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29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件(29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战争中,他正策马疾驰,近旁有炮弹爆炸,气浪把他从马鞍上震落,后背猛然着地,脊椎骨负伤……醒来后他觉得什么大碍,去追赶自己的部队,再次投入鏖战……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专政的国家。经过三年   战争,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期间,实行    
政策。
苏维埃
俄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
目的
内容
评价
巩固新生政权
国内外敌人进攻
巩固政权
农业:余粮征集制
保证战争胜利
面包会有的,
牛奶会有的,
一切都会有的。
——电影《列宁在1918》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实物分配
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
军事、行政手段
 管理经济
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
等待领取面包的苏俄饥民
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
——小说《静静的顿河》
“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列宁《论粮食税》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马克思
1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2生产者积极性低落
国情
改变!
新经济政策有哪些措施?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背景
目的
内容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
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国内外敌人进攻
巩固政权
农业:余粮征集制
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
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实物分配
固定粮食税
允许私人私营中小企业
恢复自由贸易
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新在哪里?(特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黑面包是常餐便饭的唯一食品。……现在丰富得多了……工厂工资大增,废劳动券而令得购买于市场的可能。 ――瞿秋白《赤都心史》
  贸易商人设立摊位,跳蚤市场蓬勃发展,农民将食品运到城镇。因有新法律的许可,私人的咖啡馆、商店、餐馆、 ……信用社甚至小型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内战时宛如墓地的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突然生机盎然,嘈杂的贸易商人、忙碌的出租车司机、灯火通明的商店和街道,好像重又回到1917年之前。
――《耳语: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
 你能感受到新经济政策带来了什么变化?
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工业总产量指数
以下表格反映了什么信息?
(1)列宁是如何做到“退一步”的?
(2)“进两步”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    ――列宁
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
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
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使我们对资产阶级患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把新经济政策视为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仅仅是用另一种形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斗争。  
--保尔·柯察金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
奥斯特洛夫斯基
1922年
苏联
沙俄
苏俄
苏联
俄罗斯
1547年
1917年
1922年
1991年
老话务员记录:1924年1月21日下午六时五十分……在高尔克逝世……
他边听边译: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机器嗒嗒地打出几点,之后是一划,又是几点,又是一划……拼在一起是:列宁
老报务员从座位上跳下来,抓住卷曲的纸带,呆呆地看着它。他脸色煞白,转过身来,冲着两个女同事惊恐地喊道:
“列宁逝世了!”
汪洋大海中的孤岛
扶木犁的穷国
虽然新经济政策使苏联经济得到复苏,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靠畜力、人力完成。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十月革命之后,西方国家对苏维埃采取敌视的态度,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全球文明史》               
读一读,找出相对应的材料
1国家落后,急需工业化
2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入侵
国情
改变!
“钢、铁、煤”这三个富有魅力的字眼,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这个正在进行伟大建设的国家的报纸上。
于是,全国掀起了为钢铁而战的空前的热潮,人民迸发出举世罕见的建设激情。“速度”一词也成为强有力的号召,敦促人民加快行动。
行政命令
指令性计划
西伯利亚铁路通车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
苏联军事工业化
莫斯科地下铁竣工
“喀秋莎”火箭炮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1928年——1937年
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
指令性计划
成就:①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②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强国。
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怎样的成就?
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行政手段
开展优先发展
   为特点的工业化建设
1928年起,实行
两个    ,变成强大工业国
20世纪30年代初,进行大规模农业 运动。
1936年颁布  ,宣告苏联模式的形成。
苏联
1.权力高度集中。
2.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高度集中
的体制
政治
经济
苏联
他需要一项特殊的成就--一项旧政权从未取得过的成就--而且希望尽快实现。他不仅要求兴建运河工程(白海-波罗的海运河),而且要求在二十个月竣工。运河开通之后,将以他的名字命名。 
  --《古拉格:一部历史》
斯大林模式
特定历史的产物
苏联
长期以来,苏联市场紧张,被称为“短缺经济”。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等。由于消费品匮乏,苏联被迫从1929年开始在粮食、肉类、布匹等消费品方面实行配给制。……工业中也因管理不善,粗放发展,效益低下,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国家利益: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内核》
1

1

使得苏联在短时间内实现工业化。
提高苏联的综合国力。
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民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片面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
没有尊重经济规律,后来经济体制日渐僵化。
……
……
1942年
1936年
克里卡列夫
“没有了, 再也没有了, 我们失败了。 白匪和资本家再一次骑到了我们的头上, 如果你要追随那颗红星 ,去东方吧, 穿越第聂伯河, 翻过乌拉尔山脉, 西伯利亚平原的尽头, 那里还燃烧着星星之火!!!”
苏俄的诞生惊醒了中国!
苏联的发展引导了中国!
苏联的解体警示着中国!
你能判断是哪个经济政策吗?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
“莫斯科印刷企业公司胜过了竞争对手哈姆梅尔印刷厂。”
谷物生产总量和谷物征购量对比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