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人教版|人文地理(上册)第一单元 人在社会中生活了解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概念、特点及形成条件;理解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能够运用实例说出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及居民生活内容的差异;从现实生活出发,感受区域差异的存在,理解区域联系的必要性。学习目标01课堂导入视频导入:中国最美乡村——山东临沂沂南视频导入:航拍中国香港02新知讲授乡村聚落1、概念也叫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2、特点(1)分布乡村聚落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如为避免洪涝威胁,许多村落建在高地上;在干旱地区,村落多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2)形态规模平原地区的村落规模大,房屋密集且较集中,呈团块状分布。山区的村落规模小,房屋稀疏且分散,呈条带状分布。(3)民居房屋建筑往往体现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云南傣族地区气候特点为高温多雨、较湿润,所以建高脚屋,屋顶设计成斜顶,利于排水。阿拉伯半岛上的乡村民居,为适应那里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往往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4)生产活动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乡村聚落的人们从事的生产主要有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思考:聚落形成的条件城市聚落1、形成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这样,城市聚落就出现了。2、景观特征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等。3、特色与功能(1)特色不同①有的城市作为国家的首都,以政治活动为主,如北京。②有的城市工商业发达,偏重于经济活动,如上海。③有的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文化艺术方面富有特色,如巴黎。(2)功能不同①高科技园区:如北京中关村。②商业区:如北京王府井,从事商业活动为主。③生活区:如我们居住的小区,居住为主。4、生产与生活方式(1)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2)在休闲时间里,人们除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外,还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往来在区域之间1、区域联系的必要性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2、区域联系的表现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我们要清楚认识自己家乡的特色,以便更好地因地制宜,并与其他地域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繁荣发展。人才交流如城市优秀教师支持西部偏远地区教育。技术交流如医学技术指导、农业技术指导。经济交流如到农村卖彩电、冰箱、汽车、电脑。信息交流如网上查找就业信息。3、区域联系的作用满足各个区域的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03课堂小结04巩固练习1.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B.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业和服务业等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2.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的工作是A.纺织业 B.耕作业 C.饮食服务业 D.邮电业3.青藏铁路通车以后,不少武汉人坐火车到拉萨开办小商品市场。这反映了不同区域之间的( )A.文化联系 B.技术联系C.人才联系 D.经济联系4.不同的聚落呈现出较大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聚落中居住的人口数量不同 B.聚落所处的地形不同C.气候的差异 D.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5.一个城市的发展要考虑到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其中自然条件包括( )①地形情况 ②经济生活水平 ③气候条件 ④水资源特点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试分析一下形成这两个乡村聚落的条件。6.下图中A、B为两个乡村聚落,它们都位于河沿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答案】(1)地形平坦,海拔较低,靠近河流,水源充足(2)哪个聚落更容易发展成城市聚落?为什么?6.下图中A、B为两个乡村聚落,它们都位于河沿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答案】(2)B 因为B位于河流交汇处,地形平坦开阔,发展空间大,水运(交通)便利。(3)请你列举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至少3方面)6.下图中A、B为两个乡村聚落,它们都位于河沿岸。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答案】(3)可以从自然景观、建筑物、公共设施、人口、职业等方面进行描述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文地理(上册)知识清单1.2 乡村与城市一、乡村聚落1、概念也叫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2、特点(1)分布乡村聚落的分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如为避免洪涝威胁,许多村落建在高地上;在干旱地区,村落多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点拨】聚落形成的条件:(2)形态规模平原地区的村落规模大,房屋密集且较集中,呈团块状分布;山区的村落规模小,房屋稀疏且分散,呈条带状分布。(3)民居房屋建筑往往体现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云南傣族地区气候特点为高温多雨、较湿润,所以建高脚屋,屋顶设计成斜顶,利于排水;阿拉伯半岛上的乡村民居,为适应那里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往往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4)生产活动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乡村聚落的人们从事的生产主要有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二、城市聚落1、形成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这样,城市聚落就出现了。2、景观特征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密集分布的住宅楼群,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人群熙攘的商业中心,错落有致的园林绿地等。3、特色与功能(1)特色不同①有的城市作为国家的首都,以政治活动为主,如北京;②有的城市工商业发达,偏重于经济活动,如上海;③有的城市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文化艺术方面富有特色,如巴黎。(2)功能不同①高科技园区:如北京中关村;②商业区:如北京王府井,从事商业活动为主;③生活区:如我们居住的小区,居住为主。实际上,各个城市的特色与功能各异,但任何一座城市的功能都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4、生产与生活方式(1)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2)在休闲时间里,人们除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外,还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二、往来在区域之间1、区域联系的必要性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有所不同。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2、区域联系的表现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1)人才交流:如城市优秀教师支持西部偏远地区教育。(2)技术交流:如医学技术指导、农业技术指导。(3)经济交流:如到农村卖彩电、冰箱、汽车、电脑。(4)信息交流:如网上查找就业信息。我们要清楚认识自己家乡的特色,以便更好地因地制宜,并与其他地域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繁荣发展。3、区域联系的作用满足各个区域的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 乡村与城市 同步精品课件.pptx 1.2 乡村与城市 知识清单.docx 中国最美乡村:山东临沂沂南.mp4 航拍中国香港.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