在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上作用巨大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建设文化强市)J市确定了“浙江之心,水墨丽水”文化旅游口号,通过“缙云烧饼制作技艺”“云和八步洪拳”“畲族银饰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展示城市魅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这有利于①增加丽水市的传统文化种类②促进丽水市旅游经济的发展③弘扬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④提升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3.(建设教育强市)J市教育事业加快振兴,2020年教育财政投入137.9亿元,增长8.9%,新建17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公民同招”政策平稳落地,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全省大幅进位。这说明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②教育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③教育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④教育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2021·浙江·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课时练习)我国重点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符合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是( )A.因地制宜 B.优势互补 C.公平性 D.共同富裕5.(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有数据显示,我国的煤炭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的1/2多点,石油是1/13,天然气是1/14;但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5~8倍。这表明我国在能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 )①人均占有量少 ②利用率不高 ③开发范围狭窄 ④分布不平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6.(2021·浙江金华·九年级专题练习)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下图是长江经济带分类水质断面占比统计图。这表明发展长江经济带A.以经济放缓为代价换取生态保护 B.用生态和环境保护带来经济效益C.不搞破坏性开发,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D.坚持生态文明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7.(2020·全国·九年级课时练习)我国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达1.34亿,占总人口数的10%,已步人老年型社会。而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至10000美元,而我国在2008年才突破了3000美元。对此我们必须( )①严格控制老龄人口的增长 ②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③立即建立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 ④迎接由于老龄化而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8.(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空前的电荒、煤荒和油荒,许多企业因电力不足而被迫停产。这主要说明( )A.我国存在资源浪费现象B.我国资源不足C.资源问题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D.我国的资源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9.(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据统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在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同时,老年人口比重继续攀升。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告诉我们我国( )①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②人口数量少问题突出 ③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过时了 ④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判断未来几年乃至几十年,影响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A.人口素质不高 B.人口总量减少C.人们就业困难 D.人口老龄化11.(2018·浙江·泰顺县新城学校七年级月考)读下图《黄土高原坡面生态建设图》,图中①②③三地的生态建设活动,合理的是 。A.①修筑挡土坝 ②修筑梯田 ③种植优质牧草B.①修筑梯田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修筑挡土坝C.①开挖鱼塘 ②打坝淤地 ③种植山杏D.①开挖鱼塘 ②种植谷子 ③建设人工草场(2019·浙江武义·九年级期末)武义县物宝天华,萤石蕴藏量约4000万吨,居全国各县之首。以前萤石仅作为价值不高的工业原料使用,现在这些晶莹剔透、色泽鲜艳的晶体被匠人们巧手雕刻,制成了精美的珠宝、工艺品,大大提高了萤石的附加值,从按吨计算走向“克拉时代”,武义也从“萤石之乡”迈向“中国萤石文化之都”。如今,武义萤石工艺品已热销韩国、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此回答以下各题。12.武义要打造“中国萤石文化之都”,要求我们A.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 B.加强资源立法的力度C.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 D.加大获取资源的速度13.武义萤石工艺品热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体现了①立足自身的自然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是一条可行的出路②资源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合作③当今世界具有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④发展经济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考虑需要和可能……把经济增长目标由上年7.5%主动调低到今年的7%。这一调整的合理性在于( )A.解决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 B.改变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C.坚持保护环境为中心促进经济发展 D.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5.(2018·浙江·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九年级期中)我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倡导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繁荣 的“命运共同体”。这表明我国( )①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 ②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③已步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④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政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2021·浙江·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九年级课时练习)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只生一个孩子好”,到后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再到现在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调整的原因有①少生、优生政策不符合社会实际,是错误的②高生育、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人口的主要特征③人口增长情况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④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必须实施的战略是( )A.科教兴国战略 B.人才强国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西部大开发战略18.(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鄱阳湖候鸟的命运:上世纪80年代,鄱阳湖区的人们以捕杀售卖候鸟为获取经济利益,而在2008年国家批准建立了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众多的候鸟成为极其独特而珍贵风景,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候鸟也受到了最为严格的保护。鄱阳湖区候鸟命运的变化,反映了( )A.国人素质不断提升,需要更多的鸟类 B.环境质量越来越好,候鸟越来越喜欢C.经济与环境更协调,互相促进共发展 D.环境保护更加到位,和谐社会更和谐二、非选择题19.(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读漫画“愁”,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母亲为何发愁?(2)该漫画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的哪两个?(3)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________。(4)你怎样给地球母亲消消愁?20.(2021·浙江·九年级课时练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托起双手,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家庭一幕)有一天,潇潇一家三口边散步边聊天……子:爸,你经常忘记切断计算机的电源,水龙头的水流又开得很大,真浪费。父:地大物博的大中国,一点点水电,何足挂齿!母子:反对!……(社会一隅)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台州市区已陆续投入上千辆公共自行车,每几百米设一个公共自行车亭,不少拥有轿车的市民也骑着公共自行车上街。(图说举措)(1)请你针对我国的资源现状说说母子俩反对的理由。(2)材料反映了市民的什么意识在提高?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低碳生活方式?(3)读图回答国家采取哪些措施努力实现减排目标。参考答案1.B 2.B 3.A【解析】1.本题考查对民营经济的认识和理解。②④:依据教材知识,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上作用巨大,故②④说法正确;①:国有经济掌握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故①说法错误;③: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2.本题考查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的理解。①: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增加丽水市的传统文化种类,故①说法错误;②③④:通过非遗项目展示城市魅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这有利于促进丽水市旅游经济的发展,弘扬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故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3.本题考查对发展教育事业的理解。①③:依据教材知识,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寄托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故①③说法正确;②:经济建设是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故②说法错误;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4.B【解析】西气东输是把西部丰富的天然气输往东部沿海地区,其起点是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终点是上海市。采用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往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其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河道调水,其中线方案好处有调水可以自流,降低调水成本。所以“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符合发展区域经济的原则是优势互补,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5.A【解析】根据“我国的煤炭的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的1/2多点,石油是1/13,天然气是1/14;但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5~8倍。”可得出我国能源①人均占有量少,②利用率不高,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③开发范围狭窄 ④分布不平衡,排除BCD项。6.C【解析】本题考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C:从图表中长江经济带分类水质断面占比统计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发展的道路,C说法正确;AB:我们坚持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A、B说法错误;D:坚持生态文明不是基本国策,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7.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如何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格控制老龄人口的增长不人道,题目中侧重的是如何保障老年人而非控制老龄人口的增长,①错误。我国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正确。为了应对老年型社会,我们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来应对老龄化问题,立即建立发达的社会保障体系层次太高,我们要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适度原则,③错误。题目中告诉我们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题目最后要求选出”对此“我们应该采取的做法。因此我们要迎接由于老龄化而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选项④符合题目要求,④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8.C【解析】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资源消耗大,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空前的电荒、煤荒和油荒,许多企业因电力不足而被迫停产。这主要说明资源问题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C符合题意。9.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发展观,理解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明确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同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材料中“人口绝对数量”“首次出现下降”与“老年人口比重继续攀升”的现象发生,说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不协调,一方面人口数量减少需要补充,另一方面老龄化加剧缺少劳动力需要补充。因此,“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①④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②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目前,我国人口基数依然大;③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计划生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口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的。依据分析和选项组合,因此选B。10.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我国人口年龄老龄化突出,故D正确。图示中没有展示人口素质不高、人口总量减少、人们就业困难,故排除ABC项。故选D。11.B【解析】【解析】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和植树造林,都是黄土高原地区减少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读图可知,①地地势起伏和缓,适宜修筑梯田;②地坡度陡,不宜修筑梯田,需退耕还林还草;③修筑挡土坝,防止水土流失;故答案选B。12. A 13. C【解析】本题考查了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2.依据材料可知,武义县利用丰富的萤石资源,充分开发萤石的价值,制成了精美的珠宝、工艺品,从按吨计算走向“克拉时代”,这说明了武义县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故A正确,BCD错误。13.武义萤石工艺品热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体现了:立足自身的自然特点和优势,寻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方式是一条可行的出路 ;当今世界具有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发展经济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故选项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发展经济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14.D【解析】依据题干“考虑需要和可能……把经济增长目标由上年7.5%主动调低到今年的7%”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社会人口问题已经不容忽视,盲目的发展经济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做出了把经济增长目标由上年7.5%主动调低到今年的7%的决定,主要是考虑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能顾此失彼,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能力,思考国家为什么把经济增长的幅度调低,根据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思考问题,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环境,需要坚持的方针不是盲目的发展经济,一味的追求经济发展,不注重保护环境是不可取的,国家制定这一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15.D【解析】依据题干“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信息可知,材料表明我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②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不是主导作用,①项错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③项错误;故选D。16.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国现在人口的特点是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短缺,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情,制定了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目的是使人口增长情况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③④观点正确;计划生育还是要坚持优生为目的,①观点错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等,②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D。17.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C:依据教材知识,面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国情,只有这三者协调发挥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C说法正确;AB:说法用于科技创新领域,与题干不符;D:说法用于协调发展方面,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C。18.C【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C: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鄱阳湖区候鸟命运的变化说明环境的保护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即经济与环境更协调,互相促进共发展,C说法正确;ABD:说法没有认识到题干的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应排除;故本题选C。19.(1)人口增长,耕地减少。(2)人口、资源。(3)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4)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母亲发愁的原因是:由于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人口过多会造成交通压力增大,居住条件变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人口老龄化,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2)该漫画揭示了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的人口、资源问题。(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4)给地球母亲消愁的办法有: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20. (1)我国资源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当前我国资源短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资源。(2)环保意识(或可持续发展意识、节约意识)。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尽量不使用电梯,多走楼梯;多步行,多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等。(3)国家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制订计划);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扶持新能源产业,用可再生能源代替非可再生能源.如开发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考查正确认识我国的资源现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爸爸的观点错误,我国虽然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2)本问考查对低碳生活方式的正确认识。从题文中可以看出市民的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意识在提高,低碳生活方式可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尽量不使用电梯,多走楼梯;多步行,多坐公交车,少开私家车等。(3)本问从国家角度考查如何实践减排目标,具体可围绕加强立法、严格执法、科技创新的角度做起。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