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2019七下·诸暨期末)阅读下列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问题。
1.《绿水青山看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套大型文化节目,其中在“猜猜我在哪儿”环节中,嘉宾对以上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
B.乙地雪山连绵,草场广布,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牧区
C.丙地少数民族种类分布最多,是我国民族自治区之一
D.丁地降水丰沛,是红松之乡,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2.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生活在丙地的独龙族同胞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帮助下,实现了整族脱贫的“千年一跃”。这说明在我国(  )
A.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B.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C.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着美好家园
D.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2019七下·诸暨期末)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选项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哈尼族——西藏——那达慕大会
B.蒙古族——广西——四季放牧
C.哈萨克族——宁夏——梯田文化
D.维吾尔族——新疆——绿洲农业
(2019七下·诸暨期末)读右边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4.下列描述符合图中河段特征的是(  )
A.①河段峡谷众多,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B.②河段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
C.③河段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D.③河段江阔水深,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
5.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带,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
②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③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
④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沿线分布众多港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9七下·诸暨期末)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关于这一分界线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
③我国1月O℃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界线
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基本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0七下·浙江期中)一位同学在假期旅游后写了一首记游诗:“自古农耕水土流,到处万壑与千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据此判断,他旅游的地方属于(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8.(2020七下·诸暨期末)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部法律施行后将取代“外资三法”,成为新时代中国利用外资的基础性法律。这说明(  )
①成文的规则是可以随意改变的
②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唯一规则
③规则随着生活的需要不断完善
④规则的演变是历史进程的折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9.(2020七下·诸暨期末)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下列文物被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蛋壳黑陶杯
C.牛河梁女神头塑 D.舞蹈纹彩陶盆
10.(2020七下·诸暨期末)下列事件名称所包含的纪年方法,由汉武帝首创的是(  )
A.贞观之治 B.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二、综合题
11.(2019七下·诸暨期末)阅读川藏铁路规划建设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图中A、B所代表的山脉名称,以及成都、拉萨所在的地形区。
A    成都   
B    拉萨   
(2)根据上图,联系所学知识,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明川藏铁路是铁路史上“最难建铁路”的原因。
12.(2019七下·诸暨期末)阅读珠江三角洲图及相关链接,回答问题。
(1)请根据上图,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
(2)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所在。
13.(2019七下·诸暨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亚洲曾因水而兴。请举出被列入“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亚洲文明一个,并写出其发祥的大河流域名称。
(2)绍兴曾为水而忧。请结合右上图表,解释历史上绍兴容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
(3)抚古思今鉴未来。材料中小蒙运用了哪些社会调查方法﹖大禹治水从传说到网络传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1.根据给出的各省轮廓可知,甲地是我国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错误,水资源短缺。乙地是我国的西藏自治区,雪山连绵,草场广布,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牧区,正确。丙地是云南省,少数民族种类分布最多,但不是是我国民族自治区之一,错误。丁地是四川省,降水丰沛,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红松之乡,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生活在丙地的独龙族同胞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帮助下,实现了整族脱贫的“千年一跃”。这说明在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着美好家园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东部和西部差异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尼族创造了梯田文化,蒙古族典型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西藏主要的民族是藏族,新疆维吾尔族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了绿洲农业。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遍布全国,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答案】4.A
5.B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上游地区,峡谷多,城镇稀疏,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城镇密度高。
4.根据题意,结合给出的长江水系图分析可知,①河段峡谷众多,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正确。②河段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错误,如果是黄河的话正确。③河段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错误。③河段江阔水深,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错误,应该是疏通河道。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②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受夏季风影响较大,④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沿线分布众多港口,①②④ ,正确。③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说法错误,没有经过内蒙古高原。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6.【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等。 ①③④ ,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7.【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 根据诗中“万壑、千沟、窑洞、信天游”等信息可知该处应该是黄土高原,故选A。
【点评】知道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8.【答案】D
【知识点】规则的演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部法律施行后将取代“外资三法”,成为新时代中国利用外资的基础性法律。这说明:③规则随着生活的需要不断完善,④规则的演变是历史进程的折射,③④,正确①成文的规则是可以随意改变的,说法错误。②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唯一规则,唯一说法错误。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 规则,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历史上,有许多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相继废立;现实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规则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完善。
9.【答案】B
【知识点】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蛋壳黑陶杯是被 被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蛋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山东日照市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反映当地独有的陶土材质和独特的制陶方法,以及当地人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
10.【答案】A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在给出的纪年方法中,其他三项是干支纪年法,贞观之治是年号纪年法。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11.【答案】(1)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2)穿越横断山脉,经过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跨越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起伏大;高原山地气候,高寒缺氧,气候条件恶劣。
【知识点】四川盆地;青藏牧区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图中A代表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B所代表的山脉是横断山脉。成都所在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拉萨所在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2)、根据上图,联系所学知识,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明川藏铁路是铁路史上“最难建铁路”的原因是穿越横断山脉,经过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跨越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起伏大;高原山地气候,高寒缺氧,气候条件恶劣。
【点评】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线路全长1838千米,川藏铁路工程需要面对崇山峻岭、地形高差、地震频发、复杂地质、季节冻土、山地灾害、高原缺氧以及生态环保等建设难题。川藏铁路横跨中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起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东西横穿横断山脉至青藏高原拉萨平原,由于川藏铁路采用“台阶式”路线直攀高原,故其建设难度远比采用“缓坡式”路线间接上山的青藏铁路要大。
12.【答案】(1)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南临南海。
(2)①气候适宜,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较多,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②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充足;位于沿海,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提供市场;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利于区域合作,促进传统农业转型。
【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南临南海,地理位置优越。
(2)、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①气候适宜,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较多,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②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充足;位于沿海,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提供市场;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利于区域合作,促进传统农业转型。
【点评】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5.6万平方公里。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13.【答案】(1)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示例:中国文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2)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引发涝灾。
(3)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当地长辈(或文献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传媒的演变见证着生活的历史。传媒因生活的改变而发展,生活因传媒的发展而改变。
【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示例:中国文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2)、根据题意,易发生水灾主要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引发涝灾。
(3)、材料中小蒙运用了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当地长辈(或文献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社会调查方法。 大禹治水从传说到网络传播的变化说明了 传媒的演变见证着生活的历史。传媒因生活的改变而发展,生活因传媒的发展而改变。
【点评】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
1 / 1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
(2019七下·诸暨期末)阅读下列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图,回答问题。
1.《绿水青山看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套大型文化节目,其中在“猜猜我在哪儿”环节中,嘉宾对以上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
B.乙地雪山连绵,草场广布,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牧区
C.丙地少数民族种类分布最多,是我国民族自治区之一
D.丁地降水丰沛,是红松之乡,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2.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生活在丙地的独龙族同胞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帮助下,实现了整族脱贫的“千年一跃”。这说明在我国(  )
A.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B.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C.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着美好家园
D.民族文化是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点评】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每一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1.根据给出的各省轮廓可知,甲地是我国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错误,水资源短缺。乙地是我国的西藏自治区,雪山连绵,草场广布,有我国海拔最高的牧区,正确。丙地是云南省,少数民族种类分布最多,但不是是我国民族自治区之一,错误。丁地是四川省,降水丰沛,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红松之乡,错误。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生活在丙地的独龙族同胞在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帮助下,实现了整族脱贫的“千年一跃”。这说明在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着美好家园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3.(2019七下·诸暨期末)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们积极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选项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
A.哈尼族——西藏——那达慕大会
B.蒙古族——广西——四季放牧
C.哈萨克族——宁夏——梯田文化
D.维吾尔族——新疆——绿洲农业
【答案】D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及其分布;东部和西部差异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哈尼族创造了梯田文化,蒙古族典型的节日是那达慕大会,西藏主要的民族是藏族,新疆维吾尔族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创造了绿洲农业。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遍布全国,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2019七下·诸暨期末)读右边长江水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4.下列描述符合图中河段特征的是(  )
A.①河段峡谷众多,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B.②河段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
C.③河段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D.③河段江阔水深,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
5.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带,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
②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③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
④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沿线分布众多港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4.A
5.B
【知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
【解析】【点评】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至湖口为中游,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江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上游地区,峡谷多,城镇稀疏,下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城镇密度高。
4.根据题意,结合给出的长江水系图分析可知,①河段峡谷众多,水力资源十分丰富
,正确。②河段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错误,如果是黄河的话正确。③河段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错误。③河段江阔水深,治理的根本是保持水土,错误,应该是疏通河道。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②长江流域降水丰沛,受夏季风影响较大,④长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沿线分布众多港口,①②④ ,正确。③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等地形区,说法错误,没有经过内蒙古高原。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6.(2019七下·诸暨期末)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重要地理分界线,关于这一分界线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②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比较接近
③我国1月O℃等温线大致经过该界线
④和我国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基本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等。 ①③④ ,正确。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
7.(2020七下·浙江期中)一位同学在假期旅游后写了一首记游诗:“自古农耕水土流,到处万壑与千沟。窑洞之中忆革命,听唱一曲信天游。”据此判断,他旅游的地方属于(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答案】A
【知识点】黄土高原
【解析】【分析】 根据诗中“万壑、千沟、窑洞、信天游”等信息可知该处应该是黄土高原,故选A。
【点评】知道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
8.(2020七下·诸暨期末)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部法律施行后将取代“外资三法”,成为新时代中国利用外资的基础性法律。这说明(  )
①成文的规则是可以随意改变的
②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唯一规则
③规则随着生活的需要不断完善
④规则的演变是历史进程的折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规则的演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这部法律施行后将取代“外资三法”,成为新时代中国利用外资的基础性法律。这说明:③规则随着生活的需要不断完善,④规则的演变是历史进程的折射,③④,正确①成文的规则是可以随意改变的,说法错误。②法律是社会生活中的唯一规则,唯一说法错误。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规则是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可以是由书面形式规定的成文条例;也可以是约定俗成,流传下来的不成文规定。 规则,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历史上,有许多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相继废立;现实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规则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完善。
9.(2020七下·诸暨期末)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研究历史具有重要价值。下列文物被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蛋壳黑陶杯
C.牛河梁女神头塑 D.舞蹈纹彩陶盆
【答案】B
【知识点】探究文明起源的方法和途径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蛋壳黑陶杯是被 被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蛋壳黑陶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山东日照市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出土。反映当地独有的陶土材质和独特的制陶方法,以及当地人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
10.(2020七下·诸暨期末)下列事件名称所包含的纪年方法,由汉武帝首创的是(  )
A.贞观之治 B.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A
【知识点】贞观之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在给出的纪年方法中,其他三项是干支纪年法,贞观之治是年号纪年法。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二、综合题
11.(2019七下·诸暨期末)阅读川藏铁路规划建设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图中A、B所代表的山脉名称,以及成都、拉萨所在的地形区。
A    成都   
B    拉萨   
(2)根据上图,联系所学知识,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明川藏铁路是铁路史上“最难建铁路”的原因。
【答案】(1)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2)穿越横断山脉,经过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跨越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起伏大;高原山地气候,高寒缺氧,气候条件恶劣。
【知识点】四川盆地;青藏牧区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图中A代表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B所代表的山脉是横断山脉。成都所在的地形区是四川盆地、拉萨所在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
(2)、根据上图,联系所学知识,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说明川藏铁路是铁路史上“最难建铁路”的原因是穿越横断山脉,经过高海拔的青藏高原,跨越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起伏大;高原山地气候,高寒缺氧,气候条件恶劣。
【点评】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线路全长1838千米,川藏铁路工程需要面对崇山峻岭、地形高差、地震频发、复杂地质、季节冻土、山地灾害、高原缺氧以及生态环保等建设难题。川藏铁路横跨中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起于四川盆地成都平原,东西横穿横断山脉至青藏高原拉萨平原,由于川藏铁路采用“台阶式”路线直攀高原,故其建设难度远比采用“缓坡式”路线间接上山的青藏铁路要大。
12.(2019七下·诸暨期末)阅读珠江三角洲图及相关链接,回答问题。
(1)请根据上图,描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
(2)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所在。
【答案】(1)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南临南海。
(2)①气候适宜,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较多,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②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充足;位于沿海,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提供市场;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利于区域合作,促进传统农业转型。
【知识点】珠江三角洲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南临南海,地理位置优越。
(2)、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①气候适宜,降水丰沛,雨热同期;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流较多,水源充足,灌溉便利。②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充足;位于沿海,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和提供市场;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利于区域合作,促进传统农业转型。
【点评】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5.6万平方公里。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13.(2019七下·诸暨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亚洲曾因水而兴。请举出被列入“世界四大古文明”的亚洲文明一个,并写出其发祥的大河流域名称。
(2)绍兴曾为水而忧。请结合右上图表,解释历史上绍兴容易发生水灾的自然原因。
(3)抚古思今鉴未来。材料中小蒙运用了哪些社会调查方法﹖大禹治水从传说到网络传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1)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示例:中国文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2)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引发涝灾。
(3)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当地长辈(或文献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传媒的演变见证着生活的历史。传媒因生活的改变而发展,生活因传媒的发展而改变。
【知识点】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此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答案符合题意即可。示例:中国文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2)、根据题意,易发生水灾主要从自然原因角度分析。绍兴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引发涝灾。
(3)、材料中小蒙运用了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当地长辈(或文献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社会调查方法。 大禹治水从传说到网络传播的变化说明了 传媒的演变见证着生活的历史。传媒因生活的改变而发展,生活因传媒的发展而改变。
【点评】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