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7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7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课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教案
导入新课:
【课首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媒体资料和前边讲过的内容分析美国的这场次贷危机为什么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世界性金融风暴?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吗?面对金融危机我们中国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面对它?
新课讲授: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视频资料】:首先播放一段视频资料“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让学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1、你知道哪些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畅销?
2、你平时接触过哪些外国品牌
【多媒体展示】:一些我们日常用的、吃的等国际品牌,以及我们国内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产品。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
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列举实例】:(飞机)的生产、组装如何体现经济全球化。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视频资料】:“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础”
【师生归纳】: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
2、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客观必然性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
③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课堂活动】:让我们一起做游戏(内容介绍见幻灯片)
分组——讨论——经验交流——总结
【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世界经济中怎样体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及资本全球化
也可以把学生分小组讨论经济全球化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怎样体现出来的。
生产全球化
【多媒体展示】:“福特汽车生产网络”“电脑”的生产网络说明生产的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多媒体展示】:商人说:哪里有钱赚,我就去哪里
资本全球化
第一,资本总是向利润最高的地方流动,即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第二,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规模加大。
跨国公司实现全球资本的流通
【学生活动】:大家说一说
你知道在我国有哪些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吗?我国在海外有哪些跨国公司?
【资料一】:根据联合国投资报告统计:
目前全世界已有4.4万个跨国公司母公司和28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他们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以上的专利和其它技术转让。美国和英国的80%~90%的出口是由跨国公司完成的。
【资料二】:《远东经济评论》评出2002全球十佳跨国公司
微软公司 、诺基亚、索尼、可口可乐、丰田、BMW 、英特尔、麦当劳、耐克、三星电子。
【资料三】:中国在国外有投资的公司
(中国企业在境外办起6200多家企业,遍布160多个国家)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联想集团、中国银行、海尔集团、康佳集团、TCL集团、科龙集团、 春兰集团、长虹集团等。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机遇)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
【归纳总结】: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
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挑战)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分析
【归纳总结】:
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
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
【教师活动】:结合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来应对呢?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多媒体资料】:世界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对
【教师点拨】: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谴责全球化本身是没有用的,因为它已是一种必然趋势,不融入这一过程,你将永远落后。唯一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使自己也成为平等的强者。
发展只有靠自己!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不进则退,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同时学会世界市场的规则。
[活动平台] 美国金融风暴讨论会
目标: 明确经济全球化的风险
步骤:课前分4组,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的
看法。搜集材料,写出交流稿;各组推荐代表发言。
(二)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学生讨论】:
结合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师生归纳结论】:
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第二,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要求。
二、加强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视频资料】:播放一段视频资料让学生首先了解我国开放的整体格局。
【教师活动】:结合幻灯片给出的图片资料进行分析讲解:
全方位: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经济建设方面坚持对外开放,而且在文化建设方面也坚持对外开放。
多层次: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政策。
宽领域:对商品、资本、技术、劳务市场开放;对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服务业领域开放。
2、“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战略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讨论
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如何实施这一战略?
【师生总结】:
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引进来”为主。
引进外资,——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发挥外资的作用,同时国内产业结构升级。
新阶段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走出去”
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有力地开展国际竞争。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走出去”对我国经济发展全局具有深远意义:可以使我国企业全面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新形势下处理经济事务的水平;可以有助于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发展我国经济。有利于改善我国的国际经济环境,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安全。
(二)坚持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归纳总结
1、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涉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关系国家经济主权的独立和民族经济的发展。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在坚持政治独立和经济自主的基础上,从本国具体情况出发,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资金,发展本国的经济。
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有关内容,经济的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作为东方经济发展中的大国,我们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局面?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我们更坚定的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方向,积极引进外资充实中国的经济发展,在引进来的同时,也积极鼓励中国的品牌走出去,去占有国际市场,利用国际资本,扩大民族工业的实力。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学会用开放的眼光看待世界经济的发展,掌握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为将来积极投身我国的民族经济建设做好准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