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案+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10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教案+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九条“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此外,《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这也是本课编写的重要依据,本课的话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就是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的“家国情怀教育”相对应的。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还没能深刻认识到“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因此,引导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知道国家与个人的关系,理解个人与国家具有共同命运,增强家国情怀。
2.理解爱国的内涵,懂得常怀爱国之情,常思报国之志,愿意用行动表达爱国之情。
3.懂得如何爱国,知道爱国情怀与忧患意识紧密相连,能够体会居安思危、忧国忧民意识,感悟源远流长的爱国之情;
4.激发学生将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的情感,初步树立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理想。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王老师的《道德与法治》精品课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最近,有一位叫李晓华的同学,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和老师一起来帮帮他。 (学生录音)上周末,爷爷带我参观了“复兴之路”的展览。(播放参观视频) 参观结束后,爷爷在留言簿上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大字。(出示)我注视着这八个大字,看了看爷爷凝重的脸庞,心中充满了疑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爷爷为什么要写下这句话? 同学们知道如何解释这句话吗? 学生:我觉得就是天下的兴与亡,匹夫也要承担责任。 是的,祖国的繁荣发展和衰亡,是匹夫的责任。匹夫在这里指的是“普通人”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所有的中国人。国家的兴旺和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责任。换句话,也就是说,祖国的兴衰,所有的中国人都有责任。 那作为小学生,我们是不是也要承担国家兴亡的重任呢? 学生1 我认为虽然我们的年龄小,但我们都是中国人。 学生2 我觉得不包括小学生,因为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读书学习。 此时,我想起家长常说的一句话:“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其它的什么事情也不用管。” 你们同意这位家长的观点吗?(出示这句话) 学生1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们小学生,好好学习是重要,但也要参加少先队活动、社区义务服务等很多实践活动。 学生2 我也不同意家长的观点。刚才都说了国家的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所以我们也要关心国家大事。 从你们的言谈中我看到了赤诚的爱国心。不过老师也要测试一下大家是否做到了言行一致。(出示2019年国内重要新闻图片) 同学们,这些图片都是哪些国家大事呢?你能叙述出具体的新闻内容吗? 学生1 这些图片中的新闻内容,我都不是很清楚。(录音) 学生2 我只知道这个新闻内容是澳门回归20周年。(录音) 这三个新闻的内容是: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新标杆。 那为什么我们对这些国家大事知之甚少?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1 这和我们的学习、生活离得太远了。(录音) 学生2 每天放学妈妈就盯着我写作业,没有时间上网、看电视。其实我们心里最关心的还是学习,尤其是学习成绩。(录音) 学生3 我觉得我们只把关心国家大事停留在口头上了,没有真正去关心。(录音) 我们都懂得要关心国家大事的道理,可是绝大多数人却没有真正地去关心。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大家没有弄清楚,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关心国家大事。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春秋时期一位鲁国的女子是怎么做的。 (老师录音)《鲁女爱国》 鲁国有个女子,有一天倚着柱子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路过的人都觉得声音很悲惨。邻家妇女就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悲伤?”她说:“鲁国国君年老,而太子幼小,我为祖国担忧啊!”邻家妇女笑着对她说:“这是那些当官的该担心的事,与我们妇女有什么关系?”“不然,”她说,“一旦鲁国有难,君臣上下都会受辱,还会牵连到我们普通百姓,怎么能说和我们妇女没有关系呢?” 通过这个故事,你了解了什么? 学生1 鲁女为鲁国国君年老,太子年幼而担心。(录音) 学生2 鲁女担心国君却遭到了邻居家妇女的嘲笑。(录音) 学生3 鲁女懂得,一旦鲁国有难,君臣上下都会受辱,还会牵连到普通百姓。(录音) 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鲁女这样一位普通百姓担心国君继承问题是因为她的生活与国家发生的事情是紧密相连的。了解了鲁女的故事,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国家的大事会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我们小学生作为国家的一分子,不仅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更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出示这副对联) 【设计意图】本环节聚焦于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理解,从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对接“鲁女爱国”的历史故事,在环环相扣的思考中,建立起个人与国家的联系。 正如同学们所说,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请同学们观察两幅图片,思考两幅图片中儿童的生活状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出示和平年代的少年儿童与战争年代的少年儿童两幅图片) 这两幅图片告诉了我们,不同的生活年代,国家不同的状况,会造成人们生活状态的巨大差异。大家希望过怎样的生活?这两幅图片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呢? 学生1 国家好,每个人生活才幸福。国家衰弱,每个人都遭殃。我们当然愿意过幸福生活。 (录音) 学生2 每个人生活的好坏都和国家连在一起。(录音) 小结:大家说的没错,从古至今,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选取了古代、近代和现代事例来学习,意在引导学生感悟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同时在对比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中华民族悠悠数千年,历经劫难而不衰,就是因为从古至今,许多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保卫祖国,心系民生,用深沉的爱国表现凝结成可贵的爱国精神。 屈原、岳飞、林则徐、李大钊、周恩来、邓稼先、袁隆平等爱国志士,同学们一定能如数家珍,这说明爱国早已深入我们的心中。 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中,有无数的“普通人”同样展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疫情期间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是如何用自己的行为体现爱国的。(播放视频) 教师小结:疫情期间,无论是抗疫一线的普通人,还是选择宅在家中的普通人,有人传递着坚强、有人传递着感动,正是这些千千万万的普通人,用他们平凡的爱国行为体现着对国家不平凡的爱。在历史长河中,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时刻燃烧着爱国之情,将国家的危难、发展和富强作为自己的责任,用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正内涵。 一首《国家》唱出了所有中国人的心声,我们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繁荣、强大的祖国而感到无比幸福,但是,我们在享受幸福的同时还要做到居安思危,常怀忧患意识,时刻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为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而不懈追求。 (出示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他就是我国北宋政治家范仲淹说的,让我们听听他忧国忧民的故事。请大家边听边思考:范仲淹是如何忧国忧民,担当起天下兴亡的责任的?(播放视频) 学生 范仲淹关心国家前途命运,说明他很爱国;范仲淹关心百姓疾苦,说明他很爱民。(录音) 同学们,范仲淹临终前的遗书全是关于治理国家的事,对自己和家人的私事只字未提。看来,忧患意识确实是与爱国情怀相伴随的。 接下来,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耳熟能详的爱国志士,从他们身上也能体现出忧患意识。(出示邓稼先,袁隆平阅读材料)请大家认真阅读材料并说说这两位科学家是如何做到忧国忧民的? 学生1 邓稼先深知没有原子弹,国家就不能立足于世界,所以他毅然回国,在艰苦的条件下隐姓埋名研究原子弹。 学生2 袁隆平知道中国人必须要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所以,他不懈地研究杂交水稻,一举解决了中国的粮食生产问题。 这两位科学家都是看到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为了国家和人民而不懈努力,他们的努力甚至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人人具有忧患意识,人人具备爱国情怀,这便是“天下为公”的理念。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国,只有我们国家的每一个人心中有国家,爱国家,为国奉献和付出,我们的国家才能兴旺发展! 爱国之心长存于每个国人心中,让我们来听一听身边人的心声。(播放同学课前做的采访视频) 学生1 我的哥哥特别想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他说:他本身对于火箭、飞机特别感兴趣,总想将来也成为一名航空航天工程师。另外,更主要的是,他说未来全世界航空航天领域的科技竞争将会非常激烈。我们国家一定会需要更多这方面的人才,他想自己学有所成,将来也能为祖国的科技进步出一份力…… 学生2 我的爸爸是一名民警,他特别忙,只要所里一来电话,他不管在忙什么都会急匆匆地回所里。我想问问他为什么总这样忙。爸爸说:“人民警察的工作职责就是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警察的天职。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 爸爸的付出实际上是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虽然爸爸经常不能在家照顾我的生活,但是,爸爸一样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守护着人民的安全。想到这,我就能够理解爸爸了。 点评:第一位同学的哥哥不但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还关心着祖国航空航天科技事业未来发展中将要面临的问题,这就是忧患意识的体现,相信他一定能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另一位同学的爸爸说的真好。不光是警察,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心怀祖国,我们的国家必将强大无比。 你们打算如何用实际行动表现自己的爱国之心呢? 学生1 我以前从没将学习与爱国联系起来,现在觉得要好好学习,将来学有所成报效祖国,这就是我要做的。 学生2 我觉得我们要时时刻刻维护祖国的尊严,不容许任何人侮辱我们的国家。 学生3 我以前在升旗仪式上,总是不好意思唱国歌,觉得自己唱不好。现在我知道了,这些小事也是爱国的表现,以后一定要做好。 教师总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责,国家就会繁荣富强。自古及今,无数铁铮铮的事例证明了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讨论,能够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内涵,具有忧患意识,常怀爱国之心,并付诸实际行动,将爱国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今天的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了解的爱国人士的言行,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用实例帮助学生感受爱国是普通人的责任,人人爱国更会助力祖国强大,进而深入地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环环相扣,逐层递进的感悟中,达到情感认同,愿意用实际行动传承爱国精神。
五、板书设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爱国之情
爱国之责
忧患意识(共25张PPT)
小学五年级 道德与法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上周末,爷爷带我参观了“复兴之路”的展览。
国家的兴旺和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责任。换句话,也就是说,祖国的兴衰,所有的中国人都有责任。
我认为虽然我们的年龄小,但我们都是中国人。
我觉得不包括小学生,因为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读书学习。
学生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其它的什么事情也不用管。
你们同意这位家长的观点吗?
2019年国内重要新闻
资料
资料
2019年国内重要新闻
资料
资料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201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推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新标杆。
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
资料
资料
资料
资料
鲁国有个女子,有一天倚着柱子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路过的人都觉得声音很悲惨。邻家妇女就问她:“你为什么这么悲伤?”她说:“鲁国国君年老,而太子幼小,我为祖国担忧啊!”邻家妇女笑着对她说:“这是那些当官的该担心的事,与我们妇女有什么关系?”“不然,”她说,“一旦鲁国有难,君臣上下都会受辱,还会牵连到我们普通百姓,怎么能说和我们妇女没有关系呢?”
《鲁女爱国》
鲁女为鲁国国君年老,太子年幼而担心。
鲁女担心国君却遭到了邻居家妇女的嘲笑。
鲁女懂得,一旦鲁国有难,君臣上下都会受辱,还会牵连到普通百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和平年代的少年儿童
战争年代的少年儿童
资料
资料
国家好,每个人生活才幸福。国家衰弱,每个人都遭殃。我们当然愿意过幸福生活。
每个人生活的好坏都和国家连在一起。
中华民族悠悠数千年,历经劫难而不衰,就是因为从古至今,许多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保卫祖国,心系民生,用深沉的爱国表现凝结成可贵的爱国精神。
我们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繁荣、强大的祖国而感到无比幸福,但是,我们在享受幸福的同时还要做到居安思危,常怀忧患意识,时刻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为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而不懈追求。
北宋政治家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资料
范仲淹关心国家前途命运,说明他很爱国;范仲淹关心百姓疾苦,说明他很爱民。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五十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邓稼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资料
资料
邓稼先深知没有原子弹,国家就不能立足于世界,所以他毅然回国,在艰苦的条件下隐姓埋名研究原子弹。
袁隆平知道中国人必须要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所以,他不懈地研究杂交水稻,一举解决了中国的粮食生产问题。
大家说说这两位科学家是如何做到忧国忧民的?
我以前在升旗仪式上,总是不好意思唱国歌,觉得自己唱不好。现在我知道了,这些小事也是爱国的表现,以后一定要做好。
我觉得我们要时时刻刻维护祖国的尊严,不容许任何人侮辱我们的国家。
我以前从没将学习与爱国联系起来,现在觉得要好好学习,将来学有所成报效祖国,这就是我要做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将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责,国家就会繁荣富强。自古及今,无数铁铮铮的事例证明了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希望大家通过这节课的讨论,能够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内涵,具有忧患意识,常怀爱国之心,并付诸实际行动,将爱国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