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1课 履行义务 承担责任【课首案例】:我国《宪法》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巩固的国防,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每一个公民都应承担的义务。【教师提问】1、如果祖国需要你,你会去当义务兵吗?2、公民应该履行哪些义务?一、公民自觉履行的义务(一)遵纪守法【教师引导】:你玩过各种球类或者其他体育活动吗?在活动中什么最重要?【学生活动】:各种答案【教师点拨】:规则社会生活中也是一样的,各种规则最重要。我们每个人必须遵守规则——遵纪守法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劳动纪律。遵纪守法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纪律和法律都是规范和调整人们行为的准则,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现代社会生活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一个人只有遵纪守法,才有可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我们应当全面了解公共生活领域中的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规校纪,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有关的纪律和法律。【多媒体资料】:劳动纪律的范畴大致包括以下内容: 1. 履约纪律 2.考勤纪律 3.生产、工作纪律 4.安全卫生纪律5.日常工作生活纪律 6.保密纪律 7.奖惩制度 8.相关其他纪律。从列举的8项劳动纪律的内容看,用人单位可从五方面来制定规章制度,即:劳动合同管理(或称人事管理)、考勤与休假、生产与工作、奖励与惩罚、其他【学生讨论】:学习、工作中不遵守纪律会是什么样?【教师归纳】:我们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都是在集体中进行的,每一集体都有自己的规章和纪律要求,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任何事情都办不成。一个成功的集体更离不开严格的规章制度。因此,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做起,严格执行学校纪律,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提问】:怎样才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呢?【多媒体】:努力做到知法明纪。只有知道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人们才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纪律和法律的要求。正如一场球赛一样,只有了解了比赛的规则,才能减少比赛的混乱局面,使比赛正常有序地进行。所以,青年学生应该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明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时刻树立牢固的遵纪守法意识。公民的遵纪守法意识是实现法制的必要条件。只有树立牢固的遵纪守法意识,使纪律、法律这种外在强制性的他律要求变成人们内在的自律要求,才能自觉地遵纪守法。懂得纪律无情、法律无情的真正含义。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纪律和法律的遵守上不能存在无所谓的态度。漠视法纪的结果是极易触犯法纪,最终会受到法纪的惩罚。(二)尊重社会公德【学生活动】:让学生举例说明社会生活中缺少公德的行为。【多媒体资料】教师出示大量图片: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文明上网图片,让学生逐个分析。[活动平台]:社会公德小剧场目标:了解我国当前的社会公德状况,对本学校的学生社会公德状况做调查步骤:课前教师指导学生拟定调查提纲,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网上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上课由学生汇报调查结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调查编写成剧本,课上分组表演。【学生活动】:学生可以针对多媒体给出的图文资料进行讨论分析。【教师点评】:结合学生活动及讨论的结果以及多媒体给出的相关图文资料师生总结归纳1、文明礼貌。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的必然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2、助人为乐。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公德,是有爱心的表现。3、爱护公物。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社会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4、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诸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管理资源等人文资源。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是当今时代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说,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的利益的维护,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作为一个有责任的青年学生要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身体力行,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带头宣传和践行环境道德要求。5、文明上网。我们应当积极倡导网络文明,坚持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在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要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三)依法服兵役【多媒体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规定服兵役。”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有服兵役、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高级中学和高等院校的学生实施军事训练等四种形式。【图片资料】:公民应征入伍二、公民自觉承担的责任(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安定和谐的前提和保证,是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破坏国家统一、制造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图片资料】:各族人民共植团结树【多媒体资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因此,每个中国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地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把各民族的兴衰荣辱牢牢的维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调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我们要自觉做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模范,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思想、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要努力学习掌握党和政府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努力增长才干,为全面开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师引导】:作为公民应该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做什么呢?【多媒体资料二】 新疆7.5事件简介乌鲁木齐‘7·5’事件是由‘三股势力’在境外煽动境内实施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已经造成197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是无辜群众。6月26日广东韶关发生新疆籍员工和当地员工群殴事件,这是一起普通的治安事件,有关部门已经进行了妥善的处理。但此后,境外“三股势力”多次密谋策划,借机造势,制造事端,蓄意利用这一治安事件煽动境内维吾尔族群众闹事。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次严重的打砸抢烧事件。事件发生以后,以热比娅为主的“三股势力”,又继续通过网络、电视、电话等多种形式煽动,同时频繁接受境外新闻媒体的采访,鼓动分裂分子到驻各国的中国大使馆闹事,造谣诬蔑。其根本目的是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稳定,想把新疆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所以说,这起事件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破坏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问题。 除了对于打砸抢烧严重犯罪的骨干分子要依法惩处外,对于其他的一些人将会通过教育等其他方式加以处理。绝大多数新疆人民都是非常善良的,坚决拥护国家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团结,只有极少数像热比娅这样的分裂分子,她影响不了广大新疆维吾尔族群众。事实上,在中国,群众之间的摩擦,甚至是有一些冲突,我们认为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要用和平、友爱的方式来解决。我们的政府有很多渠道可以解决群众之间的问题,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老百姓通过民主选举,选举出自己信任的带头人,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愿望、利益和诉求。【多媒体资料】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二)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1、尊重民族习惯【资料展示】出示各少数民族图片:(明信片或图片)【课堂提问】:(1)、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2)、了解他们哪些风俗习惯?【视频资料】视频播放:云南映象2、尊重宗教信仰。宗教在世界的影响极为广泛,全世界信仰各种宗教的人数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多媒体资料展示】: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人们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根源一是自然根源,二是社会根源。世界三大宗教 。目前在世界上流行最广,影响最深的主要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成为世界性宗教。佛教 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释迦牟尼。现有佛教徒约3.5亿人,其经典是《大藏经》。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巴勒斯坦、小亚细亚一带,创始人是耶稣,经典是《圣经》,全世界基督徒约10亿人。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初的阿拉伯半岛,创始人为麦加人穆罕默德,经典是《古兰经》。【视频资料】:宗教的作用【图片资料】:曾起过一定积极作用。我国的宗教状况,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佛教——2000年左右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1400多年道教 —— 1800多年【补充资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已有1800多年历史,它承袭了中国古代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历史上它的教派很多,后来逐渐演变为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教派,主要在汉族中有一定的影响。佛教传入我国已有2000多年,产生于我国的道教有l700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传入我国有1300多年,天主教和基督教是鸦片战争后大规模传入我国的。千百年来,各宗教和睦相处,其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我国政府充分尊重各种宗教信仰,支持信教群众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三)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学生活动】学生看书总结: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在民族问题上,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多媒体资料】:在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所占的比例,都超过了其人口所占的比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规定 少数民族代表的名额应占代表总名额的12%左右 ,且各少数民族都必须有适当名额的代表,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有代表1名。 第十届、十一届人大都有近400名少数民族代表参加。【图片资料】:少数民族参加全国人大2、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教师提问】:你接触过信教的人吗?他们可以自由地信教吗?【学生活动】:讨论分析【教师点评】:宗教问题上,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其内涵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我国宪法还规定:“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我国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中国教会实现了自养、自传。【多媒体资料】:我国现有宗教团体5000多个,其中全国性宗教团体7个,即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全国现有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其中有17000人当选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占宗教教职人员的5.6%。3、弘扬科学精神,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必须把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严格区分:正常的宗教活动与迷信活动的含义,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含义——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是信教群众表达宗教感情、举行宗教仪式、共度宗教节日的各种活动。迷信的含义——是泛指对人和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迷信活动的含义——是利用人们的鬼神观念、宿命观念等,使用占卜、看风水、算命的手段,以欺骗群众、索取钱财为目的的活动。【表格区分】: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表格以区分宗教和写封建迷信的区别。【学生讨论】:生活中的迷信有哪些【视频资料】:反人类反科学的邪教【多媒体资料】:(1)从宗教学角度看——宗教有自己的典籍和教义,邪教的所谓教义是危言耸听的歪理邪说。(2)从活动方式看——宗教的传教活动是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活动,而邪教则经常进行隐蔽活动,以掩盖不可告人地目的。(3)从信仰观点看——宗教中的神、人是有区别的,而邪教教主都自称为神。(4)从道德法律行为看——宗教力求与社会相适应,不允许教职人员骗财敛财,而邪教则反人类、反社会大肆掠夺别人的财产据为己有。【视频资料】:反人类反科学的邪教-日本“奥姆真理教”【教师点拨】综观当今世界邪教,都是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的恐怖之源。“邪”到极致,教主不惜牺牲教徒生命,制造集体自杀或绑架、爆炸事件,其残忍、疯狂之举令世界震惊,可见,邪教既不是宗教组织,也不是宗教派别,是社会肌体上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毒瘤”,是一个与社会、与人民大众为敌的邪恶组织,具有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本质。[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有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依法服兵役,承担的责任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是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