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八下《让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活起来(写作训练)》视频课堂实录+课件+教案+反思+建议+素材(方老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让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活起来(写作训练)》视频课堂实录+课件+教案+反思+建议+素材(方老师)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让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活起来》的教学建议
1、在内容上的建议:
内容上都全选取了经典课文的经典片段。建议,下次上这一类课的时候,选材时要兼顾课内和课外,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程度也由易到难。
2、形式上的建议。
在最后佳作展示环节,老师设计的是让学生点评,先说优点,再说不足。在点评指导的时候,应该讲点评要求更具体,即一定结合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例如:1、文段是否抓住景物特点,抓住了景物哪一特点? 2、文段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让景物更生动形象? 3、文段通过景物描写是否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同时在学生指出不足的时候,可以让他或是其他同学给出一些建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让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活起来》教学设计
中山市博爱初级中学 方妙平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在写作时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2、 在写作中运用传神的动词,形象的形容词。
3、 学会写有形的、无形的景物,抓住景物特征来写
二、教学重点:
学会在写作时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运用传神的动词,形象的形容词。
三、教学难点:
能把握有形和无形的景物写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姿态各异的自然景物,有形的、无形的、有声的、无声的,我们都应该用心去感受,用笔去描绘,如何让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活起来呢?让我们一起欣赏优秀的作品片段,总结可以借鉴的写作技巧。
提问:什么样的景物是有形的?什么样的景物是无形的呢?
提问:读下面的文段,思考作者运用什么方法生动描绘出景物的情态的呢?
板书: 情态
有形 形状
颜色
景物
无形
出示文段一:
板书:(一)老榆树
1、使用传神的动词:苏醒了 抖动着 舒展着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春雨
1、动词:披 撑 流连
2、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
小结:
1、使用传神的动词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师:我们除了描写景物的情态,还可以抓住景物的特征如形态、颜色、声音、气味等来写,欣赏下面的文段,分析作者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生动描写景物的?
出示文段二:
板书:形状 1、形象的形容词,田田的 亭亭的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小结:1、抓住景物的形状来写
2、运用形象的形容词
3、运用比喻的修辞
出示文段三:这段写了景物的什么?用什么方法描写的?
板书:颜色:红、粉、白、金色。
形容词:冷的、绿的、热的、中性的颜色、金
小结:1、抓住景物的颜色来写
2、运用形象的形容词
3、运用比喻的修辞
师总结:
(1) 怎样让文章中有形的自然景物活起来?
1、抓住景物的情态、形状、颜色来写
2、写作中运用动词、形容词
3、写作中运用比如、拟人等修辞手法
小试身手:
以“在我眼中-----很美”为题开头写一段话,描写有形的景物,要求用上刚才我们总结的技巧,字数50左右,时间5分钟。
抛砖引玉:
在我眼中,溪水很美,美得如画,你看那盈盈的溪水,唱着歌儿从石间奔窜出来,跳动着明快活泼的音符。
交流平台:
用你最自信的声音,你最美的文字读出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美的殿堂。
(展示学生作品)
想一想:
师:如果我们要描写自然景物是无形的,应如何将它生动描绘出来呢?
品读下面的文段,找出朱自清先生描绘了哪些景物?又是怎样描绘出来的?
板书:
生动的动词:抚摸着 酝酿
春风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触觉 嗅觉
师:小结:
1、 通过触觉、嗅觉来写
2、 传神的动词的运用
3、 比喻的运用
师:接下来请分析刘湛秋先生是如何将水声传到我们耳边的?
小结:
1、从听觉角度来写
2、传神动词的运用
3、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再试身手:请生动地描绘你听到的风声,运用刚才总结的写作技巧,要求30字左右。
(展示作品)
总结:
1、有形的景物抓准景物的情态、形状、颜色,通过视觉来写。
2、无形的景物通过抓住景物的声音、气味,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来写。
3、写作中运用传神的动词、形象的形容词描写
4、写作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布置作业:运用今节课总结的写作技巧写一篇以景物为主的文章,字数500字以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7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让文章的自然景物
 
博爱中学 方妙平
活起来   
让文章中的自然景物   博爱中学 方妙平
同学们, 生活中有很多姿态各异的自然景物,有形的,无形的,有声的,无声的,我们都应该用心去感受,用笔去描绘,如何让笔下的自然景物活起来呢
让我们一起欣赏优秀的作品片段,总结可以借鉴的写作技巧。
读下面的文段,思考画线部分作者运用什么方法生动描绘出了景物的情态的?
文段一
1. 一个辉煌的黎明,一个明媚的早晨,经过漫长的冬眠,老榆树苏醒了,带着梦和幻想苏醒了,带着希望和沉思苏醒了。
它在和风中抖动着手臂须发。它在阳光下舒展着血脉筋骨。它打一个长长的全身轻松的哈欠,对着天空、大地、鸟儿微笑。
——孟伟哉《老榆树和四季海棠》
小结:
1、使用传神的动词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我们除了描写景物的情态,还可以抓住景物的特征如形状、颜色、声音、气味等来写,欣赏下面的文段,分析作者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生动描绘景物的?
文段二
1、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小结
1、抓住景物的形状来写
2、运用比喻的修辞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小结
1、抓住景物的颜色来写
2、运用形象的形容词
3、运用比喻的修辞
总结
一、让文章中有形的自然景物活起来
1、抓住景物的情态、形状、颜色来写
2、写作中运用动词、形容词
3、写作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小试身手
以“在我眼中, 很美”为开头,描写有形的景物,要求用上刚才我们总结的技巧,字数50字左右,时间五分钟。
抛砖引玉
在我眼中,溪水很美,美得如画。你看那盈盈溪水,唱着歌儿从石间奔窜出来,跳动着明快活泼的音符。
交流平台
用你最自信的声音,将你最美的文字读出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美的殿堂。
想一想
如果我们要描写的自然景物是无形的,应如何将它生动描绘出来?
品读下面的文段,找出朱自清先生描绘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描绘出来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朱自清的《春》
小结
1、通过触觉、嗅觉来写
2、传神的动词的运用
3、比喻的运用
接下来请分析刘湛秋先生是如何将水声传到我们耳边的?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刘湛秋《三月桃花水》
小结
1、从听觉角度来写
2、传神的动词的运用
3、比喻、拟人的运用
总结
(二)让无形的自然景物活起来
1、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来写
2、运用传神的动词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再试身手
请生动描绘你听到的风声 ,运用上刚才总结的写作技巧 ,30字左右。
 
 
总结
1、有形的景物抓住景物的情态、颜
色、形状通过视觉来写
2、无形的景物通过抓住景物的声音、
气味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来写
3、写作中运用传神的动词、形象的形
容词
4、写作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谢谢!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让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活起来》教学反思
中山市博爱初级中学 方妙平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作文的本源。本节作文指导课,我通过让学生在习作课前的观察及搜集与本次习作有关系的各种资料,让学生观察美丽的自然景色,让学生写作时“有米下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再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新课标”虽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但作为教师在学生作文时适当的引导很关键。当然,教师的“导”不是灌输,而是引领,如架设生活与教材的联系,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充实生活、反映生活。恰到好处的“导”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不可缺少的过程。在师生、生生交流中,在集体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探讨,集思广益,使学生的习作在互动交流中逐渐厚实,在点评自省中趋于完美。
上完“让文章中的自然景物活起来”之后,我个人认为有一点做得很成功,就是教给方法,自由发挥。
本次习作是写自然景物,从哪些方面去写好呢?我先把自然景物分为有形的景物与无形的景物两类,然后分别展示语言优美的片段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在领会语言之美的同是,又分析出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如下:
1、有形的景物抓准景物的情态、形状、颜色,通过视觉来写。
2、无形的景物通过抓住景物的声音、气味,通过触觉、嗅觉、听觉来写。
3、写作中运用传神的动词、形象的形容词描写
4、写作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习作中常常表现出不会安排材料顺序,感觉到不知怎样才能把景色写得生动。在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导”的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引领能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自觉地投入到写作训练中来。)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某一遗憾:
形式上的遗憾:在最后佳作展示环节,我设计的是让学生点评,先说优点,再说不足。我想我在点评指导的时候,应该讲点评要求更具体,即一定结合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例如:1、文段是否抓住景物特点,抓住了景物哪一特点? 2、文段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让景物更生动形象? 3、文段通过景物描写是否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同时在学生指出不足的时候,可以让他或是其他同学给出一些建议。
在以后的课堂中我就会有意识地去弥补这个遗憾,我会更加细致、努力,使自己不断地成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